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诗歌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 2022-07-27 23:00:0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03

简述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诗歌创作发展的脉络。1、简述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诗歌创作发展脉络一个序幕、一个插曲、三个诗歌群体和三...

八十年代,诗歌是怎样的

简述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诗歌创作发展的脉络。

1、简述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诗歌创作发展脉络
一个序幕、一个插曲、三个诗歌群体和三次诗歌浪潮。

2\简述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诗歌创作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一, 诗坛出现了各类诗歌样式竞相发展的多样化局面
第二,对抒情主体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第二, 浓郁的思辩气质进入诗歌。
第四,诗歌的情绪结构趋向复杂化。过去那种简明单一的情绪已很少见。
第五,诗歌艺术由单一的为政治服务转向以审美为中心的多样化追求。诗人们以各具异彩的审美追求,充分体现了诗歌艺术认识世界、唤起良知、沟通心灵、激发情感等多种功能。

80年代诗歌的总体特征

  无论从世纪初的眼光回首历史,还是从已有的研究出发,以“80年代以来”的方式,看待近30年的诗歌历史,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立。[1]当然,以这样的时间范围进行论述并非要忽视“文革”结束至80年代之间的历史。作为一种策略,这里的时间起点只是出于诗歌艺术的完整性,比如:如:创作风格的连续性、创作方法的一致性、区别于以前诗歌创作以及造成显著影响等等来研讨内容,以及避免“新时期文学”这一概念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2]。尽管,任何一段历史的连接常常并非泾渭分明的事实,往往使理想中的历史分期带有前后矛盾的成分。
  1976年“文革”的结束,使诗歌创作以及诗歌“想象”逐渐真实起来。然而,如果只是考察此后一段时间内的诗歌创作和诗歌发表,可以看到的是,对于历史记忆的清理仍然是一个过程。这不但为“复出的诗人”、“归来者”之类的诗歌史称谓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同样的,也为年轻一代诗人浮出历史的地表,获得了历史的机遇。这种由于历史的原因而造成的迅速而频繁的登场,及其之间的代际差异,无疑为考察80年代诗歌潮流的演进方式,提供了参照的可能。
  构成日后80年代诗歌写作阵营的诗人,主要来自两个诗歌“群体”。即一类是“复出”的诗人,一类是“青年诗人”。“复出”的诗人,主要显示了当代一体化时代特别是“文革”时代的历史遭遇。因此,从广义的角度上讲,“复出”的一代并不仅仅是“归来的一代”,其中还包含着对更早历史记录的重新书写:40年代的“中国新诗派”,50年代因“胡风集团”而遭受牵连的“七月诗派”,1957年反右斗争中的“右派分子”,都可以被视为是“复出的一代”,只不过,这些诗人在“文革”结束重新进行创作时,都在主题、情感上表达了一种“归来者”的身份和反思意识,然而,由于年龄的限制和诗歌观念上长期遭遇“桎梏”,所以,“复出”一代诗人的绝大多数显示“后劲不足”,而少数保持创作活力的诗人,则更多体现为对一种历史思维的拒斥以及自我的不断超越。相比较而言,“青年一代”诗人则发挥了巨大的诗歌想象空间,他们的出现特别是“潜在作品”的重新问世,填补了“文革”时代苍白的诗歌历史。当然,这些在年龄、写作价值取向并不一致的“一代”很快由于“朦胧诗”及其论争的出现而呈现出“断裂现象”,此后的诗歌必将向“多元姿态”的历史予以展开。
  与诗人相继“复出”、浮现相适应的是,诗歌的阅读和发表也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与50、60年代相比,80年代正式出版的诗歌刊物有相当的数量增加。除《诗刊》、《星星诗刊》在“文革”结束之后较早复刊之外,针对当时诗界乃至文艺界本身走向繁荣的景象,各地也相继通过不同形式创办诗歌刊物,此外,各种综合类文学刊物大都开辟一定版面,以及1981年,唯一的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的创办,均为80年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与正式期刊刊发诗歌作品相呼应的,是非正式印刷品在80年代的盛行,这种可以视为是写作与正式发表之间的“中介”(即“民刊”),同样具有无法忽视的诗歌史意义。这种常常在80年代以“油印”、“手抄本”形式出现的“刊物”,既在一定程度上接续了现代文学史意义上的同类现象,也可以在视为是一种“民间权利”的同时留下了时代的“记忆”。以著名的《今天》为例,它的出现以及日后显著的位置,不但使这种“发表”方式得以流传,而且,还在日后的诗歌交流和阅读接受中,比如: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90年代诗歌,起到了重要的“典范作用”。

简述1980年代的三次诗歌浪潮

简述1980年代的三次诗歌浪潮
“三次诗歌浪潮”是指现实主义诗歌的勃兴、朦胧诗的崛起、新生代诗歌的涌现。

这三次诗歌浪潮依次如浪潮般涌现,使得新时期诗歌形成了一个“三级跳”式的发展过程。但必须指出的是,三次浪潮之间不是取代与被取代之间的关系,而是先后出现,相互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也正因为如此,当时的诗歌创作才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多元格局。

20世纪80年代,我国诗人公刘的作品及其创作风格是什么?

公刘在成为“右派分子”之后,他的经历和家庭接连发生的变故,使他“归来”后的诗,离开了20世纪50年代的清新明快,成了火一样的激情的喷发。《为灵魂辩护》、《竹问》、《寄冥》、《哦,大森林》、《刑场》、《读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关于〈摩西十戒〉》、《解剖》、《乾陵秋风歌》等,都能直面严峻的现实和历史问题,直接在诗中表达他对现代迷信的造神运动、民主与法制、诗与政治等社会问题的思考。在诗中进行社会批判,是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潮流。而公刘的讨论和批判,由于建立在对自己的灵魂观照反省的基础上,使诗更加坦诚和感人。他的写作真诚地实践了他一再申明的诗歌准则:“没有灵魂的诗是诗的赝品。”

本文标题: 八十年代,诗歌是怎样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19410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可以亮出你的原创诗歌吗 (嘻嘻)陌生人,可以为自己现写一首诗歌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