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模式 读后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5-23 16:07: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1

时评中国,读后感在中国被列强打破闭关锁国的壁垒后,中国人见识到外国的大炮和火枪。从此,中国人多多少少有种自卑心态: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中国人羡慕去...

民主的模式    读后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时评中国 读后感

在中国被列强打破闭关锁国的壁垒后,中国人见识到外国的大炮和火枪。从此,中国人多多少少有种自卑心态: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中国人羡慕去过外国的洋学生,认为高端大气的装扮很洋气,看到洋人更是格外的客气。大家觉得好像出了趟国门就镀了层金。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很多中国人还是停留在以往的观念,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国家,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中国震撼》一书,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文明崛起的态势、以及与西方模式的比较,让我重新认识我们的国家。
在这里简要谈谈几点启发。
首先,书中提到GDP,这个评判国家经济水平的指标并不全面、合理。人们常常以为,GDP越高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先看看GDP的公式: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这四项就是影响GDP的基本元素。第一,由于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水平、物价水平不同,以劳动者报酬作为比较要素,很难真实反映居民收入情况;第二,当政府投入大量财力进行基建(灾后重建等)时,虚高的GDP并不真实。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的人均GDP会比几内亚的要低得多。可想而知,单靠这个指标比较各国经济实力并不合理。
其次,书中谈到大家深以为恶的词,贫富差距。人们普遍认为,贫富差距导致社会不均、社会矛盾,是犯罪之源。中国存在着东西部间的差距,沿海内陆的差距,城市农村的差距,以及城市内部的差距。中国幅员辽阔,贫富差距的问题自然比其他国家更复杂。各种的差距导致社会产生不平衡心理。但有差距并不一定是消极的,负面的。如作者所言:“关键就是看能不能在比较富的地区和比较穷的地区建立良性互动的机制,如果是良性互动,这种差距带来的正面效应会比较多。”
还有,作者提出了中国正以“文明崛起”震撼了世界的说法。各国是否有相同的政党体制,共同的经济利益,往往决定了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分离。在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战争,经济制裁等暴力或冷暴力手段。然而,中国是例外的。拥有多民族特色,多地区差异的中国,深谙中庸之道。历朝历代,凡是以“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为治国方针的,如盛唐时期,无不长治久安。中国在平衡国内各方利益中,保持地方管理的相对独立,形成“百国之和”。但经济的腾飞不代表中国要称霸世界。中国只是用和平的方式,寻求多方共赢,并获得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许多人羡慕欧美资本主义社会发达的经济,民主的自由,完善的福利制度,常常质疑所谓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甚至觉得套用西方模式就可以复制西方的经济、民主和福利制度。
阅读之前,我也有过疑惑:现在的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吗?私有制企业越来越多,对员工的压榨屡见不鲜。这和剥削劳动力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什么区别? 阅读之后,我明白到西方民主模式不能适用于每一个国家,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也有其优势。作者举了几个例子,俄罗斯套用西方模式,经济大幅下滑;冰岛投票选出的政府,却治国无方,宣告破产;台湾,因为民选搞出了黑金政治,经济停滞20年。作者说,西方的民主模式是“程序民主”,需要适合的政治环境、坚实的财政基础,如美国。否则,这种民主只会沦为财团争权的腐败政治。
反观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由于现阶段中国的国情,中国还不能实行一人一票选举的民主制度。书中提到:“民主的价值在于实现国家的良好治理和人们高品质的生活,而民主的程序和形式应该由各国根据自己的民情和国情来探索。”因此,民主不能盲目跟从,而应适应自身情况,实现新民主。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启发者和诱导者,应彻底改变当时压制儿童自由和窒息儿童发展的传统教育。他主张以“儿童生活”取代“教师生活”。指责人们不理解儿童期的重要意义,常常贬抑儿童期的价值。 是啊,童年,多么亲切的一个词儿。读着它,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是的,对于我来说,童年生活是我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还记得春暖花开的时节,和小伙伴们在花丛中追逐嬉戏,兴奋地玩捉迷藏的游戏。夏天的夜晚,捉萤火虫是最快乐的事了,只要一有萤火虫进入我们的视线,便立马被我们集体围攻,我们把捉来的萤火虫放在小瓶里,晚上睡觉时,把它从瓶里放出来,任它在帐篷里休闲。而我,仰着头,寻找着她忽闪忽闪的足迹,渐渐地,进入了美丽的梦乡。那是何等的幸福啊!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最开心的莫过于放风筝了,看着自己的风筝无忧无虑地飞上蓝天,心情也随之飞翔起来。寒冷的冬天,即使再冷,也阻挡不了我们寻找乐趣的欲望。我们三五成群地靠墙晒着太阳,玩着“挤油”的游戏,心里暖烘烘的。 童年啊,让我说上一天一夜也说不完。但现在,正如作家池莉写得那样:“人越来越大,心越来越小;脑袋越来越大,梦幻越来越少;笑容越来越多,天真越来越少;天地越来越大,自我越来越小……”我努力地想留住它,可它,为何偏偏离我越来越远? 今天,当我成了一名小学教师,成了“孩子王”的时候,看着成天学习,学习,还是学习的孩子们,我不禁扪心自问:这是教育的目的吗?最完美的教育应当是一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的教育。当然,我们的教育不仅仅要着眼于儿童未来的幸福,更应当重视儿童的现实幸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追求儿童幸福是教育的神圣使命。而如今,童年的边缘在日益的减少,我们孩子的童年在哪里?一进入学校,孩子就进入一个相当规范化的 读完《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八章教育的目的后,不禁问道:“究竟什么是杜威眼里的教育目的?教育到底有没有目的?”脑子里却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读了这一章节。 1、什么是目的?杜威认为目的是对所要做的事情预见的结果,这种预见有三个作用:第一,它包含仔细地观察特定的情况,选择达到目的的手段,并发现挡路的障碍。第二,它提出运用手段的恰当的顺序,便于合乎经济的选择和安排。第三,选取可供选择的方法。 2、良好目的的标准是什么?第一,所确定的目的必须是现有情况的产物,也就是说目的是与实际情境相关的。第二,目的是灵活的,并能用它来改变环境。第三,目的要使活动自由开展。 3、教育目的是什么?教育本身没有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没有目的。一个好的教育目的应具备三个特征:第一,一个教育目的必须是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定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第二,一个教育目的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第三,警惕一般的和终极的目的。 以上是杜威讲的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观点。 在杜威眼里教育是否真的没有目的?不是的。杜威所提出的教育没有目的,指的是教育这个抽象的词是没有目的的,实质上从整个教育过程来讲是教育是有目的的,只不过这个目的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存在于教育过程之中。 那么,什么又是外部的目的,什么又是内部的目的呢?外部的目的是社会、教师、家长所赋予给教育的目的,内部的目的则重视儿童的生活状态,尊重儿童的本能、需要、个性,基于儿童自身经验选择而来。举一生活实例来说明,前段时间曾绣了一个丝带绣,首先讲绣’丝带绣”这一活动是基于自身的需要(朋友结婚)而做,这一活动对我而言很感兴趣(朋友结婚有很多礼物可以送),而且是我稍作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这一目的就是内部的目的。如果说我是丝带绣加工厂的工人,这一活动就变成了我的任务,我每天只有完成相应的工作量,才会得到相应的工资,对我本身而言,我从事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完成任务进而拿工资。这些活动本身对我没有意义,对我有意义的是活动的结果,这样的目的就是外部的目的。 外部的目的和内部的目的在指导具体活动时的区别是什么?外部的目的是静止的、固定的,不能根据根据实际情境作出相应的变化,所从事的活动是达到目的的一个手段,活动本身没有意义。而内部的目的,则是灵活的,所从事的活动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每一个手段在我们还没有做到以前,都是暂时的目的,每一个目的一旦达到,就变成进一步活动的手段。还是举上面的例子,作为丝带绣工厂的工人,完成任务对我来说,是外部的目的,厂长要求我绣每一幅图案,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我必须严格按照工厂的要求和程序。我所从事的丝带绣活动仅仅是为了实现我拿到工资的一个手段而已。内部的目的就不一样了,在绣“丝带绣”这一活动前,我自己有一个计划安排,比如说先绣茎,再绣叶,然后再绣花,最后绣旁边点缀的饰物。而且每一个步骤都自己计划好在哪里起针在哪里落针,这样才能保证效果上的立体感以及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另外,在绣的过程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我的计划,比如说绣叶子的时候,旁边正好有与叶子相同的饰物,为了减少换线的麻烦我可以直接把饰物绣上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怎么一回事呢?比如说,在我绣茎的时候,完成绣叶子的任务是我的目的,叶子要在茎的基础上绣上去,我从事的每一针都是完成绣叶子这一活动的手段,一旦我绣完了茎,之前作为目的的“绣叶子”则变成了“绣花”的手段。如此以往….通过目的和手段可以说明,我从事的每一个活动对我自身而言都是有意义的,并不是为了绣“丝带绣”而绣,享受的是绣的过程。 用杜威讲的教育目的反思目前的教育有哪些启示呢?目前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基于学生自身需要而制定的,几乎没几个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数学符号感兴趣,也没有几个学生喜欢去背诵、记忆他们几乎丝毫不懂意义的诗词古句。要说感兴趣,也许仅仅只是从事这些活动后的间接结果中获得的。比如说赢得家长的夸奖,获得教师的表扬。写到这里,要问一个问题,对于懵懂无知的孩子来说,这些外在的目的的“引领”难道不重要吗。也许这里并不是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之间对与错的问题,撇开大的政治问题不谈,在现有的形式下,教育要做的是是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设想一种情景,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我是一名丝带绣厂的工人,我每天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量,这个是外在的目的,如果说我本身也疯狂的迷恋着这份工作,在从事这份工作的过程中,我能够获得快乐。这就是一种内外兼收的效果。教育上要追求的应当是这种境界。可是,杜威的这种理想固然伟大,到底如何去做,如何让他在实际教育中发挥作用,还有待人们继续摸索,至少,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最重要的一本教育著作,也是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最集中最系统的表达。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家克雷明在《学校的变革》一书中曾对此书的出版作过这样的评价:“人们认为这本著作是自卢梭《爱弥儿》问世以来对教育学所做的最显著的贡献。... …他把教育学上进步主义许多不同的组成部分和谐地合进单一而又范围广泛的理论之中,并赋予它们统一性和方向性。” 《民主主义与教育》全书共26章,可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的性质(第1—6章);第二部分,教育的过程(第7—17章);第三部分,教育的价值(第18—23章);第四部分,教育的哲学,(第24—26章)。 一.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的重要观点 综观杜威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通过以下几个关系,对其几个主要观点进行阐述: (一)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1.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强 *** 育就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的开展过程就是眼前生活的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对即有的科学知识组成的文理科目的系统学习。“学校即社会”,应把学校创造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但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中的简单重现。 2.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又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对于儿童来说,每个人都有生长的可能性。这种生长不仅指身体上的发展,而且指智力和道德地发展。这种发展的概念对理解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杜威指出“教育就是不断生长”,“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二)经验与课程的关系 从“教育及经验的改组与改造”的观点出发,杜威提出了“课程教材心理化”,强调课程应该以儿童现有生活经验为根基,教育过程中主要不是教给儿童即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取经验;“从做中学”,强调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进行学习,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那种不顾儿童接受能力的直接灌输,生吞活剥的获取间接经验的方式,突破了把儿童放到消极被动的地位,教学完全脱离实际,没有时代感等缺陷。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强调学校生活以儿童为中心,一切必要的教育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儿童的成长,批判了传统学校教育忽视儿童本性的问题 (四)思维与教学的关系 杜威从“思维五步”出发提出“教学五步”,强 *** 学活动应该唤起儿童的反思性思维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通过这种发现式的学习,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应付需要的方法。 二. 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的局限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杜威由于受到他的唯心主义哲学观和资产阶级社会政治观的限制,他的一些观点的提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 在教育本质方面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等观点,尽管在反对传统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和不顾儿童身心发育的弊病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抹煞了教育和生活两者以及学校和社会两者之间的界线,从而轻视个人直接以外的显存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结论,忽视学校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规律和职能。 (二) 在教学原则方面 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观点,尽管合理批判了传统教育“静听”方式的缺陷,但是盲目的宣扬“做”,而否认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在理论上是反科学的,强调“从做中学”,只能偏重于手的活动和技能训练,而轻视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 (三) 在学校与学生方面 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这种观点虽尖锐批判了传统教育忽视儿童本性的问题及症结,但是任何教育都要有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制约,而不能以儿童的本能为中心,这种过分强调儿童及本能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以致听任儿童自由活动而忽视应有教师的主导,从而不能正确解决儿童与教师关系的问题。 (四) 在思维与教学方面 杜威提出了“思维五步”和“教学五步”的观点,当然,在儿童的思维活动和学校的教学中有可能存在这样一致的步骤,但是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经验论。因此,在这样的思维过程和教学过程中,儿童获得的主要是个人直接经验的重新组合,养成的仅是怎样去获得个人直接的习惯和能力。 (五) 在教育目的论方面 杜威反对教育当局,家长和学校教师给儿童树立空洞而遥远的教育目的,同样是不为无功的,但因此认为教育真的没有目的,或不能科学的论证教育目的,则过犹不及。杜威曾说,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在两者之间构成教育历程,教育历程是使儿童社会化,这好像和教育无目的相矛盾。 对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我们作出任何的简单的肯定或简单的否定,显然是困难的,也是不客观的。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杜威的教育思想,注意批判地借鉴和吸取其中有价值的东西,真正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民主化新思想。 【摘 要】美国现代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部教育经典著作,它的好多教育理念都是我们应该了解和借鉴的,本文主要从它对教师的作用来探讨其现代意义。 【关键词】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教师的作用 一、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一)杜威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年)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于1896年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这所学校是他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实验室。实际上,实验学校就是杜威教育思想的实际应用,通过教育实践为写作《民主主义与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材料。他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把学生从教师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杜威主张新“三中心”——儿童中心、课堂活动中心和个人直接经验中心。这个提法在20世纪初是巨大的进步,即使现在仍意义深远。 杜威于1919年5月至1921年曾来中国讲学,足迹遍及十一省,宣传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杜威一生始终不渝地关注教育与民主主义的关系,他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特别关注。教育与民主主义的关系,并不只是杜威个人所关心的,也不是一个与其他无关的孤立问题,许多不同领域的思想家和学者已经把这个问题列为他们在社会及教育方面进行探究的主要课题。 (二)《民主主义与教育》概述 1.概况 该书是杜威在1916年写成的。这时美国面临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新阶段,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要求研究与探索新的教育以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以及解决社会政治生活的各种问题,这是时代的需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这种要求。所以,该书既有消极的、应该批判的东西,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2.书中关于教师的作用的论述 首先,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第十四章中提到:“教师仅有学问是不够的。事实上,除非教师的习惯态度关心教材和学生本人的经验互相影响,否则,教师的学问或他所熟练掌握的教材,孤立地看,它的某些特点反而有碍有效教学。”教学的问题在于使学生的经验不断地向着专家已知的东西前进,所以教师既需懂得教材,还需懂得学生特有的需要和能力。从教师施教方面来说,杜威要求“教师直接从事教授的时候,对于教材,要完全精熟,运用自如;这个时候,教师的注意力要集中于学生的态度与反应,了解学生与教材有何相互的影响,这是教师的事情”。为了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特别注意教材对于学生的需要与能力,符合他们智力的发展水平。 其次,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在强调“儿童中心”思想的同时,杜威并不同意教师采取“放手”的政策。由于教育过程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他们双方真正合作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儿童与教师之间的接触更亲密,从而使得儿童更多地受到教师的指导。 再次,杜威认为,要让儿童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作业,自由地开展“活动”,并从“活动”中获得知识。所以,他反对教师按照他的“命令”去做的办法,认为这种教育是“盲从”,因而是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的。正因为如此,在教育改革中,他认为应该让儿童自由成长与自然发展。因为,儿童顺从成人和教师的“命令”而做事与学习,是受外部力量的压制而为的,他们没有兴趣,像做“苦工”一样,这样他们所进行的“活动”就不会有良好的结果。 总结:杜威倡导的实用主义教学论有它的不足,它将儿童的经验强调到高于一切的程度,完全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但同时相对于传统教学论它是不小的进步,它批判了传统教学论的形式主义、机械主义,同时强调学生活动和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不仅仅能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还可以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课堂民主化学生中心是利于教学的,教师还可作为协助者。这在教育史上是首次重新定位教师,教师的作用不是单一的,提出教师的其他角色作用,对现代教学有着重大意义和启示作用。 二、现代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一)辅助者(facilitator)角色 以现在所广为推崇的杜威所倡导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为例,合作学习就是学习活动以团体的形式组织,以学员间互相交换信息为主,学生不但为自己还要为他人的学习负责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中心,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批判性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不是竞争意识,这正是现在学生所缺乏并且将来所必须的。教师在这一学习模式下起到辅助作用。首先,教师要创造一个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在学生或小组需要时随时提供帮助。在此期间,教师要进行互动、重申、质疑、支持、扩展、表扬、强调,还要给出反馈,引导学习小组自己解决问题和思考,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顾问(consultant)角色 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下,教师不是指导者,而是以顾问的身份出现,教师不是教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生学习的手段(包括教师本人的学识、能力、思考方式等)。因为这一教学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又成为“学生中心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作用,教师仅起到促进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要求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应把学生的感情和问题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能促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价值。 (三)信息和材料的提供者(supplier)角色 在现在的电子时代,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情形较多,这就使得课上的信息量增大,那么这些信息无疑需要教师去收集。哪些是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哪些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哪些能帮助学生理解,哪些作为知识的拓展,不论是文字还是图片、动画,都需要教师在精心备课基础上进行选择,这不但取决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还取决于教师的品位和修养。 (四)导演(director)和监控者(monitor)角色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剪裁教材和选用材料,在课上根据学生所学内容组织活动,所以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导演,同时还是监控者,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尤其语言教师更对学生的语言输出给予关注。 (五)艺术家(actor)角色 教学达到一个较高境界,就成为一种艺术,可以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当然,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乐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将知识和审美综合起来,使学生在愉快中高效率地进行学习。作为特殊的艺术家,教师的劳动就是创作,主要体现在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成功的教学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总之,现代教育强 *** 师多角色作用,教师是引导者、辅助者、参与者、信息提供者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现在教育目标定位在“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与杜威所提倡的学生中心、教师辅助引导的理念大体一致,所以,教育工作者应很好地去阅读和领会杜威的著作,也要批判地加以吸收,从而促进我们的教学实践。

刘瑜《民主的细节》 读后感或书评

读书感或书评皆可1000字左右快悬赏20+也可以大概给一些写的方向,10+
当我读完第一篇章的时候,我就已经完全被吸引了,恨不得放下一切,把它一口气看完,甚至有点自责,为何半年前买的书,直到现在才刚开始看。

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推荐是在《南方周末》,《民主的细节》被《南方周末》评为2009年度致敬图书(非虚构类),同时,民主的粉丝们热烈抢购的情景也可谓火爆,非一般售书能与之相比。2009年6月出版,半年加印8次,我手上的这本是今年1月再版,已是第11次印刷。

站在读者的角度,我明白了那些粉丝的热烈,我理解了他们的心情,我懂得了他们的渴望。作者刘瑜是剑桥大学讲师,哈佛大学博士后,是一个可以用专业术语展现高深的人,却立足于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用7年在美国所观察,体会,理解的一个又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现象,然后有条不紊地,平铺直叙地娓娓道来,她将虚无缥缈的民主拉进现实场景,告诉大家,民主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每个人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中个人与政府的关系。

《民主的细节》不仅关注了美国,也比较了中国,这是该书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几乎每个故事,都是因为有对中国热点事件的关注在先,才会去到美国的类似情形中求索;或是看到美国的热点,会联想起中国的类似事件,一般有着什么样的过程和结局,它激起了人们好奇心,急于想知道同样的困境和难题,是否还有其它的智慧解法?

比如,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是国内近几年舆论谴责焦点,眼看着养政府的费用越来越高,其中很大一块花销,竟然都公开地用于这些与公务无干的事情,民众的愤怒也自然水涨船高。难道这个问题就治不住么?刘瑜在书里说,美国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为什么?难道美国人都那么道德高尚么?刘瑜解释——当然不是。这是因为钱不归美国的政府管,政府想花每一笔钱,都要向议会提申请,议会认为它这笔费用值得花,才会批给它钱;前面有议会盯着钱包,后面有媒体与法院盯着去向,一旦你申请到的钱没有按照原本说好的方式去用,无数的麻烦就会找上门来。前狼后虎看守着,哪个官员也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冒险。

再比如,2007年4月,河南平顶山发生矿难,33人死亡。而这一事件还没来得及在各大媒体露上一脸,就很快淹没在“辽宁铁岭钢厂钢水包脱落32人死亡”、“河北邯郸煤矿爆炸死亡11人”这样层出不穷的新闻里。那么难道我们就不悼念死者了,就当33个工人仅仅是一个数字,任其淹没在其他数据里了?美国曾经也是一个矿难频繁的国家,但是每次大的矿难,都转化为相关制度改进的机会。1951年,伊利诺伊州矿难直接导致“联邦煤矿安全法案”的出台。1968年的西弗吉尼亚矿难又导致了1969年的一个重大立法:“联邦煤矿健康和安全法案”的出台。2006年1约的沙沟矿难,促使美国当年就通过了“2006矿工法”,更新1977年的“安全法”。这种制度的纠错能力,加上权利部门间互相监督的制衡机制,致使美国矿难发生的频率不断下降。现在,美国的煤矿开采行业已经成为“本质安全行业”,劳动安全性甚至好于农业、建筑业和零售业。百万吨死亡率之有中国的百分之一。刘瑜认为,对平顶山工人的真正悼念,是用制度改进来悼念他们,而且很可能,这也是最让他们死而瞑目的一种纪念。

还有,美国传媒领域也不乏自由化的恶果。一些电视节目以耸人听闻、哗众取宠、刺激观众神经为手段,追求高收视率,可谓是“欲最差而不得”。这种“感官刺激主义”的确是文化市场化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竞争的逻辑导致文化产品制造者要不断突破底线,无论从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刘瑜为我们介绍了美国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如何与言论彻底自由派持续的作战。1978年,最高法院裁决FCC有权对早6点到晚十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设限,以保护未成年儿童,守住底线;而同时,在审查程序和立法层面,又迫使FCC的“下流与否标准”遵循最小化原则,给文化的自由和多样性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使美国成为当今公认的媒介环境最好的国度。美国的文化土壤养育出杰瑞斯布林格秀这样的变态秀,也养育出欧普拉这样倡导人文精神的谈话秀,还有一大批像《探索》这样的优秀科普节目和一批批被称为“耙粪者”(muckrakers)的调查类记者。变态秀发展到一定程度,伎俩用尽,只是让观众麻木、看穿、唾弃、远离。之后,人们还是想回归细腻、美感和智慧。最近《福布斯》发表了2021年全球名人榜,脱口秀女王欧普拉重登最有影响力名人第一宝座,她已是第四次登上最有影响力名人排行榜冠军。2009年,她的媒介帝国估计赚进三亿一千五百万美元,可谓是名利双收。她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印衬出,多数美国观众的审美品味是有智慧的。

站在媒体人的角度看,该书和作者刘瑜有着全新的尝试和突破,令梁文道、柴静、闾丘露薇等业内高手也不禁向这位“业余写手”投去赞许的眼光。

我非常赞同刘瑜的写作主导思想——不去做缺乏精确性的概念判断。多年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判断“西方制度”的好坏,以至于我们没时间去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比如我们喜欢笼而统之地谈论“美式自由主义”并且以这个概念为分界线来站队,但是这个概念到底是指什么呢?指美国缺乏福利制度?指美国没有劳工保护?如果这个宏大的帽子下面其实空无一人呢?批判一个概念其实很容易,只需要把它定义的邪恶一点就行,但是指出这个概念和现实的具体关系却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它要求深入细节,回到事实本身。

在这一主导思想下,刘瑜的写作方式上刻意追求讲故事,找数据,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这种拆解和描述,需要耐心的观察、理性的思考。

正如梁文道评价的那样:她为那些苍白的名词填回了该有的细节和血肉,有专业的学养的根基,又有平近亲和的故事,她的评论正是这个时代需要的营养剂。

当今传媒领域,越来越多的各业界专家学者,凭借着过人的口才和妙笔,成为媒体的评论员、专栏作家、主持人,比如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广东台开办了《财经郎眼》、研究政治的刘瑜在出书前也为一些平面媒体写评论,还被评为《南方周末》2008年度致敬专栏写手。《民主的细节》就是她评论文章的集结出版。这些有着深厚专业背景、独特洞察力和解析力的“新媒体人”让大众传媒多了一份平民的幽默和学者的尖锐。
本文标题: 民主的模式 读后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634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重返20岁读后感(重返20岁观后感)断箭的故事读后感(断箭的励志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