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互助 当堂训练 》读后感(《有效小组合作的22个案例》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3-13 02:31:1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3

如何开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一、,实施和推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必要性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主要特征是:“从调整教学关系、改变课堂结构入手,变先...

《自主互助 当堂训练 》读后感(《有效小组合作的22个案例》读后感)

如何开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

一、 实施和推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必要性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主要特征是:“从调整教学关系、改变课堂结构入手,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自主是核心,互助是手段,面向学生的认知差异,保证教学从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开始,适应不同学生的认知需求,并把反馈矫正落到实处,使大批学生获得成功。”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支架作用下,自我认定目标、自我搜集信息、自我选择巩固策略、自我反思总结。所谓“互助”,就是基于学习小组建设和小组内外互动、合作交流的“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引导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检查学生”。互助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更是渗透到班级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课堂结构的改变只是形式,更重要的是把这种教学关系的调整、教育思想的转变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和质量的提高。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适应了新课程新课标的要求。自主、互助、合作、交流、探究是新课程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思想,是各学科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师提出的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建议。课堂教学是各学科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教学目标。新课程新课标的这些要求也正是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所追求和倡导的。
二、 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做法
(一) 更新观念,统一认识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前提。为转变教师的观念,我多次出去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并从网上查阅相应的知识,丰富自己内涵。通过学习、反思使我认识到: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只有很好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很好地体现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思想,很好地体现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勇于解答问题的精神,很好地体现当堂教学效果,才能算作好课和一堂成功的课,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恰恰能够满足这些要求,正是我们需要的课堂教学。
(二) 构建合理有序的自主互助小组
小组建设是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基础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小组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教学效果的优劣。为把“自主互助”落到实处,我认真学习小组的划分、座次、优化组合、管理、调整、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加强小组建设。
小组的划分和组内分工。各班按成绩把全班同学分成四段,从每个成绩段中抽出一名学生,这样,由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并根据成绩分别定为1号、2号、3号、4号,明确规定他们在小组、学习、日常管理等方面不同的职责,如小组分工有组长、记录员、检察员、汇报员,学科分工有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史地生政组长,日常管理分工有纪律组长、卫生组长、作业组长、文明组长等。经过这样科学的分工,小组内部,人人参与小组管理,小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小组管理目标。
学习上落实了“一帮一”计划。为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组内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我们在小组内部推行“一帮一,对对红”的政策,由能力较强的1号负责能力较弱的4号,2号负责3号,两人相互提问、相互检查、相互示范、相互启发、相互交流,手拉手,共同进步。为提高帮扶对象的成绩,1号、2号承担起了老师的责任,每天给3号、4号检查作业记录、完成情况,有的还通过打电话、家校联系卡等形式与组员的家长保持联系。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基础差一些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又使学习基础好一些的学生知识得到巩固、提升。
小组的激励和评价措施。为调动学生互助、交流、合作的积极性,培养小组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校设立专门的宣传栏,对各班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了及时表彰。各班设立“竞分榜”,每天公布各小组的积分情况,制作了“新学期新目标”宣传栏,各小组在这里公布自己的组名、组规、小组标志牌、口号、誓言等。这些措施激发了各小组竞争的动力和活力,调动了组内成员的积极性,促进了良好组风、班风的形成。
(三) 研讨交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我高度重视教师之间的交流,及时推出典型、榜样,共享研究成果。先后组织其他教师开展了研讨交流、课堂展示、查找差距三个阶段的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的授课水平不断提高,推动改革一步步向纵深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的课堂教学改革还处在探索阶段,做得还很不够。新的课堂模式,需要教师精讲点拨,注重课堂生成,更关注学生的自主、互动,对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机智提出了较高的挑战,我需要继续努力,摆脱不“灌输式”的低效教法,改变教学中还依然存有加班加点、大作业量的情况;再者,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索,个别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而且合作过程中过多关注了对困难生的互助,对优生提高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都是有待于我今后改进的。

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自主互助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2007年秋,根据建瓯市教育局“先试验后推广”的要求,建瓯市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选择革命老区乡川石中学为试点,实施“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近三年来,累计有1000多人次探访该校。对该校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教师采用探究式、讨论式和自主式的教学形式而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各感兴趣,教育专家、大学教授、教育督导官员、教育行政领导对此更是关爱有加。
  
  一、教育专家认为:这项改革很有意义
  
  2009年12月23日,福建教育学院院长赵素文一行7人,代表省教育厅来到建瓯,对建瓯市教师进修学校申报“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实地复评验收。当赵院长了解到建瓯市教师进修学校近年来指导川石中学开展“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时,当即嘱咐在场领导和教研员要对川石中学的做法进一步加以总结,力争形成“闽派农村教改经验”。赵院长之所以这样厚爱川石中学,是因为川石中学虽然只是一所仅有14个教学班、近700名学生的中等规模农村初级中学,但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该校坚持从七年级开始重建课堂结构,把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改为教师事先提出学习目标,让学生预习和交流,课堂则让学生用来提出质疑、讨论问题和展示学习成果;全体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至今,最初实验这一教学模式的学生转眼已进入九年级,根据建瓯市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的跟踪调查,这一届学生,不论是在实验之初的七年级下学期,还是在八年级全市教学质量抽检中,语文、数学、英语或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在全市14所农村中学的前茅。尤为突出的是,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学生不论是“想”,还是“说”,或是质疑、讨论的能力都得到大大提高。同时,也很好地验证了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提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协作”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会话”就是开展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因素,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大学教授认为:全校实行改革,难能可贵
  
  2009年7月,由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厦门市海沧区教育局联合主办“指导――自主学习”课题实验教师培训暨“有效教学”专题研讨会在武夷山市举行。会务组特地邀请建瓯市川石中学具体负责实施“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副校长范红标、骨干班主任苏旺丹等人参加会议,并安排其作专题介绍。会上,福建师大教授余文森在肯定“先学后教,自主互助”做法后动情地说;“指导――自主学习模式之所以多年来在一些地方进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较多实验学校缺乏韧劲,或只有少数年段实验,多数年段则持观望态度。……川石中学是迄今为止,在全省范围内唯一一所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全面实施类似‘指导――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学校,因而,更容易获得阶段性成果”。余文森教授之所以这样褒扬川石中学,笔者的理解是:因为川石中学的改革者们坚持实践“指导――自主学习”的精髓――“自主互助”即合作学习。众所周知,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近年来,合作学习之所以很快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是因为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加强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交流、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方面卓有成效。此外,合作学习方式之所以能胜过个别学习的主要原因有五点:其一,合作学习环境创造了多重、一致的最近发展区,使不同类型的孩子获得认知和支持;其二,合作学习有助于学习者之间合理分配认知责任;其三,合作学习鼓励学生成为自主的、目的明确的学习者:其四,合作学习的氛围倾向于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其五,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其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以及知识面的拓展。因此,教师正确激发学生自主互助、合作学习的意愿,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就有助于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快乐中获得新知,在快乐中成长也就成为必然。
  
  三、教育督导官员认为:最显著的成绩是很少流生
  
  2009年9月,建瓯市教育局表彰了一批“中考综合比率先进单位”,川石中学榜上有名。建瓯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建瓯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陈泉和,在总结表彰会上特别表扬川石中学,称“这所学校实施‘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改革时间不长,不仅教学质量提高了,而且最显著的是学生学习快乐,不厌学,很少流生,为推动我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活到老,学到老”,以及“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方式”等已经逐步形成共识。但是,中学生厌学现象却有增无减,农村中学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拉大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有调查表明:53.5%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而学校对学生厌学造成的影响甚至超过家庭因素,其中教育方式、教师的师德及授课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最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川石中学推行“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改革,不搞应试教育,不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是在注重分析学生“同质”或“异质”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指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创造了一个“乐学”的活动体系,较好地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使不少原来具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获,学有所乐,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流生。至截稿时统计,该校七年级升入八年级的学生中仅一人离校(该生有间歇性攻击他人的毛病,被家长领回家治疗),八年级升入九年级学生少了六人(其中一人跟随打工的家长去了广东),全校694名学生,两年辍学率仅1.08%。
  
  四、教育行政领导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推行这项教学改革
  
  2021年元月20日,川石中学整个校园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原来是“建瓯市‘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现场会”在该校隆重召开。建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谢秀端,建瓯市人民政府分管教育副市长姜贵梅,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教育督导室全体领导,全市中小学、直属校校长,以及教育局基础教育股等有关股室工作人员80多人参加会议。大会之前,与会人员实地观摩川石中学七一九年级14个教学班“先学后教,自主互助”的课堂教学。建瓯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教育局局长叶晓瑜在会上宣布;从2021年3月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39所中、小学(中心校)按年段整体启动“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力争通过三年的扎实推进,让这一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使全市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一个新的水准。的确,这个决定令人激动、催人奋进。因为笔者明白:“有效教学”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甚至可以称为一种教学思想);“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就是如何使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实际上,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是新课程最终能够成功落实的重要保证之一。建瓯市教育行政领导号召全市中小学推行川石中学经过近三年实践认为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获得有效的发展,确属明智之举。
  愿川石中学“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这项备受关注的课堂教学改革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一路高歌!

《有效小组合作的22个案例》读后感

  《有效小组合作的22个案例》是我们教学学习的一个对象 ,书中细致讲述了各个案例中有效合作学习的方式、技巧、注意方面,很有意义。长镜头地反映了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进行坚持不懈努力探索的一所学校所经历的真实历程和积累的实践经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一个最突出的变化就是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更加有生机了。在这里不仅有常见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生生之间的互动也成为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针对语数等基础课程,对兴趣课、技能课等拓展课程也同样适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兴趣课程,简单谈谈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自主互助教学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情感需求,也能最大限度地估计到孩子的认知差异,不仅保证了教学从每个孩子的'起点开始,还建立了有效的教学反馈系统,为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减轻他们的负担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心理游戏兴趣课中也采用“自主互助”的活动模式,让孩子能动地、创造性地参与游戏体验活动。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说,教育必须培育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有“唤醒”学生的力量。满足青少年自主的需要是最关键的,给予他们适当的选择权利,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自我决定感。当孩子们发现所学的东西的个人意义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教师要给予他们较多的自我决定的机会。

  在兴趣课的伊始,教师指导孩子们自主分组,设计小组口号、队牌。由于这些孩子来自一个年级不同的班级,同学之间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可采用拼图游戏让他们自由组合,创立一个有特色的心理小组。在小组里根据每个组员的特长和兴趣再进行分工合作,围绕小组共同的信念,确立个性化组名,设计属于自己小组的口号和队牌来体现共同理念。这种“自主互助”的分组模式有利于塑造小组文化,打造小组团队精神,有利于满足孩子对归属感的迫切需求。如以下是我校六年级孩子在心理游戏兴趣课上设计的小组口号和队牌,充分展示了他们活泼向上、大胆创新的精神面貌。

如何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在新一轮课改中作为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许多学校已经全面铺开,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目的就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旁协助,利用有效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多方会话、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许多老师还存在流于形式的层面上,课堂上看似活跃,其实只是几个优生表演,很多学生在看热闹,学习收效甚微。如何打造高效“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笔者在尝试过程中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
一、构建高效的“自主互助学习小组”
成功构建“自主互助小组”是打造高效“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关键,他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一个学习小组就是全班的缩影。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成绩优、良、中、差不等。在构建自主互助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优良搭配。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弄清楚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个性品格等。组建时将 “优”生与“差”生同桌,“良”生与“中”生同桌,组成四人小组。然后进行小组长的选拔,小组长是每个小组的“领头羊”,是每个小组的核心人物,小组长不一定是组内学习最好的学生,但必须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此外还要求组长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以及服务同学的意识。教师要对小组长加强培训和指导。每个小组可以结合自己团队特点给自己团队取一个代表本团队学习目标和团队精神的响亮名字,还可以附加学习口号。
二、“自主互助学习小组”的管理与评价
“自主互助学习小组”的管理与评价是打造高效“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重要保证。学习小组组建后,首先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对每个学习小组长提出工作要求。组长每天负责安排、督促、检查小组员的学习,课堂上组织组员进行讨论交流,轮流安排小组员发言,对小组员的学习及时评价、汇报。其次逐步培养小组员积极参与讨论,敢于质疑、敢于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补充的学习习惯。还有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可以有当堂评价、日评价,周评价等。对当堂课、当日事、本周累计学得最好、做得最好、进步最大的小组或小组员进行表扬和奖励。当然,评价的标准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要因组而论,因人而异,关注差生。因为在建设小组时会有一些不均衡的现象,一个组内差生多少不一,或是差生的差距不一。学习过程中就应该对一些组或小组员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简单的问题由差的小组员回答,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别人要听写十个词语,那个特殊小组员只要能写五个或六个就可以得到奖励。以后再慢慢给他增加任务。周末总结评价,这个小组获得的星星最多,对本组组长和组员都进行表扬和奖励,对进步较大的差生还要另外嘉奖。这样一来,在课堂上他们会积极主动探讨、交流、发言,组内互帮互学学习,在班内就会形成一种组与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班风。
三、抓好自主学习环节,为互助交流作准备
自主学习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整合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自主探究必须是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变成无目的的自由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的过程,此阶段中不允许学生进行交流,只准独立思考,进行独立的个体学习探究。没有自主探究就没有合作交流,没有问题就没有讨论。因此在教学一堂新课时,就要向学生展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要紧扣教材,形式多样,问题设计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层次,有梯度,有探究性。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记录,记下自己的收获、体会以及不明白之处,为下一个交流环节作好准备。
四、为互助交流,深入探究赢得时间保障
互助交流,深入探究是这节课的核心部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知识,形成能力,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习收获、感想、体会和困惑,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点拨、引导、纠正、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的理解,以及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这个过程将要二十分钟左右,但是这二十分钟要保证真正花在学生交流上,而不是花在教师的讲解中。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给我们教师带来新的气息,给课堂带来了生气,它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究,快乐获取知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都得到了提高。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一定有它的好处,同时也会有弊端,如何让它在教学领域中有一片沃土,还需要同行们共同探讨和努力。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应制定哪些计划》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本人1999年参加工作,在碌碌无为中度过了12年。真正开始有意义的读书还是从2021年学校申报市级科研课题开始。从那时候以后,我便对读书有了自己的体悟,从中汲取营养。像学校征订的各种杂志:《辽宁教育》、《中小学教学研究》、《中学政史地》、《班主任》、《现代教育管理》、《课堂内外·教师》等;本地刊物像《清原教育研究》、《抚顺教育》等;自己订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再有就是阅读各类书籍,包括本学科的和通识性的。
2021年1月,我从一位朋友手中借到了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个假期,没读多少,把建议的前20条勉强读完了。结合每条建议写下了2万余字的读书笔记。
春季开学,根据学校调整,我又有了新的工作岗位——德育主任。可以说14年的上半年基本上没读什么书,我花了大量精力去适应自己新的角色。只写下了一些德育手记和案例,但总感觉时间紧张。读书少了很多。10月份以后,我终于不再为自己没有时间而开托。坚持每天清晨3点起来阅读、思考和写作。我要尽快完成我的读书计划。到今天,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的阅读已读完近一半。在这里节选我的一部分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一起共同成长。
作为班主任,感觉最头疼的就是后进生的转化和教育工作。我建议您读读第六条建议“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我把我的一点感悟与大家分享。对于智力问题造成的后进生,我看不是补课所能解决的!我认为补课是“有钱人的游戏”和“造就有钱人的游戏”。苏老认为“补课”是什么?就是“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教材。”眼下的“补课”无外乎两种:一是特长生,各种特长班;二是知识性,以升学为目的,通过补课,提升应试本领,拿到高层象牙塔的入场券。于是“阔佬们”开始为孩子们打造理想,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开始了疯狂的有钱人的竞技活动。以知识性为主的补课,好在是认识到了读书还是有用的。但被那些“被造就的有钱人”找到了致富门路,他们在课堂上轻描淡写,为课后的“补课”埋下伏笔。
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后进生一旦被唤醒,他们是很有可能变成“后劲生”的。他们的潜力一旦被开发出来,是难以想象的!让我们用良知去唤醒可爱的学生吧!
苏老关于做好后进生工作的最好的途径就是阅读。这里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做赘述。就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句话:读书有三种结果‘一是为你戴上近视镜;二是为你戴上望远镜;三是为你戴上显微镜’。
接下来,我谈谈对第八条建议“关于获取知识”的理解。首先一定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思考活动。就是我们先人说的“学贵有疑”。用我的话来理解就是备课时,多给学生留白,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而给学生的留白处,恰恰是教师精确备课所产生的。
如何让学生产生疑问?“苏老”的建议主要是从“讲”与“不讲”谈起的。那就是要根据学情的不同,“该细讲时就细讲啊,准确把握我的课堂啊!啊哈伊儿、伊儿哟喂,该不讲时就不讲啊,不把学生放一旁啊!”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替代学生思考和疑问,而是帮助他们做好思考和疑问的短板,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更多的知识。这才是学习,用知识获取知识!
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始终是每位教育人的永恒追求。建议大家看看第十一条“思考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这里我还是谈谈课堂教学效率吧。新课改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课堂教学效率的追求。一时间出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10+35”等模式;循环大课堂等等;以探究有效教学模式为主的有效课堂、或是探究以高效教学模式为主的高效课堂的文章屡见各种杂志、报刊。究其实质无外乎本着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做出的有益尝试。
有效也罢、高效也罢,要我看,就是在时间上下功夫。只要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大,就是有效的、甚至是效率高的。就像“苏老”所说的:“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当我们的课堂45分钟发挥了最大的效益,这种补偿不是补多长时间的课所能换来的!让有偿补课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最近几年,经常感叹:我国的教育始终是以前苏联的教育为蓝本的,但是为什么没有走出模仿的阴影,甚至是模仿的也不像呢!之所以这么说,通过《给教师的建议》的第20条: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就有了清晰的答案。按照“苏老”的建议,他认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快点掌握,别偷懒!”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
我的理解就是: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失调,换个角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那个时候,“苏老”已经意识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只不过还没有明确地提出来。我们今天的课改不就是在改变这一现状吗?要把教师的“满堂灌”变成学生的“自主学”。
学校教育中,教师能带给学生的更多的是知识,而要把对知识的理解上升为能力,需要的是学生的消化理解。把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那才是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不关注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和教师作用的本质回归。
我常想:中国的古人是多么明智!他们常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多么朴实的话语,但又意味深长。这种修行何尝不是“内外兼修”。于内,要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事儿,不再是光宗耀祖、不再是父母意愿的再现、不再是取悦于任何人的简单行动;于外,学习更是一种做人、生活的习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航标灯。
如此看来,学习不是简单地模仿,阅读不是简单地看书。要让读书真正有价值、有意义,务必要注意处理好读思、读写、读行三重关系。
读而不思是枉读,思而不读是空思!波尔克曾经说过:“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在读书与思考中,我们才能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和产生新的智慧火花。这个阶段的阅读宜细不宜粗、宜慢不宜快、宜精不宜略。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让阅读更加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东西,为下一步的写作做好铺垫。
读而不写就像学习书法,只羡慕人家的字好!徒发啧啧赞叹,而不去临摹、背贴,那么我们的字儿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好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如果说您写出来的东西于事无补,那么这种写作也是没有丝毫价值的。读书是为了让写出来的东西有理有据,让所看之人感到您的东西不是废话连篇,也不是流水之帐;感觉到文章有深度、有内涵;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除此之外,我们的写作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要能引发共鸣、引发讨论,让所读之人有所感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丰厚的案例、随笔、叙事和反思作支撑,而这些是经年累月的积累!所以,读书不能浮躁!成长需要时日!
最后就是处理好读用的关系。美国第一届总统华盛顿曾经说过: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之书等于废纸。为什么古代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一方面是说社会现实的局限,他们无法伸展志向;另一方面,我们是否也该这样认为:文人迂腐!他们虽然饱读诗书,但在现实生活中去不知道如何变通、如何运用,那么所读之书不是废纸是什么?!
古语常说:学以致用,我要说:读以致用!要学会变通地用,无论何种理论、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他们,在用中思考新的取向,思考新的突破。从而产生新的理论、方法,形成自己的认识,独创一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天从事的教育教学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日新、又新、我常新!
“人文日新,从青年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一起读书,在书海里遨游,开阔视野、畅享书香;一起读书,在读书中怡情、体悟,丰富自我;一起读书,开卷有益,在读书中成长、成才!
最后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让我们做一个关于读书的庄严宣誓:我们愿选择书籍,我们愿选择阅读。我们愿生活在——充满书香的校园中,开卷有益——我们爱读书;良师益友——我们读好书;行万里路——我们多读书;崇尚科学——我们博览群书;学海无涯——我们终身读书!让一起来记住我们的读书口号吧——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本文标题: 《自主互助 当堂训练 》读后感(《有效小组合作的22个案例》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701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不一样的科学3读后感(科学的故事读后感)关于诚信的读后感600(关于诚信的读后感600字左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