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关于恒心的读后感(曾国藩家书读后感300字左右的有没)

发布时间: 2022-09-24 19:10: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2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600字自己写的《曾国藩家书》读后感今天有幸读了《曾国藩家书》,让我感受很深的地方有许多。如:在家书中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对子女的学...

曾国藩家书关于恒心的读后感(曾国藩家书读后感300字左右的有没)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600字

自己写的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今天有幸读了《曾国藩家书》,让我感受很深的地方有许多。如:在家书中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对子女的学习教育非常严格的父亲。他很多家书中都要求其子,把日常练习的字,诗词等作品寄给他看,然后,他再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加以指导,他指出“读书宜专,习字宜恒”。同时他也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次其子久病不愈,他信中仔细询问有没有在吃药,吃了什么药等等。还建议要想身体健康关键是平时要加强锻炼,不能一味的靠吃药,“饭后千步走”是个不错的健身方法。
曾国藩作为国之栋梁,人们眼中最好的儿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亲,其后世子孙中大师级人才辈出,遍布海内外。曾国藩的家教或许给出了答案。在曾国藩的330多封家书中讲求人生理想、道德修养。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与曾氏家教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偏差,我们过分的重视了“才”的教育,忽视了“德”的教育。什么是曾国藩所说的“君子”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已有定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皆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愚人不足为社会患,小人却是社会的大患,“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振聋发聩,值得我们深省呀。
我们的小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的“重负”主要来源于学数学、学写作、学英语、学各式各样的特长……。与曾氏家教比,我们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谈、口号的层面。小学教育应当是生活教育,教育孩子们明白人与人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兄与弟的关系,知道人与人的关系才能把人做好。让孩子们明白自己的身份,应该尽什么义务,应该行什么礼节,这就是教育。旧时代的《弟子规》就在规范孩子们的行为,培养孩子们有修养、明事理方面做的很好。《曾国藩家书》中对弟子的教育也是从生活行为入手,着眼道德培养。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却把这些忽略掉了。有人戏称我们和孩子是“非常6+1”的关系,6个大人围绕着1个孩子转。再穷也要富孩子,致使许多孩子生活不能自理,不知道生活的艰辛,追求享乐,攀比虚荣。许多孩子也习惯了自己的中心地位,人人为我,我还为我,极度自私。这样的孩子都不懂也不会去敬爱自己的父母,“孝”是“仁”的基础,不懂得敬爱自己的父母,又怎么会爱他人、爱祖国。对家庭失去责任感,又会去担负什么社会责任呢?不“修身”怎能“齐家”何谈“平天下”。

结合曾国藩家书谈谈对家风的认识

曾国藩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人生六十年的时光里,做了许多事,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思考。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建设的开拓者,他拥有着超出常人的远见卓识。而《曾国藩家书》作为他写给子弟信件的汇编,更表现了他对世道人心的观察,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以及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验,我们读罢,定能感受曾国藩的大智慧,从中受益。
盖人不读书则已,亦即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在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作官,与用牧猪奴作官何以异哉?然则既自名为读书人,则《大学》之纲领,皆己身切要之事明矣。
谈章:在这里,曾国藩将自己的“金针”传给诸弟,这便是《大学》《中庸》里所说的“格物”“诚意”四字。曾氏年谱中说,他“效法前贤澄清天下之志”便产生在这个时期。如此看来,曾氏在信中滔滔不绝要诸弟立的志,正是他自己―一个年轻翰林的法前贤清天下的大志,立大志,让子弟们心存敬畏,努力追求,这是好事,而行动的纲要则在于“格物”“诚意”,穷究事理,躬自力行,便可成为一个读书明理的君子。
四弟之信,具见真性情,有困心横虑、郁积思通之象。此事断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只要日积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终久必有豁然贯通之候;愈欲速则愈锢蔽矣。
谈章:学问功夫在于日积月累,积累到一定时候,则有豁然贯通的感悟,除此之外,还要通世事,《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今人说,学问有有字之学,有无字之学:说的都是这层意思。曾国藩一向注重学问的积累,这也正是他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君子但知有悔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乎?
谈章:曾国藩认为,天有孤虚,地阀东南,天地都有不足,何况人?故人有所缺陷才是真实的。日中则反,月盈则亏,日月都不能追求圆满,何况人?故人应当有所欠缺才好,对人不必苛责求全。
《曾国藩家书》乃是一部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的心灵
本文标题: 曾国藩家书关于恒心的读后感(曾国藩家书读后感300字左右的有没)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2316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教研活动高中读后感(教研活动概论读后感)情绪心理学斯托曼读后感(求一篇学习“情绪心理学”之后的感想或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