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读后感60字(大江保卫战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1-23 07:36:4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0

大江保卫战读后感,在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长江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

大江保卫战读后感60字(大江保卫战读后感)

大江保卫战读后感

  在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长江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与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可见,当时的情况多么危急啊!但是,解放军不怕困难,为了保住大堤,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他们做到了舍生忘死,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可不是常人能做到的呀!

  解放军叔叔,你们在抗洪救灾中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还付出了伤痕累累的血水啊!你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人民子弟兵心系祖国、心系人民的光辉诗篇。我长大后要成为向你们一样的人,战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使我感受很深。

  记得又一次,那是1998年的夏天,一场接着一场的大暴雨。有多少官兵为了救助人民群众而牺牲了自己。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万多名官兵闻讯赶到,他们不顾危险,勇往直前,官兵们扛着沉重的沙袋,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光脚奔跑起来,他们的脚被瓦片划破了,而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想着保住大堤,在几个小时盛战中,大堤保住了,官兵们全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还有解放军位某部的连长黄晓文,在扛沙包时他的脚被铁钉扎进去了,团长见状马上请来军医,黄晓文却大声说“来不及了救大堤要紧,”说着把铁钉一拔,扛着沙包又爬上了大堤。

  《大江》告诉我们要永远记住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叶同样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夏天,一个儿童不慎掉进河里,这时一个路过的解放军叔叔不怕危险立即跳入河中把落水儿童救了上来,此时解放军叔叔已成了落汤鸡。由此可以看出人民子弟兵是多么可爱!

  啊!人民解放军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位同学去学习,以后我会以解放军为榜样,好好学习,报效我们的祖国。

  我在开学的第一天,我就把语文书给看了一遍,我在看的时候《大江保卫战》一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其中课文上有这样一段。就让我来为你们介绍一下吧!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小文正扛着沙包在稀泥中快速奔跑,在跑的过程中突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他抬起脚一看原来有一根锋利的铁钉扎了进去。解放军军队团长见状,立即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小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拔出了铁钉。一下子涌出了许多鲜血,黄小文把身上的衣服撕了下来把脚捆了个结实,然后又快速的爬上了大堤‥‥‥

  在这一段中我被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的`精神感染了。现在我也来说一下我那一次的经验吧!现在已经到收割的季节了,妈妈说:“儿子跟我去田地里去收麦子吧!”我说:“好的。”我跟妈妈来到了一望无际的田地中。我太高兴竟情不自禁的跑起来,我把鞋子脱了。在田地中奔跑。我一下子笑了就觉的脚底,很痛,我抬脚一看原来是被收割机收过的麦杆扎了进去。我差一点就要涌出眼泪了,妈妈赶紧把我带去医院。把脚包扎起来了回到家我想起把语文书上的《大江保卫战》一课上的黄小文军人他是那么的勇敢,(.)铁钉扎进去了,他还是那么的坚强。他扎的是铁钉而我却是麦杆我太没有勇气了。

  我真的要向他学习,向人民子弟兵学习,学习他们的英勇无畏。

1998大江保卫战故事50字

1998大江保卫战故事50字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普降暴雨、大暴雨,长江水位猛涨,洪水泛滥,长江沿岸许多地方的堤岸发生险情。有些地方洪水冲垮堤岸,将堤内的房屋冲毁,树木冲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在这万分紧张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奔赴灾区,和当地的群众一起,投入到抢险救灾的“战斗”中。在这场“战斗”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课文《大江保卫战》向我们介绍了当时的有关情况。
文章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的歌颂了战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现了子弟兵和人民之间的鱼水深情。不是战争的战争,抗洪啊!!!

大江保卫战中的感人故事

除了李向群、黄晓文的。。。必须是大江保卫战中的。。。急!!!在线等!!!!
“9.21“洪灾发生以来,吴小红副局长心里装的都是如何抗洪救灾;他每天都坚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开展救灾复产工作。
9月21日早上7点多钟,当他接获悉大坡发生灾情后,顾不上吃早餐,便立即动身出发前往大坡。由于洪水凶猛,他当天无法到达灾区。第二天一早,他又组织工作组,冒着大雨,不顾山体滑坡的危险,驱车直往灾区一线,深入了解灾情,参加抗洪救灾工作。
根据局党组的安排,他负责指挥大坡工作组的抗洪救灾工作。自9月22日工作组进入大坡灾区以来,他发扬连续作战、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八天八夜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主动挑起抗洪救灾中最重的担子;哪里最苦最难,他就出现在那里;哪里灾情险情大,他就紧张奋战在哪里,越是艰险越向前。9月23日晚,大坡工作组接到了负责赴白马村委会进行安抚群众、分发物资的工作任务。据了解得知,白马村委会离大坡圩有将10多公里远,在这次洪灾中遭受了惨重损失,通往村里的公路大部分已被冲毁,到达周敬过后有5公里左右的路段车辆无法通行,需要徒步进村;而由于这几天尚未得到有效救助,村民们情绪反应激烈,维稳难度大。接到任务后,吴小红副局长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身先士卒,主动请缨,亲自带领40多位干部职工顶着雨水,踏着泥泞的山路,冒着塌方的危险,扛着救灾物资连夜奔赴灾区,直到晚上九点多才进入该村,及时为灾民送上了“救命粮”。
吴小红同志还主动负重。9月25日,我局接到紧急赶赴马贵镇六塘村委会救灾的任务。该村离马贵镇20多公里,洪灾已导致该村对外交通、通讯全部中断,群众生命财产面临严重威胁。吴小红同志获悉后,不顾连日工作的疲惫,主动申请带领工作组深入马贵镇偏远的六塘村委会救灾。因为通往六塘的道路尚未抢通,工作组只能从古丁镇沿山路向六塘挺进。一路上,山体塌方不断,道路崎岖难行,原有的公路已经被洪水冲刷得只剩下一小部分狭窄的路基,脚边就是湍急的河水,时刻有掉进急流的危险。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吴小红副局长带领工作组徒步8个多小时,翻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艰难跋涉20多公里,终于在当天傍晚进入该村,成为自洪灾以来除解放军队伍外到达该村的第一批政府救灾人员,受到当地群众的涕零感激……半个多月过去了,吴小红同志一直紧张奔忙在六塘灾区,从未离开过抗洪救灾的第一线。连日的艰辛劳累,使他的身体消瘦了,嗓子也喊哑了,但他仍然一刻都没有放松,继续带领干部职工奋战在该村清理淤泥、建桥修路、重建家园、恢复农业生产等工作中。六塘的村民逢人都竖起拇指称赞“吴小红同志真是位心系灾区的好干部!”

《大江保卫战》概括主要内容

大江保卫战是1998年夏季入汛后,长江发生1954年以来一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先后出现8次洪峰。嫩江、松花江也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先后出现3次洪峰。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也一度发生大洪水。

先后投入30余万兵力进行抗洪抢险救灾。在抗洪抢险斗争中,各级领导站在一线指挥,带领抗洪部队始终承担着最艰巨的任务,战斗在最艰险的地方,出现在最危急的关头,成为抗击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洪水,保卫武汉、九江、大庆、哈尔滨等重要城市的中坚力量。

抗洪抢险部队和涌现出的英雄群体,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和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一起胜利完成了抗洪抢险任务,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扩展资料:

根据卫星和航空遥感对长江中游地区所进行的监测与分析:1998年长江流域的灾情,湘、鄂、赣三省最大受淹面积约为1586万亩,由于统计口径不同等原因,比三省统计数小很多。据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统计,中下游五省共溃口分洪1705个围垸,淹没耕地295万亩,受灾人口230万。

1998年的死亡人口为1432人。这与1954年除保住荆江大堤和汉口围堤外,其他地区大多受淹,死亡人口33169人的灾情,是差别很大的。与1931年中下游一片汪洋、汉口街道行舟、南京市区被淹、死亡人口14.5万人的惨况,更是完全不同。因此,1998年的抗洪斗争,确实取得了巨大成绩。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大江保卫战

人民网——抗洪抢险英雄群体

大江保卫战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第一段(1):介绍了98年夏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长江保卫战。
第二段(2~5):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官兵奋勇向前,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
第三段(6):赞扬人民子弟兵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你的认可是我解答的动力,
本文标题: 大江保卫战读后感60字(大江保卫战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697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英语一篇文章的读后感100字(英语读后感(100字左右))中国好梦读后感500字左右(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5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