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 读后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1-20 19:31: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3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 读后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篇1

  近期有幸拜读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导言中,泰勒即指出,本书旨在阐明一种“视导、分析、以及诠释一个教育机构所提供的课程及教学方案”的基本原理。上述问题,会因教育阶段及学校性质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本书并不尝试回答这些问题,而是对可回答这些问题的一些程序加以说明,进而探讨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层次,因此教育目标是作为一个教育者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只有确定了教育目标,我们才能实施教学,教书育人,服务社会。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对教育目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育目标是根据以选择教材、列举内容、发展教学流程以及准备测验与考试的标准。学校在计划任何课程方案时,对于每一种来源皆应予以适当的考虑。

  (一)以研究学习者作为教育目标的来源

  教育目标代表教育机构想在学习者身上引起的种种行为变化,包括思考与情感。而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正是教育目标的主要来源之一。教师可运用“观察法”、“晤谈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及“成长档案袋(?)”等方法来研究学习者的需要与兴趣。

  (二)以研究当代社会生活作为目标的来源

  从研究“当代社会生活”寻找教育目标更具意义。分析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之一便是将生活分成:

  (1)健康生活

  (2)家庭生活

  (3)休闲生活

  (4)职业生活

  (5)宗教生活

  (6)消费(经济)生活

  (7)公民生活,以此作为确认教育目标的凭据。

  (三)学科专家对教育目标的建议

  这是一般学校和大学最常用的目标来源,学校和大学的教科书通常由学科专家撰写,而其内容大致反映学科专家的观点。很多人批评学科专家所订定的教育目标太专门,不适合于大多数的学生。如何帮助那些不想成为学科专家的年轻学生,“进步主义教育学会”的中等学校课程委员会,则是列出学科领域的主要概念,并指出可作为一般教育目标的途径。

  目标的获得正如改变人类的行为模式一般,是需要时间的,无法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所选择的目标的数量,应该是以我们拥有的时间内,能够实际达成的为限度,并且要能确保我们所选的,的确是重要的目标。为了选择一些少数具有高度重要性及一致性的目标,我们必须对于已经搜集到的不同类型目标做一番选择的功夫,将不重要及相互矛盾的目标去除。“哲学”及“学习心理学”正是两道重要的过滤网。

  (四)运用哲学选择目标

  学校所选择的教育哲学与社会哲学是选择教育目标的第一道过滤网。我们可以依据学校办学的宗旨或其所蕴含的价值,从一系列的目标中,找出与价值系统具有高度符合性的目标。泰勒认为一套有效标准可用于检查每个建议的目标,而且可以注意到目标与哲学立场的关系是否一致,如果与学校哲学立场一致,就可以列为暂定的目标。

  (五)运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

  学习心理学是选择教育目标的第二道过滤网。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可使我们判别,对某一特定的年龄阶段,哪些目标是可以达成的,哪些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达成,或者几乎没有达成的可能。每一种学习心理学不仅包括各种具体的、确切的新发现,同时还包含了一种统一而完整的学习理论。

  (六)以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与引导教学的形式叙写目标

  叙写目标的方式,是以“指出欲使其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行为,以及该行为所将运作的生活内容或领域”的形式予以表达。即,任何一个目标的叙写,都应包括目标的“行为”及“内容”两方面。例如,“能清楚而有条理地写出社会学科计划的报告”,此一目标,指出有待发展的行为——即写出清楚而有条理的报告,并且也指出了报告所拟处理的生活领域——社会学科。泰勒也主张运用双向分析表以便更简明地表达目标的分析和叙写。在双向分析表中,同时指出行为及内容层面,可提供令人满意的目标构造及明晰的规格标准,从而指出究竟教育任务为何。若能仅可能明确地界定预期的教育结果,那么课程设计者便等于拥有了一套最有用的效标,可供其选择内容、建议学习活动以及决定采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教育目标的学习,我对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教育目标的制定应该因人而异,因地域差异而已,实事求是,不能过于僵化。

  这也恰恰和我们的教育方式“学为第一,教助学成”不谋而合。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该有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收获。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篇2

  这本书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所著。在书上他给出了很多这样的说明:“为了能透彻了解从学生兴趣与需要的资料中,获得教育目标的各种解释以及所涉及的种种困难,我建议你记下你所熟悉的一些学生团体的有关资料,并尽可能全面地阐释一组有关他们兴趣与需要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隐含的教育目标写下来。”这就像是一个教育专家,坐在你的对面,和你侃侃而谈,告诉你如何在实际上操作你的课程,告诉你他的原理能有多大的生命力。泰勒在书中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如何评价?并没有直接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是向阅读本书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1、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等于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生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技能,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很多时候,一个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差别很大,有的学习很好、能力很强,有的对学习一窍不通、能力很弱。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等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味的教给学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探究。教师应该多开展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

  2、思维不是复制,而是联系,是把一些概念联系起来。

  我们的教学训练,几乎总是用不断的重复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和技巧,用这样的思路教育学生,结果他们脑子里就会装满“知识”,但缺乏思考能力,久而久之甚至会失去思考的习惯。平时教学中学生遇到不会的题总是希望老师告诉自己“怎么办”,然后他记住,然后他就去做,至于为什么、该这么办,他往往不予追究。毛泽东早就说过,要把精力集中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把注意力转移到思维能力培养上来,教育才算走上了正轨。

  3、学习心理学很重要。

  教育者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能学会,不要以为教育万能。无知者无畏。缺乏心理学知识的教师,不管学生具体情况,幻想只要自己“严格要求”,就什么都能“要求”出来,结果当然是碰一大堆钉子,搞得满心沮丧,或者满腔愤怒。所以我们应该找个时间静下心来,把自己对学生的希望一条条具体写出来,然后冷静地审视它们,看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只是主观幻想,属于“不可能达到的教育目的”。一定要搞清哪些变化可以通过学习产生,哪些则不能。高中的教师和学生家长还经常强调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事实是高中生早已形成了自己一套学习习惯,高中老师能对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做某些微调,就已经不错了。教师必须清醒而明智。清醒才能少做无用功,明智才能把钢使在刀刃上。

  该书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学习和思索,有时间我一定再细细回味,将学到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运用到工作教学中。不做简单重复的教书匠,为能成为一位教育者而努力奋斗。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摘记(202109)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这里的行为是指广义上的行为,包括人的思维,情感以及外向的行动,如果这样看待教育的话,那么教育目标明显代表了教育机构,力图使学生产生的种种行为变化,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将试图指出教育机构想想学生完成的行为模式的变化。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6页。[悟: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不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疑问的解答,更多的应该是让人们通过受教育,改变自身的思维、情感以及行为的方式。]
教育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要求学习者自己积极主动的努力。一般来说,学习者只学习那些他做过的事情,如果学校的情境涉及的是学习者感兴趣的事物,他就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并学会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情境。此外,有人认为,学习者能越来越有效地应对当前的情境,确保了他能够应付将来不断出现的各种新情境。因此,从本质上看,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机会,使他能积极参与并全心处理让他感兴趣且与之关系密切的事情,特别是学会如何有效的从事这些活动。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11页。[悟:学习者只学习他做过的事情,尤其是那些能够与他的生活发生关联且能激发他兴趣的内容,这说明学生一定会主观判定学习是不是与自己已有的经验能够衔接,是不是能够激发他的求知欲、创造欲。学生能够利用所学应付新情境,就是他能够将所学转化为能力--应对、应变能力。学习就是为学生适应未知生活做准备。]
只有当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境,与学习时发生的情境之间有相似性事,他才更有可能运用己之所学。而且,学生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才较容易发觉生活情境与学习情境之间的相似性:1.生活情境和学习情境在很多方面明显相似;2.要求学生练习寻找将校内所学内容应用于校外生活的实例。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18页。[悟:学习是为未来社会生活做准备的,这里的“生活”,既是真实的生活,也是包含工作等的综合生活。能够解决生活问题,往往是因为他积累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以对当代生活的研究为基础获取教育目标时有争议,第二种批评是要素主义者提出的,他们把对当代生活的研究称为对现世主义的膜拜,这些批评者指出,由于人生是持续变化的,所以培养学生解决当今问题的能力,会使他们无力应对长大成人后将遇到的问题,因为问题到那时已发生变化。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18页。[悟:学习是为了教给孩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个实际问题,它不仅仅包括当下,也包括未来,我们不能用现有的经验,去为孩子未知的世界做储备,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让孩子自己会运用现有的经验生发出解决未来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具有这样的应变能力和组合能力是孩子们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科学对普通公民而言,具有三个主要功能,第一个功能是对促进个人及公众的健康皆有贡献,第二个功能是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即科学能帮助人们了解可供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资源,了解获得并利用物质和能量的合理方式,第三个功能是向人们提供一种令人满意的精彩描述,让人们像科学家一样,更清楚地认识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及世界的茫茫宇宙中的位置。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30页。[悟:对科学的定位、认识精准细腻。]
艺术的五个功能,一、拓展学生的感知范围;二、澄清人的观念和感觉;三、个人的整合;四、培养兴趣和价值观;五、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31-32页。

[悟:学习这种宏观分析精准解读的能力。]

陈述教育目标的最有用的形式,是既指出应培养学生的哪种行为,又指出该行为可运用于哪些生活领域或内容中。(47)

对教育目标的陈述要想清晰得足以运用于指导对学习经验的选择和对教学的设计,就得同时指明,要培养学生的哪种行为和要在哪些内容或生活领域中运用该行为。既然一项阐述清楚的目标包括行为方面和内容方面,这两个维度,有时可借助于二维表格简明清晰地表述目标。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48页。[悟:行为目标印证了教育的意义,是让学生行为发生变化;内容目标说明其价值意义。]
“学习经验”这个术语既不同于一门课程所要传授的内容,也不是教师所开展的各种活动,是指学习者与使他起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他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有可能两个学生在同一个班里,却有两种不同的经验。所以,“教育的关键手段是其提供的经验,而不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东西。”

——(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 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2021.8重印),第68页。[悟:学习经验的主体是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是学生,需要培养这种能力的还是学生,也就是说,一切教学行为要为了让学生获得体验而施行。]

课程和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

一、介绍: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现代课程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而作者泰勒更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凝聚了泰勒的心血。在20世纪二十年代,当经济危机的阴云笼罩着美国,经济大萧条对学校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大萧条所引起的失业问题让劳动市场上的中学毕业生难有立足之地,加剧了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对美国教育的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运动——“八年研究”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八年研究”对泰勒影响很大,也正是在这场实践中泰勒的课程原理逐渐形成,并运用于指导实践中去。

据泰勒的回忆,这本书最初是诞生于“八年研究”一次午餐的餐巾纸上。当然,这并不会消减这本书的价值,实践证明,这本书不仅推进了美国教育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课程编制。如今课程改革的春风正席卷着中国教育,这本书一定能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

二:解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制定教育目标的必要性(达到一定目标所需的条件):目标是人们有意识地追求的对象,即学校教职人员所要实现的宗旨。如果我们要制定一个教育计划并力图改进它,就有必要对想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是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研究(基本结构)的:

(一):学校应达到何种教育目标(确定目标)

针对第一个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确定目标问题:

首先,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绝不能仅仅依靠任何一个单一的信息来源,而是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泰勒认为主要应当分析的三种来源包括(一般性目标)学习者本身、当代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科专家的建议。其中,尤以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最为重要,包括需要和兴趣两个方面。这里的“需要”指的是对照学生现状与公认的常模后发现的差异,是教育者期待通过教育活动的实施给学生行为带来的改变。

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针对以对当代生活的研究为基础获得教育目标中要素主义、进步主义等的争议,文中给出的回应就是

1.对选取的目标进行检验并遵循公认的教育哲学。

2、选择持久重要的关键领域,且有利于实践学生校内所学的知识。

3、兼顾校外生活和学生的兴趣。

如何对校外生活进行研究?

1、将生活内容进行分解

例: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生活

2、对不同的社会团体的考察

3、查看过去两三年的民意测验、社区里的健康资料

学科专家对教育目标的建议:

由于该领域的教育目标技术性、专业性太强,不适合在校学生;对于不想从事此业的人没有作用。因此,建议为,①使特定学科能发挥广泛功能

例如:科学课

a.促进个人及公众的健康

b.帮助人们对自然资源加以利用和保护

c.使人们像科学家一样认识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

②该学科能为其他的大量功能作出贡献,而这些功能基本上是该学科所要关注的

例如:科学课

a.在个人领域:有助于个人健康,满足自我肯定的需要;培养使人满意的世界观;形成广泛的兴趣;获得审美满足感

b.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领域:建立日益成熟的人际关系

c.在社会与公民的关系领域:满足学生负责任的参加社会重大活动的需要;帮助人们获得社会的认可。

其次,通过分析上述三个来源所得出的教育目标必定数量繁多,甚至还有可能在内部存在一些冲突和矛盾,因此需要哲学和学习心理学这两道筛子来筛选。学校教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过滤将确保目标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对学习心理学的关注则考量目标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有高度准确性、适切性的目标。

教育和社会哲学:概括出令人满意的价值观,选择出一组数目较少、及其重要又协调一致的目标,当学校接受某些价值并作为基础时,就意味学校在教育计划中要体现该价值观(概括出人们认为对令人满意并有效的生活来说不可缺少的价值观,采纳与价值相一致的目标——承认人类每个个体作为人的重要性,无论种族、国籍、社会、经济状况/为人们广泛参加各种社会团体所有方面的活动提供机会/鼓励多样化的个性而要非求单一类型的个性/有信心以理智的方式来处理重大问题,而非依赖专制或贵族团体权威。)

思考: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去适应社会还是改变社会?

如果学校相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教人们适应社会,则会着力强调对现实社会的服从,对现存社会形态的忠诚,及坚持运用当代生活方法的能力;反之,则会更注重学校的改革功能,更加注重批判性分析、应对新问题的能力、独立性和自我指导等。

学习心理学(教育目标选择的标准)

a.在最低层面上,使我们分辨出人类的哪些变化是可以期望通过学习获得的,哪些是不可以的。(区分成熟的作用与教育的作用)

b.在较高层面上,使我们分辨出哪些目标是可行的,哪些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实现,哪些是在该年龄阶段无法实现的。(学生学习的阶段性和关键期)例如,精读课文,需要有经验内的词汇量和关联体验。

c.将可实现的教育目标安排到各年级。(提高课程设置的有效性)

最后,还要用有利于选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形式来陈述一系列的目标。泰勒在书中分析了已有的几种目标陈述的形式和分别存在的弊端,由于一个阐述清晰的目标具有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的维度,泰勒着重介绍、推荐了利用二维表格进行目标表述的方法。泰勒认为,二维表格能直观清晰地呈现目标的行为和内容,有助于开展课程编制和教学实施的后续工作。

(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选择经验)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首先,“学习经验”的含义是指学习者与他对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

  泰勒提出选择学习经验的有五条一般原则:

1、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

2、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4、 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

能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数量众多,特征不一,但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一些主要特征上,即学习经验是否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有助于获得信息,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有助于培养兴趣等。我们可用多种学习经验达到某一目标,同一学习经验也可以用来达到多个目标。因此,设计学习经验的过程,并不是用一种机械的方法为每一个特定目标制定明确规定的学习经验。相反,这是一种比较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举例说明学习经验应该具有的特征:

1、培养思维技能的经验

它所隐含的行为是将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观念联系起来,而不是单纯地记忆和重复这些观念。当学生遇到他们无法立即得到答案的问题时他们更有可能被引导进行各种类型的思维,这些问题不应该是在教科书或者是其他参考资料中立即找到答案的,解决问题的某些步骤在学生不同的成熟阶段是需要区别对待的(把握学生的关键期)。

2.有助于获取信息的经验:只有将经验视为功能性的,即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或者有助于引导学生实践等,这样的目标才最重要。在很多情况下,提供的学习经验容易产生一些比如学生死记硬背、没有理解的记忆而导致的快遗忘率、碎片式记忆这样有缺陷的经验,因此,提供的建议有:学生在解决问题同时获取信息、只选择值得记忆的重要信息、设置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情境、频繁使用重要的信息项目。

3.有助于培养社会态度的经验:学(四):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评价结果)

评估能够较全面的考察这些学习经验的方案是否真的能够指导教师去实现期望的结果。(为什么制定好方案后要进行评估)

泰勒认为,评价是一个确定实际发生的行为变化的程度的过程,评价这个概念有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它寓意评价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因为教育所追求的正是这些行为的变化。第二,它寓意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的评估,因为要了解变化是否已经发生,必须先在早起作出一次评估,再在后期做出几次评估才有可能确定所发生的变化。

泰勒提出教育评估应该进行至少两次评估:一次是在教育计划早期进行, 另一次是在后期进行, 从而测量在这个期间学生行为发生的变化。评估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教育目标的概念, 以便了解这些目标实际上达到的程度;第二步是要确定使学生有机会表现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情境;第三步是设计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

评估的方法有纸笔测验、交谈、问卷、观察、抽样、记录等。对于评估结果, 泰勒认为, 不应该只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单一的描述性术语, 而应该能够反映学生目前状况, 评价本身就是让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士了解教学的成效。

针对以上四个问题,泰勒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得出了结论,但是泰勒并不是给大家现成的答案,毕竟这没有一个永恒正确而且唯一的答案,更多时候这需要考虑到课程编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境。泰勒如同一个手提明灯的智者为我们指引着通向课程编制道路的方向。

三:泰勒的反思和发展:

(一)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动性

      强调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积极能动、有目的性的人,在当时的美国,大量课程研究项目,通常是由学科专家来确定目标的,因而很少关注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泰勒在修正和补充的基础上,完成了选择学习经验的10条原则,

(二)泰勒强调学生的课外学习

泰勒指出,以往的教育和课程理论,往往只重视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忽视了学生课外学习的研究和利用。他提出“学习发生在哪里”的问题,并且认为学习不仅仅发生在学校中,也发生在家庭、社会中。学生不是只能在学校中学到东西,在其他媒体中也同样能够学到。

他认为学生在校外建设性地参与学习的机会太少了,而培养学生的目的恰恰就是为了使他们将来能够建设性地参与社会,使他们学的的知识和技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和个人。学校提供一些重要的教育经验,给予学生以指导。

《新课程怎样教》的读后感

  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的变革,它需要一批有正确教育思想,改革意识和专业化知识的教师来执行。《新课程怎样教》这本书对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探索的尝试与对策等问题进行全面解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读完这本书,受益匪浅,以下是一些读书所得:

   一、 教学不仅是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动态,多元化的交流,充满着“变数”。我们不能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抑制学生的想法,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发生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原来的方案,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生成。教师们总是担心学生在课堂上“节外生枝”,弄得不好收场,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充分预设。这样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让学生的“节外生枝”也变得精彩。

   二、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被定位于“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跟着自己的教案走,将学生的活动限制在预定的轨道中。教师应组织好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并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合作,平等的对话,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重结论,更重过程

  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如果这个结论是学生通过记忆和背诵取得的,那么它的价值是有限的,如果是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选择、比较、分析、概括等活动获得的,那这个结论是多样的,丰富的。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体现。学生的学习不应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探究体验,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折和失败,但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这种成长的经历和体验能使一个人的能力、智慧、性格、习惯逐步走向成熟。

   四、 教学关注学科,更关注人

  传统教学最大的失误就是只教学生读书,写作,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解题的机器,不教学生如何快乐的生活。新课程强调:关注每一位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学生心灵、人格成长的地方,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显现教学内容中的教育成分,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道德行为表现。伴随着知识的获得,学生应该越来越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心有同情心。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1

  杨庆余老师《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结构与目标的变革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历史沿革”的部分,让我颇有感触。

  数学教育在价值追求上的变革,使我更加懂得数学!国际上小学数学的教育,从通过学校教育使未来的劳动力获得必要的、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到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再到关心一般民众的数学教育,强调数学的实用价值。这些价值追求上的变化与当时的历史、政治社会属性都分不开。可见,我们的数学教育就是现实中的数学,要从学生的现实出发,要源于生活从而高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数运动”但学生不能接受大量不切实际的数学内容。“新数运动”的失败又让其重基础而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枯燥乏味。这些历史告诉我们,数学教育要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要符合孩子们的认知发展特点,要从现实出发,同时也要进行数学心理学的研究。

  书中,还提到了关于我国数学教育中的经典问题,鸡兔同笼、银行利息计算、工程、流水、行程等问题的改革,在我的小学阶段就接触过这些问题,前几天又刚刚讲过鸡兔同笼的问题!我国数学教育的改革在这些问题的删减,更改上都有体现!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多学历史,尤其是小学数学的历史,为自己今后把握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奠定基础,少走弯路!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2

  近日,继续精读了杨庆余主编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章节。

  都说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近日的阅读让我静下心来去了解数学课程的灵魂,去追溯数学课程的起源,让我对平日的数学教学有了进一步的反思。

  从新世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及特点,到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发展的阅读,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每节课中每一项教学目标的深刻含义。而《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论述采取了一般与具体相结合的方式。一般目标包括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需要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在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以及人类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发展。

  只有了解了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对比了世界发达国家小学课程目标的内容,才能在教学中有深刻体会,从而运用。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3

  杨庆余老师《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与任务”的部分,受益匪浅。

  在如今的社会,数学日益成为公民必需的文化素养,数学教育大众化成为时代的.要求,所以发展公民数学素养已是小学数学学科教育的基本任务。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让孩子们懂得数学的价值,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学会数学交流,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对于数学素养的培养,我们又需要注意很多问题,首先是数学思维的培养,而数学思维的培养又需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书中一语中道,孩子们许多问题解决的障碍可能并不在于问题解决的策略不当或者过程有误,而往往在于关于问题性质的认识与问题表征上存在的某些问题。也就是孩子们对于问题解决中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我们去培养去提高。计算规则的学习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审题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地方。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应该帮助孩子们读题、辩题、审题,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让孩子出些错误,来提高审题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普通知识与现实特殊情境的联系,是孩子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老大难,书中强调,我们既要认识到这一基本事实,尊重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不揠苗助长,又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角度帮助孩子。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4

  最近,我阅读了《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第九章“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第二节“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组织的策略”的相关内容。通过阅读,我了解到概念的引入有四种策略,分别是生活化策略、操作性策略、情境激励策略和知识迁移策略。这四种策略是我们在概念教学中会经常用到的策略,而且我觉得这些策略经常会同时使用。

  如三年级学习“认识分数”,在引入分数这一概念时,我会给学生创设比较生活化的情境:老师这里有4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让学生结合学具动手摆一摆,学生很容易得到每人分2个。如果老师这里有2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再让学生结合学具摆一摆,学生也会很快得到答案——每人分1个。如果老师这里只有1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学生会说每人分一半苹果。怎样表示一半呢?于是我会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表示出苹果的一半,并在学生展示交流的基础上引入分数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我觉得分数概念的引入既采用了生活化的策略(分苹果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有操作性策略(从用学具动手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到用学具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再到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表示出苹果的一半),还有情境激励的成分(当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知道用什么表示一半的时候引入分数概念)。

  通过本次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数学教学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开始从理论层面来认识、分析自己的教学工作,收获很大。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5

  最近,我阅读了《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第九章“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第三节“儿童建构数学概念能力的培养”的相关内容。通过阅读,我了解到影响儿童建构数学概念的主要因素有儿童的经验、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和儿童的思维水平。其中经验对儿童学习概念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正效应,也有消极的负效应。

  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一课“分物游戏”时,学生已有了每人分得一样多的经验,知道当每人分得一样多时是比较公平的分法,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引入平均分,有助于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平均分就是指分的每份一样多,每份分的一样多就是平均分。在这里,学生的经验对平均分的概念有着积极的正效应。又如在四年级上册学习第二单元《线与角》画垂线这一内容时,有学生总是会出现把边的垂线画成竖线的错误,现在想来应该是学生已有经验对垂直这一概念消极的负效应。

  通过本次的学习,对我今后概念课的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让我对学生在概念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了更清楚地认识。

本文标题: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 读后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636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少年说湖南卫视读后感(少年说读后感)季羡林散文夹竹桃读后感 五十字(季羡林先生的《夹竹桃》抒发了他自己怎样的感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