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读后感(文章~工作心得)

发布时间: 2022-11-21 00:29: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5

金融危机读后感注社会,珍惜岗位一、全球经济形式现状中新网11月23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

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读后感(文章~工作心得)

金融危机读后感

注社会 珍惜岗位一、全球经济形式现状中新网11月23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22日在接受瑞士媒体采访时说,金融危机还没有到达峰顶,并正在演变成为一场更广泛的经济危机。布兰查德说,现在危机才刚刚开始,最坏的情况还没有到来。未来经济数据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并导致预期更加悲观,需求加速下滑。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昨天在巴黎警告称,目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变成经济危机。他表示,在未来几个月还会引发一场失业危机,并且导致食品和能源供应恶化。上述说法随即引发广泛关注,上海社科院和复旦大学的专家在接受晨报采访时,基本认同佐利克的观点,并强调中国仍需坚持打开内需。当前形式分析:经济危机最先冲击的是虚拟经济国家,其次是能源输出国家,最后冲击的是人力输出国。根据我国的趋势发展状况最困难的时间还没有到来,但下降趋势已经开始显现了。帮忙看完后写出这个的读后感`好的可以加分`要2篇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启示
当前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引起美国股市崩盘,也给出其它国家经济带来极大危害。那么为什么华尔街会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有着复杂的确背景,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源头是其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盘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时代晚期的经济繁荣。提供次级抵押贷款本是一件好事,使得低收入者有了自己的住房。对一般个人家庭来说,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编织出一幅美好的前景,投资住房成为巨大的诱惑,于是大量居民进入房贷市场。到2006年末,次贷涉及到了500万个美国家庭,目前已知的次贷规模达到1.1万亿至1.2万亿美元。
2.以房产作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
美国次贷的消费者以房产作抵押,房产的价格决定了抵押品的价值。如果房价一直攀升,抵押品价格保持增值,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信誉和还贷能力。一旦房价下跌,抵押品贬值,同一套房子能从银行贷出的钱就减少。如果贷款利率被提高,次贷使浮动利率也随着上升,需要偿还的钱大大增加。次贷贷款人本来就是低收入者,还不上贷款,只好放弃房产权。贷款机构收不回贷款,只能收回贷款人的房产,可收回的房产不仅卖不掉,还不断贬值缩水,于是出现亏损,甚至资金都流转不起来了。房价缩水和利率上升是次级抵押贷款的杀手锏。
从2005年到2006年,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市场利率进入上升周期。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
3.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加重了危机的扩散
美国绝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者是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也涉足按揭贷款。这些机构的资金实力并不十分雄厚,大量的资金被投放在住房抵押贷款上对其资金周转构成严重的压力。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便将这些信贷资产打包并以此为担保,用于发行可流通的债券。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再卖出去。许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投资于这些债券。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投资机构获得较高的收益。
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投资机构现金流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利益也得到了分解和共享,风险也得到了分摊。但事物都有两方面,金融创新制度带来风险分散机制的同时,也会产生风险放大效应。像次贷这样一种创新使美国不够住房抵押贷款标准的居民买到了房子,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变成次级债,将高风险加载在高回报中,发散到了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买了美国次级债的国家,就要被迫为美国的次级危机“买单”。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级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调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
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过程实际上是资产组合和信用增级的一个过程,也是多种资产叠加、多个信用主体信用叠加的一个过程,在资产证券化后,这种资产证券化组合的信息和相关风险信息披露可能趋于更加不透明,导致市场中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读懂其中的风险,更不用说对其进行实时的风险定价了。由于对资产真正的价值和风险认知不足,投资者严重依赖评级公司的报告作出决策。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信用评级也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必要和重要环节。信用评级是否客观公正,是否真正了解金融工具,是否存在着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本来是从一些低质资产发展而来,“金融创新”则使这些低质资产通过信用评级公司评级获得了高等级标号,事后证明价值被严重高估。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损失不明,一旦次级抵押贷款出现了重大风险和损失,构筑在这些证券上信用增强和信用叠加也会如同沙漠上的空中楼阁一般会“瞬间倒塌”,由此必然会引起广大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恐慌,规避风险的本能加速了投资者的抛售,并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灾难也就在劫难逃。在次贷、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这个风险传递链条中,如果没有信用评级公司的参与,次按危机或许根本就不能发生。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我国应引以为诫。
1.认识和防范房贷的市场风险
房贷有房产作抵押,似乎是最安全的资产,但房产的价值是随着市场不断变化的。当市场向好时,房地产价格上扬会提高抵押物的市值,降低抵押信贷的风险,会诱使银行不断地扩大抵押信贷的规模。但房地产的价格也不可能无休止地涨下去,因为任何企业或个人都不可能无视其生产与生存的成本。当市场发生逆转时,房价走低,银行处置抵押物难,即使拍卖抵押物,其所得收益也不足以偿还贷款。这不仅给贷款银行带来大量的呆账坏账,还会危及银行体系的安全及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银行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中做出理性的选择,提高识别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认识和防范信用风险
次级贷款违约率高,原因在于贷款机构在放贷中没有坚持“三C”的原则,即对借款人基本特征(Character)、还贷能力(capability)和抵押物(collateral)进行风险评估。从国外的经验看,借款人的基本特征(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职业)、购房目的(自住还是投资)、婚姻家庭状况,还贷能力(房贷房产价值比、房款月供收入比、家庭总债务收比、资产负债比等)和抵押物(房产价值、新建房、二手房、使用期限、地段、独户、多层高层建筑等)都与违约率密切相关。
香港在东亚危机中资产价格大幅缩水,许多购房者承受负资产的压力,但银行却没有出现违约率大幅上升的问题,就是因为香港银行业自身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对个人住房贷款有严格资格审查标准,借款人购房多是自住,职业稳定,收入现金流不变,房产使用价值不变,仍会按期还贷。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扩大个贷业务中应避免“政绩目标”等非经济和非理性色彩,减少行政手段介入信贷资金配置,加强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审查,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借款人实施不同的风险定价、借贷标准,包括自有资本金、首付比例、利率、期限等,以促进银行从服务风险定价向客户风险定价转变,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个性化转变,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3.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贷款规范
监管部门应监督从事住房信贷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各类贷款和保险产品的营销中,要向借款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让借款者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借款人权益的损害。推进标准化的合约、贷款审核程序、借贷标准,规范银行贷款行为和贷后的服务。
4.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
既然金融风险在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预测、防范、规避和化解风险,提高风险的可控性。因此,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是迫在眉睫,它将对银行体系的安全,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5.政府部门应从危机中得到警示
让百姓安居乐业是政府的职责,但“人人享有适当住宅”并不意味人人都要买房,让无支付能力的低收入者进入购房市场,拔苗助长不仅事与愿违,还会产生许多负效应。特别在我国抵押担保、抵押保险等相关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无形中让银行承担了许多政策风险。因此,一个优化的住宅市场结构应是新建房与存量房,出售房与租赁房,商品房与政府提供公共住房多样化的统一。政府应加大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改变经济适用房“只售不租”为“租售并举”;并通过信贷、税收、土地政策引导房地产企业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的供给,在开工许可审批中优先考虑普通商品住宅。
6.中国应建立健全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
中国应建立健全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完善住房信贷风险防范和分担机制。引入商业保险和政策性担保的机制,有利于促进抵押贷款营销的规范化、合约的标准化,抑制商业银行盲目放贷的冲动;合理的保险风险定价机制,有助于商业银行规避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风险。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听完保险的课以后有何感想

听完保险的课以后有何感想
首先,我就是个消费者而已,我及我的家人没有从事于任何保险相关行业,所以,别老问我哪个公司的,多关心产品。其次,简单说说我购买保险的过程以及我对保险的观点看法,我不敢说适合全部人,但是至少其中会有很多普通人的共性。最后,不定期纠正那些保险行业里的谣言,错误宣传等等。
1995年我家就买了保险,某邦的重疾,寿险,意外,门诊,医疗等等,好几千一年。当时还在上学,初步印象就是看病有报销,其他啥都不知道。后来的确报销过几次门诊,早期的报销还特别麻烦,代理人换了几茬,都没人服务了,自己送材料还要跑外滩去。
这个说明了3个问题。其一,我买保险的时候,很多代理人,经纪人还不知道在哪呢。其二,代理人的留存率很低很低。所以,别瞎扯啥服务一辈子!其三,我全程经历过某邦重疾事件,真的是如网上所说的验尸报告。
接着就继续上学读书。唯一和保险有点关系的就是大学选修了保险精算学,考过精算师的几门课。此时,才算对保险有了初步了解,也是因为这段经历,对于数字,价格这些比较敏感,忽悠不了我。任你一个产品说的天花乱坠,各种价格术语五花八门,扒开看本质,也就如此了。
刚毕业的几年,同样没想到加保,本质上就是没钱。后来工作有了点成绩,有钱了,才想到原来的保额,经过10几年,不够了。最早我找的还是某邦保险。因为当时只对几家大的公司,知名公司比较熟悉,毕竟广告多啊。结果,某邦给我的报价,又一次震惊到我了,巨贵无比!接着又找了传统大公司,同样如此!普遍的情况就是没有杠杆性,五花八门的术语,附加险等等,加起来保费都快赶上总额了。当时网购都兴起好多年了,我突然想到一点,网上有买保险吗?然后就上网去找了,顺便学习保险知识。
最早看到的是某光人寿和某康人寿,刚好他们有定期纯重疾产品,正好符合当时我的预算,因此它们就成了第一批备选项。实际上当时我对重疾险了解也不够,诸如保多少疾病之类的。后来通过自学,包括阅读各类产品条款,健康告知,保险法条文等等,了解到重疾标准定义,不可抗辩条款,理赔时效,偿二代等等之后,使我下定决心先买定期纯重疾。
在这一批投保完成后,恰好遇到在线投保兴起,一大堆网站和公众号都在介绍保险知识,顺便进行了学习。此时,才有了对于个人和家庭整体规划的概念。
我对于家庭保险的设计,目标很简单,小额的我自己来,大额的保险来。所以,我没有给家人配置任何小额的医疗险。重疾险或者寿险,保额第一,做不足的话,那就延长缴费期,缩短保障期。所以,我和家人都是定期纯重疾+定期寿险+30年缴费,保额不低于50万。百万医疗险和1年期意外险必备!
上述总花费可以控制在1万元以内。我始终觉得,商业保险并不是必须品。即便要买,也要做到用尽量少的钱来弥补那些无法承受的风险,而不是全部风险。适当风险自留是合适的。举个例子,我为啥不配置任何小额的医疗险。小额的医疗支出算啥?算个p。谁扛不起?我更怕是那些进icu的大额支出。我不想辛苦多年,积累下来的财富,一夜之间全给医院了。
简单谈下普通家庭保险方案的建议。其实很多公众号,贴吧里的大神都说了,很简单。定期重疾到70岁,定期寿险到60岁,百万医疗,1年期意外险,这4个作为基本保障,不考虑任何返还返本,缴费期尽量长。一线城市50万保额起,二线30万。条件实在不行的,打6折。再不行,请你努力工作。为啥是这4个做基本?有了这4个,至少大多数风险,没法很轻松的就击垮整个家庭,并且所需要的成本也不高。
有了上述4个,并且通过努力工作,使得你的家庭收入很可观,有多余的钱可以加保,那么首先请把保额翻倍,不然对不起你可观的收入。之后还有钱,才需要酌情考虑延长重疾期限,门诊险等等产品,补足一些风险。
最后来谈谈几个常见的问题。
重疾险如何挑。很多人说买保险不仅仅是看价格,还要看条款。那么重疾险如何看条款?说实话,那么专业的条款,普通人看起来很难看懂,上百种疾病,如果你不是医学,保险学专业人士,根本不知道它在说啥。所以要抓住几个重点。
1:疾病初次确诊的定义。它是否包含了症状?
2:医院的定义。是不是要保险人认可?
3:既往症的定义。
可能有遗漏,随时补充。
本文标题: 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读后感(文章~工作心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5254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血战台儿庄 读后感(血战台儿庄观后感)什么是经营者读后感(经营者怎样工作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