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读后感50字(欧亨利小说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1-29 16:06:0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6

欧亨利小说读后感,【篇一:《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因为我们学了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我们对欧·亨利有了一些了解。老师就为...

亨利读后感50字(欧亨利小说读后感)

欧亨利小说读后感

   【篇一:《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

  因为我们学了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我们对欧·亨利有了一些了解。老师就为我们推荐了一本书---《欧·亨利短篇小说》

  欧·亨利,美国作家,和莫泊桑、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之王”。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白菜与皇帝》等。

  欧·亨利的写作非常有特点。他的结局常常出人意外,但是又特别合情合理。被人们叫做“欧·亨利式结尾”。

  这本书里的短篇小说,个个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是《爱的牺牲》和《证券经纪人的浪漫故事》。

  《爱的牺牲》,讲的是一对情侣,一个叫乔,一个叫德丽雅。他们互相瞒着对方打工挣钱,作出牺牲。其实,做出牺牲的原因,都是他们之间的爱。

  《证券经纪人的浪漫故事》,讲的是一个证券经纪人和他的速记员结婚了。结果证券经纪人因为太忙,把这事儿忘了,结果向速记员再次求婚。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证券经纪人工作认真。

  在这本书里的人物,个个性格不一样。有的善良,有的暴躁……

  从此以后我一定要读更多更好的书,长更多的知识!

   【篇二:《欧·亨利小说》有感】

  “我是为面包而写作的。”欧·亨利说,虽然欧·亨利是位著名作家,但是他的生活依然拮据,正因如此,欧·亨利才能了解到人生困难时的艰辛。贫苦算什么,困难算什么,他们依然互相关爱对方,因为他拥有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爱。

  读完《麦琪的礼物》我才明白爱有如此温暖,主人公德拉为了给丈夫杰姆送圣诞礼物,把自己美若天仙的长发剪掉并卖了20元替杰姆买了表链,而丈夫杰姆却把自己的手表卖了买了一套发梳送给德拉,但交换礼物时,彼此都惊呆了,礼物没有任何作用了。但这时,空气中弥漫着爱的芳香,他们都为彼此献出了自己珍贵的礼物,这难道不是爱的滋味,爱的关怀吗?

  《爱的牺牲》让我真正体会到爱的力量,一对喜爱艺术的夫妇,背景离乡来到纽约,却因生活艰难,难以施展报复。于是妻子便教起了音乐,丈夫则卖画。然而,爱就从这里渐渐扩散。原来,夫妇俩互相欺骗了对方,妻子在洗衣坊里烫衣,丈夫为了能让妻子教音乐在洗衣坊里当烧火工,看到这一刻我的眼泪涌了上来,爱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篇三:读《欧亨利小说》有感】

  有人说读书有什么好处,那我来告诉你,读书能让你在低谷时逐渐步入高潮;能让你在悲伤中感到一丝愉快;让你在无聊时感到有趣。这就是书的魅力。欧亨利是美国的短篇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二十年后》等,曾被评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王。”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麦琪的礼物》,这里讲述了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忍痛割爱互赠圣诞礼物的故事,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赞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纯真的爱情。

  《警察与赞美诗》也是我喜欢的小说之一,讲述的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流浪汉苏北,因为寒冬想去监狱熬过,所以犯罪,但没有如愿,最后他在教堂里被赞美诗所感动,想要从新开始,改邪归正的时候,警察却将他送进了监狱。该小说展示了当时美国下层人民无以为生的悲惨命运。

  通过这两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美国人民悲惨的命运和生活的艰辛。

  富兰克林说过:“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让我们的知识丰富起来吧!

   【篇四:读《欧·亨利小说》有感】

  契柯夫、欧·亨利、莫泊桑这三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想必每个人都知道,作为世界三大小说之王的他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沧桑。我有幸读到欧·亨利的小说,心情无比激动。

  欧·亨利,原名为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王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有人说,欧·亨利小说,最吸引人的是他的出其不意的结尾。说实话,起初我也被小说的结尾深深吸引,因为他总是在你认定了结局时出其不意的给你惊喜。

  在欧·亨利的笔下,每个人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富人的贪婪,穷苦人民的善良;社会的黑暗……当翻开《麦琪的礼物》时,我不由得为这对年轻夫妇感到悲哀,两人昔日感到彼此珍贵的东西到现在却成了无用的东西;但我又为两人感到欣慰,因为他们得到了比表链和梳子套装更珍贵的`东西——爱。

  我用一丝惋惜翻去麦琪给予的礼物,展现在眼前的是《警察与赞美诗》,文中的苏贝想去监狱熬过冬天,几次惹是生非。当听到赞美诗想改邪归正时,却被意外的逮捕。这出乎意料的结局,令人感到捧腹又心酸。

  欧·亨利的作品中,幽默代替了酸楚,流露出自己对被命运捉弄的穷苦人民的悲惨情绪。

   【篇五:读《欧·亨利》有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生的方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想精密,见解精辟,道德高尚。那些内容粗糙,杂乱的“劣制品”完全就可以不读。最近我们读了一本名叫《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的书,让我记忆深刻。

  欧·亨利出生于1862年9月11日又名奥·亨利。欧·亨利的“欧·亨利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会在情理之中。

  欧·亨利的小说中我很喜欢《最后的常春藤叶》。本篇小说写了一名很穷的年轻画家得了重病,天天什么也不干,也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她坚信自己会死,每天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数着院里一棵老常春藤的叶子落完了,自己也就该死了,可一位老画家贝尔曼听到后就很想救她,于是在一个晚上,她在院里的墙上画了一片叶子的故事。读完后让我特别感动的是画家贝尔曼,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一位年轻画家琼珊的命,令我十分佩服。其中还有一篇文章叫《麦琪的礼物》意义也十分美好。

  在圣诞节的前一天,贫穷的德克拉想给大夫一个惊喜,于是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了,换来了20元钱,给丈夫买了一条白金表链,可丈夫因为也想给德克拉买礼物卖掉了自己的手表,买了德克拉想要的那一套梳子。可没想到他们卖了自己最贵重的东西可没换来什么。这可能就是爱情吧,为了自己心爱的不惜卖掉自己最贵的东西。

  在往后的日子里还要读更多有趣的读,让我们一起迎接它们的到来。

《小亨利》读后感

      《小亨利》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有一个小男孩,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

      有一天,他妈妈病倒了,小亨利求仙女来帮忙,可仙女真的来了,现在仙女的所有法术也治不好他妈妈的病,仙女就对小亨利说:“你的妈妈得了一个很严重的病,我的法术治不了他,你只能去对面的这座山上采集一个叫生命草的药物。”

        于是小亨利当天就出发了,因此仙女感到很欣慰:这个小男孩能不能上这座山呢?以前上山的人都遇到了危险。小亨利遇到了乌鸦、小鸡和小青蛙。他帮助了这些动物。就继续前进啦。走着走着,他要遇到了一个老爷爷,老爷爷叫他把麦子收割完,听了老爷的话,小亨利把麦子给收了回去,一次就得到了一个树志,老爷爷说:“当你和我饥饿的时候,这个树枝,就可以帮到你。”说完老爷就消失了。

        小亨利走啊走啊,遇到了一个巨人,巨人给他说:“只要你把这块葡萄园给割掉,榨成汁,我就可以让你过去。”于是小亨利就把葡萄园里的葡萄给割掉,榨成汁,巨人就给他了一根火柴,对小亨利说:“你把这根火柴一擦,你想要什么东西,它就会给你变出什么东西。”

      最后,小亨利就找到了生命草,拿上生命草,走了一年就回到了家,小亨利把生命草的汁挤入碗里,倒给他的妈妈喝,他的妈妈一喝生命草的汁,就恢复了过来。

        从此,小亨利就和妈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勇敢、坚强、善良,坚持到底就会有所收获的!

亨利福特自传读后感

  最近读了【亨利·福特自传】感触颇深,以前对于亨利·福特的了解只限于知道他是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也只知道他发明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关于他本人,关于他对于创业的经历知之甚少。最近读了他的自传后,打心底深深佩服和尊敬,他的经历、他的经营管理理念、他对生活和事业的看法在经历一个多世纪后看来仍对现在的人们有深深地启示。我不得不说亨利·福特是一位真正具有企业家一精一神的伟大管理者。以下是节选的一段话:

   一、对未来毫不畏惧,对过去充满敬意。

  一个害怕未来、害怕失败的人,会使他的行为处处受到限制,失败是更富智慧的行为再次开始的唯一机会,诚实的失败并没有什么不光彩、丢人的`是害怕失败。

  过去的一切只有对进步指出了可能的途径和方式时,才是有价值的。

  峻、不要理会竞争。

  不论是谁,如果能将一件事干得更好,就应该由他去做这件事。试图不让另一个人从事商业是犯罪——因为他为了个人得利益而企图降低别的条件——用权力而不是智慧。

   三、把服务置于利润之前。

  没有利润,企业就无法存在。获取利润并不是注定错误的,诚实经营的商业企业不可能得不到利润回报,但利润必须依靠良好的服务而获得,它不能是基础,它必须是服务的结果。

   四、生产不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它是这样一个过程:以公平的价格买进原料,以可能最低的成本把这些原料转化成可消费的产品,再把它交给消费者。赌一博、投机和损人的交易只会阻碍这一过程。

  这是亨利福特为顾客服务的四大原则。在今天看来,这些原则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和产业的变革而失去其现实意义,反而因为此而更具智慧和指导意义。希望亨利福特的经原则能对现在的企业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

有这么一个人写的小说,他没有侦探小说的神秘,没有塑造显赫的大人物,但他笔下的每一个普通的小人物都让我们在含泪的阅读中绽放温暖的微笑……他就是欧亨利和他的短篇小说。以下是“《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

因为我们学了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我们对欧·亨利有了一些了解。老师就为我们推荐了一本书———《欧·亨利短篇小说》

欧·亨利,美国作家,和莫泊桑、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之王”。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白菜与皇帝》等。欧·亨利的写作非常有特点。他的结局常常出人意外,但是又特别合情合理。被人们叫做“欧·亨利式结尾”。这本书里的短篇小说,个个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是《爱的`牺牲》和《证券经纪人的浪漫故事》。爱的牺牲》,讲的是一对情侣,一个叫乔,一个叫德丽雅。他们互相瞒着对方打工挣钱,作出牺牲。其实,做出牺牲的原因,都是他们之间的爱。

《证券经纪人的浪漫故事》,讲的是一个证券经纪人和他的速记员结婚了。结果证券经纪人因为太忙,把这事儿忘了,结果向速记员再次求婚。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证券经纪人工作认真。在这本书里的人物,个个性格不一样。有的善良,有的暴躁……

从此以后我一定要读更多更好的书,长更多的知识!

【篇二:《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

“我是为面包而写作的。”欧·亨利说,虽然欧·亨利是位著名作家,但是他的生活依然拮据,正因如此,欧·亨利才能了解到人生困难时的艰辛。贫苦算什么,困难算什么,他们依然互相关爱对方,因为他拥有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爱。

读完《麦琪的礼物》我才明白爱有如此温暖,主人公德拉为了给丈夫杰姆送圣诞礼物,把自己美若天仙的长发剪掉并卖了20元替杰姆买了表链,而丈夫杰姆却把自己的手表卖了买了一套发梳送给德拉,但交换礼物时,彼此都惊呆了,礼物没有任何作用了。但这时,空气中弥漫着爱的芳香,他们都为彼此献出了自己珍贵的礼物,这难道不是爱的滋味,爱的关怀吗?

《爱的牺牲》让我真正体会到爱的力量,一对喜爱艺术的夫妇,背景离乡来到纽约,却因生活艰难,难以施展报复。于是妻子便教起了音乐,丈夫则卖画。然而,爱就从这里渐渐扩散。原来,夫妇俩互相欺骗了对方,妻子在洗衣坊里烫衣,丈夫为了能让妻子教音乐在洗衣坊里当烧火工,看到这一刻我的眼泪涌了上来,爱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篇三:《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

有人说读书有什么好处,那我来告诉你,读书能让你在低谷时逐渐步入高潮;能让你在悲伤中感到一丝愉快;让你在无聊时感到有趣。这就是书的魅力。欧亨利是美国的短篇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二十年后》等,曾被评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王。”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麦琪的礼物》,这里讲述了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忍痛割爱互赠圣诞礼物的故事,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赞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纯真的爱情。《警察与赞美诗》也是我喜欢的小说之一,讲述的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流浪汉苏北,因为寒冬想去监狱熬过,所以犯罪,但没有如愿,最后他在教堂里被赞美诗所感动,想要从新开始,改邪归正的时候,警察却将他送进了监狱。该小说展示了当时美国下层人民无以为生的悲惨命运。通过这两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美国人民悲惨的命运和生活的艰辛。

富兰克林说过:“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让我们的知识丰富起来吧!

莎士比亚《亨利四世》读后感

莎士比亚《亨利四世》读后感

莎士比亚《亨利四世》读后感[书 BBC电影《空王冠》第一季02《亨利四世(上)、(下)》]
身不由己、行将就木的亨利四世,老奸巨猾又爱子心切;玩世不恭、不羁礼法的哈尔王子,心机深沉又英勇无畏。
《亨利四世》中的主角,实际当属哈尔王子(即威尔士亲王,即位后称亨利五世)。此时的亨利四世在谋乱四起、风雨飘摇中病痛缠身,已不复当年的辉煌,而哈尔王子才二十来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但又不失城府谋略。
哈尔王子以浪荡公子的形象出场,这在《理查二世》的篇末已有暗示。亨利四世问手下的大臣有谁见过他那放荡的儿子,诺森伯兰伯爵称自己见到过王子,“他的回答是,他要到妓院里去,从一个最丑的娼妇手上拉下一只手套,戴着作为纪念;凭着那手套,他要把最勇猛的挑战者掀下马来。”
年轻的哈尔王子与盗贼为伍,称酒保作兄弟,终日不务正业。他混迹于市井,接受了无知小人对他、对国家的侮辱性的话语,并一一嬉笑回应。他甚至和福斯塔夫互相扮演父子,互称陛下,开着各种有辱王权的笑话,像个跳梁小丑。
但这其实是他的伪装,他以堕落为外衣,容忍污浊作为自己的表象,等到来日上台后,只要他一改前行,推翻人们对他的成见,便能一鸣惊人,大放光明。他说:“我要利用我放荡的行为,作为一种手段,在人们意料不及的时候一反我的旧辙。”
他的做法实际上与亨利王不谋而合,只是亨利王不知道罢了。亨利王称自己隐藏自我,“所以不动则已,一有举动,就像一颗彗星一般,受到众人的惊愕”,真不愧是父子。他的行为也确实成功地蒙蔽了世人,亨利四世在一次私人谈话里对他说:“整个宫廷和王族都把你视作路人;世人对你的希望和期待已经毁灭,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在预测着你的倾覆。”在电影里,当看到哈尔油腔滑调的嘴脸后,亨利王愤怒地抽了他一巴掌。
他的韬光养晦与霍茨波的锋芒毕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霍茨波能征善战,武艺超群。亨利四世赞美他少年英武,同时又对这位多次打胜仗的猛将多有忌惮,他私下对哈尔王子说,现在的霍茨波,就像当年起兵讨伐理查二世的自己。潘西家族因为亨利王的出尔反尔、鸟尽弓藏早有反心,于是霍茨波借着摩提默之事联合苏格兰起兵造反,进攻英格兰(亨利四世的领土)。
霍茨波素有威名,在他还是亨利四世的臣子时 ,年老的贵族和主教们都愿意听从这样一个毛头小子的领导,参加战争。他曾三次击败强大的道格拉斯,“一次把他捉住了又释放,和他结为朋友”。可以说,如果哈尔能打败霍茨波,就意味着获得将士们的拥戴,意味着人们对他的改观。
临战前,霍茨波的父亲忽然重病,他却乐观地将父亲的缺席视作前进的动力,展现了他年少轻狂又不惧风浪的一面。他在众人面前高喊着“末日将至,一同赴死,心甘情愿”, 令人心潮澎湃。但他年轻气盛,不愿意接受任何不好的评价,先是顶撞国王,又多次冒犯盟友他妻舅的丈人葛兰道厄,连他的叔叔华斯特都说他“粗暴、无礼、躁急、傲慢、顽固”。他不听人劝告,未等后援到来就开始发起进攻。他又素来瞧不起哈尔王子,他轻蔑地称哈尔为“那个善于奔走、狂野不羁的威尔士亲王”。
哈尔王子是勇猛的,他在内战爆发时亲自上阵奋战,身披数创仍奋勇杀敌。哈尔与霍茨波之战无疑是最精彩的几段之一。在救下父亲后,他和霍茨波在战场上狭路相逢,激战后终于将霍茨波杀死,赢得了荣耀。紧接着霍茨波的军队便军心涣散,因为他的军队“是借着他钢铁般的意志团结起来的”,他一旦身亡,众人便各自为政,士兵四下逃窜如丧家之犬。
冲动易怒的霍茨波,骁勇善战的霍茨波,对妻子不失温柔的霍茨波,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哈尔是善于伪装的,但他的内心亦有脆弱的一面。在父亲重病的时候,他表面上满不在乎、嬉笑如故,暗地里却对波因斯吐露真言。当波因斯问他“有几个孝顺的少年王子会在这种时候向您一样跟人家闲聊天”时,他说:“我是不应该悲哀的……因为没有更好的人,我只好把你当做朋友”,他的内心悲伤泣血,“却只好收起一切悲哀的外貌”,因为如果他流着泪,便会被世人说成“最高贵的伪君子”。可惜波因斯并不能真正理解他,波因斯只是个“下流的伙伴”,也不过是他的酒肉朋友罢了。
说到哈尔王子昔日的狐朋狗友,不得不提起福斯塔夫。福斯塔夫是这部戏剧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是个低劣的盗贼,是个不尊国王、不敬王法的盗贼,让这样一个人拥有“爵士”的名号是一种极大的讽刺。他在背地里不断的诋毁哈尔王子,说哈尔是个“浅薄无聊的小子”,他甚至说:“年轻的亲王把我导入歧途,他是我的狗。”他在征兵时收受贿赂,招了一群叫花子一样的炮灰上战场,又妄图窃走哈尔的战功。
当福斯塔夫得知哈尔将要成为亨利五世后,以为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到了,于是匆匆赶到威敏斯特寺。他们在登基大典上再次相逢,此时亨利五世头戴王冠,风光无限,他说:“我不认识你,老头儿。”他称福斯塔夫为弄人小丑,将自己过去与混混为伍的荒唐视作令人憎恶的梦,他已完全丢弃了过去的自己,以及那些伴侣们,他不允许福斯塔夫出现在离他十里之内,否则就要将他处死。这着实证明了“政治家的嘴,骗人的鬼”的永恒真理。对此,华列克伯爵看得通透,他在亨利四世在世时便说过:“亲王到了适当的时候,一定会摒弃他手下的那些人们。”
当然,这也是福斯塔夫为自己的自私与贪婪付出了代价。他的低贱衬托出哈尔的高贵,他是哈尔的垫脚石,是哈尔心中的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也是一个少不了的丑角,因为他是千千万万个小人物的缩影,游走于下层社会里,妄自尊大又不知廉耻。哈尔几个旧识最终也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锒铛入狱。
哈尔善用人心,他在恰当的时候展现了自己的容人之量。亨利王去世后,曾经监禁过哈尔王子的大法官担心自己受到新王的报复,哈尔却耐心地听他为自己辩护,并且不计前嫌宽恕了秉公执法的大法官。然后他借此对着自己的臣子表达决心,表示要“一反世人的期待,推翻一切的预料”,从此洗心革面,让人们曾经对他的偏见一扫而空。无论这些行为是否发自内心,至少他表现出来的是这样。
在这部《亨利四世》中,亨利四世再一次露出了他虚伪的一面,他一面说着“我嫉妒我的诺森伯兰伯爵(霍茨波之父)居然会有这么一个好儿子”,一面又问大臣霍茨波“是不是骄傲得太过分”。他既想得到所有的俘虏,又不愿替有功之臣霍茨波赎回他的妻舅摩提默,因为摩提默是废王理查二世的血亲。
但他深爱着哈尔王子,这一点毋庸置疑,面对放浪形骸的儿子,他痛心疾首,“谁见了你都生厌,我却希望多看见你几面。”当看到哈尔在战场上毫不畏惧时,他欣慰地说:“虽然他只是一个羽毛未丰的战士……那种坚强的毅力远超过我的预料。”
亨利王临终时,仍一心为哈尔铺路,让自己其他的儿子,尤其是兰开斯特公爵(约翰王子)尊敬哈尔,毕竟能够不费一兵一卒计胜叛军的约翰王子,自不是等闲之辈。哈尔回宫后,看到病榻上的父亲气息全无,以为他已经去世,于是心情沉重地戴上王冠离去,在隔壁的房间里泪流满面。
亨利王醒来后,在斥责哈尔急切地拿走王冠的行为之余,于弥留之际教导他如何为政,如何巩固权利,扫除那些觊觎王座的奸佞。他心知自己得位不正,他说:“上帝知道我是用怎样诡诈的手段取得了这一顶王冠……在你确是合法继承的权利……愿你能够平平安安享有他它!”
亨利四世胸怀抱负,他在内乱四起时亲赴战场杀敌、身先士卒,终于平定战乱,他老谋深算,以篡位之身端坐王位,于临终之前为最喜爱的儿子铺平道路、扫除障碍。他或许并不是最完美、最理想的君王,但他无疑是一个才干出众的好国王、一个望子成龙的好父亲。
亨利四世的时代是战乱的年代,是人才辈出、风起云涌的年代。从《理查二世》到两部《亨利四世》,莎士比亚以豪壮又不失细腻的笔调,写下了一代明君从崛起到陨落,一位王子从深藏不露到改头换面;谱写了一个历史阶段的潮起潮落、王朝更迭,以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酒徒脚夫的世间百态。
“愿得醉乡封骑士,不羡他人万户侯。”
最迟江山
2021.12.12
PS:1.电影《亨利四世》里,年老的亨利四世居然比《理查二世》中年轻的亨利四世头发还多,换了个演员感觉真是奇怪。
2.很喜欢朱生豪先生的翻译,不拘泥于英语的语法细节,而是沿用了汉语的习惯用法。
赛伦斯喝着酒唱着的歌谣,“何以长年,大笑千场”,“愿得醉乡封骑士,不羡他人万户侯”,真的很有意境,美不胜收,古风词从英国人的口中唱出,却丝毫没有违和感。
3.强推朱生豪先生的译本,可惜译者32岁便英年早逝,他翻译了31部莎翁作品,有6部未能完成。
本文标题: 亨利读后感50字(欧亨利小说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855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克雷洛夫寓言的读后感300个字(克雷洛夫寓言读后感)忆江南读后感400(忆江南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