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伦诗词 六祖慧能的诗求解

发布时间: 2022-09-27 18:57:5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句子 点击: 91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六祖慧伦诗词 六祖慧能的诗求解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 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 法。”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以上就是中国禅宗历史上最有名的公案。至今仍有许多争论。 下面我们看看王骧陆大居士的评语:

  五祖云:汝等终日只求福田,福何可救?昔读此文,不觉通 体汗下。求福田与了生死,二事相对,正在生死关头,一进一出, 失足成千古恨矣。令作一偈者,盖已预知必有争端,不几明说后 来衣钵之争矣,可痛心也。

  身是菩提树四句,的是未见性人语,的是死用功人语,诸仁 当知其病已偏重在尘埃上,以为破尽无明自然成佛,不知弃本就 末,颠倒错乱,越拂拭幻尘越多,越无办法,何也?彼认无明为 镜面实有尘垢,不知为镜中幻影也。即便不认有尘垢,尚执有一 幻镜也,既不识本性,亦未见幻心也,充其量,免堕恶道而已, 终不能了生死也,故在门外。

  六祖四句偈,亦未见性,以见而未彻也。菩提不可方物,而 无物不可方。权作明镜,假名为树,抑又何妨。其病在本无一物, 偏于空矣,后人学之,不觉误入断见,不知当就究竟说,根本不 能污染,何惧尘埃之可惹。惟对治神秀之执有,使无前偈反成语 病。或当时记者未明祖意,文不合旨,亦未可知。至于菩提作树, 以喻性也,明镜作台,以喻心也,心固不有,性则非无,原是非 空非有,何得偏言本无一物耶。下句何处惹尘埃,更显著实,尤 乖性体,故未见性,盖偏空也。言本来无一物,落于断灭见矣, 尘埃原非实体,而今宛在,奈幻有何。前偈执有,后偈偏空,菩 提不著二边,不立中道,于无实无虚中,既不取涅盘,亦不立生 死,尘埃不尘埃,都无所计。若彻悟本来,即知尘埃亦不离自性 菩提,惹与不惹,只在觉与不觉耳。此偈以对治神秀之偏有,故 如此云云,揆六祖意,未必如是。后云第一莫著空,可知其本来 矣,故不足为六祖累也。我人就文论义,应知所择。余前曾作一 偈曰:

  菩提假名树,明镜权作台。本来不污染,说惹亦尘埃。

  行者当知尘埃用表无明,无明非有实体,世人每执为有,必 欲去之务尽,因此用功愈深,离题愈远。今知无明与菩提不二, 体同用异而已。

  五祖三更为说《金刚经》,断非依文解义者,必就彼四句偈 之病而更正之,说到应无所住二句,始悟体用一如,不以偏空为 究竟,遂大悟矣。可见菩提本无树四句,乃悟后语,非彻悟后语 也。

  何期二字,神妙不可言。昔世尊睹明星而叹曰:奇哉奇哉, 即是此意。启祖五句,即是亲证实相者,以本不生灭,故曰具足, 以本自清净,无动摇,虽生万法,生即不生,毕竟不污染,故曰 清净本体,其义既圆,其见斯彻。此段最关紧要,为后世天下人 证明眼目,毋再犹豫,神通妙用,莫大于斯矣。

  是以不生灭中,不动摇中,能生万法,体用一如,斯名具足。 虽生万法,于本体毕竟丝毫无碍,故曰无动摇,而菩提清净之本 相斯显,此段妙在本来二字,六祖至此真彻透本来矣。

  至于神秀四句偈,五祖尚令门人炷香礼敬,何也?重法故也。 要知做到如此,已不容易,况真见性乎。此事本惊天动地,任何 世间大事业,不能比拟其万一也。

  看识家解言:

  一时佛在灵山说法。九天十地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鬼神皆来集会。说到精妙处,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众中有大梵天王生大欢喜,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世尊恭献一支金波罗花。佛陀拈花在手,未发一言,高高举起展示大众。大众尽皆不解,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

  佛陀微微点头,用无上神通,向千万世界朗声宣告:“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于摩诃迦叶。”

  一切众会俱皆合掌颂礼,三千大千世界顿时奏起庄严梵音。金波罗花分身无数,片片香瓣纷纷扬扬,飘洒三界。

  一片花瓣在流水中打着旋悠悠漂远。

  长江,正是暮春时节。轻轻溅起些小水花,——一杆嫩绿的芦苇被抛入了江中。没等江水拥走,一只皲裂胼胝的赤脚踩了上来。芦苇微微一沉,——流水似乎稍稍停滞了一下,又稳稳地浮起。几只蜻蜓围着叶尖,紧贴江面嬉戏。虬髯的达摩站在苇杆之上,远眺的凹目闪着光。一袭旧衲在江风中鼓起,大袖飘飘。许久,他深吸口气,一运力苇杆便如箭般向北岸破浪而去。蜻蜓受了惊,四下飞散。

  据说这是北魏太和十年。达摩,正是将源自灵山法会的禅宗传入我国的初祖。

  “啪!”又一根木柴被劈成两爿。大唐龙朔元年的一个午后,蕲州黄梅东禅寺的碓房外,慧能象往常一样劈着柴。一只蜻蜓在他渗着汗珠的额头边上下飞舞,以至他不得不经常挥手驱赶。这时,五祖禅堂前传来一阵喧哗。“衣钵定是神秀承了。”“上座此偈实在彻底。”“毕竟是多年修行啊。”······

  慧能放下斧头,站起来舒舒筋骨,拍拍身上的木屑尘土,施施然走了过去。禅堂前的廊下早围了一群人,不光有本寺僧众,还聚了一些前来礼佛的俗客。他们在墙上神秀写的一首偈前啧啧称赞。有位士人模样的正高声诵读: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暗暗摇摇头,上前拉了拉那位士人的袖子,用他那有些难懂的岭南土白对他说:“居士,我也有一偈,请帮忙写上。”

  “你自己不会写吗?”这位士人,江州别驾张日用,回过头乜着眼打量着灰头土脸的慧能。

  “慧能不识字。” 慧能两手随随便便垂在身前,裤管高高挽起。

  “不识字也来作偈?这事倒也希有。”

  “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慧能还是缓缓地用他的土白说着。别驾不由一惊,再看他时,这个瘦小干枯,樵夫模样的年轻沙弥浑身好象发出了金色的光芒。他生生把几句讥笑的话吞下了肚:“好,你说我写!”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就凭这么小小一偈,这位入门只有八个月的粗使僧人便成了禅宗六祖。从此禅宗“一花开五叶”,在华夏大地成为了最兴盛的佛学宗派。更有人说,慧能才是“中华禅”的真正始祖。对于禅宗,我只是个一知半解的门外俗汉,不敢多加评论。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位胜了多年苦修,精通佛典的上座大弟子神秀的传奇人物,到死也是不识一个大字的文盲。

  也许能于存活的本能之外,对自身的空间、身外的万物有思索欲望,并有思索能力,是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长的原因。成为百科全书似的全知全能人物,不仅仅只是伏尔泰、狄德罗那些人的梦想。古今中外,几乎每一个思想家都试图能理解,能说明,能掌握我们这个世界。于是人类的代表,一位位杰出的智者前仆后继地跋涉在探求知识的苦旅之上。灿烂的文明,就在一代代人艰苦的求知过程中诞生、成长、壮大······

  然而,当我们的科学进化到试图破解DNA、探索火星,能够上天、登月、撞击行星时,我们不得不发现,自己似乎越来越惶恐,越来越无知了。以医学为例,当耗了十几年几十年的精力,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权威时,回头看来,却发现自己所掌握的可能仅仅是人体中小小的一部分。越是深入,可能会觉得越是浅薄:骨科可能听不懂脑科的演讲,内科可能读不了神经科的论文。有个笑话说某外科专家对右腿骨折束手无策,对别人的质疑他底气十足地回答:“我学的是左腿!”更不用说很多西医把中医的药方看成了天书。即便是多年的中医,面对药厨上密密麻麻的药斗,也很有可能没办法把自己方中所用的药材一味味拣了出来。更不用说医学之外了。隔行如隔山,这山越是攀登越是高大。

  学科越分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导致的结果是每个个体在几何倍数增长的知识前失去了自信,迷茫了方向,觉得未知的黑暗越是广大,越是神秘莫测。象慧能手中的木柴,劈得越细,离木材的本相也越远。而木柴还在一斧斧劈下去: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永远歇不下来。木屑散了一地,难以收拾。

  对于这个后果,几千前的儒家就有了担忧,他们是务实而聪明的,在一片混沌里为自己,也为后人划了个圈子:“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大学》)。圈子之外,都属于“怪力乱神”,不该去思考。什么是至善呢,他们认为,能维持这个世界和谐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就是终极目标。听起来好象很简单。

  然而,人的求知欲是永远不能满足的,而且这根本就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就算圈子之外使劲压抑着不去触碰吧,那圈子内的天地就足够每一个人皓首穷经毕生钻研了。仅仅对于五经中的注释,用几万言说明原文里一个字是常有的事。接下来又该是用几十万几百万字来注释这些释文了······

  就算能真正领会了先贤的真义吧,到那时,揽镜自照,才惊觉白发萧萧,死神已经在身前不远的地方磨着镰刀讥讽地对你微笑。余秋雨曾说,他在书房里对着顶天立地的先人著作有种被强压窒息的感觉。古人也说,追求学问是“非人磨墨墨磨人。”短短一生,又经得起几下研磨?层层堆积的知识,分明是无数先人用飞扬的青春,鲜活的生命换来的血迹斑斑的陈年旧帐,一个人白驹过隙般的一生,通读尚且不可能,突破、创新更是得需要多大的伟力神通啊。

  更有哲人恐惧地发现:茫茫天地,偶尔来到的渺小的我们,其实没有什么神灵会指引该往哪里去;发现了整个世界的重担从上帝的十字架上卸下,毫无情面地沉沉地落到了自己小小的肩上;一生的拼搏,注定要在百来年中彻底地烟消云散;能力越大,就会发现我们的存在和掌握的知识是越发的可笑和微不足道;而我们的痛苦悲哀,也再没有什么神灵来聆听化解分担——

  我们的奋斗,我们的忏悔,我们的倾诉,我们的呐喊,我们悲愤欲绝的仰天长啸,最多只能在冷冰冰的大地上形成一缕轻风,同时无声无息地消散于无边的沉寂和虚空。

  当黄土轻轻掩上我们冰冷苍白的脸庞时,仅有的功绩不过是用留下的文字在知识之塔上加了一块砖,而下一代又将在亘古不变的起点上重新开始: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前人的知识经验他们无法直接继承,不得不从头再来一遍艰苦的旅程——我们的一生,往往只是把后人的求知之路延长一段罢了。

  庄周,这位智者中的智者,穷一生之力,留下了几句无可奈何的哀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尽有限、渺渺之生,探求无穷无尽之知识,结果必是疲惫不堪。

  然而人类总是要前进,要前进总得要不停地学习新的知识。只是尘世中凡人的心在探索中不免迷惘,在众多诱惑歧路中不免因失去方向而陷入深深的痛苦。把拯救人心视为己任的宗教当然当仁不让地接过了这永远不能解决的难题。当神秀们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埋头搜索度世良方时,慧能提着铁斧登上了历史舞台。

  如果以树来比喻知识,当芸芸众生们祖孙相继父子相承围着树培土、施肥、修枝、攀爬,恭恭敬敬地举起片片树叶对着阳光,喃喃自语琢磨叶脉叶柄石细胞维管束时。慧能运大神通,一斧砍倒了这棵在世人心中盘踞了不知多少年的枝繁叶茂的大树。

  河伯见了大海望洋兴叹。海神却明白在天地间自己不过是大山里的一块小石头一株小草。而这天地之于太虚,更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万马之一毫。我们的这个世界,三皇五帝的至治、秦皇汉武的伟业、惨烈残酷的世界大战、英雄豪杰的雄心、才子佳人的缠绵,在浩瀚的宇宙间,只是一个小小尘埃中的水泡,而且是无穷尽的尘埃中的尘埃,细分下去,简直只是个空空。那么有这个世界没这个世界,有这一生没这一生,有这个人没这个人,——有这棵树没这棵树,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想开了,一切只是约等于零,倒不如从根斫倒,多透些阳光雨露,多受些明月清风,潇潇洒洒无挂无碍,在青山绿水间摇摇摆摆逍遥一世岂不快活?

  识字不识字,更又有何区别?大海里多一滴少一滴水,又何关盈虚?

  识了字,可能反而更走不出文字设下的障碍,举不起手中的利斧。

  我不能评论慧能彻悟的是不是真理,只知道文字确实很难表达出真正的刹那间的感悟——即使是用文字向盲人描述颜色,向聋子解释声音就已经是极其可笑的徒劳。这也许是禅僧们最大的体会。德山宣鉴禅师开悟后,将自己耗了半生精力撰写的《青龙疏钞》高高堆于法堂之前,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他说:

  “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真理面前,文字就是这么苍白无用。而真正的妙理,却只可心会,无法言语。

  释迦牟尼在灵山上拈花示众,就是这无奈的传道。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为阿傩、伽叶传与无字经书而大动干戈。其实这却是他们师徒不开悟的缘故。无字经书才是真正的无上智慧,释迦对此有解释:“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因此看不出其中的奥妙。崇拜知识、信仰文字的多是庸人俗子。满口经典的定是半瓶醋,暴发户的书房多是金壁辉煌,不识字的老农民总是爱惜字纸。而一些真正通了的才子,却故意满口痞话,唯恐沾上方巾气,——当然,更多的腐儒不在此例,他们沾沾自喜的满腹经纶不过是与蠹虫争食。

  无字真经,只有那些有慧根的人才能参透,而他们往往都是在文字中打滚半生后机缘巧合才能由此彻悟。如慧能那般直截了当,径直一把破尽文字知识障碍,直指本心的,神秀的确应该心服口服五体投地。

  把沉甸甸的三藏经书结结实实打包,万里迢迢驮回,一字一句译出,这是普通大众、凡根钝器的宗教。

  抛尽一切文字,一切解说,以心传心,才是无上妙道。

  但恕我妄语,我以为禅宗所谓的彻悟其实是绝望:对知识,对现实,对追求的绝望,绝望得越透骨,就是体贴得越彻底。水尽粮绝在沙漠中央,最聪明的人干脆躺了下来。一切反正不可为,一切反正都是虚幻,什么西方极乐,什么无尽涅盘,统统都是空的,连空也是空的。电光石火般的几十年,如江涵雁影,雁去影消,一切缘沉浮,任造化轮转,潮起潮落,我只无心,我只不起念头,一回首,涅盘就在今世,西天就在脚下,佛祖正是自身。

  但绝望,有时又变成了割断越缩越紧绳索的利刃,变成了卷尽混浊空气的清风。绝望,往往会变成希望。

  甩开旧知识的束缚,扔尽瓶瓶罐罐,坦开衣襟,一身轻松,万物在眼前飘摇,无不生意盎然,妙趣横生。用春花秋月代替青灯古佛,目光随柳絮袅袅娜娜,思绪逐粉蝶起舞翩翩,触手皆是天机,迎面都为妙理。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象梁武帝那样用黄金权势虔诚苦修塑造的西方圣土轰然倒塌,从此不分贵贱,不分智愚,人人皆可成佛。此岸即是彼岸,刹那即是永恒。

  苦旅中,不回顾,不前瞻,只是参悟属于自己的那一段。

  正是这种简单快捷的方法,解放了无数在知识文字堆砌的象牙塔里苦度春秋的人——绝不仅仅是释子,许多在儒典里装钻得头晕脑胀牙摇发疏的传统士人,也纷纷长啸,破塔而出。与禅宗盛行天下相呼应,几乎是禅宗翻版的心学大放异彩。越来越多的人援禅入儒,越来越多的人发觉儒禅道相通,一时间,大地上妙思泉涌生机勃勃。

  幽涧里的游鱼,白云间的闲鹭,酒酣时的踉跄,梦醒后的朗唱,无一饱含着浓浓的禅趣。

  尽管也成全了很多借着禅的名义偷懒或是放纵的所谓“狂禅”、“野狐禅”。

  多年后,宋时,有位禅子一日豁然通彻,自号黄龙死心悟新禅师,呵呵大笑,提笔题诗两句:

  “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六祖糊涂。

  他也糊涂。

  当然,我更糊涂。

六祖无相颂全文

《无相颂》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扩展资料:

1、颂有十五首,大致分为五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讲‘佛教教学的宗旨’,这一段只有一首颂,第二首是独立的一段,‘说明佛法理论的依据’。

2、第三首以下到十三首,共有十一首颂,这一长段是讲‘修学的方法’。第四段是一首,是讲‘果证’。末后第十五首颂,是‘结劝’。颂文体系、组织以及义理,非常精严,有条不紊,不但便于读诵,也是行门重要的原理原则。

3、《无相颂》充分体现了六祖注重扎根于现实土壤收获菩提之果的现实品格;在充分肯定每个人的真实生命所透露出的生命底蕴与意义的基础上,融解脱思想于当下的现实生活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相颂

佛教禅宗里的五祖是弘忍,六祖是慧能。那一祖、二祖、三祖、四祖是谁?

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

达摩渡长江入北魏境,先游历了洛阳,后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时间长达九年。他依据大乘派教义,融汇中国精神,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被尊为初祖。

在众多求教者中,达摩选择将衣钵传给了慧可。东魏天平三年(536年)达摩圆寂,葬于熊耳山,立塔于定林寺,又传至僧璨、道信、弘忍,终于六祖慧能。

扩展资料:

禅宗只有六祖的原因:

达摩把禅宗从印度传来前,达摩的师父般若多罗对达摩说:这个法脉只传六代。也就是说 六祖以后不允许再有人叫禅宗的“ 祖”。

按到般若多罗的授记,六祖的法脉(六祖传了五个得法弟子 按般若多罗授记: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以后也会有成就者(从汝边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也就是指马祖道一。他俗名姓马,因为禅宗一个不给有人叫祖,所以偷偷叫他马祖。

佛教禅宗历代禅宗祖师有哪些?

1、达摩祖师:中国禅宗初祖。

菩提达摩,南天竺国香至王的三王子。少时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深入禅法。后随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学大乘义理,四十年后受嘱衣钵,续佛法脉。

梁武帝普通七年(公元526年)达摩祖师泛海来到广州,后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时人称“壁观婆罗门”。

毕生提倡“二入四行”之教法,于弘法时屡遭险难,先后五次遭毒害。约魏文帝大统二年,因化缘已毕,传法得人,遂于第六次被毒害时从容灭度。因其将佛陀“明心见性”的禅法传入中土,故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2、慧可大师:中国禅宗二祖。

慧可大师,南北朝人,俗姓姬,武牢人,中国禅宗二祖。早年精于儒道,通老庄易学,后弃俗学,依宝静禅师出家。为求无上大法,立雪断臂,师事达摩。毕生力排诽议,虽屡遭险难,但仍坚持随宜说法,广渡群品。

周武宗灭佛时,与同参昙林法师力挽狂澜,护送经典佛像。后隐司空山,付法三祖僧璨。慧可得师精髓,承师遗志,弘扬达摩禅法。寂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世寿107岁,谥“大祖禅师”,可谓中土禅宗第一人。

3、僧璨大师:中国禅宗三祖

僧璨大师,中国禅宗三祖。初以白衣谒二祖,既受度传法,隐于舒州之皖公山。后周武帝破灭佛法,三祖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至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岁,传法四祖道信。

4、道信大师:中国禅宗四祖

道信大师,隋朝蕲州人,俗姓司马氏,中国禅宗四祖,世称双峰道信。幼慕空门而出家,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入舒州皖公山,参谒僧璨,言下大悟,奉侍九年,得其衣钵。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归蕲州,住破头山三十余年,传法于弘忍,另有弟子法融别立“牛头禅”。

5、弘忍大师:中国禅宗五祖

弘忍大师,俗姓周,湖北黄梅人,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

6、慧能大师:中国禅宗六祖

慧能大师,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人,生于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

7、青原行思大师

青原行思, 唐代高僧,俗姓刘,庐陵(今吉安)人。少年出家,24岁慕名前往岭南曹溪拜六祖慧能为师,亲近慧能大师15年,后住吉安青原山静居寺,四方禅客云集,世称青原行思。

8、石头希迁大师

石头希迁禅师(700~790),唐代禅僧。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省高要县)人。希迁年轻时即沉毅果断,自信力强。他反对乡邑迷信神祠、定期杀牛洒酒的祭祀,每逢祀期,就前往毁祠夺牛,态度坚决。希迁的禅法总结于他所撰的《参同契》。

9、药山惟俨大师

惟俨(737~834),别号药山,唐代高僧,石头希迁禅师法嗣。绛州(在今山西侯马市东北)人,俗姓韩。惟俨是禅宗南宗青原系僧人,曹洞宗始祖之一,他是联系马祖道一神系和石头希迁禅系的重要禅师,在禅宗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0、云岩昙晟大师

云岩昙晟禅师 (781—841),俗姓王,建昌县(今永修县)人,嗣法于药山惟俨禅师,为东传中华禅宗第十代祖师,付法于洞山良价悟本禅师。

11、世洞山良价大师

洞山良价禅师(公元807~869年),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五大家之一曹洞宗开山之祖。越州诸暨(今属浙江)人,俗姓俞,俗称良价或单称洞山,为药山惟俨(公元751-834年)之法孙,云岩昙晟(公元782-841年)之弟子,他与弟子曹山本寂(公元840-901年)共同创立了曹洞宗。

扩展资料:

一、禅宗起源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张顿悟法要“见性成佛”自初祖达摩祖师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

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北宗神秀是以“坐禅观定法“为依归,渐进禅法,渐修菩提。所以称之为“渐悟”。南宗惠能大师是以“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依归。不拘泥”坐禅“”观定"与否即成佛道!所以称之为“顿悟”。

二、禅学精神

禅宗思想体系的内涵、结构、核心来看禅宗的基调是以心性论为基点,通过心性修持获得心性升华的心性学说,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贯穿于禅宗心性学说、文化思想的本质内容是:自然——内在——超越。

三、门派

1、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山少室山五乳峰下。因寺院坐落于少室山阴密林之中。故而得名。

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孝义帝为佛陀禅师修建,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萨提达摩来此,于寺凝修壁观,建立禅宗,历代屡次重修。禅宗传承以达摩为初祖,少林寺西北有初祖庵,建于宋代,石柱上有宋宣和七年(1125年)题字,寺西南原有二祖庵,中有二祖慧可塑像。

2、匡教寺,位丁河北成安县,禅宗二祖慧可说法之处,相传达摩曾在此为二祖说法。

3、山谷寺,又称乾元寺、三祖寺。位于二安徽潜山西北三十里的三祖山,禅宗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讲经说法,寺庙有僧璨大师塔。

4、真觉寺,又称东山寺,位于湖北黄梅东北二单的冯茂山上。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曾居于此。

5、南华寺,位于广东韶关南六十里处,原名宝林寺。禅宗六祖慧能开法于此。寺内有六祖肉身塔,供于六祖殿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禅宗

谁知道六祖慧能大师的这首诗的最后那两句是?“心平何劳持戒,行直无用修禅。恩则孝父母...”是什么了?

六祖慧能大师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出自:唐代慧能大师的《六祖坛经》偈颂(三),全诗如下: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译文:心地平等何须烦劳持戒?行为正直哪里还用修禅?知道报恩就能孝养父母,明白义理就能上下相怜。懂得谦让就能尊卑和睦,能够忍辱就能制止众恶。如果钻木能生出火苗,淤泥一定能长出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的必定是忠言。改正错误之后并能生出智慧,护短的人心里不是贤人。平常多做有益的事,成就大道不是一定因为布施钱财。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向外寻找玄妙之理。听此说教依此修行,天堂就在眼前。

扩展资料

《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 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

《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

《六祖坛经》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

《六祖坛经》是“中国第一部白话作品”。

惠能在曹溪大倡顿悟法门,并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繁琐的义学,流行日广,成为佛教禅宗的正系。惠能不会写字,不会读经,却对《金刚经》,《维摩经》,《楞伽经》,《观无量寿经》,《法华经》,《涅槃经》,《梵网经》相当明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六祖坛经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阳光冬有雪。这两句诗的出处?

这两句诗出自宋朝无门慧开禅师,录入其评释古代禅门公案的《无门关》一书。原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原文: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译文

春天的时候百花齐放,秋天的时候皓月当空,即使在炎炎夏日也有凉风送爽,在寒冷的冬天也有皑皑白雪。心中若无闲事俗事所扰,便是人间最好的时节。

扩展资料: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为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录入其评释古代禅门公案的《无门关》一书。

此诗琅琅上口,最为佛门弟子所爱颂。

无门慧开禅师,杭州钱塘人,俗姓梁,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年,卒于南宋理宗景定元年(西元一一八三至一二六零年),世寿七十八岁。

慧开禅师因为苦参“无”字话头而开悟,因此特别着重“无”字法门,他将历代禅宗重要的公案斟选汇编,选择其中的四十八期,纂集成为“无门关”一书,并自作序文道:“大道无门,千差有路;透得此关,乾坤独步”。并且把赵州禅师“狗子无佛性”的公案列为第一则,深得六祖慧能大师“无念、无相、无住”的思想要旨。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果能没有闲事烦心,没有忧思悲恐惊缠绕心田,那么每年每季每天都将是人间最好的时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有百花秋有月

六祖慧能的醒世名言有哪些?

  我看的是《六祖慧能传奇》,还没看完。

  我暂时知道的有:

  禅者不思善,不思恶,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即可顿悟菩提。

  该放下时就放下,该舍弃时就舍弃。不但下棋如此,学习佛道亦是如此。不舍弃些什么,又怎么能得到呢?只有空的瓶子,才能灌进醍醐。

  人的心量非常广大,如同虚空一样,没有边际,没有方圆,没有大小,也没有颜色,没有上下长短,没有怒喜,没有善恶是非,也没有头尾。像这样超越对立,融化矛盾,不执著、不贪爱,就是般若和禅定。

  越是无风静定的灯光,越能显发灵明的光芒。禅定与般若亦是一样,越是甚深禅定,越能激发出般若智慧。

  忍辱波罗蜜,是菩萨必须修行的。

  这一大堆木柴,就像人的各种贪欲,它燃起的熊熊大火,虽然能驱使人为满足欲望而奔波,但它并不能光耀人的生命历程,反而是以烧掉整个生命为代价。而觉悟的智慧如同灯光,一盏灯光,能驱散千年的黑暗,照亮人生,迷途知返。(前一句对话:“老五惊奇地说:‘哎呀,你们看怪不怪,这火盆里烧着许多木柴,却不如一盏小小的油灯,能照得满屋亮堂。’”

  所谓风动、幡动,本质上是心与镜的关系。风是境,幡是尘客,所以释迦牟尼说:“有因有缘世间生,有因有缘世间灭。”佛法是缘起法,它的最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谛——缘起性空。佛陀还说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所生,并且互为缘起,互为依存,互为条件,互为前提,也就是互为因果。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动静、善恶、美丑、好坏……世界上的一切矛盾对立,都是我们这些人各自依据自己的好恶、利害……强行分别而产生的。所有争端的升起,一切矛盾的产生,也都是源自我们以不同的价值、舍此取彼的结果呀!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境由心造,法由心生,一切都是我们人心的作用。

  幡动而心不动,自净其意,自空其身,自然趣入大道。

  从佛法的角度来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有缘才产生的。

  学佛之人并不是要像草木一般,不去分辨善恶,而是不因善人善事就欢喜奉承,也不因恶人恶事就愤恨怨怒,更不能以自己的喜恶、利害为标准,来判断事物,观察事物。学佛之人应以平等无差别的本心来面对世界,让众生和事物的本来面目呈现出来。所以,《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佛性是远离永恒与短暂、美与丑、善与恶的境界,完全超乎分别之上,就是不二之法。

  佛法,就是教导人们远离贪爱、执著。那怕是行善的功德,或成佛得道的渴望,都不可贪爱执著。你行善不为人知,不求回报,就是菩萨布施,就是最高的智慧呀!

  善知识,你等刚刚念诵过三皈依。我要奉劝诸位的是,希望你们皈依自己本性的佛、法、僧。其中,佛是觉悟,法是正确的佛法,僧是清净。用自己的心去皈依觉,便不生邪恶,寡欲知足,能摆脱对财色的执著,这就叫福慧充足。自己的心皈依了正法,就没有了邪见。没有邪见,也就没有人我的区别、傲慢自大、贪欲爱憎的执著,这就叫远离贪欲。自己的心皈依了清净,一切的烦恼爱欲等外界环境都不沾染自己的清净心,这样众生就变成了尊贵的觉者。

  如此修行,便是自己皈依自己,皈依自己的佛性。佛性像天色常清,日月常明;因有浮云的一时遮挡,才变得阴沉昏暗。忽然一阵清风吹散了浮云,就会立刻明朗起来。世人的心性常常变化就像天上的云一样。

  有智慧的人们,智如太阳,慧如月亮,智慧如日月一样永远明亮。如果执著于外界事物,就会被自己的妄念浮云所覆盖,使自己的佛性不能明澈清晰。如果遇到有修行的高僧大德,听到真正的佛法,自己铲除迷妄,就会内外清澈,明心见性……

  事实上,佛法无处不在,禅要无时不有。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都有关联,就存在于行、住、坐、卧当中,在砍柴挑水、种地做工当中。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真知灼见,那些规律性的东西,就是佛法呀!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劳动,就是修行;领会到了生活的真理,感悟到了真、善、美,那就是觉悟。

  我们佛教所说的般若,就是空慧,也就是体悟空的智慧。若能修得心灵空荡荡、磊落落,连生命都不执著,无私地奉献给众生,才真正是积极救世的大无畏精神哩!有些世间的学者,只理论上讲什么公而忘私,却不能从本质上看透自我,又如何能够做到完全忘我呢?

  不思善,不思恶,也并不是断掉思想,弄得善恶不分,是非不明,而是在分辨善恶当中,不起任何贪爱、执著。

  菩提不在遥不可及的天堂,而在我们生活的世间,是最平凡的东西。

  一个勤奋修行的出家人,也许能够不贪爱世间的财、色,但很难断除对佛法、经典的执著。这也是贪欲,必须铲除!菩萨应以空荡荡,无所得的本心,来领悟佛学的大道和宇宙人生的真谛。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佛眼看世界,一切众生都是佛,不管茅草香花,都是清净佛身的显现!山河大地处处都是美妙的道场。

  差别,仅仅是人心的取舍。

  禅,不是纯自然主义,禅者反对放任自流,更强调人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我们人,作为自然之子,弃恶扬善,改造自己,就是自然;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使之更加契合宇宙人生的规律,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禅者之所以是真正的智者,原因也就在于此!

  佛的知见,也就是觉悟的知见。佛就是觉。觉分为四种,开启觉的智慧,显示觉的智慧,领悟觉的智慧和深入觉的智慧。如果听到开导启示就能深入到觉的智慧中,这就是觉悟的智慧,自己的觉心、本性也因此得以显现出来。所谓佛的智慧,实际上就是你自己的心,此外再没有其它的佛。人们往往是自己掩盖了本性的光明,迷恋于各种表面现象,受自己情欲的干扰,心甘情愿地受物欲的驱使。所以我佛释迦牟尼才假借种种方法苦口婆心地讲说,规劝人们安定收心,不要向心外去妄求,如果你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见解,就会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这就开启了佛的智慧。

  禅,不可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佛法的奥妙,也无法用文字来表达。一切经书,包括《法华经》,都是佛陀教导我们开悟的工具。它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为了让我们顺利、快捷地找到月亮。而手指本身,并非明月。你若是仅仅研究手指的粗细、长短、颜色,永远都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所以,学佛之人要直接探求佛法的本意,而不是执著于经典。你如果用这样的心态持诵《法华经》,那么,一切妙法就会像莲花一样,自然而然地从你的口中生出来!(情境是有一位弟子诵读《法华经》,即《妙法莲华经》,只知道字面意思)

  你的本性就犹如虚空一般,空无一物可见,这就叫正见;了无一物可知,就是真知。它没有什么青黄颜色,也没有大小长短,但见空空灵灵,清清净净,觉体圆明,即是见性成佛,也就是如来知见。

  佛祖释迦牟尼在《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就是说,真正的佛是无相的,学佛之人不可执著于外在的形象而迷失了自心,我们礼拜的应该是自性本具的天真佛,而不是这些泥塑、木雕的偶像。

  业障在你心中,我怎么能给你消得掉?若是你得了病,我能替你吃药吗?人,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要知道,老鼠不去猫窝里偷吃,不在猫爪子上拉屎,知道避开危险,正是它有佛性的证明。它与我们人类一样,都有肉体与心灵上的烦恼,也想远离、消除这些烦恼。这种避苦趋乐、寻求解脱、向往平安、愉悦的心性,正是众生佛性的显现。这也就是说,老鼠本来具有佛性。

慧能法师六祖禅师名言

名言:

  1.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禅宗的顿教法门,我现在已经留给你们。世界人遇见我这顿教法门,要自己修行啊!不是不修行的。

  2. 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这三句话就是《六祖坛经》上六祖接引惠明的时候所说的话,这句话是禅宗最根本的思想之一。这 里的“善、恶”,代表所有分别的。有了分别智,我们就失去了本心。

  3.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悟此法门”:你若明白这个顿教的法门,不是离开心而有佛,也不是离开佛而有心;也不是离开定而有慧,也不是离开慧而有定。“由汝习性”:为什么你不明白?就因为你多生多劫,有很大的习性障着。“用本无生”:妙用本来就是无生无灭的。“双修是正”:所以你修心,就是修佛,修佛,就是修心;修定,就是修慧,修慧,就是修定。这双修才是正法。

  4. 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善知识!每个人的菩提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只要用此清净的菩提心,当下就能了悟成佛。

  5.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义;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此句是《六祖坛经》在最后有两个偈子,其实这就是我们说的禅宗认为一切,不管是真假、善恶、净秽,这都是戏论。如果你在这戏论上用功,去著意的话。“自性入生死”什么意思?就是自性变成无明生死。

  6.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7.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8.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9.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10.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11.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12.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13. 不思善,不思恶,此刻那个是你本来面目。

  14.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15.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16. 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17.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18.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惯;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19.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无顿渐。

  20.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1.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22. 心肠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23. 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法,不离自性。

  24. 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

  25. 惠能没手法,一直百思维;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26.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面,悟人在处一般。

  27.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能。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能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能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28.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

  29.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30. 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31. 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32.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

  33.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34. 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幷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35. 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36.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

  37.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

  38.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39.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

  40.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

  41. 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42. 解脱知见香,自心即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

  43.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作业。

  44.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45. 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46.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47.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48. 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49.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

  50.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没意智。

  51. 清净至无余。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52. 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53.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54.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能,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55.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56.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57. 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58.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59.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60.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61.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62.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荆听吾偈曰。

  63. 菩提性宛然。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64. 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能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65.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66.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67. 自性具三身,发现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68.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69. 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70. 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71.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72.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

  73.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74.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

  75. 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76.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77. 善知识!智能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拓展资料:

惠能,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

他弘化于岭南,对边区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王维《能禅师碑铭》谓其:“实助皇王之化”;同时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养,皇室屡次迎请惠能进宫,并为其建寺造塔。在滑台大云寺的无遮大会之后,通过对南北是非的辩论,奠定了曹溪禅在禅宗的地位。

在惠能入灭一百年后,禅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谈禅。柳宗元撰《赐谥大鉴禅师碑》说:“凡言禅,皆本曹溪。”武宗灭法之后,曹溪禅即位居中国佛教的主流地位。

百度百科-慧能法师

本文标题: 六祖慧伦诗词 六祖慧能的诗求解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uzi/22478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陆地诗词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中带花的诗句谁念的诗词比较好 比较好的诗词歌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