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1000字_1550字)

发布时间: 2023-09-10 09:19:0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1

拆掉思维里的墙在我的云盘里有,pfd的完整版。《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1000字_1550字,上次接受了某个人的批评后,我就决定要让自己多读书,...

读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1000字_1550字)

拆掉思维里的墙

在我的云盘里有,pfd的完整版。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1000字_1550字

上次接受了某个人的批评后,我就决定要让自己多读书,接受知识的洗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些经典的东西能够流传下来,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在行万里路的同时,别忘了读万卷书。现在也有一个版本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如阅人无数。不管怎样,我始终相信,开卷有益。我的计划是一周到两周看一本书,而我计划中的第一本书就是姚姚曾经推荐的《拆掉思维里的墙》,我一开始不太愿意看,因为我以为他跟那些成功励志类的书没什么差别,看的时候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但是过了两天,疗效就退去了。说到这,我感觉自己以前好傻,放了一本陈安之的成功学在枕边,每天晚上睡前看一会,主要是勉励自己,现在想想难怪那时候睡眠不好,你说,每天睡前都打鸡血,能睡着嘛,真的是傻的可以的!

姚姚作为我看这本书的监督者,向我提出了一个硬性的要求,看完写一篇600字的读后感,我想,哦,没事,小case!真正坐到电脑旁敲的时候,才发现还是很有难度的,因为我看书是不太总结的人,但是鉴于这是我计划中的第一本书,再难我也要努力的写一点,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嘛!而且我愿意将自己看过的东西跟大家分享,有时候分享是快乐的源泉之一,所以我想把它进行到底。 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古典写的,古典,新精英生涯的CEO,曾在新东方担任GRE词汇讲师,2007年创办新精英生涯。我个人认为他得很多言论都能够一针见血,站在非常客观和理性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中,我认为更需要的是像他这样能够独立思考的佼佼者。在这本书,我印象比较深的几点:1、变卖自己的梦想,买房,然后沦为房奴。他写的一段话让我突然醒悟,以前我也是觉得能付得起首付就去买房,作为漂一族,我觉得房子不仅是居所,还是我们精神寄托,有了房子我们才会觉得在这个城市,我们有一席属于自己的地方,但是我现在觉得自己错了。就像高晓松,婚后依然是租房住,有媒体就问他,他说:“租房子的话全世界都是我的,我想住哪就住哪,然而买房了呢,就只有一个角落是属于我得。”当然,我是不会有这么狂野的想法的,我只是觉得买房会限制自身的发展。比如买了房我们就会经济拮据,勒紧裤带过日子,随着源源不断的房贷,我们没有更多的经济能力去享受生活、自我投资、拓展人脉等等,我们也不敢轻易去跳槽,严重影响到自己的职业发展。

另外一点,按照我们这种“穷二代”的实力,只能在地理位置一般的位置买,那样上班路途就会耗掉大部分时间,也就搞得身心疲惫。综合来看,我觉得经济实力没到一定的程度,真的是没有必要买房,尤其是只有小两口的时候,租房是一个挺好的选择。 本文来自读后感吧 2、关于兴趣。这个触到了我的心灵深处,我们经常说:哎哟,这个我没什么兴趣。对于考证,没兴趣,感觉以后工作中用不太上;对于考公务员,没兴趣,自己不适合做公务员。很多,我经常听见,包括我自己,其实自己是懒得去努力争取,就冠以“没兴趣”的名义,这样就会让自己失去很多机会,其实在没兴趣和感兴趣之间虽然只差一个字,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取向上发挥的作用却是截然不同的,当你告诉自己我很感兴趣的时候,这个人的投入状态是很不一样的。在这个问题上,我需要纠正,用“试试看呗”来自我调整。

我能考上公务员吗?谁知道呢,试试看呗!我能进某个大企业吗?谁知道呀,试试看呗!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death!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不管结果会怎样,也不管你得兴趣是什么,最不能做的就是等待,行动起来,不管成功与否,你都会收获学习的过程,不是吗?所以,我要努力得去拆掉自己设立的这些壁垒。3、做自己的掌控者,而不是被别人掌控。讲一个禅师与兰花的故事,禅师很喜欢养兰花,把他得兰花视为宝贝,有一天他要出去游玩,将兰花交给他的徒弟照料,但是他的徒弟不小心把兰花打碎了他很害怕,因为把师傅最爱的兰花摔坏了,师傅会怎么惩罚他呢?师傅回来后,没有批评和惩罚他,而是说了一句话:我当初养兰花不是为了今天来生气的。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我觉得不用说太多,这个故事足以说明一切,其实开不开心真的在于自己的内心和态度,而不是别人的行为。

因为一些无法改变的事实而捶胸顿足,实在是太没有必要。这就好像是沉默成本和追加成本。事情发生造成了损失和一些客观的影响是沉默成本,你无法去挽回,如果你再加入自己的负面情绪,那就是追加成本,总得来说损失只会更多,而不会减小。

如何拆掉思维的墙?

如何拆掉思维里的墙
这一问题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封面就是一堵砖墙,墙被拆的部分写着书名,书名后有个副标题----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那么,这本书中提到了什么样的破墙方法呢?
1.提升安全感
小范围的冒一冒险,直面自己的恐惧。背对恐惧最可怕,当你真的转过脸去面对,会发现其实没有那么可怕。恐惧就是这样的一个懦夫,当你触及他的底线,接受事情最坏的结果,然后开始准备和他大战一场的时候,他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2.做一个趣味主义者
乐趣源于投入,而不是投入的结果。正因为这样,乐趣可以是无条件的。有趣之人,生活会对你感兴趣,而无趣之人,往往不是无能之人,而是无胆之人,古典老师建议我们去寻找那些深层兴趣,去寻找那些可以陪伴我们一生的兴趣。“为你的生命找一个长期的、深层的、不能被满足的乐趣,让这个永恒乐趣带领你穿透生命的无常。”
梁启超推崇趣味主义教育,他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梁启超在他的《学问之趣味》一文中说,凡趣味的性质,总要以趣味始,以趣味终。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然后是不息,深入的研究以及找朋友。梁启超最后不无感慨的说“世上人多么可怜啊!有这种不假外求,不会蚀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自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 ”
3.拒绝受害,走出受害者天堂
很多人以自己是“受害者”自居,待在受害者天堂中不愿意出来。他们喜欢“自利性归因”,擅长两件事“这不关我事,那不关我事”。不是我的问题,是我太累了,是别人不好,是环境不好,是社会不好,便秘一定是因为地球引力不够。受害者自居的人在做坏事的时候也是心安理得的,“这可不怪我哦,谁让别人偷我的东西来着”。受害者这样做,可以给自己找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不必背负罪恶感。
如果习惯了利用自己受害者的身份来获得同情和帮助,就会对自己的“受害者”身份更加认同,并有可能通过自我伤害来绑架别人。小孩子说你不让我看电视我就不吃饭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挨饿吧!
想要走出受害者天堂,可以先找到自己的受害者情景,找到背后的故事模式,给自己一个新的故事。从自己的情绪中走出来,尝试做出改变啊,最后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心智模式,从固定模式走向成长模式。
4.开始行动
如果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坏的开始至少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正如特蕾莎修女说:“上帝不需要你成功,他只需要你尝试!”
乐观点,现在开始还不晚,推倒思维里的墙,说不定会变成通往成功的桥。

拆掉思维里的墙第二章作者学什么

掌阅书虫大作战答案:C魔术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文:在一次吃饭的时候,我从一个朋友那里学到了一个橡皮筋的近景魔术。我觉得相当有趣,于是开始当场学习。
辛苦打字不容易,满意请采纳。
本文标题: 读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1000字_155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3108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谈成功 季羡林 读后感(关于季羡林的读后感4篇)中国法律名著的读后感(看了关于法律的书我有什么感想5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