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立志勤学篇读后感(知行合一3 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6-10 16:57:3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4

王阳明的《勤学》讲了什么?《勤学》译文:立志做君子的人,自然应该努力学习。学习不够努力的人,一定是因为他们的志气不够深。跟我学的人,我不会以才华...

王阳明立志勤学篇读后感(知行合一3 读后感)

王阳明的《勤学》讲了什么?

《勤学》译文:立志做君子的人,自然应该努力学习。学习不够努力的人,一定是因为他们的志气不够深。跟我学的人,我不会以才华和聪明为优越,我却以勤奋和谦虚为高尚。

你试着观察学生:如果有肚子里明明空空的,却假装很充盈;明明是没学问,却假装很有学问,隐藏自己的缺点,羡慕别人的长处,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

这样的言语去欺骗别人,即使那种人才很好的人,同学们不会讨厌他吗,不会轻视他吗,他就算用那种方式来欺骗别人,别人就真的会被他所欺骗吗,会有人不在背后偷偷的嘲笑他吗。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谦虚寡言,态度无能,修行决心坚定,勤于学习,喜欢提出问题,赞扬别人的优点,责备自己的缺点;效仿别人的优点,暴露自己的缺点。

忠信,忠信,和蔼可亲,表里一致,即使这个人是无能的,不追求优于别人,他真的会被认为是无能吗,有谁不尊重他吗,如果你看到这两种人,你就知道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去学习了。



《勤学》赏析

这篇文章选自《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王守仁在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时作《教条示龙场诸生》四则,包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里所选的是《勤学》一则。

文章不是从正面来劝学,而是通过正反对照,让学子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富有启发性。全篇文字简洁,句式整齐,仅用二个对比反诘,就把问题说清楚了,颇有启示后学的作用。

结合工作岗位对王阳明读后感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随感】立志和勤学

最近,似乎有诸多的无所适从……

有人在参加各种读书会、训练营,有人在长期跟随着一个学派进行持续学习,还有人正在自主安排参加各类线下学习……

大家似乎都很忙,终身学习者——真的是一个富有时代魅力的词汇。作为时代里希求有所成就,自认上进心十足的我,却突然发现:我似乎并没有真正进入某个学习群体中,至少没有对某个学习的内容产生过认真的想法和忠信的态度。由此,让我觉得我不配成为一个有追求的人,也不配得这么大的自我肯定。我感觉,我快要被自己彻底否定了……

没有学习目标,没有正在进行的学习,没有——场面,心中没有因学习带来的存-在-感!

反思了良久,我决定:继续这样没有任何学习在手头的状态,我已经基本明确:我现在并不是要抓紧学习什么的时候,而是立下学习对象、奋斗目标的时期,也就是定位,也就是古人云的“立志”。

解释古文:这段话源自王阳明《传习录·教条示龙场诸生》。说了两个意思:一是不立志,人生就没有最终的目标,就没有方向,就没有下力处,就没有最终的成就。二是要立为善为君子之志,因为大家都敬爱君子。

想想,阳明先生说得对啊!立志应是人生头等大事,它是我们整个人生所应当围绕的核心点啊,因为它的存在,让我们最终的人生价值有呈现的具体点,也让我们人生行进过程中不迷茫。

至于是不是要立为君子、为圣贤之志,那可是要看各人的基因和过往三观的。至于能被人敬爱与否,或者被人敬爱是否重要这一点,则在变化的迅速以及价值多元化大背景下,显得不那么有吸引力。有多少人立志只是为了做一个被人敬爱的人呢?更何况这个这么——大。

但,说到底,像人生这么大的事情上是要立志的,而在做小而具体的事上更要这样目标先行。

来看看易仁永澄是怎么说的:

这段话也说了两个意思:一是大多数人陷入了低水平勤奋的误区,只知道去做(学),却不知道做是为了达成什么目的。二是目标不明导致方向错和手法错。

我觉得我不想要这样。我已经30了,黄金时代不多了,不能再任由我随意挥霍人生了,如果我还想让我的人生看到成就的曙光,那我必须在这个年龄坎上完成对自己的定位!

反思:我之前为何因为没有学习在进行,而感到惶惑不安?那是因为一个普遍存在在追求者中的误区:大家都在学,学得越多越好,凡事先学了来,总会有用,不然别人学自己不学,于情于理都过不了那道坎。因为没有目标,因此,没有安全感,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靠拼命地学习来填充安全感。

我想道理可能就是这样。

那么,我是如何明确自己是处于立志也就是定位也就是立目标的阶段的?这是一个呈现出递进的认知过程:

第一步,发现问题。我已经三十多了,时光不饶人,而我还一无所成,我想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第二步,多次试水性学习的失败验证:学中医,学写作,学画画,学心学,甚至学钢琴,这些不服务于我总体目标(动机)的学习都半途而废了,至少热情减退,并且严重怀疑其价值。

第三步,在学习失败中反思,为什么我学到最后都成为反叛者,我是想:无立足地,是方干净?我是想参禅吗?

第四步,抓住内心最大渴望,也就是动机,我的动机是俗不可耐的功成名就!很不要脸,但是像易仁永澄说的那样,是就是,承认这个动机,对我有好处。

第五步,动机具体化,这一步很复杂,我的做法是遵照两点结合的原则:优长+做起来还不算讨厌。

要强调的有两点:一是优长人人都有,就像成甲在《好好学习》中提到的,他的优长是聊天,但人家从聊天这个优长中发现、发掘、发挥、发扬了自己学习力管理的优势!还成了气候!二是别指望你的优长事项会像爱因斯坦爱上物理学那样炽诚而热烈,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话为什么百说不烂?我们不是天才,就不要指望有天生的热忱,还是老老实实地正视边际递减这件事,踏踏实实地磨炼坚持力。

我想:想清楚这些,我可以安睡,明天就可以重新上路了。

王阳明让你学到了什么呢?

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阳明先生之谈立志

国学微语
        继续说《传习录》上卷陆澄篇,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这句话意思是一一阳明先生说:只要念念不忘存天理,便是立志。上篇讲到“主一”也就是要专注一个天理,这篇讲“立志",还是要念念不忘天理。阳明先生特别提倡要立志,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提出的四条学习方法: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第一条就是立志,他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足见他对立志的重视。但这里强调的不仅仅是立志,而是立什么样的志,也就是要立做圣贤之志,要立“存天理、灭人欲″之志。何谓“天理″,天理即良知,也即人共同遵守的道德伦理,下面文中,阳明先生接着说道“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也就是说:心中常存天理之念,不断修养自身便会逐步达到美、大、圣、神的境界,也都只是从这“天理"一念存养、扩充开来。孟子曾经说过: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之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善、信、美、大、圣、神皆从天理一念生发出来,所以阳明先生说:立志就是念念不忘天理,从而追求圣贤之道,也就是明确人生的目标与方向,持之以恒,必有所莸!志不立,不行;志不对,也不行!(朱玉昆)

看朱老师立志说有感:这个志就是万物一体之仁,也就是由孝展开的泛爱众,而亲仁。就是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这个志和良知是同维度的,无所不覆盖,没有死角。致良知的过程就是达志的过程。从致良知到良知是不断趋近于圣人的过程,也是志向被无限趋近于实现的过程。因为从阳明先生的理解立志就是行,因此从立志开始,就是知行合一的开始了,也就是致良知的过程ing,但在立志做圣人之前,需要先格物弄清楚圣人的定义,使命,以及如何做到。这个结合朱老师的近来讲解,12岁立志,对于少年阳明这几个问题还没有清晰认知,但有一点很明确,就是为国为民他是很清楚的,少年沉溺于玩任侠骑射是为了保境安民,所以才15岁巡视三关。后经父亲教导,投心于儒学,致力于科考,也是希望通过学而优则仕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谋福祉。而结合《青年王阳明》则能够更好理解他探索成圣之志的心苦历程。在18岁拜访娄谅得知圣人可学而至,在贵州龙场明悟心中有天理,也是在换位思考,如果往圣在他这个境遇会怎样应对时而明白,所以这个志是自从阳明先生立了之后就没有离开他的思想的,并且是他一直探索顿悟的动力,并贯穿一生。这个志也由最初的模糊到后来的逐渐清晰。随着良知的呈现而与志相和,反过来这时候的志又如规矩一样成了一种自觉,就像孔子说的: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本文标题: 王阳明立志勤学篇读后感(知行合一3 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1460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找肉读后感(狐狸与乌鸦读后感)恰同学少年 小学生读后感300字(《恰同学少年》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