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确认读后感(《道路与梦想》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2-23 20:22:0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8

《道路与梦想》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

自我确认读后感(《道路与梦想》读后感)

《道路与梦想》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道路与梦想》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看完《道路与梦想》后,很平静,打心底讲,感觉好像跟随王石先生走了一遭。类似的感觉在我看其他的几本书也有过同样的感受。当我看完时,有一种自己就是书本主人公的感觉,我有个习惯,当我看书时,总是将自己与书中的主角联系起来,甚至对比,自己哪些方面和主人公类似,哪些地方的差异甚大。 下面我将分成若干点零碎的片段来和大家分享,不想太拘泥于形式和完整叙事性,只要里面有哪些点对大家是有点点帮助的话,质荣就非常满足。

  先事后得:王石的人生是丰富的,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人见证和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30年历史。其中有非常多的坎坷,比如书中提到的“玉米事件”,还有多次的股权革命性事件,看得心惊胆颤,可见创业守业的艰难与不易。他们的成功和失败都不像市面上一些老套俗气程式化的成功学理论说的那样,更多的带有一些悲剧式的成功人生色彩。或许这个才是生活的本质,也正因为这样才真实和亲切。

  等一切都程式化,已经晚了。从王代表的一代企业家和社会众生相,我越发明白了几千年前孔夫子的教诲”先事而后得也”,意思是,凡事,做了再说,不要在做之前做过多的思考和无所谓的分析,只要有30%胜算几率的事情,只要是有意义的事情,都不防做了再说,成功不是将错误减到最小,而是不断的试错。只要方向正确,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都会有成功的收获。

  自制是成功的基石:马云说:我不相信什么成功学,我总对哪些人是怎样失败感兴趣,因为,每个人成功都有很多不同的背景,有自己的方式,而失败总是因为一些基本的素养的问题。个人非常认同,王石的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个人认为是对自我的确认和坚持,对自己有底线,是自己不去逾越的警戒线,比如”超过25%的利润不做”等在外人看来甚至像疯子一般的原则性,在他则是底线,历史证明了他的英明与远见,因为他看到了事情的本质。这个很关键,否则,当局者,一个字,迷。

  踏踏实实—--做人做企业的法宝:在喧闹的商界,骚动的.市场背景下,做人可以很高调,做企业也可以很夸张,比如顺驰的孙宏斌,此人本人在中已经有过领教,是很典型的夸张型,怪不得当其放话”3年内顺驰要超越万科”时,王先生不以为然,后又骂其为”害群之马”。顺驰的昙花一现,与孙的性格是很有关系,其在联想时,就因为太过于张扬而非脚踏实地甚至”过于灵光”,而把自己丢进监狱。是柳传志先生的宽宏与赏识,才有机会让其从头再来。这个在联想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闹剧。纵观王石先生的一生,踏实是其成功的法宝。

  创业是艰难的:90%以上的人看到的是老板的风光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其抓耳扰腮,茶饭不思,在政府和强大市场经济体面前的难堪与折磨。有句话说的好,老板不是人做的,尤其在中国。神交王石先生,感受到在中国,大多数企业家,或者准确的讲,老板具有一种悲壮式的可敬。一句话就能说明白:来之不易!

  放大了格局:在我们年龄还不算大时,有幸拜读王先生的',对我等年轻一辈,是福音。通过本书,我们仿佛和老一辈特区人走过了近30年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脉搏和那个时代的人联动,明白了今天特区的不易。知道今天是如何来的,也就知道了,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有时,甚至能站在整个时代的高度来看待这段历史,心中不免有升华的感觉,心胸突然也有了一种更开阔的感觉。

  在王石先生的倡导和推动下,万科很早就建立了著名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在企业的发展和运作中,产生了一个强大的企业家团队,为同行和产业输送了非常多的优秀职业经理人,比如现任星河地产的总经理郭兆斌,还有佳兆业的总经理姚牧民等,将来也一定会有更多。个人认为,这个是王石先生为中国和中国企业做的最大的贡献。 在为本读后感取标题是,颇费心思,想了许久,想出了几个自己也解释不完全透的字”走过人生” ,或许这个才是我最想表达的,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人没有伟大和平凡之分,都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走,能留下什么样的轨迹或者说痕迹的话,就要看自己的决定和坚持,无论财富多少,自我确认,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的人,就是幸福的!

读后感五篇............跪求

《假如我拥有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
题目是那简简单单的九个字,但是,它给我一种很强烈的感觉,作者渴望光明,他渴望能用双眼看到真正的世界。看到题目后,我沉默了,因为我想起了那些有同样遭遇的人,失去了光明,活在黑暗世界的人。他们有的自信乐观,渴望光明,即使身有缺陷,但仍然努力拼搏;但是有的却喜欢躲在黑暗的角落,任由死亡之神夺走他们的生命。如此简单的题目,却给人留下如此多的遐想。
1882年,一名女婴因高烧险些丧命。她虽然幸存下来,但高烧使她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使她永坠无声的黑暗之中,她就是海伦.凯勒。这位在19个月时就既盲又聋的孩子,她没见过天高云淡,潮起潮落,花好月圆,没听过妈妈的喃喃细语、春雨的沙沙作响、鸟儿的歌低唱。 她只凭手的触摸探索大自然,学习知识。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她之所以能够走出黑暗,取得伟大的成就,跟她对知识的渴望,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顽强的毅力是离不开的。
海伦曾说过一句话,让我永生难忘:“毕竟,每一个想获得真知的人都必须独自攀登险峰,既然没有通往顶峰的康庄大道,我就必须沿着崎岖曲折的羊肠小道攀登而上。我滑落过好多次,但我坚持不懈,跌倒了再爬起来……”一个人的成功,没有更多的,但毅力却是关键。不只是在学习的道路上,在人生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也许今天它令你伤痕累累,头破血流,你可以选择用毅力,勇敢冲破一道又一道的难关,直至走向成功的大门;但也可以懦弱地选择退缩,从起点重新开始。但要记住“每一次奋斗就是一次胜利,再加一把劲,就能到达璀璨的云端和蓝色的深空,到达期望中的高处。”每个人都要有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去克服身边的困难。冯萃,你能做到的^_^。
在书的最后,用粗体字写了海伦所说的两句话:“是我的朋友们构成了我生活的故事。他们千方百计地把我的生理缺陷转化为美好的特权,使我能够在不幸投下的阴影里平静而又快乐地生活。”这让我再次陷入沉思了,想起了曾经与自己共患难的知己。并不是只有成功人士身边的朋友才称得上伟大,其实每个人身边都有一根伟大的支柱——朋友。在你开心时,陪你一起天真的笑,在你伤心时,抱着你一起哭。。。。。。但是这种感觉不知道何时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了,也许是我偶尔的无知和任性所导致的吧。所以我后悔了,在心里暗暗地说:“我一定会珍惜你们——dear friends”。
《假如我拥有三天光明》,给了我一次心灵上的震撼
书名:《鲁滨逊漂流记》
作者:笛福
内容摘要:鲁滨孙出身在英国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他不愿享受富裕、安乐的生活,私自离开家去航海冒险。一次在海上遇难,他独自漂流到一个无人岛上。开始很悲观,后来为了生存,他从船上找来衣服,淡水,食物,工具等,开始了新的生活。在岛上,他种植谷物,驯养山羊,取得足够的食物。很多年后,他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他成了鲁滨孙最忠实的朋友和仆人。在岛上生活了28年后,他们搭乘一条路经荒岛的英国船回到了英国。
自我感想:他在岛上生活了28年,没有人的陪伴,可是他获救后却丝毫没有改变他作为一个文明人的生活习惯,他不像其他遇难者那样丧失了语言,丧失了生活习性,甚至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的条件,他不但成功的作为了一个人,而且还是一个文明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只有一个原因——信念!他来到荒岛上,当他有了活下去的信念后,首先做的,就是去记录日期,他要的是,既然活,就要活得明白!当然,既然活,就要活得充实,好好活!于是他不断地自己去努力,从船上找来生活的基本物品,船上没有的也自己想办法去制造!这也是他没有丧失文明的一个重要原因。随后,鲁滨孙还自己写日记给自己看!这样他不至于忘记语言,而且,自己和自己说话,也是为了可以抚慰 自己孤独的心灵吧!这是他活下去,作为一个文明人信念的一方面。
曾有人说过,“作为一个人,首先应该学会的便是如何去生存。”鲁滨孙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而是和我们一样在生活着。但这些琐碎的细节却又是鲁滨孙同困境对抗的过程,而这些困境又是几乎每个人都曾体会到的:黑暗,饥饿,恐惧,孤独。如果我是他,当船遇到暴风在海上失事的时候,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去接受那重重的困难和波折,因为我没有自信。如果我是他,当独自一人置身于荒岛之上,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积极自救,因为我没那个能力。如果我是他,当看到野人用自己同类开宴会时,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勇敢的站出来,与他们搏斗,因为我没有那种胆量。鲁滨逊这些独立生存的能力从哪儿来的呢?不就是从平时的自理能力逐步形成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吗?可见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对我们是十分重要的。让我们向鲁滨逊学习,靠自己的诚实、善良、劳动、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
鲁滨孙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的信心、他的毅力以及他的坚强!他是一个战胜命运的人,坚强可以战胜世界任何一座高峰,人活着就是要和命运挑战!从古到今凡成大事者都同鲁滨孙一样,如果当初鲁滨孙没有信心他一定不会活下去,离开荒岛。只要有毅力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要寻找自己的优势,使自己相信自己就是唯一的幸存者,使自己有信心活下去。尝试拼博,不管结果如何,过程总是美丽的,人生在于奋斗。无论是谁,都是有过困难的!所以需要有乐观的精神去迎接每一次挑战,用自己的毅力以及坚韧不拔的品质去战胜困难.
书名: 欧也妮•葛朗台
作者;(法)巴尔扎克
内容摘要: 《欧也妮•葛朗台》讲述的是老葛朗台的独生女儿天真美丽的欧也妮爱上了破产落魄的表弟夏尔。为了资助夏尔,她将父亲的金币全部赠给了他,这一举动激怒了老葛朗台,父女俩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向胆小而贤淑的母亲因此一病不起,而欧也妮这个痴情的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了小财归来的负心汉。
读后感想:
文章作者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最著名的一部作品之一,这部小说被人誉为“没有毒药,没有匕首,没有流血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我想这也许是对这本书最适合的评价了。书中的主人公葛朗台先生是一个是一个有名的吝啬鬼,他精于盘算,认为人与人之间,甚至与妻子和女儿之间,只有金钱关系,根本没有亲情可言。
但是我认为,正是葛朗台先生那“至高无上”的金钱主宰了他的命运,使得他失去了幸福,也使他失去了家人的关怀。至少在人类的感情中,金钱都是无能为力的,即使葛朗台先生积累了万贯家财,在镇上受多少人的羡慕,等到他死的时候,也是因为他守财奴的天性使得他失去了性命。金钱除了可以带给他一种虚幻的满足感,可以说到头来,他是一无所获的。
但即使如此,金钱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东西。就像葛朗台的女儿一样,她在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之后,并不是像父亲一样当一个守财奴,而使用这笔巨大的财富和以前一样,过着俭朴的生活。她也是精打细算地,积攒了许多年的家产,有人说她和她的父亲一样吝啬。可是,她把钱用到了慈善机构和教育上。她和她的爸爸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正是有了她这样的人,这本显得格外冰冷的书才有了令人欣慰的温情。
这本书没有什么惊险刺激的传奇色彩,但是巴尔扎克的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应该是他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巴尔扎克选取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表现他的悭吝性格。葛朗台阴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踏级都被虫蛀坏了,女仆差点摔了跤,他还怪她不挑结实的地方落脚;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一天要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女儿生日那天,有客人来,只不过多点了一支蜡烛;他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也要想方设法刮走;来了亲戚,他不让加菜,吩咐工人们打些乌鸦来煮汤;妻子卧床不起,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才能使妻子快一些好起来,而是想到请医生得花很多的钱。葛朗台的吝啬已经渗透到了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中,真是让人感慨万分啊。
像葛朗台这样的人,表面上是金钱的主人,其实是金钱的奴隶,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如何获得更多的金钱而度过的。他那可怜的女儿守着他的巨额财产,却既无家庭也无幸福,却只能成为一帮利欲熏心的人追捕围猎的对象啊!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2008年09月26日 星期五 22:28 怀有希望,怀有坚强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为人民工作,虽身患顽疾,但依然艰苦奋斗,积极乐观的人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做保尔·柯察金。
什么是钢?什么是铁?也许你只会含糊地说出他的名字,它的作用,但是,钢铁究竟是什么呢?
钢铁是经过千锤百炼才炼造出来的,保尔就像那钢铁一样,经过不断地锻炼,不断病痛的折磨,才完成自己的愿望。我们应该接受不断的考验 ,这样才能锻炼出意志坚强的自己,就像钢铁那样,坚强不屈。遇到困难、灾难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去迎接,不要躲避,学会解决,不管结果如何,一定要尝试解决,这样才不会轻易放弃,成为一棵坚忍不拔的高粱。相反,如果无法面对困难,这样的人一点也不坚强,还很懦弱,不仅没得到锻炼,而且使人厌烦。困难并不是失败,要想着困难之后就是成功,困难是很好的锻炼方法,如果逃避,那么就失去了锻炼、成功的机会。
保尔面对病魔的那份坚强使人感动,那都是磨练出来的,他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勇敢接受一切挑战,而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其实人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理想上,我们应该不顾一切地追寻自己的梦,不管有多遥远,只要相信就会成真。他对学习充满热爱,学习是我们的精神粮食,我们不该放弃它,要一生都在学。保尔拥用有的真金不怕火炼的精神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
钢铁,让我想起了这样熟悉的一首歌,“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此时,思绪好像飘到了很久以前。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踏在冰冷土地上的红军,留下了一个个带血的脚印。尽管手脚都已经麻木了,可是,他们依然这样走着,走着,这就是钢铁般的意志。试问军队落后的红军,为何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可以坚决地告诉你,这就是团结的力量,这就是钢铁的意志!毛主席为红军写了《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正是他们的毅力所在啊。
坚强不屈的红军,乐观向上的保尔,好似一首悲壮的歌,荡气回肠,令我受到很大的鼓舞。困难,有什么可怕,只不过是带着你在神秘中遨游;失败,有什么可怕,只不过带着你去找成妈妈;挫折,有什么可怕,只不过让你欣赏从未见过的花……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这样一帆风顺,在漫长的征途中,我想我们最该得到的,就是磨练。从中,你得到的不仅是经验,还是人格魅力的熏陶。人就像是一团面,要经过反复的拉扯,反复地揉拧,才会更加有韧性,才会更加有口感。我们也是一样的,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前进,这样的人生,即使是一路坎坷,但是它充满着生命的光辉,它是有意义的。
在黑夜中,希望是光,坚强是明灯。
在荆棘中,希望是路,坚强是镰刀。
在你心中,希望是不灭的梦,坚强是向上的阶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积极向上,让人在绝望中也能看到希望,引人深思。他就是一位指点迷津的大师,在你迷茫无助时出现。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书名:骆驼祥子
内容摘要:长篇小说《骆驼样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1899~1966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多以描写知识分子与农民生活见长,而很少有描写城市贫民的作品。老舍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局面,他以一批城市贫民生活题材的作品,特别是长篇《骆驼祥子》,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贡献。
自我感想: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得悲惨。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坚定的意志去面对一切的不顺心与困难.
书名:杜立德医生
作者:(美)赫夫·罗弗挺
内容摘要:能和各种动物说话的医生兼自然学家约翰·杜立德,由于他深深喜爱动物并且愿
意为它们奉献无比的心力,在加上对自然、历史、科学永无止境的探索,因而引发出了一连串妙趣横生、上山下海的冒险故事。善良憨厚的杜立德医生身旁,总有一只弄不清自己多大年纪的鹦鹉,提醒他应该注意或下定决心去做什么事;还有只非常善于使用脚掌的鸭子做他的忠实管家。他的医务诊所收养了各类无家可归的动物,而它们都死心塌地跟着杜立德医生,因为只有他才明白动物需要如何被关怀。
读后感想:《杜立德医生》向我们描述了杜立德医生和各种动物之间的美好友情,以及他对
动物的热爱。杜立德医生与动物之间有着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情,他们的关系是如此地密切。杜立德医生对动物的热爱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建立在金钱和贪婪上的。
杜立德医生那种对动物深深的热爱感染了我,原来人和动物的关系也可以如此亲密,我想,动物应该也是有感情的。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养小动物,那应该也体现了人和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但也有的人,不但不爱护小动物,还残害小动物,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残害小动物的事:在某市的某个小区里,有一个很讨厌狗的人,在小区里下毒,结果小区里所有的狗几乎都没能逃脱那次灾难(这件事是真的)。我真为这个人感到羞愧,他仅仅是因为自己不喜欢狗,就如此残忍地杀害了那么多条无辜的生命,虽然只是小狗,但也是生命啊。还有的人,表面上很喜欢小动物,养一些很名贵的鱼,很值钱的鸟,但实际上,却是为了把小动物养大,养肥,然后再卖个好价钱,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从没想到过小动物的想法。
杜立德医生真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他为了饲养自己收留的小动物,连自己唯一的收入——一间小诊所,都差点放弃了,杜立德医生对动物的热爱程度实在是令人惊讶,他已不仅仅是一个医生那么简单,更多时还是一个动物主义保护者。和杜立德医生相比,那些残害小动物的人实在是应该好好地反省一下。
书名:小公主
作者:(美)白涅德夫人
内容摘要:撒拉•库尔,是一个心地善良,行为和风度都像公主一般的女孩子,她从小没有妈妈,跟随父亲生活,七岁时便离开父亲的身边,从印度来到英国的伦敦,进入了明贞女子学校学习。撒拉本来是一个家境富有的千金,入学之初,很受明贞校长的欢迎,但是,后来随着父亲的去世,她变成了无人照顾的孤儿,便受到校长刻薄、冷淡的待遇,开始过着悲惨艰苦的生活。可是撒拉无论遭遇到多么冷酷和悲伤的现实,她都能够以坚强不移的意志和勇气,始终保持一贯的风度,勇敢地生活下去,最后,梦幻般的奇迹发生在了她的身上。
读后感想:坚强、乐观、无私竟是如此巧妙地结合在一个十岁的小女孩身上,她就是《小公主》中的主人公——撒拉•库尔。她的命运,从喜跌落到悲,她虽然年仅十岁,却依然能勇敢面对接踵而来的种种困难,坦然接受生活。
撒拉富有幻想,喜欢想象,在她过着悲伤难堪的生活时,依然没有忘记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使自己暂时忘记眼前的环境,撒拉是乐观的。在她接到父亲去世,自己将会变成女佣的消息时,她没有落下一滴眼泪,因为她明白,眼泪是懦弱的表现,她不愿让校长感到骄傲,撒拉是坚强的。在撒拉用仅有的钱买了十个面包来填饱自己饿得受不了的肚子时,她竟把其中的八个给了一个并不相识的小乞丐,自己只剩下两个,撒拉是无私的。
现在的人,往往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而不是想着怎样去克服困难,总是抱着一种悲观的心态,即使只是小小的挫折,也认为是很大的困难,把小石头想象成一座大山,却不知道,导致自己失败的原因,不在于那小小的困难,而是在于自己悲观的心态。
有一句话叫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但真正能做到这句话的又有多少人呢?很多人都认为,别人又没有帮助自己,为什么自己就要去帮助别人,这不是很吃亏吗?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那这个社会上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助人为乐的事情发生了。文中的撒拉,宁可自己吃不饱,也要帮助别人,她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每个人都多关心一下身边的人,那这个世界就会充满了爱,充满了温暖,而不是一张张冷冰冰的脸,让人不寒而栗。
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人幸福或者不幸,很多时候都是由机遇造成的,一个人是富,是穷,是高贵,是低下,这都不是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低的标准,就如同书中的撒拉,她虽然从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小公主”,沦为一文不名的小女佣,但她依然没有忘记用自己善良,纯真的心灵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一个人品质的高低,更多的时候是在你遭遇困境的时候才能显露出来。并且,你只有在尊重别人的同时,才能得到别人尊重。
作品简析:《小公主》是一本童话小说,可是也不仅仅是一本童话小说,它也在悄悄地阐述着一些道理。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充满着“爱”与“泪”,以及非常丰富的情感,这本小说,简直就是作者一生的缩影,正因为小说里带着浓浓的亲情,才使得这本小说如此成功

《关注生命教育》读后感

  暑假里,我仔细阅读了我校下发的校本培训阅读资料,其中的第一篇文章《教育:从人性的底线开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想,“生命诚可贵”这是人最基本的认识,活在这个世上,你所享受到的一切快乐,遭受到的一切挫折,征服过的一切坎坷,甜与苦、欢与悲、希望、憧憬。人间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生命的存在。没有了生命,一切都不存在了。教育的宗旨是教育活着的人,有生命的人。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让人更好的活着,活出精彩,活出意义。
  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于:扞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智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强调生命教育是培植学生的生命情怀。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生命确认、接纳和喜爱,只有对自己生命的肯定,才能对整个生命世界的肯定,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必须要提高到这个高度。可以说,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最底线。教育者对生命的遗忘是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

  由此,我想起了肖川先生对生命教育的论述,其中两个观点让我大受益处。

  一是生命教育反对一切以牺牲个体生命为代价而去换取所谓的“大业”。一句话让我猛然惊醒,忽然想起了从小到大那种“舍生取义”的价值观。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为人民,总之是为了一切远离自己生活的“虚幻的共同体”而献身的教育。不是说这些不对,而是说这些口号教育不适合儿童和未成年人。

  以上这些观点和信念应该是在人生命价值的自我确认之后才能产生的人生观,不可以越俎代庖,跨过生命情怀而直接把生命与这些捆绑在一起。教育者在施教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受教育者明确是应该为“某个客体”而牺牲,还是为自己的“生命价值”而牺牲,这可是一个实质性的区别。

  二是道德是社会本位,成人中心的`。文中提出了“儿童是没有道德或者是不道德的”这样一句话,以前一直很糊涂,现在似有所悟。道德是对成人而言的,孩子根本不涉及道德问题,孩子是正在培养道德的过程,而并不是道德的成品。不用说孩子,就连大人们还在不断地提炼,修养自己,更何况是他们呢?孩子的行为是不能用道德来评价的,这一点让我大受启发。

  我想,每位教师都应在课堂上渗透生命教育,因为“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教书也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的形式”,教师自己必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崇敬生命、热爱生命,关注自我的幸福体验,关注自我的生命质量,关注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

  教师能够用丰富的生命实践去锻炼学生,尊重、正视每一个生命,让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给学生更多的感动,更多温暖的关怀,让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光明的内心世界,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本文标题: 自我确认读后感(《道路与梦想》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080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纸牌国的读后感怎么写(如何写《纸牌王国》的读后感)读后感妖怪药局大甩卖(西游记第四十五回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