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哪些关于青蒿的诗词

发布时间: 2023-09-04 10:59:5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81

关于青蒿的诗句1.有关蒿的词,蒿hāo〈名〉(1)(形声。,从艹,高声。本义:草名。,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

请问有哪些关于青蒿的诗词

关于青蒿的诗句

1.有关蒿的词

蒿hāo〈名〉(1)(形声。

从艹,高声。本义:草名。

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特指青蒿)(2)即青蒿 [celery wormwood]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诗·小雅·鹿鸣》(3)蒿子 [wormwood],蒿属的一种植物。引申为野草的意思。

如:蒿艾(即艾蒿。一种野生的草。

泛指野草);蒿棘(蒿草与荆棘);蒿藜(蒿和藜。泛指杂草;野草);蒿蓬(蒿草与蓬草)蒿hāo〈动〉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庄子·骈拇》(1)又如:蒿目时艰(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2)物之精气蒸出的样子 [vapor]。如:蒿蒸(蒸腾貌);蒿蒿(形容气体浮生的样子)(3)用同“薅” [pull up;pull out]我把花子腿砸折了,把淫妇鬓毛都蒿净了。

――《红楼梦》(4)忧烦;忧虑不安 [worry]。如:蒿恼(骚扰;打扰;烦恼);蒿目(忧虑不安);蒿然(忧烦;忧虑不安);蒿忧(为世事忧虑)蒿菜hāocài[weed] 泛指野草、杂草蒿菜中侧听徐行。

――《聊斋志异·促织》蒿子hāozi[arte misia;wormwood] 常指叶呈羽状分裂、花小、气味特殊的草本植物蒿子秆儿hāozigǎnr[crown daisy] 对用作蔬菜的茼蒿的嫩茎叶的称谓蒿hāo ㄏㄠˉ(1)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2)气蒸出的样子。

(3)消耗。

2.关于白鱼的诗句

1.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过津口 杜甫

2.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峡隘 杜甫

3.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放鱼 白居易

4.近发看乌帽,催莼煮白鱼。----汉州王大录事宅作 杜甫

5.白鱼兼白酒。径到无何有。---菩萨蛮 舟中夜宿 李齐贤

6.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 苏轼

7.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寄蔡子华 苏轼

8.过淮浑酒贱,出水白鱼肥。---南归 王冕

9.鸾凤不相待,白鱼困密网。----- 文天祥

10.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调笑令 苏轼

3.又谁知道苏轼春菜诗词大意

春菜

作者:苏轼 年代:宋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

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

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

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

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

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

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

解释:

“蔓菁”:即芜菁,《诗经》称葑,《尔雅》曰须、薤芜,四川古称诸葛菜,今俗称大头菜,《饮膳正要》言其有“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之功。

“戴土”:戴通载,开始出土。

“拳”:通卷,屈曲貌。言刚出土的韭菜嫩芽,卷曲的样子好似蕨菜。

“烂蒸香荠”:食物或瓜果熟透后的酥软状态曰烂。将荠菜人釜蒸至熟透。

“青蒿凉饼”:青蒿,草蒿的一种,野生。青蒿含有苦味质、挥发油、青蒿碱和维生素A,有清热解毒之功。青蒿汁合面则成青蒿凉饼。

“茵陈甘菊”:据《本草》载:茵陈,蒿类也。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菊有二种,一种紫色茎而味甘,叶—可作羹者,为真菊。

“不负渠”:渠,他也。不负渠,不能小看他之意。

“北方苦寒”:指汴梁、徐州一带季冬孟春之时天寒地冻。《东京梦华录》:“京师地寒,冬月无蔬菜。”

“菠棱”:即菠菜。

“菘葛”:菘,白菜。葛,葛根。东坡身居外地,思念故土,见北地藕圃萧索,忆念蜀蔬之富,准备明年找点自己的不是,“投劾”弃官,以便离开北方,盼望“莫待齿摇并发脱”就能回到故里。

4.有关蔬菜的诗句

荠菜: 辛弃疾《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蓬蒿菜、韭菜:宋代 苏东坡《送范德孺》:

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遥想庆州千嶂里,暮云衰草雪漫漫。

黄瓜: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5.小弟求:关于野菜的古诗歌和关于吃野菜的风俗

野菜,灰头土脸的,怎可与高雅的诗歌相提并论呢?看到这个题目,人们不禁要问。

其实在很早以前,野菜就已经走进了诗歌的文学殿堂,成为其中的主角,在古人的笔端浅吟低唱。追溯其源可到《诗经》,曾有人做过粗略的统计,在《诗》305篇中提到的可食用野菜多达43篇25种,在其之后的许多诗词曲赋中,平凡的野菜竟绽放出不平凡的灵性和野趣。

首先从《诗》说起,诗经所处年代是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奴隶社会,人民辛勤劳作,日日与大自然为伍,生活窘困的人还要靠大量的野菜充饥,因而野菜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来源于民间创造的诗歌,在表达生活、劳动、爱情时,自然少不了对野菜的描述。 诗经的首篇《关睢》唱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其中的荇就一种可以吃的水草,浮在水面,绽放黄色的小花;在《谷风》中有一首反映劳动妇女遭丈夫抛弃的诗“谁谓奈苦?其甘如荠”意思是:人们都说苦菜苦,可与我心中的苦楚比起来,它却如荠菜般甘甜了。”苦菜里有三两粮,既饱肚子又壮阳”它不仅能清热燥湿,消肿化瘀解毒,还能凉血止血。

荠菜则更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一种野菜,俗名又叫地菜、清明菜,它不仅味甘 ,而且色泽嫩绿,词家辛弃疾就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吟诵;在《苤苡》中也有这样的诗句:“采采苤苡,薄言采之。采采苤苡,薄言有之。”

苤苡就是在车前草(车轮菜),诗的意思是:“好新鲜的车轮菜呀,快来采呀,谁采了归谁啊。”借采集野菜来表达爱慕之情;文如《采葛》中的诗句:“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葛根可制成葛粉,萧则指的是一种白蒿,两者都是野菜,特别是白蒿,它不仅是味道鲜美的野菜,也是一种药材,多生于田间地头,路沟渠边,每逢清明之际,正是白蒿繁茂之际,上坟祭祀的人们络绎不绝,顺便采集白蒿治病或解馋,蒿的种类较多,在《诗经》中有“呦了鹿鸣,食野之苹”,苹即陆生白蕃蒿,俗呼艾蒿,“于以采蘩,于沼于让”。蘩是指水生白蒿,而《本草纲目》中的白蒿则为蒌蒿无疑矣。

除此之外诗文中提到了许多野菜,如野碗豆(薇菜)、车前子(苤苡)、白蒿(蘩)、地米菜(荠菜)、苦菜(荼)等,至今都是人们饭桌上的美味。但当野菜从胃转移到心上,并在那里扎下感谢的根,片片的菜香就化做至精至诚的诗句,加重了历史文化的份量。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在他的《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以桃花绽放,春江水暖,鸭子戏水,野菜满地长的生动诗句,表现了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自然景象,也向人们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踏青采择野菜图。

千百年来野菜伴随着我们自生自灭,在个个平常的日子里,它属野花闲草,是生活的点缀品,民谣也说:“三月三,地菜赛灵丹”。这些诗句记载了春天的欢愉,但在我们生活遭遇困厄时,用它果腹充饥时,其中的滋味就变得苦涩,野菜变成了穷苦人生存的稻草,期盼的救星。

姹崇嫣红的芳菲桃李,千妖百媚的芍药牡丹,在物质极缺时也变的毫无价值,黯然失色。因此,关于野菜历代文人都留有赞美的诗句,诗赋民谚也为数可观了,例如宋代姜夔在《扬州慢》中描绘“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东坡先生在品味野菜时时竟也发出感慨。

“时绕麦田求野菜,强为僧舍煮山羹”。民谚“三月的茵陈,四月的蒿,五月六月当柴烧”鲜明的点出了野菜的时今性。

初春的野韭菜也脆嫩爽口,野味十足,非家种大棚可以比拟的,是人们尝春调剂的上品,唐诗人杜甫就曾留下:“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佳句,民语也说“三月新韭胜似肉”。人们喜爱野菜不驻是它们可以过口腹之欲,更重要的是许多野菜本身就是药材,可以达到“药食同源”的治疗保健作用,因此有俗语说:“野菜香,回归自然保安康”。

懂得此理的当首推南宋诗人陆游,它在《杂感》一诗中这样认为“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岂役七心躯,事此肤寸吾”。在《食荠十韵》中则更是品出其中真味。

“唯荠天所赐,青青被陵冈,珍美屏盐酪,耿介凌霜”。是呀,在平淡中寻找真味,体会人与自然的融合,在诗歌中绽放生命的光华,这岂是我们现代人可以体味到的……。

当我们手捧诗卷,吟诵“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时,心底升起的该是怎样的惆怅与遗憾。 信手拈来,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发现在文化的长沙里竟随处可见它们的踪迹。

带着不同的人生感悟唱出了千姿百态。 唐代陆龟蒙就赞曰:“野园烟里自幽寻,嫩甲香蕤引渐?。

……欲助春盘还爱否,不妨潇洒似家林”。皮日休《鲁望以躬耕野蔬兼示邪念什用以酬谢》:“深挑乍见牛唇液,细掐徐闻鼠耳看,紫甲采从泉脉畔,翠牙插自石根傍”。

宋代苏东坡写道:“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读到此处,禁不住掩卷长叹,千百年来,野菜生长在田间陇畔,沟渠路边,无须人类为它施肥培土,任其自生自灭,也许在达官显贵眼中尚属野性未驯,低微卑贱之物,在他们“高贵”的。

惠崇春江晚景 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

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放纵不羁,雄浑豪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创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赏析: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诗文如下: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白话译文

其一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其二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注释

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⑷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⑸依依:不舍之貌。《楚辞》“恋恋兮依依。”归人:回家的人。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⑹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⑺更待:再等;再过。

创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作品赏析

其一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诗的

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

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其二

第一句大体写惠崇所绘的“飞雁图”,大雁北飞,有几只雁依依不舍,差点掉了队。并且在下一句,把这几只雁比作了“北归人”,是非常形象的,这就画活了景象。

诗到了第三、四句,就更进一步给大雁以人的情感。“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诗人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大雁恋恋不舍是因为南方比北方温暖,所以诗人就写下了大雁认为北方很冷,而且远远地就知道了沙漠风多雪多;这还不止,最后一句诗人进一步写大雁希望在江南多呆几日。

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惠崇的绘画由“定格”转变成了“录像”,使大雁北飞的情景充满着人的情感,是颇有新意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 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放纵不羁,雄浑豪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扩展资料: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文学赏析

其一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其二

第一句大体写惠崇所绘的“飞雁图”,大雁北飞,有几只雁依依不舍,差点掉了队。并且在下一句,把这几只雁比作了“北归人”,是非常形象的,这就画活了景象。

最后一句诗人进一步写大雁希望在江南多呆几日。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惠崇的绘画由“定格”转变成了“录像”,使大雁北飞的情景充满着人的情感,是颇有新意的。
  春江晚景
  宋 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人介绍
  惠崇(?~1017?) 北宋僧人、画家、诗人。建阳(今属福建建阳县)人,一作淮南人。他擅长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王安石《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说:"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苏轼、黄庭坚、王庭□等也有诗称赞他的画,其中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尤为后人所称许。

  惠崇与剑南希昼、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汝沃简长、贵城惟凤、江南宇昭、峨眉怀古,合称"九僧";与魏野、寇□、林逋、潘阆等俱宗贾岛、姚合,同属晚唐派。九僧与西□诗人同时,而作风不同。他们专精五律,多写生活琐事与自然小景,忌用典,尚白描,锻炼推敲,力求精工莹洁。其佳句多在颈联,如宇昭的"马放降来地,雕盘战后云",希昼的"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西",即见称于欧阳修。九僧中惠崇最杰出。他有《摘句图》一百联,为人传诵。他的《访杨云卿淮上别墅》,可为五律代表,诗中"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一联,雄浑工致,最为精警。

  诗词赏析
  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竹子、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苇。第一句写地面景;第二句写的是江上景;第三句写的是岸边景。 这首题画诗,除了写了以上画面上有的景物,还写了要凭触觉才能感到的水之“暖”、要用思维才能想出的鸭之“知”、要靠经验和判断才能预言的河豚之“欲上”。这些都不是目能所见,是通过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得之于视觉之外、得之于画面之外的,而这首诗的高妙处,正在于以这些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面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不复是无机的组合、静止的罗列。

  注词释义
  惠崇:北宋早期僧人,苏轼的朋友。能诗善画,尤其喜画鹅、雁等禽鸟与河湖等水景,《春江晓景》是他的名作。
  晓:一作“晚”。
  蒌蒿:一种野草,多生在河滩,春天开白色小花,茎可以吃。
  芦芽:芦苇嫩芽。
  河豚:一种味道鲜美而有毒的鱼,加工处理后可食用。

  古诗今译

  竹林外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暖鸭子最先感受春天气息。蒌蒿已满地而芦苇刚长出嫩芽,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时。

  名句赏析——“春江水暖鸭先知。” :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难怪它能作为一首人人喜爱的名诗而传诵至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惠崇春江晚景   
(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译文
惠崇:
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鱼逆江而上。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青蒿的诗句青蒿的诗句是什么

青蒿的诗句有:自惭青蒿倚长松,青蒿何敢附苍官。
青蒿的诗句有:青蒿因得附长松,笑青蒿。结构是:青(上下结构)蒿(上下结构)。拼音是:qīnghāo。注音是:ㄑ一ㄥㄏㄠ。
青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_细裂如丝_有特殊气味。茎_叶可入药。嫩者可食。也叫'香蒿'。
二、引证解释
⒈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细裂如丝,有特殊气味。茎、叶可入药。嫩者可食。也叫“香蒿”。引唐韩愈《醉留东野》诗:“韩子稍_黠,自_青蒿倚长松。”宋苏轼《送范德孺》诗:“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神_》:“凡造神_所以入药造者专用白_,每百斤入青蒿自然汁,马蓼、苍耳自然汁相混和作饼。”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天上的星星摆开溜,草原上的青蒿张开手。”
三、国语词典
植物名。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初春时羽状分裂叶布地丛生,抽茎高三四尺,嫩者可食,秋日开淡黄色花,香气浓烈。词语翻译德语Artemisiacarvifolia(Eig,Bio)_
四、网络解释
青蒿(菊科蒿属植物)青蒿(学名:ArtemisiacarvifoliaBuch.-Ham.exRoxb.Hort.Beng.)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香气。主根单一,垂茎单生,高可达150厘米,上部多分枝,下部稍木质化,叶片两面青绿色或淡绿色,无毛;裂片长圆形,基部楔形,叶柄基部有小形半抱茎的假托叶;头状花序半球形或近半球形,基部有线形的小苞叶,外层总苞片狭小,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背面绿色,无毛,花序托球形;花淡黄色;花冠狭管状,花柱伸出花冠管外,瘦果长圆形至椭圆形。6-9月开花结果。分布于中国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朝鲜、日本、越南、缅甸、印度及尼泊尔等也有分布。常星散生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青蒿药用价值很高,青蒿素的衍生物可生产很多系列药品。青蒿素主治疟疾、结核病潮热,治中暑、皮肤瘙痒、荨麻疹、脂溢性皮炎和灭蚊等。全草入药,洗净鲜用或晒干制药。青蒿作物粗生易管,生长期短,投资少,收益快。(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关于青蒿的诗词
《叠前韵·晚凉汤饼点青蒿》
关于青蒿的成语
鼻青眼紫桑弧蒿矢簪蒿席草伤心蒿目蒿目时艰蓬蒿满径鼻青眼乌功标青史杀人如蒿
关于青蒿的词语
伤心蒿目七青八黄青白眼蓬蒿满径杀人如蒿鼻青眼紫功标青史鼻青眼乌桑弧蒿矢青黄未接
关于青蒿的造句
1、一个三十五六岁的中年人,高冠革履,褒衣博带,站在李隆基身后,目光锐利,紧盯着李隆基,把李隆基叼着青蒿的样子看得清清楚楚,脸上写满震惊。
2、着啊!程兄,本草上说,青蒿,专解骨蒸劳热,尤能泄暑热之火,泄火热而不耗气血,用之以佐气血之药,大建奇功,可君可臣,而又可佐可使,无不宜也。
3、结果在薄层层析色谱中均能检出金银花、青蒿油。
4、低热者加银柴胡、胡黄连、地骨皮、青蒿等;咳嗽咯痰者加用枇杷叶、杏仁、百合,川贝母等;纳差易汗者加白术、黄芪、茯苓等。
5、目的鉴定酉阳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青蒿的详细信息
本文标题: 请问有哪些关于青蒿的诗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33023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这首古体诗写得如何请问有哪些关于水芹的诗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