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的兰可桢读后感(逝世前的科学记录表达竺可桢什么精神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发布时间: 2022-12-03 16:30:2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2

竺可桢的评价100字左右竺可桢(1890.3.7—1974.2.7),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

持之以恒的兰可桢读后感(逝世前的科学记录表达竺可桢什么精神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竺可桢的评价100字左右

竺可桢(1890.3.7—1974.2.7),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竺可桢主要论著: 《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1916年);《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1916年);《远东台风的新分类》(1918年);《关于台风眼的若干新事实》(1918年);《台风的源地与转向》(1925年);《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1925年);《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1926年);《中国气候区域论》(1930年);《中国气候之运行》(1933年);《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1934年);《中国气候概论》(1935年);《前清北京之气象记录》(1936年);《物候学》(和宛敏渭合著,1963、1973);《中国的亚热带》(1958年);《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1963年);《竺可桢文集》、《竺可桢日记》“求是”是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的院名,也是竺可桢为浙大制定的校训。早在1936年的9月18日,竺可桢在对学生讲话时,就把浙大精神概括为“诚”和“勤”两个字,“浙大的前身是求是书院和高等学堂,一脉相传,都可以诚勤两字代表它的学风”。1938年11月,在一次校务会议上,竺可桢正式提议将“求是”定为浙大校训。在他的心目中,“求是”的精神应包括:(1)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3)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他对科学精神的提倡、对学术自治的坚持、对大学生人格理想的阐释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校系科的调整,均源于此。 在这三条中,竺可桢又特别强调第一条,他说:“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他常常举布鲁诺、伽利略等人为例:“当时意大利的布鲁诺倡议地球绕太阳而被烧死于十字架;物理学家伽利略以将近古稀之年亦下狱,被迫改正学说。但教会与国会淫威虽能生杀予夺,而不能减损先知先觉的求是之心。结果开普勒、牛顿辈先后研究,凭自己之良心,甘冒不韪,而真理卒以大明。” 由此,竺可桢又进一步引申出他关于大学生人格理想的论述。他明确地提出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而“唯有求真理心切,才能成为大仁大勇,肯为真理而牺牲身家性命。”“凡是有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独行其是。”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大学生应发扬先哲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经常用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名言来激励学生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去做各界的领袖。 1936年4月25日,竺可桢在全校学生大会上第一次发表讲话,表明了他办学思想的主旨。他指出:“办中国的大学,当然须知道中国的历史,洞察中国的现状。我们应凭借中国的文化基础,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才能养成有用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必须根据本国的现势,审察世界的潮流,培养成的人才才能合乎今日需要。”他一再强调“大学教育的目的,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作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他为“领导人才”提出了四项条件,即: (1)肯牺牲自己,努力为国,以天下为已任的精神; (2)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和深思熟虑,不肯盲从的习惯; (3)明辩是非,而不恂利害的气概; (4)健全的体格。 为了培养这样的人才,竺校长对学生要求严格,对新入学的学生注重人生观教育。他在和新生谈话时提醒大家:“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竺可桢为这两个问题提出了答案。他说:“诸君到大学里来,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是要为拯救中华做社会的砥柱。”在竺可桢看来,当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能“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要能担负起“拯救中华”的重任。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此。

竺可桢的小故事

100字以下
1928年胡焕庸学成归国。此时的竺可桢,既是中央大学地学系的主任,又是筹建中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认为大学和研究所都急需胡焕庸这样的俊彦英才。如何发挥胡焕庸的作用,一下子倒成了竺可桢无法解答的难题。他只好叫胡焕庸自己作主:“你喜欢在哪边工作就到哪边去吧。”而此时,胡焕庸也正在左右为难:“一切遵从老师安排就是。”这样一来,竺可桢就更犯难了:“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必须兼得!”竺可桢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两者必须兼得”,微微一笑,问胡焕庸:“你是不是既想到中央大学搞教学,又想到气象研究所搞研究?”“是的,是的。”竺可桢紧接着又问:“可是你却觉得既不能去中大,也不能去研究所?”“对极,对极!”竺可桢双手一抬,愉悦地说道:“关键是要两全齐美,这样吧,你在两边工作,半天在系里,半天在所里,工资各领一半,不偏不倚,你就做第一个合聘者吧。”胡焕庸听完老师的话,不由笑了。
一年以后,竺可桢辞去了系主任的职务而去任气象研究所所长,胡焕庸接替了系主任一职,并将“重心”逐渐过渡到了系里;不过,师生两人仍在继续为“对方”工作,只是都变成“兼职”了。

我们应该从竺可桢爷爷学到什么精神

做事情持之以恒,对工作认认真真,非常的负责任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是找课文吗?
是就往下看吧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白夜 柏生
自读提示
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16岁进唐山矿路学堂读书,1910年考取赴美国留学
的公费生,后在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学习气象。毕业后回祖国服务,成为卓越的科学家。
这是一篇记叙真人真事的文章。作者在记叙中穿插适当议论,点染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安
排若干景物描写,宣染环境气氛和人物的内心活动:这就从多方面丰满了人物形象,增添了文章
的光彩。
注意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和读准加点字的音。
清瘦 矍铄 翔实 崭新 掩映 苍茫 孜孜不倦 推重
·· · ··
春天,在北海公园,常常有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早晨上班从
北门进园,南门出去,下午下班从南门进园,北门出去。这位老人就是卓越的
科学家竺可桢。从他的住宅到办公地点,正好经过北海公园。本来他可以坐汽
车去,但是他宁愿步行穿过公园。他这样来来去去,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
竺可桢走北海公园,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
研究的。他研究物候的目的,是要掌握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了解气候变化对
生物的影响,以便为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服务。
他来到北海岸边,细心观察: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
叫了。这些自然现象的变化,他都作了翔实的记录。遇到工作紧张或者外出,
就让他爱人帮着留心燕子什么时候飞来,也让他女儿帮着观察北海的冰什么时
候初融,还让邻居的孩子向他报告哪天杏花开了第一朵。
每天早晨一起来,他就把那支放在白铜套子里的钢笔式的温度表拿到院子
里放好,然后做早操。做完早操,又把温度表拿进屋里,记录量得的气温。这
支温度表,他经常插在外衣左边的小口袋里。长久地插来插去,小口袋的盖布
总是先磨坏了。这样,做衣服的时候,他爱人就请成衣工人多做一片小口袋盖
布,留着拆换。
经过多年的观察,他积累了丰富的物候记录,绘制了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
化的曲线图。这幅图表明了1950-1972年的23年中北京春季物候变化的迟早顺
序,为编制自然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幅有意
义的曲线图。
为了使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竺可桢并不限于在北海观察。他在70
多岁的时候,还换上耐磨的网球鞋,到野外去工作。去时总带着那钢笔式的温
度表,还带着罗盘、高度表和照相机。这是他的随身四宝。每到一处,总是先
拿出罗盘定方向,接着用高度表测量海拔,用温度表测量气温,再用照相机把
一些景观照下来,作为科学研究的资料。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他写出了《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
物生产的关系》这篇学术论文,综合地分析了光、温度和降水对作物生长的影
响,认为我国农业生产还有很大潜力,指出发挥这些潜力应采取的若干途径,
给气候工作和农业生产开辟了崭新的前景。
“1964年2月6日,温度1℃-4.4℃,气压764毫米,地上积雪半寸。”竺
可桢用红笔写了一段日记。这天下午1点半钟,他应邀来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住
处。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如画。他走进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笑容满
面,同他握手。他在毛主席床前的椅子上坐下,正要问好,毛主席先说话了。
毛主席说,看到他写的《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就
想到农业八字宪法管地不管天;除了“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以
外,还可以加上“光”和“气”两个字。
毛主席饶有兴趣地谈起太阳光怎样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的问题
说,光辛辛苦苦地工作,不充分利用它,可惜。竺可桢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研
究的经过和结果。一会儿,李四光和钱学森两位科学家也应邀先后来到。屋里
的气氛更加活跃了。毛主席同3位科学家广泛地谈到地球形成和生物进化,地
质时代和历史时代的气候变迁,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正电子和负电子的辩证
法等等问题。3位科学家用心聆听毛主席的话,得到新的启示。座间谈笑风
生,不觉已是暮色苍茫。临别时,毛主席对大家说,还有什么著作,送给他看
看。第二天,竺可桢写了一封工工整整的信,把《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
和《物候学》两本书送给毛主席。
“自由王国”没有止境,科学家的探索也不会停步。70多岁的竺可桢,仍
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他从我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志以及古人的日
记、游记、诗词中寻觅古代气候的线索,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
初步研究》。这部著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推重。它的价值在于充分掌握历史
上气候变迁情况,古为今用,对气候的长期预报很有好处。竺可桢在83岁高
龄,取得科学上新的成就,为祖国博得新的荣誉。
1973年5月27日,已是燕子归来、布谷鸟报到的时候。这天最高气温已达
27度。下午5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会见美国科学家代表团,竺可桢
也参加了。周总理亲切地告诉他:“你写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
研究》,我看到了。你还可以对世界气候变迁作些通俗的解释。”临别时,又
对他说:“现在到21世纪还有1/4时间,郭老还有19年才100岁,你还有17年才
100岁,章士钊写书写到92岁。你还可以写出不少书来。”
竺可桢深受感动,向周总理含笑致意。他想,我也写到92岁吧!然而,他
的身体渐渐不好了。他仍然关心气候的变化。他在这一年12月31日的日记中写
道:“苏联气候界又在宣传地球变冷的消息,说列宁格勒近年比1940年左右低
1℃。我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早已指出,这类1℃上下
的变迁,过去5000年中极为普通,算不了地球变冷的证据。”他还用红笔在这
段话前面写下“杞人忧天”4个字作为标题。这可以说是他的最后的著作。
1974年2月6日,是竺可桢临终的前一天。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
的记录,用颤动的手执笔,在床上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最高零下
1℃,最低零下7℃,东风1-2级,晴转多云。”当时他已经不能到室外亲自观
测温度,这是依照气象局的报告记录的,所以还注上“局报”两个字。这位卓
越的科学家,一直到他光辉的一生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分手。他留
下了人民需要的科学遗产。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会在生产斗争
和科学实验中长久地放出光彩。
--------------------------------------------------------------------------------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节选自《登上气象科学高峰》(1978年3月18日《人
民日报》),编入课本时,经作者修改。
〔矍铄(jué shuò)〕形容老年人精神健旺的样子。
〔物候〕自然气候的变化在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和活动现象上的反映。研究这
门知识的科学,叫做“物候学”。
〔翔(xiáng)实〕详尽而确实。翔,同“详”。
〔景观〕地理学术语。指地面上的自然景色。
〔玉树琼(qióng)枝〕形容白雪盖的树枝好像用美玉制成似的。琼,美玉。
〔掩映〕彼此遮掩而相互映衬。掩,遮蔽。
〔地质时代〕根据地壳上各种岩石的形成过程来划分的时期。
〔正电子和负电子〕质量相等的一对基本粒子,一带正电,一带负电,两者相
遇时,一起转化为一对光子。
〔聆(líng)〕听。
〔“自由王国”〕哲学术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有了认识,并能自觉地运
用它来改造客观世界,这就意味着人们的思想已经进入“自由王国”。
〔方志〕我国古代一种记述地方情况的历史书。方,地方、区域。志,记事的
书或者文章。
〔觅(mì)〕寻找。
〔杞(qǐ)人忧天〕《列子·天瑞》里说,有个杞国人老是担心天会塌下来,自
己无处安身,以至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后来用“杞人忧天”来比喻不必要的
和无根据的担忧。
本文标题: 持之以恒的兰可桢读后感(逝世前的科学记录表达竺可桢什么精神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5886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给孩子的生命简史的读后感(《生命 生命》读后感)青铜葵花第五章5扁读后感(青铜葵花第五章读后感25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