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第一章读后感(《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1-15 03:22:4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1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魔鬼经济学读后感(一),周日花了一天时间把《魔鬼经济学》大概看了一遍,很就不看书了。没想到一天不到就能看完一本...

魔鬼经济学第一章读后感(《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一)

  周日花了一天时间把《魔鬼经济学》大概看了一遍,很就不看书了。没想到一天不到就能看完一本书,还是最近几个月来看完的唯一一本书,着实让自己意外。

  看完后,首先说这本书还是挺不错的。列维特是个很有见地的经济学家。我觉着他才是一个牛逼的旁观者,有数学思维却不表面运用数学,能够洞察人性。

  刚看完时,我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可是我想着想着就觉得有点不对。我是学计算机,为什么我半年没看完一本计算机方面的书,却在一天之内兴致勃勃地看了一本经济学的书。难道我的兴趣不在计算机?再进一步想,我毕业这么久没有任何计算机方面的进修,也就是说我能保持我还行的技术能力靠的完全是大学里的基础。可怕了,我在吃老本,现在吃以前的,那以后吃什么呢?我该注意了,思考了。不过,目前还没有什么计划。不过,我好像是突然意识到了点什么……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二)

  《魔鬼经济学》动机是人类社会的基石,主要来源有三:经济动机、社会动机和道德动机;欺骗无处不在,越是高层,越是懂得如何欺骗;父母对孩子影响,不在于你对孩子做什么,而在于你本身是什么;信息是一种资源,掌握更多的信息,你能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大的影响力;普通民众并不会理性的考虑概率的问题,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公式:风险=危险+愤怒;人们更加害怕失去而不是得到,害怕未知而非已知,往往夸大自己对事物发展的控制力;事情不能想当然,一些似乎很合乎传统逻辑的,传统智慧的东西,不一定正确。下结论是需要谨慎,需要深思熟虑。因果关系的确定,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证明和内在的联系或解释来说明;混杂因素无处不在,偏倚在各个学科中要做专门的考虑。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三)

  上大学以来,在一些如微观经济等跟经济有关的课堂上,总听到老师们推荐一本经济类的书,说是必读的——它就是《魔鬼经济学》。这本书实在抢手啊,在图书馆是要预约才能借到的,我把它从图书馆拿回来的时候,心情那叫一个激动啊,于是我利用一个星期中午午睡前的空隙把它读完了。

  说实话,当初我想要借这本书来看的目的.是比较功利的,想着它既是畅销书,又是与我们专业有关的,里面一定会教我们很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可是一整本书读下来,感觉作者史蒂芬·列维特直接告诉我们的关于经济学方面的东西不多,但他在书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我发现作者善于推翻人们一贯的想法,然后用一系列的调查数据来向读者阐明自己的观点。虽然我感觉书中的一些大多数关于美国背景与我们日常接触的很不一样,导致我会对一些章节不太理解,但是我还是比较认同作者的做法,那就是用事实说话。

  然而,我对书中作者关于孩子教育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持保留态度,可能是因为国情不同吧,我始终认为孩子教育与父母之间有极大的相关关系。书中史蒂芬·列维特有这样一个观点:毫无疑问,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大多数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开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这时已经为时过晚了。对此我不太认同,因为放到中国来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拿我最近在《读者》看到的一篇文章来说吧。文章题目是什么已经忘了,但里面的内容让我下定了一个决心,以后教育孩子也要像文章所说的那样去教。那篇文章主要说的是一个13岁男孩到国外生活一段时间的故事,因为他爸爸有事,所以要把他托给外国一个朋友看管,在机场,爸爸友人这样对小男孩说:听着,你爸爸不没有欠我人情,我也没有欠他人情,这样我们之间不存在什么人情利益关系,所以你在我那儿住的时候要自己照顾自己,不要指望我照顾你的起居饮食。早上要自己做早餐,自己想到哪儿玩可以按照旅游手册上写的路线去游玩,若是我有空我可以陪你去……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国外生活回来,小男孩的变化让全家人吃惊,他成了具有极高自理能力的13岁小男孩。就我自己而言,父母给我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要承担责任、努力前进,因为在家里,我们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当然,青春期的我们就很难说了。

  由此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对他的身心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果父母不放手去让孩子自理,他就迟迟不能独立生活。当然,小伙伴跟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但我觉得父母的教育才是关键。而前一段日子有位老师在网上发布的帖子也跟这个话题有点关联,他认为如今寒门难出贵子,就是说富人家的子弟由于他们的父母肯花钱给他们最好的教学资源,这样他们的孩子在日后的各种竞争中可以脱颖而出。当然,这涉及的有教学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仍是父母。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魔鬼经济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篇1

  在经济学家眼中,生活即决策,即利益的权衡。这种线性视角直指繁荣与复杂背后简单而清晰的真相,帮助我们避开生活中的陷阱,做出更高明的决策。最近尤其想给自己专业充电,就搜索经济金融相关书籍拿来读,《魔鬼经济学》这本书具备科学与趣味交织,揭示了日常事件间奇妙的联系,让我产生浓烈兴趣,欲效仿经济学家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收集到更多火花四溅的乐趣与神奇逻辑,于是利用一周的闲时读完这本书,感受颇多。

  一整本书读下来,感觉作者史蒂芬·列维特展示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而非经济知识的简单论述,史蒂芬·列维特善于推翻人们一贯的想法,然后用一系列的调查数据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按照其研究方向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魔鬼经济学”应该还无法单独作为一个研究方向,该书中所研究问题大都是个案,又和微观经济学所主要研究的“供给、需求、产品市场”等关联度不大,所以很难归入哪一个研究方向或者研究门类。

  书中研究的“学校老师和相扑运动员共同之处”、“3K党和房地产经纪人的共同之处”等问题,将《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假设”的概念,作为研究前提,《魔鬼经济学》中这部分内容是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机会,即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于是乎,魔鬼经济学是基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假设前提,所创新发展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

  其中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非常适用于人力资源工作者开展工作,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等职能都需要研究人性和心理。招聘时,面试或其他测试时按照招聘工具获取所需信息,其实就是在探究人性,以最快方式了解一个人;绩效考核方案的制订,结合书中的“老师”、“相扑运动员”、“房地产经纪人”等案例,他们都是基于“经济人”的前提在做自己的工作或处理问题,若其间出现问题,则归咎于制定的政策存在漏洞,为此做深入研究也是为修订更为完善的考核政策;薪酬制度的制订所遵循的原则也是探究人性,如工资公平,“公平”不等于“满意”,而是等同于“没有采取不满意的对抗行为”,这就是人性。魔鬼经济学是一种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技术,它可以指导我们日常工作。

  读完这本书后,尽管我脑海中仍有许多问题,但也学会了分析问题要结合背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得出想要的答案。我们日常生活面对大量所谓“官方数据、据统计、大量数据表明等”产生的千奇百怪的数据,我们应将其视为一种客观存在,就如同河里的水,真正要喝的话,最好还是先通过过滤与消毒!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篇2

  上大学以来,在一些如微观经济等跟经济有关的课堂上,总听到老师们推荐一本经济类的书,说是必读的——它就是《魔鬼经济学》。这本书实在抢手啊,在图书馆是要预约才能借到的,我把它从图书馆拿回来的时候,心情那叫一个激动啊,于是我利用一个星期中午午睡前的空隙把它读完了。

  说实话,当初我想要借这本书来看的目的是比较功利的,想着它既是畅销书,又是与我们专业有关的,里面一定会教我们很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可是一整本书读下来,感觉作者史蒂芬·列维特直接告诉我们的关于经济学方面的东西不多,但他在书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我发现作者善于推翻人们一贯的想法,然后用一系列的调查数据来向读者阐明自己的观点。虽然我感觉书中的一些大多数关于美国背景与我们日常接触的很不一样,导致我会对一些章节不太理解,但是我还是比较认同作者的做法,那就是用事实说话。

  然而,我对书中作者关于孩子教育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持保留态度,可能是因为国情不同吧,我始终认为孩子教育与父母之间有极大的相关关系。书中史蒂芬·列维特有这样一个观点:毫无疑问,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大多数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开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这时已经为时过晚了。对此我不太认同,因为放到中国来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拿我最近在《读者》看到的一篇文章来说吧。文章题目是什么已经忘了,但里面的内容让我下定了一个决心,以后教育孩子也要像文章所说的那样去教。那篇文章主要说的是一个13岁男孩到国外生活一段时间的故事,因为他爸爸有事,所以要把他托给外国一个朋友看管,在机场,爸爸友人这样对小男孩说:“听着,你爸爸不没有欠我人情,我也没有欠他人情,这样我们之间不存在什么人情利益关系,所以你在我那儿住的时候要自己照顾自己,不要指望我照顾你的起居饮食。早上要自己做早餐,自己想到哪儿玩可以按照旅游手册上写的路线去游玩,若是我有空我可以陪你去……”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国外生活回来,小男孩的变化让全家人吃惊,他成了具有极高自理能力的13岁小男孩。就我自己而言,父母给我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要承担责任、努力前进,因为在家里,我们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当然,青春期的我们就很难说了。

  由此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对他的身心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果父母不放手去让孩子自理,他就迟迟不能独立生活。当然,小伙伴跟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但我觉得父母的教育才是关键。而前一段日子有位老师在网上发布的帖子也跟这个话题有点关联,他认为如今“寒门难出贵子”,就是说富人家的子弟由于他们的父母肯花钱给他们最好的教学资源,这样他们的孩子在日后的各种竞争中可以脱颖而出。当然,这涉及的有教学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仍是父母。

  读完这本书后,尽管我脑海中仍有许多问题,但也学会了分析问题要结合背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得出你想要的答案。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篇3

  周日花了一天时间把《魔鬼经济学》大概看了一遍,很就不看书了。没想到一天不到就能看完一本书,还是最近几个月来看完的唯一一本书,着实让自己意外。

  看完后,首先说这本书还是挺不错的。列维特是个很有见地的经济学家。我觉着他才是一个牛逼的旁观者,有数学思维却不表面运用数学,能够洞察人性。

  刚看完时,我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可是我想着想着就觉得有点不对。我是学计算机,为什么我半年没看完一本计算机方面的书,却在一天之内兴致勃勃地看了一本经济学的书。难道我的兴趣不在计算机?再进一步想,我毕业这么久没有任何计算机方面的进修,也就是说我能保持我还行的技术能力靠的完全是大学里的基础。可怕了,我在吃老本,现在吃以前的,那以后吃什么呢?我该注意了,思考了。不过,目前还没有什么计划。不过,我好像是突然意识到了点什么……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篇4

  三块钱的东西卖三百块,你说他是骗子,三块钱的东西买三百块,再开张发票,那就是商业。

  这世界有三种荒言最可恶,广告,广告以及广告。

  如果牙膏的目标是没有蛀牙,他就应该白送给你用。

  物有所值就是那些不用广告的东西,大米五毛钱一碗,猪肉五块钱一斤。

  市场经济就是掩耳盗铃,卖价一百块的东西,你明明知道它只值一块钱,还是要买。

  全国牙防组织,中华营养学会都是些什么单位?有几个人?

  骗中国人最简单了,在地上捡泡狗屎,只要你敢说它是用美国技术弄出来的,再给它起个洋名,保准卖个好价钱。

  “阿梳达带卡”是什么?一种化妆品,这个词什么意思?没意思。

  这世界骗来骗去的,骗子都被骗子骗了。

  中国的股评家都是好人啊,拿着庄家的工资冒充散户的亲戚。

  骗人不是罪恶,骗不成才是。

  ——《伊甸樱桃》

  随着老潘频频在各大媒体露面,出席各种大型活动,写博客,拍电影,可说是新时代的另类商人,大众不得其解,只以为是老人家没事干爱凑热闹。实际呢?

  soho的房子越卖越好,越卖越贵,以为是什么新设计理念或者是什么地点之类的因素,但,却忽略了一个关键,广告。

  老潘之所以成为“文化商人”,目的,只有一个,卖房子,而他自己,就是最好的广告。不需要请什么明星大腕,不需要去争那些指标,只需露面,让消费者们记住他潘石屹,以及,soho现代城。

  普洱茶在经过一阵肆虐后,开始归于平静,当然,东山崛起,不是不可能。很长时间没弄明白,做了那么多年的云南人,自然知道普洱的名贵,可是,也不至在短短几年之内,由几十块,变成几万块。知名度之高,之远,是从未预见的。

  03年,云南出了一件事,从茶马古道开始,组织了一批规模不小的马帮,托着普洱茶,一路走到北京,走了三个月,死了很多马,也算是历经艰辛,为什么这么做?弘扬文化没错,让云南打造知名度没错,最主要的却是商家看到了普洱的商机,借此炒作,一时间风起云涌,人们纷纷跳水,往里砸钱,想乘机大赚一笔,最终演变成为价格战(更类似于股市)。

  某天吃饭时,小餐馆的老板说,期货交易就是只看见价格,看不见实物。股票跌了,还能再涨,茶价跌了,大批的货物堆积在阴暗的仓库,何时能见阳光。人们就在这样的盲从中将价格推到浪尖,去过勐海,也去过思茅,茶场的老板说,其实,普洱的成本是相当低廉的,即使是出厂价也如此。卖到外地,甚至出口,这其中的差价,早就被大鱼吃进,而小虾只能随波逐流,随着政府颁布收取印花税,一夜之间,俨然是93年海南泡沫经济崩塌的场面。

  广告,顾名思义,广而告之,目的就是宣传,变相说来,是大众能够消费的商品,消费不起的,打广告有用吗?国际名牌不需要打广告,垄断行业,一样不需要,没见过蔗糖的广告,没有见过食盐的广告,没有竞争,广告也就失去价值,同样,没有消费能力,再好的创意也是对牛弹琴。

  坐在去往南宁的火车上,遇到两个韩国人,一路聊了起来。

  在首尔,大多数人是不买房子的,因为买不起,有钱都买车,那比较实际,且,租来的房子,只要有家人,又温馨,与自己买的有多大差别?

  土地是有限的,房价上涨是必然的。可是,在大多数人买不起的情况下,房价涨到天上,对生活在底层的人,会有多大影响?消费力不足,只是一些投机倒把的行为,犹如空中楼阁,可高,也可低,到达一定的承受度,就是爆炸的气球。

  租与买?所有权是最大的区别。而自古的观念却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

  很多时候,定向思考,成为了我们的方式,足以左右人的一生,意识形态,环境风俗,固有的沉积,限制新的事物诞生,当你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也许,换角度,会带领我们走上崭新的人生。

  这是我读完史帝芬。列维特《魔鬼经济学》的感受,05年的畅销书,却在这时才看,虽是迟,但,还不晚。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篇5

  《魔鬼经济学》下面这些命题作者都用一些数据和方法进行了实证。(姑且不论这样的方式是否是有效的)

  1、美国的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的成绩好看些,往往会在试卷评阅之前进行私自修改;日本的相扑运动里面的相扑运动员为了自己的排名在关键局一般会相互作弊。这是作弊的案例。

  2、3K党的人和房地产经纪人一样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利益最大化。所谓专家经常滥用一些数据来恐吓大众以达到目的,其实我们大可以放心的对他们的研究数据进行怀疑。

  3、毒贩的地位和收入都是极其低的,他们的危险也是很高的,但是因为在贫民窟里面贩毒并不被当成是一件可耻的事,加之生活贫困,和很多有明星梦的人去好莱坞,所以他们也希望自己有一天做到贩毒集团的高端,所以不愁没有人贩毒,所以贩毒的人待遇很差。

  在这里作者举例说:为什么一个妓女的收入会比建筑家的.高,因为想做妓女的人少,相对供给比建筑师的相对供给就少,而需求也可以这样说:妓女不需要建筑师,但是建筑师不一定不需要妓女。

  4、美国的犯罪率为什么在前几十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犯罪分子的减少作者把这个归于“堕胎合法”案的通过。因为想堕胎的母亲大都是来自贫穷没有受到很好教育的未婚群体,如果他们将孩子生下来,对孩子的教育肯定不是很足,这就增加了潜在犯罪的数目,但是堕胎合法就降低了潜在的犯罪人数,这个影响当然是由在法案通过后的几年、十几年的数据得到的。

  5、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好的结论就是不要完全相信那些专家的话,因为当你读足够多的专家的话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大部分观点是完全相反的。父母对孩子确实有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决定于做父母本身的人品,至于父母对孩子做了什么则是次要的。

  6、一个人的名字对他的一生有影响吗?多多少少是有一点的,这还是要通过他们的父母实现,当一个父母给他们的孩子取名字的时候,他们多半是寄予某种希望,当然他们也会为这种希望而努力,培养他们的孩子。

  作者还分析了美国白人和黑人的取名,由于种族对立依然存在,所以在取名字时是收到影响的,黑人想在黑人区呆下去最好是取明显带有黑人特征的名字。底层的阶级取名一般倾向于想高层人士学习,所以当那些名字被底层人士普用之后高层人士一般会创造出新的名字。

  总得来说这本书还是蛮好的,同类的书籍在市场上其实是很多的,就是研究一些比较切中实际的问题,尽量多的找数据和证据来证明,当然一切大都要回归到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们的正常心里,基于此作出一系列的活动,从而符合我们的现象。

  从这本书得到的启示:

  1、尽量保持自己的判断,不要急于相信那些所谓专家的话,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当然一定要是准备的数据。

  2、做经济分析的时候,当分析和数据或者现实不一样的时候,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换一种相反的解释,“或许人们不是这样认为的……”,“或许当人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人们会这样想,而不是那样想……”

求《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一):表面一件小事,引发诱因,造成一些列行为模式改变。
本书主题思想:表面一件小事,引发诱因,造成一些列行为模式改变。
颠覆传统的思想:
1、交通问题:马车和汽车的作用异曲同工,都是当时经济大发展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都造成社会问题,都有环境污染,汽车是马车替代品,什么又是汽车替代品,过度担忧环境污染是没有必要的,总有新的方案会代替旧的方案。
2、外部效应:实施一种行为,其他人被迫为此行为付出代价,叫外部效应,分正负两方面。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做出的保护措施,伤害了其他人的利益,就是自我利益的经典案例,比如防盗装了CLUB锁。
3、因人而异的效果:没名气的人,以低成本解决一件棘手难题,不被认可;名人用高成本,费时未必能解决难题的过程,已获得众人拥护。
在选取样本事,尽可能剥离复杂因素和变量。
4、决定薪酬的原因:除了供求关系,还有工作难度、工作不适程度、适合做这份工作的人数等。
5、价格歧视:实施价格歧视时,要做到无转卖可能性、可实施的对象清晰可辨。
6、样本选取:将现实固有的复杂因素剥离,尽可能公平评估试验
7、学会思考不同事情的共性:街头妓女和圣诞老人都是利用特地时间的需求猛增带来短期机遇赚外快。
陪同女郎和企业家的共性:找到合适销售渠道,去掉中间商使成本最低、独特的人格魅力能发现对方优点、质量控制(坚持理念和逆向思维),根据供求市场灵活掌握价格歧视。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二):人之初,本“利己”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一套四本80万字,只有引用了一小部分浅显的经济学词汇;虽然大量引用数据,但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也没有。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被我们忽略甚至完全误解的“经济学原理”,内容通俗、文笔易懂,所以读起来很流畅、很轻松。
第一册是我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本,副标题为“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作者通过几个颠覆性的话题引来热议,比如“教师和相扑选手为何要作弊?”、“毒贩为何还跟母亲住一起”等,每个话题都写得比较深入,数据详实。其中最具争议的话题莫过于“90年代开始美国犯罪率下降,源于70年代的堕胎合法化”。
第二册是“拥有清晰思维的艺术”,全书仍然注重用数据说话,告诉大家:酒后走回家比酒后驾车回家更危险、医生洗手的概率远低于“规定”、妓女减少主要是因为婚前性行为增加、儿童安全座椅并没那么“安全”、死于恐怖袭击的概率是自杀的五百多倍......至于书标题所描述的“清晰思维”,我个人理解是“经济利己主义”,绝大部分的“利他”从本质上都能找到“利己”的根源。
第三册“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我个人提炼作者所指的“反常思维”就是指“诱因思维”,或者说是“动机导向思维”。英国统治印度时期,为了减少眼镜蛇颁布蛇皮换钱的法令,结果反而催生了一大批养蛇人;很多城市限号以后,汽车保有量反而猛增;在写有保护提示的标志牌前,石化木反而被偷的更多。如何正确利用诱因呢,我想有以下几点:找到人们真正关心什么,而非口头;给对方你能承受的更多价值诱因;注意人们对不同诱因的反应;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永远不要臆测人们会因为“这样做正确”而去做某事。
第四册“用有色眼镜看世界”,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博客文集,集成了作者在成名后开的博客的各种内容,这是全套书最厚的一本,却也是最没有营养的一本。不仅缺少主题、杂乱无章,内容也缺少深度。
整套书看完,可能不得不承认,书里的许多内容确实都很“新鲜”,但其许多观点我个人并不认同,比如90年代美国犯罪率下降的原因,我个人觉得监控摄像头的普及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些吧。但我确实要承认,作为一套老百姓看得懂的“经济学”著作,它能帮助大众培养经济学“大脑”,用经济学的视角更清晰的看待世界,用反常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值得为之点个赞。
在中国,其实也有很多学者在做类似的“经济学”大众化推广,我个人最推崇的还是北大的薛兆丰教授,他的许多文章,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胜于本套书的作者列维特。综上,我给这套书打7.8分罢。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三):经济学是你身体里的魔鬼
文/王福重(经济学家)
这是一本“耸人听闻”的书。
在学界,早就有“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意思是经济学跨过自己的范围,蚕食其他学科的固有领地,比如政治学、法学和历史学,而且已经有几位,凭此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大有天下学问,莫不是经济学的架势。
《魔鬼经济学2》,是经济学攻城略地的最新和最有力的证据。
“super”,即超爆,意思是说本书所研究的问题,至少表面看,跟经济学沾不上边。但是,说实话,经济学并非只研究市场、赚钱这等雕虫小技,在更本质的意义上,它关注的是人类的行为,一切行为。包括本书选取的街头妓女、恐怖分子、冷漠的案发现场看客等。
照“狡猾的”作者的本意,“超爆”不是关键词,“魔鬼”才是。中国人用“神出鬼没”来形容神奇的人和事。看了本书,如果你认为经济学就是这样神乎其技,作者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魔鬼经济学的第一层意思是,言人之不敢言。别人避之犹嫌不及的,我也敢蹚浑水。比如观察街头妓女,分析她们的卖淫方式、定价方法,就必须有“魔鬼”的胆量。魔鬼的第二层意思是,事情的背后都有经济学这个“魔鬼”在作祟。第三层意思是“鬼点子”。比如气候变暖,似乎已成定局,令全世界头疼,但是,在作者看来,它也有简单至极而且“经济”的解决方法。
在第1章里,“遏制气候变暖:火山爆发?用烟囱桶破天?还是架一根18英里长的管子?”讨论的是外部性问题。当下最时髦的话题,是全球变暖。显然,作者对是否真的变暖,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一种“有毒物质”,以及变暖的前景是否真如媒体和一些科学家渲染得那样可怕,持相当冷静和怀疑的态度。实际上,变暖并非言之凿凿,最近几年,全球气候是变冷的。世界末日,不过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鼓噪。
假如全球变暖是真的威胁,这种外部性的解决需要的是全球的协同合作,但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的碳排放大国,似乎占有道德上的优势,这种协同是不可能的。哥本哈根大会的无果而终,就是不合作的结果。
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少用化石燃料,比如开新能源汽车,过低碳生活,正在成为一种新道德和新光荣。本书作者说这是美国前总统戈尔(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方法。
这种改变,即使能成功,也是杯水车薪。二氧化碳的半衰期是100年,现存的二氧化碳将存在几个世纪。更重要的是,戈尔的思路有逻辑缺陷,因为人类并非不知道如何避免破坏环境,而是不想这么做,因为成本太高(经济原因)。再说,也缺乏激励,没有激励,仅仅是教育,自利的人们怎么会真的采取行动?
但是,如果全球温度真的上升,办法并不是没有,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令人咋舌的“布迪科的毯子”计划,也就是“皮纳图博火山”(火山爆发能让地球变冷)办法,仅仅需要2.5亿美元!科学的实验证明,这是完全可行的。
如果这个法子不行,还有两个替代的办法:“上天的烟囱”,以及“雾气腾腾的镜子”。这些简单的办法,听起来如天方夜谭,这也是作者所说的“魔鬼”。
第2章 “恐怖分子的银行账户有什么特点?”围绕恐怖袭击事件展开,说的是信息经济学,也就是信息不对称下,人们应该如何行为。人的行为,哪怕是荒诞、极端的行为,都严格遵循经济学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从这个原则出发,可以发现事情的本质,包括寻找谁是自杀炸弹。
诚如作者所言,先天的东西,不是恐怖分子之所以成为恐怖分子的东西。恐怖分子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出生于贫困家庭,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相反,恐怖分子一般出生在比较富裕的家庭,受到相对良好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恐怖分子不是为生活所迫,而是相当“有理想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恐怖活动的代价,首先是造成人心惶惶,担心会遭到再次袭击。不过,统计数据表明,人遭到再次袭击的可能性,仅仅是自杀或者他杀的1/575,或者说更大的危害是经济上的。比如,“9•11”恐怖事件后,美国除了两场耗资数千亿美元的战争外,还加强了安保措施。以机场安检为例,假如每人需增加1分钟的安检,美国航空流量每年有5.6亿人次之巨,就是一笔不小的经济代价。
医患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依靠传统手段收集病人信息异常困难。所以,医生的可用时间,60%用于收集信息,纯粹诊病时间不过15%。所以,开发能够收集病人信息的系统,是“9•11” 恐怖事件后的一大发明。这个发明,除了疾病诊断,还可以预防恐怖主义。
与医生了解病人类似,患者也想了解医生的水平。根据治疗效果或者其他看似更实在的标准,往往是很不靠谱的,但是有些基本信息却更加要紧,更加可靠。比如,是否毕业于一流医学院,是否在出色的医院实习等。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招聘单位总是对一流大学毕业生青睐有加,因为文凭可以有效地识别求职者的水平。
但是,作者的出色工作不在于此,而在于他们认为,决定患者在急诊室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否存活的因素之一是其收入水平(贫穷患者比富裕患者的死亡率要高很多)。而统计也表明,购买了养老金的群体,活得更长;遗产税的征收时点和存废,也影响寿命的长短。
一个很有趣的疑惑是:为什么化疗效果实际上很小,医生还是不遗余力地推荐?原来,医生可以因此赚更多的钱,也会得到政府更多的研究资助。
对于反恐,最重要的恐怕是,迅速找到恐怖分子的所在。有多种办法,而且已经付诸实践。比如,搜集人力情报、监听电子通信、追踪跨国资金走向——也就是为恐怖活动融资的行为。遗憾的是,所有这些都几乎毫无斩获。
这个发现似乎让事情柳暗花明:潜在的恐怖分子不购买人身险。因为保险公司不会为自杀者支付保险金,这个特征正好可以用于识别恐怖分子。令人兴奋的是,实际上,根据这个提示,在一长串可疑名单中确定恐怖分子,变得相对容易,这个工作已经卓有成效!
第3章“难以置信:犯罪率升高是因为电视看多了?”说的是经济学的新分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近几年颇为流行,大有撼动传统经济学的架势,特别是,有数位经济学家(也许不是)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找到的突破口,是经济学的基石:经济人假设(每个人都是利己而非利他的)。
《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一个妇女受到连续袭击,而38个邻居眼睁睁看着她被杀,却无动于衷。
人们不是有利他主义的倾向吗?比如我们熟悉的好人好事,母亲为儿子捐肾,比如“最后通牒”模型中,当事人给予对方的善意。但是,当此危难时刻,人们的冷漠毫无利他的影子,到底哪个才是人性的真实写照?
本书作者之一的史蒂文•列维特,是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曾荣获约翰•贝茨•克拉克奖,这个奖被认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某种前奏。
史蒂文把“最后通牒”试验进行变种,以便更接近现实世界,发现其结果与之前大相径庭,人们表现出的不再是利他,而依然是“利己主义”的倾向。
道理在于:由于存在“选择性偏差”,以及在“认真观察环境”下,参与实验的人会“主动”地配合实验者,因此那些“标准的实验室实验”结论是很不靠谱的,所谓的利他行为是一种纯粹的乐观想象。
而各种捐献的目的也并不那么单纯,背后或多或少都藏着利己的动机,或者说是伪装之下的利他主义。自愿捐肾的人,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多,很多病人在等待中离世了。以至于诺贝尔奖得主贝克尔都支持成立一个受到良好监管的人体器官市场。很明显,这样的市场可以拯救很多人,但是存在政治和道德上的巨大风险。
后来的调查证实,《纽约时报》的报道过于夸大其词,当时有人阻吓罪犯,也有人报警,是一个很普通的案件。
但是,更重要的是,即使有人做壁上观,也不是不可理喻的。人就是有利己和利人的两面性。危险的是夸大利他,而贬损利己(关于利己的好处,传统经济学已经说得太多)。
传统的“经济人”假设,更普遍,更有说服力。行为经济学的科学性,却很值得怀疑。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将人做了严格区分,而墨子却非同凡响地说“义者,利也”,终结了这个无意义的争论,即所有的人都是“小人”。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更是大胆道出了人性自利的本质。
第4章“疫苗、安全带和飓风:不一样的事情,一样的逻辑”,说的是市场而非政府才是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部门。最好的办法是那些成本低廉且简单的办法,不过它们经常受到指责和怀疑。
匪夷所思的是,出于好意实施的法律,总会产生有违初衷的结果。比如,中国的《劳动合同法》,最终造成了更多非熟练工人的失业,这叫“非预期后果法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治病的医生,为救死扶伤开展的解剖实验,导致了成千上万的人丢命。
历史并非简单重合:最困难的问题,往往是用极其简单的方法解决的。例如,1950年后的50年,世界人口几乎翻了一番,原因居然是硝酸铵化肥的发明和使用。硝酸铵让人类可以依靠动物和水果作为食物。作为能源和动力,跟成本高昂的鲸油相比,石油是一种便宜、便捷得多的能源和动力。
脊髓灰质炎是可怕的疾病,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和健康,包括伟大的罗斯福总统(39岁时罹患此病)。在众多的抵抗方法中,疫苗是最出色的。固然,研发疫苗十分困难,但是从治疗方式和所需费用来说,疫苗是极其简单和低廉的。
心脏病人死亡率的下降,居然不是看似高超的搭桥手术以及昂贵药物,而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阿司匹林的功劳。
说到交通事故死亡率的下降,必须感谢美国越战时期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是这个古板的统计学家首先提出配置安全带的。安全带极大地降低了汽车事故的死亡率,拯救了几十万人的生命。这个办法通过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来避免生命的悲剧。这个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至今日,还有多少中国司机和乘客对安全带抱着抵触的态度!
飓风是美国人的噩梦之一。为了减轻飓风的破坏力,各种办法想尽,但效果不佳。但有人想出一个:在海中投放大量带裙摆的轮胎!这个人,是微软的前首席技术官、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的学生梅尔沃德。最妙的是,它简单,花费也出奇的少。
一个著名的案例是:第一批去澳洲的人,是坐船去非洲的奴隶。开始的时候,资本家是按上船人数给人贩子钱。结果发现,上了船,能到澳洲的奴隶,所剩无几。在进行了各种技术改进(例如增加水供应、保安措施、医疗人员等)无明显效果后,一个极简单的想法彻底扭转了局面:按照下船人数给钱。这是从人的自利性出发的举措,自然奏效。
相信市场,相信人们从经济成本–收益比较出发做出的选择更有力,是本章的重点。
在第5章里,“街头妓女与百货商店圣诞老人有何相似之处?”在卫道士看来,题目很有些轻佻。但是,要说的主题却是严肃的劳动力市场如何运行,而即使是看似不耻的卖淫行为也得遵循经济学原理。
女人难找工作,收入比男人低,但不能因此就说社会歧视女性。男女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在经济上也存在差异,是有其合理之处的。女人更顾家,于是有限的精力被分散了,降低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时间;女人的生理特点也不容忽视。所以,在某些劳动力市场上,包括WNBA教练,鲜有女性。但卖淫这个特殊场合,却完全相反,女性一统天下。
男人们好像越来越花心。这不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男人还是那些男人,不同的是,过去卖淫市场小,价格高,光顾的男人就少,没法不忠诚。但是,卖淫市场迅速发展(部分是因为女性收入低),卖淫者间竞争加剧,促使价格下降,男人可以获得更低价的性服务,性道德因此败坏。
购买卖淫服务,满足了生理欲望,更有经济上的好处:不必承担怀孕的成本、承诺结婚的成本等。
卖方肯定想要高价。如果能降低竞争,街头妓女的服务价格就可以提高,但是妓女没有权力攻击同业竞争者,控告别人,或者争取立法,对外来者征收“关税”。但是,她们有别的办法。
街头妓女可以实行“价格歧视”,看人下菜碟,比如黑人低价,白人多要。可以单干,也可以找人看场子,这就形成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代理人可以专门跟警察打交道,搞定警察,驱赶竞争者,双方是互利关系,而且考核代理人是否尽心是相当容易的。代理人的出现,促成了稳定的“市场环境”,增加了妓女的收入。
中国的国有企业,经常发生代理人违背委托人的行为,比如企业投资亏损巨大,而总经理却享受高得离谱的年薪,就是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这一章的名字中有“圣诞老人”,可是压根儿就没说圣诞老人的事。因为圣诞老人的行为模式跟街头妓女是完全一样的,虽然写起来更体面,但是本书作者却不屑于这种体面,他们更热衷于描写魔鬼。
不要以为说妓女的行为就是噱头,作者的真正用意在于,经济学不是好人的学问,也不是坏人的学问,而是关乎一切人的学问。无论是体面的工作、严肃的行为,还是难以启齿的活动,在经济学家看来,都没什么区别,经济学都可以检验、审视它们,廓清背后的决定因素。
结语 “猴子也是人”陈述的一个观点是:无论是食色性也,还是喜欢搭便车、推卸责任,抑或成为恐怖分子,猴子与人毫无二致。经济学这个魔鬼,也附在猴子的身体里。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学不但研究人,也研究动物,“帝国主义”又向外扩张了。
这本书,在形式上,也许有些耸人听闻,甚至哗众取宠,但是如果认真读下来,就会发现作者的写作态度严谨而科学。他们总是依据第一手素材,不厌其烦地利用原始数据,以及可靠当事人,特别是始作俑者的陈述,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小心地运用逻辑推演自己的结论。特别注重运用统计方法,而非传统道德或者政治来分析问题,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我们能从书中大量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亲身实验、与街头妓女的亲密接触等,洞见作者的辛苦和认真。
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作用,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大得多,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都有一个经济学的“魔鬼”潜伏着呢。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四):少一些想当然,多一些思考
在写这篇读后感前,我刻意没有去读或者听其他人对于本书的看法,怕影响自己的思维。当然,别人可能比我理解的更深更透彻,但,在这里,只想写下属于自己的一些感悟。
虽然说这本书的名字中有“经济学”两个字,但作为一名对经济学理论一窍不通的理工科生来说读起来也并不困难。因为作者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事例,经过深度剖析,传达一些信息,一些概念,一些逻辑。这里的“经济学”更多指的是用经济分析的方式描述人类行为决策和各类社会现象。作者希望通过经济分析的方法客观阐释世界的本来面貌,帮助读者更加了解世界。
简单的说说这本书带给我两点收获:
第一,一个关键词“想不到”。想不到酒后步行比酒后驾车还要危险,想不到火山爆发可以降低全球温度,想不到《劳动法》也会损害劳动者,想不到化疗对于多数肿瘤患者的作用微乎其微,书中还有很多例子……
这探讨的其实是思维方式问题,我们掌握的很多所谓的“常识”往往是一种思维惰性,也许是学校教育的,也许是社会舆论的宣传的,也许是自己的经验总结的,当我们接收到一个信息时,尤其是所谓的“权威”发布时,很少去深入思考和辨别一件事情的真伪。这本书给我们提个了醒,当接收信息时,多加思考和辨别,少一些“想当然”。
第二,丰富了知识储备。也许我们对一件事情有好奇心,有探索精神,但我们未必能有去深入研究的条件。本书作者做了大量工作,以翔实的数据和统计分析,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尽量真实的世界。比如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问题,如何判断医生水平的高低,人是否存在“利他主义”倾向等问题。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五):“成本-收益”的正确算法
首先申明:在本篇书评里,“经济学家”是褒义词。
先抛结论:绝大部分人都是经济人,同时也是坡脚的经济学家。
经济人,简言之,就是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总会对事情的“成本-收益”进行评估,而去决定做或不做。一些很奇怪的宏观现象,往细处分析、思考,归咎到个体层面的本性,其实也就很自然了。比如,那些为保障残疾人劳动权益的法规出台,导致残疾人就业率大大降低(雇了残疾人不能委屈他、辞退他,还不如不招!)。
经济学家当然也是经济人,让他们脱颖而出的,是他们能对“成本-收益”进行更准确地评估。比如这几种思维,考虑外部效应、对未来和现在收益的评估、更纯粹的数字导向。
外部效应,即某人实施某种行为,其他人要被迫付出代价。比如,在公共场合吸烟、随意污染环境,很多时候,外部效应是不易引人注意的,就是这种行为的成本是被低估的。所以,你身边那种损人损己额行为还少吗,很简单的例子,“羊来了”。
未来和现在收益的评估,人们一般不愿为了应对未来的问题、获取未来可能的收益而花费现在大量的精力,就是未来收益往往是被低估的。比如,投一个五年后才能盈利的项目,你愿意吗?那么多企业家拼了命的投资、布局,是为了什么?
更纯粹的数字导向,从统计上说,坐飞机比坐汽车安全,安全座椅并不比安全带安全。这些事实,你信吗?因为对信息的了解不足、也不愿意花多精力思考数字问题,人们往往会被媒体误导,会遵从自己所谓的“常识”去做出错误的判断。
经济学家,是更愿意思考、更遵从理性支配的人。从这点看,“成本-收益”的公式不变,经济人要做的无非是把外部影响纳入成本计算、把未来预期纳入收益计算、整个公式更加量化。拥有清晰地思维艺术,成为自己的经济学家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篇一:《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花生米?”“为什么女装的扣子在左边,男装的扣子却总是在右边?”。在支部开展的"三个一"读书活动中,我读到了《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有些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例被其巧妙的引用来阐明那些乏味、枯燥的经济学原理,使我不由的对该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牛奶可乐经济学》原名叫做《经济博物学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码》,书中提出了100多个问题,全部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涉及产品设计、供求分析、人际关系、职场风云等等各个方面。书中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分析工具却相当简单,全书阐述了作者认为最基础、最重要的两个经济学概念:机会成本和成本效益原则。机会成本是指为从事某活动而放弃其他事情的价值;成本效益原则意为唯有当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大于额外成本时,才值得这么做,它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说:“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这也许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所有的事物,如果你从理论层面去解读,就会让事情变得复杂化,而你运用人们熟知的事例去理解说明,就会让人一目了然。就如同与人沟通时,要让对方理解我们所表达意思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用对方熟悉的事物来举例。比如在统计工作交流中,如果单纯的给企业人员解释报表中指标含义,由于每个单位具体情况不同,个人理解也有差异,很难让企业人员正确掌握。假如我们针对每个单位的特殊性做出解释,或是利用常见的情况举例,对方理解起来就会容易许多,我们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生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能增强我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生活中许多的小例子都可以用机会成本和成本效益原理解释清楚。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处理的技巧方式也不尽相同,要想全面的自如应付,就必须对本行业的原理有深刻的理解和透彻的领悟。

  学习领悟原理的过程,就是将书本知识转化成自身能力的过程。悟出了原理的同时也就提升了自我的水平和能力。当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可能往往会被问题的表象所蒙蔽,其实抽丝剥茧,拨开云雾看本质,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让我们随时都处于思考与收获之中,不仅对我们的工作有帮助,更能优化我们的生活!

  篇二: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读物这几年大行其道,2006年的《魔鬼经济学》,2007年的《货币战争》,2008的《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牛奶可乐经济学》等等,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成为一种时尚。这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一种“反其道而行之”。

  《牛奶可乐经济学》,原名叫做《经济博物学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码》。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教的微观经济学入门课程每年都会吸引6000多名学生,他布置过这样的书面作业:“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你亲身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文章里面不要掺杂复杂的技术,要假设你是在给一个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讲故事。”

  《牛奶可乐经济学》就是一本这样的故事合集。问题千奇百怪,分析工具却相当简单——成本效益原则。当一个行动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就会采取行动。这是绝大多数举动的根源。

  比如,为什么最畅销的书常常打折销售,而最热门的电影却不打折?

  因为对电影院来说,最稀缺的资源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座位。大受欢迎的电影即使不打折也会满座,出于收益最大化的考虑,电影院有理由不给票价打折。但是书不一样,如果预见到哪些产品更热门,卖家往往可以提前准备好充足的库存。卖家给书打折以促进销量,是更有利的做法。

  为什么机票现卖价格更高,而演出门票现买却更便宜?

  因为航空业主管们发现,出公差的商务人士更倾向于临时决定出行安排,而他们往往是高收入者,要么很富裕,要么可报销,对价格并不敏感。而演出不一样,高收入者一般不愿意到最后一刻才买票,临时买票毕竟要面对不知道能不能买到、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座位等不确定因素。事到临头才在售票口买票的,大多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人。

  为什么某企业奖励员工一辆豪华轿车,而不是等值的现金?

  经济学家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观点:最好的礼物,往往是我们想要但是又不舍得买的东西。被奖励,等与别人帮着自己做出了选择,自己可以开开心心享受奖品,又无需为自己的奢侈行为感到愧疚。

  为什么很多酒吧喝一杯清水卖四块钱,但咸花生却可随意索要?

  理解这种做法的`关键在于,花生的生产成本虽然比水高,但花生和酒是互补的。客人花生吃得越多,要点的酒或者饮料也就越多。水虽然几乎没有成本,但是客人水喝得越多,点的酒自然也就越少了。所以,即便水成本更低,酒吧还是要给它定个高价,打消顾客的消费积极性。

  书中提出了100多个这样的问题,全部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涉及产品设计、供求关系分析、公用品、人际关系、心理学、职场风云等等各个方面,作者说“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这也许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人人都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经济生活现象,我思故我在,人生因此充满乐趣。作为一个“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这种书让人读得真是高兴。别出手眼,独特的观察角度,如同一场美妙的智力探险,情趣盎然。不枝不蔓,一个圈子也不绕,尽量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没有高深的数学模型,成本效益原则,边际效益分析,机会成本分析……都是最基础的经济学概念。如同高手,无招胜有招,手中不需藏利器,拈花飞叶,皆可伤人,何必非要倚天剑、屠龙刀?

  篇三:《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看到书名就直觉是一本“投我所好”的书,因为“牛奶”与“可乐”皆是我生命不可缺少的好东东。看完之后,确实大感过瘾,上瘾之处如下,愿与各位共享:

  1.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多问一个为什么,也许期间就有大文章。比如“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为什么女士衣服口子在左边而男士的在右边”,“为什么酒吧里白开水比花生卖得更贵?”这些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是却少有人再深一层去追根溯源,作者引用这些例子来印证他的诸多“折扣经济学”、“机会成本”等概念,那么我们其实从同样的现象中可以找到其他学科领域的根源。例如,作者提到女士服装的扣子设计时,究其原因是历史上英国宫廷的服装都很繁杂,而女士的衣服多由仆人动手穿戴,而男士需要自己解决,所以如此设计。久而久之,约定俗成。那么,在如今追求混搭、崇拜中性的时代,是不是把女装设计成右排扣子,也会非常流行呢?消费者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历史的东西在一定时期内也就可以颠覆了;

  2.激发人的思考兴趣:除了非常严肃的学科根源探究之外,其实这本书一个很有意义的作用就是激发你碰到什么现象都会反问一句: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能找到答案,也许不能,也许找到的就是你自己的“*式答案”,这种思考的习惯与兴趣是难能可贵的;

  3.从B2C到C2B:书中多数是从企业如何追逐利润、如何控制成本的角度来探讨各种经济及生活现象;不过从消费者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更需要从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企业顺应这个变化——相应的营销策略这样的思路来考虑,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服务的客户在营销战术上的经验比我们更丰富,但他们缺乏的是对消费者的洞察、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前瞻性的趋势变革,所以,作为市场研究人员,我们可以从书中的例子用“倒推”的思路想一想,企业为什么会推出这样的折扣方式或定价方式,迎合的是消费者的哪种心理需求,当我们找到根源后,对应到某种心理需求,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有建设性”的策略建议;

  4.举例的方式,生动且形象,报告的表现形式也应如此:整本书读下来,不会觉得晦涩,彻底打消了“经济学”这座大山造成的心理障碍,这也是作者挥舞的大旗誓“将通俗进行到底”的决心。其实,调研报告的生硬与“大学教授的语焉不详”、“经济学中图表充斥”同理,尤其在为客户解决特定问题的商业调研中,客户要的并不是一本高深的教材,而是生动的原貌展现与易读性强的“工具书”,那么我们也不妨讲报告写得灵趣一点、诙谐一点、津津有味一点,我想,只要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客户不会而降低对我们的专业性的认可,反而会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一种这样的标签:零点的东西好用又好玩。

  篇四:《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首先提醒大家一下,这个书电驴有下的,没必要买的。

  看完全书后对一下三点深有体会。

  一、个人的回报只取决于绝对绩效。但事实上,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以相对位置定高下的。

  美国法律禁止成年人自愿义务加班、封杀超瘦模特以及强制规定儿童入学年龄都是为了防止这样的恶性军备竞赛。这让我想到了国内可怜的莘莘学子。本来人人都不进行所谓的“培优”是很好的,结果班上有一个人去培优了,第二个第三个人觉得自己相对就落后,也就必须去培优,周而复始,所有的小朋友都把自己的课余时间放在了培优上了。尽管某些开明的家长认为这样是不好的,但迫于现实压力,仍然只有送自己的孩子去培优。结果就造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人人为了不落后都要去培优。设想如果所有的人都不培优,考试对大家来说仍然是公平的,考的就是大家共用相同的学习时间,即上课时间的效率。但就因为少数人打破了这个平衡,逼迫所有人都陷入这个圈子里。据说国家已经开始禁止小学生课外补习,但我5年级的弟弟一到周末仍然疲于奔命。

  二、“回归平均”理论

  任何人和集体在达到不正常的成绩(无论好坏)后,就会回归自己的平均水平。这就产生了一个奇妙的效应,让人们误认为批评比表扬有用。当一个人发挥超常而得到表扬后,依照客观规律他的表现会回归自己的正常水平,在外人看来即退步了,会让人产生表扬让其骄傲退步的假象。而另一方面,一个人在发挥失常且得到批评后,根据“回归平均”其成绩会上升至正常水平,让人产生批评使其进步的假象。

  也就是说,批评和表扬并不对成绩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当然对那些情绪化较强容易受影响的人除外,而真正起作用的仍然是客观规律。例如在一支球队表现很差的时候,老板若利马解雇教练,随即而来的成绩上升只是客观规律,并不一定是新换的教练有多强,也许原来的教练这个时候带队能取的成绩更好。安切洛蒂就是个例子,换做其他的队伍,当初冠军杯被惊天翻盘后他早就被解雇了。可是贝卢斯科尼把他留下来了,也就等来了又一座冠军杯。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例子都这样,比如今年的托特纳姆热刺要是没换教练估计就真的挂了。

  三、独立音乐发展

  “为什么独立音乐人,尤其是那些最有天赋的,偏爱音乐免费共享程序,而已经成名的艺人则往往反感这些程序?”答案显而易见。已成名艺人往往能通过卖CD获得极大的利润,所以他们当然对免费下载及其反对。而反观独立音乐人,他们没有大量的粉丝,并不期待通过CD的销售额获得大量的提成。因此对独立音乐人来说,“成名”远远比“赚钱”重要,因为唯有“成名”才能让他们“赚大钱”。当他们成名后,即使他们的歌曲仍然在被下载,但CD的销售量因为那些死忠的歌迷却在上升。正是这样一个非法的流通渠道,促使了这些独立音乐人的走红。没人会愿意买一张自己从来没在电视上听过也没看过宣传的CD,但正是网络大大的普及了他们的流行度,也随即建立了一个个小众圈子。而流行歌手则相反。因为他们的歌迷往往都是盲从性很高的小朋友,他们听蔡依林的同时也会听SHE、杨丞琳、王心凌、潘玮柏、吴克群、王力宏。要他们花钱把每个人的CD都收集显然不太现实,而且对他们来说音乐只是快餐,吃一口爽一下就好,没必要保存,因而许多这样的粉丝从来都不会买CD的,流行歌手的销售量仍然需要他们的死忠粉丝来维持。

  陈绮贞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到她的歌,但我确定是在网上。她的作品就这样在网上一传十、十传百的流行开了。在毫无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唱片销量让主流歌手汗颜。早期专辑一张难求,甚至连早期的图文写真集已经在网上卖到了800块一本。演唱会更是爆满,encore的时间都够人家再开一场了。小众、小资、文艺的陈绮贞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培养了一大批死忠,他们就像我一样,也许硬盘里有下载过的歌曲,但仍然会到唱片行把与她有关的一切东西扫荡一空。我想这就是音乐涵养的厉害,陈绮贞永远不需要像主流歌手一样站出来对着歌迷大喊“打击盗版”,当一个人的作品到达一定境界的时候,我们歌迷是不愿意下载或买盗版的,虽然现在回忆起来如果没有免费下载我也许都不认识陈绮贞这个人。

  篇五:《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农民以体力劳动从事耕耘,商人以其审时观变从事贸易,手工业者以其精工巧技制造器械。 这世界上无人不在追求着 利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从1776年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奠基,现代经济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众多专业方向,并应用于各垂直领域,指导人类财富积累与创造。

  看到这些,你是否犹豫了呢?虽然经济对我们很重要,可碍于经济学对于我们来说无非就是一些复杂的公式图表和概念,所以我们都不约而同的略过了经济学。当然,我也是这样认知的。可是却有一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经济学的认知。它就是《牛奶可乐经济学》。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可乐却装在圆盒子里?为什么女士衣服的扣子在左边而男士的在右边?为什么餐厅都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为什么大学教授说话语焉不详?为什么  这就是那本书的导语,也就是这本书带我走进了经济学的另一个世界。

  这本书分析的简明扼要,读完之后我也就顺理成章的知道了这一系列的设计方式问题,其实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都是蕴含着经济学的道理。产品的设计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满足卖方保持低价、便于竞争的需求,这也就是说,产品设计必须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

  看完之后,同学们是否都有了跃跃一试的打算呢?那么就行动起来吧!因为这本书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一点小见解。

本文标题: 魔鬼经济学第一章读后感(《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490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辛夷坞读后感800字(王维 辛夷坞读后感)我是一条幸福的小蚯蚓读后感(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读后感2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