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如人生,荡秋千

发布时间: 2018-08-29 01:17:0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16

人生起伏,幸与不幸,走运与落难,上天入地旅行中,我只感受飞机的起落,像火车的启程与抵达。有云雾有穿越。我是在寒假即将面临又一个景德镇的春节突然起兴去俄罗斯旅行的。我的家庭自曾祖母、外祖母离世之后生存形态比较脱俗,即我家从来没有说春节一大家

旅途如人生,荡秋千

  人生起伏,幸与不幸,走运与落难,上天入地······旅行中,我只感受飞机的起落,像火车的启程与抵达。有云雾有穿越。我是在寒假即将面临又一个景德镇的春节突然起兴去俄罗斯旅行的。我的家庭自曾祖母、外祖母离世之后生存形态比较脱俗,即我家从来没有说春节一大家子人必须团圆之说。各自的小家庭都有自排节目,父母每年早早地就去了东莞参与弟弟家活动。景德镇的春节对我这样一个算得上“飘零”之人,很空落。事实上,自老人离世之后,我每次回景德镇,都有某种无家可归之感。只是宿命性地我如今生活在景德镇,目前还无安居的生活,不免有些时候心情会似新春的谷雨。而我不想让潮湿的心情破坏了春节的喜气!

  去趟俄罗斯,旅行团费8850,这一年我获得了一万元的科研奖,我是在没日没夜的辛苦中完成著作的,花去这奖金,换一个晴朗的心情,值得!

  先去上海,知馨已能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孩子的成长见证日月如梭,只是日落西山的自己倍感岁月蹉跎。偶然在宝山新华书店发现一款点读笔,笔到音到还中英双语。一笔千元,真是带来不少愉悦。如今的孩子,只要大人多一点用心,不聪明都难。为了晨6.35的虹桥机场集合,提前住在了机场附近的如家,年二十九起步价都达不到的路程,由于大年三十,早晨六点要价60,也算是六六大顺。

  中国人有一种特殊的收取小费的方式,不明码标价,却尽是世故人情。过年嘛,自然不能按常规。老外喜好连要小费也是铁面无私的。比如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火车,一上车导游就会交代每人25卢布的小费。礼仪之邦中成长的中国人,开口要小费,而且你掏了钱也绝对不会对你有额外青睐,这样的买卖在中国人看来很伤感情。中国人擅长曲径通幽。比如行程中的游览,除了东宫之外基本不进入室内,克林姆林宫、俄罗斯博物馆、夏宫、叶卡捷琳娜宫殿等都属于自费。不谈小费的中国人如今还是比较看重“协议”的,若要参加自费项目在机场就签自费协议交钱给导游,费用分别是350-600人民币,若玩几个景点要额外增加2000左右人民币,其中还不包括1300元人民币的俄罗斯芭蕾。出发前,根据我查询的俄罗斯攻略,克林姆林宫游览一般费用只需350卢布,相当于35元人民币,也就是说自费项目要求的价格翻了十倍。后来我自行游览克林姆林宫,外加珍宝馆(这是导游不带中国游客参观的项目),也只700元卢布,即70元人民币。夏宫、叶卡捷琳娜宫门票分别是400卢布,即40元人民币和500卢布即50人民币。由于是冬季,所以花园的120卢布免费。但是,导游的自费项目却是游夏宫400元人民币,游叶卡捷琳娜宫600元人民币,超出门票十倍不止的价格。这离谱的价格让我在出发前试图用信息告知导游,希望合理收费。而且我始终抱着不影响旅行团正常工作的准则,在团队保持沉默。但进入景区的人都自然知道价格,所以后来有些队员会自然跟随我。更有人告诉我另一旅行团,30多人,订自费项目的只有3人,其余皆自行购票观景。我认为,春节出团你可以要求额外的小费,但门票多少得如实。导游和旅行公司认为他们的费用包括车费、导游费和门票费,我不懂的是,比如克林姆林宫、夏宫、叶卡捷琳娜宫在行程里都有规定观赏其“墙外”,我旅行订购的费用要求你带领我到“墙外”,从“墙外”到“墙内”,还有什么“车费”需要自费呢?俄罗斯景点之墙在中国旅行团的导游心目中到底有多厚呢?非导游的金刚铁骨而不能穿越?原来,倘若你不参加自费项目,导游就不带你到景点的“墙外”,甚至不允许你到景点的“墙外”。一支旅行团分中国领队和俄罗斯导游,游览时导游领队兵分两路,参加自费项目的由导游带领去景点,而不参加自费项目者,比如在夏宫,由领队带领去到距离宫殿门口的林子里走走。而在克林姆林宫、叶卡捷琳娜宫的游览时间,如果你不再掏腰包,领队就带你去远离景区的购物商场呆等。我当然不接受这样不合理的支配,我说,我不参加你的自费项目,但我并没有失去人生自由,对吧?你无权跟踪我或者将我禁锢在某个地方。花钱旅游是心动俄罗斯的景点,而不是被禁锢,即使中国旅行社的蓝旗可以遮蔽俄罗斯的景点大门,也不能遮蔽渴望探寻艺术的眼睛和心灵!于是在夏宫,我自行散步,不去树林,领队立马就跟踪而来,他的理由是:“我怕你走丢了!”我告诉他我不会走丢,因为我的前方正是教堂。跟着跟着他也觉得没意思了,于是就去了其他不参加自费者的队伍中,我得一刻自由,即奔赴售票处,40元人民币,租一个讲解机,50元,总共90元人民币,清晰明了且节约了310元人民币,还不用烦劳导游的讲解。而游叶卡捷琳娜宫和克林姆林宫就惨了,将不参加自费项目者放在商场及中国餐厅,景点与我的距离就好比中国与俄国的距离了。为了寻找叶卡捷琳娜宫,路上不会俄文的我求助了两个俄国人帮忙叫出租车,可圣彼得堡郊区的出租车很难叫,他们不是招手停车,而是电话叫车,可二辆车都来了,司机却像俄罗斯的胖子那样个头和块头都标明死理一条,他们坚信是俄国人叫的车,而不是我!我拼命用英文告诉他们,这车就是我们几个中国人叫的,司机就是不信,而且很友好地告诉我们,你要车得打电话。他们不管我们说不出俄语的苦楚,因为他们也不屑英文,大多俄国人不会英文或者会一点点,恐怕在俄国人心目中大家都该懂俄文吧。最后,我和旅行团的另外2个节约者,她们每人出了1200百元人民币让丈夫带着孩子跟着导游去了宫殿,自己为节约600元人民币,跟着我,她们相信跟着我定能进入宫殿。的确,我们凭着毅力,打不到出租车就靠问路,硬是走进了叶卡捷琳娜宫,花费50元,外加一个长途漫游费,还有租用讲解机60元,共花费130元人民币,节约了470元人民币。

  游克林姆林宫更惨,这是我们坐了一晚上火车从圣彼得堡回莫斯科也是在俄国的最后一天,按行程这一天浏览克宫,但是到红场附近,导游领队又兵分两路,不参与自费的由领队带离红场。我在刚来莫斯科第一次游览红场的自由活动时,就暗访了克林姆林宫的路线,可这最后一天却正遇俄国的建军节。原来俄国人就像他们的牛肉炖土豆那样喜好一锅炖的作风,哪怕是一个节日。建军节可以说是他们的男人节,俄国导游介绍说这相当于三八妇女节。建军节的日子放假且女人要送男人礼物。而官方却也要祭奠先烈。红场是一大杂烩的广场(当然优雅而静穆,千万别因为我用了“大杂烩”就误以为嘈杂。)有古姆这样的百年商场,从外墙看几乎就是一座百年博物馆的阵势。而进入里面,类似当代的购物中心,但却没有购物中心的杂乱也不讲求营商的豪华,像俄国建筑物喜好用的厚实石头一样有着一种沉淀风格,进入古姆与其说购物,不如说享受,它的内驱宽敞到堪称壮观。用中国话来形容,好似宰相肚里好撑船,形象化犹如戏台上的大腹便便宰相,正步方圆,舒缓定夺。那种闲适容不得你匆匆,好似优雅需要时间酝酿。古姆的正对面是烈士陵园,说国家领导人都要在此进献花圈,而建军节,普京自然要献花圈,于是戒严。我不想看普京,尽管我也觉得他在电视上比较帅气,但我还是好想进宫殿,却条条道路都给士兵把守此路不通。克林姆林宫就在古姆的左前方,烈士陵园的侧面。可望而不及就是当时的处境,好在身为群众的我,总与群众有息息相通,看到俄国的群众们,鱼贯而行进入地下通道,我与另外一对新婚年轻的同团人,边问边找,最后也顺利进入“墙内”。如果说克林姆林宫一侧的普京办公室我们要从“墙外”进入“墙内”没有可能,但进入景点的克林姆林宫,当是每一个旅行者的权益!只是这权益被中国旅行团扭曲了,甚至我都弄不清是导游有责任将旅客带领到景区门口,还是我们这样像侦探似的,先甩开领队的监视,然后自行寻路抵达景点有亏导游?暧昧于小费的民族,常常会让不通世故也囊中无浪费资本者困惑。克林姆林宫的珍宝馆全团只有我一人参观,门票70,讲解机器只有英文但免费。因为交了导游自费项目者不懂,根本不知道导游没有买珍宝馆的门票。大家都稀里糊涂地观赏几个教堂就出了宫殿,殊不知,克林姆林宫犹如我们的故宫,里面具有的珍宝记载了俄罗斯扩张的历史。#p#分页标题#e#

  本来我们完全可以错开红场戒严的时间,因为圣彼得堡的火车抵达莫斯科的时间是早晨6点多,到中餐馆吃完早点还不到8点,俄罗斯由于近北极,冬天天亮晚工作时间也晚,一般博物馆要到上午11点才开门。而戒严一般网上都有明确时间通告,导游完全可以在戒严之前让我们自由穿越红场靠近克林姆林宫。可是导游一则未通知我们戒严事宜;二,硬是将我们先带到什么步行街,熬时间。因为当时天下细雨,旅行团大部分人是呆在麦当劳店里消磨手机再上上免费的厕所。似乎在步行街上个免费厕所是当时消耗时间的唯一理由,因为俄罗斯的公共厕所大多收费,就连火车站也只有凭票可用厕所,无票又无钱者可能就得憋死了。当然也许俄罗斯的火车站不具有中国火车站收留难民要饭者的功能。当时在步行街我倒是很想进入普希金故居,但维修不开放。如果是导游故意计谋在戒严时才领我们接近红场,为得是要阻止我们这些不熟悉路线又不参与自费者观克林姆林宫,那真是有失“导游”之责!克林姆林宫既是政治的权力中心,又是东正教在14至17世纪的宗教活动中心。这里还是多代俄罗斯帝国君王的皇宫,也是苏维埃政府的最高权力所在地。我说她“杂烩”,还因红场本是一个贸易集市中心,与克林姆林宫交合构成政教商的融合体。克林姆林宫中的教堂据使命赋有不同职能,比如专为皇家婚庆服务的建筑,游客男女喜好拍照留影,沾沾皇室几百年前的喜气。而赋有皇室陵墓职能的教堂,多陈列帝王及皇室的巨制棺材。死后安葬于教堂陵园,我想是有点升天的意味。但并不是谁都能死后葬教堂的。接触俄罗斯建筑物的介绍,多会告诉你“巴洛克风格”,但我从系列包金的外表上,除了金碧辉煌,并没能感受到神秘氛围。倒是精心打造的棺木,那精致华美的匠艺让我感受到了“巴洛克”的象征意蕴。在俄罗斯这权力的象征因以棺材展示,你不能不说也具有了某种寓言意义。在这样的陈列教堂,游客多肃穆凝听。我是不需要听导游介绍圣经故事的,只是在想,俄罗斯的政教如此合一,可不可以说明自古以来,他们的政治就有别与世俗的另一种追求?当然我还想到中国现代作家们嘲讽封建地主对棺木的嗜好,比如曹禺笔下《北京人》中的曾老太爷,老舍笔下《四世同堂》中的高老太爷,站在俄罗斯帝王华丽的棺木前,我突然找到了为中国“老太爷”们平反的理由,有什么资格可以去谴责一个老人毕生对棺木的倾心呢?那只不过是生对死的敬仰!自然,生的伟大,才能死的光荣!也只有帝王和王室的棺材才如此吸引游人如此作为胜地。所以我后来对同团的孩子们说,告诉你们的爸妈,什么才叫真正输在起跑线上!

  我几乎是快速参观完珍宝馆。你像俄国人问路,他们会很和善地给你详细解释,但由于他们很难用英语表达,于是在克林姆林宫,有一个教堂守门者干脆就把我带向珍宝馆。由于旅行团匆匆离宫,我快速浏览完还机器时,俄罗斯老太太真是诚心,硬是认为我没有看够,因为按照机器解说,需要近2个小时的时间。她竟然要重新带我进入并把我领到马车馆。帝王辉煌的马车我看了,叶卡捷琳娜豪华的服饰我也看了,而且当时陈列馆的马车对我毫无是处,因为我要赶上旅行团的巴士。我用国际漫游告诉导游我站在出口处期待旅游巴,此时已解除戒严,但导游还是要求我打出租到巴士停靠处。乘坐莫斯科的出租真的小心,他们没有按里程打表计费的,是任凭司机报价,所以你得上车就讨价还价讲好价格。我不懂,抵达巴士的一段距离,司机开始要2000卢布,后来是1500卢布,150元人民币。这是我离开莫斯科用的最后一笔开销。当然我还是要感谢这俄罗斯的导游,毕竟这巴士等了我,否则我肯定滞留在莫斯科投诉了。一、我的出团通知是8日游,第6天就离开,坐一晚上飞机第7天早晨抵达北京,算是7日游,这本来就有问题;二、我已在景区出口处,并通知了导游位置,没有理由落下我。

  读了几本俄罗斯文学的中国人对这个国度总有某种莫名的朝圣向往,许多我们熟悉的俄罗斯文学、苏联时期的文学还有歌曲,到了俄罗斯之后才发现,他们的后代都忘记或者不熟悉了,但我们中国人一哼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激情澎湃。第一天抵达莫斯科的时间正值傍晚,白桦林在暮色苍茫中,正符合了我们歌咏的心声。时差相差5个小时的中国那个时刻正在相互拜年,春节晚会也如火如荼要敲响跨年的钟声。而我飞跃时空,立在了莫斯科的雪地里,呼唤起晚祷的钟声。晚祷的钟声是中国人迷恋俄罗斯的理由,曾经当《金蔷薇》译介到中国时,就有人质疑:一个不会向苦难下跪的民族,能听得懂俄罗斯的圣音吗?事实上,无论懂与不懂,俄罗斯都魅力无穷。

  当然旅行团的目的不是向苦难下跪,或者朝拜。旅行团从上海出发,飞机行驶时,团里的一家上海人和一对在上海打工者,因前后座位发生了争执,好在没有吵到飞机返航。7天的旅途中,这一家还有一次争吵发生在圣彼得堡的中餐馆,因了一碗西红柿蛋汤。后来接触中觉得这一吵架之家其实人也还好,并无蛮不讲理习性,吵,可能就为要据理力争。但这据理力争的家庭也都被自费项目索要去不少银子。我们的行程是3晚住酒店2晚住火车一晚住飞机,莫斯科的住宿和5顿饭都不错。第一天我们住在Delta酒店,真正的四星级。第二天俄式早餐丰盛味美。据导游说,我们是首个中国旅行团被安排俄式中餐的,且第二天我们的中餐在一个博物馆的楼上进行。不只吃到了正宗的俄国土豆炖牛肉,还有他们节日的薄饼。2月底3月初,我们旅行团正赶上俄罗斯的“谢肉节”,它起源于东正教时期的春耕节,又叫送冬节。也就是说我们赶上了他们宗教群体禁食前的肉食狂欢时段,所以莫斯科的午餐给了特别的味道。但是中国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表演一下民族情绪的,团里有不少人在俄餐的品尝中要发出怨言说还是中国的什么榨菜萝卜好吃。而在圣彼得堡,我们全部是中餐,且千篇一律,中下档次。我曾问同团人,凭良心说,不带任何民族情绪地说,你们真的认为这旅行途中的俄国的中餐比俄餐好吃吗?有些还算真诚的人不得不说还是俄国的早餐胜过馒头稀粥的中餐。离开莫斯科最后一顿中餐在离机场不远的一个小镇,算是中高档中餐。只有圣彼得堡的几顿中餐,吃到为一碗汤要吵架的程度。当时我还是蛮同情那个中餐馆女老板的,虽说中餐的汤基本顿顿稀里浪荡,但在我们两桌要求再来一碗时,她又重新再做;麻烦出在她只按提了要求的两桌做了两碗,于是引起另一桌没增加西红柿蛋汤者愤怒。为芭蕾和博物馆,圣彼得堡的中式餐我有三顿自动放弃。尽管后来有团里的人故意逗我说,在我没吃的中餐,都好,但我还是一点不后悔。圣彼得堡住2晚的酒店远远不如莫斯科的,根本达不到四星。#p#分页标题#e#

  有说旅游就是花钱买苦吃买罪受,一般来说,吃住基本合格,大家都不会计较。特别是像我这样的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奢侈之物的普通人,用节俭出的小钱,朝圣心中的殿堂。莫斯科的导游是一个汉语说得很好的俄国人,从他带我们观景的方向来看,他较有文化内涵。比如他带我们遥望莫斯科大学。说“遥望”是那华美的教学大楼可望而难及。导游说只有学生和老师才能进去,我们只能在门外的远处拍拍照片。像我这样一个愿把一生都消耗在大学院墙里的人来说,只是拍下一个门面,实在不过瘾。我踏着积雪努力向前,用着全景多角的方式,还是没有看见校园。左看右看都是一个犹如网上照片似的平面图,因为团队规定,我们既没有时间走到这豪华建筑的侧面更无法走到她的后面。我与莫斯科大学紧锁的高大门扉面对面,想象蒲宁在这里肄业,契科夫在这里品尝樱桃,帕斯捷尔纳克在这里作诗,索尔仁尼琴在这里酝酿他的信念······就这样一栋只看见平面而感受不到立体的排房里,怎么可以走出那么多炫耀世界的星星?导游说,走进去是很大的,意思是校园就在这门面背后在建筑群的里面。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心中注满飞翔却无门而入更让人悲伤。我求同团游客帮我拍了一张在莫斯科大学门前欲飞的照片。如果在15年前,我不能想象自己随旅行团这样瞻仰闭门的校园。一个读书人会以为天下的校园都会敞开大门就像知识本身。好比香港的大学图书证件,你不仅可以走进任何在港的大学图书馆,使用借阅,我还凭香港中大的图书证进了美国哥伦比亚图书馆,因为大学都有一个互通通道,用外地的证件办理一个临时阅览证。而2002年初入哈佛时,在我还没有获得出入图书馆的身份之前,我用我写的书,办理了一个求学者临时通行证。我对导游说,你说老师可以进去的,我是老师呵!导游回答我:你是哪里的老师呢?是啊,站在莫斯科大学紧锁的门扉前,我是哪里的老师呢?

  曾有人批评中国人崇拜俄罗斯宗教文化,却只是了解一点19世纪以后的东西。访问圣瓦西里大教堂时,我就想努力看看俄罗斯的从前。这栋布满洋葱头式的具有俄罗斯民间色彩的教堂建于16世纪,说是为纪念伊凡四世战胜喀山汗国而建。以教堂的形式来纪念战争的胜利,好似有点怪异,但世界上许多战争却总是因了宗教而纷起。朝圣的心灵坚信任何宗教都具有求善的宗旨,只是现实里的宗教总是离不开战争。150元卢布的门票进入,参观教堂,导游没有阻止,因为本来就无自费项目,旅行团在教堂门外自由活动,导游说进去也没多大意思,里面很小。我喜欢自由观景的状态,当我走入这座19世纪重新修缮的教堂,还是被仿16世纪的大型宗教壁画吸引。俄罗斯的教堂里的圣象画有其独特意涵和色泽,色彩比较浓艳,绛红着色居多。画面中的圣母形象威仪,正中且多占据画面中心位置,圣母手中摊开似裙衣之物,在这裙衣的中下方,呈现圣子之形。这样突出圣母而呈现的母子画面,让我感觉“三位一体”的圣光特别的柔和,洋溢着母性的光辉。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可谓教堂琳琅。收费的教堂早已不做礼拜,而改为博物馆,我还花35元人民币买到三盘东正教的音乐唱片。也有不收费的专为礼拜而开放的教堂,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虔诚的信徒默默祈祷,不少信徒会将额头和嘴唇贴近圣象亲吻默许。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我亲吻圣象好似有许多愿望却又好似想不起具体所求,只是一个在这特定膏油点燃的圣地,祈祷着。

  我没有感受到任何比19世纪后熏染的宗教情怀更深邃的古宗教精神,除了那些洋葱式的教堂建筑有别与哥特式之外,除了它们的风格和色彩源于拜占庭之外,也许是因为我浸染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的原因。这次仓促短暂的随团行,没能有机会拜访托尔斯泰故居,但在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博物馆,我得幸与列宾画了十年的托尔斯泰画像合了一个影。这幅赤脚农夫托尔斯泰,在深沉的墨绿森林中,立于一方土色,他两手插于腰带,一件农民式的宽松白色长褂占据画面中心布局。解说机器告诉我,这件长褂后来成为了托尔斯泰样式,特别是画面前景中腰带下的一个小口袋,那是托尔斯泰夫人特别制作,为的是让托尔斯泰可以在田野森林劳动时,记下闪烁灵感。帮我拍照的路过游客问我,你说他口袋里装的是什么呢?我根据解说器回答,认为当是灵感记录本,还有泰斗随时用的笔吧。画面上没有看到农民式的毛巾,不像画农民是离不开要画条毛巾做陪衬的,但托尔斯泰虽然赤着脚,列宾为他画过70多幅的写生作品中也有耕田图景,但这幅费时十年琢磨出的油画,重在思想呈现。从深思的额头和炯目到灵动的胡须,将我这个中国人每个学期面对中国学生讲解托尔斯泰时所吸收的托氏精神全部烘托而出。这个固执的老头的宗教追求,那贴近自然的执着,我认为尽管生在19世纪,但却比与战争比邻的宗教宣传更贴近信仰的渊源。立在这幅沉思的画像前,我听着机器里介绍,老头连汲水也一定亲力亲为拒绝仆人帮忙,感受着老头如何为自己贵族的财产和土地忧虑,如何要摆脱负累而亲近神圣,恍惚都看见了托尔斯泰夫人装修的庄园,还有那唯独不敢惊动老头的别具一格的书房,以及书房里走出的《复活》、《战争与和平》······

  宗教精神不是形式而属灵魂。在圣彼得堡参观救世主滴血大教堂时,不同于感受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的一幅油画给予我太多灵动和感悟,而滴血教堂,让我体会到俄罗斯宗教与政的杂缠。滴血教堂是19世纪末为纪念亚历山大二世而建,意在纪念沙皇的改革精神还有体恤下层不畏牺牲之胆识。倘若这是烈士纪念馆我会更加肃然起敬,但这却是信仰的教堂。滴血教堂仿莫斯科圣瓦西里大教堂而造,但圣象图饰有细节之差异,特别醒目的就是,滴血教堂更突出的是圣子之名,更男性化,这可能与其现实纪念使命有关。像我这样容易糊涂的人,政教太混杂,会造成我的迷失,一种灵魂坠落人间俗世的感受,几乎都有点搞不清楚,人们朝拜的是圣子呢还是沙皇?

  当然,我不得不说,即使俄罗斯的宗教与政治相缠紧密,但在路上遇见的俄罗斯人,比如问路,我还是感觉到他们的信仰熏陶。俄罗斯的改革精神与信仰坚持以及民族性维护,错综迷离,不是我这样的一个仓促行者可以把握的。博物馆还有一幅画像是彼得大帝的儿子反对父亲的改革,解说机器告诉我,画家慨叹,当他为这幅画时,尽量想保持对彼得大帝的好感,但是,他杀反对派儿子的行为还是让画家反感和厌恶。在圣彼得堡街道,恍如跌进了博物馆,座座精致。其街道之宽敞,让你无法不佩服彼得大帝当时改革的眼光和胆识。彼得大帝的学欧建制,政治军事的强盛以及迅速跻身欧洲之强的功绩,对于俗世政治来说,堪称卓越。参观从宫殿到博物馆,无论是彼得大帝还是叶卡捷琳娜女皇,既能让你感受到权力的任性也能让你看到权力的作为。当然还有不同政见者的饮泣。只不过我只是一介游客,在诸如叶卡捷琳娜举办舞会要求男穿女装女穿男装的游戏里,呵呵笑笑而已。所以,平民的我行在圣彼得堡的街道还是会敬仰彼得大帝,羡慕可以活着就住进了博物馆。像街道旁的俄罗斯人一样,不去探寻日瓦戈医生,也不想古拉格群岛。就连苏联时期,也只有在介绍列宁迁都到莫斯科才提一提。#p#分页标题#e#

  曾经在苏联解体时,经济萧条期间,有人说即使这样,俄罗斯排队买面包者依旧那样高贵而具有尊严。不只是圣彼得堡的街道如欧洲,他们行人的许多气质也具有某种贵族气息。在圣彼得堡的第二个傍晚,我对导游说,放弃吃晚饭,可否将我放在哪个便于搭乘地铁的路口,我要去看芭蕾舞剧。网上查询,那晚马林斯基剧院有《安娜卡列尼娜》的舞剧。于是我学了如何用俄语问地铁在哪,用俄语怎样说芭蕾。可是想不通的是导游和巴士竟是硬把我下到了他们要去中餐馆。离七点半演出的时间越来越近,从远离地铁站口的中餐馆,能抵达剧院的话,一定需要安徒生笔下《灰姑娘》乘坐的马车。导游清楚无比,他将我从桥东带到桥西,或者说桥西带到桥东,他就是有意将我带到更远更远于剧院的地方。圣彼得堡是一个中国导游,是不是中国人对于引路也总有权力意识?记得1999年为了续签,我在香港靠近领馆地区问路,竟然有港人故意将我还剩下百米距离的路程指向了反向绕了大大一圈。导游没有想到的是,在博物馆似的圣彼得堡大街上,尽管没有马车,却依旧浸染了童话。当我问路边一位正在放东西入后备箱的俄罗斯女孩地铁在哪时,她仔细地告诉我路程,并且说很远。我说我要去看芭蕾如何走更近呢?车内一位穿貂皮大衣的女人探头同女孩说了几句话,女孩招手让我上车。当时的我还有跟随我去看芭蕾的同团上海人,都比灰姑娘遭遇水晶鞋还要惊诧还要感动。上车后,车又重新跨过刚才导游将我带过的长长大桥,从桥西带回到桥东,或者说桥东带回到桥西!路上,那高贵的女人说,她就是跳芭蕾舞的(当然不是我要看的剧目中的演员),尽管有严重口音的英语,仍然给了我清新如风的亲切,她用俄音的英语我用中音的英语,外加手臂肢体动作,我们的沟通是那样融洽!女孩一边开车一边用手机查询,圣彼得堡有许多剧院,她帮我查询到马林斯基剧院有《安娜卡列尼娜》,而这信息,在导游车上我也反复请求过帮忙,且在团友大家都支持我要求导游给予多一点信息与我时,导游也曾查询过手机,却没有告诉我任何有用的信息。为了将我和团友放在剧院门口,女孩不得不绕道,安然准确地将我们送到目的地。我和团友要给她钱,因为在俄罗斯常有私家车收费载人,但是她们坚决拒绝了。那一刻我发现,原来“善意”和“友好”不只发生在教堂的装饰里,还在人性的高贵精神中。

  可是,当我们直奔售票窗口,根本无票!当时我看不见自己的眼睛,我想一定是可以溶进所有失望的天空。我看到一个法国女人用护照取票,她望着我的神情,不得不动了恻隐之心用浓重法音的英语对我说:几个月前就要在网上订票。团友说去外面等黄牛票。黄牛还真有,说待会儿有票,每张5000元卢布(500人民币),可是等着等着,离7点半还剩几分钟了,黄牛说根本没有票。绝望的我告诉团友,你在这黄牛处守候,我再回到窗口碰运气。一进去发现本来用证件取票的2个窗口多出了一个第三窗,来人只要出示一个纸条报个什么东西,像是名字像是单位,有点像中国的批条,于是就能拿到票。我就想也许像中国剧院一样有留票,比如领导不来的,灰姑娘的水晶鞋不就给我了吗。于是我就趴在这第三窗口,我想那个时候自己一定如祈祷参加舞会的灰姑娘一样,感动了神仙。我说,我来自中国,就在这里呆一个晚上,就为了这个舞剧。窗口的男士竟然也听懂了英文,而且回答我说:“这你得同他说,同我说没用!”“他”是站在窗后的一个中年男子,中国人的我一眼就看出这是领导。我几乎是祷告式的语音重复自己多么向往在这著名的剧院看一场这著名的演出啊!领导想了想,然后一挥手,在我的感受里,就好比当初列宁的标准挥手,那震动全世界的力量,我知道自己不只是登上了神仙的马车还穿上了神奇的水晶鞋。领导将我带到另一个窗口,就算是第4个窗口,他用手签了票子!他说就一张呵,3000元卢布。我说,不行,因为有2个人,必须要2张票,他又想了想,摇了摇头却手中签出了2张票。这张手签票当进入我心中的博物馆,就像安徒生的马车水晶鞋还有南瓜进入童话一样。领导要我赶快进场,因为舞剧马上就要开演了。我是带着欢呼声拽着团友就飞奔入场的,自然我们还是寄存了外套,但是脱下外套的我们发现自己多么狼狈,许多俄国人为了剧目,带着晚礼服到剧场更换。有些女的也像我们一样在雪地里行走的靴子满是泥土,可是她们带了高跟鞋,就像对演出的尊重。只有我们两个中国人,带着一身的泥土就进了神圣的剧场。坐在了视线极好的二楼,虽然远了一点,但借助剧院的手持望远镜,看得真切。我们的位置是临时加位,是那种简易的黄色木椅,与剧院沉暗的红色沙发区别开来,就像说明我来自中国却迷恋芭蕾一样。

  安娜的故事耳熟能详,即使在中国。正如列夫·托尔斯泰的故事导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无论是幸与不幸,不管是爱与失,一个女人为爱而酿下的悲剧具有普遍意义。芭蕾没有展开小说的两条线索,具有自传性质的列文情节在芭蕾中几乎没有呈现,只在开篇忠实小说以吉蒂的爱情选择和挫伤引导出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相交。为了回忆起当晚在圣彼得堡的观剧感受,此刻书文,特意查询到网络上1993年俄罗斯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虽说没有办法还原记忆观剧的每个细节,但凭印象,我还是倾心于剧场感受。比如我观的芭蕾,卡列宁的书房犹如托尔斯泰的,像国家图书馆或者说博物馆,这不同于小说,也颠覆了许多关于卡列宁长期被认为是又老又固执的官员刻板形象,而是将列文的自传色彩转化给了卡列宁。我喜欢这样的布景处理,是因为托尔斯泰在刻画安娜形象本身就充满矛盾,他本意是要塑造一个放荡女子,具有批判色彩,却哪知作者完全被故事自然且自身的发展情节征服,固守的观念被悲剧的动人性感染,无法不同情安娜,无法不为爱情的真诚打动。芭蕾的音乐和肢体程式化动作很能渲染情绪,我喜欢这具有象征语义的形塑语言。当抒发爱情交融时,芭蕾双人舞表演,几乎淋漓尽致地呈现水乳交融。甚至1993年的网络视频,虽说是首席参与,虽说我无法清楚自己在马林斯基剧院看的剧目导演、演员的级别(为了了解导演和演员,在剧目结束后我特意花了30元卢布买了节目单,但全部俄文一个不认识),但还是觉得在细节处理上,我观的剧目高出1993版。1993版太写实,比如在安娜与沃伦斯基初恋时,竟然将情欲床铺呈现于舞台;还有就是当他们爱情步入生命的尾声时,我看到的舞台上,是由交融走向不和谐。如果将男女情感比喻为一场双人舞,和谐一生乃为幸,否则即不幸。无论是卡列宁与安娜的分离,还是安娜与沃伦斯基的诀别,舞台上的演员很好的演绎了人世间爱情的华丽瞬息以及痛苦挣扎的不和谐之冲突,是这不和谐促使了安娜走向死亡的。我虽然无法了解安娜出演者的姓名还有身份,但她那调动身体每个细胞的功夫,每一点足,每一伸出的手臂弯曲的双膝,那被整个世界抛弃的恐惧还有自我怜惜及挣扎的不可能之绝望,堪称绝色!可以说舞剧给予了所有不幸女人一个自己拥抱自己抚慰自己的努力,却终究以无法企及而最后走向了天堂。而1993版俄罗斯芭蕾却将安娜死前的场景设置为与沃伦斯基的双舞依旧难舍难分,只是沃伦斯基的母亲作梗。虽说小说描写安娜之死有沃伦斯基去见母亲的情节,但是若能真的把握住小说意旨,就不该有如此据实的阐释,而当明白爱情消亡的内在动因。芭蕾舞当尽可能用符号的象征寓意来演绎剧情。托尔斯泰没有明确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指向,而是以朦胧和凄美让故事嘎然画上惊叹,留下许多阐释空间和可能。我观的剧目正是这样呈符号的韵味无尽,其中包括安娜死前的服饰,上衣的迷人红色和黑色裙子搭配,她走向火车时的隐喻陈述,而不似1993版的没有象征语义的服饰,及火车的真实背景。我目中的安娜是带着怎样绝望直至沉静而缓缓步入黑暗的,那黑暗的沉寂深处,在火车鸣笛的同时,或许有人间挣扎不到的圣光······剧目是在一种芭蕾音乐特有的寓意下结束的,现场观众给予了演员长达半小时有余的掌声,以至于演员一而再再而三地长久谢幕。#p#分页标题#e#

  俄罗斯文学的迷人在于许多的不确定性。好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那种双重复调的追寻。也许是观芭蕾取得的成功给予我信心,我无比珍惜最后一天在圣彼得堡的时间。旅行团规定这一天是购物日。而我早早起床,带着无比的留恋,我决定要好好利用这最后的一天感受这座博物馆城市,探寻心中的圣彼得堡。一个人单身参与旅行团,最不如意的就是需要与人拼房,因为你不富裕想节约的话。第一天与我拼房的是一个盐城来的姑娘,本来还好,可是刚进入房间,她就举起相机对着我和我的床铺拍下证据,这对我来说有侵犯之嫌,所以很不愉快。当然大家不熟悉却要住在一起,防范也许可以理解,但是大家都报了团,能有什么危险呢?这造成我对她的冷淡。第二天她找导游换了拼房的人,再进来者却更加奇怪了。晚上她会给自己一套洗脚的专业噼里啪啦,我直觉感到她可能来自洗脚房,没准还是个老板什么的。所以她不屑沟通。当然我也没有歧视中国洗脚房行业的意思,只是我一时也不知道如何与这人打交道。我发现不像是你真的去洗脚房,她服务于你,你还可以同她唠家常,而这老板级的女人,我就感觉茫然无比。这个团共有4个单身女人,奇怪的是我同2个同居了,却没有沟通,但她们两个都很佩服一个电子商务的业务经理,这第三个女人我几乎就没有交流过,但是她可以一次次与导游甚至别的团队的导游见面就熟,且特权享用导游的单餐,还可以与导游抽烟如兄弟。导游曾很不礼貌地问我:你是单身吗?我答:干嘛,查户口?导游解释说,她们三人都是单身为逃避追逼婚事而参团的。作为单身,我该与这三女人为伍,可是我却无法与她们达成和谐。具有洗脚房噼里啪啦功夫的女人更是逗,不知是否导游说她单身有误,她在回莫斯科的车上大肆渲染自己把钱包留在了酒店,说她如何将损失倾诉于国内的老公,说几千元美金丢失且不追究的故事。我想,中国的土豪,或者说土豪的二奶、三奶们可能大多是这样跟团旅行的吧。有点悲哀的是我因了单身而被错划了成分!为什么我可以与团里的许多家庭成员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却无法与成分相同的单身和谐共处呢?我承认自己心目中有点恐惧当下中国生意场上的女人,我几乎与她们没有一点共通语言。可是我这单身反倒是与家庭夫妇或者他们的孩子很是能谈得来。如果说上帝也犯了文革错划右派的罪,估计得遗憾我今生也无平反遭雪的可能吧。因此,在我盘算单独出行时,我要首先安置好我的行李。导游的旅行车要到10点半才到酒店,让大家带上行李,购完物就直接送去莫斯科的火车站。而我无法从早晨7点半在酒店浪费到10点半等旅游车,所以我问酒店前台,圣彼得堡火车站是否有寄存行李处。原来圣彼得堡的行李寄存很有点规模,在地下室,分为123多间,如同中国的不同经营者。有幸前台在给我地铁导图时还让我明白了,我转乘地铁站就是火车站。在俄罗斯,要注意的是他们的火车站以地名命名,比如在圣彼得堡以莫斯科命名,一个城市有很多火车站,就像中国一线城市时兴南站北站东站西站那样,但俄罗斯以命名来区别线路,莫斯科火车站标明是去莫斯科的,倘若你寻到其他的火车站是没有去莫斯科线路的。还有,搭乘俄罗斯地铁也容易让人迷糊,地铁站口的出口不简单同中国或者美国那样的只是方向问题,而是同一个名字的站口,可能相距不同线路。离开酒店时,我带上我的行李,行走了15分钟,到地铁搭乘红线,很顺利地就抵达了莫斯科火车站,就像在中国旅行一样,简单地就把行李给寄存了。但是到了晚上,我再寻找这个叫着莫斯科火车站的地铁站口时,却费了好多周折,因为指向我抵达的站口,却离我要搭乘火车且与旅行团会面的大厅相差了一个路口外加两站的地铁距离。好在手机的拍照功能很给力,我在早晨寄存完行李后,及时拍下了火车站的图片,当晚上问路时,俄国人拼命告诉我地铁口就是这儿但却又不是我要的地方时,我就展示手机里的照片告诉他们,正确的目的地是那儿不是这儿。在俄罗斯常常会遭遇聋子对哑子的苦恼,特别是对方说这儿就是这儿,你却要否定说这儿不是这儿;你要到那儿,却被告知这儿就是那儿时的牛头不对马嘴。尽管如此,导游还是不得不佩服我说,你没有护照(因为跟随旅行团,他们会以酒店的名义扣留护照),还敢如此单独在外跑!

  应该说是审美的挑逗给予我勇气。我是利用旅行团购物的时间参观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居。这躁动灵魂萦绕的故居却是那样宁静安详,几乎都迫使我感觉不真实。没有凶杀没有忏悔,没有灵魂的争斗,没有穷困潦倒的被追债。就连陀思妥耶夫斯基喜好赌博时的码子也是那样恬静,恬静的姿态都引起我怀疑他手稿的真实性。也许这恰如陀氏小说的辩证哲理,或者说是俄罗斯宗教思想的核心意旨,即十字架象征的苦难,乃罪和恶的结果,却亦是超脱恶的途径。世间每一个人都会在生命终止后走向这样的超越,这样的宁静。故居中成列的一切,对于肉体的陀氏来说,乃身外之物;但却因了思想,这些身外之物就有了灵魂,一种超越苦难之后的安详,使得我在缓步中渐渐沉入陀氏笔下《白痴》的境界。这最后的圣彼得堡我自由单独行的一天,简单充实,下午参观的俄罗斯博物馆是整个旅程中看的最仔细收获最多的。似乎我都更进一步理解了陀氏笔下的“白痴”寓意,原来净至底痴如醉,会收获多多。

  晚上在火车站与旅行团会面,带着孩子的家庭都感叹没有让他们的孩子们跟着我去参观博物馆。2个高中生抱怨说他们这一天过得真无聊,就听见妈妈们在嚷着“便宜便宜”。也许这也算是中国人出游的救赎。买货真价实的便宜货,是中国人参团旅游的核心项目。几乎是还没到走出国门,在北京机场免税店,整个团都蠢蠢欲动起来。就连我也会想想,网上买的化妆品,还真的很多假的。当有些经济学家胡说八道地为山寨辩护说中国的假货也不错时,有点要掉舌头的感觉。因为中国的山寨化妆品质量真的很有问题!用的是普通材质,却冒名卖着高出普通质素几十倍的价格。我们要买到货真价实该有多难啊。所以旅行团的购物就是狂欢。有人购得荷兰奶粉68元一桶,但在中国网购要200多。俄国人像美国人,任何超市不管大小都能买到很好的大瓶鲜奶,所以他们用不着卖成人奶粉。可是中国导游却可以带游客购到荷兰奶粉。为什么中国网购或者实体店就不能卖正常价格的奶粉呢?为什么在俄国的荷兰奶粉就一定比中国的同一牌子要便宜那么多呢?为什么中国的商家一定要把日常生活用品当奢侈品来挣无法无天的利益呢?不是中国人都有土豪气,更不是中国人都犯了大妈抢购的病,而是中国人在丧失了货真价实的地方像当初犹太人被奴役时祈祷上帝的恩典一样渴盼货真价实!我错过了购物机会,就盘算着到莫斯科再买点奶粉,当蒙蒙细雨中导游把我们带到步行街,在挨时间中,我走进一家不太大的超市,本想买乳制品,有点称得上是思念的奶酪不能带,人家也无中国成人喝的奶粉,于是我就买咖啡。今天煮来喝,还真是非常好。这咖啡算是买对了!那爽滑程度好似比我在上海自贸区或者老外超市买的还要好。当时付款时,这超市的信用卡还刷不出来,(俄国的超市使用信用卡,你的感觉会觉得比美国真的落后好多呵!)于是俄国人的热心又让我迷糊到就在取款机里取了款,也就是说俄罗斯的取款机是可以使用信用卡取款的。但取款后我一直担心跨行跨国的计费,确实,手续费5美金。这样的取款机,在酒店早餐的餐厅旁也有一台,当时我想着兑换,但人民币无用,倘若你有美金,可以直接在机子上兑换。要求最少一次兑换100美元为基准。出国前,我尝试兑换点卢布,但景德镇无法兑换,到上海后方在中国银行兑换到1比10的利率。#p#分页标题#e#

  今日,品着咖啡写着记忆之行,方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贫穷,是因为我揣着买白菜的薪金却老想喝咖啡吃奶酪,还总要原装进口。可从鲜奶鲜果汁到咖啡甚至化妆品,难道不都是生活必须品吗?我对炫耀名牌一点兴趣没有,就像我的口感不认识品牌,可是冒牌一吃就自然露馅。我相信许多中国人都有我的同感,我们多想吃出爱国情怀啊,在景德镇,我们也愿意无论吃还是用都来培养出对江西省的某种贞洁似的坚守,像我们从前信任的英雄牌奶粉那样。但是,为啥如今说爱这么不容易呢?是生活习惯变修了还是中国人心中的英雄已成过去的记忆?商家啊,你给我假冒伪劣,还要价昂贵,甚至还有可能夺去我的生命,却索要我坚贞不渝的爱情!中国商家如何让中国人信任?中国三十年改革的市场经济,却不能真的走向市场的公平竞争!最后,我想说的是,国外对中国人来说,不是迷信它们是外国,而是外国靠市场公平竞争!地方保护主义其实是最伤害地方的!如果有一天,在景德镇也能买到世界各地的货真价实的物品食品,不只是这个地方提高了素质品格,而且也会赢得商业的信赖。也就是说当生在江西也能享受世界时,江西的物质才能走向世界或者说才是世界的!这才是真正的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

  旅途如人生,如何荡出最高点?需要健全机制以及人性人心的充实安然。中国的GDP高了再高,为什么却使人心惶惶?秋千的优美在于高而悠然,荡玩者有着心底里坚实的信任。如今中国人到海外购物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笑柄,中国土豪或者中国抢货大妈几乎像当年的东亚病夫一样可能写进世界羞辱史。我只是一个工作生活在四线城市的工薪阶层的普通中国人,只为不接受一个将日用品当作奢侈品来盘剥的现实处境,才去买一个国外的货真价实,一份不是高调却是身体感觉能真实品味的信任!中国的商业精神不该被海外代购轻而易举就摧毁了,秋千不该是虚拟纸糊。当中国膨胀虚拟贸易,而罔顾诚信,请千万小心纸糊的秋千——!

  张慧敏

本文标题: 旅途如人生,荡秋千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2058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穿越时空的隧道盛夏,箭峪岭美丽的草原风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