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声声慢读后感(读李清照《声声慢》感想)

发布时间: 2022-11-02 22:53:1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2

读《李清照诗词》3000字有感读《李清照诗词》有感阅读:16482008-08-07,09:14标签:文化一直以来X就对唐诗宋词情有独钟,尤其对...

李清照诗词声声慢读后感(读李清照《声声慢》感想)

读《李清照诗词》3000字有感

读《李清照诗词》有感
阅读:16482008-08-07 09:14
标签:文化
一直以来X就对唐诗宋词情有独钟,尤其对宋词更是偏爱,而宋词又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我呢则对婉约派的诗词尤为喜欢。不过婉约派与豪放派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婉约派一般写的是闺情伤离相思等,而豪放派的题材相较婉约要广得多,有山川河貌的描写、家国之思、社会事件等,婉约派更注重铺陈,而豪放派直抒胸臆的较多而已。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这可能也是我喜欢的原因吧。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名句,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描写的细腻柔美很有意境,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
有人说婉约派的创始人是柳永,有人说是李清照,具体是谁我也不知道,但就其二人及其作品来说,我尤其喜欢李清照,究其原因我想一个是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而且是我的山东老乡引得我特别关注,第二呢则是李清照的作品大多清新脱俗婉约柔美我非常的喜欢,再者她和赵明诚的千古恋情也是我对其人和作品喜欢的重要原因。记得从初中时候起,语文课本里就开始有李清照的作品,一直到高中结束,李清照的词学了大概有十几首。比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 等词句现在想起依然能脱口而出,,这都是中学时代太喜欢死记硬背的功劳,其实对于这些精华的词句有好多地方当时的我都不太理解。随着文化知识的积淀,人生阅历的丰富,逐渐的对于李清照的词我有了自己的理解,也就更喜欢她的词了。
假期有空偶然在网上搜到李清照的所有诗词,很是高兴,如干渴之人遇到了汪洋大海,整整三天我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端坐电脑前陶醉在诗词里,那真叫一个畅快淋漓!读完所有诗词我更是对李清照的诗词喜爱有加,对其清新脱俗的词风和细腻逼真的描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比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首词中“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一句是点睛之笔,那一回眸间的娇羞以及倚门偷觑,眼波流动,心理微妙却要借梅子的清香去掩饰的小动作,把女儿家的心思和情态表现的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再比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意境之优美——秋风起时,轻泛兰舟,悠悠碧水带走片片飘落的花瓣,使人好像看到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感情之细腻——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真是衷肠难解,欲语还休,其滋味沁入人心。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还有:“《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寒还暖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是李清照深爱的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写的。这首词很细腻的刻画出赵明诚死后李清照举目无亲,四顾茫然,孤独痛苦,寂寞无聊以及深切悼念丈夫的生活情景,其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精妙到无法可想,以寻常俗语写尽了万种情思。“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更是让人心碎,朦胧中好像看到一妇人在窗前独坐,目光悲伤凄迷、、、、、、
李清照的诗词的美我无法展示给大家,也无法让大家都喜欢她的诗词,但多年来她的诗词对我的影响却是很大的。年少时也曾模仿李清照的词风写了几首幼稚的词,但当时少年不知愁滋味,其中大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肤浅之作。但为了纪念这么多年李清照诗词对我的影响,我还是要把我曾经写的几首诗词记录于此,请观者不要见笑。
《偶得》八首
《一》
晓珠未现雨缠绵
合衣斜卧读诗闲
浑然不知秋来急
身上单衣不胜寒
《二》
日日消沉对诗书
神凝目呆思凡愁
情愿立尽黄昏里
求得天上一日游
《三》
临窗观雨度日闲
朱唇启动音难圆
回想昔日朝夕伴
今却劳燕各半边
《四》
相聚不易恨短暂
无奈秋雨太缠绵
最怕十里长亭送
回头之处泪萧然
《五》
夜深独首半轮月
日闲空待南窗前
偶有鸿雁停留处
神颠泪狂不能言
《六》
旧梦重温今非昨
相聚难欢言无多
正值阴雨连

想找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原文,如果能有些读后感就更好了

读后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是著名的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词作中的名篇。
 
  她通过对秋天黄昏景物地触动,勾起她的片片愁绪,倾诉了夫死国破,身遭离难和晚年饱经忧患的无奈和悲哀。
 
  一个“愁”字从不同角度反复描写她内心的孤独、凄凉和伤感。含蓄的透露了她的愁苦难耐和煎敖。暗含了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感受。
 
  李清照善于运用叠字来表现她的内心情感独白。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这种愁远非李清照前期词中那种轻淡的春愁、离愁可比,它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而显得格外深广与厚重。用心细腻而笔致奇横,使人不能不赞叹其艺术手法的高明。
原文是: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文标题: 李清照诗词声声慢读后感(读李清照《声声慢》感想)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4350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呼兰河传第九章读后感50字(呼兰河传读后感50字~39字)阅兵读后感650个字(阅兵式观后感6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