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 读后感(第六悲怆交响曲的理解和感想作文)

发布时间: 2024-02-13 17:48:4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0

柴可夫斯基——我感我思故我在回旋不绝的柴可夫钢琴第一和翻江倒海的柴可夫第五交响曲。,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扑涌而出的旋律激情四射,引人遐思,伏...

柴可夫斯基 读后感(第六悲怆交响曲的理解和感想作文)

柴可夫斯基——我感我思故我在

回旋不绝的柴可夫钢琴第一和翻江倒海的柴可夫第五交响曲。

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扑涌而出的旋律激情四射,引人遐思,伏尔加河,西伯利亚,江河奔流,岩浆迸发,能想到的俄罗斯大场面尽情来吧,略过脑海,恢宏,壮丽,连绵起伏,一望无垠,所有能想起的类似词句都堆砌过来也不嫌多,我的感想就是,擦,今晚就冲这一个乐章,来的也不亏。话说柴可夫真的忧郁吗?这个乐章可是听不出来,果然年轻无敌,33岁的作品不会有翻江倒海的苦涩,就如同第五不能重复钢一的激情。

第二乐章,俄罗斯田园牧歌,想起契诃夫笔下的庄园田野,俄罗斯少男少女。

听完第一乐章,发觉犯了个错误,不应该坐到第二排,往后坐几排,音效恐怕更好。下次注意。

第五交响曲的整体感受就复杂得多,第一乐章由来,据说满马路的乞丐都在哼唱这个节奏,所以柴可夫拿来入了交响乐,也许他只是单纯喜欢这个节奏,或者乞丐的某些特质触动了他?我却总是担心柴可夫是不是开始思虑命运的嬉戏,看似玩笑性质的跳跃节奏,谁知道哪天哪位就跟乞丐做了好伙伴?后面几个乐章记忆有些混杂了,第二乐章吧?草木林立,波光闪闪,光辉洒下,银月初升,仙之人兮纷纷而临下,既塑造了仙境,又是仙境之音。闭上眼,就可以忘我,睁开眼,仙乐已过,节奏突变,恍若隔世。第三第四乐章,挣扎往复,海水里沉溺,旋流暗涌,起起浮浮,翻天覆地,沉入海底。太阳升起,照射到心中,身体已经不存在了,思维也多余,感受,感受就好了,乐曲,旋律,可以带给你一切,也可以掠夺走一切。一切都是满满的,一切又都是不存在的。

记起年轻时看过关于柴可夫的一部影片,剧中年幼的柴可夫赤脚穿睡衣疾奔过家中长廊,一路嚷嚷着跟妈妈求救:那个旋律一直追着我,一直追着我不肯放。我理解了,他的脑子里就是装着无穷无尽的旋律。
听完柴可夫跟马勒回想对比,结论:柴可夫是我感我思故我在,马勒是我思我感故我在。

如何评价柴可夫斯基?不要复制的

到十九世纪的下半叶,柴可夫斯基和同时期的“强力集团”五位成员一起,继承俄罗斯民族乐派奠基者格林卡开创的事业,成为俄罗斯新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虽然在西方引起不同的评价,认为他追随德、法风格,缺少民族性,但俄罗斯人民热爱他、尊崇他,斯特拉文斯基曾说过:“他是我们所有人中最彻底的俄罗斯人”。他和“强力集团”的艺术趣味与追求是有不同,但他们以各自所擅长的方式,共同为俄罗斯音乐做出了贡献。柴可夫斯基作为俄罗斯的作曲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十分注意广泛地吸收西欧音乐的创作技巧,他所关注的题材不是英雄性的史诗、俄罗斯帝王的功过,而是现实中普通人的情感体验;不是群众性宏伟气魄的大场面,或奇妙、富于幻想的神话故事,而是作曲家本人“经历过或看到过的”,能使柴可夫斯基自己“感动的情节和冲突”。这种突出强调个人主观意识的创作思想,体现在他的大量作品里,使他的音乐创作具有独特的个性,以其感情的强烈起伏和诚挚动人为最突出的特征。
在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创作中,最著名的可以说是《悲怆(第六)交响曲》。这是他生前最后的一部作品,被人称做“天鹅之歌”,意味那天鹅临死前最美的歌。而 “悲怆”这个标题,是柴可夫斯基在作品完成后,再考虑加上去的。他在与友人的通信、谈话中,屡次涉及到音乐作品的标题性问题,对那些“不表现任何内容,只无谓地玩弄和弦、节奏和转调的交响曲作品”很反感,从这个意义上,他不反对把自己的作品视为“有标题性的”。但柴可夫斯基强调:“这个标题却绝不可能形诸于文字……交响乐不是应该表现难以言传的、出于内心要求而一吐为快的那一切吗?”因此“悲怆”这个词汇,仅仅是交响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的总体概括,并不能以此标题来简单图解整部交响曲。在动手写第六交响曲的前一年——一八九二年,柴可夫斯基已构思了另一部标题交响曲,题名为《生活》,还为它拟了提纲:“第一乐章全是激情、满怀信心、渴望有所作为。应该写得简短。(末乐章死亡是破坏的后果),第二乐章是爱情,第三乐章是失望,第四乐章则以生命的熄灭来结束,同样,也是简短的。”就是说,柴可夫斯基曾想写一部有关人生——青春、爱情、老年、死亡的哲理性交响曲。这部交响曲没有写下去。但用音乐来表现作曲家对人生的体验与思索的意图,并没因此放弃,而是渗透在一八九三年第六交响曲的创作构思中。柴可夫斯基自认为《悲怆》“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好的,最真诚的一部”, “毫不夸大地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心灵都放进这部交响曲了……”。

柴可夫斯基留下了什么给我们

柴可夫斯基留下了什么给我们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又译为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广大知识阶层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
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罗科主题变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纪念伟大的艺术家》、交响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

欣赏柴可夫斯基<悲怆>德感受是什么?

最好还有背景..作者介绍..内容...表达德感情...创作时间等....
本曲大概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本曲首演于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后,作者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本交响曲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写了人们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作者所体现出的这类情绪,实际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国末期,俄罗斯人民处于一种被压抑状况下的真实心态。
  本曲虽属于标题音乐,但决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殊个人的感情描写,只是以抽象手法表现人类共同具有的悲怆情绪而已。因此有的乐评家认为,本曲不应视为纯粹的标题音乐。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慢板,转不很快的快板,b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序奏为慢板,低音提琴以空虚的重音作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区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乐器则如叹息般地继续。乐曲自开始就笼罩在一种烦躁不安的阴沉气氛中。主部的第一主题快速而富节奏感地奏出,给人以苦恼、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后乐曲的速度旋即转成行板,第二主题哀愁而美丽,有如暂时抛却苦恼而沉入幻想中一般(片段1)。本乐章的终结部十分柔美、温和,旋律在平静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谜一样的结尾。
  第二乐章 温柔的快板,D大调,5/4拍子。自始自终 一贯单纯的色彩,其构想似乎来自俄罗斯民谣。5/4拍子的分配方式为, 各小节的前半部分为二拍,后半部分为三拍,形成了不安定而又稍快的音乐,全乐章呈现出昏暗、低迷的状态。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节奏,却又荡漾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片段2)。
  第三乐章 甚活泼的快板,G大调,4/4拍子,谐谑曲与进行曲混合而无发展部的奏鸣曲式。这一乐章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人们四处奔忙、积极生活的景象,有人认为这一乐章体现出作者对过去的回忆。本乐章第一主题为谐谑曲式,轻快、活泼,与前两个乐章的主题形成对比(片段3)。 乐章的第二主题很像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族舞蹈音乐——塔兰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战斗般的感觉,但这一主题在进行曲般的旋律中,并没有明朗、快活的气息,反而呈现出一种悲壮感。 这一主题旨在表现人类的苦恼爆发时,所发泄出的反抗力量(片段4)。 此部分略经扩展后,再次出现诙谐曲主题而达到高潮。紧接着进行曲主题再现,乐章的终结部便在进行曲主题片断堆积的形态下强烈地结束。
  第四乐章 终曲,哀伤的慢板,b小调,3/4拍,自由的三段体。 本乐章的主题极为沉郁、晦暗(一般交响曲的终曲都是最为快速、壮丽的乐章,而本交响曲正相反,充分强调了“悲怆”的主题),悲伤的旋律在两声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片段5)。 本乐章在无限凄寂当中结束。这一乐章正如本交响曲的标题,描写人生的哀伤、悲叹和苦恼,凄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怆之美。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人物评价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
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柴科夫斯基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古典”作曲家之一。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激情,乐章抒情又华丽,并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这些都反映了作曲家极端情绪化、忧郁敏感的性格特征——会突然萎靡不振,又会在突然之间充满了乐观精神。
柴科夫斯基对过上“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与他的同性恋天性的矛盾,使他一生都充满了痛苦的挣扎,这亦反映在他的音乐里,尤其是晚期的交响乐作品中。
在柴科夫斯基的大部分音乐里,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他将民族文化与西方交响乐传统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尽管柴科夫斯基结识了“强力集团”,但是他始终没有加入任何一个民族主义团体。
柴科夫斯基曾写道:“至于我对音乐里俄罗斯元素的关注,是由于我常年生活在异国。在我年幼的时候,俄罗斯民族音乐无法描述的美丽就已经充满了我的生命。”

本文标题: 柴可夫斯基 读后感(第六悲怆交响曲的理解和感想作文)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189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红楼梦第二回合读后感作文(红楼梦第二回品读感悟100 字)读了小黄鱼明白了的读后感怎么写(读了小黄鱼明白了什么道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