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图书对人的最重要

发布时间: 2022-02-16 19:00:4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7

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告诉!!!!!!!!!!!!!1、对自己有帮助的书:值得一说的是还有一类书是实用类的书,但你遇到某类问题,...

什么样的图书对人的最重要

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

告诉!!!!!!!!!!!!!

1、对自己有帮助的书:

值得一说的是还有一类书是实用类的书,但你遇到某类问题,身边没有靠谱的专家为你答疑解惑,名著和名人书单里的书就几乎不能帮到你,那实用类的书就可能能帮到你。

2、能让人一读再读的书:

三国时代,战功彪炳的猛将如云,但只有关云长当得起义薄云天四个字,千百年来一直被老百姓摆在神坛供奉。盖因只有他一人常捧着《春秋》(三国志里写的是左传)读,其气节品格,与其余四虎将相比,明显高出一筹。

3、让人读不进去的书:

这样的书,具备相当的专业水平,需要提升知识储备才能读懂,能让你的目光和思绪长时间定格在一页纸的某一行字上,比如《宪法》、《周易》等。

4、读了后启发更深入地思考的书:

好书应该具备这样的特质,即阅读后可以启发你更深入地思考,也许它不会直接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当然讨论对错本身就是二元思维,就是局限性的。它会带给你多面向的可能,帮助你进入思考。

5、优秀的人在看的书:

我们常听到某个名人,伟人,优秀的人因为得到某本书的思想启蒙,这个书中的思想长时间指导着他走向成功,那这样的书不凡可以拿来一读。不一定优秀的人读过的书就对你有用,但至少一个优秀的人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去读一本烂书。

1、普适经典,如四大名著,著名小说,四书五经等人人可读、爱读之巨著,一般的非顶尖高手写的同类书不行,那不是经典,那是杂书。

2、专业经典

学史的,至少要有二十四史、国史大钢,中国通史,全球通史,等顶尖名人如吕思勉、钱穆、张荫麟等人写的名著;

学证券的,至少证券投资、专业投机原理、聪明的投资者等世界顶级高手巴菲特、索罗斯、斯波朗迪等人写的名著。

3、消遣性、涉猎性的书籍

这个好书的标准,可以宽严相济。严至小说、散文、鸡汤、歌剧,都要是古今中外顶尖高手写的,如莫泊桑、托尔斯泰、歌德、卡耐基、唐宋八大家、蒙田、裴多菲、莎士比亚、王国维、朱自清、乔叟、狄更斯等各国的国手巨擘;宽则只要是畅销、时尚、有启迪心智、放松身心的书籍杂志即可。

4、辞书字典

这个最好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顶尖出版社出版的书为好。俗话说,大师傅的本事,一半来自于趁手的工具,好的读者对工具书的要求也是如此。

5、获得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的书。

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每三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和奖励国内新闻出版业优秀出版物、出版单位和个人。

能够获得这个奖的,都是当之无愧的好书。

好书的标准

一本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经过长期的思考、分析、比较、验证,我认为,应该符合以下条件:曰轻,曰平,曰廉,曰正,合起来可称为好书“四德”。

轻。作为一本好书,身段一定要“轻”,这倒不是说好书都是高高在上,高冠华服的,而是说书就是用来读的,读的人多,书的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但既然让人读,就要尽量体恤民情,比如,躺在床上读书时,对书的重量就会敏感起来。本来,当是时也,身体平伸,无局促端坐之劳苦,心随书游,无世俗烦务之纷扰,暖被在身,无温度过低之后顾,得佳书读之,何其乐也。但此时问题即随享受而来——若书之重,岂可奈何!试想,从被子里伸出手来,就不得不举着书读,此时书的轻重真可是一件大事了。书较轻,则可单手持之,举头上而阅之,且较耐久,不需频繁换手;如是煌煌巨册,单手持则力有不胜,双手持,则需作投降状,如此则躺着读书的妙味尽失矣!如是温度较高尚好,如遇冬天苦寒,则更添苦恼,一手出被,尚可期以更换,如两手皆持书读,则久冻之下,不得不缩回被内难以为继,但看好书就在枕侧,岂可不读?于是又伸手持书读,再缩回取暖,如此往复,平添许多麻烦。曾记得读樊性志先生所著《晚明史》,著作资料详实,文笔畅达,可称得上是“叙事史学”的扛鼎之作,但上下两厚册,硬面装帧,其重可知,又正值寒冬,室内并无暖气,平时工作甚忙,偶得闲暇,躺于床上读之,即遭如此局面。欲待不读,奈何书虫作祟,心痒难奈,只得忍一时之寒冷,坚持读下去,此时之想,若此史属“轻”史,则方便多矣。

平。一本好书,除了做到“轻”之外,还要尽可能“平”。这是指书本翻开之后,能相对自然平摊,便于阅读,而不劳找出手机、钥匙,甚至辅以手脚等,四面按压,方可展开一读。双手空闲还好,若是手上另有任务,则烦恼更甚于书之重。比如,吃饭时于桌上放一本好书,边吃边读,则饭菜因好书以添美味,佳著以饭菜更宜入目,两相配合,相得宜彰,甚是理想。但此时发现书本装帧正规,翻开来一松手,必自动合上,努力压平中线,亦无济于事,于是不得不想法设法压平,以利阅读。但此时在饭桌上,左右皆是碗盏汤水,稍有不慎,便可使好不容易觅得的好书亦享受一番美味,于是谨之慎之,务使左右逢源,平添得许多紧张。再如晚间下班,忽感觉肚子饿了,于是泡上一碗方便面,坐在床上,一边吃自然要一边读几页书了,若是遇到展开即平坦熨贴的书还好,如是“不平”之书,就要想法设法压好,双手捧定面碗,低头吃面看书之际,还要时虞倾覆,如遇上要翻页,又要如此折腾一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如果都是一展即平之书,则甚合人意了。

廉。书价昂贵,不少人都谈过了。所以看过很多人写文章,说最理想的职业是当新华书店店员,或者图书馆管理员,原因无他,皆因为书价越来越贵,如此读书得近水楼台之利。其实仔细观察一番,发现新书书店的店员日日坐拥书城,却不见有人坐于店内读书,倒是有不少是在巡视防人不买光读的。不过,这也可能是职责所系,如果店员都去读书去了,书店无人管理,也不是好事。图书馆的管理员倒是看过很多都在读书,令人好生羡慕。只是编制有限,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大多数人还是要买书来读的,因此,好书应该便宜点,这个道理就不消多说了。曾看到报章网上不断有人疾呼国人读书太少,人均拥有册数不及某某国百分之多少多少云云,其实应该去大声疾呼一下想想办法降降书价才是正经。特别是经常看见一些所谓传世经典、豪华礼品书等等,总是不由得心头火起!传世好书无数,往大了说,皆是为文明文化传承而设,而不是用来如此折腾的。书价便宜点,还怕没人买吗?因此,我经常光顾旧书摊去淘些旧书,收获也不小,但近来发现旧书的价格也日渐不廉了,一叹。

正。读书最怕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那就是怕错别字。一本好书,纸可以稍劣,印可以略粗,装可以趋简,但字万不可有错。其实怕的也不是错别字,还是由错别字引发的担忧——字错了,内容印装是否也为拼凑?是否漏掉了内容?所以说,读书看到错别字,当然是可以联系上下文了解正确的意思是什么的,但由此引发的如上所述的担忧才是令人惴惴于心中,“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因此,一本好书印刷时一定要校订正确,庶几让人读之放心,无买到注水肉之忧。

当然,好书的标准可以更多更细更全,不过,若具有以上“轻平廉正”“四德”,已是爱书人的幸事了。
1、对自己有帮助的书:
值得一说的是还有一类书是实用类的书,但你遇到某类问题,身边没有靠谱的专家为你答疑解惑,名著和名人书单里的书就几乎不能帮到你,那实用类的书就可能能帮到你。
2、能让人一读再读的书:
三国时代,战功彪炳的猛将如云,但只有关云长当得起义薄云天四个字,千百年来一直被老百姓摆在神坛供奉。盖因只有他一人常捧着《春秋》(三国志里写的是左传)读,其气节品格,与其余四虎将相比,明显高出一筹。
3、让人读不进去的书:
这样的书,具备相当的专业水平,需要提升知识储备才能读懂,能让你的目光和思绪长时间定格在一页纸的某一行字上,比如《宪法》、《周易》等。
好书的标准

一本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经过长期的思考、分析、比较、验证,我认为,应该符合以下条件:曰轻,曰平,曰廉,曰正,合起来可称为好书“四德”。

轻。作为一本好书,身段一定要“轻”,这倒不是说好书都是高高在上,高冠华服的,而是说书就是用来读的,读的人多,书的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但既然让人读,就要尽量体恤民情,比如,躺在床上读书时,对书的重量就会敏感起来。本来,当是时也,身体平伸,无局促端坐之劳苦,心随书游,无世俗烦务之纷扰,暖被在身,无温度过低之后顾,得佳书读之,何其乐也。但此时问题即随享受而来——若书之重,岂可奈何!试想,从被子里伸出手来,就不得不举着书读,此时书的轻重真可是一件大事了。书较轻,则可单手持之,举头上而阅之,且较耐久,不需频繁换手;如是煌煌巨册,单手持则力有不胜,双手持,则需作投降状,如此则躺着读书的妙味尽失矣!如是温度较高尚好,如遇冬天苦寒,则更添苦恼,一手出被,尚可期以更换,如两手皆持书读,则久冻之下,不得不缩回被内难以为继,但看好书就在枕侧,岂可不读?于是又伸手持书读,再缩回取暖,如此往复,平添许多麻烦。曾记得读樊性志先生所著《晚明史》,著作资料详实,文笔畅达,可称得上是“叙事史学”的扛鼎之作,但上下两厚册,硬面装帧,其重可知,又正值寒冬,室内并无暖气,平时工作甚忙,偶得闲暇,躺于床上读之,即遭如此局面。欲待不读,奈何书虫作祟,心痒难奈,只得忍一时之寒冷,坚持读下去,此时之想,若此史属“轻”史,则方便多矣。

平。一本好书,除了做到“轻”之外,还要尽可能“平”。这是指书本翻开之后,能相对自然平摊,便于阅读,而不劳找出手机、钥匙,甚至辅以手脚等,四面按压,方可展开一读。双手空闲还好,若是手上另有任务,则烦恼更甚于书之重。比如,吃饭时于桌上放一本好书,边吃边读,则饭菜因好书以添美味,佳著以饭菜更宜入目,两相配合,相得宜彰,甚是理想。但此时发现书本装帧正规,翻开来一松手,必自动合上,努力压平中线,亦无济于事,于是不得不想法设法压平,以利阅读。但此时在饭桌上,左右皆是碗盏汤水,稍有不慎,便可使好不容易觅得的好书亦享受一番美味,于是谨之慎之,务使左右逢源,平添得许多紧张。再如晚间下班,忽感觉肚子饿了,于是泡上一碗方便面,坐在床上,一边吃自然要一边读几页书了,若是遇到展开即平坦熨贴的书还好,如是“不平”之书,就要想法设法压好,双手捧定面碗,低头吃面看书之际,还要时虞倾覆,如遇上要翻页,又要如此折腾一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如果都是一展即平之书,则甚合人意了。

廉。书价昂贵,不少人都谈过了。所以看过很多人写文章,说最理想的职业是当新华书店店员,或者图书馆管理员,原因无他,皆因为书价越来越贵,如此读书得近水楼台之利。其实仔细观察一番,发现新书书店的店员日日坐拥书城,却不见有人坐于店内读书,倒是有不少是在巡视防人不买光读的。不过,这也可能是职责所系,如果店员都去读书去了,书店无人管理,也不是好事。图书馆的管理员倒是看过很多都在读书,令人好生羡慕。只是编制有限,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大多数人还是要买书来读的,因此,好书应该便宜点,这个道理就不消多说了。曾看到报章网上不断有人疾呼国人读书太少,人均拥有册数不及某某国百分之多少多少云云,其实应该去大声疾呼一下想想办法降降书价才是正经。特别是经常看见一些所谓传世经典、豪华礼品书等等,总是不由得心头火起!传世好书无数,往大了说,皆是为文明文化传承而设,而不是用来如此折腾的。书价便宜点,还怕没人买吗?因此,我经常光顾旧书摊去淘些旧书,收获也不小,但近来发现旧书的价格也日渐不廉了,一叹。

正。读书最怕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那就是怕错别字。一本好书,纸可以稍劣,印可以略粗,装可以趋简,但字万不可有错。其实怕的也不是错别字,还是由错别字引发的担忧——字错了,内容印装是否也为拼凑?是否漏掉了内容?所以说,读书看到错别字,当然是可以联系上下文了解正确的意思是什么的,但由此引发的如上所述的担忧才是令人惴惴于心中,“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因此,一本好书印刷时一定要校订正确,庶几让人读之放心,无买到注水肉之忧。

当然,好书的标准可以更多更细更全,不过,若具有以上“轻平廉正”“四德”,已是爱书人的幸事了。

书对人类有什么益处?

书对人类有什么益处?书对人类有什么促进作用?
或许没有别的东西像书籍那样具有这种力量:使穷人摆脱贫困,使一个人忘掉他的负担。书籍是孤独者的朋友,是忧郁者的乐趣,是对失望者的安慰和鼓舞。书籍把光明带到黑暗之处,让阳光驱散阴影。
  我们可能没有机会同伟人和善人交往,但是我们读书的时候,可以置身于世界上最理想的社会之中,可以同历代最伟大、最高尚的人交往。
  书籍是年轻人的指南。许多人的生活趋势是好是坏,是成功还是失败,是由一本书决定的。童年时读的书对我们影响最大。
  书籍的最大益处并非总是来自我们记住的内容,而来自于书的启迪。一本好书就像一位好朋友,常常激发我们和各种潜力。我们时常在书中发现自己所思和所感的东西,我们希望自己能表达那些想法和感受。
  我们的许多看法是通过阅读最喜欢的书而形成的。最好的书是那些具有奇异力量的书,是激励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充分利用机遇的书。
  爱默生有三条读书规则:决不读问世不到一年的书;决不读不著名的书;决不读自己不喜爱的书。
  人人有必要建立个人图书馆。没有书籍的家就像一个没有窗户的房子。儿童置身于书籍之中而学会读书,他们通过阅读不知不觉地汲取知识。
  如果你想提高精神境界,那么无论读什么,你都要满怀热情、精力充沛地阅读,全神贯注地阅读。如果你最有效地利用一本书,你就会感觉到一种以前从未感到的做事能力。
  “无论你到什么地方,都随身带一本书,这是古老的忠告,也是不益的忠告,”约翰•亚当斯说,“你永远不会孤独。”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的好处真多
书的好处

或许没有别的东西像书籍那样具有这种力量:使穷人摆脱贫困,使一个人忘掉他的负担。书籍是孤独者的朋友,是忧郁者的乐趣,是对失望者的安慰和鼓舞。书籍把光明带到黑暗之处,让阳光驱散阴影。
我们可能没有机会同伟人和善人交往,但是我们读书的时候,可以置身于世界上最理想的社会之中,可以同历代最伟大、最高尚的人交往。
书籍是年轻人的指南。许多人的生活趋势是好是坏,是成功还是失败,是由一本书决定的。童年时读的书对我们影响最大。
书籍的最大益处并非总是来自我们记住的内容,而来自于书的启迪。一本好书就像一位好朋友,常常激发我们和各种潜力。我们时常在书中发现自己所思和所感的东西,我们希望自己能表达那些想法和感受。
我们的许多看法是通过阅读最喜欢的书而形成的。最好的书是那些具有奇异力量的书,是激励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充分利用机遇的书。
爱默生有三条读书规则:决不读问世不到一年的书;决不读不著名的书;决不读自己不喜爱的书。
人人有必要建立个人图书馆。没有书籍的家就像一个没有窗户的房子。儿童置身于书籍之中而学会读书,他们通过阅读不知不觉地汲取知识。
如果你想提高精神境界,那么无论读什么,你都要满怀热情、精力充沛地阅读,全神贯注地阅读。如果你最有效地利用一本书,你就会感觉到一种以前从未感到的做事能力。
“无论你到什么地方,都随身带一本书,这是古老的忠告,也是不益的忠告,”约翰•亚当斯说,“你永远不会孤独。”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的好处真多,所以,我们要提倡学生多读课外书。图书,作为知识的载体,是文化的基本要素,自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祟奉:中国的图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化的结晶,对我们民族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因而,中国的图书是研究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专题。
中国的图书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内容,而且还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形态、完整的体系、多舛的命运,形成了许多与别国图书不同的特色。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曾较大规模地开展了对图书的著述、收集;整理、分类、编召、校勘等活动。可谓:“官有其守,世有其学”、后来又逐渐形成了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考据学、辑佚学、辨伪学等名目繁多的治书之学。’我们在这里探讨归纳中国图书的特点,用通俗的语言介绍这些与治书之学有关的基本知识,使网络读者能够对中国的图书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图书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一)图书的概念

图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不断发展着的知识传播工具。

“图书”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萧相围世家》,刘邦攻入咸阳时,“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这里的“图书”指的是地图和文书档案,它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图书是有区别。进一步探求“图书”一词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易·上系辞》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这个典故上来,它反映了图画和文字的密切关系。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却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文字起源于图画。图画和文字确实是紧密相连的。古人称各种文字形态为“书体”,写字的方法为“书法”“书“字还被作为动词,当“写”讲,如“罄竹难书”、“奋笔疾书”、“大书特书”等等。以后,“书”便进一步被引申为一切文字记录。如“书信”、“文书”“刑书”、,“诏书”、“盟书”等等。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图书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到了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把一创文字记录都称作“书”了。例如文书、书信、诏书、盟书,虽然都带有“书”字,但已不包括在图书的范围之内。古文记载,其内容多是记事性质的,如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其作用主要是为帮助记忆,以便需要时检查参考,其性质相当于后世的档案。以后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些记录的材料可以改变成总结经验、传授知识的工具。于是便出现了专为传授知识、供人阅读的著作。这样,图书一词便取得了较新而又较窄的意义。到后来,凡不以传播经验、传授知识、供人阅读为目的的文字记录就不算图书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有意识她运用文字来宣传思想,传播知识,同时也逐步地形成了一套书籍制度,而处理日常事务的文件又形成了一套文书制度。于是,图书与档案就逐渐被区分开了。

在我国古代,人们曾对图书下过不同的定义。例如:从图书的内容方面出发的就有:“百氏六家,总曰书也”(《尚书·序疏》)。从图书形式上出发的则认为:“著于竹帛谓之书”(《说文解字·序》)。显然,这些定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就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的,不可能对以后的发展作全面的概括。但上述定义已经正确地揭示了当时书籍的内容和形式特征,并且把“书”看作是一种特指概念,把它与原始的文字记录区别开来。经过了长达数千年演变,作为图书内容的知识范围扩大了,记述和表达的方法增多了,使用的物质载体和生产制作的方法发生了多次的变化;因而也就产生了图书的各种类型、著作方式、载体、书籍制度以及各种生产方式。
所有这些,便促使人们对图书有了较系统而明确的概念。

直到今天,图书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迟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对于“图书馆”和“图书情报工作”等概念来说,“图书”是广义的,泛指各种类型的读物,既包括甲骨文、金石拓片、手抄卷轴,又包括当代出版的书刊、报纸,甚至包括声像资料、缩徽胶片(卷)及机读目录等新技术产品;而在图书馆和情报所的实际工作中,人们又要把图书同期刊、报纸、科技报告、技术标准、视听资料、缩微制品等既相提并论,又有所区别。在前者与后者有所区别的时候,图书所包括的范围就大大缩小了,这是狭义的“图书”。
这里所讨论的图书是广义的,而且侧重于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

(二)构成图书的要素

从竹木简牍到今天的各类图书,不管其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只要认真地加以考察和分折,就可以看出它们都具有下面这样几个要素:

1.要有被传播的知识信息。传播知识信息是图书的基本职能,知识信息是构成图书的基本因素。图书的内容是伴随着人类对自然与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整个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史都可以在图书的内容中得到反映。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步,图书的内容也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系统;例如,世界各民族所留存下来的远古时期的文献,大都属简单的“记事”、“记言”之类的资料,而后来的鸿篇巨制的杰作却是社会文明充分发展的产物。农业、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的文字记载,几乎是从人类刚刚走向文明时期起就开始出现的,而文摘索引之类的二、三次文献只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各种知识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大,图书所具有的传播知识的目的性也越来越明确,其社会意义也越来越重要。我们可以按照图书内容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将它传播的知识信息划分为:①情报性知识信息。它需要快速的更新和传递,并且有较强的针对性,②教育性知识信息。它既要求及时更新,又要有一定的稳定性,需要反复传递,传播面也比较广。②娱乐性知识信息;它的传播范围大小与时间长短,取决于社会时尚的变化,情况较为复杂。

2.要有记录知识的文字、图像信号。人类很早就把有声的语言作为传递与交流知识的工具,但语言的传播要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人们也曾先后使用了结绳、契刻等方法来帮助记忆,但这一方法只能助记,不能直接表达复杂的事物,而且在传播上也受限制。只有使用图画和文字,才能较精地代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为人们共同理解与接受,因而才能跨越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来路播知识。

3.要有记载文字、图像信号的物质载体。光是有了文字和图像,而没有载录它的物质,也是无法成书的,因而人类就选择和创造了种种文字、图像的物质裁体。由于文字、图像是平面显示的符号,所以图书的物质载体也都是平面的书写材料。从我自古代书史来看,最初是在甲骨、青铜等器物上记录文字,同时也把文字写到经过整治的竹木材料上,或写在丝帛上,接着又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重要产品纸张。纸张薄而轻便,便于书写和印刷,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因而逐渐成为人类生产图书的重要原料。

4.图书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也是产生图书的基本条件。图书的生产技术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把文字符号转移到载体之上的复制技术;一是把载体加工成便于使用的装帧形式的技术。我国古代发明了造纸技术后,图书的装帧形式就逐渐由简策式发展到卷轴式。后来以抄写为手段的复制方式,又被我国人民发明的印刷技术所取代,于是装帧形式又由卷轴式发展为册页式。图书生产技术上的进步,使图书大量产生的理想变为现实。

传统的传播学专著中提到过六种传播媒介,即书籍、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书籍 是其中惟一不具备新闻性质的非新闻媒介。也许有人会提出某些时事性小册子反对上述观点, 但是时事性小册子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籍。什么是书籍?书籍是非新闻性质的印刷媒介,是语言文字、图像及符号的载体,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起着传播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作用。书 籍的传播作用主要分为三方面:传播思想、普及知识、积累文化。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书籍是一种标价的商品。
书籍是六大媒介中历史最悠久的媒介,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5世纪。埃及人曾用纸草写书。 我国在公元前8~2世纪用简、帛写书。公元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术为书的普及提供了条件。 唐代盛行的刻版印刷为书籍的传播打开了门径。书在那时已经成为一种商品。19世纪中叶印 刷机的发明使书籍的生产从手工过渡到机器,标志着书籍从小规模的传播过渡到大众传播。 20世纪计算机的发明在排版技术上引起了重要改革,大大提高了书籍出版的速度。
在现代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中,书籍的性质是非新闻传播媒介。它的形式已从印刷媒介扩展 到电子媒介,但仍以印刷媒介为其主要形式。书籍的出版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形成了出版印刷 产业。根据2000年第3期《出版经济》发表的《199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报纸消耗纸张比例为56.03%,书籍为17.89%,课本为17.15%,期刊为8.7%,图片为0.23%。 报 纸中只有日报的新闻内容较多,占报纸总种数的18.84%;期刊中只有综合类期刊的内容会涉及到新闻,占期刊总种数的5.86%。这样算下来,报纸用纸中有18.84%用于印刷新闻内容较多的日报,81.16%的纸张用于印刷非新闻性报纸;期刊用纸中有5.86%用于印刷与新闻有关的期刊,94.14%的纸用于印刷非新闻性即各种专业类期刊。据上述分析可得出报纸中 非新闻性报纸用纸量约为全年总用纸量的45.47%,期刊中非新闻性期刊用纸量约为全年总用纸量的8.19 %,再加上书籍和课本这两种非新闻媒介的用纸量17.89%和17.15%,就算出了1999年全国用 于印刷非新闻类出版物的用纸量约占总用纸量88.70%的数据(图片除外)。既然印刷媒介中大 部 分内容都属于非新闻范畴,在研究传播学时就应该加强对非新闻媒介领域的探讨和研究 。书籍在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中,是只具备非新闻媒介特性的媒介,就值得专门提出来加以 研究与探讨。

四、书籍在大众传播中的影响

我国出版社都讲求出版书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察这两大效益,就可得知书籍在大众 传播中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1.书籍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传播思想、普及知识、积累文化具有重大影响。根据上述统计公报,1999年我国共出版课本20 755种,总印数38.08亿册,总印张190.77亿,用纸量44.83万吨,占用纸总量的17.15%,课本用纸总量仅次于书籍,书籍的用纸占总量的17. 89%。这两个数字说明,书籍和课本在大众传播中的比例约为1∶1。在我国大部分城乡,恐怕只有极少数人不知课本为何物。能读书的人都要先从学习课本开始,从识字到扩充知识直至能读懂各类专业书。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受教育的经历很相似。从学龄前开始,就读 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或参与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都要接触各种类型的课本。由此可见,课本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起到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还对人们的思想、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文化氛围下熏陶出的人,对各种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因此,各国政府对本国课本宣传的内容都要严加控制。书籍除了具有传播思想、普及知识等作用之外,还沉淀与积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优秀文化成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文字产生起,人类就有了记载自己历史的能力,几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人类社会经历的由初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社会形态。人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并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中不断发现、发明和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人类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都是靠书籍将其记载、传播并留给后人的。书籍在沉淀、传播、积累人类文明和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
2.书籍的生产形成了具有规模的出版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出版社经济状况报告》(《出版广角》2000年第8期),1998年全国新闻出版产业总销售收入为615.6亿元,实现利润46.5亿元,销售利润率达7.6% 。 出版社系统销售收入为173.9亿元,实现利润31.7亿元,其销售收入占新闻出版产业总量的28.2%,实现利润占总量的68.2%,销售利润率达18.2%。从以上报告可以看出我国出版产业已具规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与工业经济相比较,我国出版产业总规模量(总销售收入)在37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34位,利润排名第12位。目前,我国出版产业利润率是全国所有产业中最高的。除工业外,建筑业资产利润率为1.2%,国内贸易行业的资产利润率为 2.3%,销售利润率为4.1%,而出版产业的资产利润率为18.1%,销售利润率为18.2%。可见出版产业不仅在新闻出版产业而且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资本有极大的吸引力。
出版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我国也是全球性的趋势。根据2000年《中国出版》、《出版参考》 、《出版经济》等期刊提供的材料,1999年美国出版物交易量是1989年的9倍多,达到240.0 2亿 美元。英国1998年图书销售总额为38亿英镑,图书市场增长7%。俄罗斯也是出版大国,近十 年图书出版呈下降趋势,但目前新书平均印数仍为9 000余册,与美国每种书的平均印数在10000册左右相差不大。德国仅贝塔斯曼集团在1999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就达到83亿马克 ,比上一年增长28%。该集团通过兼并国内外出版社而日益强大,其支柱部门贝塔斯曼图书 俱乐部在德国的会员已超过450万,在世界各地的会员人数已超过2 500万,该俱乐部在中国也很活跃。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鉴1998年版公布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报刊进出口数据,1980~1995年的15年间,世界书报刊进出口总额翻了两番。1980年书报刊进出口总额为71.74亿美元,其中图书49.99亿美元,报刊21.75亿美元;1995年书报刊进出口总额为282.12亿美元,其中图书进出口192.66亿美元,报刊进出口89.46亿美元。回顾上世纪,展望新世纪,图书出版业作为知识产业的一大支柱,仍会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
书对人类的益处:
1、启蒙、增智明理、博学、成才。
2、好的书本能激励人,催人奋进。
3、记录人类社会、时代人物的相关资料,代代相传,让后人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少走、不走弯路。
4、书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影响者和引导者。
为人类知识提供便利的实物载体,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使人类个体间的知识得以传播、交流,实现共享,形成积累。
要说书先要说文字,因为人类发明拉文字,才可以把前人的知识记录下来教给后人

书籍可以让人怎么样

书籍走进生活
读书,是让你会分享人类精神的财富,熏陶至纯的情感,结淀丰厚的底蕴,拥有聪慧和独立的思想与个性。

英国作家毛姆曾这样写道:“如果你在图书馆待上一天,不管这座图书馆有多小,当你面对着人类积累下来的无穷智慧,你的心中只会满怀敬畏,甚至会夹杂着淡淡的悲哀。想想看吧,有多少美妙的故事你从未听过;有多少对重大问题的探求,你永远不会去思考;有多少令人欣喜、发人深省的思想你无法分享;有多少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你服务,而你却不会去收获劳动成果。”

遗憾的是,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兴起,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的增多,分散了学生对读书的关注。特别是动画片、电脑游戏使很多学生上了瘾,一有时间就按耐不住,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的空余时间,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读书的兴趣。我的孩子也是如此,虽然买了很多书,但都搁置一旁,无暇问津。面队这样的状况,该如何把他们的兴趣转移到读书上呢?这既是家长的困扰,也是让教师感到头痛的事。

因为读书少了,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明显低于读书多的学生,表达能力也欠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作为教师,不但要经常向学生宣传读书的种种益处,还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读书的氛围,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为学生朗读一些美文佳作,布置几本必读书目,并做好读书笔记,让学生多接触书,直至与书为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中的美妙,非亲历而不能知。如果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种种快乐,相信一定会爱上书。

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启蒙者和引领者,他更应该多读书。

赶快读书吧,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书籍可以让人得到知识,获得观点,变得开心有趣,也能让人变成流氓,色狼。犯罪分子。书籍是意念的承载物,人在接触书籍的时候就会受到上面意念的影响,从而改变人对世界的认识,进而改变人的言行。所以书是一件很牛叉的东西。如来神掌也只才卖10块钱。
用处多了,长学识,消遣,娱乐等等,你要问啥???
ytvcbnyufvg
本文标题: 什么样的图书对人的最重要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6725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桥梁之道》这本书怎么样《边城》中如果傩送不回来、翠翠会怎么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