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阿尔及利的花束读后感(《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22 05:54:3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8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几遍《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从一开始的无聊透顶、荒诞离奇到最终的扼腕叹息、唏嘘不已。,作者用第一...

献给阿尔及利的花束读后感(《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

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几遍《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从一开始的无聊透顶、荒诞离奇到最终的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作者用第一人称和日记报告式高超的叙事方式,让人隐隐约约总有一种很强的带入感,细思极恐,其实查理高登就是有思想的阿尔吉侬,也是映射现实中的你我他,查理高登经历的一切何尝不是正常每个人所要经历的宿命呢?从稚嫩的婴儿到成人的高峰,到老年全方位的衰退直至消亡,我们都会经历懵懂到巅峰再到衰退的生命周期。
我个人觉得和《活着》很类似,这是一个悲惨的世界,不管我们如何挣扎,试图与命运做怎样的抗争,最终这一切都是无谓的,我们都逃不出生命的魔咒,都会被时间打败,这并非是我们能选择的,是多么地悲哀呀!也许活着并没有什么意义…
有时候我挺后悔看这类的书,因为看得越清楚,越难以得到快乐,总有一种在现实面前的渺小从心底蔓延,又被紧紧扼住喉咙的无力感。而对于这种无力感,我内心是很抗拒的,极不愿意接受的。现在我都有点不敢翻开《平凡的世界》,我害怕又从其中读到这种无力感。
这本书被列为人性关怀的经典范本,既然是读后感,那我就试着从亲情、爱情、友情、感恩、奋斗这几个方面展开,谈谈一些个人浅显的感受吧。
【亲情】
在查理逐步恢复的记忆里面,我们看到的是他那痛苦的家庭回忆,与其如此,还不如不要这段回忆,我想起了一句话:“人之所以痛苦,往往是因为记性太好。”也正印证了巴尔扎克说过一句的话:“人的悲剧在于,没有一丝快乐不是来自于无知。”
我们看到的是查理母亲的死要面子、与他父亲看重金钱的可悲、可憎的行径,然而,我们想过没有,反过来说,她母亲为了要面子,却始终坚持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治好查理的病,而他父亲却理性的面对现实并接受这个现实,始终不同意将查理送往弱智儿童学校,他们站在了问题的两个角度,一个是尽力解决问题、一个是接受与适应不可更改的现实,我们能说谁错了吗?就如同我们常见的一位身患绝症的老人,他的家属分成两个派别不断的争吵,一方要求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全力医治、多延续一天算一天,一方却认为应该尽量不要去做无谓的挣扎,接受现实,让其平静离开……我们又有多少人能用“是非对错”分辨其中的道理呢?我们不能,那查理的父母产生争执直到分道扬镳也不难理解,尽管查理的母亲后来更加“现实”,保全女儿、牺牲儿子,这种痛苦的无奈与煎熬我想只有她能明白与体会,以至于后来精神上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我们真的很难用“道德”去衡量这对父母的所作所为。
这种抉择本来就是超越人性道德范畴的残酷现实,怎么做都不算错,但怎么做都不会对。
至于查理的妹妹,我更愿意相信,她对哥哥的鄙视、残酷是出于幼年的一种自我、一种单纯的自私、一种自我保护而已,这同样是每个小孩子正常心理的正常体现,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高尚无比、舍己为人,那我们还要教育做什么?我们还要修身养性做什么?我们还要宣传美好人格品质做什么?一切天成的无私,只能是弱智的查理才拥有的。人性,本来天生就是自私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的陶冶与净化我们的心灵,以提高自我精神层面的档次、寻找幸福的源头。
同时,我也愿意相信,长大后妹妹的懊悔、对哥哥的不舍与依赖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因为,如果这样,他与哥哥短暂的交流不应该是回忆过去,而是展望未来,毕竟血浓于水。人性的恶与人性的善都是可以激发的,激发恶有很多种途径,而激发善却不多,其中一个方法叫做——宽恕。
面对过去,面对现在的亲人,查理选择的是宽恕,他理应得到善意的回报,与真情的流露。
【爱情】
也不知道是哪一本心理学书提到过:“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显然,面对这种高级情感,智商高到顶峰的查理也是举足无措的,甚至为其苦恼、被其折磨!这充分说明,爱情这种最神秘的感情模式,与智商没有关系。
一个人可以成为任何一个方面的高手,但没有人能成为“爱情高手”,而“情欲”与“爱情”最基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弱智、动物都有的本能,爱情却是神圣、高尚、持久的存在高级情感。
阿布吉侬做为一只聪明的小白鼠,遇到母老鼠米妮,也展现出了动物本能。小时候弱智的查理看到裸女有生理反应、大时候聪明的查理寻寻觅觅、回归弱智后的查理还是乐此不彼的偷看女人洗澡。
作者通过查理与身边两个女性的关系绘声绘色的表述出了“情爱”“爱情”的差别之处,查理与邻家女费伊算是激情之爱,所以他们有相互间的自然、激烈、轻松、随心所欲,然而,来得快去得也快,费伊看到查理逐渐“变傻”后毅然决然的离开与躲避,未免太过绝情,但这正是因为他们激情的基础已经没有了,追求激情之爱的人往往追求的是一种感觉、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更何况,我们很难说,高智商的查理与弱智的查理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邻家女费伊从开始就是真实的,接近查理是真实、毫无目的性的,而离开查理也是真实、毅然决然的,面对这种情况查理不但不难过、反而觉得轻松,这再次说明他们的情感建立在相互取悦的激情基础上,来也如风、去也如风,仅此而已。
查理与女教授艾丽斯则更多是亲密之爱,他们有着医患、师徒、朋友、恋人等多重关系,他们彼此吸引却又带羞涩,确定而又朦胧,同时也有激情——虽然查理因为心理问题退缩了,也有承诺——查理最后拒绝了女教授的好意,无可厚非的是,我们基本可以认为他们两人之间的这种情感叫做“爱情”,真正的“爱”,他们的感情有很深的基础、并且复杂,而都产生了自我牺牲的利他行为,这种情感得到了升华,只是过于凄美……
但这就是“爱”,我们很难确定“幸福的爱”与“凄美的爱”,到底哪个更让人着迷?也许是后者吧,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一定要把爱情结局弄得凄美的艺术作品往往更能成为经典、打动人心、印象深刻……更容易让人体会“爱”的真谛。
艾丽斯又一次来到门口但我说走开我不要见你。她哭了起来我也跟着哭但我不让她进来因为我不要她朝笑我。我告诉她我不在喜欢她而且我在也不要变聪明。这不是真的。我仍然爱她仍然想要变聪明但我必须这样说才能让她离开。穆尼太太告诉我艾丽斯带了更多钱要来照故我并且付房租。我不要我必须去找工作。
我走进去坐在教室后面的老位子上她看到我时表情很怪然后问说查理你都到那里去了。所以我说哈罗纪尼安小姐我今天已准备好要上课只是我弄丢了我们在用的书本。她开始哭起来并且跑出去教室。大家都转头看我而我发现很多人都不是我以前班上的同学。然后我突然想起有关手素以及我变聪明的一些事情。于是我说天哪我这次真的摆了查理·高登一道。我在她回教室之前就离开了。
【友情】
从前傻乎乎的查理总是认为这些戏弄他的人是他的朋友,并乐在其中,因为他不太能明白尊严、羞耻、平等、互助等字眼的真实含义与存在的必要,而他那些所谓的面包店“朋友”却把查理当成了一个“找乐子”的工具,这是表象,其实,这帮人都是有着很严重自卑心的人,他们的工作并不入流、其中还有一个是瘸子,他们拿查理作为他们安抚自己那脆弱自尊心、自信心的垫脚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查理变“聪明”以后,这群老伙计不仅是失望、嫉妒,而是憎恶与完全的不能接受,他们曾今的“垫脚石”狠狠砸在自己头上的,并高高在上,这是他们这群可悲的人所不能接受的,他们那仅存的、可怜的自尊心被撕扯得体无完肤,直至查理彻底的消失才能缓解这种疼痛……
我们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我们自己是否也有过同样的、哪怕微弱的、短暂的此类感受,我们在祝福与恭贺别人的时候,是否有过那么一点点的妒忌、一点点的不诚恳、一点点的自卑?
其实,这本书最感动我的是,当查理又恢复弱智以后,当一个后来的店员欺负他时,从前这群欺负她、赶走他的“伙计们”正义凌然、义愤填膺的站了出来,将他视为自己亲弟弟般的保护他,挡在了他的前面,这一刻,我知道,查理获得了他梦寐以求、无论从前傻也好聪明也罢都没有获得过的东西——友谊,而这帮伙计们,他们从欺负别人寻找虚无缥缈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到通过保护、帮助别人获得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此类感受!他们从一个寄希望于别人智力比自己低,到追求自我品质比别人高的转变过程,这是一种弱者思维到强者思维的转变,我相信,他们这样对查理的方式,一定比从前让他们自己更开心、能快乐、更有存在感。
后来金皮拖着他的坏脚过来他说查理如果有人惹你或想占你便宜你就告诉我或乔或是弗兰克我们会把他摆平。我们要你记住你在这里有朋友决对不要忘记。我说谢谢金皮。那让我觉得很棒。
【感恩】
阿尔吉侬是一只小白鼠,之所以实验可以在人体查理的身上实践,那是因为这只小白鼠作为先驱者获得了成功,他们这一人一鼠,成为了同舟共济、肝胆相照的患难战友,在科研人员看来,他们有着共同一个概念——实验品。
显然,当智商超高的查理面对这样一种侮辱的时候,他是无法接受的,他产生了对人尊严的基本需求,至少,他希望周边以及媒体大众将他当成一个“人”来看待,而不是一个科技突破的实验品或佐证材料,这其实就是医学中常常提到的“人伦”问题,医学、科技的突破本来也就是为了造福大众,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验与考证进行分析与论证,这是科学方法论的基本要求,然而,落实到具体的生命体身上,小白鼠普遍为人们可以接受,而到了猫、狗、猴子的时候却出现了争议的“人道主义”声音,更进一步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一步——落实在人身上,就产生了很多很大的“人伦”问题,无论这个人是无药可救的病人、亦或者是马上被处以死刑的囚犯,将不可预判的生物实验落实在个体当中,不仅有违人性、而且违法,即便成功,也会出现小说中主人翁进退两难、似人非物的尴尬境地,从科学角度,他的确可以算作典型而成功的实验品,但就个人来说,他无论之前还是之后,他都理所当然的是一个人,二者从概念上其实不存在本质的冲突,人为什么不能是实验品呢?但在人伦上却出现了尖锐的矛盾,人怎么可以是实验品呢?
这就难怪查理忍无可忍的说了下面一番话:“过去几个月我学到很多东西,”我说,“不只是关于查理·高登,也关于人和生命, 而且我发现没有人真的关心查理·高登,不管他是个白痴或天才。”“设想一切,但就是不把我当人看。你一再宣称我在接受实验前什么也不是,我知道为什么。因为如果我什么也不是,你就可以成为我的上帝和主人。你无时无刻憎恨我不知感恩,但信不信由你,我确实感激。然而,你为我做的事尽管美妙,你却没有权利可以像实验动物一样对待我。我现在是个独立的个人,但查理在走进实验室前,同样也是独立的个人。你看起来很惊讶!是的,突然间我们发现我一直是个人,即使以前也是,这对你的信念是一大挑战,因为你认为智商低于一百的人不值得被当人看待。尼姆教授,我相信你看我的时候,你的良心会感到不安。”
以上的对话里面,还涉及到关于“感恩”的问题,我们常常在说,每个人都应该常怀“感恩之心”,然而,这话却不能反过来说,即要求你身边的人对己常怀“感恩之心”,前一种是一种美好的品质,而后者却是造成自己负面情绪的导火线,因为人们往往苦恼于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物质的还好办,精神的就比较复杂了,特别是付出与帮助希望得到感恩的回报,事实上,很多关系都是这么破裂的,小说中,教授希望得到查理的感恩之心而不是抱怨,然而查理觉得他得到了高智商却失去了人格、快乐、尊严等,就像一对夫妇给予了孩子一次生命,却在他有生之年不断的折磨他,那这次生命赋予的意义又何在呢?孩子如何可以真实拥有那颗“感恩之心”呢?
我们自己常备感恩之心,却不要这么去要求别人,这样,更容易寻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最后,在陷入即将“打回原形”的绝望以后,高智商的查理找到了有意义的活法——即用所剩不多的时间去对世界、对大众、对人类文明进程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加以分析与论证,用尽自己的高级智慧与宝贵时间去奉献、去投入在一份永恒而又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此时此刻,查理的精神力与层次得到了升华,而这也是作者最想向我们展示的——卓越精神!拥有这样精神力的人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阶层,都是被敬重与钦佩的。
做完了这件事情的查理,虽然回归了原貌,但已经发生了本质的不同,以前弱智的查理是一个清洁工,而今弱智的查理是一个为世界科技文明作出伟大贡献的清洁工,与此相比,这段时间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患得患失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查理最后叮嘱“请告诉尼姆教受当别人朝笑他时皮气不要那么暴躁这样他就会有更多的朋友。如果你让别人朝笑你你就比叫容易有朋友。我要去的地方我将会有很多的朋友。还有:如果你有机会请放一些花在后院的阿尔吉侬坟上。”
我不知道,如果查理“走到了”好伙伴阿尔吉侬的前面,阿尔吉侬会不会缅怀甚至给查理献上一束鲜花,但它肯定不会做出像查理一样的决策——用宝贵有限的时间做出力所能及对同伴与将来有意义的事情。
【奋斗】
虽然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但是我更愿意接受不断突破自我、寻求上进、奋斗不息的查理。
查理说:我害怕。不是恐惧生命,或死亡,或是虚无,而是害怕虚掷生命,好像我从来不曾存在过似的。
但我不会放弃的…不管他们怎么想。不管这有多么的枯燥寂寞,我都会留住他们给我的一切,为这个世界我,还有像你这样的许多人做些伟大的事。
我已经走到突破的边缘,我感觉得出来。大家都认为我这样的工作节奏形同自杀,但他们不了解的是,我正处在神智清明的美妙巅峰,是我不曾有过的体验,各种想法像烟火一样在脑海中爆发,世上再没有比为问题找出答案更美妙的事了。这股沸腾的能量、足以填满一切事物的活力,不会因任何事情的发生而遭到剥夺。
【番外】
整个故事还正契合珣少称颂的歌曲《平凡之路》,正如歌中所唱:“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地离开,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故事中查理寻到母亲罗丝,妹妹诺尔玛见到查理后,激动地倚在查理肩上哭了起来,哭诉这些年和母亲两个人生活的不易,查理安慰到:“不要哭,船到桥头自然直”。不知道这是不是雅文信奉的教条“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出处…以前我总觉得这种想法很消极,谁能保证船到桥头自然直呢?
查理写道:“我读到一本书,说到有一个人自认是骑士,他骑着一匹老马和他的朋友一起出游。但他不论做什么事,最后总是被打败并且受伤,就像他把风车当作是龙的时候。起初,我以为这是一本愚蠢的书,因为只要他不是疯子,他一定不会把风车看作龙,而且世界上也没有巫师与魔法城堡。然后,我记得书中还有其他应有的含义……”这种感觉就像看到徐璐写《逝去时光的海洋》读后感时一样,“有些故事中没有明白说出来,只隐约暗示的意义。但我不知道是什么。这让我很生气,因为我觉得我以前都会知道。但我每天继续阅读与学习新的东西,我知道这对我会有帮助。”
正如本书扉页所引用的柏拉图《理想国》一段话:有些常识的人都会记得,眼睛的困惑有两种,也来自两种起因,不是因为走出光明所致,不论是人体的眼睛或心灵的眼睛,都是如此。记得这件事的人,当他们看到别人迷茫、虚弱的眼神,他们不会任意嘲笑,而会先询问这个人的灵魂是否刚从更明亮的生命走出来,因为不适应黑暗而无法看清周遭;或是他刚从黑暗走入光明,因为过多的光芒而目眩。他会认为其中一个人的情况与心境是快乐的,并对另一个人产生怜悯。或是,他可能想嘲笑从幽冥走进光明的灵魂,但这总比嘲笑从光明世界回到黑暗洞穴的人更有道理。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有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有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有感 篇1

  很久都没有读过这样好的书了——看得累到半夜,实在看不动了,睡着,睡几小时起来,又继续读,终于算是断了一口气接上又读完了。

  小说讲了智障儿查理的故事,他在三十二岁生日前一个月,查理接受了史特劳斯博士和教授的治疗,于是他的智商开始逐步恢复,逐渐从一个智障儿变成了天才,不但超越了普通人,也超越了他的医生们,并且最终,由查理本人而不是他的医生们找到了整个试验的破绽所在,他本人虽然拥有了超凡脱俗的智商,也无法解决这其中的bug,终于从天才又回复成智障儿,住进华伦寄养之家。

  在这个故事的最前段和最后段,查理都是没有痛苦的,而他的痛苦出现在他的智商逐步恢复正常之后,他这才发现原来所有人都在欺负他,那些他称之为朋友的人,之所以愿意跟他做朋友,是因为在他身边他们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强烈的身份感和优越感。

  身份感代表社会地位,优越感代表自我认同。是啊,很难比查理这样一个被抛弃的智障儿社会地位更低,或者更难以自我认同吧。

  而查理自己,其实对自己一无所知,他的智商使他没有能力认识并且把握住自我,对于他,一切都在空虚与混沌之中,唯一具有意义的是妈妈跟他说的那些话,“你要对人和善,这样才会有人愿意与你做朋友。”

  “朋友”成了查理确认社会身份的唯一手段,“朋友”代表群居性,它证明查理不是一只被扔在旷野的小狗,而是一个可以在群居中被接纳和认可的人。而查理保住朋友的唯一手段就是,向他们无偿地供应自己的缺陷,以使得他们在他的缺陷面前显得有所为,有价值。这些朋友从头到尾都不认识查理是谁,因为当查理智商开始提高后,他们一个两个三个地,都离开了他。所以他们不过是在和自己的虚荣、愚蠢、残忍做朋友罢了,当查理这只免费的痰盂和垃圾箱变形之后,在他们没有那么方便往里面吐吐沫和倒垃圾之后,他们biu溃了,他们抛弃了他,因为对于他们,他已经失去了作用。

  于是,聪明的查理开始感受到孤独,在这种孤独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他必须去爱某人,尽管在这个必须爱某人的过程中历尽艰险,他还是走出了第一步,一直走下去,直到他再度失去了爱的能力。

  在他智商回到白痴之前,他保留住自己最后的一点儿做人的尊严,让他的爱人艾丽斯离开他,他要单独度过这最后的一段属于他的,可以阅读和思考,可以去爱因此也可以去恨的时间,他要单独陪伴自己走过这最后的旅途。

  所以查理的收获就在这里,他在痛苦中获得了自处的能力,他不再是一个庸俗的仅仅只需要群居的哺乳动物。他可以承担属于他的痛苦和悲伤,还有一望无际的孤独和绝望。

  这就是作为一个人的幸福吧。他于是完满了。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有感 篇2

  四星的感觉,打了三星,因为自己愚钝,好像读懂了什么又好像没懂什么。书的结局平和却压抑。读罢,不知从何说起,好像一直想从书中探寻什么。

  一个人的心智从一个极低的水平,经历到一个罕见极高的水平,继而再以一个和从极低走向极高相同的速率从极高再走向极低,逐渐衰弱。这让我想到两年看的一部两个半小时(如果没记错的话)的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有相似却又不同。

  如果说,“0”可以表示一个人最开始的状态,归于本真或一无所有。“1”可以表示一个人较为完整的状态,有所一定经历和认知。那么,书中通过智商的变化,查理经历的是0-1-0。电影中的主人公经历的是从出生时生理特征的老年,再到壮年,继而变成婴儿,最后走向死亡,也是0-1-0。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但在这里,我并不想感叹二者人生有多么曲折,只是想到了二者人生的相似性。

  回到书中,我想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大概就是查理在进步报告中多次写到的相似的内容:“我是一个人。”由此得出:不管是那个痴愚的“查理”,还是智商过人的“高登先生”都从未被看作一个真正的人。

  也是,在查理的童年,母亲罗丝从不承认自己生的小孩是一个低能的孩子,她一遍又一遍不耐烦的教查理应该怎样像其他正常小孩一样自理,一次又一次不心死的带查理去看了不起的名医,一回又一回地为自己儿子感到羞耻而斥骂。噢,可怜小查理,脑海里都是不好的回忆,他什么也不懂,他只有从橱窗瞭望,他只有一面温暖的墙。可是他也是个人呐。

  即使查理变成了智慧过人的高登先生也无一例外。他是试验品,他就是阿尔吉侬,在被某些名誉利益的捣鼓下,他承受着冒险失败后的一切后果。可是那些被与己利益驱使的人又有什么错呢,他们说查理是为未来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可是他们忘了,查理是个人,高登先生也是个人呐。

  一个人从痴呆愚笨变成一个智商一百八的天才,那么他看这个世界的眼光是否会有所改变呢?作者通过查理的改变以一个悲观的态度向我们展现了人性的丑恶。查理,愚笨,善良,受尽欺负,有很多朋友(或“朋友”)。高登先生,聪慧,傲慢,敏感,没有朋友。难以想象,当我们常人的智商陡然间变成一个天才的智商,我们是否会将人性中所有一面都洞察透彻,是否会变得尖锐敏感,是否会变得孤独呢?

  答案无从知晓。我只知道,当我听到阿尔吉侬的故事时,我知道那是一个令人有些悲伤的故事。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有感 篇3

  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几遍《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从一开始的无聊透顶、荒诞离奇到最终的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作者用第一人称和日记报告式高超的叙事方式,让人隐隐约约总有一种很强的带入感,细思极恐,其实查理高登就是有思想的阿尔吉侬,也是映射现实中的你我他,查理高登经历的一切何尝不是正常每个人所要经历的宿命呢?从稚嫩的婴儿到成人的高峰,到老年全方位的衰退直至消亡,我们都会经历懵懂到巅峰再到衰退的生命周期。

  我个人觉得和《活着》很类似,这是一个悲惨的世界,不管我们如何挣扎,试图与命运做怎样的抗争,最终这一切都是无谓的,我们都逃不出生命的魔咒,都会被时间打败,这并非是我们能选择的,是多么地悲哀呀!也许活着并没有什么意义…

  有时候我挺后悔看这类的书,因为看得越清楚,越难以得到快乐,总有一种在现实面前的渺小从心底蔓延,又被紧紧扼住喉咙的无力感。而对于这种无力感,我内心是很抗拒的,极不愿意接受的。现在我都有点不敢翻开《平凡的世界》,我害怕又从其中读到这种无力感。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有感 篇4

  首先,我很想写写关于查理前期想要变聪明的感受和后期学习时总是忘掉的事情。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愚蠢和智商不够,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于是很努力地去追赶别人去想要变得跟别人一样敏捷。这是多难的事情,只是旁观的人是不懂的。这样说可能好像是把自己跟查理强行地连在一起了,不是的,我是可以感同身受的。我说一百次阅读并不是背诵并不是背书也改变不了我总是忘掉我看过的内容的事实。说多少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我也能把事情做好也改变不了我确实反应不够敏捷的事实。这种状况只是还没严重到令我无法生存,我还能保护自己能够不受到太多的嘲笑。一颗想要变得更聪明的心,这是查理与众不同的地方之一。最近第四季奇葩说闹出的事情中,马薇薇说:“都第四季了你还不知道谁是朋友。”这类的话语,是查理们以及像我这种不够聪明的人却想企图捉住点什么好让自己变得更好更聪明,却受到嘲弄时的难过之一。聪明人弄出了一个综艺节目愚弄愚蠢的人,我想我永远忘不了这个。有的人有天赋也努力,所以她们就应该那么厉害。而我很努力才保持了正常人的水平,不值得称赞,但也绝不能因此受到耻笑。因为每一个向上的人,ta的任何努力,都比一个耻笑别人短处的人,更值得尊敬。

  事实很自然而然地存在着恶意,却也很自然地有着善意。这是一个能量守恒的世界。我很心疼查理们所遇到的遭遇,也希望所有查理们都能遇到真心为自己着想的人。即使一个人带着目的的举动,但是能授惠他人,也是好事。就像尼姆教授、伯特等人,就算是再功利的目标,也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一步。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为什么我从来都不会想这些问题,是不是只有聪明人才会想到?我知道我曾遭遇的一切,我知道我继承了谁的性格,我知道是什么变成了现在的我。这样会显得很盲目自大吗?为什么要思考那么多关于自我本身的事情,究竟是有什么样的奥秘在这样的思想里。我见过那种人,他们显得特别不一样,为什么?

  或许,读一本书,让自己产生怀疑,是迈开了思考的第一步。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有感 篇5

  老实说,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一般般,有可能是因为断断续续读完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在我眼中没有几个真正意义上的高潮出现。但是这本书却很难不让人去反思一些社会现象,州沃伦之家如此大的疗养中心,等候清单上有上千患者,但是每年能接纳的.仅仅是十位数。当然,那是60年代,不知现在是否有改善,但是我相信心智不全的人士受到的体恤和关怀是远远不够的。查理从小被欺负大,被同学,被邻居,被同事,虽然我有时候会想他不聪明的时候傻乐傻乐的其实很好,但是频繁的失禁受伤事件发生,让读者没有办法跟着他傻乐,也没有办法相信他是真的快乐。

  如何才能改善这类人群被欺负的现象了,我认为隔绝是个很好的方法,例如州沃伦之家这样的疗养中心,让他们可以和心智相当的人一起交流学习玩耍,可以让家人不用背负重担去迁就照顾他们,可以杜绝“幼稚”人士欺负他们。而疗养中心的完善,需要的是社会的共同进步,经济的进步,心智的进步,人文的进步,你我他的每一点进步。希望有一天,所有需要被关怀的人都能得到关怀,需要被支持的都能得到支持,需要被理解的都能得到理解。而之于我,不要歧视生活工作中的任何其他个体(哪怕先做到看破不说破),不要对不能理解的个人行为充满愤恨,便是现在需要做到的事。应了那句话:越是成熟的人,看谁都顺眼。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有感 篇6

  当你是一个善良,无忧无虑,不会伤害别人的白痴时,你眼中的朋友只不过是把自己当做开玩笑的猎物,他们取乐的玩物。可怕的是自己被玩弄被嘲笑还跟着一旁笑嘻嘻。当你以为努力让自己变聪明后就可以拥有很多朋友时迎来的却是被嫉妒的敌意。

  你可能不会发觉自己一天天变聪明,但慢慢地你能知道自己的智慧的确到达了一定的高度,或者可以说是巅峰,但这并没有以前想象中的智慧能够带来的欢喜,因为在别人眼中自己就是一个傲慢,不知感恩的家伙,留给自己的除了智慧之外,只有无限的孤独。但更可怕的是成为天才之后你不能继续维持这种水平更不用说提升了,你只能看着自己跳跃式地倒退却无能为力。你慢慢地失去你曾经努力抓住的东西,你甚至回不去自己最初的样子。曾经嘲笑作弄你的人如今为你感到难过,也真的成为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朋友。而看着自己最爱的人,最渴望的朋友为自己的遭遇感到沮丧,自责时何尝不是另一种痛苦!世界很残酷世界很也美好愿所有善良的人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有感 篇7

  最近其实有很多事可以写,只不过忙得半死,没时间把这些零散的碎片整理起来而已。这些天,利用工作站干活我休息的散碎时间,我看完了《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Flowers for Algernon》,,然后零零散散的写了点东西。这是传说中的多重人格分析大师 - 丹尼尔凯斯所著,科幻名著,还得了1959年雨果奖和1966年星云奖。

  我很不喜欢硬科幻、软科幻的争论。无论怎样,科幻小说首先得是一本好小说,至少不能因为时间流逝、科技进步而变得可笑。《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就是一本很罕见的可以归为好小说的科幻小说,将近50年时间的考验也不能减少这本书的光辉。

  这是一个32岁纯真善良的智障查理经过一次试验性的手术,变成天才,又因为手术缺陷变回智障的故事。读这本书,连我这样的“一根筋的二进制理科羊”都能感受到强烈的发自内心的痛楚。但是无论如何,以我的文字和文学能力,总之是不可能说清楚我的感受到底是什么了。就像以前看电影《Where the flowers have gone》一样,我只能从自己的意识里抓住一些涟漪。要想清晰表达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评论,大概确实是需要诸如“比较文学”这样的专业素养的。

  在接受手术以前,查理感受到的世界完全是一个精神天堂,人人都是他的朋友,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境界,平和、宁静以及快乐,查理拿着兔脚和蹄铁,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中国传统讲修身养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过如此。但是,查理变聪明以后,发现世界充满黑暗,教授们在争权夺势,科学家们平庸而琐碎,父母故意遗弃他,他爱的人也根本跟不上他的前进步伐,他的朋友们其实多半在取笑他,还发现他的“朋友”金比在偷老板的钱。在查理试图学习诚恳表达自己,又不会伤害别人的表达方式,经过激烈心里斗争告发了金比以后,伙计们居然联合起来强迫老板解雇了这个让他们越来越不安的聪明人。但是,当查理智能退步,被迫又回到面包店工作时,每个人却又毫不犹豫的接纳了他。金比说:

  “如果有人想要找你麻烦或者占你便宜的的话,你一定要告诉我、乔或者法兰克,我们会帮你摆平的!记住,这里的人都是你的朋友,不要忘了!”

  这似乎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我仍然抓不住,但是似乎已经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了。我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看不懂红楼梦,完全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的单纯的工程师了。对于查理来说,变聪明是坏事,他和初衷背道而驰,失去了朋友们,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好事吧,至少能明白点办公室政治,呵呵。

  在读到查理智力退化到弄丢基金会寄来的支票、开始逐渐不能照顾好自己的时候,一种深深的绝望抓住了我的心,好像那个人就是我,我读到了自己倒影的故事一样。这是一种可怕的感觉,也许来源于我们的知识崇拜。每个人心里都潜藏着对遗忘重要知识,或者老年以后感觉变迟钝的恐惧。在故事中读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短短几个月里经历了这一切,经历我们的一生也要经历的东西,学习知识,智力进步,然后又快速衰退,有一种预先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噩梦般的感觉。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生活在精神天堂里的查理,那就是我们白纸般的婴儿状态或者垂垂沉暮的老年。每个人都恐惧回到这个状态,又期望摆脱烦扰的尘世回归天堂,这就是我绝望和矛盾的来源吧。

  查理的悲剧就在于,从他走上手术台,到他智力最为辉煌的时期,到他孤独的回到华伦寄养之家,其实,都只有阿尔吉农才是和他在一条船上的伙伴而已。其他人不是在嘲笑他,畏惧他,就是拿他当只小白鼠而已。人最畏惧孤独的状态。我也是。查理一切的动机,都只是起源于,变聪明,好让朋友们更喜欢他而已,最后他却失去了所有的朋友。真心酸。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有感 篇8

  阿尔吉侬和查理,两个“试验品”。如果你愿意的话,请为他在墓地献上一束鲜花吧。

  最初的查理单纯天真,他说:“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 我们都很快乐”。但随着科学实验他的智力成倍地快速发展,而回忆也像浪潮一样袭来,想到“朋友”对自己的嘲笑,来自家人的伤害和遗弃,面对从未体会过的孤独和痛苦。而智力越高越让他无法停止思考,看到身边人其实很平凡,愈发离人群越来越远,哪怕是真心爱上的人也没有勇气与她走得更近。最后阿尔吉侬的变化令查理察觉到这一切终将归于尘土,他试图在消失前再看看他的父亲,他的母亲,再抓住一点点爱的痕迹。

  当天才查理和蠢货查理在争夺一个躯体,他想自我放弃,又时刻提醒自己在掉入深渊前只要不停的攀爬总能拥有一点点维持在原处的微薄希望。命运的残忍再给予后又夺回他的希望 “我现在已经走到死巷,再没有什么好做的了。不要管我,我已不是自己,我正在解体,我不希望你在这里”

  最终一切归于平静,只有坟墓的痕迹证明阿尔吉侬,他们来过这个世界,他们不仅仅是一个水滴。

  虽然文章本身是科幻小说,但我觉得更多的感受是人性。情节一望无余但丹尼尔凯斯在这篇里的文字我觉得好过24个比利,更细腻更挣扎更令人痛心。

  我哀悼查理,愿他不再痛苦,能够面对平凡与平静。

  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有感 篇9

  “如果你有机会请放一些花在后院的阿尔吉侬坟上”,他还记得同病相怜的阿尔吉侬,可是,当他死去,最后还有谁记得他?当我们死去,还有谁记得我们?

  一开始以为自己下载了盗版的书,因为太多错别字,直到看完第一章看到后面的注解,才放心地继续看下去。

  从满篇错别字,只有句号,到准确流利地表达,再到出现错别字,没有逗号,句子越来越长。高登的故事经由了明显的变化。在小说里的几个月,他的心智快速地成长起来,又快速地降低。如果把时间线拉长的话,真的就是我们的一生。原生家庭,童年,学校,工作场所,遇到的爱人,疾病,老去,无一不和现实一一呼应。

  尤其有几处,给我共鸣最强烈。高登用搭乘下行电梯来比喻,“如果站着不动,就会一路降到底部。但如果开始往上爬,也许我至少还能维持原来的水平。重要的是,不论发生什么事,都要继续往上移动。”不是心灵鸡汤,权当是自我安慰吧,也许只有真正处于下行的人才有感触。这一年的遭遇,让我更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自己努力往上移动,才不惧怕失去,当然,除了失去父母。

  另一处是,“我为什么总是经由窗户来看人生?”这句类似的话,在小说中出现了很多次。窗户意味着连接里外,也意味着视线的局限。是在说当时一刻我们无法看到全貌吗?或者是说我们看待生活中的别人大多只是片面呢?好多事都是过后才想明白,才有很多的“如果当时”“早知道”……仿佛这就是成长的路线,人人都如此。能在当时就看清全貌和本质的人,应该很少吧。

  变聪明的高登对知识与情感的那番言论,也让人佩服。“智能、教育与知识都是大家崇拜的偶像。而我现在才知道,你们一直忽略了某件事:如果没有人性情感的调和,智慧与教育根本毫无价值。”对知识的追寻和对爱的追寻并非对立,在他和艾丽斯的关系中尤为明显。“变聪明”和“受欢迎”是两回事,教育可以让我们变聪明,但学会爱才能让我们受欢迎。

  所以在他经历了知识巅峰后,才琢磨明白爱,因此虽然最后与艾丽斯的亲密很短暂,彼此明晰地知道“会离开”,可是高登说,“当我要她走的时候,她会离开,想到这点就令人痛苦,但我猜想,我们拥有的已经比多数人一生中找到的更丰富。”相爱是一件难得而幸运的事,但没有人能保证两个相爱的人会永远在一起。所以,相爱的终点,可能是白头到老,也可能是分叉路的起点。不必遗憾,因为拥有就是一件让生命丰富的事。所以,谢谢我的前任,在川十年,与你五年,都在这个夏天,沉重又轻盈地画上了句号。

  也许,在更聪明的人眼里,我们就是那只叫做阿尔吉侬的老鼠吧。命运的手操控着我们,但我们仍然有一些自我和抗争,遗忘和记得。轨迹都相似,但人人皆不同。

《献给阿尔及侬的花束》这本书怎么样和读后感

正好不久前看完了这本书。
花了两三个小时读完。挺有意思的一本书,也很有深意。
故事很简单:能提升智商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取得突破进展,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进一步人体实验的最佳人选。在接受手术后查理从智商68到185,由弱智成为天才,生活却从云端落入了暗黑深渊中。
全书通过“进展报告”的形式,以第一人称叙述查理每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巧心安排,在起初的进展报告中,充满了错别字,以符合心智障碍者的角色设定。随着智商的提高,书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少,语句表达也更流畅。
至始至终,查理都只是试验品,没有人能确保实验效果。可以说小白鼠阿尔吉侬是他唯一的同类。然而此后阿尔吉侬的变化及死去揭露了科学实验所存在的问题,查理意识到自己的智力也会很快衰退。他决定接受这个事实,并开始加倍努力地看书,希望能减缓智力的衰退。
但种种预兆都暗示了不幸的结局。
当最后一篇进展报告中的第一个错别字出现的时候——一切都被终结了。一种在现实面前的渺小无力感从心底蔓延,又紧紧扼住咽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最悲哀的,莫过于看着查理的“进步报告”从错别字连篇句读不分,到满篇睿智的思想火花迸发,再到最后慢慢重新变得迟钝弱智。抓不住的流逝与从未拥有,哪一种更使人痛苦?
因为傻,所以觉得所有人都是朋友。
“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很快乐。”
变聪明后,查理才明白人们对他的作弄嘲笑。而最后,当查理又成为了先前的查理,曾对查理他相向的伙计又成为了好朋友。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说,查理也是幸运的。
“有些常识的人都会记得,眼睛的困惑有两种,也来自两种起因,不是因为走出光明,就是因为走进光明所致,不论是人体的眼睛或心灵的眼睛,都是如此。记得这件事的人,当他们看到别人迷茫、虚弱的眼神,他们不会任意嘲笑,而会先询问这个人的灵魂是否刚从更明亮的生命走出来,因为不适应黑暗而无法看清周遭;或是他刚从黑暗走入光明,因为过多的光芒而目眩。他会认为其中一个人的情况与心境是快乐的,并对另一个人产生怜悯。或者,他可能想嘲笑从幽冥走进光明的灵魂,但这总比嘲笑从光明世界回到黑暗洞穴的人更有道理。
——柏拉图《理想国》”
这是印在这本书第一页的一段话。最初看到时可以说没有任何感触。但看完全书之后,可以算是似懂非懂了吧。

读《献给阿尔吉侬 的花束》

有些常识的人都会记得,眼睛的困惑有两种,也来自两种起因,不是因为走出光明,就是因为走进光明所致,不论是人体的眼睛或是心灵的眼睛,都是如此。记得这些事的人,当他们看到别人迷茫、虚弱的眼神,他们不会任意嘲笑,而会先询问这个人的灵魂是否刚从更明亮的生命走出来,因为不适应黑暗而无法看清周遭;或是他刚从黑暗走入光明,因为过多的光芒而目眩。他会认为其中一个人的情况与心境是快乐的,并对另一个人产生怜悯。或是,他可能会有心情嘲笑从幽冥走进光明的灵魂,但这总比嘲笑从光明世界回到黑暗洞穴的人更有道理。

——柏拉图《理想国》

本书主角查理· 高登是一个有智力障碍的成年人,他的心智只有五六岁小孩的水平。他被选中进行某项人体改造的科学实验,这项大脑的手术实验将用于提升智障人士的智力水平,已经在仓鼠身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今需要一位志愿者来进行人类实验。在医生和教授的要求下,查理定期撰写进步报告,记录他的心智变化。

“我不知道哪种情况更糟:不了解自我但很快乐,还是实现理想但感到孤独。”

在查理智商还只有68的时候,他感受到的是世界带给他的善意。

他身处黑暗,可他快乐的认为自己获得了光明。

而当他的智力变得远超于常人之后,他才发现过去的一切是多么荒唐。

那些他曾认为是善意的举动,现在想来都是强者对于弱者高高在上的鄙视与厌恶。

他曾认为他和朋友们在一起笑是因为快乐。

现在想来才发现那是他们对他的嘲弄与不屑。

变聪明之前的查理虽然处于孤独的境地但他的内心快乐。

变聪明之后的查理虽然能够看懂人情世故,但他最终失去了工作,被赶出了面包店,他依旧孤独。

“我说我才不怕别人笑我。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很快乐。”

“以前,他们都嘲笑我,因为我的无知与无趣而看不起我;现在,他们却因为我的知识与了解而痛恨我。……智慧离间了我和所有我爱的人,也让我从面包店被赶出来。现在我比以前更孤独。”

“谁能说我的光明就比你的黑暗美好呢?我有什么资格说呢?”

或许智力变高,对查理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查理曾经认为所有人都是对他好的,所有人都愿意与他玩乐,所有人都愿意与他交朋友,所有人都愿意爱他。

可是这是曾经的查理认为的。

可是这只是查理认为的。

可当查理智力变高之后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他看到他曾经认为的朋友们故意捉弄他,嘲笑他,欺负他。

他看到他的母亲认为他是一个耻辱。

他看到他的妹妹和母亲对他的厌恶,哪怕他只是害怕妹妹生病,想要帮助妹妹罢了。

他看到他与心爱的爱丽丝渐行渐远。

“我可以把这个假设提供给你参考,没有能力给予和接受爱情的智慧,会促成心智与道德上的崩溃,形成神经官能症,甚至精神病。而且我还要说,只知专注在心智本身,以致排除人际关系并因此形成封闭的自我中心,只会导致暴力与痛苦。”

曾经的查理可以笑得真诚,笑得亲切,笑得可爱。

可是现在的查理失去了这一特质,他已经不会笑了。

身处光明对于查理来说是真的光明吗?

所谓的光明对于查理来说是真的快乐吗?

“是智慧离间了我和所有我爱的人。”

“我害怕。不是恐惧生命,或死亡,或是虚无,而是害怕虚掷生命,好像我从来不曾存在过似的。”

“我们并不属于相同层级。我在往上攀升时经过你的楼层,现在我在下降途中再次经过,但我想我不会再搭这部升降梯。所以,此时此刻就让我们相互道别。”

小老鼠阿尔吉侬是第一个接受这个实验成功的生命体。

他似乎有了人的智慧,人的感情。

他会喝啤酒,他会看球赛,但是,他其实只是一只老鼠。

或许在阿尔吉侬死去的时候查理就意识到了悲剧的开始。

他从黑暗走向光明,又注定返回黑暗。

他又变回了最初的查理。

他开始看不懂自己写的字,不理解自己曾经写下的话语,他甚至开始不会断句。

但是这个时候他才真正的拥有了朋友。

他无处可去,所以他又回到了面包店。那些曾经在面包店欺负过他的人,现在开始维护他。哪怕他又一次变傻。

他说他记得以前读书是很快乐所以哪怕现在他再也读不懂那本书了他也要努力的去读它。

他最后去了沃伦之家。

“如果有机会,请放一些花在后院阿尔吉侬的坟墓上。”

这本书写了很多,关于亲情,关于友情,关于爱情。

可他想告诉我们的似乎不止是这些。

作为读者的我们,看着查理一点点的变聪明。

他开始不在错字连篇,他开始学会断句,他开始分析,她开始读书,他开始学习。

查理一直在说:“我是一个人。”

查理渴望被当做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够变得聪明。

他希望世界上能留下他曾经活过的证明。这是他最大的愿望。所以他为自己准备了一份遗愿清单。

他害怕自己智力再次退化之后忘记了曾经真正活过的那段时光。

所以他带了一本书。哪怕他再也看不懂。他也在尽力去读。

查理只是想被当做一个人看待而不是一只实验的小白鼠。

可是什么是人呢?

只有聪明的才是人嘛?

只有能懂得情感的才是人吗?

只有所谓的正常才是人吗?

查理做出了一切的努力,可是他真的有被当做人看待吗?

他的家人渴望他变得聪明,变得正常。

面包店的伙伴们还是喜欢他傻乎乎的时候。

实验室的人们把它当做一个试验品。希望可以带他到处展示。

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或许阿尔吉侬能告诉你答案。

哪怕阿尔及侬是一只老鼠,但是他独立的,自主的,有思想的,过了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他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也能够理解别人的行为。

他可以自由的喝着啤酒,看着球赛,吃着饼干。

他可以被称之为人了。

那么查理呢?

我想,他实现他的愿望了。

在他与亲人和解,获得了真正的友谊与爱情之后。

哪怕他又一次变傻,但是他已经明白了他的理想是什么了,不是吗?

他说:“我以后还要看这本书。”

他有了自己的生活。他在努力的过着自己的生活。他在与命运对抗过后明白了自己该如何生活。

查理确实是一个人。

“如果有机会,请在后院阿尔吉侬的坟墓上放上一束鲜花。”
本文标题: 献给阿尔及利的花束读后感(《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355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秘密花园这本课外书的读后感150(秘密花园读后感)长恨歌读后感300字(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