七步诗的读后感450字(曹植的七步诗读后感550字)

发布时间: 2024-02-17 05:04:0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2

七步诗的读后感要500字[三国·魏]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传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内作...

七步诗的读后感450字(曹植的七步诗读后感550字)

七步诗的读后感\

要500字
[三国·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相传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
不然就要杀他的头,曹植愤然写了这首诗。豆和豆秸是同一个
根上长出来的,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把锅内的豆煮得
哭泣不已。比喻兄长逼弟弟,十分贴切感人。
[七步诗简析]
对于七步诗的作者,谢灵运曾这样评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是说,天下的才能如果是一担(石),曹植一个就占了八斗,八斗为一担。(《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关于七步诗的传说很多,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七步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七步诗》的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七步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回答者: zcx8326 - 三级 2007-3-30 20:35
《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全诗的大意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回答者: 一起找东东 - 八级 2007-3-30 20:38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子,且都为卞太后所生,是真正的同胞手足。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为嗣, 因其才智高于其兄曹丕。 后曹丕登基(始称魏文帝)仍忌曹植之能,加以迫害,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豆,豆萁,豆豉,都是豆这种植物的各种形态,可以说“本是同根生”。首句为我们描绘了煮豆的场景,以豆萁为燃料制作豆汁。第三、四句进一步揭示这两者间的关系。 豆在锅中忍受豆萁的煎熬, “咕嘟”的声音仿佛在哭泣。这暗指兄长对自己的迫害以及自己悲愤的心情。末两句卒章显志,既是控拆,也是反抗。整首诗据说在七步之内完成,诗人的情感也经历了一个由平缓到迸发的过程。名为吟物, 实则是一首带有讥讽的寓言 诗。然而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诗人的口吻是委婉又深沉的,讥讽之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曹植才高八斗, 文风俊逸刚健。 这首诗在情感上层层推进,且运用了比兴手法,从中也可发现乐府诗歌的影响。有的选本没有二、三句,但这种风格仍是显而易见的。
回答者: 羽毛和翅膀 - 十四级 2007-3-30 20:38
《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全诗的大意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回答者: 460487542 - 二级 2007-3-30 20:41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的诗意: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回答者: 寂夜飞羽 - 一级 2007-3-30 21:03
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

名句赏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想迫害曹植,有一次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否则就把他处死。曹植应声而起,没走到七步就做好了这首诗。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锅下面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来是生长在同一根上,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而锅里的豆子无力反抗。曹植用这个比喻,暗指曹丕我与你是亲生兄弟,应该是骨肉情深,真诚相至,但现在却是骨肉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相传曹丕听了面有惭色。这首诗比喻贴切,用语巧妙,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长。
回答者: 晓米奇 - 一级 2007-3-30 21:16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回答者: 轩辕侠义 - 二级 2007-4-2 19:02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毫巴!!!!!!!!!!!!!!!!!!!!!!
回答者: lizhaosi - 一级 2007-4-2 19:31
相传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
不然就要杀他的头,曹植愤然写了这首诗。豆和豆秸是同一个
根上长出来的,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把锅内的豆煮得
哭泣不已。比喻兄长逼弟弟,十分贴切感人。
回答者: 3838fb - 一级 2007-4-3 19:27
《七步诗》的诗意: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回答者: huoxiaocong - 一级 2007-4-3 22:11
曹植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少年时就很有才华,得到曹操的喜爱,因此受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后来郁郁而死。他的诗语言精练,词采优美,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其生平、思想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可分为前后两期。其诗歌创作也同样地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是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也有描写宴饮游乐的诗歌。由于生活境遇和思想的变化,其后期诗更多地表现了壮志不得施展的苦闷、备受迫害的无限压抑和悲愤。在艺术上曹植的诗歌形象生动,描写细致,语言自然而绮丽,善用比喻,注重作品的对偶、炼字、色调和音韵,讲究谋篇布局,形成了“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风格特色,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他的辞赋和散文也很出色。曹植是建安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诗风对后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传有《曹子建集》十卷。
原文: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
燃:燃烧。
豆萁:豆茎。萁,豆秆。
釜: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泣:哭泣。
漉:过滤。
豉:豆豉。用煮熟的大豆发酵后制成,有咸、淡两种,供调味用。
本是:原来是。
煎:这里是煎熬、迫害的意思。
今译:
煮豆烧的是豆秆,
过滤豆豉做成汁。
豆秆在釜下焚烧,
豆子在釜里哭泣。
本是同根一体生,
煎熬我何必太急!
赏析:
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为了争夺太子的地位,二人反目为仇。相传曹丕当了皇帝以后,就想迫害曹植,有一次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否则就把他处死。曹植应声而起,没走到七步就做好了这首诗。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釜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釜下面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是同根一体,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曹植用这个比喻,指责曹丕对自己骨肉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相传曹丕听了面有惭色。这首诗比喻贴切,用语巧妙,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长。
简评:
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互相排挤斗争的一个故事。
全诗用比喻的方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秆,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秆,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诗人十分悲愤地责问:咱们本是同根生,为什么你要这么急切地迫害我那!他不懂得,在封建统治集团里,为了争权夺利,斗争从来就是你死我活,十分残酷的。
据记载,诗人七步之内写成这首诗,使曹丕失去了迫害他的借口。尽管曹丕看了诗也心有所动,感到惭愧,但是始终害怕诗人与他争夺王位,一直把他软禁终生。
回答者: OO锋锋OO - 一级 2007-4-4 21:41
10 古诗三首
一、教材说明
本课选编了三首古诗:《长歌行》《七步诗》和《出塞》。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全诗的大意是:园子里那绿色蔬菜上的露珠,等到太阳一出就晒干了;温暖的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恩惠,使它们充满了生机,可常常担忧秋天的到来,因为一到秋天,草木枯黄,百花凋零,万物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所有的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流回来呢?青少年时期不努力学习,到老了伤心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前四句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且一去不复返,后一句直抒胸臆,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全诗的大意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写到边关,明月和边关已经成了戍边将士生活中的两个典型景物。大概守卫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没有时间想家,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低下头不免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全诗的大意是: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家乡。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3.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建议
1.学习新课之前,可引导学生举行小小赛诗会,背诵一些曾读过的古诗(包括课内外读的),或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教学本课前,可让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在自读的基础上,借助课文中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纠正读音,说说诗句的意思。学生对诗歌大意有了基本了解后,再指导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每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最后,组织学生背诵、默写。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可以分几步进行。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讲了些什么(即大体理解诗意,不是逐字逐句讲析)。比如,“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学生只有知道这句诗讲的是“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长出来的,豆秸怎能如此急迫地去煎熬豆子呢”,才能体会到曹植对同根相煎的悲愤感情。其次,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重点语句。《长歌行》、《七步诗》都是借物抒情的,对物的描写是为了引出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因此要抓住表达主要意思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些重点诗句,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要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如《出塞》,可引导学生想象,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面对一轮明月,可能会想些什么,从而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第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入情入境地读。
4.“思考·练习”第一题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默写《出塞》。三首诗歌的内容、风格不同,朗读时感情处理也应不同。第一首前两句可以用欣喜感激的语气。“衰”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最后以叹惋、劝勉的口吻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二首,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读起来应委婉又深沉,讽刺之中有提醒和规劝的口吻。第三首则读出悲壮慷慨的气势。在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基础上多读几遍,再让学生练习背诵。默写时,要注意把字写正确,还应注意标点符号。
“思考·练习”的第二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一些关键字词的基础上,了解诗句的大意。可先让学生反复读一读诗句,联系上下文思考加点词的意思,有的也可查查字典;然后讲讲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追求统一的答案。因为事实上,古诗的不少诗句是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的。
本题所列的第一句,“布”,此处可解作“分散到各处”;全句可解作:温暖的春天把恩惠分给万物,使万物都有了光辉,充满生机。第二句,“然”,指燃烧,“泣”,指哭泣;全句可解作: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第三句,“关”,此处指边关,“还”,回家。全句可解作: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从遥远的家乡来守卫边关的战士们还不能回到家乡。“秦时明月汉时关”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意思:自秦汉修筑边关防胡南下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将士被派遣到这里守卫边疆。
5.要注重课外拓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搜集与诗、诗人相关的资料。如,搜集有关《七步诗》的传说,读其他边塞诗词、劝学诗,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四、参考资料
乐府汉代的诗歌体裁。原是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做乐府。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曹操第三子,曹丕弟。作品有《曹子建集》十卷,收诗八十余首,文赋四十余篇。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江宁(今南京)人。一说太原人,又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考取进士,虽升至校书郎,但后来一再被贬,终竟被刺史闾丘晓忌才杀害。存诗一百八十多首,多写边塞和妇女生活。情深意切,语言精练。作品有《王昌龄集》。
龙城飞将“龙城”指卢龙城,在今河北省,汉时属右北平郡。“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以英勇善战闻名。西汉武帝时,封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听说以后,称李广是汉朝的飞将军,一连好几年不敢入犯右北平地区。
回答者: 月儿8弯弯 - 一级 2007-4-5 20:04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回答者: 503053557 - 二级 2007-4-5 20:33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做羹;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参考资料: 参考书
回答者: 冰雪的春天 - 一级 2007-4-7 21:57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
《七步诗》的诗意: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七步诗》读后感400字

  《七步诗》是三国时代魏国曹植所作。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文采出众,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他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嫉妒弟弟的才学,想要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作不出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这首《七步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表达了曹植对哥哥做法的悲愤,同时也发出了理直气壮的斥责。反应了当时国家内部的纷争。诗的最后两句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呢?

  我读了这首诗并了解了它的意思后,想先对曹丕提出看法:你和曹植本就是亲兄弟,何必要害他呢?你这样残忍,今后未必能统治好魏国!我还想对曹植说:你的哥哥那么残忍,我看你不如去隐居吧,找个世外桃源,天天游山玩水,安心在自己的小屋里作诗,不管其他的事。

  从这首诗中我体会到了,曹丕的嫉妒心很强,而曹植却是很委婉地斥责着自己的哥哥。相传,曹丕听了面有惭色。

  从这首诗中我知道了,做人不要嫉妒比自己好的人,而是要学习他;做人要心胸宽广,要有包容的心。

  从这首诗中我想到了,我们要学习曹植,学习他包容的心,如果他当时打了曹丕,那今天我们还可以学习到这首诗吗?不过我还要说:“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七步诗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救命的《七步诗》”这个故事。
故事内容讲的是:曹植从小就聪明颖悟,才华横溢。曹丕为人凶残,心机险恶。曹丕一直非常嫉妒曹植的文彩。特别是称帝以后,更是看曹植不顺眼,一心想除掉这个同胞兄弟。一天,曹丕不怀好意地对曹植说:“父王说你的诗作得好,今天你就作一首让为兄欣赏欣赏吧!只是这诗必须在七步之内作出来,否则。。。。。。” 曹丕奸笑了两声,“你可是犯了欺君大罪。”曹植一听,马上明白了曹丕的险恶用心。他心想,这是曹丕想除掉我呀,不禁心头一酸,悲从中来。七步之内作出诗来,真够难为人的,写什么呢?
这时,旁边有一口锅,正在用锅煮着豆子。锅里不时发出“噗噗”的声音。他看着锅中下煮着的豆子,得到了灵感。他边走边吟了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后,内心受到很大触动,脸上不禁有了愧色,不声不响地离开了。
我要向曹植学习那种机智勇敢的精神

曹植的七步诗读后感550字

何为亲情
——《七步诗》读后感
萌萌之中,我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伴随的是父亲的喜悦,母亲的欣慰。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我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人感恩的心灵,幸福填满了幼小的心,何时何刻,我懂得了何为亲情!?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爱曹植的诗文作品,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重要领域,曹植前期,他于贵族王子,生活安逸;所创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后期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现在回想起来总会觉得很热血沸腾。读他的《七步诗》更让我对这个人物感到百分百的敬仰。“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话总让我忆起曾经读过一本书的故事情节,俩人本是相亲相顾的佳友,却因金钱、地位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如曹植一般,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他,于是命令他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他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曹植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每每吟到这里,我总会泪眼滂沱。我在思:何为亲情?
对于七步诗的作者,谢灵运曾这样评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是说,天下的才能如果是一担(石),曹植一个就占了八斗,八斗为一担。(《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忆所思,不是他的出众引导了万人,而是字字敲打入了人的心扉,无人不感慨:“世间亲情为何物?”
感叹世事的变化无常,风雨兼备处顺,如海似深愁,却为人兄。懂吗?似为亲为情。在曹植的《七步诗》里我悟出的是海盛情,亲情,本就是亲人之间的情意,是父亲的疼惜,母亲的笑语;是哥哥的关心,姐姐的照顾;是弟弟不懂事的拉扯,妹妹天真的笑容……对于每个拥有亲人的人,环环如此。但也有人会没有亲情,为何?只为他(她)那扇藏在心底的门未曾敞开,世间无数人总说,像曹丕这种人是没心没肺的人,只为钱财过日子。经细思量几下,便会知,那也不过是人的心灵被蒙蔽罢了……
亲情是什么?是幸福。
亲情是什么?是付出。
亲情是什么?是感恩。
亲情是什么?是温暖。
亲情是什么?是怀恋。
懂得亲情是什么,何为亲情?只为你是亲人!!!!
原创哦,朋友,选用我的吧!
本文标题: 七步诗的读后感450字(曹植的七步诗读后感55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259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三国演义21回读后感200字(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读后感)多少人还像驴一样工作读后感(《山上有头驴》读后感6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