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读后感(指南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8-15 10:10:0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0

《指南》读后感600字,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自由的,但是大多数的家长总是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甚至于有些家长过早的...

《指南》读后感(指南读后感)

《指南》读后感600字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自由的,但是大多数的家长总是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甚至于有些家长过早的、过度的、不科学的要求孩子学习,从教这几年以来我经常遇到家长和我交流孩子学习的事情,而这其中家长比较关注的是孩子的书写、算题、认字。家长往往把幼儿的学习局限于学业学习,而忽视了孩子学习的其他方面。以至于学前教育出现小学化的倾向和弊端。

  《指南》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是:

  一、“玩中学”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也是幼儿最有意义的学习。

  在游戏中幼儿能完全自主、自发、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同时在游戏中体验许多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的事情,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比如在“娃娃家”这一角色游戏中,孩子们会扮演成爸爸妈妈给娃娃喂奶、梳头发、换尿布、哄宝宝睡觉,有时也会自言自语模仿大人的语气来说话。

  幼儿在游戏中也发展了自我意识、自信心、伙伴意识、语言与交往技能、探究与想象以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等。

  二、“做中学”就是让幼儿动手操作、直接体验,在做的过程中学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自主进行活动。比如在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中,为了让幼儿探索哪些材料能帮助硬币浮起来,我为幼儿准备了大树叶、纸船、橡皮泥、塑料瓶盖等多种材料,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得出实验结论。教师与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动手做”、“做中学”对幼儿的意义,为幼儿创造能动手动脑的机会与条件。

  三、“生活中学”幼儿自己的生活既是幼儿学习的内容,也是幼儿学习的途径。

  幼儿的学习来源于生活,最后还要回归于生活。有一次我在带领孩子们去小便的路上,孩子们发现地上有许多的蚯蚓。他们立马围在蚯蚓旁边,边看边互相讨论,孩子们从蚯蚓的外形一直说到蚯蚓吃什么食物。还有孩子提议要把蚯蚓带回到教室的饲养角去。正是这一次偶然孩子们真正认识、了解到蚯蚓的生活习性等各方面特征。

指南读后感

   指南读后感(一)

  【指南】制定的非常的细致,但是我觉得有些目标是不是应该根据每个孩子自身的特点来达成,就比如说健康领域中“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这一条,在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去达成是绝对可能的,但是在家中,父母上班,爷爷一奶一一奶一带着孩子,孩子任一性一耍赖,长辈也无从下手,我们当老师的只能加大宣传力度了。

  虽然这些都是零零散散的琐碎事情,我相信遵从【指南】提出的教育3——6岁幼儿应坚持的三个原则:第一,应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第二,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第三,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做到更细致。

  弗洛伊德认为3——6岁这个阶段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都知道,孩子到3岁时会突然发生很大变化,有些孩子变得非常不听话,固执,任一性一,有的孩子情绪突然变得很不稳定,在3——4岁的孩子中,男孩的恋一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表现相当普遍。而在此之前,这些特征就不明显,在此之后,这些特征又慢慢消失了。所以在心理学界,人们把3岁左右称为一个关键时期。给孩子更好的发展,使我们所有幼儿园老师与家长共同的目标。所以认真的'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此受益匪浅。

  首先,在学习【指南】的同时,我深刻的意识到,幼儿教育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相对于我们平时的工作来说,我们还是有很多做的不好的、欠缺的地方。但是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我们也慢慢的细化自己的工作,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指南读后感(二)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也是一位幼儿家长,在教育自己孩子的同时也承担着教育别人孩子的责任,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总结更多的经验。通过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使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

  作为一位幼儿家长,在刚开始阅读【指南】的目录时,会让我联想到当初宝宝出生前和出生后买的一大堆关于婴幼儿方面的书籍,如什么育儿经验、婴幼儿智力培养等等,但是认真阅读之后发现,【指南】对于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有着非常全面和详细的阐述,使我了解到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通过这五个方面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并且【指南】在个体差异方面的教育建议,使我对孩子的期望更合理,也更科学。通过【指南】的学习,我懂得了如何让孩子全面协调的学习与发展,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理解孩子的特点,保育和教育一个相同共一性一和个体特一性一共存的孩子,让孩子快乐的成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培养和教育好幼儿是我的职责。在未看【指南】之前,根据新【纲要】为依据,进行教学课程的安排,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学习。在看了【指南】之后,发现【指南】和新【纲要】的目标一样,都是让幼儿快乐的成长,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指南】比新【纲要】更细致更详细也更全面。相比较,新【纲要】更偏向于理论指导和课程指导方面,而【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更让我在今后的教育幼儿方面有了更多目标和建议,也能更容易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一性一以及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另外也是对我在教育方面的一次学习和自我提高。

  通过对【指南】的阅读和学习,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作为一位幼儿家长,还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都将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读后感 篇1

  读了关文信先生编著的《问题学生教育指南》一书,颇有感触。翻开书的第一页,七个大字映入眼帘:生命因此而精彩。这是本书的前言题目,也是主编关文信对问题学生教育价值的诠释。问题学生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凤凰涅盘的过程,也是一个化蛹为蝶的过程。书中认为,没有问题学生的教育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却不是真实的教育,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差异。每个班存在几个问题学生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应以平和心去看待。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当我们看到一个问题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与呵护下,走出泥潭,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时,我们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幸福感。一个教师的职业因此而精彩。

  本书分理论篇和实践篇两部分,既有理论的指导和提升,又有实践的探索和总结,以叙事研究的思路整合理论与实践是这本书的一大特色。每个问题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不平凡的精彩的故事,故事如歌,吟唱着问题学生与教师共同走过的岁月。在平凡的笔触中让人体会到深深的师生之情。是爱使教育得到了升华。我在阅读这些故事时,所收获的是一份感动,一份启迪。

  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当然有出自内心的爱,有时也恨铁不成钢。正因为这样,所以有时学生犯了错,我会很生气,当场批评他。但是,过后一想,他们毕竟只是十岁的孩子。正像一位朋友说的,不要把他们看得太大。实践证明:要和学生友好相处,就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要拿老师的架子居高临下训斥他,拿大人的思维衡量他。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犯了错允许改正,这才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

  我们班本学期刚转入一名插班生,成绩在班里倒数第一,更可气的是每次事端都有他的份,打架、捉鱼、摘橘子等等数不胜数,刚开始我很生气,联合家长一个劲儿地批评他,结果导致他家也不想回,书也不想读,后来我换了种方式,多发现他的优点,其实这学生爱劳动,肯帮助人,在我的适当表扬和鼓励下,他也变乖了。

  类似的例子其实一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出现,我们怎么处理的?无外乎个别谈话,抑或批评,抑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看上去孩子悔改之心甚浓,可等你去批作业他仍然是个老样子,显然我们采取的教育行为治标不治本。怎么才能治本呢?本书中提出的教育策略“表扬激励正强化”、“视而不见也是爱”、“体验成功有动力”、“寻找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观点就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有位名人说过: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要么腐烂,要么燃烧。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使学生燃烧起来而不是让他们腐朽下去。我觉得首先多与问题学生接触。教师要多与他们接触。当他在陈述某种事情或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教师要认真专注地听,并尊重他的观点,以便获得他的信任。时常找机会与他谈论他的兴趣和爱好。当他走进教室时,教师投以友善的目光,对他的言行举止做一些正面的评论,比如“你今天走路很有精神”、“你的衣着得体大方”等等,使他的一天有一个好的开端。这样,学生在教室里心情舒畅,觉得教师接受并支持他,他便会表现好。

  1、抓住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教师要尽可能地去赞扬每一个学生。当学生表现良好、行为得当或学习进步时,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和表扬。由于在学校生活中有过频繁的挫折和失败经历,问题学生特别需要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肯定和赞扬,哪怕是表现好的时候教师在他肩头上轻轻一拍。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在班级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教师更要给这些学生以更多的关注,一旦他们有好的表现,就要抓住契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真诚的赞赏与表扬。

  2、指派一个学生做他的伙伴。当忙不过来或不在教室时,教师指派同桌或邻桌的同学在学习等方面帮助他,和他结成伙伴关系。这个伙伴应该是班级里比较成熟、责任心强的学生。这样他们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检讨不当行为,以达到互相帮助的目的。

  其次时时提醒、暗示学生专心听课。问题学生中不少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一节课中很难自始至终地按教师要求完成各个环节的活动。因此,教师要设法提醒或暗示他集中精力,把他的思维唤回到学习上来。其实,这并不难做到,教师或可以走到他的课桌边、或用眼睛盯着他、或在讲话时略作停顿,意在提醒他要认真听讲。另外,教师还可以和他一起确立一种暗示的`信号,比如,教师可以挠挠头、拉拉耳朵、睁大眼睛或眨眨眼。当他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做这些动作,及时予以暗示。

  最后寻求家长帮助。邀请家长到学校来,把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情况告诉他们,并听取他们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找到比较成功的教育策略,或者对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应对有没有好的建议。与家长建立固定的沟通反馈渠道和时间,这样,教师可以每天或每周及时把学生的表现情况反映给家长,家长也因此可以及时给教师提供有关孩子表现的信息。

  对于多数教师来说,问题学生的教育确实是一个难题。他们既要面向全班学生,又要时时关注这些问题学生,有时甚至苦口婆心、使尽浑身解数也收效甚微。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师的良知告诉我们,决不能漠视和舍弃问题学生,而应当千方百计地教育、转化他们,因为转化问题学生和教育优秀学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读后感 篇2

  孩子,不管多久老师都会等你!

  忙碌了一个学期我们迎来了开心的寒假,放假前学校为我们每一位老师各发一本书,让我们利用寒假之余读读、看看、写写小感。书有两种派发时主任让我们自己选择,好多人都拿魏书生先生的著作,我本人也是十分看好他的教育著作,只因去迟了没有抢到魏书生的书,只拿到了关文信先生的《问题学生教育指南》,当时心里是极度的不开心,但是又没得选择了,只不情愿的好带上《问题学生教育指南》回家了,直到把这本书看完,我才发现我不情愿带回家的竟然是个宝。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一书试图从“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班主任,如何用一个教育者的良知对待问题学生,用爱心感化、用耐心转化、用细心激励,最终使“问题学生”不再成为问题。

  一些教师认为,“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 思想、心理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关注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关注的时候,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帮助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个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有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缺失,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春雨润物细无声,要用一个教育者的良知对待问题学生,要用爱心感化、用耐心转化、用细心激励,心中有问题学生,但眼中千万不要有问题学生,不少问题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品德、行为、心理问题。要有的放矢地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只有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善于了解“问题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习惯,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恰当的教育方法。

  此刻让想起了我班问题学生徐平,我通常都喊他徐先生,之所以这样喊是因为徐先生脸皮薄从来都不爱笑,话也极少,写字从不讲究笔顺,也不注意间架结构,读书更不爱张嘴,做试卷总是乱写一通,有时候大声地喊他的名字他就掉眼泪,成绩也是差的一塌糊涂。有一次在课上我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全班学生几乎都举手了,可是徐先生没有举手,当时我随口喊道:“徐先生”全班人一愣都在想老师这是喊谁呢?当时我们班就他一个学生姓徐的,没有几秒钟大家的目光就齐刷刷投向了他,出乎我意料的是徐平竟然面带笑容的站起来回答了我的提问,且声音洪亮,此后我每次向他提问时就喊他徐先生,一直这样喊到了现在。

  徐先生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名叫徐安,在隔壁班,自打第一次考试结果出来后我就看出同是双胞胎可是哥俩的分数差距是很大的,弟弟数学考90,语文考80,我班的徐先生数学考60,语文考40,当时我的感想是为什么分到我班的是哥哥,而不是弟弟呢?一阵苦恼后我开始反思:同是一个妈妈生的孩子智商都应该是差不多的,为何哥俩的成绩会相差那么的大。之后我就对他使用不同于其他学生的教育方法,对他抱有恨得希望,我就想着即使咱是蜗牛,只要努力就有进步的一天,就会有开窍的一刻。我在等着徐先生开窍,等着徐先生进步,以后的每一节语文课,我都提问他,每一节写字课我都走到他跟前手握他的手一笔一笔的教他写,课后作业我给他单独布置,从最简单的做起,就这样我坚持了一年,徐先生的表现时好时坏,成绩也没怎么有起色,哥俩的成绩依然相差很大,此时我又开始犯愁了,同时对于徐先生也是去了信心。

  放暑假了,徐先生背着书包回家了,我也 整理好办公桌回家了,可徐先生的事一直压在我的心头。开学了我还带这个班,徐先生也还上这个班,我又重新对徐先生抱有很大的希望。过了一个暑假我发现徐先生有些许的变化,他开始和其他同学交流了,写字也开始认真了,为此我高兴了好几天。慢慢的我又发现徐先生开窍了,学东西变得快了,记忆力也不以前进步了好多。终于又经过半年的努力,徐先生的成绩竟然远远的超过了的他弟弟徐安,我担心着或许是徐先生的一次发挥超常,然而不是,此后徐先生的每一次考试都比他弟弟考的好。屈指一算,为了让徐先生开窍,我一直努力着,始终都没有放弃,等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徐先生进步了,并且成绩也叫稳定,我初次体会到了育人成功后的快感。

  很多教师对品德问题学生的主要印象是“坏”,我认为,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由于未成年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是难免的。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少犯错误,这是为人的准则。

  ”对待“问题学生”,我们更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做耐心细致的 思想教育工作,切不可操之过急,期望他们在短时间内就能改掉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养成的坏习惯。

  唯有宽容,耐心等待,他们身上的“问题”才能逐步改正,直至问题彻底解决。

  特别是少年儿童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呵护。

  人们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主要印象是“怪”,问题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造成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如父母离异、留守儿童、家庭贫困、教育方法不当等。

  孩子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在好奇心、表现欲的驱使下导致的行为过失,一些家长普遍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在 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心理品质培养等方面存在较多缺失:从小过于溺爱,事事顺着孩子心意,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受累,导致孩子缺乏沟通交往能力,内向自卑,缺乏抗挫折能力。

  一些家长、教师,往往用成年人的眼光、心理、思维方式等教育孩子,不能蹲下来与孩子沟通交流,做知心朋友,探究孩子的心理需求。

  实行赏识教育,要赏识一个人,必须接受一个人,对学生也是如此,但教师往往比较容易喜欢那些学习好、听话的学生,而对纪律松懈、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比较不喜欢,并常常横加指责。

  使他们失去了上进的动力,往往会破罐子破摔,成为让学校、老师都头疼的学生。

  每个人都不会自甘落后,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耐心、爱心,善于挖掘他们的优点,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变被动为主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赏识不等于骄纵,无原则的赏识就是骄纵,是教育中的大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对待问题学生,不能只考虑“关注”他们的成绩,更要考虑、“关注”他们的行为品质,考虑、“关注”他们的心理。

  试想,行为品质好了,心理健康了,人会做了,其他的,就水到渠成了。

  教育的本质是受教育者,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不完美到完美,从失误发展为成功。

  允许学生出错,教育者不但拥有幸福的教育体验,而且问题学生也会不再成为问题了。

  我用了5天的时间有粗有细的读完了这本《问题学生教育指南》,对于教学经验较浅,班级管理理不清头绪的年轻教师来说是有着极大的帮助,最后我很庆幸自己拿了《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这本书,里面的内容真是对我的启发颇多,当然能够学以致用,将书本里的知识都能敲到好处的运用到实际的班级管理中还是我要努力地方呢!

本文标题: 《指南》读后感(指南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2660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穿衣》读后感(起床了穿衣服读后感)金字塔未解之谜读后感(《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