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读后感(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成长过程启示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发布时间: 2022-06-21 01:57:0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8

看到氢弹之父于敏的事件你有什么感悟核武器的当量体积比又很大进步。比如一个1000万当量弹头重200公斤,一枚火箭可以送到10000公里的位置,现...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读后感(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成长过程启示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看到氢弹之父于敏的事件你有什么感悟

核武器的当量体积比又很大进步。
比如一个1000万当量弹头重200公斤,一枚火箭可以送到10000公里的位置,现在同样当量的弹头减轻到150公斤甚至100公斤,那同一枚火箭就可以把它送到12000公里或更远的位置。

于敏是我国氢弹之父,他都有哪些伟大功绩?

从1964年我国第一款原子弹是爆炸成功之后,我们记住了钱学森和钱三强的名字,三年后,也就是1967年氢弹再次爆炸成功,而我们却不知道谁是总设计师,直到28年之后,通过解密军事机密档案,我们才知道,中国的氢弹之父原来叫于敏。
1951年,国家成立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此时钱三强是这家研究所的所占,他需要大量物理方面人才加入研究所,这时候钱三强发现了于敏,于是于敏正式加入到钱三强的研究所中,成了一名研究员。
1960年,国家开始氢弹的秘密研究,研究小组牵头人正是钱三强,而于敏此时是钱三强的得力干将,因为氢弹研究的隐秘性,于敏不得不隐姓埋名长达28年之久。这也是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之后,为什么人们不知道于敏的原因。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观后感?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学家们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的贡献彪炳史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民族英雄。
  作为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位列新中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谱,他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姓名却一度少有人知,直到晚年,“中国氢弹之父”才广为人知。“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深爱中国古典文学的于敏曾经用《后出师表》中的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报国之心。虽然都是核弹,但是相比原子弹,氢弹研究技术难度更大。从掌握原子弹到掌握氢弹,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法国用了8年,美国用了7年,英国用了4年,苏联用了不到4年。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不仅如此,中国研制的氢弹结构也是独一无二,被业界称为“于敏氢弹构型”。与很多“两弹一星”元勋不同,于敏从未出国留学,所以他自称“国产土专家”。他的这一特殊经历,加上卓越的才华,让中国氢弹的研制路径完全撇开了外国。

为祖国留下了无比重要的氢弹,于敏一生应该如何评价?

于敏的一生是非常的伟大的,而且也是非常的无私奉献的,他为了中国的科技发展不在乎个人的得失,甚至是舍身忘死。所以他值得每个中国人去称赞和学习。
本文标题: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读后感(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成长过程启示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7822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爱狼读后感(狼图腾小狼小狼读后感怎么写)开学笫一课读后感460个字的作文(2021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怎么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