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哪些书的前言或序言部分很有趣或很感人

发布时间: 2022-10-17 20:02:0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1

能不能给我五篇经典的序言,急用语文上的...rn比如什么名著的序言之类的....http://www.yifan.net/y...

你读过哪些书的前言或序言部分很有趣或很感人

能不能给我五篇经典的序言 急用

语文上的...rn比如什么名著的序言之类的....
http://www.yifan.net/yihe/novels/foreign/gangtielc/gtlc.html

译者前言
----------------------------------------------------------------

我的一位年轻朋友,听说我在校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译文,特意写信来,要
我在书出版以后,务必给他留一册。他说,他还是“文化大革命”末期刚上小学的时候,
抓到过一本连环画,从头到尾,从尾到头翻了一个稀烂,原书却至今不可原谅地没有读
过。他很想读一读。他说的情况,在年轻人中间大概有一定的代表性。

五六十年代上大学的人,情况就大不一样。不仅人人读,而且多次读,认真读,读
了以后就见诸行动。前不久我们学校一位博士生导师寄语大学生,谈人生的意义,一开
头就说,保尔·柯察金那段名言伴随了他一生,鞭策他抓紧每秒每分钟的时间,去做一
些有利于人类发展、进步的事,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这位老教授的情况,
在年纪大一些的人中间,也有代表性。

年轻的也罢,年纪大的也罢,读过的也罢,没有读过而想读的也罢,都认为《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其实,作品发表当时在读者中引起的强烈反响,
早就证明它是一本激动人心的书了。

本书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俄罗斯人,一个普通的工人、红军战士、共青
团基层干部。1904年出生在乌克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他的自传体小说,
但是其中确实有大量情节取材于他自身的经历。他同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年
幼家贫失学,做过小工,参加红军打过仗,负过伤,后来也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
身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心于吃喝、呼吸、等死,于是拿起唯一还能利用的武器——
笔,不,说笔也不准确,因为后来他连笔也拿不动了,而是靠口述,请亲友笔录,历时
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小说的结尾说,保尔在近乎绝望的期待中,终于迎来了州委的电报:“小说备受赞
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现实生活中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却没有那么幸运,而是
经历了更多的磨难。小说寄给出版社之后,开头吃了个闭门羹——退稿。后来经过朋友
们的努力,才被一家杂志社小心翼翼地接受。小说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别在1932年
和1934年分11期刊登在并不显要的位置上,而在这三年间,评论界却对它不置一
词,似乎根本没有发现这部作品的问世。真是难堪的沉默。

另一方面,读者却并不理会评论界的冷漠,也没有等待谁的推荐和指引。还在手稿
期间,作品便在当地读者中不胫而走。杂志连载期间,图书馆里借阅的人排成了长队。
人们迫不及待地盼望每一期杂志的出版。信件雪片似的飞向编辑部。有一位读者直接给
作者写信:“尼古拉,好兄弟!给你写信的是克拉斯诺达尔机车库一个你不认识的钳工。
现在是清晨五点,我一整夜都在读你的保尔的故事。我太喜爱他了。他的冤家对头,全
让我用钢笔尖给戳了个遍。杂志戳烂了。如今我呆坐着,不知道怎么还到图书馆去。”
读者的激动心情于此可见一斑。

评论界却继续沉默。直到1934年末,著名记者和作家米·科利佐夫来到黑海之
滨的索契市,在一间小厢房里找到木乃伊似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进行采访,并于1
935年3月17日在《真理报》上发表通讯报道《英勇》。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
字和事迹第一次出现在全国性大报上,一夜之间传遍城乡各个角落,成了一个传奇式的
英雄人物。同年10月,他被授予国家级最高荣誉——列宁勋章。作者1936年12
月22日去世前的两年间,小说用各种语言重印重版了五十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了人们爱不释手的读物。他们阅读这部作品,常常激动得
热泪盈眶。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并不是为曲折离奇的情节所吸引,急于了解事件是怎样
发展的,结局又是如何。事件的发展和结局,他们早已熟知。他们一再阅读这部作品,
只是因为它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激烈地震撼着他们的心灵,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精神力
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中译本,也同样受到我国读者的热烈欢迎。这部书最早由
梅益同志据英译本译出,1942年由上海新知书店出版。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
代的青年受到它的教育和鼓舞。保尔·柯察金同我国的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
焦裕禄等英雄一样,受到青年的普遍崇敬和爱戴。他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
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
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
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被许多人记入笔记本,挂在床头,
贴在墙上,当做人生的座右铭。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以来,六十年间长盛不衰。究其原因,除了它真实而深
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外,是它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
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保尔精神成了时代的旗帜。这个形象从诞生之日起便跨出
国门,成为世界各地进步青年学习的榜样。

保尔精神也早已超越时代的界限。当今的时代,同保尔那个时代的具体内容已经有
了很大的不同。拿我国来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迈入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也有一大堆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现实生活未必再要求我们像保尔当年那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去攻占一个城堡,也未必
要求我们在身患伤寒的情况下踩着寒冷彻骨的烂泥去修建小铁路,但是在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进军中,保尔的那种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而无私奉献的精神;那种
把崇高理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那种不畏任何艰
难险阻,百折不挠,勇于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却
仍然是时代的最强音。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保尔精神仍然是我们
强有力的武器。

我们推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不是说它完美无缺。

用今天的目光看,作品的若干段落章节,例如在对农民阶级、知识分子以至新经济
政策某些侧面的描写上,不无偏颇之处。

这可以说是时代的印迹。如果我们熟悉本书创作的时代背景,那么,这些瑕疵也就
不难理解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作者在世时和去世后,都出版过多次。这些版本在文字和
内容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例如,三十年代后期被清洗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名字在以后
的版本中都被删去,平反后才得以恢复,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改动。1989年苏联青年
近卫军出版社出版了新的三卷集《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其中所收的《钢铁是怎
样炼成的》根据作者1936年末去世前签署付印的第五版和手稿作了校勘,是一个重
新整理过的文本。该书又在附录中以注释的形式刊出了过去俄文版中未曾发表过的部分
手稿。新文集的编者认为,这个版本应该是最符合作品原貌,并能成为今后各版蓝本的
规范文本。承蒙莫斯科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国家博物馆和新文集编者的好意,寄赠我一
套,使我这次得以根据新版本将译文校阅一遍,并将新发表的文字补译出来。为方便读
者阅读,新增的译文已直接植入正文中。有兴趣研究版本差异的同志,则请查阅198
9年的俄文版本。

同过去的译本比较,这次新增的部分大概有近四万字的篇幅,分散在全书不同的地
方。短的一两个词、一两句话,长的则有一二十页,甚至可以单独成节。内容涉及许多
方面,如少年保尔和冬妮亚、红军战士谢廖沙和丽达、保尔和达雅的友谊和爱情,红军
的战事,小市民的心态,保尔的加入和退出“工人反对派”,布尔什维克党同托洛茨基
派的斗争,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烈场景,等等。此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修改。

这样,这次的中文版,也可以说是一个最新的全译本了。

本书初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76年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负责此书出版的是
孙绳武同志,责任编辑是王家骧同志。

他们两位都是翻译界的前辈,为本书的出版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如今绳武同志已
经光荣离休,家骧同志则不幸作古,我谨在此向他们表达诚挚的谢意和深切的怀念。

黄树南

1994年7月于南京师范大学

http://www.golden-book.com/product/MoreInfo.asp?id=419841&tid=5&sid2=5c20024c2021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之作者原序。

“若干年前,本书作者参观圣母院——或者不如说,遍索圣母院上下的时候,在两座钟楼之—的黑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这样—个手刻的词:
’ΑΝΑΓΚΗ
这几个大写希腊字母,受时间的侵蚀已经发黑,深深陷入石头里面,它们的形状和姿态都显示出峨特字体固有的难以言状的特征,仿佛揭示着把它们书写在这里的是—位中世纪古人。尤其是这个词所蕴藏的宿命、悲惨的寓意强烈地打动了作者。
作者寻思再三,力图猜出:那痛苦的灵魂,一定要把这罪恶的烙印、不幸的烙印留在古老教堂的额头上才肯弃世而去的人,究竟是谁。
后来,那堵墙壁又遭灰泥涂抹或者刮磨(到底是哪一种原因已不得而知了),这个字迹也就不见了。将近两百年来,各座中世纪奇妙的教堂遭受的对待,不正是如此么!随处都有人来加以破坏,使它们里里外外残缺不全。教士们来加以涂抹,建筑师们来加以刮磨,然后民众跑来把它们平毁。
这样,雕凿在圣母院阴暗钟楼的神秘字迹,它不胜忧伤加以概括的、尚不为人所知的命运,今日都已荡然无存,空余本书作者在此缅怀若绝。在墙上写这个词的人,几百年以前已从尘世消逝;就是那个词,也已从主教堂墙壁上消逝,甚至这座主教堂本身恐怕不久也将从地面上消逝。
这本书正是为了叙说这个词而写作的。
一八三一年二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531931.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2576777.html

求一篇序的感想

就是一本书或文章前面的序言rn对它的感想之类的
重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序言》

好久没有读古典哲学方面的书了,这次因要给学生讲课,重新读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某些章节,侧重在读这本书的“序言”(前言)部分,有一些感想,跟学生说了,他们觉得还有点意思,我就把它写出来,供更多的人来参考。

这些年来,许多人都不大喜欢黑格尔,觉得他的哲学太绝对、太强调普遍性,不大符合当今的潮流,因而即使在古典哲学范围里,也宁取康德而不取黑格尔。黑格尔当然应该受到批评,马克思就从根本上批判了他;黑格尔和康德的优劣,从新康德主义提倡“回到康德”后,就是个争议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专门,说来话长。在这里我想说的,只是我在读了《精神现象学》“序言”后,我真的又被它吸引了,有时还甚至有点激动,觉得过去读书太不仔细,有些道理为什么看不出来!而实际上我这本书上已被不同时期的颜色笔和各种符号划得五花八门,但这次仍然要找一支新颜色笔重新划过。总之,不论你同意不同意它的理论,但它却迫使你承认它是一篇好文章,值得你经常去阅读它。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与谢林分手、创立自己的学说的第一部著作,这个“序言”是在全书完成之后写的,概括性很强,而整个宗旨就是在批评谢林,在批判、分析中阐述全书的主要观点。那末,黑格尔和谢林究竟不同在何处?当然,过去我们也都知道,谢林的哲学是直观的,后期是天启(启示)式的,而黑格尔则是辩证的、有发展的,虽然这种辩证发展是精神的,因而是唯心主义的。现在看起来,这些理解当然都是很正确的,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却又是很抽象,需要进一步展开的。
我们知道,“绝对哲学”是谢林提出来的,黑格尔一直也是赞成的;而“绝对”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即科学性经验知识,这是康德所指明了的。在康德看来,“绝对”只是一个“理念”(一个“观念”),因为建立不起一个直观的“对象”,因而不能用科学知识的方式去把握它。然而,“绝对”并不是毫无意义,它不能在理论上得到证明和证实,但在实践上,在道德上,却是一个必然的前提。“绝对”就是“全”、“最终目的”、“至善”……,这些“观念”的意义,康德也是很看重的,他只是指出,事关“绝对”的“观念”,不可能成为知识。康德这个立场,在德国哲学中,很快就有了变化。事实上,费希特已经在实践“大我”的基础上把“绝对”纳入了“哲学知识”的范围,“绝对知识”、“绝对哲学”已在孕育之中。关于“绝对”的知识,不是一般的经验的知识,而是超越的哲学的知识,这个思路到谢林那里已经很成熟了。现在的问题是:关于“绝对”的“知识”到底是怎样的?谢林说,我们在“静观”“自然”和“艺术”时,可以体会出“绝对”,“自然”和“艺术”“启示”着我们,因而“绝对”既不是一般经验的“概念”,就只能是一种“直观”。“绝对”成了“自然”和“艺术”启示出来的一种“境界”。黑格尔觉得,谢林这种思想,危及“绝对”作为“知识”的可能性,因为它很可能将一切“概念”都排除出去,而成为“诗意的”、“朦胧的”直觉。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看到,黑格尔对那个“绝对”要作出另一种选择,即既使它成为一种真的“知识”,但又与从康德以来对“知识”的审视协调起来。黑格尔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他在这个“序言”中所提出的“真理是全体”。
“真理是全体”是大家都熟悉的黑格尔的名言,贺(麟)先生过去常常引用,我也听得很熟了,但到底怎样理解?过去我理解这个“全体”,把它和“过程”、“总体”联系起来考虑,这当然是正确的,也是很关键的,但还需要和这个命题的基础及前提联系起来,才能更透彻些。“全”是什么?首先,“全”就是“绝对”,因此,这个命题的基础和前提是:“真理是绝对”,而这句话,是康德所不愿意说的,因为康德认为“绝对”是一个观念,不能成为知识;黑格尔却与康德针锋相对,说“真理是绝对”,或者甚至可以理解为:只有“绝对”才是“真”“知识”,“真理”。这里,问题又转到如何理解“真理”。
中文译成“真理”的德文为“真(东西)”(Wahre)的抽象名词化——“Wahrheit”,即“真(东西)”之所以为“真(东西)”的那种特性。“真”与“假”(Falsche)相对,一切“有对”(相对)的东西都有“(虚)假性”,而只有“无对”(绝对)的东西才真的是“真(实)”的。对“真东西”之所以为“真东西”(Wahrheit)的把握(begrei-fen),是为“真知识”。这样,“真”与“知识”又联系了起来,而“真知识”就是指:“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的那种“特性”,于是,“知识”在德文为“Wissen”,而“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的那种“特性”,就是“Wissen”的抽象名词化——Wissenschaft,在德文就是“科学”的意思。我们看到,黑格尔的特点在于:那种“schaft”、“heit”不仅仅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且也是可以“把握”的——“把握”的名词化就是“Begriff”——在德文为“概念”、“观念”这类的意思;于是“真(理)”、“绝对”、“知识”、“科学”和“概念”都可以联贯起来了,但这些词只有在不放弃它们的最原初的意义下,才是可以联贯的,才不至显得那样奇怪和勉强。
然后再来说那个“全体”。“全体”不是一个“观念”,不是一个“抽象”,而是非常“具体”的,因而是非常“实在”、“现实”的东西,这样才能是“真”的。此话怎讲?在黑格尔看来,“全(体)”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一个词,一个符号;那个词,那个符号不是“真”“全”,只有在真的包含了“全部内容”的“全”,才是“真”“全”。譬如我们说“椅子”,这只是说出了一个“名字”,一个抽象的“概念”,当我说“椅子”时,你可以想象各种各样的“椅子”以此来伴随你听到的“椅子”这个词,因而这把“椅子”还是非常不确定的,不是一把“真”“椅子”,然后人们又说,这把椅子是“有弹簧的”、“布面的”、“黄颜色的”……,于是你听到的“椅子”这个词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明细起来,确定起来,具体起来,虽然,“椅子”仍是“椅子”,却是一把“真”“椅子”。所以,一切的抽象的“性”(Schaft,heit),一切抽象的“概念”(Begriff),只有在“全”的意义下,才是“真的”,“实的”(wirklich),才是可以“把握”(begreifen)的。推而广之,“绝对”表面上虽是最普遍、最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经验中找不出直观对象来等等——康德就是狠狠地抓住了这一点——但作为“全”来看,却是最真的,最实的,最具体的。黑格尔这个道理你可以不用它,但却不能说是没有根据的,用古代智者的话来说,这个道理是“强”的。
“绝对”作为“全”,在黑格尔意义上当然不象桌、椅、板凳那样简单。“绝对”这个“全”不是各种“属性”的逻辑的“综合”,而且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从这个精神指导下来看桌、椅、板凳的诸“属性”,也都不是天生的,而也有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
“人”的成长(生长)可说是这个历史发展过程的最典型的例子。“人”在婴儿时期,智慧初开,“精神”(Geist)处于“蒙昧”状态,随着岁月增长,经历了人世沧桑,才逐渐丰富了“人”之“属性”——譬如,你上了学,有了知识,成了“知识分子”;你参了军,学了军事,成为“军人”;你又打了仗,立了功勋,成了“将军”;或者你著书立说,成了“学者”……但只要你还活着,你就还没有“全”。“皇帝”可以成为“乞丐”,“好人”可以成为“坏人”,“学者”可以成为“最没有知识的”“反动权威”……,只有等你“死”了,才“盖棺论定”——不是“评价”上的“论定”,而是指你的“事”已“做完”了,而“人”的“属性”是由“人”“做”的“事”来“定”的。所以,后来海德格尔才说“死”是真正的“全”;同时这也正是萨特所侧重指出的,只要人活着,人就是“自由”的,你的任何的“价值”“属性”,都是“不定”的。拿破仑小时候跟别的小孩差不多,只有他做出了那一桩桩惊天动地的“事”后,“拿破仑”才是“拿破仑”。“拿破仑”三个字,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符号”;但我们说“拿破仑”时,这三个字已经和他那些“事”分不开了,因而“拿破仑”三个字包含了他一生的全部经历和历史。这时,“拿破仑”才“真”的是“拿破仑”。
拿破仑如此,古今帝王将相、圣贤哲人无不如此,就是那“凡夫俗子”、“贩夫走卒”亦复如是,就连“上帝”也不例外。在黑格尔看来,“上帝”如果不是一个“全”,不与尘世的苦难历程相契,那末,“上帝”这两个字,也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我们可以引伸开来说,“上帝”等待着“神学”,“基督”等待着一部“圣经”。
从“真理是全体”,我们可以进而弄清那句不好懂的“绝对即主体”的意思。应该承认,对这句话我很长时期在理解上是很恍惚的。当然,我可以把“主体”理解成“人”、“精神”、“理性”、“能动性”——,都很可以说得通,现在看,也没有错。但黑格尔为什么一定要用“主体”(Subjekt)这个字,而不干脆用“人”、“精神”、“理性”?说“绝对是精神、理性”不是更明白些?再说,黑格尔不是客观唯心主义吗?“绝对”不是主、客观统一吗?这些问题一直找不出好的解答来。
前几年,我产生了一种怀疑,觉得这里的“Subjekt”可以作“主词”来理解,在我写《思·史·诗》那本书时,加强了这个信念,因为黑格尔说:“上帝是存在的”这句话是“同语反复”,可见这里“Subjekt”的用法和语言有关;但那时对“同语反复”进一步的意思还没有弄清,只是把它当作黑格尔对哲学史本体论论证的一个发挥来看。其实,黑格尔强调“绝对即主体”是和上面那个“全”有关系的。
我们知道,一个语句有“主-动-宾”或“主-系-表”,这个“主-系一表”的结构和哲学有很大的关系,系动词成了与本体论(存在论)难以分开的、产生问题的根源之一。现在,黑格尔的问题出在“主(词)”和“表”、“宾”上。黑格尔指出,如果我们光是说,“上帝是存在的”,“上帝是永恒的”……,那末“上帝”仍然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声音,一个空洞的名称”。只有那个联接“上帝”这个“主词”的“宾词”(表词,Predicate)说出“上帝”到底是“什么”之后,这句话才有意义,“上帝”这个语词才有内容。“主语”必要有“宾语(表语)”来“完成”其“意义”,“上帝”必要有“人事”(尘世)来“完成”(显示)其“迹业”,“基督”必要有“圣经”来“完成”其“使命”。“迹业”、“使命”使“上帝”成为“上帝”,“基督”成为“基督”;“宾词”使“主语”成为“主语”。“主语”等待着“宾语”,“宾语”“完成”“主语”,“宾语”是“主语”自身完善、丰满的“中介”。“主语”是所要展开、讨论的“主题”、“题目”、“论题”,是一个“目的”;“宾语”这个“中介”,则是“主语”这个“主题”、“论题”、“题目”“完成”自身的“环节”,通过这个(些)“环节”,“主语”“达到”“目的”,成为“结论”、“终结”。“终结”的“主语”,仍是“开端”的那个“主语”〔目的一要〔待〕论述、展开的东西〕,但却已是完成了的、有具体内容的、真正的、现实的“主语”,而不是一个抽象的、待展开、待讨论的“论题”。所以“绝对即主体”,实即“绝对即主语、主题、论题、题目”,“绝对”是一个待展开的主题,也是一个已展开的主题,“绝对”(在黑格尔哲学中)是“目的”, 也是“结果”。这样,这个“绝对”,就既和从古希腊以来的“起于此又复归于此”的“始基”学说相衔接起来,而又从主、宾关系上发展出新的内容,既避免了主、宾关系中的“同语反复”,而又保持了“主语”、“论题”直接的“同一性”。“主语”“外化”为“他者”(宾语),而这个“他者”使“主语”回到其自身,使“主语”真的成为“主语”,使一切所要论述的“主题”,都得到“阐明”。正因为有这一层意思,黑格尔在这里才不用“人”、“精神”、“理性”来说“绝对”,而用“Subjekt”,就象海德格尔不愿意说“人”,而非说他那个“Dasein”一样。
与“绝对即主体”这句话直接相联的,还有一段话说明“主体”与“实体”的关系:“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Wahre)或真理(Wahrheit)表述为实体(Substanz),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为什么要从“主体”来理解“实体”?如果象我过去那样,把“主体”理解为“人”、“精神”、“理性”、“能动性”等等,则总觉得还隔着一层什么,不是很清楚,但如果从上面的角度,把“实体”在主、宾关系上的地位确定,则就可以使理解得到推进。
我们知道,“实体”是与“偶性”相对,这是传统哲学的看法,“实体”是一切性质中不变的、永恒的、使某事物成为某事物的那种特性。哲学家们为“实体”这样一个特别的、但却很重要的“特性”,大伤脑筋。康德按亚里士多德的办法放在他的“范畴表”中。从这里,我们追问:“范畴”是什么?“范畴”在希腊文中有“分类”、“规范”的意思,原来,就可以作“宾位”来理解。“范畴”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这里“范畴”就是那个“什么”,譬如“人是一种动物”,“动物”就是“范畴”,把“人”归于其下,归于这个“类”中。“实体”是一种特殊的“范畴”,是“事物”之所以成为某“事物”的“本质属性”,于是“人”的“实体”,即“人”之所以为“人”的那种“本质”。这是一般的、传统的理解;黑格尔在这里的不同之处在于:“实体”不能光作“范畴”或“宾位词”来看,而且还得要从“主位”上来看。“实体”固然是某事物的“本质”,使该事物成为该事物,但这个“本质”却不是现成的东西,而同时是一个“论题”,有待展开;展开了的“本质”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是发展了的、历史的概念。使拿破仑之所以成为拿破仑的那个“本质”, 是拿破仑的全部历史,因而拿破仑作为一个独特的人来说,没有抽象的“本质”,而只有具体的“本质”。从黑格尔这种观点来看,不但“人”的“本质”是具体的,“万物”的“本质”都是具体的,连只是一个观念的“上帝”的“本质”,也都是“具体的”; 只有在这个“主题”充分展开为“结论”时,它的“本质”才暴露无遗,尽管这个“主题”仍是那个“主题”。“人”还是那个“人”,但已饱经沧桑;“物”还是那个“物”,却也星移斗换,在斑驳陆离中呈现它自身的本性。
“主题”是“开端”,也是“终结”,“终结”是“主词”经过“宾词”的“中介”回到了自身,好象一个漂泊流浪、奋战于世界的游子,回到了“家园”。“主词”经过“宾词”回到“主词”,游子从“主位”到“客位”,又回到“主位”,从“离家”到“回家”,经历了人生的历程,无论腰缠万贯或是身无分文,俱已无可奈何,“我”终究是“我”,“我”已“完成”(“我”的“事业”)。
说到这里,我跟学生说,黑格尔这样理解“开端”和“终结”的关系,被现在西方有些哲学家叫做“终极论”(或“末世论”,esch-atology),将“本质”置于“终结”处,从我们以上的讨论,还是真有些历与逻辑以及知识论相统一的深刻之处,探讨起来不是很有趣味的吗?但也不要以为对“开端”与“终结”只有一种理解。利科说,和黑格尔相对立的还有弗洛尹德的一种观念,认为“本质”不在“终结”处,而是在“开端”处。黑格尔说,拿破仑之所以为拿破仑,在于他的全部历史,可是弗洛尹德会说,拿破仑之所以会做那些事,原因或许就在他小时候有什么“情结”。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解释方向,可以叫做“考古论”(或始基、开端论,archae-ology),正好和“终结论”相反,这种情形,利科叫做“解释的冲突”。不过,我说,方向固然相反,但在联结“开端”和“终结”的关系上,在精神上似乎还是有不少相通的地方。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往事。大概三十年前,一位同事说,黑格尔的书不好读,过去总想把他说的每句话都弄懂,后来觉得大可不必,有些话也许他自己都不懂。说这话时,那位同事和我一样都很年青,他可能早忘了这个意思,但我却一直在琢磨它。三十年了,多少读了些哲学书,我诚恳地对学生说,按我的体会,书跟书很不一样,有的书的确是应该、也经得起反复读的。我们不能说这些书“句句是真理”,但我觉得至少其中主要的、大部分的话都是有根据的。这就是说,不一定是“真理”,但说那些话毕竟是有理由的,不是“大言欺人”,更不是连自己都不懂的“不知所云”。这几年,我在读哲学史上许多大家们的著作时,都有这个感觉,这次在读黑格尔这个“序言”时更有这个感觉,恨不得再多读几遍,恨不得把全书再读一遍。大家们的书的确有这样的吸引力:让你恨不得再去读它。
我这样的态度是不是过于迷信古人、古书,过于迷信“他人”、“他人的书”了呢?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恰恰相反,我跟学生说,大家们的书之所以总是有读头,正在于他们从不轻信任何他人的话,对任何人说的话都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对任何话都要追问说它的“理由”和“根据”,象毛泽东说的,凡事要问个“为什么”。
这种说法表面上看似乎很矛盾:既说要钻研他的话,又说不要信他的话;实际上这里并不矛盾,因为你不信他的话,才钻研它,又因为你相信他的话不是无缘无故说的,才值得你去钻研它,弄清它的缘和故,弄清之后,你也可以不同意它,但你必须承认,说这话的人不是在胡说。
世上的书浩如烟海,哲学类的书也多不胜数,大部分书都各有用处,但有一些书是经得起推敲,应该钻研的。就哲学史言,我们叫这些书为“古典著作”。“古典著作”是一些总是有读头的书。什么叫“有读头”?就哲学而言,就是经得起多问几个“为什么”。有的书,问它三个“为什么”就问住了,有的书可以问十个二十个也问不倒它,而有的书则似乎可以永远问下去,它都有话来对付你。
这就是说,有些书似乎永远是“活”的,它随时都在准备回答你的问题和批评,为自己的立论进行答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书是这样,黑格尔的书也是这样。黑格尔早已死了,但他的书并没有死。黑格尔不是“死物”。人不会和死人打架,也不会和“死”了的“学说”、“思想”辩论。你被打了,表示你活着;你的“思想”被批评了,被反驳了,表示这些“思想”还“活”着。“古典哲学”正是在不断地被批评、被质询、被否定中表明它们还“活”着的。正象活人不意味着总是“正确”、不犯“错误”一样,“古典著作”也不意味着它们都是“正确”、“无误”的,但它们“活”着,这就很好。
  序一 一本奇书

  冰心

  我认识霍达,是从读她写的《国殇》和《民以食为天》开始的。我喜爱这位年轻的女作家,因为从这些文字里,我看出了她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但我还不知道她是位多产的作家,她写的电影剧本、戏剧本等等,我都没有看过。直到她送给了我一本《穆斯林的葬礼》,我才知道她是回族,而且写作的才能是惊人的!
  关于回族,我知道的很少,因为我的亲戚朋友里,没有一个回族人。我只知道回族人都爱干净,不吃猪肉,男人们戴着一顶医务工作者那样的白帽;北京有一条牛街,里面住的都是回教人,还有教堂(清真寺),如此而已。
  看了《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书里每一个细节,我都很“陌生”,只有书中小主人公新月在北京大学生活的那一段,因为北京大学的校园就是燕京大学的故址,我对燕大校园的湖光塔影,还是熟悉而且有极其浓厚的感情的。
  回来再讲这本小说,我觉得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它以独特的情节和风格,引起了“轰动的效应”,这“效应”之广之深,大家知道得比我还多,我就不必细说了!
  现在,我知道这本书正在译成许多外国文字,在海外出版,虽然里面有些删节,我对此还是十分欢喜。我愿意全世界的读者都知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之中,有十个民族是穆斯林,而且在中国十亿人民之中,就有一位年轻的回族女作家,她用汉文写出了一本极富中国性格的、回族人民的生活故事。关于这本小说,在中国的言论和评价,真是多得不得了,好得不得了。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谚,说“百闻不如一见”,亦愿海外的朋友们,都来读一读这本中国回族女作家写的奇书!
  1990年7月,古尔邦节
  (此系冰心先生特为《穆斯林的葬礼》外文版所写的序言,发表于1990年8月18日《文艺报》。)

  序二 穆斯林诗魂

  刘白羽

  1990年4月22日。
  上午读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无法释手,不过按照我读书的习惯,总留一个结尾专门来读,因此还是忍耐住了。下午睡起,将全书读完,释出压在心头的沉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觉得这是一部穆斯林的圣洁的诗篇,充满悲剧的美感。过去的生活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这部书场面十分阔大、头绪那样纷繁(本来人生就是阔大而纷繁的),通过一个玉器世家几代盛衰,唱出一曲人生的咏叹。全书前面部分还惰缤意密,精心刻画,到后半部已如大潮汹涌,不可遏止。这是玉的长河,不,人生的长河,命运的长河,悲剧的长河。到新月之死,我实在无法抑制,不能不流下眼泪。如果不是把人生的真谛写得如此深邃,如此动情,能有如此摧肝裂胆的艺术魅力吗?
  读这部书,有如读《巴黎圣母院》,奇谲诡变,奥妙无穷。一个中年女作家,能够有这样强大的驾驭历史、挥洒人生、驱使命运,写得沉雄浑厚、凝练典雅的创造力,达到了惊人地步,实在难能可贵。所以取得这样辉煌的艺术成就,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她在追求一种美,人生如果没有这种美,人生有什么意义?艺术如果没有这种美,艺术有什么意义?正是这种美,深沉的美、崇高的美,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我仔细品味著作者为什么掌握了这种美,我发现,作者是一个有自己美学观的人。她写道:“我在写作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并且希望我的读者也得到这样的享受”,“我历来不相信怀着一颗卑劣的心的人能写出真善美的好文字”,“我觉得人生在世应该做那样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剧,悲剧,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毕竟完成了对自己的心灵的冶炼过程,他毕竟经历了并非人人都能经历的高洁、纯净的意境。人应该是这样大写的‘人’。”
  的确,一页一页读下来,我进入一个庄严而伟大的世界。读到《玉殇》梁亦清之死,这是大斧铿锵的雕塑,悲壮淋漓,令人震骇,读到《玉王》,韩子奇青云得意,斗角钩心,用笔如此老练,千万世态,游刃有余,我深为这种艺术功力而赞叹。围绕着这一条清澈而晶莹的玉的长河,梁君璧、韩子奇,各有鲜明的性格,各有独特的内心世界。但在这庞杂的人生之林中,却响起一支幽幽的乐曲,它由小而大、由轻而重、由弱而强,一个形象轻盈而出——这就是新月,正是这一纯洁的灵魂、幽静的灵魂、美的灵魂,本来是一道活泼的小溪,却一下跌入人生的劫难,由梁君璧之拒绝楚雁潮这一波澜突起,掀开可怕的命运的剧变……“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使得纯真的少女的爱心像一块无暇之玉一下跌得粉碎。是的,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她是“为人心作传”——无论是优美的,无论是残酷的,人的心灵,压倒一切,镇住一切。新月之死,令人悲痛欲绝。这绝不是因为我有一个和新月患同样病而死去的亲爱的儿子,才会抚今忆昔,引起创恸;倒是一个失去爱子的父亲的心,才能感受到凄切命运中美的触动。新月之死,是祝英台之死,是缠绵的,又是壮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苍天泣血,人们的心正是从这悲剧之美中得到净化。
  从艺术评价来看,我以为林林总总的诸多人物中,梁君璧是作者塑造得丰满的一个典型形象,一言一语,一颦一笑,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我想到《红楼梦》中的凤姐。也许因为我是北京人,我生长在曾经富极一时而终又凄凉零落的大家庭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使我懂得梁君璧,她表面上显露着压人的威势,其实内心隐藏着一腔悲痛,一部书能写出一个典型人物已不容易,何况全书在艺术上可以称得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我读《穆斯林的葬礼》,实为多年来难得的艺术享受。
  当然,从美学的完美之境这一高度来考察,全书也非无不足之处。我相信作者的才华与意志是能够承受这种过苛的要求的。王国维有“隔”与“不隔”之说。梁君璧之风云叱咤,韩子奇之愁肠百结,都衬托新月,净化主题,至新月之死,大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势,她盼望着天明,她在天明时死去,这是人世间多么大的悲痛呀!这些都丝丝入扣,不隔;但韩子奇在伦敦,楚雁潮突然而来的爱情,由于铺垫不够,过分突兀,从而不能出神入化,精韧至微,则隔矣。当然从全局之矫捷,大可不计片断之平弱,但有一点是否值得推敲?作者精心筹划,独树一帜,以今昔对比结构全书,有如两条河流相溶相会,相彰相衬,其妙无穷。但是不是创作了结构,又受到结构之局限呢?
  前面说到完美,完美当然是美学的很高的准则。我考虑这一问题,是从罗马圣彼得教堂开始的。当我走到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母爱》跟前时,那种整体的完美一下镇住了我。在文学上,我崇拜《战争与和平》,但是在托尔斯泰笔下,我以为体现了艺术完美的是《安娜·卡列尼娜》;我崇拜《悲惨世界》,但是在雨果笔下,我以为体现了艺术完美的是《巴黎圣母院》。《穆斯林的葬礼》从悲剧美这一角度来看是达到一定完美的程度,读完所以令人不释于怀,就因为它具有悲剧美的感化力。作者在后记中讲到:“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仅仅炫耀技巧就失去了灵魂。”还说:“至今弄不清我运用了什么技巧,也弄不清楚这本书按时下很流行的说法归属什么流派。”作为一个既欣赏西方古典文学、又欣赏西方现代文学的人,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同时是浪漫主义的,当然,不是停滞于古典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而是迈步于今天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它显得更鲜活、更有灵性,因而也更动人。在悲剧张庭这一点上,它属于莎士比亚,在探索人心这一点上,它接近茨威格,但是,它比茨威格有气势,因此它是不平凡的。
  正因为是为穆斯林人心作传,全书笼罩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因此我说它是穆斯林的圣洁的诗篇。当然,我所指的不是在书中阐发了多少真主的旨意。我所指的是它扬起穆斯林美的灵魂。也许有的读者觉得这个悲剧太悲惨了,但是,在尾声部分,梁冰玉看到“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现在门边,洁白的皮肤,俊秀的脸庞,黑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正吃惊地看着她。‘新月!新月……’她一把抱住了少女……”是的,默默苍天,沉沉大地,过去的生活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梁冰玉抱着的已不是新月,而是梁家第三代人,她抱住的不是一个新的新月,一个未来,一个希望吗?对于细心的读者,这轻轻一笔也就足够了。
  (此文原系刘白羽先生为《穆斯林的葬礼》所写的评论,发表于1990年7月29日《光明日报》)

有哪些书的序言让你耳目一新或者会心一笑?

‍‍《小王子》的序言,虽然并没有点到什么主题,也没有很耳目一新,但是短短的一段文字,就让人感受到了孤独和温暖,此中还略带一丝的悲伤。看完过后发现,果然这正是本书的基调。序定了基调好像也不错,感觉童话从序言就开始了呢!简单朴实,自然和谐,让人从序就入了戏。‍‍
‍‍《小王子》的序,虽然并没有点到什么主题,也没有很耳目一新,但是短短的一段文字,就让人感受到了孤独和温暖,此中还略带一丝的悲伤。看完过后发现,果然这正是本书的基调。序定了基调好像也不错,感觉童话从序言就开始了呢!简单朴实,自然和谐,让人从序言中就入了戏。‍‍
‍‍《国史新论》的序言会令我会心一笑,,私以为道出了一个有愿学习、了解历史的人应该有的态度。‍‍
‍‍‍‍让我耳目一新的是《统计力学论题》的序言,路德维希·玻尔兹曼1906年自杀身亡,他毕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从事统计力学的研究工作。继续这项工作的保罗’厄仑菲斯同样于1933年自杀身亡,现在轮到我们来研究统计力学了。 ‍‍‍‍
读张岱《夜航船》的序言令我会心一笑。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 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一篇好玩的序言

有些书之所以翻开,不一定是它真有多好,只是碰巧撞上了。

比如网易蜗牛正在进行的4月份读书打卡活动,要求连续一周打卡指定书目,共读的《各有各的活法》帮助打卡了5天,剩下的两天得另打开一本书瞧。我大致翻了一下,选中了一本跟古代文化有关的,从目录上看内容挺有意思,涉及古人追星、穿秋裤、反家暴啥的。

不过最先吸引我的是该书的序言。序言啦、后记啦啥的也是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书也常有好的序言或后记助兴。

自序往往是谦虚的风格居多,也可以带点小得意。太得意的要么本人是大狂牛,要么就是好炸毛。比如有的人在前言里说自己的书是给少数“精神贵族”看的,如果你看不懂,很明显,你不属于这一圈子。

如果是为别人写序,通常是夸奖的成分居多,除非你真是大家,能从中挑出不少毛病。而夸奖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把自己摆低以抬高作者就显得很low。如果说一般的书或作者我都瞧不上,但是单单为这本书或作者圈粉就显得很不一般。

我这里要介绍的这篇序言就属于后一类型。

写序的人开篇就说:“写序这种事,在我的感觉里,例属文人之间的酬答,如果不是关系特别好,抑或是真心觉得文笔可观,写起来难免尴尬且心累。”

然后,话锋一转,“以我散淡的性子,遇到写序的邀约,历来是敬谢不敏。×××的书算例外。”从这里,你暂时还看不出是因为两人“关系特别好”还是因为“真心觉得文笔可观”。

“作为一个写古典诗词赏析出道的作家,我其实不大看今人的古体诗,大约是口味被养刁了,受不了矫揉造作的堆砌。他的诗却是出乎意料的好,萧然有古意,内里又温存开阔。窃以为,他将文采绽放在信手写就的诗里,而文章则成为载道之所在。”这句说的是在古体诗方面我很专业,作者的古体诗写得很不错。

“他最大的魅力来源于反差萌。单看文章会以为他是学养深厚的老先生,见本尊是软萌小可爱,于是便会有惊喜,他没有文人的清傲、学者的孤高,是一个擅长沟通,很会答疑解惑的人,且性情温厚,澹泊随和,专注之余带一点恰到好处的疏懒,殊为有趣。”这句是说作者不光写得好,人也挺招我喜欢的。

接下来说作者曾帮了自己不少忙,所以,“怀着感恩的心,这篇序言是我跃跃欲试主动要写的”,除了继续恭维作者为文为人之外,顺便说出这序言很该我写。

“这些文章原是登载在报纸上的专栏,自须紧跟时事,不乏热点话题,取材容易了,写作难度就上来了,要做到通俗而不媚俗,深刻而不刻板,风趣而不卖弄,是很难得的。”这段话介绍了书中内容的来历,而且这类题材写好很难。

接着另起一段,而且是独句成段——“难得的是×××做到了。”此处,我必须借用戴老爷子那句话——“我的个天!”

这本书是啥,写序言者又是何许人也,我就偷个懒不说了吧。

读一本好书征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征文吧,征文具有标题醒目,让人一目了然的特点。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征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读一本好书征文(精选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一本好书征文1

  暑假里的一个星期天,看电视的时候,我发现哥哥居然说得出每个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于是我便开玩笑的问:“喂!哥哥,请问你知道吗迈克尔﹡乔丹的电话是多少吗?”没想到,哥哥居然反问:“对不起,妹妹!我不知道,但打听了很久。你知道吗?快告诉我!”我大笑起来时却惊讶的发现:哥哥居然有了那么一丁点的幽默感。

  而让我更深刻理解幽默感的还是那本叫做《大话西游》的书,书的序言里有这样一段话让我印象清晰: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攻击。

  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应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小,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又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的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出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幽默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与被幽默的胸襟与自信。

  所以,越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们,越富有幽默感,看来,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满健全的人格!我们小学生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是幽默感应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点滴中慢慢陶冶。

  读一本好书征文2

  暑假读了《教室里下起了毛毛雨》这本书之后,我有许多感受。这是一本有许多个片段而组合成的故事。书中以调皮捣蛋的王小瞧作主角展开了几个五年级的学生、老师等人物的精彩故事。

  作者王勇英在每一个故事中都写清了一个或者是几个人在这一个片段中的特点。比如在《教室里下起了毛毛雨》这一片段中,作者着重写了王小瞧调皮捣蛋的特点,而在《王小瞧的怪鞋子》这一片段里的棉花开老师,作者又写出了她的善解人意……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子,一个童心未泯的淘气老爸,还有一个爱大惊小怪的老妈,再加上一个像天使一般可爱的老师和一群淘气天真的同学,他们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片段。书中的幽默随处可见,语言还特别风趣。作者把书中孩子们的许多小事,许多他们要斤斤计较、吵吵闹闹、争得不可开交的趣事一一展现在书中,让我们看到,这更能体现出他们天真可爱,善良……这本书体现了众多人物特点,再加上它的内容丰富、活泼,看起这本书来就好似身临其境,感觉真有这么一回事一样,就像自己真的经历过这样的事。

  虽然他们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儿而争吵,但还是能够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的友善、团结。

  读一本好书征文3

  轻轻合上《残狼灰满》,闭上眼,我脑海中又浮现出书中的情景。

  这本书写的是一只叫灰满的狼王,有两条腿残了,但是没有放弃生的希望,最最下等的贱狼黄鼬开始无微不至地照顾它,并让灰满把残肢搭在自己的软肋上,合成了一匹六只脚的双体狼。灰满凭借双体狼的特点和过人的才智重新坐上狼酋的位置。和黄鼬有了自己的骨肉后,它不愿自己再变成一匹残狼,遭其他人讥讽、嘲笑。选择和一只山崖羊同归于尽,把双体狼酋的尊严留在了狼群和每一个人的心里。灰满宁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让我敬佩不已,

  残狼灰满教会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放弃,只要有一个目标,就要向前。故事中,灰满首次和黄鼬抓捕兔,试了几次都失败了,黄鼬有些泄气,可是灰满坚持不懈的鼓励她,最后捉住野兔,美美地吃了一顿兔子肉。当他骑在那匹小母狼背上时,经历了爬山、钻荆棘丛、奔跑、跳跃这些在一匹正常大公狼眼里轻而易举的事,他付出了汗水换来的却是一次次跌倒和失望,但他从不放弃。这让我想到了许许多多像灰满一样身残志坚的人:海伦凯勒、张海迪、桑兰等,他们的成功背后付出的是双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想想自己做事常常半途而废,我自惭形愧

  那匹小母狼黄鼬则教会我知恩图报。她被恶狼群追赶,险些被吞食,因为灰满找到了一匹饿死的牦牛,出于本能的一声大叫,吸引了狼群,她才幸免于难。后来她却在灰满最艰难的时候,不下百次救灰满,并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合二为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尚懂得此理,而我们呢?一味地索取,自私地认为家人、老师、同学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从来不懂得回报他人。难道不该好好反思反思吗?

  《残狼灰满》让我重新认识了狼,改变了他们在我心目中那狰狞的面目。残狼灰满让我敬佩,小母狼黄鼬更令我感动。

  读一本好书征文4

  《笨狼的故事系列》是汤素兰的代表作有之一。据我所知,汤素兰是位了不起的儿童文学作家,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海峡两岸童话征文佳作奖、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二等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

  故事中的笨狼是一只笨得可爱的小狼。他十分善良,乐于帮助人,但总闹笑话。笨狼有一个好朋友叫聪明兔,笨狼不明白的问题,聪明兔都明白。森林里也有一些家伙想欺侮笨狼,不过,到头来他们聪明反被聪明误总是吃不了兜着走。

  这套书大约是两年前买的,那时儿子才五岁,还没有自主阅读这样的书的能力。我曾为他读过《笨狼的故事》中的几篇,常是读着读着,母子俩就笑倒在床上。“妈妈,多笨的狼啊!他怎么会连自己都找不到呢?”“妈妈,大浴缸里真能学会游泳吗?”……后来,因为儿子又迷上了其它适合他自己读的书,因为我没时间就没再读了,这套书就放下了。大概在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他自己找出了这套看了起来,常被逗得哈哈大笑。今年暑假期间,儿子再一次阅读起来了,而且,由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他明显读得更认真了,还不时会和我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他说:“笨狼真的很笨,但笨得可爱,我很喜欢他。”他还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画了一幅画呢!惹得我也忍不住一口气把这4本书看完了。

  说真的,我对这系列故事也爱不释手。小笨狼的可爱、天真、善良,无知但却充满了求知欲和行动力的性格,都通过充满幽默感的语言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在和儿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好像回到了快乐的童年。亲子共读,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最有效的途径。亲子共读,更让我们这些大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下,在浮燥的社会环境中,总感患得患失的心灵找到了恬静的港湾——童年的纯真与唯美。所以,亲子共读,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读一本好书征文5

  晚风轻轻的挥动着纯白的绸缎,为夏夜送来几分清凉,手中捧着心爱的书本,心在那星罗棋布的夜空下飞翔。

  一把把红艳艳的油纸伞,如蒲公英带着绒毛的种子在我的眼帘下粲然飘舞。油纸伞是爷爷送给奶奶的。爷爷说:他不会让奶奶淋着一星半点的雨,一辈子都这样,为她,为子孙后代遮风避雨。后来,爷爷去世了,只留下了油纸伞和对奶奶的承诺。奶奶对“我”十分疼爱,好像是在完成爷爷未了的心愿。在一次突如其来的洪水中,奶奶也与世长辞了,只有那把油纸伞和爷爷的不朽的诺言陪伴着“我”,带“我”飞向了天边的那片云彩。

  我知道,油纸伞是一种象征。它象征着美、爱、亲情、责任……小镇的女人们看到的是美,爷爷表达的是责任,奶奶享受到的是爱,“我”依恋的是亲情。往往是这样,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份美好,在现实生活中,这份美好则要依附于一个实物,油纸伞就是一个实物吧!

  捧着心爱的书,看着,看着,眼泪竟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泪眼中恍惚出现“冬瓜”与施诗挥泪告别的场面。接着,“冬瓜”便像天使一般飞向了蓝天深处。

  “冬瓜”原名叫吕尚书,和施诗是同桌。他们的关系十分要好,施诗经常带巧克力给冬瓜吃。冬瓜呢?他每天放学之前都会把今天要写的作业写在一张纸上,然后交给施诗。因为施诗总是粗心大意,忘记或弄错今天要写的作业。正好施诗和冬瓜的座位间有一个小洞,巧克力和纸条可以从中穿过。就这样,巧克力和纸条的一次次交换,小小的洞中竟已贮满真挚的友谊。但一次意外夺走了冬瓜的生命,也打破了冬瓜和施诗之间的宝贵的交情。施诗孤独了吗?不她明白,冬瓜没有走,仍陪在她身边,只不过她看不见他,但是,施诗每天放学后都能在座位上找到今天要写的作业。

  毕业典礼上,冬瓜真的出现了,只不过,他是来和施诗道别的,冬瓜必须得走了,因为他已不属于这个世界。他已逗留了这么长的时间,只是因为怕施诗把今天要写的作业弄错了。

  是否存在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世界吗?如果相信,它就会在那里,它和我们看得见的这个世界共同讲述了一些故事,有点惊悚,有点怪诞,但绝对美好。我从来不知道,人世间的友情竟如此伟大,它可以让人毫无私心的奉献着,不求一丁点回报。但话说回来,你想拥有这份无私的友谊,你必须先无私待人,让别人感受到你那无私的心。

  书香馥郁醉人,书香恬淡静雅,书让我的心得以宁静,书让我的生活时刻充实。忽然,一颗流星划过,感觉手中攥着什么东西。低头一看,啊!竟然是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是书送给我的吗?我自语……

  读一本好书征文6

  《双面猎犬》是由“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则感人的故事。

  这本书的主人公白眉儿,是一只狗和豺的混血儿,它的父亲是一只名叫洛皇的优等猎犬,它的母亲是埃蒂斯红豺群中一只名叫达维娅的年轻母豺。

  白眉儿被豺王奥索尔赶出豺群后,决定投靠人类。它的主人苦安子是个酒鬼,经常唆使白眉儿去偷鸡。被发现后,苦安子欲将白眉儿卖掉,却被村长阿蛮星救出,成为了阿蛮星的猎狗。村子里又丢鸡了,大家都怀疑是白眉儿偷的。但主人阿蛮星却相信它,将它放走了。白眉儿为报答主人对它的恩情,在雪地里躲了七天七夜,终于抓到了偷鸡贼——两只红狐,为自己洗清冤屈。后来,主人带它去狩猎,它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立下战功。主人把老黑狗脖子上的护脖移到它身上,这意味着把信赖和宠爱也一并移到它身上。

  读完了这本书,我觉得她白眉儿有三点值得我学习:一是忠诚,二是知恩图报;三是它那锲而不舍的毅力。

  忠诚,形容狗再适合不过了。俗话说的好,穷养狗,富养猫。猫是嫌贫爱富之辈,只要自家断了荦腥,便会不知羞耻地踏进别人家门。而狗和猫不同,狗只要认准了一个主人,就算你再穷,甚至无法满足它的温饱,它也不会离开主人,白眉儿对苦安子的忠诚一直到苦安子把它卖给狗肉贩子的那一刻才结束。苦安子经常不给白眉儿煮狗食,白眉儿并没有因此而离开他。

  知恩图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白眉儿知道阿蛮星对他的恩情比山还重,比海还深,因此在打猎中,他孤身一狗,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追猞猁,为主人献上珍贵的猞猁皮。知恩图报,连狗都懂,我们为什么却做不好呢?父母供我们吃,供我们穿,而我们却想不到感恩,还时常和他们冷眼相对。现在想想,真有点惭愧。我们现在坐在这明亮的教室里,有了安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难道我们不该想想这幸福是怎么来的吗?这些都是先辈们用热血换来的啊!因此,我们更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锲而不舍,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支撑人们前行的精神。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白眉儿被怀疑在偷鸡贼时,他忍住内心的痛苦,在雪地里呆了七天七夜,没有食物,但它照样忍了下来。最终,它抓到了可恶的偷鸡贼,洗清了自己的冤屈,也为主人卸下黑锅。这种精神,我们却不易做到。在学习中一遇到难题,我就把它丢在一边,对它不闻不问,极少能自始至终地解决难题。像这样,一遇到困难就倒,又怎么能成大事呢?是白眉儿教会了我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

  白眉儿,你是一只优秀的猎犬,你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你身上,我懂得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因为你,让我感动。是你架起我心中那道绚丽的彩虹,让我对忠诚、感恩及坚持有了。

  读一本好书征文7

  暑假里我好好的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人类的故事》,这本书讲述了人类的发展演变历程,同时还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生活习性、衣着服饰、饮食文化、风俗特色、生存繁衍等等方面的内容。

  这本书因为实在太厚,许多的内容我都有些记忆模糊,不过还是有一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片段。

  首先是关于木乃伊的形成:木乃伊原来的意思是沥青,指一种干枯不腐烂的尸体。以在埃及发现的木乃伊的'数量最多,时间最早,技术也最复杂。埃及人在制造木乃伊时,首先从死尸的鼻孔中用铁钩掏出一部分的脑髓并把一些药料注到脑子里去进行清洗。然后,用锋利的石刀,在侧腹上切一个口子,把内脏完全取出来,把腹部弄干净,用椰子酒和捣碎的香料填到里面去,再照原来的样子缝好。这一步做完了之后,便把这个尸体在泡碱粉里放置40天,再把尸体洗干净,从头到脚用细麻布做绷带把它包裹起来,外面再涂上通常在埃及代替普通胶水使用的树胶,然后把尸体送给亲属,亲属将它放到特制的人形木盒里,保管在墓室中,靠墙直放着。

  其次是关于毛利人的说辞:毛利人约于一千年前由太平洋中部,从传说中的哈瓦基乘木筏迁徙至此,并从此定居。今天,生活于城市的毛利人,依然继承了毛利的传统文化。他们对族人聚首的时刻,如葬礼尤为重视,分散各地的家人都珍惜会面的难得时刻,总趁机回乡。说毛利人一旦离开人世,便会与祖先会合,并凭着他们赐给的力量,赋予子孙精神力量与指引。毛利人极重视他们的传家宝物,如权杖、绿玉项链等,深信它们蕴藏着祖先的灵气。他们会将这些家传之宝传给世代子孙。

  人类神奇的故事历程还没有结束,人类秘密的探寻工作也还在进行,我愿意做一名考究人类发展史实的学者而努力,发现更多有趣有益的现象。

  读一本好书征文8

  最近我读了一本外国名著《苦儿流浪记》。这本书的作者是生活在19世纪的法国作家马洛。

  这本书里讲述了可怜的弃儿雷米的故事。雷米要四处卖艺挣钱,我很同情他又没有办法帮助他。更让我觉得糟糕的是,和他在一起的老人维塔里斯去世了。这让雷米的处境雪上加霜。好在雷米是一个坚强的少年,他依靠坚强和勇气在世界上生存下去。故事的结局也令人欣慰,雷米在天鹅号上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苦儿流浪记》中的苦儿雷米虽然不幸,可是依然有人陪伴着他,比如富有爱心的巴伯兰妈妈,善良的维塔里斯老人,小猴子“心里美”等等,雷米的生命里还是充满爱的。

  读完《苦儿流浪记》,我忽然想到我的书柜里还有一本漫画书,叫《三毛流浪记》。可怜的三毛是旧上海的一个流浪儿,他穿得破破烂烂,经常光着脚丫走在大路上,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本漫画书后来还被改编成了电视剧。歌中唱道:“三毛哩咯三毛,流浪哩咯流浪,赤脚走过马路哩咯弄堂。三毛哩咯三毛,流浪哩咯流浪,睡在那垃圾箱,饿得我心发慌。流浪!十里洋场霓虹灯光闪闪亮,大饼油条馄饨豆浆喷喷香……哪一天,哪一天,我有吃有穿有住有钱不再流浪,流浪……”每当听着这首歌,看着三毛流浪的画面,我就忍不住想为小三毛大哭一场。

  虽然雷米和三毛生活的国家不一样,时代也不一样,可是他们年纪小小,却过着这样悲惨的生活。我甚至觉得无依无靠的三毛比雷米还要可怜。看着这些书里的故事,我真希望在现实生活里不要发生。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是祖国的花朵。

  我合上《苦儿流浪记》,将《三毛流浪记》放回书柜,我仿佛看到雷米和三毛在向我挥手。我在心里默默念叨着:“雷米,三毛,祝你们幸福!”

  读一本好书征文9

  今天心情大好,拿本书来看看就选《军犬黑子》。

  文章讲述了一头叫黑子的军犬。一次,指导员给它一个任务,找出谁是“小偷”,黑子很快就找了出来,但指导员看了连连摇头。最后黑子的自信心被击败了,它选了别人。指导员最终把答案告诉了黑子,黑子落下了豆大的泪珠,头也不回的走了。它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指导员。这件事让所有人都懊恼。

  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不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应该有自己的尊严。而且我认为文中的指导员也不该那样做,换做任何人都有像黑子一样的反应。不过黑子的反应也的确让我出乎意料。因为,在这之前,我认为只有人才会有尊严。但我错了,哪怕是一条狗,也会有自己的尊严。人与动物可以没有任何东西,但绝不能没有自己的尊严。

  看完这篇文章,我想起在生活中,我不可以剥夺被人的尊严。记得有一次是自习课,老师不在教室,我的同桌和前面那个同学讲话。当时我本不想去理会,但是他们声音越来越大,我实在忍不住。我就把他们2个骂了,就连其他同学也听见了,后来我很后悔,我骂人不对,影响同学们的友好团结,还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我想跟他们说声“对不起,我错了”。

  读一本好书征文10

  鲁迅的《一件小事》是一篇很短的小说,主要情节是:在一个刮着北风的冬天,“我”坐着人力车出门去。当人力车夫正在大道上奔跑时,车把带倒了一个从道旁横截过来的衣着破烂的老妇人。当时“我”看到老妇人并没有受伤,而且也没有别人看见,就想叫车夫快些开走。可是车夫却立即放下车子,挽起老妇人,并到巡警分驻所去承担责任。这时“我”突然觉得车夫那“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这篇小说,使我产生很多联想。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抗日战争,经过无数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抗日终于胜利了。

  像《一件小事》中所描写的在北风呼啸中还得顶着风霜,冒着雨雪拉人的车夫和头发花白、衣着破烂的老妇人那样的劳动人民,现在也早已翻身了,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我们的国家还并不富强。因此,我们更应该像鲁迅那样关心人民、热爱人民和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从《一件小事》中我还知道了自我批评的重要性。我们要虚心听取老师、同学们提出的意见,要勇于承认并改正缺点错误。我们不能像某些人那样只满足他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听不得别人的批评,也不愿意去自我批评,骄傲自大,那是非常危险的。任何人都不是天生的圣者,只有经过不断严格地要求自己,才会有进步。像鲁迅这么伟大的人物都毫不客气地批评自己、检查自己。我们更应该这么做。

  鲁迅的名字早已印在我的心上,但认认真真阅读鲁迅的作品却是第一次。虽然读的是很短很短的《一件小事》,但鲁迅那种热爱人民,严于自我批评的精神却深深打动了我,并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成为鼓舞我前进的动力。

  读一本好书征文11

  一个性格软弱、心地善良的女生盛欣怡,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但是,她的妈妈突然得了不治之症。这场飞来的横祸,使她的生活乃至性格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着老师不断的鼓励,但对亲情和友谊的烦恼依然使她感到无助,她的妈妈最终永远离开了她,而她却过早体验到了生命和爱的深刻含义。我读完《生命流泪的样子》后,它描绘的故事深深地让我感动。

  我非常同情盛欣怡,小小的年纪,却要承受人世间的生离死别。人们常说,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没妈的孩子是根草。我想大概就是因为这样吧,她的妈妈就要锻炼她的独立意识,培养她做家务活的能力。所以每一天的家务活都包在十二岁的欣怡身上,欣怡做得非常认真,但是她的妈妈却总是发脾气。

  读到这儿,我真的有点为欣怡打抱不平,她做得那么认真、努力,却总是换不来妈妈的鼓励,反而还对她发脾气,就连欣怡也忍不住对妈妈说道:“你知道吗?我现在每天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去学校!虽然同学们欺负我,可是我还是愿意呆在学校,我最害怕就是放学!每天放学我都不想回家,我讨厌这个家!我不愿意看到你!”欣怡真的受了很多委屈。

  但当我读到书的尾幕,我看到了妈妈写下的日记,我哭了。原来妈妈对欣怡的一切苛刻和狠心,并不是因为她对女儿的爱有所减弱,更不是因为身体上的痛苦需要发泄,而是妈妈要拼尽生命终点最后的燃烧,更是因为对欣怡最深最深的爱!

  妈妈对欣怡的爱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更多的是无微不至的,每一次安慰是爱,每一次鼓励是爱,每一次批评也是爱。所以,我们要知道,母亲不管干什么,都是在为你好,对你更深沉的爱。

  看完这本书的以后我的心情很不好:对于孩子们说,过早失去父母,是人世间最残忍的事情。不过,生命总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就如同四季的叶子,春天新鲜的叶子长了出来,到了秋天,它们就会凋落飘零。到了冬天,那些枯叶就会融进大地,用它们全部的生命之爱孕育着来年新的生命。地球上生命的轨迹大都是如此。但是我们坚信,母爱一直会伴在我们的我们的身旁,也会用她们全部的生命关爱保护我们成长。

本文标题: 你读过哪些书的前言或序言部分很有趣或很感人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3461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孩子挑战第九章读后感怎么写(阅读《挑战》读后感悟例文)初3读后感500字(初三读后感 500字 不要抄袭 - - 文笔不要幼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