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缘孙家栋读后感800字(感动中国孙家栋的作文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2-10-26 14:54: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1

《北斗星缘》的读后感?如果你问我,世上什么东西最温暖,我定会想到热水、温泉之类的东西。但当我读了《找准人生的北斗星》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其实,人世...

北斗星缘孙家栋读后感800字(感动中国孙家栋的作文读后感)

《北斗星缘》的读后感?

如果你问我,世上什么东西最温暖,我定会想到热水、温泉之类的东西。但当我读了《找准人生的北斗星》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其实,人世间最温暖的还要数那一颗颗善良、无邪,使人重新燃起希望的爱心。来自青海省的罗南英是一名中学教师,正值青春年华的她本应该快快乐乐地生活,可死神的化身"白血病"却将她的心打落到了底谷。可喜的是姐姐的骨髓与她相配,但一个冰冰冷的数字60万却熄灭了她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她本想放弃治疗,决定在生命的最后期限给3岁的儿子鹏鹏写许多信,这是她留给儿子唯一的财富。出忽意料的是,这些信无意间被宁波一家报刊刊登后,深深地打动了宁波的市民。在短短的七天内,成功的私营业主一下子捐了五万,白发苍苍的老人给了她整整齐齐的一叠纸币。当读到天真可爱的孩子拿出身上仅有的一元钱时,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在短短的七天内,宁波的市民都竭尽所能,捐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帮素不相识的鹏鹏留住了妈妈。在短短的七天内,他们将爱心化成了一股暖流,让罗南英的心里再次燃起了希望的火焰,让这朵生命之花继续绽放起了笑容。在平时的生活中,像这样助人为乐的好事无处不在,例如给山区的孩子献爱心,没有子女的老人在家中很闷,一些大人孩子们就自发组织起来去慰问他们,讲笑话、排歌舞,逗老人们开心。其实每一天都会有助人为乐暖人心的事发生,只不过有些人视而不见,有些人却会竭尽所能地献出自己的一片心意。不论大小,只要你做了,就是最好的。所谓找准人生的北斗星,就是要学会互帮互助,只有你帮助了别人,别人才会在你落难的时候反过来帮助你。

有没有《北斗星缘》读后感,600字的?

写读后感关键是一个感字。先用三四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结合实际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可以夹叙夹议,但是要写出真情实感。

感动中国孙家栋的作文读后感

感动中国孙家栋的作文读后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46年之后的这一天,当中国迎来首个“航天日”的时候,孙家栋院士感慨万千。
“心情高兴,设立航天日是国家对航天事业60年发展的充分肯定。”孙家栋说,更重要的是鼓舞,让年青一代不忘历史、展望未来,热爱科学,热爱航天,传承航天真正的精神。
“深空探测的第一步,一定要到月球去”
中国人从不缺少飞天梦想。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蜗补天等口耳相传的古老传说,诉说着对奥秘太空的向往。
从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始,中国的航天之路走得越来越远。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顺利往返太空;2007年,嫦娥一号首次实现中华民族九天揽月的梦想;,探月工程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会产生新的工程,这些工程反过来又进一步拉动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在孙家栋眼里,科学技术和工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深空探测的第一步,一定要到月球去。”孙家栋说。
月球离地球最近,研究卫星和地球两者的关系,力学上叫“二体运动”。到了月球以后,研究对象变成三个,各种计算公式、力量考虑、规律都不一样。
中国探月工程总体分“绕”“落”“回”三步走,“嫦娥一号”完成了一期“绕月”使命,“嫦娥三号”实现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探测,计划于2021年前后执行的“嫦娥五号”任务,将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
孙家栋认为,技术推动进步,需求拉动发展。“在竞争过程中不断改进,改进过程中不断思考,思考过程中产生新的认识,这是一个循环。”
这一循环,让中国航天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史,一次次让梦想成为现实。
孙家栋笑言,地球和月球到底什么关系虽然还未有结论,但他相信世界各国发展深空探测的终极目的是研究宇宙的形成,以及探索人类起源问题。
中国航天的原则是为地面家园服务
“中国航天有个重要原则,就是解决当前地面家园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问题。”孙家栋说。
与美国和俄罗斯从一开始着眼于空间物理探测活动不同,中国航天发展在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之后,又陆续研制了一系列应用卫星,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各种需要。
孙家栋认为,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发展的具体情况,在条件不成熟时,勉强开展深空探测是一种浪费。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曾经也有“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质疑。孙家栋表示,事实上,国家发展航天事业是量力而行的,“很好地掌握了分寸。”
“刚开始科学家们出于好奇,想看看天上到底是怎么回事,上天之后才发现能与地面相结合。”孙家栋表示,像大多数科学研究一样,发展航天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航天事业的战略效应正在逐渐显现。
中国从20世纪开始发展航天事业,除了为半导体、电子、原材料、仪器仪表工业等提供发展良机外,也陆续为气象学、地质学等研究带来了新的重大启发。
“人类进入第四空间后,逐步掌握、研究和利用这个空间的规律,给各类科学技术带来启发和研究条件。”孙家栋指出。
“十三五”期间,我国一系列重大工程将全面推进,通过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空间科学与应用、北斗卫星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领域的重点推进,加快军民融合发展,让航天事业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
“人类活动始终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既然离不开,我们就要在航天事业的空间里施展拳脚、大展宏图。”孙家栋说。
“科普尽量往航天应用引导”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航天事业总是具有某种神秘感。
“过去对航天的宣传报道保密的多,老百姓很少能接触了解。而且航天事业的成果要通过地面其他工程综合运用以后,才能被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孙家栋说。
孙家栋回忆,在中国导弹研制刚刚起步之时,保密政策是“不上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孙家栋的妻子直到1985年“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国外卫星送上太空时,才知道丈夫是做什么的。
如今,伴随航天事业的高歌猛进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航天开始走下“神坛”,与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发生交集。
不少航天技术应用已经融入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例如,普通人十分熟悉的方便面、“尿不湿”、手机定位导航、驾考探测红外线、纳米粒子烫等都与航天技术密切相关。
通过互联网、科技展览等线上线下渠道开展航天科普,体现航天信息对各行各业的服务,体现航天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让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航天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孙家栋说。从小培养孩子们对航天的热爱,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就是小时候通过收听电台的预告,看见了夜空中的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有了自己的梦想。
“航天日的设立也是为了激励我们的下一代,”孙家栋说,“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实现了航天事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接下来就要看我们的年青一代。”
时至今日,173公斤的“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围绕地球飞行。而我国火星探测器也计划在2021年发射,一步实现对火星的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
中国人的航天梦,从腾飞的一天起,就注定永无止境
本文标题: 北斗星缘孙家栋读后感800字(感动中国孙家栋的作文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3947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反邪教的读后感500字(一篇关于“反邪教”的作文 500 600字)两只大雕沈石溪读后感(沈石溪的作品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