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武山湖(二)

发布时间: 2019-01-06 02:59:0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1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武穴前身为广济,有两大称谓著称于世,一曰千湖之县,一曰千佛之国,说明湖泊和寺庙极多。境内现存湖泊有太白、武山、马口等3个,河流有梅川、荆竹、大金等7条,庙宇近200座,其中20余座环绕武山湖。武山湖之山水,因与佛结缘

走近武山湖(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武穴前身为广济,有两大称谓著称于世,一曰“千湖之县”,一曰“千佛之国”,说明湖泊和寺庙极多。境内现存湖泊有太白、武山、马口等3个,河流有梅川、荆竹、大金等7条,庙宇近200座,其中20余座环绕武山湖。武山湖之山水,因与佛结缘而充满灵性。我们今天游览其中两座,一是察山崇圣寺,二是荆林寺。察山是此处山名,据说为古代帝王刘邦视察该地而留名。崇圣寺依山而建,背山面湖,视野开阔,风水极佳。这两处寺庙名不见经传,规模很小,香火也不是很盛,但它能传承千载至今,还是令人颇为感叹。

  史载,广济佛教由东晋慧远大师传入后,以多种形式在民间兴起,净、禅、道、神交汇,先后诞生了司马道信、头陀祖师、大德禅师等禅宗师祖,甚至还吸引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马祖道一禅师、惠普大师来此传经布道,一时间庙宇林立,梵音缭绕,信徒如云。据说兴盛时有庙宇千座,僧徒千人,高僧法嗣118人。直到今天,武穴民风习俗、传统礼仪到地名村落、生活习性,无不打上禅宗文化的烙印,例如石佛寺、大法寺、新庙等地名村落,“洗三朝”、“送祝米”、“做九朝”等民风习俗,吃法饼、芥粑、卷煎等饮食习俗。千年寺庙近为邻,更有湖山蕴禅意。据同行老者介绍,随着察山公园、环湖观光带等景点的开发,武山湖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融水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为一体、具有水乡情调的旅游观赏地。禅宗文化与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机融合,让武山湖同时具有了神性与灵性,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天赐机缘。

  车在山间蜿蜒行驶,上山下山只能步行。登临佛门净地,饱览湖光山色,体验禅风意境,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禅到底是什么?我想,禅应该是生命之禅、思想之禅、生活之禅,它给人以宁静、纯朴、深邃,与浮躁、虚妄、肤浅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在禅境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凝神静观中超越有限的生命束缚,体悟宇宙万物奥秘、自然天道规律,俯视功名,淡观得失,物我时空,融而为一,在有限中体验无限,在瞬间体验永恒,在此岸感受彼岸,那才是真正理想的人生境界。

本文标题: 走近武山湖(二)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3368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长我一岁的短命人姥姥,给您唱支歌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