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名著读后感(社会学名著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20 13:33: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0

社会学名著读后感,社会学名著读后感,一,社会学理论史论,塞德曼《有争...

社科名著读后感(社会学名著读后感)

社会学名著读后感

社会学名著读后感

   一 社会学理论史论

  塞德曼《有争议的知识——后现代时代的社会理论》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华夏2000

  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选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0

  杨善华主编《当代社会学理论》,北大出版社1999

  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出版社2005

  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

  贝斯特、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

  《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2003

  夏光《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理论》,社科文献2003

  阎明《社会学与中国——一个学科与一个时代》,清华大学

  二 社会学理论原典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弗格森《市民社会史论》

  韦伯 本迪克斯《韦伯思想肖像》、广西师大版韦伯著作系列、其余自查(主要为三联书店版)

  涂尔干 上海人民版《涂尔干文集》及袖珍文库中个别短篇著作

  齐美尔《货币哲学》《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现代人与宗教》 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日常接触》

  希尔斯《论传统》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现代性之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民族国家与暴力》

  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国家精英》《区隔》

  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现代性与大屠杀》《现代性与矛盾性》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意识形态之终结》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

  布希亚《生产之镜》《消费社会》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两卷),《个体的社会》

  福柯《规训与惩罚》、《疯癫与文明》或《古典时代疯狂史》、《知识考古学》(英文)、《词与物》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

   三 相关领域入门史论——必读,然后选择兴趣方向

  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广东人民出版社

  麦克里兰2003《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

  约翰斯通《现代基督教思想》(上下)

  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商务印书馆

  彼得•伯克2001《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朋等译,上海人民

  何兆武等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

  丹尼斯•史密斯2000《历史社会学的兴起》,周辉荣等译,上海人民

  阿普尔比、亨特、雅各布1999《历史的真相》,刘北成等译,中央编译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

  伊格尔斯2003《20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资本的年代:1848—1875》,《帝国的年代:1875—1914》,《极端的年代:1914—1991》

  ……(文学、法律、人类学-王铭铭)

  四 其他

  《余光中谈翻译》、思果《翻译研究》《翻译新究》

  《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学》第一至三卷、《思想与社会》辑刊

  清华社会学系主办《社会学学术社区》网站(含论坛与博客)、《世纪中国》网站、《文化研究》网站

  五 英文阅读第一期(中文侧重点另定)

  Strydom: Discourse and Knowledge: The Making of Enlightenment Sociology

以上是我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周国平散文读后感(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1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周国平《安静》

  这一句就道破了人生中很多事物的意义与精髓所在。人从出生时的懵懂无知,一路磕磕碰碰地走到现在,若没有自我反省在其中,哪里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没有人一出世就懂得了所有自己立人、做人处事的道理。自我省察是积累,点点滴滴地发展。

  时常回头看看,回想自己走过的昨天,“三省吾身”;思考自己心中的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是自己所想要的,所满意的,苏格拉底说:“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寻求一种进步,从过去的“千篇一律”中爬出来,开启自己的下一个新“纪元”;总结曾经的经验,才能让自己逐渐摆脱昨天略带“晦气”的影子,焕发今天的蓬勃朝气……自我省察就是去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但这所说的善于自我省察的人又不同于那种沉浸在过去无法自拔的人,需要边回忆、边思考,要有所想法,要有所侧重。后者只是单纯的终日沉浸在对昨日的苦恼中,颇有厌世、懈怠之意,而自我省察是积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发展自身需要的。

  化用一句禅语说,“我们经历的是生活,可又不是生活。”这样的生活应该就不是形而上学所能圈定的了。生活,就是我们每天所经历的日子,但我们经历生活不是每天数着过去的天数,而是品味每天所经历的人和事,回味生活中所遭遇的情与难。同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道理一样,我们每天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一定也不是为了遭遇而遭遇的,定是有所目的,而有智者善于发现这些点滴背后蕴含的深意来塑造自身。

  同时,如同小时候所的那种每个人都有一颗要寻找的魔法石的故事一样,要用心,要专心,还要坚持。省察也是一样的,要想善于运用生活中的“魔法”,就要先持之以恒,要有信念地去寻找发现它。不然,未经省察的人生就没有意义,或者说,你没有发现它的价值。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2

  似乎每一个假期,学校都回布置读书的任务。好像是我们这些学生除了寒暑假之外,就不会有时间看书了似的。当然,假期所读的书与平时读的完全不在同一档次,毕竟,谁有本事在读完一本科幻小说或是漫画之后能写出合乎要求的读后感?于是乎,我的同学们只好拿起平时只放在书架上冲样子的名著读了起来。

  我却幸运得多了。多亏我的未雨绸缪,厚厚的一本《周国平散文》,让我利用每天中午的时间一点一点蚕食,到放假时只剩下几十页了。我只需趁热打铁,将之读完即可。

  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著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著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他的书或是文章,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著。前者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我读到的,自然是他文人的一面。

  周国平的随笔散文,真正映了“随”和“散”这两个字。每篇文章都透着淡然,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的文章更多地关注自己而不是家国大事,好像就一直停留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境界。这看似不够伟大,用套话说就是“缺少社会责任感”。不过如果以他所制定的修身圆满的标准来衡量,天下之大,那些正行治国之事的“伟人们”又有几个是做到了修身、甚至尝试过修身呢?官吏腐败问题是哪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可如果我们恪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循序渐进的话,哪里还会有贪心官污吏得势的道理?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位置。如果不细心叩问自己的心灵,如何能发现社会早已为自己预留的位置?对于我们,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可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有什么资格口称自己是在探索人生呢?前进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了望的目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周国平用他的散文教给我们把握出世入世的度:即不能不问世事,那是不可能且自私的;也不能沉浸于俗世,迷失了自我。

  如果把攀登人生的高峰类比于登山,那么最佳的状态应该是:肉体在不懈的攀登,步步为营,深陷崇山的掩映之中,灵魂则跳出山外,以旁观者的清澈目光为前进指明方向,永远不迷失。这显然是神仙的境界,凡人想要达到无疑是奢谈。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每次出发之前先问问自己够不够坚定;定期停下来修整,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看看自己的路线是否偏移。“认识你自己”,这是指导精神生活的圣经。

  我希望自己能够秉持这圣经,不忘审视自己。学习的范畴,不只是我们现在体会到的那么浅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明白更多。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3

  在报刊上零星读过周国平的散文,喜欢他的博学和深刻,知道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当代哲学家,著名的尼采研究者。此外还知道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至情至性的男人。

  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收到了一位远方的朋友邮寄来的两本书《周国平散文精选》《周国平人文演讲录》,后一本书比砖头还厚,所以我选择先看第一本。本书按时间顺序选编了周国平1983年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那时他在40岁到55岁之间,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年龄。这些文章都是他用心灵的笔写出来的,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散文。

  周国平在《自序》中说:“我给自己(的写作)建立一个标准:一篇文章,即使不发表我也要写;否则就不写。总之,尽量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写的时候愉快、写完自己看了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一旦发表出来,也一定会有喜欢它的人,即使发表不出来也没有什么。”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谈到读书时说:“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这正是我读《周国平散文精选》时的感觉。

  周国平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袁中郎一样,追求的就是“平淡有味”的境界,娓娓道来,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所说的不是道理,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应该就是“已臻化境”的程度吧。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间、回忆等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因为他已经把对生命的理解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在精神上,周国平是一个很女性的男人,感性,善思。“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在政治场上有时不免显得不通世故,有时不合时宜。”这是周国平一篇文中的句子,我想,他也是在说自己吧。

  最佩服周国平文章中的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尼采、蒙田、拜伦、卡夫卡、爱默生、苏东坡、袁中郎、昆德拉、艾略特、苏格拉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仿佛都是周国平的好朋友似的,相聚在他的家中,说古道今,谈笑风生。周国平说:“文人最难戒的是卖弄。”这话是否有自嘲的意味?好在他的文章在名人名言的堆砌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声音。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4

  我读周国平写的文章,有的就像他对尼采的作品产生一种无比的喜悦一样,我对他的一些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周国平对人生的指导思想很简单,第一条是快乐。我对人生的看法和他是一致的。我们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要珍惜我们的生命,去享受我们的人生,这中间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快乐。生活中不免有许多困难挫折,对待它们,我们当然要选择乐观的面对,而不是痛苦的不敢面对。我们正值青春年华,这是人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快乐是天经地义的。周国平写道,他最讨厌那种说教,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仿佛青春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为将来的成功而苦苦奋斗。是啊,我们总是想到以后会幸福,只要现在付出自己的全力去苦苦奋斗。生命本身就是很神奇的,为什么总要一味地把幸福向后推,而要放弃享受现在生命的美妙呢?我们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拒绝幸福的做法。人只有一个青春期,要享受青春,也只能是在青春期。有一些享受,过了青春期诚然还可以有,但滋味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快乐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做,整天荒废生命,这无异于慢性自杀,快乐也充盈在我们每天奋斗的那份充实感中。这就牵出了第二条指导思想,那就是“可持续的快乐”青春终究会消逝,如果只是及时行乐,毫不为今后考虑,倒真会"老大徒悲伤"了。“可持续的快乐”就要求我们既要珍惜真实的今天,也要适当的考虑快乐的持续性,如此,我们必须靠我们的双手来打下我们明天快乐的基础。重要的是,要使快乐本身不但是快乐,而且具有生长的能力,能够生成新的更多的快乐。什么叫做更多的快乐呢?它应是精神上的享受,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读好书。我们倘若能够通过读书、艺术形成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的身上就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这种快乐时不会变成虚无,它始终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中。这两条指导思想是相辅相成的。顺便提到了读书。如何选书,愉快是基本标准。读书惟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能让我们感到愉快的书就是好书,而无所谓它是不是畅销书。

  他有一段话我非常赞成,“我不否认,读书未必只是为了愉快,出于利益的读书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例如学生的做功课和学者的做学问。但是,同时我也相信,在好的学生和好的学者那里,愉快的读书必定占据着更大的比重。我还相信,与灌输知识相比,保护和培育读书的愉快是教育的更重要的任务。所以,如果一种教育使学生不能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反而视读书为完全的苦事,我们便可以有把握地判断它是失败了。”我们可以形成读书的癖好,读书的癖好与所谓刻苦学习是两回事,它讲究的是趣味。读书癖并不是所谓的“书呆子”重要的是一种读书的感觉,如果每天不读书就像是没吃饭一样,可以说是痛苦吧。我想如果不是想要获得立足社会的技能,那些所谓的“无用的书”可能会对我们有更大的益处。总之,多读书,读好书,听从自己的心,重要的是让自己愉快。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5

  读一本书其实是从标题开始,进而是目录,然后是序言,再才是正文。这本散文集的标题很是普通,对内容的了解要从目录开始。散文是按日期分成几个专题的,从专题的名称来看,很富有哲学的味道。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每一个都可以作为一个命题,而写成一篇篇干涩难懂的文字,但是每一篇散文的标题,都是些贴近生活的内容。有旅游《旅+游=旅游?》、挤车《从挤车说到上海不是家》,还有一些有关生活态度的,《消费=享受?》、《愉快是基本标准》。

  从生活中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哲理,也许准确地说是从我们通常都会需要的情况或是都会思考的问题出发,来谈一些看法。例如在《旅+游=旅游?》一文中,有这样三个问句“恬静的陶醉在哪里?真正的精神愉悦在哪里?与大自然的交融在哪里?”,从一个旅游的现象而引出这样三个问题的思考,而这些思考其实不仅限于旅游,而是我们的生活。

  他的文章不仅是故事加感想的散文,也许是我有短时间看了太多的《读者》,基本上对一个故事加上就是论事的一点评论的八股格式,而大多是些信念、注重细节之类的,写出某个具体的道理,而读者很难有自己进一步的思考,缺乏“可持续发展”性。他的散文至少也是事情加思想,而给读者留下了继续思考的余地。

  他的散文融合了生活和哲学。有他的散文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虽然深刻,但是不干涩。前几日看了几页《苏菲的世界》,虽然把哲学放在了有丰富情节的故事之中,但终究是有“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基本哲学命题,需要集中的思考,也许也有一些对思想的压力,这样的思考是有味道的。但是在周国平的散文中,借生活事件和寻常的命题而思考一下人与自然、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轻松的思考体验。既有一种思考的快乐,又不至于有思想的压力,在我看来,这也是他的一个成功之处。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想,与社会的现象相违背。《何必名校》便是如此的一篇,记得陈丹青有篇《教育的现实和现实的教育》,主题显然一致。但是陈丹青是借中美教育之差异而同批中国教育体制,也许是因为此文作序的需要,而《何必名校》则是通过自己小时候经历的描述来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周国平散文,甚至包括今日在看的随笔集《人与永恒》,都是从自身出发,通常用第一人称(我在摘抄中有一段评论),更具主体性,而少一些排他性。也许有对现实的坦然。

  也许他的散文的出色之处在于从普通的命题出发,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而带动了我的思考。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6

  周国平是我很喜爱的作家。看他的书是高三时候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他的书陪伴我整个的高三生活,用思考与哲理给我浮躁的心情增添一股沉静的清泉。周国平的散文集《安静》,对比昔日的“守望”和“朝圣”,似乎来得更为纯粹和彻底。我喜欢《安静》,不仅缘于这个诗意化的词语,更是惊羡“安静”这样一种境界。周国平在书中说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在的虚名浮行的诱惑。”正是这种对追求的执著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安静的无比珍贵。

  依照通常的情况,安静这个命题到了哲学家手里,总会演绎成生存与死亡的挣扎。然而在周国平却能轻而易举地将安静的氛围融入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行文字,让我刚打开书页,就已经不能释手。在周国平的随性抒写下,安静成了一种天然的存在。年龄长久的提炼和沉积,让其内心更为充盈,使其生命摆脱浮躁而逐渐趋于安静。也正是因为如此,注定了安静不是一种瞬间的偶得,而是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最美丽的惊喜,这是一种成熟人生的境界。

  所以,我一般都会选择在深夜读周国平,点一盏台灯,泡一壶香茶,跟随他去寻找安静。

  安静不是一瞬间的偶得,安静需要心灵的创造。在书的目录里,我发现了久违的亲切话题:幸福、艺术、执著、平淡、智慧、死亡、存在……书中处处遗留着哲学和散文的痕迹。这两者时而平行,相互对望相互倾慕;时而相交,绽放出无声的思维火花,令人心旷神怡。书中,他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所关切的世间感悟的词语外壳上,没有一个“安”字,也没有一个“静”字,但它们都毫不例外地与安静的距离最短。周国平所期待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充满乐趣的安静。生活中只要有乐趣为伴,我便不会感到寂寞难耐,因为我会觉得,这安静,怎么品味都别有情趣。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7

  最近,读了周国平的散文集,里面优美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它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叫《等的滋味》的文章。文章以“人生有许多时光是在等中度过的”开头。的确,从我们成为胚胎的那一刻,我们就等着出生;从我们出生后我们就等着长大;从我们长大后,我们就等着接触新的事物。我们无时无刻在等。

  等的滋味同样也是不同的。或幸福,或悲伤,或烦闷。但唯一相同的是,等的人都是处于被动的一方。等的可拍就在于此,对于自己等的事完全不能支配,对于其他的事又完全没有心思。

  等在不同的`角度上也不同。等在命运之门面前,等的是生存和死亡;等在生计之窗面前。等的是柴米油盐。因此人们对不同的等的感觉也不同。

  其实,我们等的最终就是死亡,但是人们似乎忘了这一点而在等着别的什么。就是这种思想,才让我们不断地,去追求,去创造,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使自己在等待死亡的时间里有是可做。

  所以,等不仅是排着队向前走,它同时也在催促着我们去做更多的事。

  在这本书里还告诉我许多,生与死的意义,生命的名字,失去的价值。它使我更加理解人生,更看透生命的本质。我也在读这本书中,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我相信,只有多读书,我们才能了解更多。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吧,我们的生活也一定能在此中得到充实。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8

  周国平说:新年伊始,我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愿望。我希望在离城市很远的地方有一间自己的屋子,里面只摆几件必要的家具,绝对不安电话,除了少数很亲密又很知趣的朋友外,也不给人留地址,我要在那里重新学会过简单的生活。

  周国平的话,道出了我的心声,也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虽然,这种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对自己而言不太容易实现。但却可以随心所欲的大小变通。譬如,现在正值大年初二,就可以放弃回自己的安乐小家,强烈要求在娘家多值班几天。利用春节的几天大假,过一个简单安静的生活。这几天里,就干脆放弃和朋友一起喝酒聚会,放弃一起去豪情的唱歌,也放弃自己最近最喜欢的呱呱读书,就这样专心陪伴最亲爱的妈妈,和妈妈说说话聊聊天,陪妈妈看看电视做做家务。待妈妈休息时,自己还可以静下心,弥补前段没写的读书感想。何乐而不为。

  这会儿,初二晚上九点。白天孩子都回娘家,人的大聚会,整整热闹了一天。现在妈妈躺床上休息了。我也可以欢欢喜喜写读书感想了。妈妈家好安静啊!真好。

  我本来就属于不喜热闹的人。有时虽然处在热闹的人群中,但人在心不在,思想却不知游离在何方?心远地自偏,喜欢安安静静做好本职的工作,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闲暇时光去欣赏自己想欣赏的人和事。从不喜欢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也不喜欢把人和事复杂化。喜欢简单的做人,喜欢专一认真的做事和生活。

  此刻,手捧着浓浓的咖啡,呆呆的望着妈妈家的天花板,自己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也认真读着自己灵魂的这本书,更寻求着心情的宁静。这时候看起来自己很寂寞,但,其实不!这简单的生活,即使算是寂寞,那么,这种寂寞的感觉,真好。

  突然想起一首歌:寂寞使我如此美丽……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9

  好久不读书,或者说好久没有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读完过一本书。终于,我把周国平的《安静》读完了,并且还想再读一遍。读过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和《各自的朝圣路》,但我更喜欢《安静》。

  序言中,周国平表示了对世俗名利的拒绝。他说:“我不是一个脱俗到了拒绝名声的人,但是,比名声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回到我自己。”一个意识到必需找回自己的作家,当然值得期待和尊敬。

  周国平是中国社科院的哲学教授,又是一位作家。他的文字中,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安静》里既有读书笔记、游记,又有讲演稿、随感录等,看似杂芜却是一片纯静。

  作者通过《安静》给我们讲述人生的真谛,讲爱与关怀,讲他对社会、对生活的种种思考。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所关切的世间感悟,没有一个安字和静字,却给读者构筑了一个宁静的世界。

  周国平说:“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现实的确太热闹,我们早已习惯了在现实中奔忙,从不曾拥有这样一份安静和从容。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利益驱动,对物质的欲望高于一切。连学术界这样本应成为净土的地方也变成了名利场。要远离人群中的欢乐和疯狂,远离灯红酒绿的确不易。可见,安静多么珍贵,守得住安静又是多么的不易。

  周国平是一位崇尚简单生活而又牢牢守望内心田园的人。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身居闹市而不为所扰,内心平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静。有内在精神世界的饱满,才是丰富笃实的人生。

  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又让周国平完成了一种内在的超越和突破。

  这本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散文集,是那么质实,让我在安静中品味人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1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我热爱书籍,因为读书仿佛是与高尚的人在对话,我从中获益匪浅。我仰慕名人严谨的逻辑与细腻的情感,在他们的作品中,我感受到的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或喜,或悲。在阅读时,我感到自己仿佛已经变成了作家的血液,在迅速流动,贯穿每一个角落,而那些文字仿佛变成了细胞,在我的血液中遨游。我喜欢这种感觉,可以说是迷恋,而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周国平。在他的世界里,我深深沉迷。

  悲观

  周国平的散文极为细腻,富有哲理。但是现实生活中,命运仿佛对他不公。他女儿出生不久,刚开始牙牙学语,便夭折了。为了表达自己的悲痛、自己的遗憾、自己对女儿的爱与祝福,他写成了一部回忆录。我们可以想想,当周国平面对病床上只会喊“疼”的女儿自己却束手无策的时候是怎样的感觉。“心非木石岂无感”,一般人已经临近崩溃了,何况是心理如此细腻的他。他内心深处将会泛起多大的波澜?面对自己的至亲至爱,他内心将会承受多大的打击?不知有没有资格,我想说:“我懂”。

  执著

  在他的散文中,我懂了许多的道理与哲理,他有许多作品都劝勉大家人生要有执着的精神。他说悲观只是一时的,人生总要执着。执着会拯救悲观,执着在人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人能否有机会来实现人生的价值。生命需要执着,是的,任何生命都需要执着。执着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他说悲观主义是一条错误的路,冥思苦想的人生是虚无的,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反而失去了生命的乐趣。但是他也说,并不能一味的执着,这样也会离智慧越来越远。当时,我还不懂。

  超脱

  我不理解他的那句话,但是我后来明白了。一个人不能一味的执着,这样便会产生悲观,悲观的心理产生愈多,就愈不能执着。这怎么办呢?他说就把自己分成两个,一个让他去执着,不顾一切;另一个则现实,让现实去生活,让执着去追求,超脱一切,变得忘我。

  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存在着。那便是我心中的周国平。在他的世界,我深深沉迷。

女史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女史》是一本由杨典著作,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347,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史》读后感(一):一本“她们”的书

一本“她们”的书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非常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所谓男为阳,女为阴。男、女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阴阳平衡,社会才会和谐发展。无论是男权森严的封建社会,还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为女子书”似乎还是一件不上台面的事儿。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浩如烟海,专门记录女性的书籍,多为讲究女性三从四德一类的《列女传》等书,很多女子湮没于尘埃,或被他人捎带写上几笔而已。女性为阴阳两极中的一半,这一半理应得到重视。

这一部《女史》,便是用学识和哲思拨开层层迷雾,为那些默默无闻的女子专门书写的阴之书。作者杨典,作家、古琴家、画家,出身音乐世家,著有《随身卷子》《琴殉》等。跳跃着的文字犹如被拨动的琴弦,一弦一柱,有诗人的缱绻,也有作家的睿智。为本书平添一笔瑰丽的色彩。

《女史》中所记录的女子多为那些被忽略的女性。“尤其那些真实存在过、又被忽略的女性,并尽量从女性的角度写。”人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位伟大的女人。男人创造的价值,也包含着女性在背后默默无闻的努力。而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却是男人。值得注意的是,“越是残酷的大时代、大环境,往往越在小女子的身上才得到深刻体现。”为什么要写女人,显而易见了。

大时代下,小处着眼。杨典以诗歌为载体,多种写作手法熔于一炉,尽可能再现了流落在人间或明、或暗之处女子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她们的胭脂泪,惆怅,离愁,嫣然笑,还有她们的红酥手,樱桃口,雪皓腕,小蛮腰,将之映刻在时间的齿轮,不会让她们随风而去。

不会随风而去的还有很多年轻生命的陨落。贞节已经是古代女子的头上的紧箍咒,在《奔询》、《宫询》中,死去丈夫的妇女要守贞,如果死去的人是皇帝,则要殉葬。守贞的人中,自毁容颜的有之(割鼻,挖眼,断发等),孤守阁楼的有之(自夫死始不再见人),更有甚者绝食、投缳、投渊殉节。而在近现代女性中,金兰盟的集体跳海,自愿嫁水鬼的年轻女子,更有兼具科学文化知识的烧炭自杀。而在国外,被刑讯逼供致死的美女间谍玛塔-哈丽,在精神病院泯灭了灵魂的“前半生是艺术与爱情,后半生是黑暗的”天才女雕塑家卡米尔?克洛岱尔……女人的一生,谁又能说得清?生为女人,是幸还是不幸?在兄弟是手足,女人如衣服的观念中,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又何其无辜?

如诗的笔调中,是女性之美,也是女性之悲。其简练的言语中,是悲悯的本性。狷介个性中,而又不失关怀。因“ *** ”而写女人,因“空与虚无”而释放天性,透过爱与欲,是如济癫和尚一般的彻悟人生。这独特的写作方式,道出了千万女子的心声,女人是史,也是诗。

《女史》读后感(二):唯有女子才懂诗

初读杨典,翻开《女史》,就像误入大观园的刘姥姥,见书页间多奇事,作者书写形式轻盈,行间却沉重。杨典自述此书取名“女史”二字,不仅包含了《周礼》中的原意,囊括古今中外史实中真实存在的女性代表,无论身份,无关地位,皆将其收录书中,打乱时空顺序而“杂于一”。这样的成书方式,让杨典的《女史》多了几分古意,形神上皆靠近明清盛行的笔记体,将转瞬即逝的灵感融化于诗的载体之中,是诗歌,也是故事,更是一幅幅活生生的女性惟妙之肖像。

杨典对于女性的认识,绝非将其如传统归为胭脂俗粉,亦不将其过分高蹈如阳春白雪,而如其所言:“永恒的女性,引我们另辟蹊径”。而纵观整本《女史》,亦可称作为一次另辟蹊径的尝试。为了更好地表现这个世界的真实人情模样,杨典选择书写女性,无差别择选各类知名女杰或无名良人入文,无论是女作家还是女杀手,在杨典的笔下,皆占据了一席之地。诗歌的体例与女性气质契合得行云流水,跳跃而感性的语言用以描绘女子琐碎的生活状态与细腻的情感十分妥帖。虽然其表为字字珠玑的小短诗,其里表现得仍是意蕴丰富的人生故事与颇为厚重的时代背景。阅读《女史》的过程中,注释的品读亦不可或缺,骈散结合,不拖沓不模糊。这样的安排自然极为巧妙,用书中一语概括便是“因为只有女人才懂诗”。

读罢全书,最为难忘的并是不他笔下提及的那些在史册留下名字的传奇女子,如曾与张爱玲并称女性解放四大才女的石评梅抑郁早逝,或是清末义和团一代女首领“林黑娘”,抑或是曾经赫赫有名的“影贵妃”里芬斯塔尔,希特勒眼中“日耳曼最美的女人”。相比这些闪耀的光辉与轰烈的陨落,寻常女子的默默抗争更具有一种深沉而略带伤感的诗意。在《女史》中,杨典不止一次书写了集体自杀的女性,蒲鲁东云:“爱就是死”,对于介于懵懂与觉醒之间的女性,选择自戕,成为了一种悲壮的生命姿态。杨典一则写道“金兰盟”,提及民国时期福建惠安“豆蔻年华,具有姿慧”的妇女却在“夜阑人静,明月当空”之时将死亡审慎思索,随后毅然决然与姐妹们一同赴死。而另一首诗中所表现的,是上世纪末的香港,接二连三的女子烧炭而亡,与19世纪活跃于意大利的秘密政党异曲同工。然而,这些自尽的女子却“从不懂民族主义,也不关心化学或意大利,但她们在为内心秘密的自由而革命。”

在《女史》中,能够体会到一种融贯古今、超越地域的天马行空,或然一瞬的不凡,遍入有关女子的诗中,余音袅袅,芬芳怡人。

《女史》读后感(三):万千女史轻轻梳

万千女史轻轻梳

——读杨典《女史》

杨沐

这本桃花色封皮名叫《女史》的书就在桌子上了。从知道它到握在手里,只两天。书内纸张挺括,文字方正而小,排版朴素考究,一付让人放心阅读的模样。一下午加一个晚上,347页“女史”灌下,接下来好几天,脑海里乒令乓啷、桃粉血黑。也思忖,对另一性别得有多大好奇才需用一本书来清理?特别当作者更响亮的身份是画家、琴家时?写一本书大凡是因为:有惑需解;有话要说;有利可图。作者是因为什么呢?“女史”,古代指女官名;中古代后代指一般有知识的女性;到现代,亦可指女性史。这套原本一百零八则,出版时删至一百零一则的分行文本,究竟侧重哪个呢?

“女史箴图,书蠹艳异”,这是全书、也是第一则《色鬼》篇的第一句。这一则中,作者列举了上官婉儿、贺双卿、德龄公主这些古代名女;又列举安德烈耶娃这般外国名女;中间穿插说到一位“她”,这可能是诗人周围的人:“我以她优雅的坐姿为政治”;也说回到自己:“你们反体制时,我则反自己”——这一格局大约就是《女史》的格局:典籍、正史、野史、逸闻中奇异女子的小传;对国外某奇伟女子非凡片断的评说;记忆中某位“她”的惊鸿一瞥;以及作者本人在阅读典籍、写作《女史》过程中内心流变的轨迹。

把这些分行文字说成某位女史(间或也有男子出入,但行为多奇异)的“小传”或评说,则简陋了杨典的意图和文本。统揽全书,首先使笔者好奇的是作者选中的人和事:人么,多选择 *** 、命运多桀的名媛、僭越的师姑、女特务以及被各种势力和名目压制的女性;事么,也选取的多是些奇事:烝、尾犯、厌炮;似乎作者相信:“善只是重复,恶才是创造。”从著书的角度说,“家庭妇女”是一样的,家庭之外的妇女各有各的不同。著书则选其不同罢。

新异的还有杨典选用的、或者说创造的文体。它的结构是正文和注释两部分。正文以史料、典故、引用语和诗句架构。它分行书写,遣词造句时语、意基本不变形,即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直接说什么,它被评论家归为“诗歌”,作者本人似乎也认同这一归类,理直气壮地认为“叙事就是抒情”。比正文更广大、繁复且耗时耗力的,是每帧正文之后的注解,它不仅仅指明资料来源、注释,还有作者的认识和再创造。比如第七页,“吴庭艳”条目:“……在我看来,如高尔察克、蒋介石、汪精卫、李承晚、吴庭艳(家族)、保大皇帝与柬埔寨的朗诺等人,是有前后序列与传承关系的,绝非独立现象。研究他们是一代人的共识。……”这几十字已不限于注解,而是提供了作者研究的视角和对这类问题的认识。这些注解丰富和拓宽了诗歌的内涵和外延,使每一首诗都站在古今中外史料的中心,“宛若建筑在少女中的乌托邦”。因其丰富的索引和注解,《女史》被称为女性博物志实不为过,它完全可以当作“另一部女性史”来读。

写作本身有清理和治愈功能是不言而喻的,而它是双向的只有写作者才体悟。不知《女史》从开篇到第一百零八则历时几年,但我分明感觉到,开篇时尚有戾气的作者从外围,绕着圈子,一个一个寻找他书写的对象,也找寻了解另一性别的突破口。他在描摹、解读和重新梳理古今中外那些“女史”时,不仅丰富或解构你原有的女性形象,作者也在浩大的索引、备注中越来越沉入和谦虚,同情和体恤,在叙事中节制地滴洒。杨典的文字既尖利、准狠,又带点“大和”式的锐利的色情(而不是南宋式的 *** ),行文中,其用笔之艰深、心底之厚道,让笔端那些命运多舛、名声多义的女子,有了被理解的可能;而他个人视角叙述的奇异事件,也仿佛被重新开了一次光,浮出典籍。

和杨典网上认识多年。点点滴滴知道他出生音乐世家,自幼学提琴、古琴、习国画,善书法篆刻,练太极。拳是没见过,其它几艺样样出手不凡。他似乎每天轮番在这几样技艺中释放才能,每隔一旬半月就推出一批作品。远距离揣摩,这种生活方式很符像百十年前的中国文人:晴耕雨读——一边读书,一边有感慨和认识就写出来,著述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地里的种植和出产,只要精心侍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产一批果实。《女史》的这些篇章大约是从庞杂文字中选取一些的?它离读书很近,离作者很近,但离读者不一定很近,毕竟站在六楼的书写者要让三楼的读者靠近,是一件可能性不太大的事。写书三动力,相信《女史》为获利而书还不如相信另外两个理由,但能不能有第四种写书理由:著述(包括弹琴、作画)只是与一件美事相互陪伴度时光?作者用博览强记及触类旁通,加上此时此刻心绪的及时捕捉和有力书写,其实就是过日子,就是与时光优雅地共处。

最后一则《执箕箒》的头句是:“女史箴图远,书蠹艳异奇”,与第一句只多两个字。这前后呼应的布局使《女史》走了一个圆,仿佛是,作者的内心也走了一个圆——从“色鬼”到“执箕箒”从心境到内容上都是回归。有创造力的人总是螺旋上升,已然看到,作者已男子气十足地“老虎磨牙”了。

最后存一点疑:除了琴棋书画拳、小说诗歌电视剧,杨典是否还懂中医?古代文人一般都读医书,能给自己和家人开药……有机会我得问问。

二〇一五年十月十六日

于苏州

书评人简介:

杨沐(1964—)当代女诗人,作家,原籍江苏,现居海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协五届理事。现任海南省地矿建设有限公司工会主席。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出版有诗集若干,及小说《飘逸的海岛》《双人舞》等。曾获第九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小说类二等奖。

《女史》读后感(四):每个女子都是一部历史

能书擅画,吟诗作文,又抚得一手好琴,杨典活脱脱一个古画里走出来的魏晋狂士。而这狂士,非但不以为“举世无谈者”,反而甘为粉黛裙钗的解语者,倒有几分曹芹溪、李松石的风度。

《女史》是部别样的随笔集。“女史”一词,兼有知识女性和女性的历史两重含义。纵观全书,既像是杨典博览群书的读书笔记,又似灵光乍现的惊鸿一瞥。体式不拘的现代诗和杂记中,短句连结,片断纷杂,满是引用和譬喻,倒像诗中女子亲自口述,各人性情可见一斑。而杨典,远遁其后,将原委写成注释,娓娓道来。

怎样的女性才能入史入传或者被演绎呢?古今中外的女性题材作品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杨典关注的却不只是轶事不绝于耳的历代名女人,“无论是知识女性、传奇女性或者不知名的民间女性、被侮辱与被歧视的女性,还是个人身边的女性等”,皆可纳入这部随笔。他的选材标准,用英人克莱夫·贝尔的话来说,是种“有意味的形式”。如同画家挑选模特,五官美丑尚在其次,举手投足间的风情和引人遐思的气韵才更重要。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维弥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雷诺阿的《小艾琳》,大抵如是。换言之,入册的女子未必惊艳、未必有才,却定是动人的。她们可能让读者想起自己生活的某个片断,想起读过的某本书、遇见的某个人,想起曾经的梦想和渴盼,想起某种幻灭却真实的存在。于是,那些女子从书中走出来,因着触动进驻读者心中。

娜杰日塔体贴地守护着如惊弓之鸟的丈夫曼杰斯塔姆,两人的二重唱像是一幅母子图,诉说着女人的细腻和坚韧。洒扫庭除的家庭主妇,有她们不为人知的苦乐喜悲,当大丈夫立誓扫除天下,杨典却说:“单一个厨房就大如宇宙,你怎么擦都是擦不完的”。热播剧集《芈月传》的原型本也是女中豪杰,以房事喻政治,深谙治国与治人之道。民国时期集体自戕的惠安女,状似无奈消极,又何尝不是用她们自己的方式抗争着礼教?两岁女童小悦悦车祸无人顾,引发无数道德诘间,视若无睹的路人们,杨典赠以“行尸”二字。

相同的际遇、相似的想法,能让两个人惺惺相惜,逾越时空。不独是书中人与读者间的共鸣,杨典常常将两个或几个女子的故事串联在一处。胡兰成的东瀛恋人一枝与南唐小周后,女词人顾太清与张爱玲、膳祖、梵正与女厨子、随园女弟子们……穿插的引述及评论,恰似穿越时空的对答,读者的唏嘘和怜惜仿佛多了一重,也深了―重。

有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常和另一个人的名字成双出现,譬如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夫人、陈寅恪之妻唐筼、陆小曼之于徐志摩、还有无数的夫人们和殉葬的宫女们。但她们并非男性的附庸,她们有自己的作为和贡献,足以令须眉侧目。蔽日的阴云掩盖了她们的名讳,却掩盖不了书者皆知的《笔阵图》,掩盖不了回眸间的绝代风华——杨典要堂堂正正地为闺阁立传。让她们用自己的故事来诉说吧,情深如许,执迷如许,或许还夹杂着欲望和弱点,但那就是真实的女子的故事、真实的历史,因其丰富而完整,因其真实而动人。

百余篇文字,说不尽世间女子之万一,故有补遗再三,追述不尽。而作者之女的童言稚语透着灵秀与敏捷,作为收篇,道出:今日的女史,未来的女史,正酝酿隽秀的句子,如流淌的历史之河,绵延不绝。

闺中从来历历有人,不甘也不忍被湮没。每个女子都是一部历史,知之者是注书人。

——乙未年读杨典《女史》

《女史》读后感(五):一部女子生命史,也是悲剧史

汉字的“她”是个新字,白话文初期才被刘半农创造出来。历史上的女性就是如此无足轻重,甚至没有一个字用来专门指代。她们隐身在男权的阴影下,消失于历史的主语中。所幸,她们的数量足够庞大,她们的色彩足够浓艳,终于能在历史的底稿中留下几抹红色,也使杨典的这部《女史》有迹可寻。

初读杨典煞是惊艳,想到在北京这个现代都市的一隅,有个中年男子移灯就座,焚香、抚琴、参禅、书画,竟如穿越而来。不过,他的思想决不为古代所容。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这个男权世界已不值得再写了。而越是残酷的大时代、大环境,往往越在小女子的身上才得到深刻体现”。 “女史”二字,原为古代女官员,后泛指知识女性,而杨典的《女史》则是地道的一部女性史书。只是这史书不拘一格,古今中外、正经野史交错参杂,所涉女子凡几百人。这几百人中并无武则天、李清照这等太过有名的女子,因她们已被文学、影视渲染得足够清晰,而杨典只想让更多被忽略的女子在他的笔墨之下显影。

女子不擅数理似乎自古已成定论,谁能相信《经星辩》、《地球比九重天论》、《勾股三角解》、《月食解》这些书竟出自27岁的女子之手?王贞仪,清代女数学家、杂家和诗人。“通星象、精历算、工诗文、通医理和绘画,甚至还懂得气象学”。不仅有“言晴雨丰欠辄验”,还能用吊灯、圆桌、镜子等为工具,悟到日月之食,甚至写出《葬经辟异序》质疑古人的风水学都是骗术。据传她的著作多达64卷,但大多散失。“天才”二字,她当之无愧,只是这位天才,与她的同行祖冲之、张衡相比,未免太过无闻,这与她的女子身份有关乎?无关乎?又或者因她在历史上停留的时间太短?29岁病故,可是天才的宿命?

书中如王贞仪这般被人忽略的女子不胜枚举。英勇抗击洋人的“红灯照”首领林黑儿,才华被情人罗丹嫉妒的法国女雕塑家卡米尔·克洛岱尔,为领袖欣赏却对领袖说“你在人民和国家面前犯下大罪”的苏联女钢琴家尤金娜,及至被窝阔台召集在草原,让男人随意瓜分的4000多名“最卑贱的女人”……如此繁杂的女史,用的却是极简的诗加笔记体,三言两语,便涉五六女子,无博杂的知识储备,断不能如此。需知杨典书香世家,从小博览群书,杂史笔记,不可胜数。若无详细的注释,普通人是难以读懂这部《女史》的。

杨典所记女史,并无任何价值选择。才华卓绝者,离经叛道者,惊世骇俗者,诗人、 *** 、间谍、杀手、艺术家,皆少有评论,但列史实。而无论何种女子,结局竟多孤老、疯狂、自杀、横死、流亡,或者失踪成迷,几无圆满者。想来也是,但凡循规蹈矩相夫教子,得以安稳度日的女子,又何足以为书人记录,为我们所知呢?不,即便平凡女子,亦有可能因守节、殉葬、被掠夺等不能圆满,只因太过“正常”,她们的名字不为人知罢了。女子的生死就是如此不由自己掌控。波伏娃《第二性》扉页上的写着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名言:“女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知这是种不幸”,可是,她们真的不知道吗?

也许正是这种“不幸”与悲惨,打动了杨典的禅心,使我们看见了这些被淹没的女子。这既是一部女子的生命史,也是一部女子的悲剧史。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欢迎约写人文社科类书评。 QQ175108258(请注明“约书评”)

《女史》读后感(六):著书唯剩颂红妆

这是一本奇特的书,首先奇在它的体裁。如果单看书名,会以为是又一本像安意如等人所贯长的散文风,但其实不是。每一篇文章,像诗又不像诗。虽如现代诗一般排列,却又并非完全抽象,很多篇带有叙事成分,如作者自己所说:“本书所涉及的体裁,大约包括了笔记本、散文体、新闻体、索隐体、对话体、戏剧体、古诗体乃至短篇小说体等。从多元化的角度来解构‘女史’这一文化母题和社会现象。但本书的主要气质仍是遵循诗与笔记体的风骨。”多看几篇,便会知道选择这种体裁是作者最容易表达自己的方式。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主题,一次归类:或颂扬女子个体,如赛金花、尤金娜、董小宛;或描写女子行为,如房事、殉情、下厨等;亦或摘录佛经、生物学、哲学等对女子的理解……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哪怕运用古诗中的引典注释方法也不能说尽,更何况还有作者自己的情感想要抒发。如若想细写,一个主题甚至可以写一本书。由此观之,用诗与笔记体来点到为止,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其次奇在它的内容。自后现代主义兴起以来,对大叙事与大历史的批判便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从妇女史的角度来质疑这些主要以男性为主导的历史叙事便是最为常见的手法之一。本就是“小”叙事,作者又偏偏为了“避嫌”,只写那些鲜为人知的女子。但是,不出名不代表那些事情没有发生过。也许恰恰通过这些以前从未听闻的奇女子与轶事,我们才更深刻地了解到女子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所具有的非凡胆识才华和所遭受的痛苦折磨。

《周礼·天官·女史》云:“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是“女史”二字的最早出处。后来该词不再特指女官,而指一般知识女性,恰好也是“女子历史”的缩写,用于此书,一语双关。作者杨典,为当代作家、古琴家,学识所好使其文字沉静而有古意。不过,作者在文中以历史学家陈寅恪(晚年曾著《柳如是别传》)自况,说“著书唯剩颂红妆”,其文自是有对女子的赞颂,更像是以女子明志,这也许是男作家写女子摆脱不了的非议。

本文标题: 社科名著读后感(社会学名著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322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读后感大全500字草房子(《草房子》优秀读后感500字)墙上的脚印读后感200字(《墙上的脚印》读后感有哪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