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简史读后感(《汉史》的读后感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9-24 20:22: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4

人类简史读后感500字,人类简史读后感范文500字(通用8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

北汉简史读后感(《汉史》的读后感什么)

人类简史读后感500字

人类简史读后感范文500字(通用8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类简史读后感范文500字(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类简史读后感500字1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以色列历史学家瓦尔赫拉利,这本书根据作者自己视角讲述了从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认知革命到农业革命,再到科学革命,现存的物种都是经过若干年的进化,人类也早已进化到了生物链的最顶端。随意科学的快速发展,科技革命将一些多少年前认为的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时候,就像是作者最后一章节–智人末日,强大的科技在若干年后会不会使人类遭遇危机?这将带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呢?

  近代科技发展异常的迅速,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技术现如今已经处于相当成熟的阶段,几十年的克隆羊,现如今可以做人体仿生器官;几十年前的超大电脑的运算速度,远远比不上一部普通手机;很多以前被认为无法治愈的疾病,现如今也都有特效药;近些年很火的人工智能也让我们享受到了便利。享受科技革命红利的同时,我们也渐渐被它们奴役了。

  出门打车用手机,叫外卖用手机,手机本来是我们打电话的工具,随着手机智能化,网速的升级,现在我们已经离不开手机了,不管是地铁,餐厅还是洗手间,甚至开车的时候都有人在看手机,已经对社会产生了危害。有专家预测了几百年后的人类由于手机的存在发生驼背了。多少年前就有人担心,机器人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真的控制人类,当他们真正学会人类的思考,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阅读历史在于让我们牢记过往,牢记那些经历的挫折,利用积累的宝贵经验去发展,但是我们也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人类简史读后感500字2

  《人类简史》这本书阅读的时间有几个月,这本书给我感受就是全篇重点都很多,接而引发很多考虑。让我眼前一亮的发出慨叹“哦,原来是这样的。”中间休息着看了些小说,由于觉得有点心累。

  看完很多天了,不断再想要留下些什么。但是能总结的太多,真实让我尴尬了一会儿,向一同工作的同事强推这本书时,她问了我一个当时朋友向我引荐,我也问过的一个问题“讲的是什么?”,想了想分离朋友给我引荐时的引见“这是一本让人茅塞顿开的书”,答复她“这就是一本历史书、不是故事书所以没有讲的是什么,就是讲的历史,然后从一种我们平常没有留意的角度论述了这个历史”。

  历史留给了我们什么?为什么有些集团、国度衰败了以至消逝?有些还依然在开展?西方的科学是注重采集、调查、实验、数据的整合发现其中的规律,而我们习气用经历。这种认知在我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时了解尤为深入,其实那些让我们觉得很神奇的心理剖析、微表情剖析背后是有无数学者、学术团体的实验,数据研讨整理。并停止严厉的考证再发表。同一个课题不同的实验、目的得到的结论也不相同,所以运用范围较广。而我们就是“经历”、“指导说”,做得事也不论总结不总结反正我做了这个事就是有经历了,也不论这个“经历”是对是错。或者指导说得一切就是谬误。

  人类简史读后感500字3

  我们从几十万年前开始学会使用火,然后逐渐学会打制石器,然后逐渐登陆其他大洲不断适应各个大洲环境,使得第一次“人类的洪水猛兽”席卷全球。

  此后人类不断进化与发展,进而逐渐演化出大群落、部落、村寨、城市、国家乃至全球性的帝国,然后宗教、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便也应运而生。而人类的数次重大变革既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则深深改变了人类进程,也深深改变了这个世界的面貌。而人类的进化也不过就是遵循着大自然的法则,所有的地球生命也是一样,“既让自己的DNA持续永久的复制下去”,只是人类到后来尤其是现在的进化越来越超脱大自然的束缚。

  回首望去,让我们从一众生命脱颖而出的其中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想象力”,小小的脑袋却能思考整片宇宙,这着实是人类的伟大之处。不过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也远超以往,且形式不容乐观。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战争究竟离我们有多远?虽然如今是史上相对来说最和平的时期,但当今世界局势仍然错综复杂,中美博弈、朝韩危机、中东变局、欧洲风云。而世界终会走向何方,其中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局,尚不得而知。

  人类的未来究竟去往何处?作为宇宙的奇迹生命代表的人类,是否甘于自然法则的束缚?而若真的有一天,人类凌驾于万物之上,那时又该会是何种模样?

  这一切的一切,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人类简史读后感500字4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本书从天地万物开始说起,一本看似是讲历史的书中,却囊括了包括心理学、生物学、金融学、宗教学的思想。本文一直想突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便是“平等”。

  不由和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不谋而合。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致是说人其实也是地球上一种平平常常的生物,和乡间的花、地上的狗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大家都是在社会上平等的生存着而已,无所谓谁比谁更加高贵。如果按照道家和本书的思想,那人们生活中很多嫉妒、攀比的心理就显得毫无意义。既然人和田间的刍狗都没什么差别,那人和人之间能有什么不同呢?大抵不过是一种心态罢了。

  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个人活在世上,不过是为了名和利而奔波。一旦看破这点道理,很多时候我们就能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是看待身边的人,也更能看清这个世界。

  最近有幸参加了某券商研究所首席的讲座,她讲了一句话“如果这辈子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极光,你的三观会改变的”。我想他的意思大概是指那个时候你就会意识到,原来人类在这个世界上这么的渺小,反而很多事情会看开很多。我们现在都面临着太大的就业压力,每个人都陷入在深深的焦虑之中。转念一想很多时候真的没有必要那么的看重自己或者看清自己,带着一颗海阔天空的心来看这个世界,一定会开阔很多。

  人类简史读后感500字5

  《人类简史》前一部分讲述的是,世界上的秩序是依托于想象所建立的。

  农业革命后人类形成了大型的村落,再形成城镇,最后成为都市。在人类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农业革命之后短短的几千年便出现了城市,王国,帝国,在时间上不足以让人类发展出能够大规模合作的本能。所以,如何构建秩序建立大型群体之间分工与合作就成了首要的课题。

  合作网络的建立是建立在虚构的故事和真正的相信者基础之上。书中讲到,许多我们现在以为合情合理的概念与事物都是依托想像建构的。

  公元前1776年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公元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都是虚构的故事,人人生而平等与人权等概念,也只不过是虚构出来的,这几乎颠覆我以往的认知。但作者又从生物学和科学角度去论证了这一论点,只不过是由于多数人都正在相信这些虚构的故事是真实客观合理的存在,才使得我们身在其中而不觉然。

  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是先相信才看到,还是看到才相信?

  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当有人给你建议一个从未想过的目标,你相信吗?对于人生风险不可规避只能用合理的方法转移风险造成财务的的损失,你相信吗?对于足以改变世界新生事物诞生的初期,如阿里巴巴,你相信吗?

  先相信才看到是智者,斗士会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如《汉谟拉比法典》和《独立宣言》的创立者,看到才相信只能是更从者,永远瞻仰别人的荣耀。

  人类简史读后感500字6

  前前后后持续了快一年的时间,终于把它看完了,随着读书工具的进步,慢慢喜欢上了听书,嗯,比起,收集的信息并不比少,但是需要更用心,用脑。

  真是一本神奇的书,在不知不觉间竟然从最远古的农业革命,到工业发展,再到当今的科学革命,信息时代,从古巴比伦到英法美的崛起,甚至还穿插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嗯,可能是我读书不够,脑容量储存不够,所以在我看来,称“旷世奇书”也不为过。一本完结,除了感慨赫拉利的眼界与才华,也发现为啥自己的学习没有像他一样高效率,因为自己一直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不能从整体出发,没有把各个学科之间好好联系,老是顾此失彼,大意失荆州。

  我常常在想,是不是某个非常普通的下午,其实发生了会决定你未来一生走向的事情,而你浑然不觉。对生活,对历史,我们向来只有后见之明。

  人类简史里讲历史的铁则就是事后看来无可避免的事情,在当时看来总是毫不明显:“对某个时代的了解越透彻,反而就越难解释为什么发生了这个事件而不是那个事件。但如果对某个时期只是一知半解,就很容易受到结果影响,只看到最后成真的可能性。事实上,真正只知道当时情况的人(也就是活在当时的人),正是最看不出历史走向的人。

  时间将在你身上铺陈开来,时间向前,人也向前,你若回头去看,第一行就写好了归路。

  共勉。

  人类简史读后感500字7

  春节假期读完这本书,看到作者最后提到人类有了神的能力,却不负责任,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确实是莫大的危险,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忍不住重读一遍序,高老师序写的非常好,基本上写出了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说这本书是历史著作确实算是非主流的奇书,能成为畅销书无疑是抓住了现代智人心中一直有的困惑,应该说,这样一个篇幅描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图景,看问题角度,表述人类社会发展关键要素的深度实在让人佩服,特别关于资本主义教条,写的.真是精彩,很短的文字让人对金融的本质,资本的力量有了深刻的认识,虽然按照作者提及的,没有太大的生物学差异,但是,人和人的差距咋那么大呢!

  电视上在播着最近大行其道的美食节目,大约也同样反应出人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成佛太难,还是顺从自己的内心比较容易,就像拜年时说的恭喜发财,好运啥的,说白了就是期待不劳而获,都是顺从自己内心的人,到一起就会有冲突,所以才需要规则。

  基因技术是神一样的技术,外化的人工智能也可能制造一个神,这种趋势依旧不可逆转,但是这方面的规则远没有技术发展的快。看起来我们能在人类革自己命之前活着实在是幸运!起码社会种种不公平还没撕破人人平等的温情面纱,也还没有像我们看动物一样看人类的超级新物种让我们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能看到太阳。

  继续努力,也好好享受生活吧!

  人类简史读后感500字8

  曾经一度痴迷与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的磅礴历史和慷慨义士当中。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就这么去了,他所认知的世界摈弃了利益、仅依靠义气来诠释生命。“宁赴湘流,葬乎江鱼腹安能皓皓白,蒙世俗尘埃乎?”屈原也就这么走了,他所认知的世界失去了色彩,只剩下苍白,所以他要让自己的一腔热血染红这个腐朽的国度,在永恒的历史长河重现当年怀王“一鸣惊人”的大国风采。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但随着我了解的越趋深入,我的志趣却越来越难以和当今现实社会相融合,我向往那种自由热血的年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现实压迫的日常生活。

  于是,我翻开了这本《人类简史》,这是所有我曾看过的历史书中都未曾有过的格局,第一次,过去与现实相融合了,我这才明白,原来我死守的那一块净土,也不过是长河中的沧海一粟,不过是古代残酷冷兵器时代中为数不多的人性的温暖,而我之所以能知道它并得以心生向往,也许,不仅仅因为它是现在人们所缺少的,而更因为这即使放在古代的人们当中也是难能可贵的。

  人类的历史,不可能总是允许我选择我所喜爱的去读,而忽略更为广阔的灾难和痛苦,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最多的,应该说是格局,而后才是思想。感谢作者,这本书,我很喜欢。

;

《汉史》的读后感什么?

出于对中国历史的爱好,
在今年暑假我读了钱穆的
《秦汉史》
此书不但又加强了我对秦
汉历史的熟悉也加深了我对秦汉历史人物的认识,同时给了我很多人生的启示。
本书是一部未完编之断代史,上起春秋末年,
下至王莽新政。
全书共分七章,首尾两章论秦
及王莽,其余章节均论西汉,故西汉乃是全书论述的重点。钱穆以写通史著称于世,
“秉其
一贯高屋建瓴、
融会贯通的史学要旨,深入浅出地梳理了秦汉两代的政治、
经济、
学术和文
化,指呈了中国历史上这一辉煌时期的精要所在。


在第一章《秦人一统之局》中,钱穆首先论述了春秋以下政治社会学术的剧变,认为“然此
一时代潮流中剧变之尤堪注目者,
则厥为社会学术之勃兴。

而秦由于辟居西土,
文化程度
远逊于东方诸国,因此秦兴国之措施政策,都依赖东方士人。
而由于文化之西渐,
商鞅及吕
不韦、
韩非等人相继入秦,
三晋之士造就秦的崛起。
商鞅变法的意义在于破除封建贵族制度
的种种束缚,
而趋于新军国的建设。
钱穆以文化人定位吕不韦,
认为吕不韦在秦的努力是想
将东方学术思想之全部移殖西土,
而不是像商鞅范雎等人只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且以史料
论证吕不韦非秦始皇之父。
秦始皇的政治措施:
内废公族,
外灭人国,造成封建制的崩坏亦县制的推行,郡县制决不始
于秦人统一之后,而在晋襄公之时。寝兵政策的实施,新首都的建设,驰道的修筑,制度文
化风俗的统一,边境的开拓与防御,奠定了秦的一统之局。
秦文化:三晋务实际尚功利,齐鲁尚文化重历史,而及秦统一后,天下学人聚集,相互间的
矛盾冲突便越来越明显。
秦始皇焚书坑儒,
意在禁止以古非今而不是以焚书为首要,
焚书最
要者在于六国之史记,
“以其多讽刺及秦,且多涉及现实政治也。
” 秦廷坑儒在于使天下人
引之为鉴不敢再訞言诽上。
焚书坑儒在文化上讲,
是三晋文化和齐鲁文化的冲突。
而秦代的
著述也并非一无所成,钱穆认为《大学》
《中庸》两篇成书于秦人之手,并且是齐鲁诸儒媚
秦者所作。书同文,字体由大篆至小篆至隶书,更利于文化传播。
对于秦的覆亡,
钱穆认为在于未一视战败国而休养之,
以奴隶视之,
故秦前后仅十五年而亡。
项羽推义帝而臣之,天下仍要乱,一统之局已经不可逆转,戍卒一呼,山东响应,是古代封
建政体的反动。
而秦的影响甚广,至南粤、滇、朝鲜、辰韩、澶洲、河套,均受秦一统之政治文化的影响。
在秦时,民族向外发展,并不专由于政治的推动与侵夺,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如下各章,
钱穆依次阐述汉初之治,
西汉之全盛及中衰,
昭宣以后之儒术,
西汉的政治体制

中国历史读后感1500字

当中要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当代史、文化遗产及启示
中国古代史是从远古到清朝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现代史是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建国。我的感想是秦朝是中国的青少年时代,对内大一统,对外修长城抵御匈奴,整顿文化,把民间的私书烧毁。是一个基本有了中国版图雏形的朝代。
汉朝时汉武帝北击匈奴,版图进一步扩大,基本成为中国现有版图的形状,张骞出西域也把西域文化带到中国。司马迁写出中国的第一本史书。
唐朝时唐太宗率军杀到中亚,国土变得更广阔,大汉,大唐的版图都超出了现在的中国,面积达1000多平方千米,中国人也自豪地称自己为唐人,唐装在海外华人中也很流行。唐朝时的中国十分富庶,被称为大唐盛世。
宋朝,军事上比唐朝要先进,有了火炮,但威力不大,战甲更厚重,但还是败给蒙古。
元朝,军事上在当时无人能及,蒙古铁骑所过之处,摧枯拉朽。版图更是空前绝后。而且最令人反感的就是现在有不少国人不承认成吉思汗是中国人,我觉得不承认成吉思汗是中国人那就等于不承认中国北方人是中国人,外蒙古不是中国的。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有蒙古族,在亚洲最北部有亚洲人的足迹,欧洲人从未涉足过。蒙古族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一个民族,有史可查,成吉思汗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后代,你可以在版图上说蒙古不属于中国,不等于说成吉思汗就不是中国人了,那是韩国人?日本人?蒙古人和中国人是同胞,不承认等于分裂。因为清朝被灭亡了,清朝皇帝就是中国人,没被灭亡,满洲国还在,日本没战败,清朝皇帝就不是中国人了?什么逻辑啊?抱歉,楼主,我说远了,也许我说的太偏激了。
明朝初期的军事实力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海军”更是七下西洋,为什么打了引号是因为中国史书并没有说是出去打仗,但是当时是万国来朝,这在现在的美国有那时的明朝牛吗?
清朝的历史初期在乾隆帝的时候面积首屈一指,包括库页岛,外兴安岭。贝加尔湖因为我没生活在那个年代,所以不清楚有没有被沙俄染指?如果当今的中国能够实现乾隆帝时期的国土,那谁还能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没实现呢?到了后期,客观来说也只是为了“保命”,交给民国的领土也有1100多万,但是外蒙古又独立出去了。
中国的当代史是建国至今,我们评价现任政府这不太好吧?因为历代执政方都是被继任方评价的。说了这么多,我累了,文化遗产那就多了,故宫,圆明园,孔庙那些都是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不过我想的不是这些,我想的是70平米的住房,自己心态很健康,恰恰我心态就很不健康,不过这是个人的性格造成的,没办法。好了,我都说完了,不知道够没够1500字?

汉林达历史故事读后感200字

  是林汉达历史故事吧

《中国历史故事集》还能不能延续林汉达的写法往下编?1978年雪岗进入中少社,重新编这套书,当得知林汉达先生有部近50万字的《三国故事新编》的手抄遗稿后,雪岗产生了一个想法:对林先生的遗稿进行缩减改写,编一本《三国故事》。1981年4月,8万字的《三国故事》问世,林汉达的夫人很激动地说:“这正是汉达的东西。”编辑部、各界人士和林汉达亲友的认可给《中国历史故事集》的续编续写带来了希望。又过了30年,深谙林汉达写作特点和语言风格的雪岗退休之后,才开始动笔把后五本,清朝、南北朝、宋朝、明朝和清朝写了出来。着急的读者问,时间是不是太长了?
雪岗说:“时间长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也是我们工作环境造成的。我想长也有长的好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呼声很高的时候忙忙叨叨把这本书弄完,会是一个很遗憾的东西。当时思想僵化还没有完全打破,我自己的思想桎梏也很大。林先生1957年曾经被打成‘右派’,写的时候就有很多顾虑,在《东汉故事》里其实有些痕迹。”
现在历史读物多如牛毛,《中国历史故事集》有什么特点呢?这套书主要取材正史,每册精选二十多个故事,用丝线串珠的手法,把人物和事件串起来讲,既重点突出又不使中断,上勾下连,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浑然一体。叙述时采用带有北京味儿的口语化的语言,如道家常,引人入胜。所以当年叶至善先生就说:“它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林汉达先生是宁波人,说话满口宁波话,但是他写出的东西倒是带北京味。为了解民间的口语,他请一些相声演员来家钻研。林汉达先生对语言琢磨得非常细,比如写手的动作,就有几十个词语:掐、捏、握、把……绝不重复。语气则是平常说话、聊天的语气。周有光先生曾经回忆在干校的时候,林汉达先生和他讨论语言的现代化,比如“揠苗助长”改成“拔苗助长”。林汉达先生认为通俗语言是非常有魅力的,比如口语中不说“遗孀”只说“寡妇”,上世纪三十年代曾经有一部好莱坞电影,翻译成《风流寡妇》,如果翻译成《风流遗孀》,恐怕对观众的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中国历史故事集》的语言也非常平实而吸引人。
口语也是在发展的,雪岗举个例子,像“胡说八道”这是口语吧?但是清朝的时候,在旗的人不这么说,他说“别瞎说八道”。因为胡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所以清朝人非常忌讳这个胡。东北人现在也是说“瞎说八道”,不说“胡说八道”,所以雪岗在书写的时候就让汉族人“胡说八道”,让满族人 “瞎说八道”。
这套书的插图请的都是名家,《春秋战国》请的是刘继卣先生,《西汉故事》请的是董天野,都是连环画的大师,当年“北刘南董”指的就是他们二位。后七本请的是当代中年画家张健。雪岗在续写时候跟编辑部放了一句狠话:“如果你们插图不用刘继卣董天野的画,而是用现在的电脑流水作业,写完我宁愿不出。”
随着考古的新发现,这套书也做了一些修订。比如《战国故事》中关于苏秦和张仪的故事,主要是根据《史记》的记载,但是后来的考古有了新的说法,考虑到林汉达先生已经去世,这次仍保留了原来的文字,同时做了注释。
《中国历史故事集》影响了几代读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央视百家讲坛著名讲师康震说就是这套书引导他走上了文史道路。小时候他数学总是甩尾巴,妈妈不让他看故事书,只做数学题。有一天他在书店被《战国故事》、《西汉故事》的插画和故事深深吸引了,他跟妈妈说:“向毛主席保证,只要你给我买了这个书,我数学成绩绝对排在前二十名。”这套书康震一直保留着,去年暑假还临摹了刘继卣先生的插图《胡服骑射》。“刘继卣插画很讲究,他对古代人穿什么衣服,包括帽子上的缨都研究过,这两本书对我后来考上大学中文系特别有帮助。”
雪岗和林汉达先生终生未曾谋面,却因书结缘,这也算得上是出版史上的一段佳话
本文标题: 北汉简史读后感(《汉史》的读后感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3338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读后感的评语大全(读后感评语)我的身体读后感(我们的身体不容侵犯读后感5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