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为何会伤人家长读后感(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8-13 16:06:4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3

《家为何会伤人》读后感,在节前和年后的这几天里,我特别忙,忽略了班级群里的消息和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家长陆续购买到武志红的这本《家为何会伤人...

家为何会伤人家长读后感(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家为何会伤人》读后感

        在节前和年后的这几天里,我特别忙,忽略了班级群里的消息和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家长陆续购买到武志红的这本《家为何会伤人》时,我买的书,快递公司已经不发货了。

恰巧邻居家里有一本,急忙借来阅读,刚一上手,便心中大呼:“这是一本好书啊!”这是一本深层心理教育书籍。

  当 翻开第一节段“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里面一段文字直抵我的内心:“如果童年幸福 ,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 ;如果童年痛苦 ,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 。”

    我想到我的孩子,回想我们夫妻是不是给到了她一个幸福完整的童年,也同时想我自己和我老公。我想到我是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要的这个孩子,我在孕期就认真着手营养饮食和规则的作息生活,并且保持平和的心境,渴望在最初孕期,着床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回想吴青洳诞生后,我给了她最浓最温柔的母爱,就像书中提到:“妈妈是婴儿的镜子。”我想我做到了,我每天温柔地给包褥里的她说话,唱歌,用眼睛互动对视,同样她也渴望地急切地扬着她的小眼神迎合着我,我和她的眼睛与眼睛之间有了最初的默契。我经常给她做全身的抚摸,而且放些音乐小曲子,并且用她的身体打着节拍,让她跟上节奏,我想当她睁大明亮的眼睛反应时,一定是感受到了,她脸上会写满笑意。不知为什么,儿时的吴青洳也不知给她爸爸带着几辈子的缘,爸爸抱着她的时候,她就手舞足蹈,再大一点穿衣、吃饭、大小便都嚷着:“让爸爸,让爸爸……”此时读到这本书,我突然感到欣慰,孩子是在一个健康的婴幼儿初期成长的。

      在我的书架上有一本日记本,里面记录着吴青洳从诞生以来两岁以内的成长日记,现在孩子已经六年级,一次她无意间翻到这本日记,她惊奇地找到我,像发现了一个宝贝,我乐呵呵地给她读,她听着笑着,当听到她夜夜不睡觉,缠人时,她忽然搂紧我说:“妈妈,我爱你……”那一刻,我感觉我们娘俩的心是紧紧在一起的。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能像朋友一样相处,也经常很二的开着玩笑。

      而当我读到书中例:岳东的恋爱故事时,明白书中提到:"恋爱是一种特殊的选择 。我们无意识中都将恋爱当作了治疗,目的是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 ,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 。 "我的心还是猛揪了一下,因为我和我老公之间始终是三观不合的,我们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论不休,最后互相抨击挖苦,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大吼大叫,我对老公这种不顾及孩子就乱发脾气,很是不满和无奈。吴青洳的脾气是很好,可是当她真正发脾气时,我发现她小嘴巴吧啦吧啦的反击像极了我,而且她大吼起来也像极了她爸爸。

    我深深地坐在一个角落里,像一位善感的老人,重新审视着我的老公,我突然明白我老公为何嘴碎而且挑剔并且猜忌心特别重了,一定都来自于他的童年。我的婆婆和公公一辈子不和。公公年轻时不安分,在外跑了几十年,婆婆就追着他,找他几十年,婆婆的怨气,婆婆的嘴碎,婆婆的猜忌几乎现在都显现在我老公身上。我也开始在我身上找我童年的影子,开始自省反思……

  一个健康健全、幸福和谐的家庭环境,容易使孩子从小成长的健康聪明,从而在她(他)将来一直往前向上的道路上,有着卓越的智商和良好的情商,在她(他)将来的恋爱择偶上有着健全的选择,从而给她(他)自己创造幸福,并且他(会)自己创造幸福

    书中提到:"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爱与分离 ,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 。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 ,懂得分离 。我们大多数家长爱孩子,把孩子视为己物,过分的爱,使孩子呼吸透不过气,失去了自由,没有了自己的选择权和发言权,这样的爱,最终会导致给孩子的心里套上枷锁,束缚他(她)感到窒息时,他(她)就会反抗叛逆,甚至做出不可想象的事情结果。我们给孩子的爱,要给到孩子的空间,我们是我们,孩子有他(她)自己的世界。我们生下孩子,可以指给他(她)路走,但一定不能搀扶着他(他)。同样,我们大人的世界,夫妻关系的相处也是一样的。

      最后我想借书中的话来做一个结尾:"成为你自己 !

宽容而又极恶如仇 ;
悦纳自己的一切体验 ;
以问题为中心 ,
而不是以情绪为中心 ;
超然独立的性格 ,
不迷信权威 ;
没有审美疲劳 ;
能容忍模糊状态,
高度的创造力 ……

    最后希望这本《家为何会伤人》能成为三月的春风和春日的暖阳,融化我们所有家长内心冰封的大海,波光粼粼,涟漪荡漾……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

  读完此书已有大约一个月,想写一篇读后感,却一直无从下笔。具体的知识点,我只是读者、不是专家,"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为好。

  直到今天,和朋友谈到孩子之间闹矛盾、孤立人等等。家长都希望让孩子的环境越接近理想状态越好,但我不赞成成年人过多干预。

  童年其实是一个重大的机遇期——当然,机遇与风险也并存。儿童恰恰是比较真实的,便于小孩理解人性,学习生存规则。而成人过多的干预就太复杂,超出孩子理解能力。早慧的孩子大多心理上有隐疾,理由很简单——人的精力有限,这里强了那里就弱了。最好的是自然的、符合规律的。长远看,对于无法理解的事物的恐惧与依赖——譬如家长的干预(甚至动用社会力量与手段)——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可能比他们同龄人之间的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与其强行干预,不如利用好机遇,同时在风险出现时避免其现实化,足矣。让孩子适当承受一点挫折并表现出来、转变过来、成长起来是好事,也恰恰是建立互信的亲子关系的一个机遇。

  出于爱,家长当然想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有自己适应环境甚至改变环境的能力。家长管不了一辈子,激发孩子内心原动力、培养孩子自身能力,或许是更重要的——这才能伴随孩子一生。

  更大程度上,孩子长大要面对的是一个远不完美的世界,家长自己都身处其中、甚至自顾不暇。所以我觉得最迟至孩子青春期,应该开始准备面对面对这些真实的不完美。

  引申开去,还想谈谈家长。爱或许是行动的动机,但是不足以单独证明行为的正当性。"爸妈是为你好"这种话,想必很多人从小到大耳朵都听出老茧了。但是光有善良的动机是不够的,还要有长远的眼光、全面的分析、准确的判断、恰到好处的执行。而这些,做家长的恰恰需要扪心自问,自己到底掌握多少。

  如《为何家会伤人》书中所言,很多家长表面上看、或者说在意识层面,行为的动机是爱;而在潜意识层面,其行为,更深层次的心理动因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这是人的本能,故如此行事无可厚非,但是却正常而不正确,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困扰。如书中所言,常见的一个例子,便是夫妻感情不好、于是转而"一切为了孩子"。在家长高呼"都是为你好"的时候,他们恰恰忽视或者掩盖了他们决策时为自己盘算的一部分——很多情况下是不自觉的,部分人善于骗人,大多数人善于骗自己——这恰恰是"部分真相法",一种常见的欺骗策略。忘掉道德教条和说教,专心研究具体问题,根据客观规律、利用客观条件办事,恐怕比按照自己的本能去行动更必要却也更难——那得学多少东西、花多少心思啊。

  这时候有些家长会反思自己,而另一些还是有话说的:"咱小时候不也是爸妈糊里糊涂带大的,咱不也长这么大了。哪有爸妈不为孩子好的。"又把动机、行为、效果三者混同了。主观认识与客观情况绝对永恒高度一致,那只有全知全能的上帝了。怕看到自己的问题,惰于改变自己、总想改变别人,或许也是人心理上本能的自我保护吧。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2

  这是一本很柔软的书,武志红将家庭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剖析,娓娓道来,直指人心,真实得让人不敢去面对。

   一、婴儿:

  面对自己内心的婴儿,是武志红心理治疗的核心。所有人格上,感情上的问题都源自于三岁前母亲和婴儿的关系,那个时候,大人们认为的无知的婴儿,却是最敏感的心理学专家,他们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在他们小的时候没有展现出来,却会记在心底,从今后的种种行为表现中告诉身边的人自己婴儿期的无助和愤怒。

  成年人在恋爱中的不顺利,家庭关系的扭曲,恋母情结,恋子情结,外遇,叛逆,压力,焦虑。种种家庭问题的背后根源都是三岁前和母亲的关系,这个婴儿从小一直跟到大,他健康成长,还是被扭曲地藏了起来,都是和母亲的关照有关,可以说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谁都无法取代,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爱与自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词。三岁前超过两周的分离就算是长时间的分离,但是这种分离对于大部分的婴儿来说太普遍了,妈妈的产假只有半年,半年后就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是阻碍和孩子亲密接触的一个巨大障碍,但这前三年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这样的矛盾让妈妈焦虑,母爱成了婴儿的奢侈品。

   二、哭喊是婴儿试探的信号:

  婴儿会有情绪的反应,哭喊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妈妈如果对婴儿的哭喊有密切的关注度,随哭随到,婴儿就会觉得妈妈由他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妈妈看得见,就会慢慢形成一种安全感。如果妈妈觉得婴儿哭就让他哭去吧,反正等下就不哭了,这样长期以来下去,婴儿就会形成一种无助感,觉得这个世界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是没有力量的,于是就用无回应告诉妈妈我内心的绝望,长大以后就会自卑,不敢去控制,不敢去探索。

  因此优秀的妈妈要有对情绪的敏感能力,并且对婴儿的情绪能够及时地捕捉,并且与婴儿形成积极乐观的互动,婴儿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识,就源自于自己的母亲,长大后他会把和母亲的这种关系投射到和其他人之间的互动,情绪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心灵上变会产生共鸣,愤怒的情绪是在表达自己的委屈,接纳情绪比提出办法更有效果。

  这是三岁前妈妈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若今后其他年龄段对孩子依旧维持这样奉献式的爱,便会形成溺爱,溺爱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是自己的幼年,把自己童年没有得到的爱用自己的方式去满足孩子,溺爱其实是父母的自恋,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因此在溺爱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强,觉得父母什么都能给自己包办,如果有些事情自己搞定不了,父母也搞定不了就怪父母能力太弱,从而与父母产生冲突。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渴望展示自己的力量,小到小时候主动想帮妈妈做家务,大到青春期的叛逆,这些信号是孩子在像父母宣战,我自己有力量,我不用你们的力量我也能做到,我是一个独立的人,如果父母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问题,就算失败了也无条件地包容接纳孩子,这种逆境就会提高孩子的挫商,孩子本身会明白事情是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好的结果也会被接纳,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去尝试,去试错,去体验,父母能给孩子提供的就是充分的爱与自由,人之初,性本善,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孩子不会做出很极端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出了极端的事情,父母就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的教育方法用错了,让孩子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本无错,他们的错都是大人造就的。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身教效果大于言传,健康的家庭关系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都伴随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一段好的爱情是疗伤的妙药,否则爱情的模式就会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进入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3

  《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是何老师推荐的,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著。全书共四章,每一章节之下都包含了家庭关系中对这一主题的认知。

  单从书名上看就感觉有很大的噱头,“家”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共体,这就像把不同质量的液体倒在一个容器之中,有的能够相融合,而有的却怎么也融合不了。正如本书的扉页所写,“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

  作者编写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一本温柔的书、有用的书,让阅读者感受到“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全书共四章,第一章的主体是夫妻关系。武志红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他认为从恋爱到婚姻到生育再到婆媳关系,这些都是家庭中夫妻关系的折射。通过举例论证想要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必须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这一点正如我之前所强调的那样,教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告诉他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宝宝,宝宝爱全家。一个家庭之中,能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想必家庭氛围不会差,孩子在模仿和影响之下也会如对待他日后的伴侣和孩子。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第二章讲的是分离。他说,“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确实如此,孩子从妈妈子宫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感受到了分离的痛楚,这是给它上的第一堂课。然后是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婚姻。。似乎人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是伴随着分离而开始的。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分离,那么一定不能很好的成长。给我印象较深刻的是,某一个妈妈送孩子上学,每一次孩子都哭得像个泪人,她哭得比孩子还要凶。她说她从未跟孩子分开过,甚至幼儿园也没有。我想这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没有分离就没有独立,没有独立也就没有了成长。

  我们惧怕的不是分离,而是过渡分离。

  有些家长一直在跟孩子“分离”,他们的“分离”是不在乎孩子的感受的,他们总是给自己找各式各样的借口去远离孩子。他们赚了很多钱,很多名誉,但是却丢失了孩子想与他们靠近的心,想获得爱的一颗童心。

  分离在夫妻关系中也是适用的,不然也就不会有“小别胜新婚”这样一说了,很多夫妻之间的问题的产生要不就是不懂得分离,要不就是不懂得亲密。如何把握好尺度,还需要自己去衡量。

  第三章讲述的是亲子关系。与其说是亲子关系,倒不如说是夫妻对孩子的期望,其中讲述了网络问题、考试问题、教育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我总是记得一本爱情小说中女主人翁说的那句话“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是的。虽然我们一直在呼吁自由,呼吁减负,但是面对着“别人的孩子”,我们还能本着初心吗?还能继续保持自己的初心吗?“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但是谁又说结果不重要呢?看!我们的人生多矛盾。

  第四章讲述的是中国家庭中所出现的问题,比如婆媳关系,所思并非所行、愚孝等。

  看完此书,武志红将夫妻关系放在家庭的核心位置,让每个人学会“分离”,注重孩子的感受,这些我非常的赞同,每一个案例和分析都非常出彩。但是,在某些部分上,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武志红在本书后面特别强调了母亲对育儿的作用,这点我不否认,但是缺少父亲在育儿中的角色。他说,“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他说“孩子至少要让妈妈带到九个月,才能保证真孩子有一个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础”;他还说,“如孩子三岁前,妈妈与孩子有两星期以上的分离,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被抛弃创伤”。作者似乎放大了母亲的作用,而基本上看不到父亲对孩子的作用,难道孩子不需要父亲的关注和爱?不需要父亲带到九个月?不需要关注分离?这点我非常质疑!

  一个不在乎父亲这个角色,将责任全归结于母亲的心理学作者。他要不就是关注市场的价值,要不就是自身的家庭也是需要帮助的!

  正如知乎网友的评论:“对于从来没有心理学理论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看了武志红的书,了解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发现了一些自己问题的原因,觉得就挺好,已经可以了,那对他们来说肯定是靠谱。毕竟武志红给他们启蒙了。对于心理学界来说,武志红就是一个很麻烦的存在了,因为他红,影响力大,但又不屑用科学的路子研究心理学理论,他的理论都是基于个人经验,没有实证,他也不想实证,属于弗洛伊德看了会流泪,温尼科特看了会沉默的那种。这就很麻烦了,一个影响力很大的通俗心理学作者,普及心理学知识时随心所欲,等于心理学的名誉就在他的笔头上,没有任何同行可以审查他,因为人家不跟科学界玩。他写得没问题也就算了,哪天胡写一通,数以百万计的人要被带沟里!从这点来说,不靠谱!”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4

  想到阅读这本书实在自己与妻子和孩子出现一系列矛盾的时候产生的欲望。开篇的内容直触自己的某些痛点,随着展开的文字,牵引着自己的思绪回忆童年到如今的一张张记忆图片。

  童年时的自己没有任何抵抗的接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一直影响到儿子出生的第三年。当自己借以不能让儿子长大后为一个胖父亲而感到羞愧的理由开始减肥,并减肥成功后。其实,后面实质的内容是内心对自卑感的觉醒,内在的幸运力量促使自己超越自卑,建立自信。在随后的一段时间,事实上无意识的真正脱离开了原生家庭和父母的链接。从而也真正意义上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我想在这一点,真正的成长一定是从真正意义上的与父母分离开始的。

  后续因为一些挫折让自己又开始真正的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从阅读听书开始,真正的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有意识的去发掘成功和幸福背后的规律,探索和总结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可以复制的成功学。通过了解宗教和哲学,思考人生的意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基于爱,通过感受的认知才会建立最健康的家庭关系,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温馨的环境。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5

  刚好今天生日,看完这本书,当然,可能未来需要再次阅读……

  我对家庭的理解是真正跟父母在一起后才开始的,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最近一年多时间才开始的,小时候不在父母身边,记忆中只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直到前年,我还会经常做噩梦,梦到自己生病了,但并没有人知道……梦里的那种绝望感,醒来还会觉得真实,然后哭上很久……尽管事实上是,很多次我生病了,我父母都很担心的陪在身边……

  毕业后跟父母住在一起,跟哥哥嫂子在一起,一家人在一起,开始的时候有经常有争吵,有不理解,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事实上我们大家都不熟悉的缘故,尽管我们是一家人,可是互相了解和认识,也真正的是大家住在一起,了解彼此后才发生的……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这或许也是一种很好的安排……我们从小独立,但还好,我们现在还相信爱,因为爱一直存在……

  但是,我也常在想,这样反着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否是真的好?一个原本该独立面对的各种问题,现在都是家人扛着……

  文末的那句话很好:家是港湾,爱是退路。因为有家,因为有爱,可以无畏前行……大不了,从头来过……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6

  第一次读心理学的书,收获还是蛮多的,让我在一个个案例中,直面自己的内心,人只有更理解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与他人相处,原生家庭带来的一些问题,后期不管自己多努力,也难以填补内心的空白。

  1.中国人缺乏自我,缺乏灵魂的寄托,是有普遍性的,跟家庭生活水平没有关系。父母会把自己某个阶段,或者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而且,当人的物质生活到底一定的高水平,大多数人的精神层面也越来越匮乏,这时候孩子便成为父母的精神寄托,孩子的成长变化,会给父母带来刺激,让他们觉得生活是新鲜的,是有期盼的。

  2.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只有作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假若这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别人在替他作选择,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不管别人给了他多少东西,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他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

  3.人们经常过高估计自己,以为自己会很潇洒,其实情感是最玩不起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7

  这本书的作者是武志红老师,他是中国很有名的心理咨询师,我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读了三本他的书,分别是《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身体知道答案》、《为何家会伤人》,读完后,发现这三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武志红老师在心理咨询中的真实案例,换句话说,这都是我们普通人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通过阅读这些案例,就像是看一个个小故事一样,很易读,读完后通过武志红老师的专业讲解,我们能够发现案例中的心理问题,进而让自己在生活中避免这样的情况。

  最近刚读完《为何家会伤人》,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这本书主要是讲在家庭中的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生活矛盾,有关于夫妻关系的,有关于夫妻和孩子关系的,有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的,还有关于婆媳矛盾的。通过了解这些案例,我们站在第三者的视角上,也许能够很容易地看出谁对谁错,再加上武志红老师的专业心理讲解,对于这个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生活矛盾就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看问题一定要看到本质问题,例如你觉得婆媳矛盾是婆婆和媳妇的矛盾,但是,解决这个困局的关键其实是丈夫,只有丈夫完全地站在媳妇这边,认清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第一原则,婆媳关系的矛盾才有可能化解。婆媳矛盾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婆婆在抢儿子,媳妇在抢老公,但儿子和老公都是一个人,这个时候男人必须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不然家庭的关系很可能会出现问题。

  看一个问题一定要看到始终,看到本质,如果仅仅看表面,仅仅看谁和谁发生了矛盾,仅仅看这个矛盾的事件本身,很可能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甚至你解决的方向都是错的。例如孩子不好好学习,整天上网,父母就去督促孩子,给孩子压力,不让他上网,但是却没有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和始终,为什么孩子会去上网呢?或者说,父母为什么觉得上网不好呢?其实一步步思考下来,会发现,往往表面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实则本质问题在父母身上,如果本质问题不能够解决,那么按照表面问题来解决,问题只会越来越糟。

  这本书是心理学畅销图书,但是我更认为,这是一本极好的育儿书,现在太多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我认为这是缘木求鱼的做法,孩子在小时候最需要的绝不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是心理问题的建设,当孩子的心理能够得到很好的成长,那么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势必一生受益。所以,与其给孩子报辅导班,不如家长自己去读这本书,因为一个好的家庭成长环境是最重要的,能够给孩子最根本教育的不是辅导班,不是老师,而是家长你。

  愿你我的孩子,都有能够被照亮的生命。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8

  虽然看着像没营养的畅销书却击中了我,哦别人都是被溺爱伤害的啊,作者很多观点是对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比那本自以为平等却缺乏换位思考的《非暴力沟通》靠谱。最近感觉自己高龄少女的叛逆期到了,小的时候有很多无法表达或者尝试表达的都被暴力地压抑了,那个时候就是拒绝沟通或者内心总想着卑微地先活着吧,毕竟家这个地方给我了最基本的吃住,想要的只好记住以后自己去挣。现在即使接受了无法改变的过去也改变不了动摇的信任,一直以来被转移了很多压力。那样的他们是容不得质疑的,独自承受的'压力和内心的周折都在折磨自己。最难受的是他们赞美了自己的狠心,要求也太多太难了吧虽然我大部分做到了,但这种伤害换来的结果怎么值得你们得意呢。

  最近工作上的问题也是,为啥总是我去换位思考别人并且执行了分外工作,但别人却浑然不知他们已经享受了我的助力反而来质疑来要求我呢。感觉自己坏掉了,可能是我换位思考的时候只是想回避沟通吧(因为觉得东拉西扯做事情更慢,项目清单上的东西也多)。当我用证据回击的时候却感到,可能是我的期待太高了,却得不到回报吧。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9

  这周集中看这本书,现已读完。贯穿全书,好似在阐述中国社会的巨婴现象,以及成年人所停留的心理发展水平。那源于最原始的伤害,每个成年人的心理文化都停留在婴儿水平,绝大多数的爱与痛苦,都与原始的基本事实联系在一起。婴儿时期妈妈角色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即已成年,也在寻找一个无条件满足自己,照顾自己的“妈妈”,而那个认为对的人,便是一个好角色,完美的,拯救他的人。

  前几天跟弟弟陪妈妈去体检,那是因胆囊切除后多年的胃病,做胃镜前妈妈害怕的不得了,要选择无痛。当护士过来给她扎留置针的时候,吓得说疼吗?眼神还不住的投向我,我过来拥抱,让她不要紧张。妈妈依着我,好像撒娇不让扎针,当时不理解,为什么妈妈像个怕打针的孩子一样。回忆往事,她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这样过分宠爱着我们,一点疼痛都被她心疼的不得了,孩提时也曾诧异,没有多疼,那时妈妈说是心疼。后来终于明白妈妈在童年的时候就失去了妈妈,没有母爱却坚强的长大。而现在,妈妈一方面对我们百般疼爱,另一方面是渴望得到童年逝去的母爱。此时真想走到妈妈身边,再给她一个拥抱。

  从缺失的爱中成长起来,即使体格健全,心理仍是那个内在小孩,读的过程中,懂了许多,因为是心理书,所以明白越多可能也会有点坏心情和自卑感,甚至失眠。所以内化能量很重要,认识自己,没有糟糕和卓越之分,只有拥抱自己才能内化这部分的能量,告别假自我,活出真自我!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0

   一、作为母亲应该进化爱的方式,更多地考虑儿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需求。

  回想我与儿子的相处,更多的时候我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问题,没有考虑儿子的感受。总以“我是为你好”的名义,大包大揽他的相关问题,没有听听他自己的想法。殊不知,即便是十几岁的他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灵魂,应该让儿子展现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了,那也是他在对外界事物的做出的探索。记得在儿子蹒跚学步的时候,我总是鼓励他尝试,在孩子懵懵懂懂初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也是很有耐心。为什么到现在,孩子才十几岁的时候,我却拿成人的眼界、标准来要求、约束他,不能等他慢慢成长。最终是孩子要学会走路、吃饭、认识世界,适应周围。我不能代替他成长,我要放手,慢慢培养他成长适应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的身上找到相关原因。

  听了老师的答疑解惑,忽然明白,孩子的问题,都能从家长身上找出相关原因。孩子在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还在会将与父亲的相处方式延伸至与他人的相处方式上来。平时,在家我爱唠叨,当着儿子的面数落丈夫的不是,抱怨声声。现在从儿子的形容动作里我可以看到我的影子。通过孩子这一面镜子,我可以照出自己,原来真的不是孩子的原因,是我自己错了。

   三、父母用转嫁压力的方式,控制住了孩子。

  的确,儿子长大了,不再是小时候的跟屁虫了,作为母亲的我没有及时成长,调整心态,潜意识里怕失去儿子,想依旧掌控他,就以爱的名义,转嫁压力给他,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控制他的目的。不分析不知道,原来如此,我依旧是为了满足我自己的的需要。

   四、父母的压力远超过教师,是孩子们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

  知晓这一点后,我尽量不去唠叨儿子,告诉他只要他天天快乐着就好,十几岁的青春岁月,不要老是拧巴这过日子。想想我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那时我们最烦恼父母什么。现在我却不由自主地做那些曾经令人讨厌的事。

   五、改善与丈夫的关系,把情感重心从与儿子的关系转移到与丈夫的关系上来,让丈夫来填补我的情感需要。

  在原生家庭里,应该是等边三角线的模式。而我却忽视了夫妻关系,情感的天平倾斜于孩子。经常与丈夫发生大小矛盾,觉得有孩子足矣,与儿子关系密切,站在一条线上,与丈夫是对立的。却没有想到,儿子会模仿我们的行为方式,并潜移默化的用于他的行为方式上。与其指责孩子,不如改变自己。通过我自己的改变,不断地细小的变化,带动影响丈夫,促成家庭关系的和谐。当家庭关系和谐了,其他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是根本。

《家庭会伤人》读后感

      2021年,我考完心理咨询师证书以后,加入了一个由心理咨询师组成的成长小组。记得第一次小组活动上,带领老师让我们各自介绍自己的原生家庭。我张口就说:“我爸爸对我很好,我妈妈也对我很好,他们是非常好的爸爸妈妈。” 随着小组活动的推进,有一些被遗忘、被压抑或者被否认的感受慢慢地浮上心头:我想起了我三岁多的时候,爸爸在广州上学,我和妈妈去过年,送我们回老家的火车上,爸爸说他下去买点东西,然后火车就开了,我撕心裂肺地哭,我还记得我不停地用手砸桌子.......五岁的时候,妈妈答应了要带我去爬山,但是第二天早上等我醒来,发现她已经走了, 我一个人坐在床上嚎啕大哭...... 小学四年级的暑假,我学了一个月的国画,无比热爱,当我想继续学的时候,爸爸说这个学了没有用,而我是个乖孩子,连一句反抗都没有,现在我家里买了各种流派的画本,各种画笔,以补偿我童年时代的这份丧失......小学毕业的那一年,我们终于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可是因为同行的一位叔叔临时有事不能带我们去,我就硬生生地被我妈拽下了火车,我记得我当时表现出了像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一样地撒泼、哭闹,那是因为我盼望了太久太久的这一次旅程,就这么轻易地被粉碎了......事后,妈妈批评我“脾气急、冲动、不顾全大局”,却完全没有体会到我当时心里的痛苦......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停下来,处理我的眼泪.....
      我想说的是,我这些经历是普通家庭里最普通不过的事,却给我留下了那么深的痛,再想想那些酗酒、赌博、家暴、乱伦......的家庭里出来的孩子,成人后哪里有足够强大的自我,来应对人生的变幻莫测?当他们无法应对压力的时候,他们也会变成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的人,甚至变成暴虐的罪犯。《家庭会伤人》的作者约翰布雷萧,他有神学和哲学两个学位,毕业后成为教会里穿着黑袍为人们答疑解惑的神父,然而却因为毒瘾被强制送入戒毒中心。他在这本书里非常详尽地列出家庭里的毒性教条如何地影响家庭里的每一个人以及人们如何将毒性教条代代相传。难能可贵地是,他勇敢地回顾自己最深的创伤,通过大众媒体传播讲述家庭理论,以自身的经验鼓舞带领更多的人从创伤中康复。我一直都觉得,如果一本心理书籍不能让读者发自内心的自省,如果读者不能借由这本书的启发而面对自己真实的灵魂,那它只不过是一堆纸、一堆教条而已。而我即将带领的这个读书会正是由此而发心:借由书籍,让我们看见自己,看见层层的心理防卫之下那个脆弱的、恐惧的、不安的内在小孩。
      在这本书里,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叙述上瘾行为背后的家庭问题,在当下,这无疑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我小的时候,我只见过酗酒和赌博上瘾的人,但是在过去的十年里,网瘾、手机上瘾、淘宝上瘾......层出不穷。还有社会赋予正向意义的工作狂、宗教狂......简单地说,借由外物而逃避内心的空虚,对这个外物产生不由自主地、不能控制的的行为。上瘾带来的危害轻重不一,但无一例外它们会严重损害一个人的意志力、关系、学业。作者提到,上瘾的背后最大的问题就是“相互依存”,这个名词最早被使用在酗酒问题上,专指酗酒者的配偶,后来扩大到其他方面。它表示一个人失落自己内在的真实世界,而对外界事物形成一种沉溺、上瘾、无法自拔的生存状态,仿佛是以来外界的某些事物以求生存,而对带来的问题视而不见,沉溺其中。拿一个酗酒家庭来说,父亲发完酒疯以后睡着了,虽然这时压力已经终止,但家人却仍保持在备战状态,在这种长期的家庭压力之下,孩子不得已要发展出某一套行为模式作为生存法则,比如说男孩安慰自己的母亲(成为代理配偶)、女孩默默地收拾残局(小大人)、认为是自己不乖(代罪羔羊)、照顾弟弟妹妹以让母亲得以休息(照顾着)......在这样的家庭系统里,孩子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孩子,他必须带上面具(假我)以求生存下来,而且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带着极大的羞愧感(自我贬低)。等这些孩子长大了,很容易就会对那些能让他感到放松、有愉悦感受地事物上瘾。简单地说,他们需要这些东西或者这些活动来体验自己真的活着。
      在本书的最后三章里,作者提出了“十二步骤复原法”,这个方法我曾经在我的精神分析流派督导课程里听李鸣教授讲过。他说他在美国的时候,曾经去参加过“戒酒无名会”的活动。坐下来以后,大家轮流发言,“我是酒精上瘾者,我是某某时候开始......"承认自己上瘾,并承认自己对自己无能为力,是解决上瘾问题的第一步。团体里都是同病相怜的人,能理解彼此内心深处的痛苦,会有带领的老师引领大家一步步地袒露自己,互相鼓励、支持;必要的时候去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由此,一步步地走出困境,自我重生。
    本书的最后一章《康复第三阶段:返璞归真》我觉得特别特别好,因为它指出了一个灵魂的最终的归属:与更高的意识连结。这就是很多宗教、瑜伽、冥想最终要带领大家去的地方。只有到了这个阶段,一个人才可能“无条件地爱”。因为他能感受到自己与整个宇宙本为一体,他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小我”,他才能发自内心地去爱众生、服务众生。作者特别指出,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地面对内心的痛、没有经历自我层面的整合,他根本就无法体验到自性的光明和圆满。佛陀曾说,众生皆佛,当你的眼光仅仅停留在外在的物质层面上,无法看到自己的佛性,你又如何看到他人的佛性?而且我们往往误解了灵性,以为它是一种物质和形式,而其实它是一个人生命的内涵。在当下的这个时代,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接触不同流派的灵性学习:诵经、瑜伽、唱诵、礼佛、祷告......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利用这些仪式去逃避自己内心的痛苦,它们将不但不能带我们到彼岸,反而会成为一种新的心理防卫!我自己本人对此就有很深的体会。2021年刚刚开始学习昆达里尼瑜伽的时候,当我在婚姻中和先生起了冲突,内心感觉到痛苦时,我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唱诵。大约一两个小时之后,我的情绪平复了。我开始自我检讨,然后去找先生沟通,有时候甚至是道歉(其实是因为害怕被抛弃)。看上去我好像没事了,但如今再回顾,我只是暂时地脱离了受伤的感觉,把它压入了更深的潜意识。我并不是说这些活动不好,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只是利用一种表面的修习,来达到一种表面的和谐状态。包括心理治疗,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头脑的分析的层面,效果甚微。无论你是通过什么样的疗法来追求自我的重生,有一条标准大概可以供你参考:你是否在这种疗法里体验过强烈的情绪,悲伤、愤怒、害怕......它们未必一定就要以大哭、大叫等方式表达,而是你的内心是否真正地感觉到了它们?你知道害怕死亡的感觉吗?我居然是在最近才体验到死亡恐惧原来会带来这样的一些身体反应:全身发抖、肩膀脖子僵硬紧张、心口一阵一阵的像被掏空、双腿沉重抬不起来、感觉自己快要消失不见......我的瑜伽老师反馈说,这还不是全部......
        关于这本书,一不小心就写了这么多。虽然我在十年前就已经邂逅了它,并陆陆续续地看过好几遍,现在翻看仍然能看出新意:我们只能读懂我们心里已经有的东西。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心灵的成长,在这本书里总会发现一些当年还没有体会的东西。愿你也能收获满满!

家会伤人读后感怎么写

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两个相爱的人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加一等于一,处于激情期,彼此活在幻觉中;
第二阶段,一加一等于零,处于痛苦皆因你,试图改造对方;
第三阶段,一加一等于二,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们在一起。
我看了这本书才发觉自己犯了致命的几点错误:急于评价,而不是交流感受;没有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
我们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总期望对方能包容自己,理解自己,却很少能向内看,自己可以怎么做,让对方更舒服,像小孩一样等着被安慰才好。
有时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学会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问题出在哪,并能学习怎么改造它。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我国文化传统倾向亲子关系而轻夫妻关系,但是健康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该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只有配偶才是真正陪伴一生的人。
如果我和宝爸生气了,问贝尔,会回:不希望爸爸妈妈吵架生气,希望开心,不然贝尔难过。如果我和宝爸打趣玩耍,最开心的也是贝尔。
其实孩子更希望父母也有自己的空间,而不是总围绕着自己转。
想让孩子心理健康,在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至关重要。共情能力构建就是源自母婴关系,最基础就是能看到婴儿的感受。
我们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真爱是以孩子成长需要为核心,0-1.5岁孩子最重要是培育安全感,给予无条件的爱。1.5-3岁最重要是培育自主能力,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他面前。
尊重一个幼小的孩子受到挫折的权利。一个孩子的自然成长中自然会遇到很多挫折,只要大人给孩子自主解决的机会,他们会自动培养出高挫折商。
在大人看来,孩子的天地很小,但在孩子看来,这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他要先在整个世界证明自己的力量,而后才可能信心十足地在更大的世界去证明自己。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为了潜在危险,夸大了可能的后果,导致孩子畏首畏尾,不敢尝试。我和贝尔在老家时,一个大贝尔1岁多的小女孩就是在大人的不断“恐吓”下变得越来越胆小,“那不能去,有老虎咬”,“这不能玩,粑粑”,最后不知道怎么玩了,更喜欢看着别人玩并黏在妈妈后面了。
让一个男孩成为男人,让一个女孩成为女人,3-6岁是关键期。因为这期间男孩会出现恋母倾向并嫉妒父亲,女孩会出现恋父倾向并嫉妒母亲。这是“俄狄浦斯期”,
顺利度过关键是夫妻关系要和谐平衡。父母都爱孩子,同时深深相爱,不会因爱孩子而忽略对配偶的爱。这样孩子会安心做自己,享受强大的父母给他们的爱,同时,努力向同性父母靠拢。
男孩要回到男性世界,女孩要回到女性的世界,成为一个女人,只有这样,他们心理才会更健康,而这个世界,才更和谐。
3-6岁孩子没有什么外部评价体系,不在乎拥有太多物质条件,也不会拿物质衡量父母价值。在他们的眼中,父母都是强大的,关系的平衡不在于外在,而在于内在的情感。
大大地称赞他像爸爸(妈妈)的地方,告诉儿子,你好像快赶上你爸爸(妈妈)了。
贝尔是个男孩,如果说3岁前我更多出现在他的生活里,那么3岁前作为妈妈的我需要给爸爸更多时间和空间去和贝尔相处,而我需要慢慢学会放手并退后。
之前和宝爸无意中说,贝尔是男孩,3岁后我不能给他洗了,要不宝爸洗,要不自己学会洗。贝尔现在居然就要求这么做了,每次洗澡:你出去嘛,我自己洗。
大多数父母夸孩子喜欢用“听话”,但是稍作分析,就不难理解“听话”的含义:没有自我意识,外在评价是自我价值体现的唯一标准;没有独立性,一切以父母的安排和决定为依据。
有时别人说:你家宝宝真听话。他不是听话,只是认同我的观点罢了。
现在有很多孩子陷入抑郁症,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话少、行动少、情绪少。但是很多父母却不自知,依然在用“不听话”来评论和要求孩子时,有些孩子最后选择极端方式来对待。
要防止孩子陷入抑郁症,作为父母,学会尊重孩子独立,这种叛逆心理就减轻,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给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
从孩子还小开始,不要再用“听话”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吧。
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不要只紧盯孩子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处理孩子问题,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家庭是一个系统,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身上找到相关原因,想孩子得到改变,整个家庭系统都应该发生变化。
“大人永远是为了你好”,不考虑孩子情绪,把焦点集中在孩子不理智的行为上,就难以做通孩子思想工作,甚至会促使孩子变得越来越极端。
是啊,大人是为了我好,可是为什么我就是不快乐?大人是为了我好,可是什么对我才是好?我想要的是什么?在我还是孩子时,每当被大人说“父母是为了你好”,我总会在脑海中浮现出这些问题。
所以现在贝尔出现问题时,如果我只是盯着问题,贝尔会很生气,并回:干嘛。但是如果我先处理他的情绪,等他平复下来,再一切寻找办法时,他会更乐意接受。有时反省自己方式不得当,我会告诉贝尔:对不起,妈妈也是新手,没有经验,方式处理还不成熟,我也和贝尔一起成长,贝尔会反过来安慰我。
“没有父母是不爱孩子的”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真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必须意识到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

《为何家会伤人》第一章读后感

这本书第二次读,因为刚上完初级班一阶段,所以又有了一些新的视角。

读书会里有要求读正面管教方面的书籍的小伙伴,因为我经历了正面管教和NLP,觉得NLP是根基,所以就选择还是把这本书放在第一本开始读。

带着心灵空间、冰山和理解六层次的视角再读这本书,有了新的发现。更加容易理解书里的案例,确实只是呈现了心灵空间里很小的一部分,主要着眼于原生家庭对个体婚恋的影响。究竟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也没有很清楚的表述。

在《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这一章节里,其实是讲沟通时要先沟通感受,运用冰山理论伴侣的感受也是很容易就可以了发现的。《别把权力规则带回家》则是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灵活转换自己的身份,角色固着容易给身边的人带来困扰。

《孩子不是你的最爱》其实是告诉我们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而生活中我们往往把亲子关系摆在重要的位置,也为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带来困扰。一旦把亲子关系摆在第一位,那么夫妻关系势必被削弱。孩子的问题只是一个家庭中问题的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被掩盖。

在读书群里,有小伙伴问如何才能做好母婴分离。不外乎让孩子做自己,我们不要自己认为对的强加给孩子,让他们自由地选择,充分的体验,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这将是孩子不可多得的经历,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最好途径。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命运,同时也尊重一切的发生。
本文标题: 家为何会伤人家长读后感(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2619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拾回幸福的瞬间读后感400(作文《拾捡幸福》 600字)龙应台目送读后感初二写的(目送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