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每一章读后感(高一读后感:《西行漫记》读后感作文600字)

发布时间: 2024-01-07 06:45:0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9

《西行漫记》每章二百字概括?《西行漫记》小说概况:一九三六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

西行漫记每一章读后感(高一读后感:《西行漫记》读后感作文600字)

《西行漫记》每章二百字概括?

《西行漫记》小说概况:

一九三六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他达到了目的。他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首先他到了当时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毛泽东同志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经是和国民党中央部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从新折回保安,由保安顺利地到了西安。当他回到北平时,正是西安事变爆发前夕。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甚至还照耀世界,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报纸的新闻记者,他已经预感到了,虽然他当时的报道,局限于中国的“西北角”——一片人口稀少的荒凉的被国民党强大部队重重围困的红军根据地。
这四个月的旅行使一个来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新闻记者,在思想感情上起了极大的变化。他对于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人,革命的战士、农民、牧民、工人、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有了真挚的热烈的感情,从而对于在革命与战争的激浪中的中国,有了深刻的正确地认识。这种认识不久就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芦沟桥事变以后的全面抗日战争所证实了。

高中生《西行漫记》读后感作文800字

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生《西行漫记》读后感作文800字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久闻德加·斯诺和《西行漫记》的大名,今日有暇得以看到,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红色的略呈灰灰的书的色调,立即给人以“红色”的感觉,更兼有历史的厚重感,仿佛书面上一直有历史风沙在吹,显示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对红色中国那份历史的把握。《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的,坦率地讲,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觉得更有中国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响力和冲击力。
  今年有幸去延安等西北地区参观学习,所以对书中提到的很多景物都有直观印象,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呢,时过七十年了,依然属于欠发达的地区,同事们去一趟“面子上”都有反应,依然是一地干渴的黄土和太阳能晒开石头的缺水区。
  翻开书本,心就平静下来了,作者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他的西部之行,而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一幅红色苏区斗争图浮现在眼前。作者运用欧美作家善用的描写的手法,以平视的角度,朴实的笔触给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朴实的语句却将东西方文学的区别体现的淋离尽致,当时这样的文章应该算作新闻或通讯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传记了。
  朴实的语句却感觉别样而新鲜,外国人看中国的革命对每个读者和关心中国的人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还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别样情景和人物的吧。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这是对周恩来同志的描述。
  “我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这样毫不妥协地、这样不象中国人地进行战斗。”这是作者对中国革命的初步认识和认同(当然象中国人地战斗我们不知道是一个怎样的战斗)。
  “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这是对伟人毛泽东的描写——是一个喜欢憨笑的人。
  从他的记叙中也让我们看到了极为难得看到的、很有点神秘色彩却极为悲壮的西路军的有关资料。西路军的很多故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女红军战士惨烈经过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在中国革命可能是的,当年的残酷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而那种信念、意志也令我们不能望其项背的。如果你感受过西北的风沙,有幸、有缘你可能在宁夏、青海依然能听到当地百姓将一种树叫“红军杨”,折断树枝略呈红色的液体慢慢地渗出来,百姓们说那是当年红军的鲜血,每一节树枝中间有一个非常规则的、鲜红的五角星,百姓们说那是红军当年头上的红五星。这个故事是我听来的,我们无须去分辩真假,而那段悲壮、惨烈的历史却是真实的,至今放在档案里、在百姓中间口口相传,而经济仍欠发达或者说贫困的当地百姓对红军的那份感情言语间听来让你落泪,你是男人也会的。
  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吧,珍惜今天所拥有的,跟一位美国人——斯诺一样深爱这片红色土地或者说更爱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高一读后感:《西行漫记》读后感作文600字

第一次从一个美国人的作品里了解到一段珍贵的历史。从埃德加。斯诺的四个月西北红色旅行,看到另一个侧面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大的胜利。

  另我震撼的是在基于当时的延安,在1938年,《西行漫记》的结束语,斯诺先生就预言,帝国主义*一定会被这个新生力量所埋葬。

  另外,也了解到当时共产党不但领导红军加强部队建设,还了解到党还认真做好根据地的行政建设工作,不断研究做好经济工作,发行货币,搞好商务流通。紧紧把握土地政策,以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认真做好统战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论身份,不计前嫌,只要是共同抗日都是我们的朋友。认真做好人力资源工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力量。从十几岁的儿童到年事已高的村民,都是生力军。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发扬革命主义的乐观精神,写标语,唱快板,演话剧,每一名红军战士,后勤人员,都保持较高的革命思想纯洁。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和员工一个样,没有多少区分。共同远景就是建立了新中国,自己会种地的去种地,会做工的去做工。

  我想伟大的斯诺先生,正是基于当时解放区的情况,又和国统区的比照,才得出如此高瞻远瞩的结论。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

斯诺:《西行漫记》之外的故事|西行漫记读后感2000字

  1936年,长征到陕北的中共中央,为了争取舆论的理解和支持,粉碎国民党的政治“抹黑”,让外界了解真实的红区情况,在党的历史上开创性地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方针。党中央主动邀请或欢迎中外正赢的人士来访问,就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斯诺是回应中共对外开放方针,应邀访问陕北红区的第一人。他的《西行漫记》等著作,向世人介绍了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和党的政策,起到了正视听、助革命的强大作用,一时名扬天下,这是党的对外开放方针的重大胜利。斯诺此访的意义在于,为外国人来访开了个好头,打破了敌人的封锁,改善了党的政治生态环境。但是,还有许多鲜为人知、饶有兴味的故事,他并未写入《西行漫记》中。本文则其要者,以飨读者。
  踏上“伟大的探险”之路
  斯诺1936年到陕北“探险”前,已在中国生活了7年。
  斯诺的祖父塞缪尔·斯诺,担任过美国首任驻广州领事,他少年时就听到过关于中国的故事。1928年,不满23岁的斯诺经夏威夷、日本到了上海,身份是周刊《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后来又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驻上海的特约通讯员。从1929年起,斯诺开始遍访中国内地的主要城市,以及东三省、内蒙古、两广、云南、台湾等地,对中国当时的社会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同情劳苦大众的苦难生活。“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斯诺曾以战地记者身份前往东北采访。返沪后,又经历了“一·二八”抗战。他根据见闻,在1932年年底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远东前线》,颂扬东北和上海军民的英勇抗战。同时,在书中根据第二手材料,对江西苏区的情况作了报道。
  斯诺是怎样产生访问陕北动机的呢?这事与宋庆龄有关。他为撰写宋庆龄传记,1931年9月在上海拜见宋庆龄,进行了多次长谈。他被宋的伟大人格深深感染,并同她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关系。经宋庆龄的介绍,斯诺结识了鲁迅。在他们的影响下,斯诺“在对中国的现实认识上,来了一个飞跃”。后来,在鲁迅的具体指导下,斯诺编辑了英文的中国左翼作家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
  1933年秋,斯诺离开上海到北平的燕京大学新闻系执教,并在这里结婚安家。在此期间,他同学生中的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分子来往密切,并且和他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一起积极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正是从这些学生那里,他得到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消息。新闻记者的敏感,使他立刻萌生了要到陕北红区,亲眼“看一看蒋介石费了十年时间试图‘清剿’的究竟是些什么人”的念头。但怎样去呢?一时无策。1936年春,斯诺又去拜访宋庆龄,表达了这一愿望,宋表示赞同并愿帮助。时隔不久,宋庆龄接到有关人士转来的中共中央的电报,内容是请宋帮助邀请一名诚挚的西方记者和医生,到陕北访问。
  经宋庆龄介绍,斯诺与中共华北地下党取得了联系。1936年6月,他带着中共北方局负责人刘少奇委托柯庆施,用隐性墨水写给毛泽东的介绍信,怀着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带着两架照相机、24个胶卷和许多笔记本,登上了从北平驶往西安的火车,开始了他的被后人称作“伟大的探险”的旅程。
  受到苏区的热烈欢迎
  当时,驻扎在西安的张学良的东北军,已经同陕北红军达成了停战协议。这为斯诺进入红区提供了方便。
  7月初,斯诺乘东北军的卡车由西安到达肤施(即延安,当时为东北军控制),然后步行,于7月9日到达红军前沿司令部所在地安塞。刚一到达,他就受到一个蓄着浓密黑胡子,双目炯炯有神,态度温和的青年“军官”的接待。这位“军官”用流利的英语同他交谈,斯诺大感意外。谈话中他才知道,接待他的是大名鼎鼎的周恩来。周恩来说:“我们欢迎来苏区访问的任何一个记者。阻碍记者来访的不是我们,而是国民党。你可以把看到的一切都写出来,我们将从各方面帮助你了解苏区的情况。”斯诺没有想到,刚来到这个“神秘”之地,就受到热情接待,兴奋得彻夜未眠。
  斯诺在安塞住了两天,同周恩来商定了一个92天的采访计划。第三天,周恩来派人骑马护送他前往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今志丹县)。斯诺在这里受到更为隆重的接待,大半中共中央委员和在此的全部政治局委员同群众一起,热烈迎接第一位到访的外国人。群众打出的欢迎横幅上用中英文写着:“欢迎美国记者来苏区调查。”在保安,斯诺开始了他对毛泽东及其他领导人的正式访问。
  毛泽东正式接见斯诺前,7月13日晚有一个礼节性的看望。斯诺在窑洞里等待着,直到吃完饭时毛泽东才来。毛泽东用力同斯诺握手,以平静的语调寒暄,要斯诺在同别的领导人谈过话后,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认识方位,然后去见他。之后,他缓步走过挤满农民和士兵的街道,在暮霭中散步去了。7月14日,保安举行欢迎斯诺和马海德大会,毛泽东出席并即席讲话,对客人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
  7月15日,毛泽东正式会见了斯诺,主要谈中国抗日的世界性问题。此后,毛泽东与斯诺又有过几次谈话:7月16日,谈中国抗日的形势问题;18日、19日,谈苏维埃政府的对内政策问题;7月19日,张闻天接见斯诺,回答他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阶段划分等问题;7月23日,毛泽东同斯诺谈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苏联的关系问题,第一次公开表述中共的独立自主立场。7月底至9月中旬,斯诺前往甘肃、宁夏,采访红军前线部队。返回保安后,9月24日,毛泽东同他谈联合战线问题;10月间,毛泽东应斯诺再三要求,同他连续几个晚上谈个人历史和关于红军长征的经过。对他人系统地谈个人经历,这在毛泽东一生中是仅有的一次。为慎重起见,毛泽东要求斯诺将这部分内容整理成文后,由黄华译成中文,交毛泽东仔细审阅修改。黄华照改英文稿后,再交给斯诺。谈话通常从晚上9点开始,持续到次日凌晨两点,吴亮平(时任中央宣传部长)做翻译。这些谈话,马海德通常在场,但他只听不发言。
  辣椒趣话
  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内容很广泛,除政治外,也穿插一些趣闻逸事。
  斯诺在保安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去毛泽东的窑洞里坐坐。毛泽东也经常邀他来吃饭。毛泽东的饮食非常简单,经常是一盘儿辣椒,一盘儿青菜,偶尔有少许肉。主食是小米饭或馒头。即使是斯诺这样的国际友人光临,也只是加一份儿贺子珍用野果子自制的甜食。

去西安的慢车读后感

去西安的慢车读后感

写作要点:多看前言,多引用作者的话,结尾用别人的评价。第一段写故事梗概,后面写我的感受,还要有自己或客观的对重要人物或你喜欢的人物的评析。

正文:

在《红星照耀中国·去西安的慢车》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这一种思想武装,使得一批青年,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

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去西安的慢车》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

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这样,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本文标题: 西行漫记每一章读后感(高一读后感:《西行漫记》读后感作文6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273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小屁孩日记读后感50字(《小屁孩日记》读后感)胡桃夹子的读后感(哪位有《胡桃夹子》的读后感 最好全部都是感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