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心智书读后感(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读书笔记24(完))

发布时间: 2023-12-26 11:00:5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3

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读书笔记3第七章,精神胚胎。,婴儿刚一降生,就要进入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要经历一种与胚胎期的生理性成长完...

吸收性心智书读后感(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读书笔记24(完))

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读书笔记3

第七章,精神胚胎。
    婴儿刚一降生,就要进入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要经历一种与胚胎期的生理性成长完全不同的成长, 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成长。
    人类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出生之前就与其他动物相同,另一个是在出生之后,婴儿在出生那一刻,完成了生命的一次飞跃,他们进入了第二个胚胎期,这是他们生命新旅程的起点。
“精神胚胎”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成长中的婴儿不但具有学习的能力,能学会像人那样运用力量,智慧和语言等,还具有根据周围环境塑造自己性格的能力。
    成人可以记住环境中的东西,并加以思考, 婴儿则对环境进行吸收。婴儿不仅能记住周围的事物,还能将这些事物转化为心灵的一部分。 婴儿要根据自己的见闻来塑造自我,这些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会成为儿童个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儿童的语言学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儿童在学习语言时,不 是记住了如何发音,而是形成了发音的能力,并将其充分发挥出来 。
  儿童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能够帮助他们学习周围的知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吸收能力,使他们能够逐步适应周围的环境。儿童是在 无意识 中完成这一过程的。
    儿童生命的第一阶段是适应阶段 。儿童的行为发展,不但能够适应时代和地域的要求,也能够适应出生地的风俗习惯。
    婴儿时期形成的东西是无法清除的,会永远留存下来,成为我们个性的一部分。

    "记忆基质"不但可以创造个体的特性,而且可以将这些特性,以极具生命力的形式保存在体内。成人在儿童时期所学的东西,也会在他们肢体和器官上打下永久的烙印。
婴儿具有心理生命

    事实上, 婴儿的心理生命在胚胎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所有生物,包括低等动物,都具有一定的心理能力和某种特定的心理生命。(类似于本能)
    婴儿是突然的,非自愿的,降生到这个陌生世界的,这里的环境与他们之前在子宫中生活的环境完全不同。 成人必须帮助婴儿适应这个世界。
    动物的种族本能是在刚刚出生时被唤醒的,而不是被艰难的环境刺激产生的,是动物的行为促进了其本能的发展。这一现象也适用于人类。
    当人类出生时,一种潜在的力量——精神胚胎被唤醒,他会帮助婴儿完成许多极具创造性的工作。在每一个身体发生关键性变化的阶段,我们都能看到一些明显的标志,比如婴儿出生后被剪断脐带与母体分离就是标志之一。这些阶段非常重要,精神胚胎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觉醒的。
    在儿童的记忆里,没有所谓遗传的东西,但 儿童一定会经历一个由潜在能量产生的迫切需求阶段,这时潜在力量可以帮助儿童成长,帮助他们依靠周围的环境,形成自己的个性,我们把这种无形的要求称为“星云”。
  婴儿不是在出生时就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的,这些都是在出生之后 逐渐形成 的。婴儿在身体还远没有发育成熟的时候,就开始不断的完善自己,直到他们完全成为一个成熟的人,拥有成熟的能力。
    婴儿不像其他动物那样拥有天赋本能,但他们 具有学习的天赋 。他们自己构建自己的心灵生活,建立自己对外信息的传递机制。
    婴儿的成长不是以身体为起点,而是以心理为起点的 。

    婴儿刚出生时,各个器官骨骼都没有发育完全,他们仅仅是人的“雏形”。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不能一出生就进行协调运动,人类学会运动是一个逐渐协调的过程。
    发展的本能使婴儿的运动器官,逐渐开始接受大脑的指令,并以一种混沌的方式进行运动,以帮助婴儿在周围环境中汲取经验。依靠这些经验和练习,婴儿的运动变得更加协调,直到可以完全正确的完成大脑的指令。
    人类最先发展的是心理,器官的发展是在心理发展之后开始的,并由心理控制。虽然身体是运动的物质基础,身体必须达到一定成熟程度才能进行运动,但是心理发展却不依赖于此。心理的发展是通过运动的过程,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经验而实现的。 如果一个孩子的运动器官在发育成熟之后被限制运动,他的心理发展也会受到阻碍, 虽然心理发展没有界限,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器官的使用,运动器官却一直是自主发展的。
    所有的婴儿刚刚出生时,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他们都遵循同样的规律成长。任何人,无论高低贵贱,都是由“精神胚胎”发展而来的。
    我们对幼小的婴儿进行帮助时,必须要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如果承认的教育从婴儿出生之后就开始, 那么这种教育就必须适应这一时期婴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需求 ,要保证婴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仍然以 宁静愉、快和不懈努力的状态发展。
    对于处在“精神胚胎”阶段的婴儿,我们能做的只有帮助这些生命 适应环境 ,进而促进其发展。归根结底,我们的任务就是对儿童进行研究,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回归子宫的倾向。

    如果在出生后的早期婴儿,就对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一种畏惧感,他们以后的健康成长必将受到影响。这样的孩子将来就可能会形成桀骜不驯的性格,与社会格格不入,对他们来说,周围环境中学习吸收经验,永远是一个很艰难完成的使命。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产生的巨大负面作用,它不存在于人们的友谊记忆中,而存在于 潜意识中。 这些记忆根深蒂固的留存在我们的“记忆基质”中,已经成为性格的一部分了。
    无知地对待儿童比无知地对待成人后果要可怕得多,就会在婴儿的心中产生巨大的障碍,进而形成一种阻碍世界发展的个性。
" 星云"式的能力

    我们将婴儿的这种从周围环境中学习吸收知识的创造性能力,比作天体中的"星云"
儿童语言的学习
    儿童并没有遗传某种语言模式,而是遗传了在 潜意识中吸收学习语言的能力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星云"

“ 语言星云”并不决定儿童要学习哪种语言,但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出生后生活环境中的语言。
    人的心理是一个动态的整体,通过从周围环境中主动吸收知识来完善自身的结构。
    感知的"星云"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指导作用,就像是基因能够决定受精卵长成人体一样。
  因此我们必须恰当,准确的遵循规律,运用正确而得当的方法,给予婴儿必要的照顾。

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读书笔记2

第三章,成长的不同阶段。
第一个阶段发生在出生后到六岁这段时间。

    这一阶段又可分为0到3岁和3到6岁两个小阶段。

  0到3岁时期, 成人还不能了解儿童的心理,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直接对儿童做出任何影响,实际上也没有学校会接收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现在早教班托儿所也是有的)

  3到6岁时期, 儿童的心理类型没有产生多大的变化,但到了这个时期,儿 童就开始容易受到成人影响。 在六岁之前的这段时间,儿童的人格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六岁的孩子已经具备可以上学的智慧了。
6到12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阶段相对稳定,没有其他变化发生。
在12到18岁,儿童的心理成长进入第三阶段。 在这段时间内,孩子也会有非常大的改变,它也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12到15岁和15到18岁。
0-6岁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作者认为人类的智慧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而且人的心理也是在这个阶段完成发展并定型的。
有吸收力的心灵。

    在婴儿时期,大脑并没有沉睡,它以一种跟成人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一个特殊的成长步骤。

    婴儿同时也有创造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渴望。如果说成人是有意识的做出各种行为的话,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儿童的行为则是 无意识 的。

    整个过程是从 婴儿吸收环境中的知识 开始的。

    他们是通过运用自身所具有的那些特点来实现这一点的: 当环境中的事物激起了婴儿的热情和注意力,他们就会对事物产生一种特殊的敏感性,随后婴儿将会同环境中的事物产生一种互动,儿童运用自己的天赋来吸取周围的知识,而不是根据主观的意愿去获取知识,也就是说他们通过一种天生的能力,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知识。
    成人是用大脑去学习知识的,而儿童,却是在一种心理能力的作用下去,直接吸收知识。

    成人的学习过程只不过是一个单向的接收过程,将知识输入大脑后把它储存起来,而不跟这些知识建立直接的联系。

    儿童的学习经历了一种转型, 知识不仅进入了他们的大脑,同时还促进了儿童大脑的形成,成为大脑的一部分,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流,儿童建立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他们的这种心理类型就是我们所说的有 “吸收力的心灵。”
婴儿的学习方式

  他们无意识的去做每一件事,然后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一步一步没有负担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 既学习了知识,又能使大脑发育成型。

    儿童学习动作并不随意,而是有一定之规,每一种动作的学习也都有特定的时间。(敏感期)
  其实成人的工作不是教育,而是为婴儿的大脑发育提供应有的帮助 。如果我们能够准备好,合理的对待儿童的智慧,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从而延长他们敞开具有吸收力心灵的学习阶段,那我们就完成了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第四章,新的途径。
  作者论述了为什么我们的研究必须从儿童开始。
第五章 造物的奇迹。

第六章,胚胎学与行为。

  这两章讲了部分的胚胎学一些知识和研究。基本上都是 初中高中生物 的内容。
  作者认为,生命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保持它们,物种自身在地球上得以延续,他们对地球上所有其他物种都担负着一定的责任。
  我们发现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上,他 将自己创造自身的所有东西, 而不是在周围的人群中索取,也不是向他的家庭索取。
    作者通过将古老人的婴儿带回到现代社会的故事说明,在 刚出生的时候,生命个体能够毫不费力的进行无意识的学习,并掌握很多东西。

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读书笔记22

第25章,儿童的服从。
意志和服从的关系

    很多人持有“教育就是扭曲和压制儿童意志”“儿童意志要被老师的意志代替”“儿童应该无条件的服从”等观点,他们将“意志”和“服从”视为两个互相对立的问题。
    作者认为,实际上意志并不一定会产生混乱和暴力。混乱和暴力只是感情波动、痛苦的一种表现。 通常情况下,在意志控制下的行为,对人的发展是有益的。 大自然赋予了儿童成长的任务,因此儿童的意志会促进自身的成长,帮助他们发展各项潜能。
  如果一个孩子的意志与他所做的事情相一致,说明这个孩子已经步入了有意识发展的轨道。
    儿童自己能够感觉到意志和服从之间的区别。
成人不要妄图取代上帝的位 置
  有意识的意志需要运用在行为中,才能够得到发展。 我们应该努力的去开发这种意志,而不是去干扰它的发展。
一般教育机构都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错误认知。他们认为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说教(对耳朵进行灌输)和榜样(对眼睛进行灌输)来解决。
儿童通常被看作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大多数学校都拒绝为训练孩子的意志力提供机会。在那里想象力和意志力甚至连一席之地都没有。学生沦落到只能看和听的地步。
然而事实上,儿童的意志只能通过运用自己能力的方式来发展。
服从的三个阶段
    其实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 服从是人类的一种自然表现,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特征。

    儿童的服从意识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在心理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以一种自然的不期而至的方式出现的。
服从的第一个阶段:儿童有时听话,有时不听话,看似反复无常。

    服从不只依赖于所谓的“好的愿望”。相反,儿童在服从的第一个阶段的行为,只受有目的的行动的控制。

这种情况一直会持续到儿童 一岁 。在1到6岁期间,这种情况会逐渐减少,甚至很少出现,儿 童逐渐有了自己的意识,具备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服从意识与他们所具有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儿童要服从某项命令就需要他们达到一定的 成熟度, 具备一定的能力。比如我们不能命令一个不会写字的人去写信。
对于三岁以下的儿童,如果命令不符合他们内心的需求,他们是不会服从的 。

因为儿童的心理还不具备这种能力,此刻他们正忙于在潜意识中为性格的形成,构建各种心理机制,而这些心理机制还无法受到意识和意志的控制。
没有比在能力的形成期,打击儿童的积极性更有害的了。 如果儿童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他们连自己的意志都还不能服从,他们又怎么会去服从别人的意志呢?这就是儿童时而听话,时而不听话的原因。
这种时好时坏的表现不是他们个人意志的原因,而是他还没有完全准确熟练的掌握。
所以服从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儿童有时会服从命令,有时不会服从。在这个阶段里,儿童的服从和不服从是相伴存在的。
服从第二阶段:儿童随时可以服从命令,在控制自己时不再有障碍。

    这是儿童的服从意识,已经得到了巩固,他不但能够听从自己的意志,而且也能够听从他人的意志。儿童可以领会他人的意图,并可以透过自己的行为表达出来。
在服从的第二阶段,儿童已经能够运用他们刚刚获得的各项能力了。 但是这还远远没有停止。 儿童似乎已经认识到,“老师能够做他们无法完成的事情,于是他们在心中对自己说,这个人的能力比我强,他可以帮助我的大脑发展,让我变得同他一样聪明。”
服从的第三个阶段:儿童好像急于接受和执行他人的命令。

当意志的发展进入了最后阶段,儿童具有了一定的服从能力,这种服从能力又促进了儿童服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这时儿童的服从意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论老师的命令是什么,他们都可以立即执行。
本文标题: 吸收性心智书读后感(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读书笔记24(完))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128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邻居间的友爱读后感(《邻居》这篇课文写一篇读后感)自然史读后感(自然史的读后感4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