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是故人不费招,君为仙客常能隐。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1-07-05 10:58:5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89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是什么意思天上的神仙,离开了黄鹤,又怎能在太空翱翔,怎及我坦荡君子,常能与海鸥同游.出自李白的《江...

鹤是故人不费招,君为仙客常能隐。是什么意思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是什么意思

天上的神仙,离开了黄鹤,又怎能在太空翱翔,怎及我坦荡君子,常能与海鸥同游.
出自李白的《江上吟》
天上的神仙,离开了黄鹤,又怎能在太空翱翔,怎及我坦荡君子,常能与海鸥同游.
出自李白的《江上吟》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什么意思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什么意思
,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2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在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而茶可洗尽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关于采茶的,我们来看唐朝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
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暮春时节的清晨,那时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是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和风雅发生。

煮茶、煎茶需要洁净的茶具,
5“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6“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茶盏》);
讲究用轻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鹗在《茶》中就曾写道:7“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分乳即泡茶),寒夜客来时”;更需水沸适度:
8“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煮茶》),因此煮茶的过程是别具情趣的,
其中宋代苏轼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画情景细致入微,又兼传神写意,颇有独到处: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凄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到江边汲水,江畔寂寥无人,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踩在钓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随入;小杓分江,江水入瓶……归到家中,生炉煎茶。看那水沸如雪乳,蟹目生、鱼眼起;听那煮茶声,嗖嗖如松风带雨鸣,未饮便先心神俱荡,孤窗外,偶尔传来长长短短的更声。这样的一个夜,真是“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宋朝杨万里亦给了此诗以高度评价:“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诗人以我观物,虽为我之境,然情景交融,可谓言有尽而禅意无穷。

10烘豆茶,更是待客的上品。
有古诗《烘豆》为证:“乍收豆荚已齐檐,薰豆初添火一杯。生怕点茶滋味淡,不妨稍下水晶盐。”

11"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一联古诗千古流传。九州华夏,大凡品茗者,对此联无不知晓。联中所指的蒙山,即为蜀中三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的蒙顶山,名山县也因此而得名。又有古诗云,12‘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

13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序略)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楚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触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诗天。
此诗是一首咏茶名作,字里行间无不赞美饮茶之妙,为历代咏茶者赞赏不已。
公元752年,李白与侄儿中孚禅师在金陵(今南京)栖霞寺不期而遇,中孚禅师以仙人掌茶相赠并要李白以诗作答,遂有此作。
它生动描写了仙人掌茶的独特之处。前四句写景,得天独厚,以衬序文,后入句写茶,生于石中,玉泉长流“根柯洒芳泽,采服润肌骨”好的生长环境培养了上乘的品质。最后八句写情,以抒其怀。
诗仙李白自号“酒中仙”,他的诗作中咏酒诗占一半多,颂茶的诗只有一首,而这首诗赞颂的正是峡州茶。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有一位远在三峡地区玉泉寺为僧的族侄李英(法名中孚),将玉泉寺出产的“仙人掌”茶带到金陵(南京)栖霞寺给他品尝,李白饮后诗兴勃发,挥毫写下了《答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并附诗序:“……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返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掌,号为仙人掌茶。”中字禅师仅给李白送去数十片,可见当时玉泉仙人掌茶之稀贵;李白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对于茶亦可谓见多识广,唯独对玉泉仙人掌茶如此青睐,足以证明三峡地区出产茶叶品质之魅力。

14白居易的《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 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
15皎然的《访陆处士羽》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17著名诗人郑谷游历三峡时,曾亲自品尝了峡茶,并即兴写了《峡中尝茶》一诗:“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前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菊里休夸乌嘴香,入座半瓶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18北宋范仲淹作《斗茶歌》描绘了茶文化在当时的盛行。

19清郑燮的诗句:“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20茶圣陆羽和他的朋友耿湋欢聚时所作的《连日多暇赠陆三山人》诗: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 (湋)
喜是樊阑者,惭非负鼎贤。 (羽)
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 (湋)
拜井孤城里,携笼万壑前。 (羽)
闻喧悲异趣,语默取同年。 (湋)
历落惊相偶,衰赢猥见怜。 (羽)
诗书闻讲诵,文雅楼兰荃。 (湋)
未敢重芳席,焉能弄绿笺。 (羽)
黑池流研水,径石涩苔钱。 (湋)
何事重香案,无端狎钓船。 (羽)
野中求逸礼,江上访遗编。 (湋)
莫发搜歌意,予心或不然。 (羽)

21午后昏然人欲眠, (唐伯虎)
清茶一口正香甜。 (祝枝山)
茶余或可添诗兴, (文征明)
好向君前唱一篇。 (周文宾)

22唐代的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在浙江湖州刺史任上时,曾邀请友人月夜啜茶,与陆士修等人即兴作《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 (陆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 (张 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 (李 崿)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 (崔 万)
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 (颜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叶 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陆士修)

23苏轼的茶回文诗有《记梦二首》。诗前有短序: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茶团,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写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吐碧衫。”意用飞燕吐花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
序中清楚地记载了一个大雪始晴后的一个梦境。在梦中人们以洁白的雪水烹煮小团茶,并有美丽的女子唱着动人的歌,苏轼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细细地品茶。梦中写下了回文诗。梦醒之后蒙眬间只记得起其中的一句,于是续写了两首绝句:

其一: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其二: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培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这是两首通体回文诗。又可倒读出下面两首,极为别致。
其一:
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
衫碧吐花余点乱,纤纤捧碗五颜鸵。
其二:
窗晴斗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24清代的黄伯权(清本着名诗人黄遵宪之侄)还创作过一首《茶壶回文诗》,其诗如下: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其诗又可回读为: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25此外,清代诗人陈琼仙曾以秋天的景物为名创作27首回文诗,总标题名为《秋宵吟》,其中《秋月》一首,算是首茶诗,它写诗人于月下泛舟,树木与山峦在模糊的月光下移动着,诗人品茗弹琴,在竹声中诗兴颇浓。诗云:
轻舟一泛晚霞残,洁汉银蟾玉吐寒。
楹倚静荫移沼树,阁涵虚白失霜峦。
清琴瀹茗和心洗,韵竹敲诗入梦刊。
惊鹊绕枝风叶坠,声飘桂冷露浸浸。

其诗可回读为:
浸浸露冷桂飘声,坠叶风枝绕鹊惊。
刊梦入诗敲竹韵,洗心和茗瀹琴清。
峦霜失白虚涵阁,树沼移荫静倚楹。
寒吐玉蟾银汉洁,残霞晚泛一舟轻。

26在回文茶诗中,最有名的要数清代张奕光的《梅》:
香暗绕窗纱,半帘疏影遮。
霜枝一挺干,玉树几开花。
傍水笼烟薄,隙墙穿月斜。
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

其诗倒读为:
茶清伴日永,雅淡喜梅芳。
斜月穿墙隙,薄烟笼水傍。
花开几树玉,干挺一枝霜。
遮影疏帘半,纱窗绕暗香。

由于回文诗的用韵、形式要求苛刻,所以历代留传下来的绝大多数回文茶诗诗意不够新鲜、完整,有的甚至莫名其妙,辞意混乱,成为一种无聊的文字游戏。
[批注] 玉连环
回文诗的一种,由八字首尾连成环形,每四字一句,或左或右,以任何一字为起端,皆可成文。

竹枝词
竹枝词是原唐代巴蜀一带的民歌,自刘禹锡仿作后,成为文士竞相习用的文学形式。
竹枝词专以泛咏地方风土为分,其中有不少是反映茶乡、茶市、茶俗的。如以下几首:
27范成大的《夔州竹枝歌》:

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
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

28元人马祖常的一首竹枝词:

红蓝染裙似榴花,盘蔬饤饾芍药芽。
太官汤羊厌肥腻,玉瓯初进江南茶。

29明 王稚登一首,专咏西湖龙井:
山田香土赤如沙,上种梅花下种茶。
茶绿采芽不采叶,梅花论子不论花。

30清康友祥一首专咏茶器:

州西陶老制茶垆,赤日行天雨伞舒。
一至官场人送礼,陶垆名已传江湖。

31清佚名作《上海洋场竹枝词》咏高大雅致的上海丽水台茶楼:

台名丽水上三层,龙井珠兰香味腾。
楚馆秦楼环四面,王孙不压曲栏凭。

32清周顺侗《篿川竹枝词》描写了当时西乡茶户的生活:
三月春风长嫩芽,村庄少妇解当家。
残灯未掩黄粱熟,枕畔呼郎起采茶。
茶乡生计即山农,压作方砖白纸封。
别有红笺书小字,西商监制白芙蓉。
六水三山却少田,生涯强半在西川。

故人寄茶
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先闲无梦夜窗虚什么意思。

莫道春花木可村,会持仙实荐君王 啥意思

莫道春花木可村,会持仙实荐君王 啥意思
  贺知章

  生平简介

  贺知章,字季真,会稽永兴人。少以文词知名。擢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家。后接大常少卿,迁礼部侍部,加集贤院学立,改授工部恃郎。俄迁秘书监。知章性放旷,晚尤纵诞,自号四明狂客。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更善草隶,人共传宝。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已下咸就执别。年八十六卒。肃宗赠礼部尚书。诗一卷。

  补充

  贺知章(659-744),唐诗人。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证圣元年(695)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转太常少卿、集贤院学士。开元十三年(725)擢礼部侍郎,宫至秘书监。故人称“贺秘监”,又简称“贺监。天宝三年(744)辞官还乡为道上,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享年86岁。贺知章少时以诗文闻名,神龙年间(705—707)已名扬京城。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吴中四士”,亦称“吴中四友”、“吴中四杰”。贺知章邕容省闼,高逸豁达,为一代清鉴风流之士。尤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直到纸尽方止。曾与张旭、崔宗硅《海录碎事》亦将其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还与张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为姻亲,故时人也常以“贺张”称之。两人也经常同游,“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笺翰,共传宝之”。(施宿《嘉泰会稽志》)贺知章以草书名世。《述书赋》中赞其草书“落笔精绝”,“与造化相争,非人工即到”吕总《续书评》则以为“纵笔如飞,奔而不竭。”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中将其喻为王羲之,有言“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卢象《送贺监归会稽应制》诗“青门抗行谢客儿,健笔违羁王献之。长安素娟书欲偏,工人爱惜常保持。”则喻其为王献之。当时人们还将其草书与秘书省的落星石、薛稷画的鹤、郎馀令绘的凤,合称为秘书省“四绝”。然而贺知章的书法存世极少,现可见的草书作品只有《孝经》,其用笔酣畅淋漓,点画激越,粗细相间,虚实相伴;结体左俯右仰,随势而就;章法犹如潺潺流水一贯直下,充分地体现了他那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贺知章的草书,拉开了盛中唐草书浪漫风气的序幕。此外贺知章也擅楷书,有《龙瑞宫记》传世。

  贺知章诗全集

  咏柳一作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采莲曲

  稽山罢雾郁磋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麦荷。

  答朝士

  镇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这渠不道是吴儿。

  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首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饶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校理还供。

  海潮在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马,犹理云外峰。

  故乡古无际,明发怀朋从。

  送人之军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分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更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

  面学会玄览,东堂发圣漠。

  天光烛武巴,时宰集鸿都。

  枯朽沾皇泽,援飞舞帝梧。

  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

  三叹承场点,千欢接舜壶。

  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唐禅社首乐章

  《唐书·乐志》曰:玄宗开元十三年弹社首山余地批乐。迎神用顺和,皇帝行用太和,登船、奠玉帛用肃和,迎俎人用雍和,初献

  用寿和,饮福用福和,还宫用太和,送神用灵具醉以代顺和。

  顺和

  至能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实,增广陈厥诚。

  黄抵授如在,泰折俟威亭。

  望人家桃李花

  山源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准各。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叹落远。

  的陈长奉明光控,氯工半人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千年万岁不调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桃李从来田井傍,成通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木可村,会持仙实荐君王。

  泰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待戎。

  造成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无宰,授律取文华。

  胃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族分夏物,专土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征传晋苑东。

  喜人藉责实,乐正理丝桐。

  歧陌涵徐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雍和

  夙夜着密,不敢宁宴。

  五齐既陈,八音在县。

  集盛以采,房组斯荐。

  推德推馨,尚兹克通。

  泰和

  恨以明发,有怀载殷,

  乐盈而反,利顺其湮。

  立清以献,荐欲是亲。

  放穆不已,袁对斯臻。

  福和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

  大裘如洗,执天有禺。

  乐以平志,礼以和容。

  上帝临我,云胡肃当。

  太和

  昭昭有唐,天件方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事神配极。

  表和

  黄抵是低,我其夙夜。

  爱畏诚絮,匪逞宁舍。

  礼以球玉,荐厥茅籍。

  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大和

  肃我成命,于昭黄批。

  袭冕而把,团降在斯。

  五吉克各,八变季施。

  辑熙肆靖,厥心匪离。

  奉和御制春台望

  青阳市王道,玄览阳真性。

  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

  缭绕八川浮,它晚双闭映。

  晓色遍昭阳,晴云卷建章。

  华滋的四丹青树,预气氤包金玉堂。

  尚有灵蛇下拨峡,还征瑜宝人陈仓。

  自首秦奢汉穷武,后应万徐宫百数。

  旗国五丈殿千门,连绵南阳山西垣。

  广画综纸夸绕窕,罗生玳瑁象昆仑。

  乃眷天晴兴隐恤,古来土木良非一。

  荆临章深赵丛台。何加尧协将禹室。

  层栏宋窦下龙舆,清管运迄半绔流。

  一听南风引育舞,长谣北极仰鸡居。

  题袁氏别业一作偶游主人园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咏柳一作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采莲曲

  稽山罢雾郁磋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麦荷。

  答朝士

  镇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这渠不道是吴儿。

  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饶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校理还供。 海潮在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马,犹理云外峰。 故乡古无际,明发怀朋从。

  送人之军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分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更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土赐宴赋得谟字

  面学会玄览,东堂发圣漠。 天光烛武巴,时宰集鸿都。

  枯朽沾皇泽,援飞舞帝梧。 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

  三叹承场点,千欢接舜壶。 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唐禅社首乐章

  《唐书·乐志》曰:玄宗开元十三年弹社首山余地批乐。迎神用顺和,皇帝行

  用太和,登船、奠玉帛用肃和,迎俎人用雍和,初献用寿和,饮福用福和,还宫用

  太和,送神用灵具醉以代顺和。

  顺和

  至能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实,增广陈厥诚。 黄抵授如在,泰折俟威亭。

  望人家桃李花

  山源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准各。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叹落远。

  的陈长奉明光控,氯工半人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千年万岁不调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桃李从来田井傍,成通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木可村,会持仙实荐君王。

  泰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待戎。

  造成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无宰,授律取文华。

  胃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族分夏物,专土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征传晋苑东。 喜人藉责实,乐正理丝桐。

  歧陌涵徐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雍和

  夙夜着密,不敢宁宴。 五齐既陈,八音在县。

  集盛以采,房组斯荐。 推德推馨,尚兹克通。

  泰和

  恨以明发,有怀载殷。 乐盈而反,利顺其湮。

  立清以献,荐欲是亲。 放穆不已,袁对斯臻。

  福和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 大裘如洗,执天有禺。

  乐以平志,礼以和容。 上帝临我,云胡肃当。

  太和

  昭昭有唐,天件方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事神配极。

  表和

  黄抵是低,我其夙夜。 爱畏诚絮,匪逞宁舍。

  礼以球玉,荐厥茅籍。 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大和

  肃我成命,于昭黄批。 袭冕而把,团降在斯。

  五吉克各,八变季施。 辑熙肆靖,厥心匪离。

  贺知章《回乡偶书》赏析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含蓄地写出作者久居客地、重返故乡的无限感慨和欣慰。

  诗的开头两句,作者置身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和“老大”对举,极概括又具体地说明了一“离”一“回”在时间上的间隔,离家时的少年英姿和回家时的老态龙钟,可以想像得出来,感慨悲伤和喜悦庆幸也尽在不言之中。“乡音无改鬓毛衰”,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情。“鬓毛衰”顶承上句,形象地写老大之态。“乡音无改”和“鬓毛衰”对举,倾吐对人生倏忽的慨叹和对故乡依恋的深情。尽管在空间上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在时间上相隔半个世纪,但故乡仍牢牢地维系着他的感情。“鬓毛衰”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乡音无改”是依恋故乡的证据。然而“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这隐含的揣测,为后两句作了铺垫。

  三、四句转折活脱:“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在这极富生活情趣的场景中,作者那百感交集的心情很难一一说清。“相见不相识”是意料中的事;“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问话是意料之外的事,但出自天真活泼的儿童口里,又是非常自然的问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久客他乡的作者听了,能引起什么感想呢?是老迈衰颓、反主为宾的悲哀,还是久别重逢、叶落归根的喜悦?说不清,但都包含在这句看似平淡的问话中。全诗就这样有问无答,悄然而止,只留下哀婉的余音不绝于耳。这真是含蓄风格的典型。

  全诗二十八个字中无一生僻字,不用一个典故,都是家常话。但并不是一览无余,它寄寓着可以供人反复咀嚼,反复寻味,层层追索,层层补充的情致。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从贺知章这首诗里,我们可以领会“偶得”二字,有得之于生活,得之于心底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贺知章《回乡偶书》的第二首七绝:“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可以看作第一首七绝的续篇,抒发了“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也写得清新自然,但与第一首相比,就显太平直,太显露了。从这同一作者写同一题材的两首诗中,我们能悟出“诗贵含蓄”的道理。

  贺知章,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族孙也。少以文词

  知名,举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皆陆象先

  在中书引荐也。开元十年,兵部尚书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

  请知章及秘书员外监徐坚、监察御史赵冬曦皆入书院,同撰

  《六典》及《文纂》等,累年,书竟不就。后转太常少卿。

  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又充皇太子侍读。

  是岁,玄宗封东岳,有诏应行从群臣,并留于谷口,上独与宰

  臣及外坛行事官登于岳上斋宫之所。初,上以灵山清洁,不欲

  喧繁,召知章讲定仪注,因奏曰:“昊天上帝君位,五方诸帝

  臣位,帝号虽同,而君臣异位。陛下享君位于山上,群臣祀臣

  位于山下,诚足垂范来叶,为变礼之大者也。然礼成于三献,

  亚终合于一处。”上曰:“朕正欲如是,故问卿耳。”于是敕:

  “三献于山上行事,五方帝及诸神座于下坛行事。”俄属惠文

  太子薨,有诏礼部选挽郎,知章取舍非允,为门荫子弟喧诉盈

  庭。知章于是以梯登墙,首出决事,时人咸嗤之,由是改授工

  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依旧充集贤院学士。俄迁太子宾客、

  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

  知章性放旷,善谈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工部尚书陆象

  先,即知章之族姑子也,与知章甚相亲善。象先常谓人曰:

  “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

  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俭,

  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

  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又善草隶书,好事者供其笺

  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时有吴郡张旭,亦与知章相善。旭善草书,而好酒,每醉

  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

  天宝三载,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

  乃舍本乡宅为观。上许之,仍拜其子典设郎曾为会稽郡司马,

  仍令侍养。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至乡无几寿

  终,年八十六。

  肃宗以侍读之旧,乾元元年十一月诏曰:故越州千秋观道

  士贺知章,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

  稽之美箭,蕴昆冈之良玉。故飞名仙省,侍讲龙楼,常静默以

  养闲,因谈谐而讽谏。以暮齿辞禄,再见款诚,愿追二老之踪,

  克遂四明之客。允叶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衣

  而长往。丹壑非昔,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宜加缛

  礼,式展哀荣。可赠礼部尚书。

  先是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

  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朝

  万[一华按:“万”字衍。]止山阴尉,齐融昆山令,若虚兖州

  兵曹,巨监察御史。融遇张九龄,引为怀州司户、集贤直学士。

  数子人间往往传其文,独知章最贵。

  (《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中《贺知章传》)

  贺知章字季真,赵州永兴人。性旷夷,善谭说,与族姑子

  陆象先善。象先尝谓人曰:“季真清谭风流,吾一日不见,则

  鄙吝生矣。”

  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累迁太常博士。张说为丽

  正殿修书使,表知章及徐坚、赵冬曦入院,撰《六典》等书,

  累年无功。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一日并

  谢。宰相源乾曜语说曰:“贺公两命之荣,足为光宠;然学士、

  侍郎孰为美?”说曰:“侍郎衣冠之选,然要为具员吏;学士

  怀先王之道,经纬之文,然后处之。此其为间也。”玄宗自为

  赞赐之。迁太子右庶子,充侍读。

  申王薨,诏选挽郎,而知章取舍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

  知章梯墙出首以决事,人皆靳之,坐徙工部。肃宗为太子,知

  章迁宾客,授秘书监,而左补阙薛令之兼侍读。时东宫官积年

  不迁,令之书壁,望礼之薄,帝见,复题“听自安者”。令之

  即弃官,徒步归乡里。

  知章晚节尤诞放,遨嬉里巷,自号“四明狂客”及“秘书

  外监”。每醉,辄属辞,笔不停书,咸有可观,未始刊饬。善

  草隶,好事者具笔研从之,意有所惬,不复拒,然纸才十数字,

  世传以为宝。

  天宝初,病,梦游帝居,数日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

  诏许之,以宅为千秋观而居。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

  赐镜湖剡川一曲。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擢其子曾

  子为会稽郡司马,赐绯鱼,使侍养,幼子亦听为道士。卒,年

  八十六。肃宗乾元初,以雅旧,赠礼部尚书。

  (《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贺知章传》)

  贺知章,字维摩,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孙。少以

  文词知名,工草隶书。进士及第,历官太常少卿、礼部侍郎、

  集贤学士、太子右庶子、兼皇太子侍读、检校工部侍郎,迁秘

  书监、太子宾客、庆王侍读。知章性放善谑,晚年尤纵,无复

  规检。年八十六。自号“四明狂客”,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

  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唯命。问有几纸?报十纸,纸尽语

  亦尽。二十纸、三十纸,纸尽语亦尽。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

  非人工所到也。天宝二年,以老年上表,请入道归乡里,特诏

  许之。重令入阁,诸王以下拜辞。上亲制诗序,令所司供帐,

  百寮饯送,赐诗叙别。知章表谢,手诏答曰:“卿儒才旧业,

  德著老成,方欲乞言,以光东序,而乃高蹈世表,归心妙门,

  虽雅意难违,良深耿叹。眷言离祖,是用赠诗,宜保松乔,慎

  行李也。儿子等常所执经,故令亲别,尊师之义,何以谢焉。”

  仍拜其子典设郎曾子为朝散大夫,本郡司马,以伸侍养。知章

  以羸老乘舆而往,到会稽无几老终。元年冬十二月,诏曰:故

  超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稽之美箭,

  蕴昆冈之良玉。故飞名仙省,待诏龙楼;愿追二老之奇踪,克

  遂四明之狂客。允协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鸥

  而长往。舟壑靡息,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宜加缛

  礼,式展哀荣,可赠礼部尚书者也。

  (唐·窦蒙《述书赋注》,《全唐文》卷四四七)

  知章年八十六,卧病,冥然无知。疾损,上表乞为道士还

  乡,明皇许之。舍宅为观,赐名千秋,命其男曾子会稽郡司马,

  赐镜湖剡川一曲。诏令供帐东门,百寮祖饯。御制送诗,并序

  云:“天宝三年,太子宾客贺知章,鉴止足之分,抗归老之疏,

  解组辞荣,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

  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命六卿庶尹大

  夫供帐青门,宠行迈也。岂惟崇德尚齿,抑亦励俗劝人,无令

  二疏独光汉册。乃赋诗赠行。”诗云:“遗荣期入道,辞老竟

  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又云:“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

  归。仙记题金(竹录),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十七)

  诗评一则

  杨衡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

  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

  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

  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近时严坦叔《还家

  诗》亦有“旧时巷陌浑忘记,却问新移来住人”,颇得知章之

  遗意。(宋·范(日希)文《对床夜话》)
本文标题: 鹤是故人不费招,君为仙客常能隐。是什么意思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14694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自创诗歌求指导一个字同学写的一首诗,大家看下水平如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