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翻译黑塞的这句散文

发布时间: 2023-10-12 07:00:4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79

诗歌欣赏I,黑塞德语诗《阶段》Stufen,阶段,Wie,jede,Blüte,welkt,und,jede,Jug...

如何翻译黑塞的这句散文

诗歌欣赏I 黑塞德语诗《阶段》

Stufen 阶段          

Wie jede Blüte welkt und jede Jugend

Dem Alter weicht, blüht jede Lebensstufe,

Blüht jede Weisheit auch und jede Tugend

Zu ihrer Zeit und darf nicht ewig dauern.

Es muß das Herz bei jedem Lebensrufe

Bereit zum Abschied sein und Neubeginne,

Um sich in Tapferkeit und ohne Trauern

In and're, neue Bindungen zu geben.

Und jedem Anfang wohnt ein Zauber inne,

Der uns beschützt und der uns hilft, zu leben.

正像花儿会枯萎

青春终将让位老年

一生各阶段,智慧德行诸种万般

虽有盛时,却不能相保到永远

我们的心准备好,应对任何生活召唤

准备好向过去告别

迎接新的开始,以便

勇敢愉快地屈从另一种新的约束

新开端具有一种魅力

保护我们,帮我们活下去

Wir sollen heiter Raum um Raum durchschreiten,

An keinem wie an einer Heimat hängen,

Der Weltgeist will nicht fesseln uns und engen,

Er will uns Stuf' und Stufe heben, weiten.

我们应该欣穿越片片空间

对任何地方,不似故乡那般留恋

世界之神从不束缚我们

它只要我们一阶一阶向上伸展

Kaum sind wir heimisch einem Lebenskreise

Und traulich eingewohnt, so droht Erschlaffen,

Nur wer bereit zu Aufbruch ist und Reise,

Mag lähmender Gewöhnung sich entraffen.

Es wird vielleicht auch noch die Todesstunde

Uns neuen Räumen jung entgegen senden,

Des Lebens Ruf an uns wird niemals enden......

Wohlan denn, Herz, nimm Abschied und gesunde!

生命之轮永无轮回

顺境让人沉醉

过得安逸,就有松劲之虞

只有有心的人随时做好准备

才能摆脱沉溺其中麻木不仁

哪怕死亡此刻就要来临

生命即将进入另一时空

生活永不停息向我们召唤……

来吧,心儿,告别过往永葆康健!

(根据黑塞德文内容及钱春绮中文翻译,调整中文诗歌中语句用词,重新调整成文。)

德国诗人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黑塞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

第一个创作阶段从早期浪漫主义诗歌至一系列田园诗风格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作品洋溢着对童年和乡土的思念之情,充满对广大自然和人类的爱,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 重要作品有:诗集《浪漫主义之歌》(1898),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1904),长篇小说《在轮下》(1906),短篇小说集《今生今世》(1907),长篇小说《盖特露德》(1910),散文、诗歌集《印度游记》(1911-1913),长篇小说《罗斯哈尔特》(1914),长篇小说《克努尔普》(1915),以及诗集《孤独者的音乐》(1915)等。

黑塞的创作生涯始于诗歌,也终于诗歌,他的诗歌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富于音乐节奏和民歌色彩的浪漫气息,表现出对旅行、自然和朴素事物的爱好,和他小说中的彷徨、孤独、赶上、梦幻以及对理想的渴望的浪漫气息完全一致。在他早期诗歌中,这种孤独、感伤的气息最为浓郁。他早期的小说也具有田园诗风格的抒情气息,与其中后期的作品有显著差别。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现实,在黑塞的思想上引起了幻灭的痛苦。他的中期著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德米尔》(1919),短篇集《克林格梭尔的最后一个夏天》(1920),《席特哈尔塔》(1922),游记《纽伦堡之歌》(1927),长篇小说《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尢利西斯》。

这一时期黑塞的作品一改前期那种富于柔和旋律的风格,而充满了心灵分裂的苦恼和迷茫、彷徨的气息。直至1930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的问世,才结束了作者苦恼的内心自我追寻,而开始了致力于探索精神上理想世界的晚期创作。

黑塞的晚期著作一般认为始于20世纪30年代问世的中篇小说《东方之旅》(1932)。晚年的黑塞和他的家庭隐居在瑞士南部的一个名叫蒙塔娜拉的小村庄中。法西斯在德国的猖獗,使墨塞对社会前途和现代文明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黑塞这一时期的著作带有强烈的宗教气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玻璃球游戏》(1943),此后断断续续地出版了一些诗歌、散文、评论和回忆等,比较重要的有:短篇小说集《寓言集》(1935),诗集《花枝集》(1945),散文、回忆集《梦之旅》(1945),论文集《战争与和平》(1946)和《书信集》(1951)等。

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战之后,黑塞已逾七十高龄,迄至1962年逝世,黑塞主要是整理、编纂早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出版了多种诗集、小说集、散文集以及书信集。

此篇诗歌应该写于黑塞写作后期,诗歌中有彷徨,犹豫,苦闷,末句想要找寻阴翳下的阳光出路。诗歌是伤痛上的精灵之舞,唯有此,才可打动人心。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的问题

我已知道这是"似乎除非阴间鬼域,难有知己"的意思.rn问题是:这句话出自聊斋什么集,,,我想知道它的原文和译文...rn有一定难度...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青林黑塞:语本杜甫《梦李白二首》:“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比喻冥冥中。这里又以李、杜的友谊比喻知交。全句的意思直译应为:懂我的人啊,难道只有在幽冥鬼怪者中间吗?意思是:人间知己寥寥,只好到六合之外去寻访了。

出处:
聊斋自志①
蒲松龄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②;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③。自鸣天籁④,不择好音,有由然矣⑤。松落落秋萤之火⑥,魑魅争光⑦;逐逐野马之尘⑧,罔两见笑⑨。才非干宝,雅爱搜神⑩;情类黄州,喜人谈鬼(11)。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12),因而物以好聚(13),所积益96夥。甚者,人非化外(14),事或奇于断发之乡(15);睫在目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16)。遄飞逸兴(17),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18)。展如之人(19),得毋向我胡卢耶(20)?然五父衢头,或涉滥听(21);而三生石上,颇悟前因(22)。放纵之言(23),或有未可概以人废者(24)。

松悬弧时(25),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26),偏袒入室(27),药膏如钱,圆粘乳际,寤而松生,果符墨志(28)。且也,少羸多病(29),长命不犹(30)。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31),则萧条似钵(32)。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33)?盖有漏根因(34),未结人天之果(35);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36)。茫茫六道(37),何可谓无其理哉!独是子夜荧荧(38),灯昏欲蕊(39);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40),妄续幽冥之录(41);浮白载笔(42),仅成孤愤之书(43)。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44),偎阑自热(45)。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46)?

康熙己未春日(47)。 柳泉自题

注释

①康熙十八年(1679),蒲松龄将已作成的篇章初步结集,题《聊斋志异》,作此文为序,自伤半生落拓,执著撰写志异之文,寄托忧愤,而少知音,情词凄切。文中历数典实,含自辩自信之意。

②“披萝”二句:屈原曾为三闾大夫,《离骚》是其代表作。“披萝带荔”,语本《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③“牛鬼”二句:晚唐诗人李贺有吟诗之癖。每出行,辄骑弱马,背古锦囊,得句即投其中。其诗风以奇谲幻诞著称。杜牧《李长吉诗序》云:“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贺字长吉,以其身材细瘦,指爪修长,故有长爪郎之称。李商隐《李长吉小传》云:“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④天籁:语出《庄子·齐物论》,意为自然之音。后用以指称诗文发自胸臆,无雕琢之迹。

⑤由然:因由,来由。

⑥松:作者自称,“松龄”之省文。落落:形容孤独寡合。

⑦魑魅(chīmèi痴妹)争光:晋裴启《语林》载,嵇康于夜间灯下弹琴,见一鬼怪,于是将灯吹灭,说:“耻与魑魅争光。”这里反用其意。

⑧逐逐:竞求,急于得利。野马之尘:《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喻尘世名利。

⑨罔两见笑:《南史·刘损传》:刘损族人刘伯龙家贫,及为武陵太守,贫窭尤甚,慨然欲贩卖营利,一鬼在傍抚掌大笑。伯龙曰:“贫穷固有命,乃复为鬼所笑也。”罔两,亦作“魍魉”,传说中的鬼怪。

⑩“才非”二句:干宝,东晋著名作家,集古今怪异非常之事,作成《搜神记》,为六朝志怪书中的代表作。雅,颇,甚。(11)“情类”二句: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载,苏轼以“谚讪朝延”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日与人聚谈,强人说鬼,或辞无有,便说:“姑妄言之。”

(12)邮筒:古代传递书札、诗文所用的竹筒。

(13)好:喜好。

(14)化外:未开化的地方。

(15)断发之乡:蛮荒之地。《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仲雍乃奔荆蛮,文身断发。”

(16)“睫在”二句:言眼前所发生的怪事,竟比飞头国的事更为离奇。飞头之国,古代传说中的怪异地方。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异境》:“岭南溪洞中,往往有飞头者,故有飞头獠子之号。”

(17)遄(chuán船)飞逸兴:意兴飞扬。

(18)不讳:不避忌。

(19)展如之人:语出《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朱熹集传:“展,诚也。”展如,诚实,老实。(20)胡卢:形容笑声。《孔丛子·抗志》:“卫君乃胡卢大笑。”

(21)“五父”二句:《史记·孔子世家》载,叔梁讫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颜氏讳言叔梁讫葬处。颜氏死后,孔子“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五父衢,道名,在今山东曲阜东南。滥听,无稽传说。这里用其事,意甚曲微。

(22)“而三生”二句:唐袁郊《甘泽谣·圆观》,叙僧圆观能知前生、今生、来生事,他与李源友善,同游三峡,见一妇人汲水,对李源说:“是某托身之所。更后十二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与君相见。”届时李源到杭州,见一牧童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牧童就是圆观后身。后遂以“三生石”表情谊前生已定,绵延不断。

(23)放纵之言:随便说的话。(24)概:一概,完全。以人废:以人废言。

(25)悬弧:《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弧,木弓。后以“悬弧”表男子诞生。(26)先大人:死去的父亲,指蒲盘。瞿昙:梵语,原为佛教始祖姓氏,后泛指僧人。

(27)偏袒:和尚身穿袈裟,袒露右肩,故称。《释氏要览·礼数》:“偏袒,天竺之仪也。”

(28)墨志:黑痣。

(29)羸(léi雷):瘦。

(30)长命不犹:长大成人后命运不好。不犹,不如别人。《诗经·召南·小星》:“实命不犹。”(31)笔墨之耕耘:犹谓卖文度日。

(32)萧条似钵:像托钵和尚一样清贫。钵,梵语“钵多罗”之省文,俗称钵盂。

(33)面壁人:《五灯会元》卷一载,佛教禅宗祖师达摩来中国,面壁而坐九年。此处泛指佛僧。

(34)有漏根因:佛家语。《景德传灯录》卷二载,梁武帝问达摩:“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问何以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可世求。”按,佛家谓三界之情,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泄漏。“有漏根因”,谓未断绝尘缘,归于寂空。

(35)“未结”句:承上句而言,谓未得“证果”。人天,佛教语。六道轮回中的人道和天道。人天之果,即行善者得到的果报。

(36)藩溷(hùn混)之花:《梁书·范缜传》:“缜在齐世尝侍竟陵王子良。子良精信释佛,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溷,粪坑。这里是借以自喻。

(37)六道:佛教语,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六样轮回去处。(38)荧荧:烛光微弱貌。唐许浑《下第贻友人》:“夜寒歌苦烛荧荧。”

(39)蕊:指灯油将尽,灯芯结花。

(40)腋:指狐腋下毛皮。裘,皮袍。

(41)幽冥之录:南朝刘义庆著《幽冥录》,记神鬼怪异事。这里泛指志怪小说。

(42)浮白:本义为罚满饮一杯酒。浮,旧时行酒令罚酒之称,后指满饮。白,古代罚酒用的杯子。后以“浮白”泛指饮酒。

(43)孤愤之书:战国韩非著有《孤愤》。《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索引云:“孤愤,愤孤直不容于时也。”此指代《聊斋志异》。

(44)吊月:望月哀伤。

(45)阑:栏干。

(46)青林黑塞:语本杜甫《梦李白二首》:“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比喻冥冥中。(47)康熙己未:康熙十八(1679)年。
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自序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
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才非
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篇。久之,四方同人,
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
睫在眼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展
如之人,得勿向我胡卢耶?然五父衢头,或涉滥听;而三生石上,颇悟前因。放
纵之言,有未可概以人废者。松悬弧时,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偏袒入室,药膏
如钱,圆粘乳际。寤而松生,果符墨志。且也,少羸多病,长命不犹。门庭之凄
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吾前身
耶?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茫茫六道,何可
谓无其理哉!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妄续
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
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栏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柳泉自题

求翻译(大概是德语)

Der Gott heisst Abraxas 是什么意思? 是德语么?
Der:阳性冠词
Gott:上帝;神
heisst:叫,被称为(原型heißen)
Abraxas:诅咒?(没冠词)
是德语
连起来就是:这个神叫做Abraxas
源于赫耳曼黑塞(Hermann
Hesse)的小说《彷徨少年时》
的确是说:这个
神的名字
是Abraxas
这句话来源于
赫耳

黑塞
(Hermann
Hesse)的小说《
彷徨少年时
》(Demian)
Abraxas既是上帝也是撒旦,是光明也是黑暗。

《草原闲卧》黑塞 赏析

感觉新浪博客雨之烛对黑塞整体赏析很好(包括《草原闲卧》)供参考。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大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这本《园圃之乐》,由黑塞研究专家孚克·米谢尔斯选编成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回忆录、书信等四十多篇(组)关于花草树木,种植园艺方面的文章;书中插附一批图片,有黑塞在花园农庄中种植采收、徜徉休憩的照片,有黑塞手绘的园圃和植物水彩画,以及他人为之绘制的同类题材作品等。文章隽永清新,冲淡平和,但又决不是单纯的风花雪月之书,正如选编者后记所用的题目《在园圃中栽植诗意与哲思》,说明黑塞重视园圃之乐,是他在园畦间度过快乐童年带来的影响,也是晚年出于调节身体的保健需要,但更是他对现代科技持保留态度、跟机械化工业化唱反 调、与城市物质文明疏离的一种自觉体现,追求“顺应自然律法与准则”、“与大自然结合、简单而质朴的生活”。他随手所记下的绝非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小资情调,而是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切感悟。
黑塞用他那画笔一般的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画卷。对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根草,不仅仅是作为赏玩的对象,而是都充满了爱意和敬重之心。“园中每棵树都是我的朋友”,在他“心目中,树木始终像是具有说服力的传道人”,“世界上再也没有其他造物,比一棵美好强壮的大树更神圣,更足以作为典范。”他对石竹花表达“我热血中的至爱啊,什么是你所执着的梦想?”,向龙胆花倾诉“如果灵魂的罪孽与痛苦也能随风而逝,我才敢与你竟日形影不离,亲如兄弟。”他唱起《老树的挽歌》,为一棵被暴风雨摧毁的南欧紫荆;他《临秋感怀》,为“夏日不能永驻人间”;他在《草原闲卧》,看“远山起伏的棱线,美好而鲜明的划开蓝天”。
当我读到这首《被修枝的栎树》,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我们中的多少人,不是一棵被命运修剪过的树?又有几个人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长?惭愧的是,我没有黑塞的勇气,能够“始终不向坎坷的命运屈服,每天从无情逆浪里挣扎出来,”而是早已被修剪的没棱没角,那还有“仍旧锲而不舍地萌发新蘖”的勇气!
感谢黑塞,他不仅让我欣赏了树木花草,也让我感受了树木花草的力量和鼓舞,在植树节之际,让我们努力做一棵虽然“倍受凌迟,始终不向坎坷的命运屈服”的树吧!

读《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

读《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

文|思

这本诗集里,有黑塞对青春的悼念,对时光流逝的嘘叹,徜徉在大自然的呢喃。

无独有偶,荷尔德林也是还原自然之美的神性诗人,在《荷尔德林的颂歌》里,黑塞以神之名呼唤灵魂,呼唤祟高,呼唤希腊诸神,预设了一座心灵的灯塔,那是诗人们的还乡,是金色之梦的庇荫。

有三个关键词:美,神性,永恒。这是所有艺术的此在彼岸。赞美,歌吟,与天应和,感谢天地的赐予和厚爱,一种纯粹的调子赋予黑塞诗歌诗意盎然。当然也有阴影和抑郁,自然又有了对问题反复的追寻。

像许多作家一样,散文与诗歌互文,在黑塞自传式小说里我们看到他寻求真理的一生,在他的诗歌里我们也能领略他赤裸裸的痛苦,对光与美的向往,及其疗愈。黑塞的诗歌是个人的独唱,你会想到,他在月夜的孤吟,时而热烈,间或受创,欢乐是小憩,痛苦的灵魂皆因人生不能圆满。

他把一轮明月称作“少年时的密友”。我们读诗,是倾听,有时是倾听诗人的语音、语调,而他说的内容其次,我相信在母语里,黑塞前期诗歌音乐性大过思想性,这是直接触及感官的真正愉悦。

我觉得下面这首题为《内向的路》的小诗,犹能代表黑塞对艺术的观点与冀望,追寻内心,完善个人:“谁找到了向内的路,谁在苦思的瞑眩中悟到,智慧的正果在于把神和大千世界视为心的所映所摹:他的一行一言就会和他的灵魂,神和尘世的宅寓,融洽无间。”

双亲给了黑塞爱的完满,使他一生内心始终有一个隐秘纯洁的角落,仿若星辰之光临照爱的屋舍,致使他流浪途中,一再复返那个庇护之所,得到心灵的平静守护。

黑塞一度放纵过,迷失于花天酒地,缠绵于温柔卧榻,这或是朝圣之旅不可避免的一站,就像《悉达多》和《荒原狼》里,他将主人公放入俗世,及时行乐,让他们经受爱欲与知识追求的折磨,历经冰火后重生,他终悔悟:“繁华世界就此别过,我曾爱之弥深,即使我无所获,我仍感不虚此行。”

我们不要忘了黑塞是在典型的基督教家庭长大,父亲传教时,与同样具有宗教背景的母亲回过她的出生地印度,从小耳闻目染东西方宗教,黑塞的某些作品有宗教印记,这不仅仅是环境于他作品的烙印,神及神性又与艺术的性质相通,水到渠成使黑塞作品蒙上了心灵追寻的神秘光辉,比如在《悉达多》里,他转向东方宗教的探索和接纳。黑塞晚年作品《东方之旅》和《玻璃球游戏》,都试图从东西方的宗教、哲学思想中寻求精神上的理想世界,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神秘气息。

他未到过中国,只行旅过新加坡,他在一些作品里也流露出对东方文化的向往,关于宗教智慧予人生解脱,他感觉与佛教有着亲缘,比如下面《自白》一诗具有形而上的意味:

“纯洁的光辉,在你的交映中,我把自己献奉。一切牵动我知性的,都让我看到无尽与归一的譬喻,于此我常身体神交。观读这样的景象使我感到浮生堪恋,因为我知道,永恒和生之本相就驻在我心田。”

而在观看日本山谷中被风雨剥蚀的古老佛像时,他写的小诗有异曲同工之味:“柔驯的甘于圮毁、物的移化于无色无相的无极。在湿气、烂泥、尘土中,你寻求摆脱形象,得精神的圆满。也许明日就化为草木,化为水以印映天空的清澄,化为青藤苔萝的萦绻,——永恒统一的诸相互生。”这里的佛是黑塞的寄托,也可说是黑塞一生追寻的境界。

世界从来苦乐相掺,明媚与阴影,投向人世深渊。《禅院的小和尚》里,黑塞悟出了东方佛教的精髓:“一凝想,——一切皆崩析为无相与无名。一凝想——世界只剩下表相。一凝想——世界又变成实质。”

最后,黑塞告诉我们,这自然的声色光影与人类文明仍值得我们追求、乐享和眷恋,因为: “谁懂得呼应她的游戏。欣赏她的魔术,世界就为他绽放,就会对他微笑,示他以她的心,她的真旨。”

黑塞的一生是与书籍分不开的,在《读书随感》里,他列了一长串经典书单,坦诚读了上万本书,有人质疑这个数字,黑塞著书颇丰,创作耗力耗时,肯定一些是随便阅览而非细读,我想这是一个泛数,不必较真,黑塞大量阅读是肯定的,况且,一个著名作家,他本身已写出很多上乘经典,很多人的书他也不必细读。他谈到读书是光汇聚自身的感受:

“世上所有的书,都不能贻你好运如鸿鹄,但它们能使你休憩于你心中的宅寓。因为你渴求的光,正栖于你身。现在它生辉于每一页——成了你的所有。”

当然黑塞的诗里也有感悟和教益。他总能从自然现象和一花一木里推及人生,并非伤春悲秋,是语言与实物的相离,语言的匮乏、先天不足,我们必须找文字的隐喻来比拟人生,否则简直无法传递这些感悟与经验,无以交流而受惠,比如他形容夜雨声,优美与哲理并存:

“自一个骄傲的胸膛,它曾是如许矜持,汩汩流出童稚的呜咽,和爱泉的泪,它们奔泻、倾诉、冲开了魔禁,使嘶哑者得以畅叙,灵魂儿得以遨游,平添多少欢情与愁绪。”

这使我想起黑塞散文带给读者的惊艳,行文优美、以情动人,又不乏哲理的沉淀与份量。

又比如,在自然景观中,他从盛放的桃花难期朵朵成果里悟出:“人间正自有赖嬉戏、无邪与过剩的花朵,否则世界就太小,生趣就太枯涸。”那些凋零与毁灭,那些无用之用,才反衬出生之趣味,因为许多问题是辩证的。“正道或歧路,花或果,不过物同名异。”当你超越世俗的框架划分,你的认识空间又扩充了。

黑塞把死亡称作“兄弟”,这也是辩证的一例。必然的死亡,我们首先承认它,才能珍惜和规划人生,一个人与死亡相互对崎、凝视多久,才能心平气与它称兄道弟呢?这里,我又想到黑塞年轻时的自杀事件,他是经过多少磨难,多少内心争斗,才亲切与死亡和平共处啊!

正如他坚定和澄清的:“千种痛,万种苦,怎禁得我对这浊世情深如故。”是生命的热情与爱战胜了世界的冷漠不公,最后拯救了我们。“雀鸣溶入灌木丛里:人们,唱吧,载爱以载欢!”

黑塞诗里有自然万物化一归一的思想,给了他终极的慰籍和解脱,不是吗?尘土里有我们生命的秘密:

“今日风华犹茂,转眼物化湮沉。俄顷飘风乍起,拂我墓上之尘,我似童婴,苍天之母把我俯临。我重睹她的眸子,她的眼神是我星辰,万物都将逝去,欣然化作尘灰。惟有天地之母,我们生之所自,以灵指于逝去之风,书你我之名。”

“我们把晚星与晓雾企盼。我们快乐地开放又凋谢,在上帝的大花园。”

“我融入女人、树林和湖水,融入山泉、白莲和远方,我的本为一体的灵魂。展开千翼,化作千身,幻出千个缤纷的宇宙,而我熄灭,与尘世契合不分。”

有时我会想,文学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绝不是逃避,而是慰籍,是生活撕裂,文学带给我们完整。

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黑塞,当然也有对和平的企盼,写于一战爆发的《和平》一诗里,他把和平喻为“温和的星”、“树上的金果”,反衬着战争里的“血与困顿,他不屑、唾弃,我自燃烧而歌,直至后来公开的抵制,拿笔批判。在《亚伯死难之歌》里,他谴责战争,借该隐和亚伯的故事,穿插一只啼鸟的悲鸣来说明战争的两败俱伤,报复与自毁,难以复元,是全世界世代无可挽回的伤痛:

“该隐的利箭即将射进它的心,他将把争执和战争和死,带到村村镇镇、家家户户,将到处招敌又将之杀戮,将痛恨他们和自己,跟踪并折磨他们和自己,在每条小巷,直至世界归隐,直至该隐最终自尽。”

他严厉责问为何战争在当时被誉为是伟业壮举,而大多数人失聪,或害怕鸟儿凄厉的悲鸣,投石击打至铩羽,否认鸟儿哀啼的警报。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世界大战让人的世界夷为碎片,黑塞最后道了一声“珍重,世界夫人”。这个比喻多具讽刺意味啊,世界是个玩闹的夫人,她有不可预测的阴阳脾气。他怨,“我们愿告别你的伟大游戏,你赐予的幸福与悲苦,我们已受尽受够。”

对比黑塞1914年和1944年世界大战期间,以年份来命名的两首小诗,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一个是预感的不详,一个是彻底的幻灭,三十年了,如梦一场,世界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毁于一旦,苦难一如既往,从河东流到河西的时间漩涡,把所有死者和幸存的生者吞噬……

终究,在危机和严峻时刻,是童年之光和艺术信仰拯救了他,那也是一个作家所信仰追寻的:“太古的童话时代迎我而立,似一座打开门的花园。也许今天悠然醒转,我沉睡千年的远祖,借我的声音说话,在我的血中复苏。”

当停战协定与和平的声音传来,黑塞欣喜开门迎纳:“还乡是精神复苏的时刻,是爱情的时刻。通向一切失去乐园的大门重又敞开。企愿吧!希望吧!爱吧!世界重又属于你们。”

诗人也会老去,人终有一死,不管艺术给过你什么慰籍,对于死亡,也无能为力,我们从中学会的也仅是笑纳、淡然和从容,以及留下字句对后世的警醒吧,且行且珍惜所拥有的:

“当年华老去:欢情渐薄,灵泉渐浊渐竭,连伤痛之感也渐迟钝——堪慰惟有:彼岸可接。我们曾力图摆脱的:责任、负担和义务,反成了今日的慰藉:庶不至把日头虚度,但这俗世的慰藉终太浅,灵魂渴求轻翔的羽翼。它已觉知死,远在我和光阴身后,并贪婪地、深深地把它啜吸。”

黑塞的世界是不停追寻的,他留给我们的是不断追寻一生的背影,如果你有一颗永不栖止的灵魂,一定会喜欢他的,一如他诗中所诉:

“我们应该欣然穿堂越阶,不依依眷念一室一隅,世界精神不愿羁勒我们,它要把我们逐级提升、开拓。我们刚刚安于所遇,暗生栈恋,心力就随之衰弛。只有乐意迈步远行的人,才能摆脱因循的积习。”

满足永远是中途,是什么在呼唤我们永不停步,不断孳生的欲望与追求更新着我们的生命,生命是不断注入的新鲜流水:

“我但愿能远扬,自这宅第、这花园、这村乡,追随这呼唤,这魔咒,远扬,走向人世的风波浩荡。”

黑塞的《沉思》一诗,把人生之问的题和与之相应的思考揉入了这首小诗,包括身体与精神,自然与童心,罪死罚,审判与憎恨,只有精神信仰希望和爱,才引我们向神圣的终点。

黑塞不会单纯地描摹景物,他总能把它们引向我们对生的终极的思考,这足以让他不朽:

“音乐偶尔荡起长长的拍子,被凝结成金色的永远。直至它从魔禁中挣扎醒来,重又回到时光的流转。我们老人带着收获在葡萄藤旁,把晒黑的手搓暖。白日依然在笑,黄昏犹未来临,今天依然听我们的使唤。”

像所有老人一样,暮年黑塞也在他的诗里流露出对自己少有的不满、怒怨,与生命不再日长的惋叹,以及他最后的准备,这让我们更见一个真实的黑塞,他的真实的哀乐,我们仍可把这看作他一生不懈追求的延续:

“八哥的争吵,这一切喧闹,粗声大气地把他奚落。”“光彩与香味却渐薄渐稀,空气变得沉重,日光也微带凉意。”“春天轻声地迷离,散发着浓香,这世界辞别了光。让我们也为院雨作好准备,它将把生命的夏梦收场。”

这位老人:“他曾出门远游,轻唱着走过春荫。他的发际犹沾着街尘。”那种力不从心,刻画细致,他称自己的手为仆人,假想自己是一位临终老人,惟剩他的手给世界留下了触目惊心的记忆:

“主人壮心犹未已,但恭顺的仆人已累,渴望回归尘土。它们已倦于驰驱。轻些,别把它们惊醒,主人向它们微微颔首,漫长的生命之途何其短促,而一夜却如此之长……童年的手,青年的手,壮年的手,在暮年,在最后的日子里,却显出它们的本相。”

一个人留给世界的,最后只是他的劳作,手是我们介入世界的表达。它是实体、工具,也是形式、象征……

日新月异,这本诗集对眼下新奇迭出的现代诗技巧来说比较单纯质朴,现代诗无疑越来越复杂化,从字句奇诡的组合及细节刻画上下尽功夫,玩转词句,但一些诗传达的精神实质却在削弱,形式的花哨抢了风头。而这本诗集就像一札旧情书,情真意切的初恋,感人肺腑而愉悦。

据说黑塞年少即读遍家中丰富的藏书,在书店工作时又遍阅各类新旧文学和哲学书籍。他涉猎东西方文化,非常热爱一些著名作家、哲学家及圣人,比如歌德、诺伐利斯、让·保尔、梯克、荷尔德林和艾沁多夫,叔本华、尼采和吉尔克郭尔,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等圣人。有一个观点认为,黑塞越来越深地沉浸于远离生活的梦幻王国之中,与他这期间汲取的精神文化密不可分,这些精神文化的萌芽与发展构成了黑塞世界唯心的美学世界观,而这,又成为黑塞日后众多著作的思想背景。黑塞因此而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

黑塞一生都在东西方宗教、哲学完美融合的理想漩涡里打转,并未觅得通途,谁又能获知答案呢?反而是文学的信仰成就着他,那么文学的答案呢?或许就是各个作家多途的、寻寻觅觅的征程吧。

最后我们看见一位鬓白老人独坐海滨,暮雪残阳,仿若在金辉熠熠中,重回童年和盛年走了一遭,梦醒,他转过身,缓缓而行,自柳岸引向陆地。

有人说,诗人是不愿长大的孩子,文学即梦,众说纷纭,欲说,还休……
本文标题: 如何翻译黑塞的这句散文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33734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怎样评价燕垒生的己亥诗(2021)“秋天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后面怎么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