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2-08-18 18:57:0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0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00多字,适合初中生,《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愿意看这本书,因为里面只是一封封枯燥无味的信。比不上小...

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 读后感

600多字,适合初中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愿意看这本书,因为里面只是一封封枯燥无味的信。比不上小说的奇异有趣,漫画的绚丽多彩,笑话的夸张搞怪。总之,自从它被买回来,我甚至压根儿没正眼瞧过它,直到曾老师要求带。
  
  课堂上,我看着封面上的几段话,心中的兴趣不由得浓了一分,那类似独立宣言般的文字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于是我翻开了它。
  
  直至看完一遍,我还有些发愣,一对母子从原本的哪怕有时间坐在一起也没话说变为几乎无话不谈靠的是这一封又一封的信?我细细地回想,从商讨独立到思考政治,我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段?哦……
  
  记得有一封信讲了旅游景点的人只看钱,为了赚取最大的利益把许多人思象中宽广辽阔永无边境的草原象圈摇钱树一般圈起来卖票收钱,进入了,照相业要收钱。当时我也说不出是什么情绪,他们有错么?没有。他们的景点收钱时应该的,可我仍觉得心里不畅快。再看到后面的寺庙中的僧人们手上沾着香灰便开始数那油腻腻的钱,这……我觉得什么信仰各方神圣的都不神圣了,他们只是信仰钱吧?!我觉得恶心,特别的恶心。
  
  再看后边,龙应台与安德烈对于很多事的不同看法,一方代表中国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或直接说一方代表中年人,一方代表少年--一个国家的新鲜血液吧。它们对于这些事的看法完全不同。如一箱苹果,龙应台或说是家长认为应先吃快坏的,这样可以吃完,而安德烈或说是少年认为应先吃新鲜最好的,不然岂不是一直吃的都是半坏的?
  
  我看了觉得很有趣,这些信中所言几乎是我和妈妈之间故事的一个影子。我尝试着用书中所表露的方法与妈妈相处,果然少了很多麻烦与不快。
  
  总而言之,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不但学会了与父母相处,还学会了许多事情。希望我与妈妈能与书中的母子一样,一步一步地走近。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500

《亲爱的安德烈》:我们的父母不了解的事
  “才使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从龙应台一人独写的《孩子你慢慢来》到龙应台、安德烈母子合写的《亲爱的安德烈》,我看完新书后的第一感觉便是油然生起物是人非的隔世恍惚,时间在静默间流逝飞去,仿佛昨日我还在捧读着《孩子你慢慢来》,龙大妈母爱所倾洒下的安德烈,一直是阳光小男孩的形象,昔日那位憨态可掬的安安,睁圆好奇的双眼指着问道“妈妈,那是什么”;而今呢,小生命已然茁壮成长,他具有了独立意识和强烈的个性人格,成长于德国的孩子相对东方之道显得个性高扬,甚至有那么一点桀骜不驯,当然,在龙大妈的循循善诱下,这里是傲气,没有戾气。
  其实,屈指一数,安德烈与我同年,皆生于1985,只是我一直活于1984。
  “性、药、摇滚乐”这是时代置于安德烈为“代表”的一代人身上的标签,也是他们这代人共同参与创造时代的流行标签。听到儿子的真情坦白抑或玩世戏谑后,再宽容温和的龙应台也不由自主焦急不安:请你告诉我,你信中所说“性、药、摇滚乐”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尽速回信。儿子的回答是,妈妈,不要只跟我谈知识分子的大道理,生活中还有很多人的乐趣。
  所以,这本书在阅读前给我的最大购买欲望,便是各自属于自己时代并且跟时代深刻契合的母子两人,在不同的语境交锋下,该是如何化解代沟?东方号称孝子文化源远流长,其实是杀子文化,二十四孝图那种近乎自虐和谋杀的血淋淋图景,让我看得不寒而栗;而西方则是俄狄浦斯的弑父传统,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场必然而至的精神上的“弑父”过程。作为母亲,有别于父亲,呱呱落地的孩子是心头的肉、骨中的血,母子相连,多少与父亲有着距离亲疏的差异。故此,儿子的反叛出走,对母亲的打击更甚,那简直是身体的撕裂,可是你能一辈子避免吗?
  听听罗大佑《未来的主人翁》是这么唱的,“因为我们改变的世界将是他们的未来”这是为人父母的一种救世主心态,支撑靠的是理所当然的责任与无私无穷的爱,为你,千千万万遍,毫无怨言,可怜天下父母心,大抵如此雷同。可是“别以为我们的孩子们太小他们什么都不懂,我听到无言的抗议在他们悄悄的睡梦中”。直到“有一天孩子们会告诉他们的后代,你们要守规矩”,西西弗斯推石上山的悲剧轮回,宿命的循环往复,无人可以免俗,即便睿智、坚毅如龙应台。
  我们的父母不了解的事,便是代沟的兀自存在,以一种挑衅的姿态得意洋洋矗立在人为的楚河汉界之上。父母慈爱,儿女懂事,只是尽孝的一种最低级本能,即反哺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因果承袭,更何况,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里,老年人的生活基本靠的是政府福利,从衣食住行到病有所养,甚至老有所终,是行政权力的一条龙服务,因为你在衰老前已借助纳税的形式向国家预付了一大笔为风烛残年未雨绸缪的资金,所以尽孝是一种道德上的宣传,而无法以国家的名义来立法强制尽孝,这是公民社会的一种共识。尽孝容易,难的是跟曾一度依赖的父母成为对床夜雨者,互相有说不尽的共同话语,道不完的掏心肺腑。在威权面前一声不吭,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龙应台在自己的骨肉面前逐渐呈现出一种焦虑,她试图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探清楚安德烈到底在想什么,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建立在什么样的认知基础上。
  去年发生的台湾大选上,绿营的一段视频宣传台词蘧然揪住我内心,我才不管什么政治背景和政客攻心策略。“他是你的孩子。他们青春,自信,帅气,漂亮,有时充满正义感,有时完全进入自己的世界。二十多岁了,已经多久,你不曾和他促膝长谈,告诉他这二十多年来的种种改变:他三岁的时候,蒋总统逝世,全国守丧一个月;他五岁前,有上千条歌曲被禁唱;他四岁时……”“这些历史都过去了,但真的,它们并不很遥远。你的孩子必须知道,没有宪兵可以检查他iPod里的歌曲”述说到这里的时候,我禁不住热泪盈眶。龙应台在信中多次叙述还原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以此苦口婆心并设身处地寻找同儿子交流的突破口,营建对话的交集。
  龙应台一代人,生于威权,长于忧患,目睹了乌托邦的解体、信仰的丧失、理想的幻灭,她为儿子“描绘一个黯淡压抑的社会,一个愚昧无知的乡村,一段浪费的青春”,尽管人如帕斯卡尔所说是一根脆弱的芦苇,轻易被风压伤,但“思想”使得一部分人“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积累能量”,于是见证了日后“权力的更迭和黑白是非的颠倒”、“帝国的瓦解”、“围墙的崩塌”,这是他们一代人的荣幸。然而这种私人的感受夹杂在时代的宏大叙事里,是消费主义统治下的一代人所不愿接受也不屑关心的,父母辈的苦难,与我心有戚戚焉,说实话,只能在日后通过“老照片”那样的平台来追悔叙述,可惜那时年幼,只记得梦里花落知多少了,父母的青春年华,已是越发云淡风清直至变为过眼云烟远去。我觉得玩物丧志的生活,比起德国少年的前辈们——希特勒时代的孩子们,或者部分前辈——东德时代的孩子们,总算是幸福无边了,没有纳粹,没有柏林墙的童年充满了单纯清澈的欢声笑语。安德烈的德国爸爸一代人,则经历了1968年对父辈们权威的反叛,他们在五月风暴中达到了高潮,而今呢,让父母担忧、愤怒不已的一代人,曾经以彻底的姿态断绝跟昨日世界的往来,而今却多是大腹便便的正派人士、各行精英们。
  当然,话说回来,在龙应台眼中那个对流行文化乐此不疲的小伙子,丝毫不是一个无知享受者,当然,我无权要求他能达到母亲的思想高度,谁说龙应台的儿子就该是思想家、作家、公共知识分子?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知识量与见识,放在国内也是八十后中的一小撮。
  龙应台在序言中就发出如斯的悲悟“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是的,漫长的人生旅途注定了分离飘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在往死亡迈近,人所追求的,是过程的圆满幸福,尽管在历史的尺幅下,那是多么的短暂,真正如沧海一粟,虚无缥缈。而之于她的忠实读者如我而言,更多的体会,只能待来日与爱人和孩子一道参与体会,现在无论如何是感受不到的,我能做的,只有闭上眼睛来幸福意淫。
  
本文标题: 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0419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全科医学读后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谁帮我写一篇啊))奇妙的数字国 读后感(奇妙的数王国读完后 有怎样的收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