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传读后感总结(浅谈肖邦钢琴感悟)

发布时间: 2024-02-01 08:28:1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7

浅谈肖邦钢琴感悟字数1500字,说说个人看法,耳畔又响起了肖邦的夜曲,每当这恬静,略带伤感的旋律飘进的脑海,我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停下手中的笔,走...

肖邦传读后感总结(浅谈肖邦钢琴感悟)

浅谈肖邦钢琴感悟

字数1500字 说说个人看法
  耳畔又响起了肖邦的夜曲,每当这恬静,略带伤感的旋律飘进的脑海,我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停下手中的笔,走进另一个世界。这世界只有两个灵魂在游荡,其余的空间完全被音乐充斥着。就像安妮沙利文用手指把世界介绍给海伦 凯勒,肖邦用他有魔力的手指,为我讲述他的忧伤,他的快乐,他的爱情,他的仇恨,他一切的一切.
  远处传来雨声与钟声合奏的《雨滴前奏曲》,那是指引我们踏上马约卡岛的前奏吗?而眨眼间,我们已经走在野花和青草织成的绒毯上了,雨滴渐停,绒毯在雨后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映射着我陶醉的面孔,也映射着肖邦忧愁的双眼,这是我听到他的叹息声之后才发现的。看见他手里紧握的装有波兰的土壤的玻璃瓶,我明白了一切。华沙沦陷,奋起革命的挚友们被残酷镇压,父母兄妹们安危难卜...我默默的感受这份痛苦,不禁想起了发生在100年前的一幕幕悲剧,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南京大屠杀...我尽量控制住了悲哀,毕竟这些是很久以前的事,然而眼前又浮现了弥漫在南斯拉夫和伊拉克上空的硝烟...
  突然,肖邦心中沉积已久的愤慨爆发了,他攥着通红的手指,仰天大叫:“波兰,我永远爱你!“话音刚落,我已经听到了一声爆炸似的和弦,紧接着是滚滚如滔滔江水般的音阶。肖邦沸腾的热血加热了周围的气氛。他对侵略者的愤怒,他对革命的热情,连同他完全属于祖国的热血洒向他的手指,他曾经温柔的手指,现在几乎要将琴键砸烂!
  然而对于肖邦这样一个精神脆弱的人,发泄过后,剩下的只有悲哀和绝望。
  马约卡之行没有给肖邦带来快乐,最终我不得不随他回到巴黎。才华横溢的他很快受到上流社会的欢迎,拜访者纷至沓来,但肖邦仍觉孤独,他需要的是安静,是远离尘嚣的静谧。感谢上帝创造了黑夜,肖邦才能作为真正的肖邦而活在人世。每当夜深人静,肖邦打开思绪,让它随着轻柔的夜风飘向远方,飘向他心中最牵挂的华沙,飘进思念他的人的梦中。这时,愁思凝华成了乐章,月光如水洒在黑亮的钢琴和肖邦苍白的脸上,而肖邦如水的旋律淌过人们的心田,使每个人都感到阵阵的酸楚。我想到了肖邦“钢琴诗人“的称号,的确,独坐高楼,面对冷月无声的他,不就是一位婉约派诗人吗?从他黑白相间的唇齿中,我听到了美丽动人的叙事,听到了哀怨深深的夜曲,那些跳跃在五线间的黑色精灵,似乎也在为他们的主人流泪。
  肖邦走了,带着对祖国的牵挂,带着对革命的不舍,也带着他诗人的灵魂,走了。留给后人的是不朽的乐章和感人的祖国情结。有人说他的音乐是毒药,我猜那人是受不了肖邦音乐中哀伤的基调,而这种哀伤作者本人真情的自然流露,是纯净的,从某方面说它也是美丽的。
  多愁善感的肖邦,多愁善感的钢琴曲,只有多愁善感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意味。

肖邦传的内容简介

1810年10月1日,肖邦一家来到了华沙,便在华沙定居了下来。热拉佐瓦・沃拉是弗里德里克・肖邦的出生地,不过他只在那里生活了7个月便离开了,后来他也只回去过几次,而华沙才是他生命的摇篮,才是他成长的地方。
华沙――多么美妙的名字,多么壮丽的城市。在它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多少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相传在遥远的古代,这里是一片浓密的原始森林,林边有一条大河蜿蜒流过,那就是维斯瓦河。在河的左岸,有一块南北纵向的高地,一条溪河从西向东穿越森林直泻而下,流入维斯瓦河。有一天,一对年青的猎人夫妇来到此地打猎,他们一见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便在这里开劈出一块空地,盖起了茅屋,从此在这里定居了下来,他们在此过着男耕女织、狩猎渔樵的生活。这对夫妇男的叫瓦尔,女的叫沙瓦。后来又有一些人看到这里土地肥沃,林密鱼多,也都迁到了这里,这里渐渐成了一个村庄。为了给这个无名的村庄起个名字,他们便把最先在这里落户的这对夫妇的名字连接起来,成了瓦尔沙瓦,也就是华沙(那是后来根据英文转译而成的)。
在华沙众多的传说中,有一则关于美人鱼的传说,让弗里德里克和他的姐姐路德维卡百听不厌:那是在遥远的古代,维斯瓦河――这条波兰人的母亲河,从上流冲积下来的沃土把玛佐夫舍平原滋养得土肥物丰。可是在河里却出现了一个妖魔,时常兴风作浪,残害其他生灵,不仅闹得鱼虾禽兽不得安宁,还威胁人类的安全和生存。突然有一天,从波罗的海游来了一条美人鱼,她逆流而上,一直游到了华沙这个地方。她看到妖魔在这里肆无忌惮地残害生命,便义愤填膺,发誓要清除这个妖魔。于是她一手拿剑,一手拿盾,和妖魔展开了厮杀,最终把它消灭了。从此维斯瓦河风平浪静,人们安居乐业。但是,美人鱼依然守护在维斯瓦河上。每当黎明初露,河上便响起了美人鱼的美妙歌声,歌声响彻天际,她是在唤醒沉睡的人们起来工作,辛勤劳动。她还经常手持剑盾巡视在维斯瓦河上,保卫着华沙人民的安宁,因此华沙的人民便把美人鱼看作是自己城市的保护神,为她在维斯瓦河畔树起了塑像。如今在华沙的古城和维斯瓦河畔,都屹立着一座一手持剑一手拿盾、英姿飒爽、令人肃然起敬的美人鱼塑像,供人瞻仰。华沙美人鱼的传说在弗里德里克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华沙也从一个小村庄渐渐变成了一座大城市。成了玛佐夫舍王公的都城。1595年,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把波兰首都从克拉科夫迁到了华沙。他在古城边建起了一座豪华壮丽的皇宫,他的继位者又为他在皇宫旁建起了一座高高的像柱。从此,华沙便成了波兰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嗣后它有过令人炫目的辉煌,也有过悲惨的遭遇,多次被外国侵略者占领,甚至遭到摧毁。但在弗里德里克出生的时候,华沙却获得了暂时的独立,成为华沙公国的首都。
随着弗里德里克的两个妹妹伊莎贝拉(1811年7月9日)和艾米丽亚(1812年11月20日)的来到人世,肖邦一家六口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尼古拉为了增加收入,使生活过得更宽裕一些,便于1812年获得了炮兵和工兵学校的教授职务,1815年又获得了军官预备学校的教职。1813年,由于尼古拉的教学有方和学校领导的器重,便由一般的教师提升为华沙中学的“法国语言和文学”教授。

肖邦是一个怎样的人

  肖邦是19世纪著名的波兰作曲家, 钢琴 家,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肖邦是一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肖邦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肖邦短暂的一生当中,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舞曲,并且在当时社会上,肖邦和他的乐曲都受到了追捧,可见肖邦本身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在肖邦流传下来的舞曲当中,大多数都是钢琴曲,并且范围涉及到了民谣、夜曲、圆舞曲等多个方面。并且肖邦的钢琴曲由于曲风优美,他本人还被称为是浪漫的诗人,这几乎是对于一个作曲家的最高评价。

  爱国是贴在肖邦身上的另外一枚标签。说到了肖邦是个怎样的人,就不得不提肖邦的爱国如家,在肖邦生存的那个年代,波兰由于受到了外来国家的压迫,民族内部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这让他的发展逐渐停滞,而肖邦和一大批的爱国主义人士一起,把波兰的解放看做了自己的事业,并且为之不断奋斗。

  虽然肖邦参与的一系列民族斗争接连失败,并且因为华沙起义,肖邦被迫远走,不能再回到祖国的土地上,但是肖邦还是时刻关注这波兰的斗争,这种种让肖邦在后世,和居里夫人一起,成为了波兰国家和名族的一张名片,也让更多人因为爱国而记住了这个才华横溢的作曲家。
  肖邦爱人是怎样的女人
  肖邦最早时候曾经爱恋过一位女同学,那还是他在华沙生活的时候。肖邦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位女高音,但是肖邦当时很内敛,没敢表达自己的感情。肖邦去巴黎的时候,那位女生送给了肖邦一首小诗,诗里表达了隐隐约约的爱意,但她对肖邦到底有没有爱恋,世人并不知道。在她七十岁高龄的时候,她读到肖邦写的爱慕自己的信件,双眼不住地流泪。肖邦爱人里应该有这位女生的一席之地。

  肖邦在法国名气很大,他凭借自己的音乐才华创作了很多曲子,赢得了很多巴黎少女的芳心。肖邦在巴黎的时候与自己的同班同学相恋了,但是这场恋爱却遭到了他未来岳父的反对,并且他的未来岳父还是他的钢琴老师。最终,他的这场恋爱无疾而终。这位同班女生可以算是肖邦爱人。

  肖邦后来名气越来越大,他在巴黎邂逅了很多女性。肖邦最后邂逅的一位女性是一位女作家,这位女作家很有个性,她虽然是女性,但是有些事情做得比男性还要出格。她有自己的情夫,会抽烟,肖邦与她接触的时候,逐渐喜欢上了这位女作家。这位女作家是肖邦的最后一位爱人。

  肖邦后来为了这位女作家还去了西班牙。这位女作家需要在西班牙的海岸养病,而肖邦去了那里以后,自己的 咳嗽 却转换成了 肺炎 ,最终这种 疾病 夺去了他的生命。肖邦为了照顾自己爱人的病情,去了西班牙,却使得自己的病情变得更重。
  对肖邦的评价
  一提起肖邦,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曾经谱写出来的那一首首乐章。作为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肖邦的一生当中,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音乐,而这些乐曲除了在音乐节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以外,对于肖邦本身而言,更是让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肖邦出生在波兰,但是当时的波兰由于受到了大国的压迫而瘦弱不堪,作为一个有着爱国主义的公民,肖邦参加了华沙起义,起义失败以后,长期定居巴黎,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祖国,给后世留下了一个爱国、有名族主义的形象。

  对肖邦的评价还可以参考他的创作经历。肖邦是一个有音乐天赋的人,他在创作当中把波兰的民间音乐和钢琴结合在一起,作品大多如诗如画,因而,在当时,肖邦又被称作是“浪漫的钢琴诗人”。这几乎是对于一个钢琴家的最高评价了。一方面浪漫就是说肖邦在自己的创作当中,不断地加入了浪漫的元素,另一方面,用诗人来形容一个音乐家,就是在称赞他的作品像诗歌一样让人陶醉。

  除了音乐以外,爱国是肖邦身上的另外一张名片。作为一个为爱国主义者,肖邦在世人眼里和哥白尼、居里夫人一样,都是波兰名族的象征,因此对肖邦的评价,是不能丢掉他爱国这个优秀的品质的,而肖邦本人不仅参加了波兰的民族起义,还为了国家的独立,被迫终身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国。

肖邦有什么样的精神

  肖邦的音乐精神
  在19世纪的编年史中,肖邦(1810--1849)被称为“钢琴诗人”
  ,这是一个恰当
  的称号。他那孕育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构成了钢琴这一乐器的黄
  金时代。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完全
  是他自己的,人
  们绝不会把他的风格与其他人的相混淆。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
  是唯一把他的创
  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从一开始,他就把想象力献给了键盘,
  他在这个狭窄的
  范围中创造出一个世界。他的天才甚至把钢琴的局限性也转变为美的
  源泉。不能演奏
  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当然是钢琴的主要局限,肖邦却巧妙地克服了
  这些局限。对于
  现代钢琴风格的形成,他的功绩是不亚与任何其他音乐家的。肖邦用
  踏板把低音部相
  隔很宽的和弦持续下去,形成萦绕着迷人旋律的音群。他告诉学生:
  “必须让每个音
  符都歌唱起来。”在他的音乐中,精致的装饰----颤音、装饰音、轻
  盈的过渡句---
  魔术般地把那些单音延长了。所有这些总是安排得很自然,音乐几乎
  象是自己歌唱出
  来的。
  肖邦有很多作品至今仍是钢琴家的演奏曲目,这是值得注意的。
  他的夜曲----正
  象这名字所含有的意思一样,是夜晚的歌曲----带有各种不同的忧郁
  色彩,这些曲子
  通常是三部曲式。他的前奏曲都是幻想的片段,有些有一页长,有几
  首只有两三行。
  他的练习曲是教学用的最好文献,在这些乐曲中,钢琴技术也变得具
  有了诗意。他的
  即兴曲奇异而有变化莫测,但它们却都圆满无缺。他的圆舞曲反映了
  沙龙里的鲜艳色
  彩和娇媚姿态,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心灵舞曲。他的玛祖卡舞曲取自波
  兰的农民舞曲,
  显现了他青年时代所见到的理想景色。
  在大型作品中,肖邦写了四首叙事曲。这些乐曲是有宏大结构的
  史诗,象是游吟诗
  人讲述的传奇。他写的波兰舞曲再现了一种庄严的情感,这是波兰贵
  族向国王欢呼时跳
  的列队舞蹈。这些舞曲具有英雄性的曲调,回荡着战斗中的铿锵声,
  颂扬了英雄的功绩。
  这位民族的诗人使同胞们记起祖先的光荣,加强了他们渴望自由的愿
  望。《摇篮曲》、
  《船歌》、《F小调幻想曲》的谐谑曲都显示出肖邦在他的艺术中在
  他的艺术中达到了顶
  峰。《B小调奏鸣曲》、《降B小调奏鸣曲》和《E小调钢琴协奏曲》
  、《F小调钢琴协奏
  曲》都完全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
  肖邦在20岁时就完全形成了他所显现出的风格,他不象一些大师
  如贝多芬或是瓦格
  纳那样长期的思想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肖邦与同时代的舒曼
  和门德尔松一样,
  在风格上是真正的抒情诗人。这三个人去世都很早,他们都用青年时
  代自发的抒情性达
  到自己事业上的顶峰,他们是浪漫主义第一阶段最杰出的代表。可以
  说肖邦在他的成熟
  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件是凭借传统技巧和曲式写成的。肖邦没有象舒
  伯特那样忍受过贫
  困和轻慢,也没有想舒曼那样忍受过精神病的折磨。虽然他一生享有
  盛名,与那个时代
  最著名的一些艺术家友善,但致命的疾病使他过早地逝世。当他在3
  9岁去世时,他留下
  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钢琴文献。
  肖邦的大量作品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包括技术性的练习曲两
  集,每集12首,分
  别于1833和1837年出版,以及无作品编号的三首。每首练习曲提出一
  个技术性的难题,
  常用单一的动机加以发展。它们在多方面概括了肖邦对钢琴技术的可
  能性的想法。但它
  们不仅仅是练习曲,也是一系列已具雏形的抽象音诗。
  第二类包括用小型、亲切的曲式写成的作品,其中有24首前奏曲
  、19首夜曲、4首即
  兴曲、14首圆舞曲、10首波兰舞曲和55首玛祖卡舞曲。波兰的旋律和节
  奏对肖邦风格的影
  响在波兰舞曲和玛祖卡舞曲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们是波兰的民族舞曲
  ,用三拍子的斯拉
  夫节奏音型和民歌式的旋律写成。这种简单的舞曲结构常被扩展成幻想
  曲和音诗。肖邦最
  出自内心的乐曲是夜曲和圆舞曲。夜曲是伤感情绪的无言歌,它用分解
  和弦伴奏上方的抒
  情旋律写成。
  第三类包括用较大型的自由曲式写成的作品,其中有4首谐谑曲、
  4首叙事曲和6首幻
  想曲。叙事曲和谐谑曲揭示了肖邦使用大型曲式进行创作的能力。显而
  易见,他是把叙事
  曲这一名称用于器乐曲的第一人。他的全部叙事曲都用四分之六或八分
  之六拍子写成。其
  中,他任意地借用了现成的奏鸣曲、回旋曲和歌曲等曲式结构去创造这
  一新的、史诗性的
  体裁。
  在这三大类作品之外,肖邦创作了三首奏鸣曲,其中的一首B小调
  (Op.58)最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与当时的流行习俗相左,肖邦没有一首乐曲被标上一个
  奇异的、浪漫色彩
  的标题。作为一位创造富有表情气氛和情绪的大师,他拒绝把音画用在
  他的作品之中。
  肖邦还有两首乐曲属于另一类型:F小调幻想曲(Op.49,1840-18
  41)和波兰舞曲幻想
  曲(Op.61,1845-1846)。这两首乐曲也是肖邦的不朽之作。
  肖邦几乎全凭个人的努力学习钢琴。他是一位卓越的钢琴家。他的
  演奏以精致细腻、
  美妙动人的音色和富有魅力的表现力著称,但是缺乏力量。人们常批评
  他弹奏的声音在音
  乐会大厅中显得过于柔弱。他特别喜欢在友人之间演奏。他清楚地意识
  到自己没有象李斯
  特那样对广大听众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在这方面他很羡慕他的对手。
  肖邦的作品没有真正的先例可援。他的风格是个人的、浪漫主义的
  ,与古典世界完
  全背道而驰。它们不依靠正规的大型曲式,也很少表现出结构感和均
  衡感。他的作品是
  随意的、幻想的、雅致而迷人的。美妙的旋律和闪耀的和声交织成适
  合与它们本身的曲
  式。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反复,有时只用少量的装饰就给反复增添了
  兴味。肖邦的作品
  给人以来自即兴创作的错觉(这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所渴望能做
  到的事),但事实
  上,肖邦是仔细而有 意识地把它们创作出来的。
  虽然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革新力量,但他从来都不是稀奇古怪
  的或炫耀自己的作
  曲家。他的音乐表现出的情感幅度很大:从伤感到洋洋得意的全有,
  但他反对空洞的炫
  技性作品。
  肖邦的作品从来不是复调音乐,而是带“伴奏的旋律”。肖邦的
  旋律来自他从波兰
  带来的对祖国民间歌舞的回忆,但是,对他来说,纯属个人触发灵感
  比这些现成的素材
  要多得多可。他那装饰音很多的长乐句往往具有声乐的特点,缠绵悱
  恻、回荡翱翔,最
  后似乎只得无可奈何地结束,但音虽消失,意犹未尽。
  肖邦旋律中装饰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属于一种完全新颖
  的类型,与那种音
  域狭窄、紧紧围绕着主要音乐的古典装饰音迥然不同。它们快速灵活
  、激动奔放的音流
  往往一直冲到钢琴的尽头,又重返到它的起点。它们以大量极为丰富
  多彩的经过音群的
  形式出现,却似乎从来不打断旋律的进行,而是与之融为一体。它们
  灿烂辉煌,变化多
  端,非常悦耳动听,但却并不冲淡那些始终是最基本的东西----旋律
  线和表情。
  肖邦的经过音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在这方面,他在钢琴音
  乐中引进了大量的
  新颖手法:不同音程的双音经过音群、八度经过音群,以及随意变幻
  的各种经过音群,
  其间引进了最不符合调性的经过音。这与那种古典风格的经过音大不
  相同,后者多限于
  表现用不同方式分隔的音阶。
  肖邦作品中“伴奏部分”的特点在于既有精心选择的和声,又
  有用来表现这些和声
  的精雕细刻的音型安排。这已不再是那种纯属调性的和声了。我们
  可看到当半音进行不
  在旋律的本身出现时,往往会出现在低声部或中间的声部。倚音、
  经过音和不谐和音层
  出不穷,而一个别具风味的和弦可以在这种音乐中产生表现力极强
  的效果,这在肖邦之
  前没有一个人能够相信和声本身会具有这样的能力。
  肖邦的和声有时引用密集的和弦来表现,但用得很少。这种和
  弦的音程通常要比过
  去的宽大很多。这已不再是从前那种密集的和弦了,手指跨度很大
  ,它们很自然地包含
  “十度”音程。肖邦最喜欢用琶音,远甚于用和弦,并运用各种不
  同的音型。这些音型
  包含了曲调,利用各中手法来表现和声,这种手法比传统的“分解
  和弦”和古典派单纯
  使用的那些伴奏效果极为单调的几种刻板音型要丰富得多。这就产
  生立刻一种前所未有
  的融洽、柔和、优美的效果。
  肖邦作品的节奏是非常鲜明的,也是很有力的,但又极其灵活
  自由。这已不再是古
  典主义的严格节奏。在他的音乐中,自由节奏是个很重要的特色。
  肖邦是个浪漫主义者,但不是一个革命者。他象舒伯特和舒曼
  一样,也尊重传统。
  即使在他的创造革新中,也从未有过与过去决裂的大胆想法。他没
  有李斯特的那种大胆
  的魄力。
  肖邦有着一种浪漫主义者的狂热性,他在自己的灵感中自我陶
  醉、留连忘返,以至
  陷于不能自拔的境地可。他重复这种灵感,甚至超越了原来自然达
  到的限度。他似乎不
  愿看到这种奇迹或者令人心醉的幻境消失。他希望永远不要回到现
  实的尘世中来。
  在肖邦的艺术中,浪漫主义的风格丰富多彩,使得他的后继者
  们看来似乎一切都已
  为他们做下了准备。肖邦的模仿者们和追随者们充斥于19世纪下半叶
  ,直至20世纪仍未
  绝迹。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仍然未能摆脱肖邦的魔力,尽管他
  们继承肖邦,而写
  出的都不过是一些昙花一现的作品;同样是在肖邦创作思想的影响下
  ,在李斯特、瓦格
  纳,并于一定范围内在勃拉姆斯等人的身上却产生了创造性的反应。
  没有肖邦,19世纪
  下半叶的音乐是难以想象的。他的独创性是那样的强大,每个乐思、
  每一乐句都有其独
  特的魅力,或许没有任何其他作曲家能象肖邦那样容易从其作品中辨
  认出作者的。这样
  的独创性是不可能模仿的。斯克里亚宾的前奏曲复制出来的只是肖邦
  前奏曲的某些外貌,
  而不是其本质,它们的本质是在人的最隐秘的心弦上引起共鸣。肖邦
  感情的幅度广阔得
  惊人,从轻淡的、太空般的愁绪到炽热的光芒和赞歌般的意气风发应
  有尽有。他的音乐
  思想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使人猜想在它们的背后有隐藏着的标题,但
  它们的性格刻画从
  来不是描绘性的,甚至也不是史诗性的,它们只是一些纯粹的抒情性
  的自白。
  肖邦的钢琴艺术风格显然是受到胡梅尔和费尔德的重大影响,但
  它却是完全新颖的,
  肖邦是使现代钢琴变成他的唯一可能的表现手段的第一位大作曲家。
  李斯特的技巧是建
  立在肖邦的技巧之上的,不过肖邦一直紧紧依靠着纯粹的钢琴艺术,
  而李斯特则开拓立
  式钢琴的色彩和管弦乐的功能。
  肖邦是一个只有当外界触动他的神经和情绪时才去认识外界的作
  曲家,他讲的是自
  己,写的是自白。他的忧郁和感伤散发着一种迷人的气息,因为这一
  切都是在生活中体
  验过和真实感受到的。在他的音乐里,“世纪病”和“世界痛苦”无
  论如何强烈,却从
  来没有造成支离破碎的印象,因为这位艺术家一直对此保持警惕。肖
  邦之所以偏爱舞曲
  的形式,不仅是因为它们具有鼓舞情绪的作用和青春的新鲜与生动,
  而且是因为它们还
  有着深刻的象征性的意义。在社会的嘈杂混乱之中度过了他的一生的
  这位寂寞的艺术家,
  靠着这些舞曲活跃了他那孤寂的创作想象。
  他的舞曲完全不象古典舞曲那样总是多少有点刻板和拘谨,而是
  以感情在乐曲中
  统驭着一切。这是些热情奔放的舞曲,不仅仅是生动活泼、形式优雅
  、姿态高贵而已。
  这是些属于浪漫派的舞曲,它们表达了人类所有的情感:欢乐、痛苦
  、顺从、温柔、
  忧郁、爱情、自豪、愤怒、直至受屈辱的爱国者的那种英勇慷慨之气
  。
  在肖邦的身上,母亲的血统占着优势,他是在自己的音乐中强烈
  地突出斯拉夫民
  族气质的第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从此以后,斯拉夫民族的因素归入了
  欧洲音乐的主流。
  在肖邦充满战争气氛的波兰舞曲中,波兰民族的血液沸腾得格外有力
  ,那矫健勇猛而
  拱起的旋律犹如折弯的钢刀;骑士般的玛祖卡舞曲闪烁着火热而辉煌
  的姿态;甜蜜的
  柔情和风趣的卖俏贯穿在圆舞曲中。他抒发感情有时象魔鬼般地神秘
  莫测,有时又象
  水妖般地令人销魂,但却永远是温暖而慈祥的。通过他的抒情而成为
  一种普遍语言的
  灵性在他那些光辉灿烂的练习曲中获得了最大的胜利,而夜曲则是他
  在孤独中的梦幻,
  他向静夜倾诉着一个人最恳切的渴望。他虽在表面上是幸运的宠儿,
  实际上却和他那
  浪漫主义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也是一个饱经生活苦难的人。
  肖邦的浪漫主义虽然明显不是德国的浪漫主义,但是我们必须把
  它与舒曼和门德
  尔松摆在一起,因为在精神上他是他们的兄弟,并为他们所爱戴,所
  理解,而他和他
  的巴黎环境(除了李斯特和海涅是例外)的关系是从来不甚亲密的。
  肖邦比门德尔松
  更加忧郁而多情,也更加富于幻想、敏感和激昂。在创作手法上,他
  比舒曼更加稳健。
  肖邦是最纯真的浪漫主义钢琴抒情诗人。
本文标题: 肖邦传读后感总结(浅谈肖邦钢琴感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919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水浒传关于宋江的读后感600字(水浒传宋江读后感600字)爱的教育读后感400(爱的教育读后感4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