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书籍读后感(两本书的读后感怎么写)

发布时间: 2023-07-20 14:25:1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0

求两本书的读后感《童年》、《朝花夕拾》两本书的读后感要求:不用太长,500字左右就好了,最好多几篇,是不是你写的没关系,只要找来就成,《童年》...

两本书籍读后感(两本书的读后感怎么写)

求两本书的读后感

《童年》、《朝花夕拾》两本书的读后感要求:不用太长,500字左右就好了,最好多几篇,是不是你写的没关系,只要找来就成
  《童年》读后感
  1童年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
  是值得回忆的……而高尔基的童年却是恐怖,悲惨,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连的高尔基3岁就丧父,失去了亲切的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
  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高尔基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
  分的暴躁经常打外祖母和高尔基,使高尔基幼小的心灵出现了阴影。
  后来高尔基又结识了知心朋友伊凡小茨冈,两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好景不常有,可怜的小茨冈就被两个凶狠的舅舅给害死了。高尔基就这样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尔是魔鬼,欧打自己的老婆,还天天闹着要分家产,兄弟之间一点也不团结,两个儿子萨沙也被教坏,处处捉弄高尔基。
  此后,高尔基又认识了木匠“好事情”起先不怎么样,可后来又成了好友。
  结果被外祖父赶走,高尔基得了个继父,十分凶常打人,几年后,最疼爱他的外婆死了,母亲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赶出门靠捡垃圾为生。
  我们现在丰衣足食 ,要什么有什么,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哪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年代的不同就是这差别,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 ;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我们现在的童年来之不易啊!
  童年充满着欢乐,童年到处是温暖,童年是值得回忆的相机,童年爱满心窝!而高尔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谊,没有什么再值得回忆!
  2《童年》是作者高尔基以自己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丧父,随着父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着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哭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
  而现在的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廖沙却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打、受欺辱。悲惨的一幕又一幕,让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们生活俄国沙皇时期又会怎么样?会认为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吗?
  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人们却越发变得懦弱了,遇到困难就想要退缩、逃避或者走捷径。屠格涅夫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3小说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悲剧的氛围中感受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民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高尔基的童年充满了无限的黑暗,残暴,恐怖,自私与贪婪,如果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可以说高尔基根本就没有实际物质上的欢乐童年,甚至可以说他根本就“没有”童年。但事实上高尔基拥有童年,他的童年比我们现代的任何人的童年都还要有意义,都还要富裕!在他的童年之中,他不能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在他的童年,他不能也不可能挥金如土;在他的童年,他不能也不可能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正是如此,高尔基才看到了与常人所不一样的世界,也懂得、明白了与常人不一样的人生目标!因此,他才成为了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
  与阿辽沙相比,我们拥有灿烂的童年、彩色的童年,没有烦恼的童年,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打”的含义多数孩子不曾领会,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家人勾心斗角,为争财产而六亲不认,打架斗殴这种事,几乎不会在我们家中出现。更不会发生折磨人致死这种荒 的“恐怖事件”。仔细比较之下,我们显得太过幸福了,仿佛每天都生活在温室里,不用担心天寒地冻,不用担心忍饥挨饿 …… 幸运之神始终倦顾着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不用考虑衣食住行,大人们让我们吃好睡好,可这并不能使我们满足。我们总会有各种奢求。花钱如流水,似乎赚钱是不费吹灰之力。
  4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在一个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钱堆着,我们多幸福呀!
  ----------------
  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字(1):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里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则在鲁迅写的“朝花夕拾”里就是写他的童年和
  青年的回忆。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将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事,用语言真情的流露出来。说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时所难忘的经历。在他童年里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长辈的认同。这使他感到很难过,但是他没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来了。他则是将这些长辈的不认同改为动力,写进这部“朝花夕拾”里。他要告诉我们,在童年中的无奈释放出来。同时也给家长们一个理解和同情的心态对待我们像鲁迅在童年里那种不被长辈重视的警钟。
  在“朝花夕拾”中,给我最深的一篇则是“狗,猫,鼠”。在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题目所吸引我,也不是内容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鲁迅在童年里与一只仇猫的叙事。作者与猫的关系和对猫的讨厌。这说明鲁迅在童年里的不知与单纯。也写出作者在童年与一只猫的搏斗。
  从鲁迅写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过的,但这也时时刻刻充满着美好的回忆。
  鲁迅的童年 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们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鲁迅一样的。童年和青年过得好或坏它都会留给予们回忆,
  所以鲁迅和我们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
  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字(2):
  倘若现在让我想想小时侯的事情,恐怕不论是有意义的,还是没意义的我都会忘得精光。
  近来,我看了一本书——鲁迅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讲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风雨故园”。
  这部电影讲述的正是鲁迅童年的事情。
  鲁迅的爷爷——周福清是被皇帝点中的翰林,全家都以此为荣。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后来他的爷爷犯了罪,被抓到了京城,判了个死刑。从此,周家败落了,鲁迅父亲的病也就因此越来越严重。鲁迅从此“家、三味书屋、当铺”来回跑。在这期中,鲁迅也曾想过从此不读书,因为他想到了他的爷爷、子凌公公(鲁迅的长辈,考了一辈子,结果连秀才都没考上,最后变疯了)、父亲、三味书屋的寿先生都读了一辈子的书,结果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但是,鲁迅的父亲就希望他们三兄弟能读好书,将来好给周家增光。结果真的给他盼到了,鲁迅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成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了解了鲁迅的童年,我觉得看《朝花夕拾》也就比原来更易懂了,因为我已经初步了解了鲁迅——这位伟人的童年生活。
  《朝花夕拾》有十篇文章,再加上一头一尾的小引和后记,一共有十二篇。刚开始看这本书是一页一页、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接着看,但后来我发现有几篇文章太深奥了,我根本看不懂,所以只好跳过去不看。可是有些文章,就好比《狗猫鼠》吧,我虽然可以从文中看出鲁迅对小动物的关心、爱护,但是我却看不到更深层的意思——《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的“流言”,表达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幅媚态”等特性的憎恶。
  还有,《无常》我根本看不懂,但是,我可以从导读中理解一点意思,主要还是为了讽刺那些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
  在“风雨故园”里,我真的看到了《父亲的病》中所说的那样“要原配的蟋蟀一对”,还有更离谱的呢,要什么了生三年霉的豆腐渣熬成灰,什么三年的陈仓米……唉,那些“名医”真是想得出什么说什么啊!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也反映了旧中国的科学、医术的落后和平民的愚昧无知。
  3、《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 鲁迅 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从文章表面看,鲁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温情的文字,其实,他把愤怒藏得更深。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的武器,也 许鲁迅 先生正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吧!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 师藤野 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但藤野先生工作是很认真的,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敬佩。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的一视同仁,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还有一个人物,我对他们的印象也是极深的。是衍太太,她在《父亲的病》中出场。在“父亲”临死前,她让鲁迅叫父亲,结果让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后来“父亲”死了,这让“我”觉得是 ‘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误”。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但对鲁迅不是很好,怂恿他吃冰,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憎恨衍太太。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4、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书——《朝花夕拾》。这是一本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就更加充满了个体生命的童年时代与人类文化发展的童年时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气。书中有批判,有嘲笑,可以视为鲁迅的杂文笔法向散文的渗透,不仅使其中的韵味更加丰厚,而且显示了鲁迅现实关怀的一面,这也是真正的鲁迅。这本书确实非常好看。     《朝花夕拾》与一般的自传或回忆录的写法不同,它不是个人生活的编年史,而只是从生活回忆中选取一些有意义的片断,写出一组既各自独立又具有连续性的系列散文。鲁迅的生活阅历相当丰富,即使在本书中所反映的青少年时代,可写之事也很多,但他只从中选取了十个题目,这与他一贯主张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严谨的写作态度有关。这十篇散文,每篇都有很深的思想意义和很高的艺术水平,在众多散文中,可以称得上是上乘之作了。 
  这本散文中,我觉得最好的一篇是《阿长与〈山海经〉》,这一篇散文里,鲁迅曾怀着真挚的感情为长妈妈呼唤:“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他的魂灵!”这种刻骨铭心的人间挚爱,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还有那《二十四孝图》中的“卧冰求鲤”、“老莱娱亲”,被鲁迅斥责了一顿,好有趣!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缓的笔调记述了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断,展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亲朋师友的挚诚怀念,寄予了对现实的思考。希望大家多多去看《朝花夕拾》。  
  --------------------------------
  【备注】转载的网络作品,非原创~

两本书的读后感怎么写

两本书的读后感怎么写两本书的读后感怎么写800字
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有所感而写成的文章就是读后感。
1.今天,我读了...一文使我深受感触
2.翻开书,...几个字印入的的眼帘,不禁让我想起...
3.或者引用名言开头,在引出内容
结尾一般是:1.这片文章是我深受启发...

两本名著的读后感

这几天,我一直在津津有味地看《汤姆索耶历险记》,这本书很合适我们青少年,我看了有很大的感悟。
《汤姆索耶历险记》描写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汤姆和哈克怎样冲破家庭、宗教和陈腐刻板的教育制度的束缚,从游戏和冒险中寻找他们在生活中找不到的自由和浪漫的故事。主人公汤姆和哈克都是伸张正义、善良勇敢、自尊要强的孩子,这些被人们看作是“调皮捣蛋”、“没有礼貌”、“不懂规矩”的毛孩子,长大后却变得富有 朝气、乐于助人、智勇双全、不畏艰险,成为了十分可爱的少年。主人公对一切与教会有关的清规戒律都感到无法忍受,反对读死书、死读书,反对刻板的戒律和规矩。他们追求自由自在,具有少年生活的特点的娱乐和冒险,通过扮演海盗、强盗等来实现自己天真烂漫、自由轻松的生活理想。
这部长篇小说的作者就是马克吐温。作者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中,妈妈心胸宽广、热情开放、心地善良给他很大影响。马克吐温从小不喜欢约束,喜欢自由自在。后来因爸爸去世,马克吐温走上了谋生道路。马克吐温从小耳闻目睹了当时社会中市侩、赌棍、奸商、歹徒和流氓为金钱玩弄的种种欺骗和敲诈勒索的勾当,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他才写下了这部长篇小说。
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向汤姆学习,我们不能死读书,要学会用脑子,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不能死记硬背,要巧记巧想。遇到困难,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克服它。我们渴望自由,喜欢自由自在,喜欢大自然,喜欢外面的大千世界,不要做一只蜗牛,整天呆在蜗牛壳里,做胆小鬼。我们不能一直依赖父母,要学会独立,睁开眼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要独自闯天下,创造自己的一片美好未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汤姆的乐于助人、智勇双全、不畏艰险的品质。我也很欣赏汤姆的天真烂漫,永远都那么快乐,无拘无束,即使做错了事,他也一笑而过。我们也应该学会遇到困难要用乐观的态度看待。同时,我们也要向作者看齐,做事要精益求精,虚心请教,这样才会成功。主人公汤姆和作者马克吐温都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角落,都有一段最美丽的回忆。它在我们幼时带我们走过一片片青山绿水,它使我们有了一段美好而永恒的童年,它就是童真。告别了孩提时代步入中学的我们,读一读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它会把你重新带入嬉戏玩耍的童年,让你品味那一份回味悠长的童真。
汤姆是个极度厌烦枯燥课程的小顽童。打架惹事,不守教规,与完伴们一同嬉闹游水,还谈起了恋爱!死板的教条与学校的禁锢,使他与好朋友乔和哈克一同在荒岛上扮起了海盗。当他们重返文明世界时却是出席在自己的葬礼上,令人忍俊不禁。汤姆虽然懵懵懂懂,但他却富有正义感。为了拿别人家的火腿而自责,鼓足勇气揭发了印江乔的杀人阴谋并与好友哈克从那杀人恶魔手下救出了道格拉斯寡妇,还找到了一堆金币。
每一个人读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体验,而我却从中读出了一份久违的天真。
汤姆索亚在现在的人们看来,绝不是一个中规中距的好孩子,调皮捣蛋,不认真学习。现在的孩子们也的确比汤姆“聪明”的多,“懂事”的多,可是有谁能拥有像汤姆一样多彩活泼、充满生命力的童年呢?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童年结束之日,就是他心灵死亡之时。我们的童年是否结束的太早?我们是否也拥有那五彩缤纷的美丽回忆?
在这里,我想对为人父母者说一句:请不要将自己年幼的孩子关在屋中,惟恐他们受伤害。让他们走出家门,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中拥有他们美丽的童年吧!
谁拥有一个灿烂的童年,谁就拥有了世界,并可以让我们流连忘返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翁汤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是一个聪明爱动的孩子,他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村庄,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鬼心眼儿多,可自己又不由自主的喜欢他;可在孩子们看来,他却是一个英明的领导者,是个英雄。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影子:聪明、勇敢、正直、乐观。
在第二章中,汤姆充分的显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了能让别人帮他刷墙,他故意表现的很有意思,让他省了不少功夫,还让别人心甘情愿的给东西他,作为劳酬。
而就在他和哈克相遇的那天晚上,两人一起目睹了一起凶杀案,为了主持正义,不畏强暴的汤姆站了出来,揭发了印第安乔的丑陋面目,解救了波特。
终于有一天,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乔、汤姆、哈克一行三人决定追求冒险的经历。
逃到荒岛上以后,人们都以为他们死了,正在为他们举行葬礼时,可他们却回来参加自己的葬礼,让他们的亲人破涕为笑。
而为了寻找财宝,两人又跟踪印第安乔来到了山洞找到了财宝,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从他们在困难当中表现的正直和勇敢,在平时生活中聪明活泼,幼稚而又认真的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读了这本小说以后,我觉得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气馁,而要努力奋斗,坚持下去。如果能够做到这点,就可以走向成功。汤姆在充满阳光的生活里告诉我们的只要有欢乐、有梦想,美梦便可以成真。终有一天,我们的天性可以自由自在的发挥,创造出一片我们自己的空间。

一个字,真——两本教育书籍读后感

七月的第二、三本书终于看完了,是两本教育书籍。先说明一下,这两本书都不是我主动买的,一本是李希贵老师的《学生第二》,是学校期末开会发的;一本是钟杰老师的《做个能说会做善写的班主任》,是张先生学校培训用书,他委托我帮着买的。
说句不好意思的话,我好久没有读此类专门的教育教学用书了。这几年读书,我都是随心所欲,爱读什么读什么,其中心理学的最多,其他的有小说、有历史类书籍、有养生医学方面的,就是没有主动为自己买一本教育教学类的。好吧,我太任性了!

还是为自己辩护两句吧!我一直觉得什么时候想读什么书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就想你突然想吃什么饭一样,突如其来。我一直认为读书是自己的一片净土,是取悦自己的重要方式,所以不愿委屈自己。以前不想读是真的,这次想读也是真的。所以,我就一起开了两本书,今天一起读完了!

尽管两位老师所处教学环境、教学经历、个人特质完全不同,但我从两本书里找到了很多相似之处。看来,不成功的老师各有各的不成功,成功的老师都是相似的。那我就简单谈谈我感受的相似之处,循着这相似之处,也努力往成功路上走走,没准下一个成功的老师就是我呢?(甭管成不成,想想就很美!)

第一,做真人,说人话。

我之前一直不太愿意看教育类书籍的一个原因是,我很害怕满篇大话空话的文章,满篇充斥着“正确的废话”,就像一个假人在说假话,表演味儿很浓,没劲儿的很。但这两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俩真人在说人话,说真话,有人情味。

比如《学生第二》,这本书的题目就点名主题,学校里面学生第二,那谁第一?老师第一。一个学校只有先关注老师的幸福,幸福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对他说的这个人话,我只有两个字:鼓掌!

在《做一个能说会写善做的班主任》这本书里,钟杰老师提到了很多班主任老师碰到的糟心事,一桩桩一件件,让人身临其境,让每一个被学生折磨过的班主任都有被理解的感觉。她直率地谈到,她也曾经被气到打骂学生,头疼不已。她谈到自己的功利心,直言自己“非常热爱名利”。她直面阴暗面,谈到自己也被“很深的水”伤害过。

看钟杰老师的文字,你觉得很解气、很顺畅,感觉是一个身边的战友在跟你聊天,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在给你训话,这种感觉真好。

第二,干真事,真有劲。

两个老师都是一线老师,都碰到过和绝大多数老师一样的教育困惑和迷茫。但他们不是埋怨痛苦,而是直面现实,踏实苦干,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最终还真闯出来了一片天。

俩人都坚持学习、读书、写作、反思、成长,都是拼命三娘、拼命三郎的架势。俩人都坚持做不一般的人,努力过着不一般人的人生。李希贵老师是摒弃面子工程,专心搞里子,大胆教育创新,敢于把大家都看见但不敢干的事给干了。钟杰老师是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干了好多琐碎的小事,最终彻底征服了学生。

俩人都是实干家,都是铁了心要干出一番事业的人,都是行动派,都是不甘心的人,都是牛人,佩服!

第三,看见人,育真人。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有的时候真的也很同情孩子、同情自己,感觉大家都快成了分数机器了。老师和学生在对方眼里,都快不是人了,可悲无奈!

两个老师眼里有人,看见自己是个人,不是个扭曲孩子的机器;看见学生是个人,而不是一个个高高低低的分数。他们为孩子着想,和孩子打成一片,走进学生心里,和学生游玩戏耍,他们在做人和人之间的教育。

好了,三点谈完了,这两本书看起来还是比较顺畅,其实就是一点——真,我能看见文字背后的那个真人,那片真心。真,不装,不端,这才是做教育的真谛。

书中还有很多精彩之处,我简单再说两点我印象深刻的:

一,俩人都深谙人性,对人性的善抱有希望,对人性的恶保持警惕。

比如李希贵老师做校长的时候,就从人性角度出发,从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两方面出发,全面激发老师积极性。比如钟杰老师,对君子同学文雅讲礼,在必要的时候也是匪气上身,吓得学生一动不敢动。(感觉很爽!)

二、俩人都努力写作。

要想成功,需要两点:一,你有实力;二,让别人看见你的实力。那怎么被看见呢?写作呀!俩人都是这样干的,身边好多名师也是这样干的,一个想成为名师的我现在也是这样干的。(哈哈,暴露了我的小心机,看吧,全国名师在线教我们做人,一定要接住了!)

好了,总结一下:当真人、干真事、育真人,少一点冠冕堂皇,少一点面子形式,让我们都努力把教育理想变成现实,而不是只是一个教育理想者!

负面认识的作用——两本小书的读后感

    让我们诚实一点。我们并不是很明确的知道什么使我们成功,也并不是很明确的知道什么使我们幸福,但我们很清楚的知道什么会破坏成功和幸福。负面认识(不该做什么)比正面认识(应该做什么)影响更大——这个道理很简单,也很根本。

                         ——《明智行动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行为错误》

     年龄越大,越觉得成功这件事情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不靠谱,而成功学(励志心灵类读物)的鸡汤和鸡血,剂量重一些,可能就是普通人生活的一剂致命毒药。当年明月说,真正的成功只有一种,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话说的励志,不过也多少有点中二和任性。世俗社会里面的普通人,多半还是要为柴米油盐,吃穿住用努力奋斗。不能大而化之的用信条代替具体的决策,也不可能按照成功学的教条去走所谓必然成功的道路(实际上也并没有)。认清现实,活在当下,少犯错误,是我认识到自身的平凡后的一点心得。当然,只讲道理,不讲方法和途径,要么是耍流氓,要么是忽悠人,通过阅读和思考,我自己也有一点小小的心得。 

     虽然人生的选择千千万万,但是许多错误都是因为思维认识上的重大偏差或者错觉产生的,由于个人资质愚钝,难以像许多天资聪颖的人一样迅速的掌握到各类资讯和问题的要点,并作出决策,我不得已选择了一种保守的态度,在做出选择前,思考“这是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我自己的体会是,成果尚可。事实上,当存在选择空间的时候,少犯错误比努力做正确的选择要容易实现,从收益的角度来看,可能也并不差。当你努力去争取“正确的”“好的结果”的时候,可能恰恰是犯了思维的错误的时候,这时越努力,错的越厉害,最后导致了最坏的结果。

      在《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和《明智行动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行为错误》两本书中,作者总结出了104个常见的思维(行动)错误,这里不做过多的剧透,只是想点明一个事实,事情的正确与错误可能有难以确认的时候,但是只要还相信理性存在和有作用的话,那么思维错误给你带来的肯定不是好东西。

    大书(great book)解释或者解决大问题,小书解释或者解决小问题,但是,无论大或小,只要真的能解释或者解决了某个问题,那它就是一本好书。

    最后,两本书装帧很精美、配图有新意,作者写这种指导性的文章也没有一种“端着”、“教训”压迫感很强的态度,更多以一种分享的态度来阐述观点,对此表示欣赏和感谢。
本文标题: 两本书籍读后感(两本书的读后感怎么写)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2138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渭华起义纪念馆的读后感(写一篇关于我参观渭华起义纪念馆的作文304字)四百字以上的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4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