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馆之宝」都是哪些 背后都有哪些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6-18 17:09: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故事 点击: 116

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有哪些?九大镇院之宝说明:,一、贾湖骨笛,贾湖骨笛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贾湖骨笛是我...

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馆之宝」都是哪些 背后都有哪些历史故事

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有哪些?

九大镇院之宝说明:

一、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贾湖骨笛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被称为"中华第一笛"!长23.1厘米,七孔。

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教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文明都有重大影响!

二、杜岭方鼎

杜岭方鼎1974年出土于河南郑州商城遗址,系商代早期器物,高87厘米,口边61厘米×61厘米。

该鼎为多范分铸而成。口呈长方形,上立二次铸成的拱形立耳一对,深腹,腹壁微内敛,平底,下有四个上粗下细的空柱形足,器身四面和四隅各铸单线兽面纹一组。每面两侧与下部饰乳钉纹,足上部各饰兽面纹。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大型铜方鼎,是研究商代前期青铜冶铸的宝贵资料。

杜岭方鼎不只是早商的一件青铜重器,更是中国乃至世界于青铜时代所创造的第一座青铜文明纪念碑――杜岭方鼎是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

三、"妇好"?"尊

"妇好"??尊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系商代晚期器物,通高45.9厘米,口径16.4厘米。盛酒器,形体呈猫头鹰状,昂首、圆目、宽喙、小 耳、高冠,双翅并拢,双足与垂尾共为三点支撑,后颈有口,上有盖,内壁铸"妇好"二字铭文。背有兽首弓形鋬。器身满布缛丽的纹饰,造型典雅凝重,为商器之精品。

"妇好"?"尊系安阳殷墟妇好墓所出468件青铜器中的精品。它造型新颖,各部位纹饰和谐,头部羽纹动感尤烈,予观者以扶摇直上八万里的艺术感染力,无愧于战神之美誉,呈现出商文化刻意创新、追求完美的精神。作为商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体现,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物质载体,证明中国青铜时代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四、玉柄铁剑

玉柄铁剑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身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西周晚期器物。

剑身为铁质,铁质剑身与铜芯相接,铜芯部嵌入玉茎内。剑首及茎身接合部均镶以绿松石片。出土时已折为两段,剑身外包一层丝织品,并被装在用皮革精心制作的剑鞘内。

考古学将漫长的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三个时代,分别对应于历史学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三种社会形态。玉柄铁剑玉柄、铜芯、铁身,它的发现,把中国冶铁史向前推进了200年,标志着作为社会生产力新代表的铁器已经萌芽,宣告封建社会即将来临。称的上是"中华第一剑"!

五、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城关李家楼村,高120厘米,口径31厘米。春秋时期器物。

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神仙世界"的无字之碑!

六、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淅川下寺2号楚墓(子庚墓),通高28.8厘米,长103厘米,宽46厘米。春秋时期器物。

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此禁整体用失蜡法(熔模工艺)铸就。文献所见中国最早用失蜡法工艺的时间在唐代初年。《唐会要》记载,高祖武德年间铸造"开元通宝",用的就是失蜡法。因失蜡法文献所见较晚,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失蜡法工艺源自印度。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00年。此禁铸造年代不晚于公元前552年,是楚康王在位时的令尹(相当于宰相)--子庚丰富随葬品之一。

七、四神云气图

四神云气图1987年出土于河南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壁画南北长5.14米,东西宽3.27,面积16.8平方米。西汉早期。

柿园墓的主人是西汉梁国第二代王--梁共王刘买,是大名鼎鼎的梁国开国藩王梁孝王刘武(汉文帝的次子)的儿子。该墓出土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被誉为"敦煌之前的敦煌"的四神云气图。壁画的主要内容为龙、白虎、朱雀、怪兽、灵芝及云气纹等组成的图案,历史艺术价值极高。不但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更是一部承载西汉初年中国神仙思想的壮丽史诗!

八、武曌金简

武曌金简1982年出土于中岳嵩山峻极峰,长36.2厘米,宽8厘米,厚0.1厘米,重223.5克。唐代早期。

金简呈长方形,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3行63字,"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发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是武则天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七月七日来嵩山祈福,谴宫廷太监胡超向诸神投简以求除罪消灾。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金简,这一稀世珍宝的发现,不仅是研究历史第一女皇武则天在嵩山的活动的实物资料,也是崇仙仰道思想的直接物证,更是研究武周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宝贵资料!金简上铭刻的,不只是武则天的内心世界,更是中华民族"天人和一"的心路历程!

九、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1987年出土于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高19.6厘米,口径5.8厘米,足径8.4厘米。北宋晚期器物。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是中国稀世珍宝,绝世无双。汝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魁首!汝官窑系御用瓷,烧造时间极短,只在北宋晚期烧了大约20年。之后,汝窑消失,技术失传。公认的传世汝官瓷仅67件半,市场上难得一见。文献记载:汝窑有"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之称。到目前为止,一共发现汝官窑传世天蓝釉器物四件;而在汝官窑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天蓝釉作品独此一件。在5件天蓝釉作品中,这件是唯一一件经考古工作者科学发掘所得的器物,而且是唯一一件刻花作品,弥足珍贵!(河南 李宏 责编:雨岚)

国家重点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带你看八大镇馆之宝,太震撼了!

因为河南悠久的历史,所以是中国地上和地下文物的第一大省,
河南博物院的如今的馆藏文物中精品太多了,
但能称得上是镇院之宝的只有莲鹤方壶!
有很多,给楼主个网址吧。
你可以自己去看看。
http://www.yongchengren.com/viewthread.php?tid=1537

前世是女战神化身,今生为镇院之宝的文物是什么?

张国立老师曾在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的开场白中这样说道:

如此炫酷的开场,一看就知道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我们有多年轻呢,也就上下五千年。

这句话让浮玉感触良多,作为华夏大地上的一份子,每每想到中华文明有五千未曾断层的历史,一份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中国的历史之所以能够延续,除了历史文献的记载外,还有一个独有经历者和见证者——文物。

文物,对于我们来说是无价的,不单单是因为它们自身的价值不可估量,更因为它们背后代表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正是因为有着文物的存在,我们才能更清晰地认清本以年代久远的历史。

本篇我们就来揭开商朝青铜器中的精品——妇好鸮(鴞)尊的神秘面纱,它前世为女战神妇好的化身,今生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河南博物院有九大镇院之宝,妇好鸮尊为其中之一),它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

妇好鸮尊的出土。

殷墟,并非是简单的两个字,它背后代表的是浓重而悠远的历史,作为商朝后期都城的遗址,其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一件件无价的文物,似乎在向我们诉说那段让无数人为之骄傲的故事。

1928年,在傅斯年先生的大力支持下,由董作宾先生开始了对殷墟的试发掘,总共出土了800多件各类文物,到了第二年由李济先生主持对殷墟正式开始发掘,之后前前后后对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收获巨大。

新中国成立之后,即1950年,再次对殷墟进行了发掘,到了1976年,发现了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之墓,这也是唯一未被盗掘的商王室成员的墓葬,墓中出土了近2000余年各类随葬品,包括青铜器440多件,玉器590多件,骨器560多件。

其中一对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妇好鸮尊。

既然说到了妇好墓,就不能不提郑振香先生,她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考古学家,而妇好墓的发掘正是在她的主持下进行的,当妇好鸮尊现世的那一刻,郑振香先生的名字,便和它密不可分了,可以说是郑振香先生唤醒了已经沉睡3000多年的女战神——妇好。

妇好鸮尊名称的由来。

妇好鸮尊,顾名思义是以妇好命名的一个器具,那么鸮尊又是怎么来的呢?

鸮,音xiāo,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而在各类文学中,鸮也是经常被提及的,比如说《东周列国志》中所云:

此鸟名鸮,昼不见泰山,夜能察秋毫,明于细而暗于大也。

再比如《红楼梦》中亦云:

空山泣老鸮,阶墀随上下。

显然,妇好鸮尊,既然以鸮命名,也就是说它的外观是猫头鹰的形状,其实妇好鸮尊的形状与我们印象中的猫头鹰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尊,今作樽,是一种盛酒的器具,而我们所熟知的四羊方尊也是这类器具的代表,早期的酒尊为陶制,到了商代之后,青铜酒尊开始出现,之后流行于世,形状各异,大概有圆尊、方尊、鸟兽尊等形状。

而鸟兽尊种类更为繁多,有羊尊、牛尊、象尊等,而鸮尊也是其中的一种。

妇好鸮尊出土时是一对,皆青铜制,一件通高49.5厘米,重16.7公斤,另一件通高46.8厘米,重16公斤,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两尊外形和纹饰基本相同,我们就以河南博物院里的妇好鸮尊做个简单说明:

鸮尊整体采用的是鸮站立的姿态,头部微微扬起,圆眼钩喙,前胸微略突出,双翅紧紧收拢,两爪和宽尾共同构成了三个支点,得以让其站立不倒,鸮首的后部有一半圆形的盖子,盖子的前端站立一只小的鸮,小鸮后面还有一条小龙,而在鸮尊的颈部还有一只弯曲变形的鸮,正好充当了鸮尊的把手。

所以,此酒器就被毫无悬念的命名为妇好鸮尊,而鸮尊整体的形象,可以说是身姿矫健威武,隐隐透露出让人折服的自信,仿佛是一位凯旋归来的将军,而妇好正是这样一位让人敬佩的女战神,所以这妇好鸮尊又被看成是妇好的化身。

女战神妇好。

妇好其实并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特定的称谓,根据妇好墓中出土的随葬品上的铭文可以推断出,“好”是她的姓,而“妇”是一种对女子的尊称,又可以看成是一种亲属称谓。

而其它的铜器铭文中又称其为“后母辛”,这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而周祭卜辞中也称其为妣辛,妇好嫁给了武丁之后,武丁给了妇好相当丰厚的封土和人民,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所以又被人尊称为“妇好”。

商王盘庚迁殷之后,在侄子武丁的励精图治下,实现了“武丁中兴”,妇好正是武丁六十多位妇人中的一位,在这些人中,只有三人拥有王后的地位,其中妇好是第一位,而武丁能够带领商朝强大一时,妇好也是功不可没。

这就要说说妇好在武丁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了,《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在商朝时期,一个国家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战争,而这两件“国之大事”都和妇好息息相关。

女战神妇好。

妇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也是一位擅长打仗的女将军,出土的大梁甲骨卜辞表明,妇好曾多次受命征战沙场,为商朝的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武丁是个很有抱负的帝王,武丁中兴之后,使得商朝在政治、军事、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针对周围诸方国对商朝的威胁,武丁曾多次讨伐或者派兵讨伐,而在不少战役中,比如说商朝讨伐鬼方、羌方、巴方、土方等战役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妇好的影子,其中又数讨伐羌方和巴方最为著名。

在攻打羌方的战役中,商朝曾出兵13000余人,是商朝对外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而妇好也曾出阵和指挥。

在攻打巴方的战役中,武丁和妇好两人的联手更是被传为美谈,这场战役中武丁负责正面攻击,而妇好则秘密埋伏,断了巴方的退路,等到武丁击溃巴方军队之后,妇好将溃兵驱入复地,最终赢得大捷。

大祭司妇好。

在商朝,祭祀是一件极为隆重的事情,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参加,也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主持,但是妇好却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等各类祭典,商朝时期相当重要的占卜之官,也是由妇好担任,足见妇好在当时地位之高。

根据甲骨文上的卜辞的记载,有一年夏天,商朝和北方的方国发生了战争,双方僵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出征,但是武丁因为担心妇好的安危而犹豫不决,后来通过占卜后,才让妇好出兵,最终大胜而归。

殷商人极为迷信鬼神,崇尚天命,凡是遇到国家大事,要反复占卜,而拥有最高神职权力的祭祀,必须要有广博的学识和崇高的地位,以与鬼神“沟通”的能力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所以能够拥有占卜之权的妇好在武丁统治时期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

从妇好在武丁统治集团内部充当的角色,我们不难看出,妇好对于武丁以及整个殷商王朝的重要性,当然她也是奴隶制度的坚实拥护者,甲骨文的卜辞也记载了妇好曾率兵镇压奴隶的反抗斗争,深得武丁的宠爱。

妇好鸮尊背后的语言。

文物会说话,妇好鸮尊也不例外,那么它究竟在向我们诉说什么呢,我们接着来看。

妇好鸮尊背后的殷商人重“鸮”。

鸮的叫声很凄厉,古人认为它为恶鸟,《毛传》就明确提出:鸮,恶声鸟也,而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更把其说为是不孝之鸟,但这都是并不是商朝时期的“鸮”,因为殷商人把鸮当成“神鸟”,普通的人是不可使用鸮形态的器具的。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妇好墓出土了近2000件陪葬品,而鸮鸟形态的文物并不是只有妇好鸮尊这个一件,还有其它的鸮形态的青铜器,也有鸮形态的玉器,这也说明了殷商人是重“鸮”的。

那么在殷商时期,鸮究竟代表了什么呢,其实在殷商人的心目中,鸮被推崇为克敌制胜的战神,也被认为是辟邪神物,拥有着驱妖避邪,祈求吉祥的庇护力量。

作为盛酒器的妇好鸮尊内部还被刻了妇好的名字,这也就是说在武丁时期的殷商人的心目中,妇好就是可以守护殷商人的“鸮”,是无所畏惧的“战神”。

妇好鸮尊背后的爱情。

当我们在褒扬妇好的时候,其实也不能忽略武丁的功绩,根据出土的文物以及甲骨文中的卜辞,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武丁对于妇好是有这特殊情感的,如果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真爱。

说到这,不少人就会说了,历史中明明记载了武丁诸妇多达60余人,如果是真爱,怎么不坚持一夫一妻制,娶了那么多妇人,又怎能说是真爱,此外还经常派妇好出征,这哪里能说是真爱呢?

对此,浮玉只能说,当时的观念和现在的观念不一样,商朝时期,王的妇不单单是在后宫中享乐的,她们还得肩负着王室的生产,比如说养蚕、织布、做朝服等等,所以设置数量比较多的“妇”更多的是王室生产的需要,而不是商王自己享乐的需求。

在武丁长达50余年的统治中,他一共立了3位王后,而妇好是第一位,也是武丁最为重视的一位,而在妇好出兵征战的过程中,武丁也尽力保护了妇好的周全。

我们还拿商朝讨伐巴方的那次战役来说,武丁负责正面征战,而妇好则负责后面埋伏,很显然,妇好在战争中的危险系数并不高,反而功劳很大。

毕竟如果不是妇好在那埋伏着,巴方军队也不可能被彻底击溃,但是仔细想想,这个工作其实换个人照样也能完成,而武丁却选择了让妇好做,这摆明了是把功劳让给妇好,提升她在殷商人心目中的地位,这怎能不是爱呢?

既然说到了武丁对于妇好的爱,我们还得多说一点,妇好一生传奇,为祈求殷商人吉祥也不遗余力,但是她却没能替自己求到福祉,在30多岁就不幸去世了。

在妇好死后,武丁将妇好安葬在自己处理军政大事的宫室旁边,好让自己能够日夜守护着妇好,正是因为这样,妇好墓是远离殷商先王墓葬的,当然也正因为如此才让妇好墓得以完整保存而无被盗掘的现象发生。

把妇好安葬在自己宫室旁边,武丁依然觉得不够,为了让妇好能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武丁还为妇好举行了三次冥婚,把死去的她许配给了三位已经故去并且很有作为的商王(祖乙、太甲、成汤),武丁认为有了这三位先王的守护,死去的妇好也不用自己担心会“过”的不好了。

这在现在看来是一种迷信和不被理解的举动,但是在崇尚鬼神的殷商,这或许是武丁对妇好最伟大的爱了。

妇好鸮尊背后的男女平等。

当社会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之后,男权主义愈演愈烈,进入了奴隶社会之后,女人也逐渐成为了男人的“财产”,但是妇好鸮尊背后却是一种在奴隶社会和后世封建社会里很难得可贵的“男女平等”。

在武丁统治时期,妇好和武丁之间,不单单只是一种平等的配偶关系,还是一种相对比较平等的主臣关系,妇好作为武丁的王后,她不仅带兵出征、主持祭祀,而且她还有自己的封地,妇好无须整日里和武丁待在一起,更多的时间是待在自己的封地。

既然有了自己的封地,妇好还充当着向商朝进贡的职责,比如在《甲骨文合集》中就记载了:妇好示十屯,宾。这里的“示”就是敬献的意思,而“屯”是一种殷商时期的一种计量单位,“宾”是指屋顶时期的卜官。

这也就是说妇好向武丁进贡了“十屯”,而叫做“宾”的卜官进行了签收,这也进一步表明了妇好和武丁之间的相对平等的关系,她充当的角色也绝不单单是后世里后宫王后那么简单,这一男女相对平等现象无论是在奴隶制社会中,还是在封建制社会中,都是鲜有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文物是会说话的,前世是女战神化身,今生为镇院之宝的妇好鸮尊也不例外,透过这一文物,我们不仅见证了殷商时期青铜器制造的巅峰,还知晓了这件青铜器背后有一位能征善战,在殷商王朝充当着女战神、大祭司、贤德王后的妇好。

妇好鸮尊和同期出土的青铜器和武器、玉器等文物,是商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也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物质载体,透过这一件件无价的国宝文物,我们似乎看到了妇好昔日的飒爽英姿和殷商王朝的强极一时。

文物会说话,透过文物,我们能更为清晰地了解华夏昔日辉煌的历史!

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是什么?

镇馆之宝:

1、武曌金简:

所处时代:唐代早期。中国历代帝王为社稷、为黎民、为升仙等,都在祭祀、封禅神州名山——与天交通,是天子的天职。埋藏刻写天子心迹的简、策,曾是祭祀、封禅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简、策上呈于天,是天子与天帝的“私话家语”,是国家的“最高机密”。

此种“最高机密”,史家无从获得资料,典籍难以辑载;当时埋藏诡秘,后人难以发现。古老神秘的天子、天帝“人天交通”之门,因武则天金简的发现而轰然洞开。

2、杜岭方鼎:

所处年代:商代早期。杜岭方鼎不只是早商的一件青铜重器,更是中国乃至世界于人类的青铜时代,所创造的第一座青铜文明纪念碑——杜岭方鼎是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

3、玉柄铁剑:

所处时代:西周晚期。考古学将漫长的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历史学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三种社会形态。玉柄铁剑玉柄、铜芯、铁身,集昨天、今天、明天于一剑。

它的发现,标志着作为社会生产力新代表的铁器已经萌芽,预示着我国的青铜时代行将过去,宣告铁器时代即将来临。

4、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所处时代:北宋晚期。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是中国稀世珍宝,绝世无双。它是1987年汝官窑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唯一一件完整的天蓝釉器物。

汝官窑系御用窑,烧造时间极短,只在北宋晚期烧了大约20年。之后,汝窑消失,技术失传。文献记载:汝窑有“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之称。天蓝釉的形成,主要是在烧制过程中窑位与火候恰臻妙处,因此成品率极低,传世极少。

5、莲鹤方壶: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此壶(莲鹤方壶)全身均浓重奇诡之传统花纹,予人以无名之压迫,几可窒息。乃于壶盖之周骈列莲瓣二层,以植物为图案,器在秦汉以前者,已为余所仅见之一例。

而在莲瓣之中央复立一清新俊逸之白鹤(仙鹤),翔其双翅,微隙其喙作欲鸣之状。此正春秋初年由殷周半神话时代脱出时,一切社会情形及精神文化之一如实表现。

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是贾湖骨笛。

1、贾湖骨笛出土于中国河南省贾湖遗址,距今7800~9000年,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

2、1986-1987年间,贾湖遗址出土20多支精致的骨笛,分别有5孔骨笛、6孔骨笛、7孔骨笛和8孔骨笛。

3、贾湖骨笛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

4、贾湖骨笛,改写了中国音乐史。有关贾湖骨笛的学术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古物》,引起广泛关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的显要位置展示了贾湖骨笛。

扩展资料

对当下所有中国人而言,最早认识“羌”字,几乎都是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开始的;对汉、唐之后所有中国人而言,“笛”就是“羌笛”、“胡笛”,它是胡人、也就是西域羌人的发明创造,并非华夏族原有的乐器。

但1984年~2001年,30多支截取仙鹤(丹顶鹤)尺骨(翅骨)制成的骨笛,相继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破土而出——而贾湖遗址,却是距今7800年~9000年的、华夏族先民聚居的史前聚落遗址。

贾湖骨笛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但贾湖骨笛能够改写的,远非整部中国音乐史那么单纯简单。

更为重要的是,贾湖骨笛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座珠穆朗玛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文明的重要影响,恐怕语言文字也就只能略述一二了。

莲鹤方壶

河南博物院镇馆九大镇院之宝是: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尊、玉柄铁剑、莲鹤方壶、云纹铜禁、四神云气图、武金简、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连鹤方壶

武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竟然是花500元淘来的,其背后有哪些故事?

背后有哪些故事?

武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竟然是花500元淘来的,其背后有一个当事人、现任中山舰博物馆馆长王瑞华捡漏的故事。这个青花的“四爱图梅花瓶”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珍品。20世纪80年代从市民手中购得,被国务院文物鉴定专家评为国宝。然而,也许你无法想象这些珍宝是由原来的武汉文物商店以500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的,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一个大漏洞!

据钟山军舰博物馆现任馆长王瑞华说,那是1998年夏天,当时他在文物商店采购部工作。一天中午,一个中年男子提着一个包裹走进采购部,问道:“你收东西吗?”王瑞华急忙回答,“你有什么?让我看看。”中年人打开包裹说,“我有一个瓶。你认为它值800元钱吗?” 当时,文物商店的老主人王谢忱看着它,以为是明代的“梅花花瓶”。

因此,他对来人说:“我们出500元,把这个瓶子买了。”来人一听,犹豫了一会儿说:“500元钱太少了。我回去考虑考虑。”说完就走了。看到这么好的“梅瓶”失手,王瑞华立即表示遗憾。第二天,中年人又来到采购部,说:“我家急需钱,我500元卖给你。

就这样,这款青花“四爱图梅花瓶”从此易手,成为文物商店的收藏。后来,我国著名陶瓷专家耿常宝先生来到武汉文物商店做业务咨询。当他仔细看着“梅瓶”时,他惊讶地说,“这件瓷器是一件精美的元末明初青花瓷器,它的形状精致,胚质细腻,釉色纯净明亮,装饰图案丰富多样,是国宝。”

当事人、现任中山舰博物馆馆长王瑞华回忆,那是在1998年的夏天,他当时在文物商店收购部。有人急用钱就来卖了,以500元的价格成交的。
博物馆现任馆长王瑞华说,那是1998年夏天,当时他在文物商店采购部工作。一天中午,一个中年男子提着一个包裹走进采购部,问道:“你收东西吗?”王瑞华急忙回答,“你有什么?让我看看。”中年人打开包裹说,“我有一个瓶。你认为它值800元钱吗?” 当时,文物商店的老主人王谢忱看着它,以为是明代的“梅花花瓶”。因此,他对来人说:“我们出500元,把这个瓶子买了。”来人一听,犹豫了一会儿说:“500元钱太少了。我回去考虑考虑。”说完就走了。看到这么好的“梅瓶”失手,王瑞华立即表示遗憾。第二天,中年人又来到采购部,说:“我家急需钱,我500元卖给你。
这个就是当时的武汉博物馆王馆长曹的一个物件,没想到之后被成为了一段佳话。
这件宝贝竟是原武汉市文物商店仅以500元人民币价格收购的,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捡了大漏!
本文标题: 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馆之宝」都是哪些 背后都有哪些历史故事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gushi/14419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夜(二十)有什么好的儿童侦探小说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