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纪读后感(《三国志》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9-09 17:48:3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9

三国人物读后感请各位大大帮个忙,要三国演义里不同的5个人物,分别写5篇读后感,500字一篇,尽量不要刘备,诸葛亮,曹操的,好的话有赏!谢谢了!,...

武帝纪读后感(《三国志》读后感)

三国人物读后感

请各位大大帮个忙,要三国演义里不同的5个人物,分别写5篇读后感,500字一篇,尽量不要刘备,诸葛亮,曹操的,好的话有赏!谢谢了!
  【周瑜】
  《三国演义》中为了塑造才智几近天人的诸葛亮形象,不惜牺牲一代帅才,用三次斗智失败而被活活气死来描绘周瑜,但周瑜真的是被气死的吗?值得考证``````
  从演义中可以得出结论:周瑜心胸狭隘,嫉妒诸葛亮的才智,而又在斗智中失败才被气死的。
  好,先从周瑜心胸狭隘说起。周瑜出身名门,家教甚好,少年得志,能统观全局,是难得的帅才,所以才有孙策的“外事不决用周瑜”之托。可见周瑜必定是心胸广博之人,程普周瑜之争更是体现了周瑜之大度。由此可见周瑜之大度丝毫不逊于司马懿,诸葛亮寥寥数语根本不会刺激到周瑜,更何谈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而且从他“气死”时还推荐和诸葛亮较有交情的鲁肃,更可看出他的心胸宽广,决非小肚鸡肠之人。那么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吗?
  据现代医学观分析:周瑜死前症状,只是因为情绪激动大呼几声就转不过气来昏厥而亡,可以知道是典型的心肌梗塞突发。
  那么他又是怎么有这种病症潜伏的呢?从中医理论分析:周瑜少年得志,一心为吴国事操劳,文武双用,日夜操劳,操作了先天元气,肾脏气滞血淤,肝脏解毒功能受损,血气受阴,还伴有吐血,最后心血动力不足,加上常年征战脏腑有旧伤,又不注意调养,肾气虚,肝火盛,心气结,阴阳失调,全身机理失衡。最后心脏病突发而亡。
  所以基于上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周瑜由于平日工作压力过大,为国事军事操劳过度,积劳成疾,而又不注意调理,心脑肝肾功能受损,心病潜伏。而最后国为一时情绪激动,血气不行,心脏聚停致死。
  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人,对成功的迫切渴求,成功背后的辛酸忙碌,打拼才智的极度付出都让我们的身体承受了更甚于周瑜的压力,我们每天漠然的看待自己的心慌心悸,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耳鸣``````成功是属于一个好的身体的,或许再给周瑜20年,他未必斗不过诸葛亮。
  【魏延之反有感】
  魏延为什么反呢?试看刘备与诸葛亮用人之不同:魏延随刘备攻占西蜀,屡有战功,刘备当了汉中王后,要选一大将以镇汉中,大家总以为选用张飞无疑,张飞也有舍我其谁的思想,可是刘备却选魏延,结果弄得全军皆惊。 当时刘备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云何?‘魏延回答得很有气魄:’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那时候,刘备和诸葛亮正忙于对东吴和南部作战,他只领数万人马,独挡曹魏的巨大军事压力。以后诸葛亮数出祁山,北伐中原,所倚重的大将,就只有魏延。那时,击溃雍州刺史郭淮的是他;截斩大将王双的也是他……; 他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魏延的不幸以及最后的失败,在于他的傲慢,以及战略、战术常与主帅诸葛亮不合,并且数出奇谋。在初出祁山之时,魏延曾经要求诸葛亮给他五千精兵,由他统率由秦岭南麓东进,绕出子午谷,不过十天,即可到达长安,与诸葛亮东西夹击,可以一举而荡平咸阳以西数百里。这应该说是很有胆识的军事战略计划,可以和高祖时代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媲美。可是诸葛亮却认为这样过分冒险。其实,这是一招军事奇谋。诸葛亮如果善于用奇兵、出险招的话,会采纳此建议,但它太保守了,诸葛亮在三国中的几次弄险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最著名的战例就是诸葛亮的“空城计”。
  诸葛亮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有知人善任的谋略,但由于它的个人喜好,使之与魏延性格不和,造成他对魏延的忽视,或者是有意戒备。魏延性情刚烈,一般武将的性情总是这样,当时魏延的建议不仅是具有远见的奇谋,而且敢于孤军深入,勇负重任,甘冒危险,他的埋怨情绪是可以理解。诸葛亮作为全军主帅应该礼贤下士、用其所长,主动搞好和魏延关系,而且继续重用他、信任他,并且完全可以将自己后世的军事管理权托付给他,并把姜维作为他的良辅。那样,反而会使魏延感动。诸葛亮未能做到这一点,未能待之以诚,处之以公,以使魏延怨愤之气自消。他不体谅魏延的心情,也不体谅魏延性格上的弱点。常言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信任,自然更加触怒魏延,使矛盾趋向激化。
  诸葛亮临终前,秘与杨仪、费祎、姜维商议退军大事,硬把前锋大将摈于指挥核心之外,这是一种明显的强刺激。如果象《三国演义》中所说,已经授计诱杀魏延,又让与魏延水火不相容的杨仪总督全军,就等于免了魏延的职,而把他置于死对头控制之下,魏延作为性格特征明显的大将是受不了的。诸葛亮一系列错误的遴选军事接班人的作法,把魏延逼上了造反的边缘……
  【杨修之死有感】
  汉朝高祖斩白蛇起义,传到献帝,遂分三国。曹孟德、孙权、刘玄德三人各据一方。刘玄德三顾草庐之后,得卧龙先生诸葛亮,如虎添翼。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曹操收兵扎于斜谷界口多日,欲进兵,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刘备耻笑,犹豫不决。 当夜,操食鸡汤,见有鸡肋,有感而发,随口曰:“鸡肋!鸡肋!”杨修闻之,即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操夜见状,大惊,召杨修问之,修曰:“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操大怒,令刀斧手推出斩之,挂首级于辕门外。读文至此,闭卷思,杨修之死,汝之过也?思之良久,得解曰:“修之过也”。杨修之过有五。 一过,好钻牛角尖,恃才放旷,纵观《三国演义》全书,杨修不像郭嘉,程昱等谋臣那样在军事、政治上给曹操出过奇策。而在小事上卖弄才华,如解操于门上添“活”字一事,与众分食写有“一合酥”的一盒酥。自以为聪明至极。还不知操早已忌之,恶之。 二过,口无遮拦,不知何事可言,何事不可言。曹操恐中暗人谋害,故演“梦中杀近侍”一戏。惟修知操之意,应知此事不可言,却于近侍临葬时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之,此时愈恶杨修。 三过,辅主错,无远见。修常与操之第三子曹植谈论,岂不知曹植为人。修辅植无过,过于时操试曹丕、曹植之才。修却暗教植。事情败露,使操起杀修之心。亦使操不喜植。故操临死时曰:“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洒放纵。” 四过,不识操心中所思。杨修至死之日乃不知操早已忌之、恶之、愈恶之、杀修之心。总而言之——杨修小事精明,大事糊涂。 五过,自己为是,有见识,却不知进谏。曹杀杨修之后,次日,兵出斜谷界口,操中魏延之计,被魏延射中。被救回营中之后,方忆杨修之言,就令班师。若杨修当日能以正确的方式进谏,而不是自己为是的叫军士收拾行装。也许不会招来杀身之祸。 杨修之死追根到底并不是教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而是其才惹操。若过去一直有功于曹操,以操爱才之心,定不会斩操也。故有诗曰:“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观杨修之死,自思许久。思吾等当如何行事?吾等当谦虚对人,不可过于自夸,自恋,自认自己无人能敌,需知“一山还有一山高”。学好交际用语,提高社交能力及综合素质。 书文至此,忆毛泽东一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关键时刻许褚何在?】
  《三国演义》里头,罗贯中把刘备手下的五虎大将塑造得个个英勇无敌,而在刘备最大的死敌曹操的手下,真正能与之匹敌的仅仅只有许褚、典韦二人。典韦早死,许褚虽然命长,书中却发生了很奇怪的一些事情,当五虎大将在与曹军的交战中大展神威的时候,身为曹操贴身保镖的许褚却几乎总是不在场或者因某些原因处于不利局面。大家来看看这些场面:
  1.第二十五回书“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颜良阵前搦战,徐晃败走,给了关公解白马之围的机会。
  2.第四十一回书“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当赵云在曹操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下浴血奋战之际,曹操的手下大将中仅有张郃一人与之厮杀。
  3.第五十回书“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赤壁之战曹操大败,正逃到南彝陵,中了张飞的埋伏,书中提到“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尽显曹军的狼狈和张翼德的神勇。
  4.第五十八回书“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曹操被马超追杀得几乎丧命,最后出来救曹操的居然是曹洪与夏侯渊,身为超级保镖的许褚居然能与曹操走散,岂不是显得太过失职了?虽然后来罗在后面的的战争中极力渲染许褚的英勇,但之前这件事实在太匪夷所思了。
  5.第七十一回书“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赵云单骑救出黄忠,曹操已经传令“所到之处,不许轻敌。”却为何独独不叫许褚出战?
  6.第七十二回书“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曹操退守阳平关,张飞劫粮,许褚与张飞本有公平较量的机会,然而却出现了“褚舞刀来迎,却因酒醉,敌不住张飞;战不数合,被飞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马”的古怪情景。
  【孙权】
  孙策遇刺后,孙权统事江东。由于孙权年纪小、资历浅,孙策的旧部们多有不服者。为了稳固孙权的政权,周瑜以赴丧之名由江夏带兵进入吴郡,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一] 。而后孙权的堂兄孙辅及庐江太守李术先后勾结曹操。一个想争取外援、发动政变以夺权;另一个想脱离孙氏集团 [二] 。孙权先后幽禁孙辅,歼灭李术。通过平息这两次叛乱,孙权意识到孙策的旧部并不都是可靠的。为了保证自己今后在江东的统治地位,孙权开始物色新的人才并将其培养为自己的势力。
  建安五年,经过周瑜的引荐,鲁肃受到了孙权的接见并提出了“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的《榻上对》。孙权很器重鲁肃,并决定以他替代张昭和周瑜。
  张昭虽然是孙策转战江东时的谋主,但是他随孙策南下的目的是躲避北方战乱 [三] 。孙权的志向是割据一方,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进而像齐桓公一样辅佐天子。这与张昭的想法恰恰相反。然而张昭在江东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孙权——张昭是孙权将军府里的长史(将军府里最大的文官)兼孙策的托孤大臣;同时他德高望重,江东的士大夫们入宫拜孙权、出宫拜张昭 [四] 。与张昭这种持有异见而又权倾朝野的人共处,孙权感到自己不能施展抱负。直率的张昭还把自己当作孙权的师傅,时不时就教训他几句。孙权在张昭面前没有威严,更有一种被摆弄的感觉。周瑜在孙策死后擅自带军入吴郡,以军事力量威震江东。可是在孙权看来,周瑜擅自带兵驻扎在吴郡是对其统治地位的一种威胁。虽然周瑜此举出自对孙家的忠心,但乱世之秋、手握兵权,不免招人猜忌。既没有张昭的威望、也没有周瑜的军权,鲁肃不会对孙权构成威胁,却和孙权心意相同、不谋而合,孙权自然会器重他。不久后,张昭以鲁肃不谦虚恭敬、年少粗鲁为由劝孙权不要重用他——张昭果然老了,如果没有孙权撑腰,鲁肃敢对他不恭敬吗?而孙权不但没有介意,反而更加重用鲁肃——能把张老头儿惹毛了,鲁肃又岂会不被重用?
  也在建安五年,孙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准备将所有年轻将领的部队合并起来,并从这些将领中选出几个能干的为自己统领这支军队。为了选拔才干,孙权在合并军队前先做了一次阅兵。二十岁出头的别部司马吕蒙事先打听到了这个消息,就马上操练部下。在阅兵那天孙权发现吕蒙的部队训练有素,准备拉拢并栽培吕蒙。孙权没有合并吕蒙的军队,反而给他增加了不少士兵。从此,孙权拥有了自己的私家军。建安十一年,周瑜讨麻、保二屯,将其军队撤出吴郡;孙权终于全权掌握了吴郡 [五] 。建安十三年,为了提拔吕蒙,孙权委任他为先锋,随周瑜讨黄祖 [六] 。吕蒙斩将立功,官拜横野中郎将。
  在孙权的大力支持下,鲁肃成为江东举足轻重的人物,为孙权制定所有的方针战略。刘表死后,鲁肃指出应当趁刘琮、刘琦争夺继承权之际,联合刘备,图谋荆州,日后北抗曹操。孙权便遣鲁肃以吊丧之名去荆州会见刘备。还没有等鲁肃看见刘备,曹操就已经南下荆州。刘琮降曹,刘备则在当阳被曹操杀得惨败。鲁肃来到当阳,劝刘备与孙权结盟,又对诸葛亮说:“我是诸葛瑾的好友。”刘备和诸葛亮商议后,答应与孙权交好,并驻扎夏口。鲁肃回到江东后,孙权收到了曹操“会猎江东”的书信(猎物是刘备),连忙召集群臣商议对应之策。孙权将军府的堂内,以张昭为首的文臣们劝孙权向曹操俯首称臣;鲁肃却不发一言。会后,孙权拉着鲁肃的手问道:“爱卿何以一言不发?”鲁肃说:“众人所言,欲误将军。如果不战而降,臣等在曹操手下兴许能讨个官制,而将军你难免遭曹操所害。将军应当果断行事,不必理会其他人的意见。”于是孙权决心发兵抗曹。鲁肃又请孙权诏周瑜领兵支援刘备。孙权以周瑜为行事领三万人进驻夏口,鲁肃为赞军校尉做参谋事 [七] 。周瑜不辱使命,大破曹操,旋即北上攻打荆州诸郡。刘备借周瑜围攻南郡之机夺取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至此,周瑜、吕范等向孙权提出软禁刘备、挟持关、张、阴图荆州的计划 [八] 。孙权问计于鲁肃;鲁肃认为刘备乃人中豪杰,应当让他发展壮大以威胁曹操。于是孙权回绝了周瑜、吕范的计划,并“将荆州借给刘备”。战后,孙权为鲁肃摆下庆功宴,并率领诸将下马迎接他的凯旋。鲁肃至此身名显赫,被视为江东股肱大臣。身为主和派的张昭地位陡降。孙权称帝时还不忘奚落他:“如果当初听张公之言,朕今天恐怕只是个乞丐” [九] 。不难看出,联合刘备、出兵抗曹、“借荆州”,赤壁之战前前后后的所有大事鲁肃都决策实行,恭身入局。不久,周瑜病逝。临终前正式举荐鲁肃,并将本部四千余人都并入鲁肃麾下。随着曹操败北、张昭倒台、周瑜去世,孙权正式成为江东臣民心中的英名主公,而他和鲁肃之间也渐渐地产生了摩擦。
  赤壁之战后,孙权将都城迁移到建业,做石头城 [十] 。吕蒙针对南方人不善用骑兵的特点,在濡须建坞抵御北方骑兵。曹操几度南下濡须,都不能击败南军;一次曹操亲征,俘虏了濡须都督公孙阳,然而仍不能克 [十一] 。唐人孙元晏有诗句“莫言有个濡须坞,几度曹公失志回”,鹰派吕蒙的军事能力可见一斑 [十二] 。建安十八年,曹操令江滨郡县的居民内移,不料江西十余万居民竟然南迁,合肥以南只有皖城留下 [十三] 。孙权趁机又派吕蒙为先锋,并有鲁肃陪同,亲征皖城,克 。经过这几次胜利,孙权不禁有些飘飘然了;他的眼光移向了荆州的刘备,打算把荆州“夺回来”。鲁肃在外交方面一直都提倡与刘备结好,共同抵抗曹操。此时,他自然不愿意看到孙权破坏联盟。于是君臣之间出现了分歧,矛盾也就产生了——
  周瑜生前曾与甘宁劝孙权取蜀;孙权问计于刘备。刘备以与刘璋为兄弟之由表示不支持孙权。然而事后刘备西去巴蜀,阴图刘璋;孙权于是大怒。此时鲁肃与荆州守将关羽为邻,孙、刘两军常有摩擦,而鲁肃总是好言安抚关羽。建安二十年,刘备平定益州,孙权派遣诸葛瑾向刘备“要回”荆州诸郡;刘备不从 [十四] 。于是孙权立即派遣吕蒙率两万人取长沙、零陵、桂阳。刘备得知后领兵五万入荆州,令关羽入益阳 [十五] 。孙权即又派鲁肃以一万人抵御关羽。鲁肃虽然领命来到益阳,却并不出兵,主动邀请关羽单刀聚会,欲以和谈的方式解决问题。鲁肃自作主张,如此公然违反孙权的命令,自然会让孙权感到不安。后来由于曹操进攻汉中,刘备不能兼顾两面,便和孙权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孙权事后虽然不责怪鲁肃,但是心中的疙瘩一直都没有解开。后来孙权和陆逊评价周瑜、鲁肃、吕蒙时,给周、吕二人打的都是满分(孙权虽然猜忌周瑜,但是知道周瑜对他忠心耿耿),唯独说鲁肃有“一短”。
  鲁肃不久后去世,吕蒙屯兵陆口,成为江东军事统帅。吕蒙很有军事才干。周瑜征南郡时,甘宁被曹仁围困,发信向周瑜求救。诸将认为不宜分兵救甘宁,周瑜也踌躇难断;吕蒙却献出妙计,不仅结了甘宁之围,还抢回来三百匹马。但是最让孙权看重的不是吕蒙的能力,而是吕蒙的忠心。吕蒙虽然与鲁肃在同一年被孙权挖掘出来,但是他和鲁肃在孙权揽权过程的作用大不一样。鲁肃是孙权为了代替周瑜、张昭而物色的人,仅仅是一个过渡人物。鲁肃的思想在当时(《榻上对》时)已经很成熟了,以至于后来他和孙权出现了分歧。而当时的吕蒙才是二十出头的热血青年,可塑性很强。他和孙权同步成长,相互扶持,两个人的想法也很相近(好像《鹿鼎记》里康熙和韦小宝)。出于这种多年建立的君臣兼战友的关系,孙权很信任吕蒙。吕蒙也没有辜负孙权,逍遥津孙权遇险时,吕蒙及凌统以死捍卫孙权;而后夺取荆州时,鲁肃自作主张,而吕蒙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吕蒙接任陆口守将后很快提出“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并伺机袭杀关羽、吞并荆州,完成了孙权多年的梦想。江东四帅中,吕蒙与孙权走得最近,最受孙权宠爱,也是孙权最靠得住的人。常听人说孙权视周瑜为兄。其实不然,孙权真正地视吕蒙为兄。吕蒙病重时,孙权请遍全国名医,称能医好吕蒙者,赏赐千金;孙权的心情也随着吕蒙的病情而变化着。吕蒙最终卒于内殿。
  此后,孙权独裁江东。
  [一]:《周瑜传》
  [二]:《孙辅传》 《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三]:《孙策传》 《张昭传》。
  [四]:《张昭传》
  [五]:《周瑜传》
  [六]:《周瑜传》
  [七]:《周瑜传》
  [八] :《周瑜传》 《吕范传》。
  [九]:《张昭传》
  [十]:《吴主传》
  [十一]:《武帝纪》
  [十二]:《全唐诗 七百六十七卷》
  [十三]:《吴主传》
  [十四]:《吴主传》
  [十五]:《先主传》

使至塞上读后感

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王维,同时又是一位边塞诗人,《使至塞上》便是其边塞诗代表作之一。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自己将奉命出巡边塞,此去征途遥遥。“单车”,即轻车简从,用在这里蕴含着独当重任的自豪感;“问”:聘问、出使;“问边”,即出使视察边塞。“属国”:典出于《汉书.武帝纪》:“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颜师古注:“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在《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中,颜注又解释“属国”说:“不改其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故号属国”。合两注而下一定义则应是:保留国号和本国风俗习惯而归属于汉朝的那些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类似于今天所说的附属国。“居延”:汉朝所置的县名,治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居延县属凉州张掖郡,乃当时之属国。(见《后汉书.郡国志》)这句是承首句而言,说自己“问边”欲往的附属国将超过汉朝居延之外,暗示出任重而道远之意;“过”字应解为“超过”。朱东润主编《历代文学作品选》注此句为倒装句:“经过居延属国”,实误。居延在今内蒙靠外蒙不远的国界了,离王维要去的凉州(甘肃武威县,当时河西节度使幕府驻地)尚远,解为“经过居延”,太实,也不合情理;解为“超过”,是紧扣上句“欲”字,不过是出发前的虚指,借汉朝的典故来表现唐帝国声威远震,超过汉朝,自己使边的任重道远而已;何况诗的尾联也只说走到萧关(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并未经过居延。也有人把“属国”解为“典属国”(秦汉时官名,指外交使者),如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编的《唐诗选》、张燕瑾的《唐诗选析》就是如此。按“属国”与“典属国”两个词词义完全不同,虽然杜甫《秦州杂诗》:“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是这种简称的例证,但两诗的上下文意完全不同,王诗首句已有“单车”、“问边”,足已表明自己使臣身分,如果下句再特地表明自己是“典属国”,岂不有重复多余之嫌?所以单看下句这样讲,句法固也可通,但联系上句的文章来看,就不免欠妥了。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写由内地赴塞外的漫长征程和疾奔心情。“蓬”:草名,茎高尺余,叶如柳叶,开小白花;秋枯根拔,风卷而飞,故又曰飞蓬。“征蓬”,形容征途疾奔如风卷蓬草翻飞。“归雁”;冬去春来回到北方的大雁;诗人赴边恰值三月季春,故借以自喻。“胡天”:即胡人的天地,指塞外少数民族地区。这一联连用两喻,气势飞动,都很贴切形象:“征蓬”,紧承首句“单车”,轻车简从,自然疾如飞蓬;车轮滚滚,风驰电掣,其状亦如蓬草乘风,翻卷飘飞,本体和喻体之间,既有轻便这一质的相同点,又有翻滚这一态的相似处。“归雁”,不仅扣紧了诗人春天出塞与大雁北归的时令相同,而且妙在下一“归” 字(犹如冬去春回,暂栖南方的大雁归心似箭地飞向塞北草原一样),就把诗人因为王命急宣、十万火急的赴边心情传神地活画出来,堪谓“难写之状如在目前”(梅尧臣语,见《六一诗话》)了。“出汉塞”、“入胡天”,一出一入,不仅分别紧承首联的“问边”和“居延,显得章法严密;而且使万里征途,顿有一线贯穿之势,则汉胡两地,长路漫漫,气象之辽阔,天地之迥异等等,俱包孕在字里行间,从而窥见出意蕴之深厚。两句看似重复,实各有侧重:上句单用比,而突出行速之疾,侧重于外貌的描绘;下句兼含比兴,而突出心情之疾,着力于神髓的钩摄。上句写大地,令人想见关山迢递,旷野茫茫无边;下句写长空,使人如闻浩浩天宇,雁群声声长鸣。这一下一上,天地万物咸包;俯瞰仰望,平面立体毕现。至于字工句健,对仗精严,则更毋复赘言了。

三国志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国志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国志读后感1

  纵观古今,听闻乱世之使命便是出英雄。群雄起,讨董卓,枭雄生,挟天子以令诸侯。青梅煮酒论英雄。纵使时至今日,观之,也倍感热血沸腾。

  时常梦萦三国时分,难忘夏侯敦拔矢啖睛的豪气,难忘张飞一夫当关长坂坡,更莫说温侯骑赤兔之飒爽英姿。读之尽兴处,更恨不得手扛武器,亲上战场。可我,有的是什么?我有子龙的忠肝义胆,亦或是典韦宁死不动摇的忠心,还是公瑾运筹帷幄的潇洒才智?

  我一无所有,仅凭一腔热血,有如清末的康有为变法,最终只会落个满盘皆输的下场。可我不愿做浩瀚历史的一隅,不,或许连一隅我都称不上,碌碌无为的我终有一天会被世人所遗忘不是么?如同这些英雄一般,为国出力,名垂千古我不敢妄想,至少,我该实现自身的价值。直至今刻,我才终于理解了,李白的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虽不敢妄称才。然而上天将我置于世,必有其理由。我定有我存在的价值,只是我明白,如果不努力,一切都是空想。

  三国浩瀚历史,寥寥数语又怎能概括。卷帙浩繁的战役,陈寿也只能几笔带过,我们永远无法深刻体会其中的艰辛,其中的残忍,更何况那些足智多谋的文官,奋勇杀敌的武将?破五关斩六将,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子建七步成诗等等,这些,是天生变具备的才能吗?不错,他们定是在此方面有过人之处,然而,没有人能否定他们为实现自身理想价值所付出的努力。

  或许,我们并不具备他们这样傲人的才能,但我们并不能忘记去努力。因为一切结论,皆建立在假设之上,唯有至我们奋斗到死的那天,才能分辨,上述的才能我们到底是否具有。

  正所谓读史可以明志,昔唐太宗李世民,曾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以三国之史为镜,可以成大业。

三国志读后感2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蜀、魏、吴三国的历史著作,是我们研究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资料。《三国志》是陈寿穷尽半生的心血结晶,客观的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不可多得好材料。

  说到《三国志》,我们不得不说一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根据后者的历史原型,艺术性的改编而成的。《三国演义》中的很多历史事件存在着虚构成分,李代桃僵的事情常有发现。如“温酒斩华雄”的精彩篇章的历史故事原型其实是孙坚,而不是关羽。咋们再回到《三国志》。陈寿根据史实著书,认真考量,对历史的点评也做到客观公允。我认为这才是他能够完成这样历史巨著的最大原因。对三国的兴衰都进行了系统而独到的分析,蜀国的灭亡跟诸葛亮之死有最大的关系,是最显著的标志;吴国的衰败跟吴国的内耗有着很大的关系,责任最大的人就是孙权,因他晚年的残暴才致使吴国的衰败;魏国虽然统一了三国,但也难逃灭亡,走向转折点就是曹爽的伐蜀失败和幼主的继位。陈寿的这些分析非常到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做到了客观。

  三国人物中,陈寿认为曹操是“超世之英杰”,诸葛亮是“卧龙”,孙权有“勾践之英才”,刘备是英雄,虎臣中有张飞、关羽、程普、黄盖……良臣中有董允、陈震、薛综……良将有张辽、乐进等,《三国志》中对每个人的特点都做了介绍,也为后世提供了相当有内涵的历史创作文献资料。

  同样,《三国志》的不足之处也相当明显,对有些历史事件的描写相当简略,内容不够丰满,显得不是那么充实。我想,这可能是作者在了解历史事件有限的情况,尊重事实,不添加任何主观描述的结果吧。但这完全不妨碍这是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

三国志读后感3

  记得小时候,第一本书看的就是三国演义曹操的阴险狡诈,孙权的运筹帷幄,刘备的求贤若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给我留下太多太多的印象。

  可是从我买了一本《三国志》读完后,绝对曹操整个人的印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对曹操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应该是作者陈寿的对曹操的评价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从这句话里我们明白曹操是一个胸怀天下,志向高远的人,不及原来的恶,这才使曹操能够平定河北,匈奴,冀州等24地,并且我个人认为曹操比刘备更加希才,单于于曹操在北方大战几年,但单于投降曹操后,曹操不但没有杀单于,却将单于全家都封为列候。

  刚刚讲了半天,都是讲曹操的希才,我现在再讲讲曹操的乐光态度,曹操在平定冀州后,在冀州城头叹息,我出征8年,各地只有富家子弟才能上学,国家怎么能强大,于是下令在他所站领的任何地方都办学,给广大学生免费上学,可你要知道,曹操当时已占领18个州,上百个县,要是在每个县都办学,那费用,可以使整个国家的百姓一年内人人吃上饭,曹操却是怎么做,国库都钱都用光了,所以人都想放弃了,可曹操没有,他每天上朝依然面带笑容,最后他居然从他自己家拿出了办学的钱。

  我们也应该学习曹操,的乐观态度,说不定坏事会变成好事,是总有两面型的,希望大家都能天天保持着了观的态度。

三国志读后感4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载:吕蒙是三国时东吴的大将军,非常有谋略;火烧赤壁的时候,刘备不仅“借”走了荆州,还娶走了孙权的妹妹,让孙权和周瑜“陪了夫人又折兵。”

  后来关羽守荆州,为了扩张势力,北上打曹操,被吕蒙逮住了机会,抄了后路,终于让关羽败走麦城,帮孙权夺回了荆州。像吕蒙这样一个英雄,开始的时候却是个大老粗。吕蒙小时候家里很穷,靠姐夫接济,没有机会读书。后来跟着姐夫打仗很勇敢,最终得到了孙权的赏识。目不识丁的他以为凭勇敢就能打天下。有一次。孙权很认真地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国家的栋梁,要好好读书啊“。吕蒙嘻皮笑脸地回答说:“我现在整天打仗,忙得很呢,哪里有时间读书啊,哈哈。”孙权很严肃:“我这个当国王的要比你还忙吧?我读了那么多书还嫌不够用,现在还抽空读许多史书和兵书,很有好处啊。你看现在曹操这么老了,还很好学呢,你可不要把我的话当玩笑啊。”

  吕蒙听了很受震撼,从此下定决心,一有空就读书,坚持多年,学识长见很快。有一次,当时的大知识分子鲁肃和吕蒙一起讨论国家大事,鲁肃竟时时被吕蒙问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鲁肃胸襟宽广,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地轻轻拍拍吕蒙的背说:“以前我以为你这个大老粗只是在军事方面有本事,现在才知道你学问也很好啊,看法独到,你再也不是以前吴下(吴国)的那个阿蒙了!”吕蒙很自信地笑着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怎么能用老眼光看我呢,哈哈。”

  这个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说起来也很动情。但让人遗憾的是,直至今天,抽空认真读书的人仍然不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坚持多读书可以增知识,长见识,开眼界,添智慧,使人本事大起来,做事顺当,少走弯路。

  所以,有志者应该从吕蒙的变化中受到启迪,给力地读书,这样还可以提升美化自己的形象,使自己受到更多的尊敬。

三国志读后感5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有人说过:“你我他,无论喧嚣与寂寞,一切都将成为历史。”泱泱华夏二千多年的传承,在我看来,没有任何国家的历史能与他相提并论。史学家把整个中国演变的菁华,立著于书,流传至今。其中,《三国志》是史书中的经典之作。

  我有幸阅读这本苦涩,严谨,简练,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史书。说它苦涩,是因其简练。在《曹操本纪》中,陈寿写赤壁之战寥寥几笔带过,你根本无法读出那帆船蔽日,飞火漫天的恢弘场面。后来的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大概也是出于简练的原因吧。陈寿能恪守史书不虚美,不隐恶的特点,勾勒出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历史形象:统兵能力强却又刚愎自用的关羽,富国强、御兵弱的诸葛亮,具有完美高尚品格却受“忠汉”局限的士大夫代表荀!桓龈隼史人物在他的笔下显现的不只是人物的生平,连内心的活动与政治思想都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其笔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抓住要害,切入实际。但受各方面的影响,也会有曲笔,甚至张冠李戴。

  《三国志》的另一特点是对正义、善良、忠君、坚韧等一系列优秀品质的赞扬与向往。陈寿父亲获罪被诸葛亮处死,而陈寿却能在《三国志》为其单独立传,并给予诸葛亮高度评价。可见,有“良史之才”的陈寿,在写《三国志》是秉承公正、正义的态度下笔的。而且在传记结尾处,陈寿会写出自己对人物的评价与看法。这些语段,使陈寿自己也化身成一个读者,叙说自己的见解与读者交流。

  古人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三国志》是本精炼却又冗长的史诗。我所理解的仅仅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这部文化瑰宝需要停下来细细品味。

三国志读后感6

  三国志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书,因为它里面既真实也很生动,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曹操。我看完以后就感觉这书,每一个细节都很详细、具体。

  里面我发现了很多历史上的黑幕,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面所向披靡,八卦阵、出师表更是辉煌,但是在真实历史上陈寿没有过多的去描写诸葛亮,而且我还发现诸葛亮是屡战屡败,周瑜也没有想象的笨,而且特别的聪明孙坚、孙权的很多步妙棋都是周瑜帮忙的。

  我最喜欢的角色——曹操,看完三国演义后,再看三国志以后就会对它感到有一种很佩服的感觉。曹操在三国演义里被写的很凶恶、残害百姓、一位奸雄,但是他确实如此吗?百姓们都很爱戴它,曹操是一位很伟大政治家、军事家、作为一位诗人可以说,也是很有才气的。七步诗的曹丕是谁教育出来——曹操,他没有想象的凶恶,反而很友善。为什么三国演义会如此贬低曹操抬高刘备,其实只是因为南宋想找一个借口而已。

  三国志从某些意义角度来说,没有三国演义那么吸引人。它里面太真实了没有很大的趣味性,有很多三国演义里虚构的故事或传说都没有。赤壁之战里没有借东风之类的故事,曹操只不过是输给了瘟疫和水土不服。三英战吕布三国志里没有后来我翻了很多资料最后发现但是人物实力,距离相差太远了。

  三国志有点偏向与陈寿个人观点,但是大部分还是事实,对人物的观点存在一些偏见,我对三国志还有一点很好奇就是,三国志的精彩程度为什么不进四大名著。三国志有一点比较有意思就是全书没有一个到字。

三国志读后感7

  以前要了解三国时代的历史,就读《三国演义》。可是三国历史并不是《三国演义》记载的那样,于是我就买了本《三国志》,想要了解真实的三国历史。

  《三国志》是记述书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间这段历史的一部史学名著,他技术的主要是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称《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的六十年历史。

  作者陈寿四十八岁时开始着手整理三国史事,先后?成《魏书》、《蜀书》、《吴书》,所以称为《三国志》。《魏书》由“纪”和“传”两部分组成,纪包括武帝纪、、明帝纪、文帝纪、三少帝纪四篇。传以后姬传为首。《蜀书》、《吴书》只有传没有纪。

  最让我印象深刻人物是周瑜。在《三国演义》里,周瑜是个嫉贤妒能的伪君子,还很阴险,几次想把刘备和诸葛亮干掉,却都没成功。但《三国志》中的周瑜却是个正义凛然的`真君子。吴国其他大臣都极力劝说孙权投降曹操,只有周瑜和鲁肃劝说孙权联合刘备共抗曹操这证明周瑜和鲁肃的眼光比其他的大臣的眼光要远。周瑜还把曹操跟吴国决战的弊端一一说清,使孙权抗曹的决心更加坚定了。这说明了周瑜在考虑问题时很仔细,细致,一点蛛丝马迹都不放过。他在赤壁之战中用火攻破了曹操的连环船;在南郡以卧床不起为诱饵,把曹仁吸引过来,然后一口“吃掉”。这说明了周瑜在军事造诣上很有成就。只可惜在前往巴丘的路上病死了,死时才三十六岁。陈寿称赞周瑜“出人之众表,实为奇才也!

  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画面,这本书不仅是史学著作,也是文学著作!

三国志读后感8

  《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巨著,是中国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是我们的文化瑰宝。我读完了三国演义,又开始读《三国志》,我像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群雄逐鹿、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董卓独霸朝纲,祸乱朝廷,涿郡刘、关、张桃园结义,征战四方,三顾茅庐、结孙权、破曹操、借荆州、取巴蜀,成就一番霸业。江东孙权,兵精粮足,又有三江之固、长江天堑,据江东而虎视天下。典军校尉曹操,据陈留、讨董卓、破吕布、征袁术、败袁绍、远征乌桓,一统北方,而后征马超、破韩遂,拿定西凉,欲征荆州以霸天下,但兵败于赤壁。此后三国鼎立,互相争斗,互有胜负,三国归晋。

  这本书带给我很多感慨、震撼和感动。刘皇叔刘备,三顾茅庐,三上卧龙岗,为了请来诸葛亮,47岁的刘备不顾大雪和遥远的路程,每次都亲自登门拜访,当刘备第三次到草房旁时,连小童都不耐烦了,但刘备仍然耐心等待诸葛亮醒来,因为刘备知道,要想得天下,就必须得到人才,而为了得到人才就必须亲自诚心拜访。

  大家有时候会说,刘备是伪君子,是不义小人,他先后投过,公孙瓒、袁绍、陶谦、吕布、曹操、刘表……而驱使他“忘恩负义”的是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天下大义。

  也有人说,刘备爱哭,刘备是个懦弱的人,甚至有歇后语: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这对刘备是不公平的,刘备虽然爱哭,但要看他什么时候哭。刘备在新野本可以自己轻兵逃离,而他没有,他却抱着与百姓共存亡的决心,带着百姓作战,当被曹操围困的时候,他哭了,为什么?是为自己没能保住百姓的性命而哭。刘备在知道关羽被杀时哭过,那是为了兄弟之间惺惺相惜的情谊,难道不应该吗?……我更应该向刘备学习坚韧、永不放弃的性格。

  三国这类的古典文学,自然是读得越多越好,我要在阅读古典文学上做到多读书、读好书,做个知识渊博的小学。

三国志读后感9

  “我命格无双,一统江山,破城之后,我却微笑绝不恋战。”听到这首“无双”,总能把人们的思绪引回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个时代烽火连天,三个国家为了利益而你争我夺,三足鼎立,它,就是三国。

  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三国志》正是记述这段历史的书,它的作者是西晋人陈寿。陈寿48岁的时候,开始撰写《三国志》,此书直到现在,仍然是一本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同样璀璨的史学巨著,虽然没有《三国演义》那种种虚构出来的情节,但是史学家的语言同样可以厚重得如同千年的铜钟震撼着我们内心的三国情怀。

  人们素常为“三国”这个话题所津津乐道。其中的人物也为人们所称赞,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物,而我喜欢的人物是名扬天下的曹操。

  曹操是个英雄,年少时,就有理想、有抱负、有雄心,并且喜欢交朋友,后来,天下战乱,他能招来军队,征讨四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诚心也打动了各方贤明,相继投奔于他。最后,他能与孙、刘三分天下,雄踞一方,实在有大将之风范,令人钦佩不已。

  当然,这段历史是残酷的,在我们欣赏人物的同时,不能忘了百姓们遭受的涂炭之苦。

  读过此书,我获益匪浅,其中有许多道理值得我们去学习,读过“蜀书”,我懂得了为人处世之道。张飞就是个反例,他虽敬重贤士,却小看那些地位卑贱的人,就是这个弱点,是自己惨死于小人刀下,多么令人惋惜。魏国的一等谋士贾诩,时人称之为“鬼才”,当曹操有难题的时候他总能给曹操指点迷津,贾诩晚年时,不攀名贵,深居简出,在当朝的文官武将当中,他的结局是最好的,他谦恭的精神令后人学以致用。

  这个时代,群雄割据;这本史册,经典永存。三国,有那么多的谋士与武将,他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终生,他们的毅力、意志与信念着实令我们学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转眼间千年已过,但是当时的英雄们永远为后人的精神楷模。

本文标题: 武帝纪读后感(《三国志》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3097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国家地理读后感(《国家地理》读后感400字)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案例读后感(幼儿的观察与评价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