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了解八十年代的莽汉主义诗歌吗 可以介绍一下吗

发布时间: 2022-04-17 13:01:0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05

中国诗歌按时间分类中国诗歌按时间如何分类rn要包括这几个概念: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古体诗、近体诗、词、曲,作为新手,且是自己感...

有人了解八十年代的莽汉主义诗歌吗 可以介绍一下吗

中国诗歌按时间分类

中国诗歌按时间如何分类rn要包括这几个概念: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古体诗、近体诗、词、曲
  作为新手,且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所以私下按理解分为三部分回答您的问题:诗歌发展概述,诗歌基本概念,具体历史流程~
  不知能否令您满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中国诗歌发展概述:

  1 先秦: 韵文——诗经;楚辞
  非韵文——散文

  2 两汉: 韵文——汉赋(古赋、大赋);古体诗(文人);乐府(民间)
  非韵文——散文

  3 魏晋南北朝: 韵文——骈赋(小赋)
  非韵文——骈文

  4 隋唐: 韵文——近体诗

  5 宋: 韵文——词
  非韵文——古文

  6 元: 韵文——曲

  7 明清: 非韵文——八股文

  8 近代: 韵文——新诗;现代歌词
  非韵文——白话文

  二、中国诗歌基本概念:

  1 诗经与楚辞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最早的两部诗歌集,创作时期都在先秦,之后成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也有诗经体与楚辞体(骚体)的说法。
  相比之下,诗经相对遵守形体规范,而楚辞则较少拘束,从手法上来说,诗经偏于情景交映、婉转表达、比喻描写等,而楚辞的想象力相对更加丰富,思想自由,常常直接抒发强烈的感情。《诗经》的作者基本都已不可考,按照配乐的内容被分为风、雅、颂三种类型,其常见的创作手法又有赋、比、兴三种。《楚辞》中的著名作者则有屈原和宋玉。
  《诗经》的代表作是国风一类,而《楚辞》的代表作则是《离骚》,所以后世常用“风骚”指代所有的诗歌。

  2 乐府诗

  乐府诗盛行于汉朝,历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时仍然有相当大的发展。

  乐府的特点是配乐,所以现在留存下来乐府诗其实都是原来的歌词,其体例更多是根据乐曲的需要。较著名的乐府诗有《木兰辞》、《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上邪》等。直到唐朝以后,仍然有相当多的诗人以乐府曲名创作,如李白的《关山月》、王昌龄的《塞上曲》等。
  但是随着乐曲古谱的逐渐散失,古乐府逐渐失去了影响力,不过以歌配词的做法仍然广泛流传,成为了之后的词。由于乐府的影响力,后代也有将词称为乐府的情况,比如苏轼的著名词集就称为《东坡乐府》。

  3 词

  词的出现与乐府息息相关,随着后者乐曲的逐渐散失,词逐渐成为配乐的诗体的主流,取代了乐府。
  两者间的区别首先是乐府远早于词;其次是乐府曲名、词牌名的不同;再次则是早期很多词牌的出现是为了配合原有的诗作,与乐府先有曲后有文字相反。
  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为了配乐而作,所以必须符合选定乐曲的格式、特点,作者并不能随意更改、创作新的乐府或词牌。

  4 赋

  赋上承《楚辞》,最盛行于汉朝。
  它与诗、词最大的区别是不讲究简练,也没有字数、长短等的限制。赋词藻华丽,描写奢华,对于作者和读者的文学修养要求极高,而且赋仍然非常讲究用韵的细节,到唐朝甚至短暂出现过所谓的律赋。正是由于其强调格式形式,与骈文一样,到了唐宋时期被古文运动所反对,逐渐失去了影响力。也有一部分赋吸取了散文的特点,被称为文赋,虽然仍然有用韵、对仗等古赋、俳赋的手法,但是格式相对宽松,对于作者的限制较少。

  5 古体诗

  古体诗原指唐朝以前不配乐的诗,与近体诗相对,加上乐府诗三者成为狭义上的中国古诗中的三大类别。

  近体诗成形以后,仍然有相当多的诗人喜欢使用古体创作,这些诗作也被称为古体诗或古风,与遵守格律的近体诗相区别。

  6 近体诗

  近体诗是南北朝时期出现、至唐朝而成熟的诗体。

  其特点是讲究格律,即规范诗作包括字数、平仄、用韵、对仗的四方面因素。近体诗只允许五种类型,即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和排律。

  近体诗发展,由南朝发端,刘宋时鲍照、颜延之、谢灵运等人尝试调节平仄,彰显韵律,是为“元嘉体”。萧齐时,格律逐渐严格,沈约、谢朓、任昉等“竟陵八友”为其代表,称为“永明体”,至初唐时,近体诗形式方才大致告成。
  据现今流传“诗格”等作品,初唐格律与后代认知尚有差距,有许多不同音律调节的尝试,也未定型。到沈佺期、宋之问二人,律诗格律才算完成。沈佺期擅长七律,宋之问则长于五律,而后对押韵、平仄及对仗样式讨论,已渐趋一致。初唐文风华靡唯美,仍有六朝遗风。陈子昂、张九龄力转流行,逐渐建立唐人诗风。
  初唐时期,格律与风格皆逐渐形成新体,进入盛唐时期,遂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期。所谓黄金时期,乃专就形式美感与抒情风格而言,这也是许多论者所以为唐诗的特色。盛唐时期,边塞、田园等风格、题材极盛,王维、孟浩然为田园自然诗风代表;岑参、高适、王之涣等人则长于边塞题材。
  盛唐极致,则属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7 骈文

  骈文是另一种韵文的体裁,初期主要强调对偶,到了南北朝吸收了汉赋的特点,更开始注重用韵,体例越来越拘束,常常成为只有表面锦绣而无实质内容的作品。到了古文运动之后,逐渐失去影响力。

  8 曲

  元曲是古代诗歌中最晚出现的形态。

  虽然其中仍然有用韵等成分,并且配乐,但是其中元杂剧的成就更加远远超过了散曲,实际上已经向叙述独立的故事等实际作用发展,逐渐脱离了韵文的范畴。元曲对明清的小说和各流派的民间艺术、戏曲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诗歌历史流程:

  早期的诗: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

  1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2 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

  3 汉代的古体诗
  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在的歌词。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4 唐宋的近体诗
  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
  另外,在宋代达到顶峰的词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词的格式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

  5 后期发展
  自元代开始,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逐渐过去,文学创作逐渐转移到戏曲、小说等其他形式。

  6 现代部分(1917-1949)

  【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20年代代表诗人:徐志摩 闻一多 李金发 穆木天 冯至
  1917年2月 《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现代诗歌诞生,次年再次刊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的白话诗
  1920年3月 胡适的《尝试集》出版,中国文学史上首次出现个人新诗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白话诗的创作
  1921年7月 文学研究会: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文学社团成立,代表诗人有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
  1921年7月 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郭沫若等人成立创造社,前期的创造社具有唯美抒情倾向,后有冯乃超等参加
  1922年3月 湖畔诗人: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诗社,形成了历史上的湖畔诗派
  1923年 新格律诗派/新月派: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成立新月社,提倡现代格律诗
  1925年 中国早期象征诗派: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出现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30年代代表诗人:林徽因 戴望舒 李广田 艾青 卞之琳 何其芳 南星 辛笛 覃子豪 纪弦
  1932年 《现代》:《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诗人发表诗作的重要刊物,施蛰存任主编
  1935年 中国现代派:由新月派和中国早期象征派演变而来,孙作云首次提出现代派概念,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
  1936年 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三人出版合集《汉园集》,因此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1937年9月 七月派:《七月》(主编胡风)《希望》等杂志及丛书上出现诗人群,代表诗人有艾青等

  【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40年代代表诗人:王佐良 陈敬容 杜运燮 穆旦 罗寄一 郑敏 唐祈 袁可嘉 牛汉 屠岸
  1940年代中后期 中国新诗流派:在《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上发表作品的诗人,代表诗人有穆旦杜运燮等
  1940年代 九叶诗派:由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辛笛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所构成的诗派,作品有《九叶集》

  7 当代部分(1950-)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代表诗人 周梦蝶 羊令野 方思 余光中 洛夫 罗门 蓉子 痖弦 昌耀 林泠1950年代 中国现实主义:50年代开始全国报刊杂志上出版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诗歌,代表诗人有李瑛郭小川公刘等
  1953年2月 《现代诗》季刊:纪弦创办《现代诗》,参加该诗刊的还有杨唤林泠方思羊令野郑愁予等
  1954年 蓝星诗社:余光中等成立蓝星诗社,代表诗人有覃子豪钟鼎文余光中罗门蓉子等
  1954年10月 创世纪诗社:洛夫张默痖弦等发起创世纪诗社,出版《创世纪》诗刊
  1956年 现代派诗群/新现代主义:纪弦号召诗坛同仁组成现代派提倡新现代主义,掀起自由诗运动及现代诗运动
  1957年1月 《诗刊》:臧克家等诗人成立的专业性文学刊物《诗刊》
  1957年1月 《星星》:《星星》诗刊在成都创刊,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诗刊之一

  【20世纪60年代 】
  20世纪60年代代表诗人 郑愁予 任洪渊 杨牧 叶维廉 食指

  【20世纪70年代 】
  20世纪70年代代表诗人 江河 北岛 芒克 多多 舒婷 刘自立 严力 杨炼 梁小斌 顾城
  1970年代 朦胧诗:70年代末期中国出现大批的优秀诗人发表新风格的现代意象诗,形成所谓的朦胧派
  1978年12月 《今天》:北岛芒克等创办《今天》,推出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江河严力等朦胧诗人的作品
  1970年代 白洋淀诗群:属于朦胧诗人群,白洋淀是聚集高官子弟的河北知青点,代表诗人有芒克多多根子等
  1970年代末 中国新现实主义:在《诗刊》《星星》上发表的新现实主义诗歌,代表诗人有叶延滨流沙河傅天琳等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代表诗人:周伦佑 于坚 翟永明 王小妮 欧阳江河 廖亦武 孙文波 吕德安 韩东 骆一禾 孟浪 陆忆敏 陈东东 万夏 杨黎 张枣 李亚伟 西川 海子 小海
  1980年代 新边塞诗派诗歌:昌耀等以《绿风》诗刊为平台形成“新边塞”诗派,以咏唱西部为主
  1980年代 大学生诗派:80年代在中国各大学兴起了前所未有的诗潮,共有4个梯队的大学生诗歌创作队伍
  1982年至1986年 第三代/新生代/新世代/后新诗潮:前朦胧诗人之后,中国出现一大批更具有现代意识的新生代诗人
  1984年 莽汉主义:李亚伟等创立非理性式的反文化的莽汉主义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等
  1984年 整体主义:石光华宋渠宋炜和杨远宏等人创立整体主义诗歌流派,主要活动时间在1985-1989年间
  1984年4月 海上诗派:“海上”(该词源自“上海”倒置)诗派在上海成立,成员有王寅孟浪刘漫流陈东东等
  1984年7月 圆明园诗派:北京诗人成立圆明园诗社,并自办诗刊《圆明园》,成员有黑大春雪迪大仙刑天等
  1985年2月 撒娇派:京不特和默默在上海成立撒娇诗社,创办诗刊《撒娇》,胡同和孟浪加盟
  1985年春 他们诗群:《他们》创刊并成为第三代诗群崛起的重要标志,于坚韩东成为第三代的代表诗人
  1985年5月 丑石诗群:《丑石》在福建霞浦诞生,后发展为全国性的民间诗歌报刊
  1986年5月 非非主义:周伦佑蓝马杨黎等人发起的非非主义诗歌流派,90年代以后进入“后非非写作”时期
  1987年 一行诗社:严力在纽约创立一行诗社, 并出版诗刊《一行》,任主编
  1980年代 神性写作:以绝对精神为创作原则所形成的一类诗歌,其代表诗人有海子骆一禾戈麦等
  1987年 新乡土诗派:湖南诗人江堤彭国梁陈惠芳发起新乡土诗派运动,并出编了《世纪末的田园》等刊物

  【20世纪90年代 】
  20世纪90年代代表诗人:诗阳 李元胜 马永波 臧棣 树才 伊沙 余怒 吴晨骏 戈麦 蓝蓝 桑克 西渡 杨键 徐江 安琪 孙磊 木朵 康城 朵渔 胡续冬 巫昂 范想 廖伟棠 沈浩波 吕叶 马兰 庞培 宋非 杨小滨 章平

  【21世纪初】
  2000年2月 《诗生活》:诗生活汉语诗歌网站成立,创办人有莱耳桑克等
  2000年3月 《诗江湖》:诗江湖网站成立,创办人为南人等
  2000年 《诗选刊》:《诗选刊》杂志创刊,前身是创刊于1985年的《诗神》月刊
  2001年4月 《或者》诗刊:《或者》诗刊电子刊物创刊,创办人为小引朵朵等
  2001年5月 《诗歌报》:诗歌报网站成立,创办人为于怀玉等
  2000年7月 下半身写作:沈浩波等创办《下半身》诗刊,从此下半身写作成为诗歌流派,并不断引起争议
  2001年底 荒诞主义:祈国飞沙远村牧野张小云等成立荒诞主义诗歌实验小组,荒诞主义诗派诞生
  2001年底 灵性诗歌:北京《诗刊》蓝色老虎诗歌沙龙等提出以灵性为诗歌理论核心诗歌的理论(参见哭与空)
  2002年 新江西诗派:以谭五昌滕云主编《新江西诗派》等新江西诗人出版刊物为主,形成了新江西诗派
  2002年9月 诗先锋:陈肖海梦等成立诗先锋网站
  2002年9月 《第三条道路》:林童谯达摩创立《第三条道路》诗报
  2003年3月 垃圾派:皮旦(老头子)等创立垃圾派,出版有《北京评论》网刊
  2003年5月 新诗代:新诗代综合中文诗歌网站成立,主编是海啸
  2003年11月 丑石诗歌网:福建谢宜兴刘伟雄创办丑石诗歌网,“丑石”从此走向网络
  2003年 80后:出生于80年代的诗人在诗坛出现,2003年《诗选刊》及《海峡》等正式推出80后诗人专号专刊

  搜集自维基百科、中国诗歌库
  整理自 湛泸昭雪
先秦: 韵文——诗经;楚辞
非韵文——散文

2 两汉: 韵文——汉赋(古赋、大赋);古体诗(文人);乐府(民间)
非韵文——散文

3 魏晋南北朝: 韵文——骈赋(小赋)
非韵文——骈文

4 隋唐: 韵文——近体诗

5 宋: 韵文——词
非韵文——古文

6 元: 韵文——曲

7 明清: 非韵文——八股文

8 近代: 韵文——新诗;现代歌词
非韵文——白话文
最佳答案按音律分:1、古体诗,如《诗经》,楚辞,乐府诗等。2、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近体诗又可分为绝句和律诗。
按内容分: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怀古诗,咏物诗,闺怨诗,行旅诗。
我空间里有 你来看看 加我百度好友

莽汉主义的介绍

莽汉主义由李亚伟、万夏等于1984年在南充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成立,是一种以追求生命的原生态为特征的诗歌流派。莽汉主义抛弃风雅,主张对生命意义的还原,反对以诗歌的方式对世界进行主观的美化,语言多幽默、反讽,机智调侃。莽汉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等。

诗歌发展史的著名人物

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现代诗歌诞生,次年再次刊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的白话诗
1920年3月 胡适的《尝试集》出版,中国文学史上首次出现个人新诗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白话诗的创作
1921年7月 文学研究会: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文学社团成立,代表诗人有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
1921年7月 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郭沫若等人成立创造社,前期的创造社具有唯美抒情倾向,后有冯乃超等参加
1922年3月 湖畔诗人: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诗社,形成了历史上的湖畔诗派
1923年 新格律诗派/新月派: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成立新月社,提倡现代格律待
1925年 早期象征诗派: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出现
20年代代表诗人 徐志摩 闻一多 李金发 穆木天 冯至
20世纪20年代 徐志摩,1897-1931,新月派诗人,曾任《新月》主编:《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20世纪20年代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曾与梁实秋等成立清华文学社:红烛》《死水》…
20世纪20年代 李金发,1900-1976,原名李淑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微雨》《为幸福而歌》…
20世纪20年代 穆木天,原名穆敬熙,现代诗人翻译家:《旅心》《流亡者之歌》《新的旅途》…
20世纪20年代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1925年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
1932年 《现代》:《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诗人发表诗作的重要刊物,施蛰存任主编
1935年 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孙作云首次提出现代派概念,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
1936年 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三人出版合集《汉园集》,因此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1937年9月 七月派:《七月》(主编胡风)《希望》等杂志及丛书上出现诗人群,代表诗人有艾青等
30年代代表诗人 林徽因 戴望舒 李广田 艾青 卞之琳 何其芳 南星 辛笛 覃子豪 纪弦
20世纪30年代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林徽因诗集》…
20世纪30年代 戴望舒,1905-1950,1926年创办《璎珞》旬刊,成名作《雨巷》:《望舒草》,《望舒诗稿》…
20世纪30年代 李广田,1906-1968,与卞之琳何其劳一起被称为汉园三诗人:《汉园集》《春城集》…
20世纪30年代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北方》…
20世纪30年代 卞之琳,1910-2000,曾用笔名季陵:《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
20世纪30年代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预言》《夜歌》…
20世纪30年代 南星,1910—1996,原名杜南星:《石象辞》《松堂集》…
20世纪30年代 辛笛,1912-,原名王馨迪:《手掌集》《辛笛诗稿》《印象—花束》…
20世纪30年代 覃子豪,1912-1963,主编《蓝星周刊》《蓝星诗选》和《蓝星季刊》:《自由的旗》《海洋诗抄》…
20世纪30年代 纪弦,1913年-,本名路逾,16岁开始写诗,曾创办《现代诗》月刊及季刊。
40年代中后期 中国新诗:人在《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上发表的现代主义作品,代表诗人有穆旦杜运燮等
40年代 九叶诗派:由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辛笛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等所构成的诗派,作品有《九叶集》
40年代代表诗人 王佐良 陈敬容 杜运燮 穆旦 罗寄一 郑敏 唐祈 袁可嘉 牛汉 屠岸
20世纪40年代 王佐良,1916-1995,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他》《巴黎码头边》《1948年圣诞》…
20世纪40年代 陈敬容,1917-1989,原名陈懿范:《交响集》《盈盈集》《老去的是时间》…
20世纪40年代 杜运燮,1915-2002,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诗四十首》《晚稻集》…
20世纪40年代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探险队》《穆旦诗集》《旗》…
20世纪40年代 罗寄一,1920-2003,原名江瑞熙,1943年毕业于法商学院:《诗音乐的抒情诗》《一月一日》…
20世纪40年代 郑敏,1920-,中国现代女诗人:《诗集1942-1947》《寻觅集》《心象》…
20世纪40年代 唐祈,1920-1990,原名唐克蕃,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诗第一册》《唐祈诗选》…
20世纪40年代 袁可嘉,1921-,诗人,翻译家,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语系:《半个世纪的脚印》…
20世纪40年代 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彩色的生活》《爱与歌》《温泉》…
20世纪40年代 屠岸,1923-,本名蒋壁厚,文学翻译家,作家,编辑:《屠岸十四行诗》《哑歌人的自白》…
50年代 现实主义:50年代开始全国报刊杂志上出版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诗歌,代表诗人有李瑛郭小川公刘等
1953年2月 《现代诗》季刊:纪弦创办《现代诗》,参加该诗刊的还有杨唤林泠元思羊令野郑愁予等
1954年 蓝星诗社:余光中等成立蓝星诗社,代表诗人有覃子豪钟鼎文余光中罗门蓉子等
1954年10月 创世纪诗社:洛夫张默痖弦等发起创世纪诗社,出版《创世纪》诗刊
1956年 现代派/新现代主义:纪弦号召诗坛同仁组成现代派提倡新现代主义,掀起自由诗运动及现代诗运动
1957年1月 《诗刊》:臧克家等诗人成立的专业性文学刊物《诗刊》
1957年1月 《星星》:《星星》诗刊在成都创刊,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诗刊之一
50年代代表诗人 周梦蝶 羊令野 方思 余光中 洛夫 罗门 蓉子 痖弦 昌耀 林泠
20世纪50年代 周梦蝶,1920-,本名周起述:《孤独国》《还魂草》…
20世纪50年代 羊令野,1923-1994,本名黄仲琮:《贝叶》《羊令野自选集》…
20世纪50年代 方思,11925-,本名黄时枢:《时间》《夜》《竖琴与长笛》…
20世纪50年代 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与散文家,主编《篮星诗页》:《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
20世纪50年代 洛夫,1928-,原名莫洛夫,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灵河》《石室之死亡》《众荷喧哗》…
20世纪50年代 罗门,1928-,原名韩仁存,台湾诗人:《曙光》《死亡之塔》《罗门诗选》…
20世纪50年代 蓉子,1928-,本名王蓉芷,主持后期《蓝星诗页》∶《青鸟集》《七月的南方》《蓉子诗抄》…
20世纪50年代 痖弦,1932-,原名王庆麟,台湾诗人:《痖弦诗抄》《深渊》《痖弦诗集》…
20世纪50年代 昌耀,1936-2000,九三学社会员∶《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
20世纪50年代 林泠,1938-,本名胡云裳,15岁发表《流浪人》:《林泠诗集》…
60年代代表诗人 郑愁予 任洪渊 杨牧 叶维廉 食指 痖弦 昌耀 林泠
20世纪60年代 郑愁予,1933-,本名郑文韬,现代诗社的主要成员:《梦土上》《衣钵》《燕人行》…
20世纪60年代 任洪渊,1937-,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大中文系:《女娲的语言》…
20世纪60年代 杨牧,1940-,原名王靖献,曾主编《东风》杂志:《水之湄》《传说》《禁忌的游戏》…
20世纪60年代 叶维廉,1937-,在比较文学方面有突出贡献:《赋格》《愁渡》《醒之边缘》…
20世纪60年代 食指,1948-,原名郭路生,新诗潮诗歌第一人:《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
70年代 朦胧诗:70年代末期中国出现大批的优秀诗人发表新风格的现代意象诗,形成所谓的朦胧派
1978年12月 《今天》:北岛芒克等创办《今天》,推出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江河严力等朦胧诗人的作品
70年代 白洋淀诗群:属于朦胧诗人群,白洋淀是聚集高官子弟的河北知青点,代表诗人有芒克多多根子等
七十年代末 新现实主义:在《诗刊》《星星》上发表的新现实主义诗歌,代表诗人有叶延滨流沙河傅天琳等
70年代代表诗人 江河 北岛 芒克 多多 舒婷 刘自立 严力 杨炼 梁小斌 顾城
20世纪70年代 江河,1949-,原名于友泽,朦胧诗人之一:《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
20世纪70年代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手》…
20世纪70年代 芒克,1950-,原名姜世伟,1978年与北岛创办《今天》:《阳光中的向日葵》《芒克诗选》…
20世纪70年代 多多,1951-,出生于北京,朦胧诗代表之一:《行礼∶诗38首》《里程∶多多诗选1973—1988)…
20世纪70年代 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1969年开始写作,1979年开始发表新诗:《双桅船》…
20世纪70年代 刘自立,1952-,七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今天》的重要成员:《欢乐颂》…
20世纪70年代 严力,1954-,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这首诗可能还不错》《黄昏制造者》《严力诗选》…
20世纪70年代 杨炼,1955-,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天》的重要成员:《礼魂》《荒魂》《黄》…
20世纪70年代 梁小斌,1954-,朦胧诗代表诗人:《少女军鼓队》…
20世纪70年代 顾城,1956-1993,朦胧诗代表诗人:《黑眼睛》《顾城诗全编》《顾城的诗》…
80年代 新边塞诗派诗歌:昌耀等以《绿风》诗刊为平台形成“新边塞”诗派,以咏唱西部为主
80年代 大学生诗派:80年代在中国各大学兴起了前所未有的诗潮,共有4个梯队的大学生诗歌创作队伍
1982年~1986年 第三代/新生代/新世代/后新诗潮:前朦胧诗人之后,中国出现一大批更具有现代意识的新生代诗人
1984年 莽汉主义:李亚伟等创立非理性式的反文化的莽汉主义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等
1984年 整体主义:石光华宋渠宋炜和杨远宏等人创立整体主义诗歌流派,主要活动时间在1985-1989年间
1984年4月 海上诗派:“海上”(该词源自“上海”倒置)诗派在上海成立,成员有王寅孟浪刘漫流陈东东等
1984年7月 圆明园诗派:北京诗人成立圆明园诗社,并自办诗刊《圆明园》,成员有黑大春雪迪大仙刑天等
1985年2月 撒娇派:京不特和默默在上海成立撒娇诗社,创办诗刊《撒娇》,胡同和孟浪加盟
1985年春 他们诗群:,《他们》创刊并成为第三代诗人崛起的重要标志,于坚韩东成为第三代的代表诗人
1985年5月 丑石诗群:《丑石》在福建霞浦诞生,后发展为全国性的民间诗歌报刊
1986年5月 非非主义:周伦佑蓝马杨黎等人发起的非非主义诗歌流派,90年代以后进入“后非非写作”时期
1987年 一行诗社:严力在纽约创立一行诗社, 并出版诗刊《一行》,任主编
80年代 神性写作:以绝对精神为创作原则所形成的一类诗歌,其代表诗人有海子骆一禾戈麦等
1987年 新乡土诗派:湖南诗人江堤彭国梁陈惠芳发起新乡土诗派运动,并出编了《世纪末的田园》等刊物
1987年 知识分子写作:西川陈东东欧阳江河等提出的写作概念,代表诗人有西川欧阳江河翟永明王家新等
1988年 《倾向》:陈东东张真老木西川贝岭等在北京创立《倾向》诗刊
1988年12月 《女子诗报》:中国首份女性诗歌刊物《女子诗报》在四川西昌诞生,主编是晓音
80年代代表诗人(上) 周伦佑 于坚 翟永明 王小妮 欧阳江河 廖亦武 孙文波 吕德安 韩东 骆一禾
80年代代表诗人(下) 孟浪 陆忆敏 陈东东 万夏 杨黎 张枣 李亚伟 西川 海子 小海
20世纪80年代 周伦佑,1952-,知名诗人,诗学理论家:《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燃烧的荆棘》…
20世纪80年代 于坚,1954-,1985年与韩东等人合办诗刊《他们》:《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
20世纪80年代 翟永明,1955-,当代女诗人:《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翟永明诗集》…
20世纪80年代 王小妮,1955-,当代女诗人:《我的诗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
20世纪80年代 欧阳江河,1956-,原名江河,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透过词语的玻璃》…
20世纪80年代 廖亦武,1958- ,1983年与周伦佑等人创办民间诗刊:《后朦胧诗全集》…
20世纪80年代 孙文波,1956-,当代诗人:《地图上的旅行》《给小蓓的俪歌》《孙文波的诗》…
20世纪80年代 吕德安,1960-,当代诗人,画家:《南方以北》《顽石》…
20世纪80年代 韩东,1961-,80年代与李亚伟等人推出先锋派诗歌新潮:《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
20世纪80年代 骆一禾,1961-1989,1983年开始发表诗作和诗论,两次获奖:《世界的血》…
20世纪80年代 孟浪,1961- ,原名孟俊良,当代诗人:《本世纪的一个生者》《连朝霞也是陈腐的》…
20世纪80年代 陆忆敏,1962-,第三代诗人代表之一:《后朦胧诗全集》
20世纪80年代 陈东东,1961- ,第三代诗人代表,1981年开始写诗:《海神的一夜》…
20世纪80年代 万夏,1962-,1984年与李亚伟等共创莽汉主义诗歌流派:《后朦胧诗全集》…
20世纪80年代 杨黎,1962-,1986年和周伦佑等创办《非非》:《小杨与马丽》…
20世纪80年代 张枣,1962-,中国先锋诗歌的主要代表:《春秋来信》…
20世纪80年代 李亚伟,1963-,1984年与万夏等人创立了莽汉诗歌流派:《后朦胧诗全集》…
20世纪80年代 西川,1963-,原名刘军,曾与友人创办《倾向》:《虚构的家谱》《大意如此》《西川的诗》…
20世纪80年代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杰出的当代诗人:《河流》《传说》《但是水、水》…
20世纪80年代 小海,1965-,本名涂海燕,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
1991年春 《现代汉诗》:芒克唐晓渡孟浪默默等在北京创立《现代汉诗》诗刊
1993年3月 网络诗歌:1993年3月诗阳通过电脑互联网大量创作发表诗歌,成为第一位网络诗人,网络诗歌诞生
1994年 《存在诗刊》:1994年底陶春等创立诗歌民刊《存在诗刊》,发表70后诗人部分作品
1995年 《橄榄树》: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网络诗刊出现,诗阳担任主编,后有马兰鲁鸣祥子京不特桑克等加盟
1996年 《终点》:诗歌民刊《终点》创刊,范倍担任主编
1996年 70后:90年代中后叶开始出现一大批70年代出生的诗人,70后概念最早源于民刊《黑蓝》
1998年5月 《翼》:周瓒穆青翟永明等在北京成立女性诗歌刊物《翼》
1999年 《界限》:《界限》网络诗刊成立,创办人包括李元胜等
90年代 中年写作:中年写作概念开始建立起来,概念原提出者是肖开愚,后得到欧阳江河等的理论支持
90年代 个人写作:90年代诗坛出现以个人写作为特征的诗歌创作立场,代表诗人有王家新等
90年代 信息主义:诗阳等提出以信息论为基础的信息主义诗歌理论,代表诗人有诗阳九歌诺然克莱尔等
90年代 民间写作:诗坛出现强调叙述的客观化并注重语言口语化的诗人,代表人物有伊沙徐江侯马等
90年代 第三条道路写作:莫非树才谯达摩等提出在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外的写作概
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现代诗歌诞生,次年再次刊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的白话诗
1920年3月 胡适的《尝试集》出版,中国文学史上首次出现个人新诗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白话诗的创作
1921年7月 文学研究会: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文学社团成立,代表诗人有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
1921年7月 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郭沫若等人成立创造社,前期的创造社具有唯美抒情倾向,后有冯乃超等参加
1922年3月 湖畔诗人: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诗社,形成了历史上的湖畔诗派
1923年 新格律诗派/新月派: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成立新月社,提倡现代格律待
1925年 早期象征诗派: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出现
20年代代表诗人 徐志摩 闻一多 李金发 穆木天 冯至
20世纪20年代 徐志摩,1897-1931,新月派诗人,曾任《新月》主编:《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20世纪20年代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曾与梁实秋等成立清华文学社:红烛》《死水》…
20世纪20年代 李金发,1900-1976,原名李淑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微雨》《为幸福而歌》…
20世纪20年代 穆木天,原名穆敬熙,现代诗人翻译家:《旅心》《流亡者之歌》《新的旅途》…
20世纪20年代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1925年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
1932年 《现代》:《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诗人发表诗作的重要刊物,施蛰存任主编
1935年 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孙作云首次提出现代派概念,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
李白,杜甫,李商隐,苏轼,陆游,元好问,高启,
最著名的历史人物应该是屈原吧,他写的诗歌《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先锋。

第三代诗歌的第三代诗歌的繁荣:诸多诗歌流派

四川的诗歌试验活动,最有影响、持续时间最长的当属“非非主义”。四川的“非非主义”实验性诗歌流派创立于1986年上5月4日。主要成员有:周伦佑、蓝马、杨黎、敬晓东、刘陶、何小竹、吉木狼格、李亚伟、小安等,其诗歌阵地为1986年5月创刊的《非非》。他们以“诗歌交流资料”《非非》和《非非年鉴》来介绍他们的史学理论、代表作品和成员构成。后来,还出版了两期报纸形式的《非非评论》。从1986年5月到1988年9月,《非非》共出版4卷。1989年至1991年停刊。1992年9月,出版复刊号(周伦佑主编),在出版了6、7卷合刊后,第二次停刊。2000年8月到2002年,出版了8—10卷。从1992年以后,在这份刊物上提出、阐发的流派诗歌写作命题有“红色写作”“世纪写作”“后非非写作”“体制外写作”等。
这一诗派是第三代诗歌流派中唯一有明确诗歌理论主张的诗派。他们认为, 所谓“非非”,是对宇宙本来面目的本质性描述。“非非主义”的理论主张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语言运用与诗歌批评三个方面。在诗歌创作方面倡导感觉还原、意识还原和语言还原。在诗歌的语言方面“非非主义”认为,由于语言顽强地体现着由群体累积而成的文化传统,因此在使用语言进行诗歌创作时,他们坚持对语言施以三度程序的非非处理——超越“是”与“非”的两值价值评价,使所用语言在非两值定向化的处置中,获得多值乃至无穷的开放性,赋予语言新的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在诗歌的创作中,非抽象化地处置语言,致力于革除语言的抽象病;语义确定是使语言丧失活力的致命伤,力争在不确定语义建设和变幻中,重现老化的语言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多功能性。在诗歌批评方面,他们推出创造批评法——其批评致力于一切非创造因素的清除与否或者程度怎样,这一清除工作主要体现在感觉、意识和语言三个方面。“非非主义”的理论主张带有前文化、非文化和泛文化的色彩。代表性作品有周伦佑的《自由方块》《头像》、杨黎的《冷风景》《高处》、何小竹的《组诗》等。 莽汉主义成立于1984年,1986年宣布解散。主要诞生地是四川小城南充。主要成员有万夏、胡玉、二毛、袁媛、刘永馨、胡冬、梁乐、柳箭、马松、李亚伟等。“莽汉主义”不完全是诗歌,它更多地存在于莽汉行为。作者们写作和读书的时间相当少,精力和文化被更多地用在各种动作上,如日常生活中的吃、喝、玩、追女人、冒险等。“莽汉主义”就是“中国的流浪汉诗歌、现代汉语的行吟诗歌”。作者以“反文化”自居,自称是“腰间挂着诗篇的豪猪”。代表作品有胡冬的《我想乘上一艘慢船到巴黎去》、李亚伟的《中文系》《我是中国》等。
1986年,在李亚伟执笔的莽汉主义宣言中写道:
“捣乱、破坏以至炸毁封闭式或假开放的文化心理结构!
莽汉们老早就不喜欢那些吹牛诗、软绵绵的口红诗。莽汉们本来就是以最男性的姿态诞生于中国诗坛一片低吟浅唱的时刻。
莽汉们如今也不喜欢那些精密得使人头昏的内部结构或奥涩的象征体系。莽汉们将以男性极其坦然的眼光对现实生活进行大大咧咧地最为直接地楔入。
在创作过程中,莽汉们极力避免博学和高深,反对那种对诗的冥思苦想似的苛刻获得。
在创作原则上坚持意象的清新、语感的突破,尤重视使情绪在复杂中朝向简明以引起最大范围的共鸣,使诗歌免受抽象之苦。一首真正的莽汉诗一定要给人的情感造成强烈的冲击。莽汉诗自始至终坚持站在独特角度从人生中感应不同的情感状态,以前所未有的亲切感、平常感、及大范围连锁似的幽默来体现当代人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极度敏感。” 在北岛们的“今天”离散之后,圆明园的废墟之上,曾经有一群北京的青年诗人重新聚集了起来。他们当时看不到中国诗坛如今的景象,于是幻想着扛起“今天”一样的旗帜,重振新诗,于是出现了一个圆明园诗社(1983—1986),圆明园诗群是继“今天”之后产生的影响较大的前卫诗人群
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北京林学院等院校的艺术节、诗歌朗诵会及其它诗歌活动中,圆明园诗社热情的播下了现代诗的种子。
它成立于1984年,主要成员有黑大春、雪迪、刑天、大仙、殷龙龙、代杰等,代表作品有黑大春的《白洋淀的献诗》等。 整体主义创立于1984年7月。主要成员有:石光华、杨远宏、刘太亨、张渝、宋渠、宋炜等。在诗歌方法、取材等方面受到杨炼等的影响。不少诗人喜欢写作有若干章节的庞大的“现代史诗”,如宋渠、宋炜的《大佛》《大曰是》,石光华的《呓鹰》等。
整体主义的艺术主张集中体现在艺术宣言中:“艺术的永恒与崇高在于它不断地将人的存在还原为一种纯粹的状态。无论这种状态是生命自身的回忆,还是对于无限的可能性那种深刻的梦想,都将人投入了智慧的极限,即情感的、思辨的、感觉的,甚至黑暗河流底部潜意识的等各种灵性形式聚合成的透明的意识,这种状态同时又显示为既无限孤独又无限开放、既内在于心灵又外在于心灵的生命体验。对于这体验而言,所谓现象与本质、主体与客体、自我与宇宙、瞬间与永恒……等逻辑主义或语言学的分析范畴,都将因丧失确定对应而被艺术拒绝。在艺术建构的历史中,这种体验必然地显示为自洽而自在的实境,并以此与人的完善、与整体性存在同构,完成宇宙、人、艺术三者的认同,使生命逾越海德格尔所绝望的完整的孤寂。作为具体存在的个人,亦将通过进入和领悟这种艺术的实境,在不同意义和程度上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和主观性,获得直接向生命存在开放、向整体趋近、生成的可能性。在这个意蕴结构中,人表现为自身创造的过程,艺术活动也才彻底地被把握为纯粹的创造。”
因此,整体主义艺术不排斥任何形式和方法的艺术向度,它只是要求任何艺术实在结构都应该从经验的、思想的、语义的世界内部,指向非表现的生命的领悟——深邃而空灵的存在。 新传统主义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新传统主义诗人与探险者、偏执狂、醉酒汉、臆想病人、现代寓言制造家共命运。他们生活在世俗中,却独自向想象的荒野走,烈日燃烧着他们肚皮上旧的胎记。那高踞放肆了亿万年的灵物,绵绵不绝地把活鲜鲜的生机喷射到地球上,它远比任何时代、任何源远流长的传统更恒久。因此,除了屈服于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引导人类向宇宙深处遁去的冥冥之声,新传统主义诗人不屈服于任何外在的、非艺术的道德、习惯、指令和民族惰性的压力。”
代表人物:廖亦武、欧阳江河。与整体主义诗人受杨炼等的影响相似,廖亦武、欧阳江河创作了《巨匠》《大循环》“先知三部曲”(《死城》《黄城》《幻城》)、《悬棺》等“现代史诗”。 创立于1985年,主要成员有:梁晓明、余刚、王正云、李浙烽等。
极端主义者认为:“极端主义也可以理解为专横主义,它只奚落或重视自己,外界始终是它的房子。你可以找到它的存在讯息,却永远不是它本身。他的头始终在天空中注视日球的升落,它的脚却始终在大地上移动。它一感到自己的今天和昨天没什么变化,便要感到烦闷。”
极端主义是一种身不由己的创新主义,它崇尚大自然的生长方式,文明对于它不过是一件破衣服。
极端主义者认为:“诗歌必须从虚无中走出来,回到最基本的层次。而画面是最有效的表达方式!反语也是。含混也是。”
“诗歌就是极端。” 创立于1983年夏,主要成员有:宁可、藏剑、任贝、张锋、傅浩、徐德华、诸学伟、袁建明等。
地平线诗歌实验小组认为:“诗歌不是逃离,而是回到生活的手段。我们从未准备成为修辞学家。我们着手于消灭内部世界的孤独和困惑。写作,你将同意,就是清除那些威胁我们存在和平衡的东西,努力达成和谐、默契和安全。我们期望诗篇发挥类似交通指示牌的作用。我们制作诗篇不仅为欣赏,更为被使用、参加。”
“生存的诗歌,是一项集体性活动。” 创立于1985年春,主要成员有:京不特、锈容、胖山、软发、土烧、撒撒、泡里根、流布流、男爵等。
撒娇宣言摘录:
“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常常看不惯。看不惯就愤怒,愤怒得死去活来就碰壁。头破血流,想想别的办法。光愤怒不行。想超脱又舍不得世界。我们就撒娇。”
“与天斗,斗不过。与地斗,斗不过。与人斗,更斗不过。我们都是中国人,试试看,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活吗?”
“写诗就是因为好受和不好受。如果说不该撒娇就得怨人不该出生。撒娇派其实并非自称。只是因为撒娇诗会上,撒了太多的娇,我们才被人称作撒娇诗人。我们的努力,就是说说想说的,涂涂想涂的。看见技巧是因为玩得熟了。写诗容易,做人撒娇不一定容易。我们天性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人给人洗脑子。”
“穷光蛋碰上穷光蛋撒娇,做了富翁还撒娇。我们中有人就当上了明星。”
“想到活着很难,还要继续活下去。在我们国家容易活一些。社会主义制度好,我们撒娇;风花雪月江山无限好,我们撒娇。” 创立于1982—1985年,主要成员有:于坚、韩东、尚仲敏、燕晓东等。“大学生诗派”主要作者为78级—80级的大学生,如韩东、于坚、王寅、封新成等,他们当时即通过交换自办的民间诗刊开始前卫文学活动。它的最早雏形源于甘肃《飞天》杂志的“大学生诗苑”专栏,那里曾聚集了一批当时各大学的诗歌领袖。1985年由尚仲敏、燕晓冬编辑的《大学生诗报》正式提出明确诗歌主张,标志着这一群体的形成。
……

中国现代主义诗群的莽汉主义

1984年初春,”莽汉”的诗歌流派由李亚伟等人创立,主要的成员有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等。莽汉主义显示了一种非理性式的反文化姿态,他们追求生命的原生态,摧毁优美、解构崇高是他们诗歌的心理基点,随意性的口语、放荡不羁的叙述主体、“垮掉的一代”的形象特征,是他们诗歌的鲜明标志。1986年莽汉解散,但是莽汉主义却留了下来。
代表诗人: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南回归线、二毛、梁乐等。

本文标题: 有人了解八十年代的莽汉主义诗歌吗 可以介绍一下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17053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好看的散文推荐吗求诗词大神,可以点评一下我填的这首《卜算子·主播》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