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境动物检疫读后感(跪求:动物产品出入境检验检疫的重要性 急急急急急)

发布时间: 2023-08-12 12:44:0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1

进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一、输出国家水生动物管理机构,1.水生动物养殖的主管部门:,(1)名称:,...

进境动物检疫读后感(跪求:动物产品出入境检验检疫的重要性 急急急急急)

进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一、输出国家水生动物管理机构
1.水生动物养殖的主管部门:
(1)名称:
(2)地址:
(3)联系电话:
2.水生动物养殖主管部门内设机构:
包括内设各机构的名称、职能、员工数量
3.水生动物疾病控制的主管机构:
(1)名称:
(2)地址:
(3)联系电话:
4.水产养殖管理机构与水生疾病控制机构,是否为同一个机构:
是□ 否□
5.进出口水生动物检疫的最高行政机构:
(1)名称:
(2)地址:
(3)联系电话:
6.进出口水生动物检疫的最高行政机构的中央主管部门是:
7.进出口水生动物检疫的地区机构与中央机构的关系:
□从属关系
□相互独立
8.全国从事水生动物检疫的机构数量: 个
9.从事水生动物疾病研究的科研院所机构数量 个
列出3个重要的科研机构名称和地址:
(1)
(2)
(3)二、水生动物检疫从业人员状况
1.全国从事水生动物检疫人员数量:
(1)政府公务员人数: 人
(2)从事检疫的技术人员数量(不含公务员数量): 人
(3)其他人员: 人
2.科研院所从事水生动物疾病研究的人员数量 人三、近三年输出国水产品生产总量(单位:吨)
1.野外捕捞的水产量:
      年 份
产 量       ××××年
  ××××年
   ××××年
  鱼类(吨)                      贝类(吨)                      甲壳类(吨)                      
2.养殖水产品的生产总量
      年 份
产 量       ××××年
  ××××年
   ××××年
  鱼类(吨)                      贝类(吨)                      甲壳类(吨)                      四、近三年来输出国进口水生动物的情况
     年 份
产 量       ××××年
    ××××年
   ××××年
 鱼类(吨)                      贝类(吨)                      甲壳类(吨)                      
上述进口水生动物主要来自哪些国家?请列举6—15个国家名称:
1.
2.
3.
4.
5.
6.
……第二章 进境风险分析与检疫审批五、输出国水生动物疾病控制和检疫的法律法规
请提供:
1.水生动物疾病控制和出口检疫的法律文本;
2.出口水生动物的检疫程序;
3.出口水生动物检疫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4.出口水生动物的官方检疫证书样本。六、出口水生动物疾病控制和疫病监测
1.输出国是否按照OIE推荐的方法对水生动物疾病进行监测:□是,□否;
如果为“否”,请提供输出国对水生动物疾病的监测方法,包括:
(1)监测对象
(2)监测频率
(3)采样方法
(4)样品处理方法
(5)检测方法
(6)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2.在OIE规定申报的疾病中,输出国存在哪些水生动物疾病:
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
……
3.上述或哪些疾病是输出国控制和列入扑灭计划的疾病:
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
……
4.请提供输出国近3年来的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统计资料第三章 装运前检疫卫生要求七、出口水生动物的动物健康证书
1.签署出口水生动物健康证书的人员 □是□否 是政府官员;
(1)如果“是”,请提供具有签证资格官员的名单;
(2)如果“否”,请提供签证官员的资格和条件要求。八、输出国对食用水生动物药物和重金属残留的监测和控制
1.输出国 □是□否 具有药物残留监控计划;如果是,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1)主管药物残留监测的机构名称和地址
ⅰ.名称:
ⅱ.地址:
(2)提供上年度对食用水生动物的药物残留监测数据
(3)提供食用水生动物残留:
ⅰ.监测项目;
ⅱ.残留限量标准;
ⅲ.检测方法。
2.输出国 是□否□ 有食用水生动物重金属残留检测的标准,如果“是”请提供有关文本。

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做好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以下简称隔离场)的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隔离场是指专用于进境动物隔离检疫的场所。包括两类,一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设立的动物隔离检疫场所(以下简称国家隔离场),二是由各直属检验检疫局指定的动物隔离场所(以下简称指定隔离场)。第三条 申请使用隔离场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使用人)和国家隔离场或者指定隔离场的所有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所有人)应当遵守本办法的规定。第四条 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境动物隔离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辖区内进境动物隔离场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 隔离场的选址、布局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相关标准与要求由国家质检总局另行发文明确。第六条 使用国家隔离场,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使用指定隔离场,应当经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局批准。
  进境种用大中动物应当在国家隔离场隔离检疫,当国家隔离场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在指定隔离场隔离检疫时,应当报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
  进境种用大中动物之外的其他动物应当在国家隔离场或者指定隔离场隔离检疫。第七条 进境种用大中动物隔离检疫期为45天,其他动物隔离检疫期为30天。
  需要延长或者缩短隔离检疫期的,应当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第二章 使用申请第八条 申请使用国家隔离场的,使用人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如下材料:
  (一)填制真实准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申请表》;
  (二)使用人(法人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对外贸易经营权证明材料复印件;
  (四)进境动物从入境口岸进入隔离场的运输安排计划和运输路线;
  (五)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的其它材料。第九条 申请使用指定隔离场的,使用人应当在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前,向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局提交如下材料:
  (一)填制真实准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申请表》;
  (二)使用人(法人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对外贸易经营权证明材料复印件;
  (四)隔离场整体平面图及显示隔离场主要设施和环境的照片;
  (五)隔离场动物防疫、饲养管理等制度;
  (六)由县级或者县级以上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隔离场所在地未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规定的与隔离检疫动物相关的一类动物传染病证明;
  (七)进境动物从入境口岸进入隔离场的运输安排计划和运输路线;
  (八)当隔离场的使用人与所有人不一致时,使用人还须提供与所有人签订的隔离场使用协议;
  (九)检验检疫机构要求的其它材料。第十条 国家质检总局、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按照规定对隔离场使用申请进行审核。
  隔离场使用人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使用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受理申请后,国家质检总局、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对使用人提供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核,并对申请使用的隔离场组织实地考核。
  申请使用指定隔离场用于隔离种用大中动物的,由直属检验检疫局审核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用于种用大中动物之外的其他动物隔离检疫的,由直属检验检疫局审核、批准。第十一条 国家质检总局、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书面审批意见(现场考核评审时间不计入20个工作日内)。经审核合格的,直属检验检疫局受理的,由直属检验检疫局签发《隔离场使用证》。国家质检总局受理的,由国家质检总局在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中列明批准内容。20个工作日内不能做出决定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使用人。其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生物入侵者》的读后感(初二)

你还在等待吗??
2007年11月某天
陕西省传出野生华南虎被陕西一农民发现并且拍下其“真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7年11月23日
“探险者”号邮轮在生态脆弱的南极沉没,游客都死里逃生,但是船内所载的几万加仑的重油泄漏,导致这一带海域出现生态灾难,无数珍惜物种死亡乃至灭绝。
一幕幕,关于野生动物的生态事件在我们身边发生。
曾经,人类与野生动物在地球母亲的怀抱和睦相处。现在,人类主宰地球,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是从前的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了整整1000万倍!几乎每1小时都有一种动物灭绝,啊?!你没有幻听!是1小时!
当人们为着华南虎的发现而欢呼雀跃时,这个世界老虎的故乡——中国,野生虎数量已不足200只,全世界的野生虎数量已不足1万只,而且众多都聚集在发展迅速,开发过盛的印度、印尼、泰国这几个国家。在森林中你很少可以听到曾经威风的虎啸了。
让我们来看看野生动物所面临的处境吧!
在海洋
驶过一艘又一艘轮船,同时也对海洋生物带来威胁。每年都会发生几起大规模的原油泄露,无数海鸟,无数鱼类,都在泄露中死亡。当人们还在计算着损失了多少石油,多少美金时,有几个人想过大海损失了什么?多年后,当物种丰富的大海变成四处漂浮着石油和鱼尸的死海时?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眼旁的几滴泪水吗?
在森林
一棵棵大树轰然倒下。森林是地球之肺,空气能够在这里得到净化。森林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有许多奇异的动物。据说每砍倒一棵树就有几十种动物死亡。一棵树木虽少,但日积月累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多年后,当野生动物的乐园只留在发黄的照片里和电脑的硬盘中,我们能做的只是尴尬一笑吗?
在生活
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生物入侵威胁着野生动物。仅说生物入侵吧:澳大利亚的兔灾,地中海的“毒藻”,美国五大湖的斑马贻贝,夏威夷的“蛙声”,入侵我国的茎泽兰、大米草、松材线虫、加拿大一枝黄花,都给当地野生动物的生存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来看看俗称“水葫芦”的凤尾莲。我国昆明滇池,就因为“水葫芦”疯狂蔓延而被专家称患上了“生态癌症”。滇池的多种特有动物快速灭绝,水面上时常漂浮着鱼尸。多年后,当滇池的美丽风光和特有动物成为历史教科书中的一页和老人嘴里的故事时,我们能做的只是惭愧的低头吗?
曾经有数亿只之巨的北美旅鸽,因为环境变化和人类扑杀而灭绝。
在长江生活了整整2500万年的白暨豚,因为长江环境破坏,濒临灭绝。
万物相似而生,众生相依而存。
老虎那一声声怒吼渐渐离我们远去,然而大自然的怒吼却一步步向我们袭来。
这不是杞人忧天也不是乐极生悲,大自然的报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难以想象的。
如果当地球上只剩下人类,你会怎么想?我们还能做什么?
最后留给大家一个问题:“你还在等待吗?”
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往日浓阴蔽日、绿树摇曳的岛上,长满了薇甘菊。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这个令人恐怖的“植物杀手”原产于中、南美洲。80年代,薇甘菊传到东南亚,给种植香蕉、茶叶、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90年代初,薇甘菊的魔脚踏上了我国海南岛的土地。几年后到达了深圳,在深圳宝安一片4000亩的人工山林里,几乎80%的山林遭到了薇甘菊的蹂躏。一些杉树林已被薇甘菊封杀,一些山顶已被薇甘菊完全覆盖。
一百多年前,有人将20多只英国的家兔带到澳大利亚饲养。在一次火灾中兔舍被毁,幸存的家兔流窜到了荒野。由于澳大利亚的气候适于兔的生存,再加上那里缺少兔的天敌,这些幸存者就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成了野兔。它们与绵羊争夺食物,破坏草原植被,给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
近年来,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一种原产南美洲的叫做薇甘菊的“植物杀手”悄悄地登陆了,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条件下迅速蔓延开来。没过多久,荔枝树、香蕉园,以及花木扶疏的美丽丘陵和原野,很快就长满了薇甘菊。这些入侵者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应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千万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为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天然的隔离屏障。然而近几百年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这些屏障渐渐失去它们应有的作用,外来物种们借助人类的帮助,远涉重洋到达新的生境和栖息地,繁衍扩散,它们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
2003年初,一个冬日的午后,我们走进北京海洋馆,参观经过处理的食人鲳。不久前食人鲳曾是人们争相参观的热宠,它们撕扯活鱼的景象不知让多少人心惊胆战,号称“水中狼族“。但此刻,它们却只有一动不动地躺在冰柜中,睁着无望的双眼。关于食人鲳的报道随着它们的沉寂渐渐低落。然而,制造轰动的始作俑者虽已沉寂,关于外来入侵种的思考却不会随之停止。人们为什么对它们如此敬畏,甚至都不容它们生活在小小的水族箱内,难道仅仅是因为它们生性残暴吗?
“因为在中国本土并没有这种鱼”,海洋馆的负责人介绍道,“食人鲳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在我国的自然界中没有天敌。体质强壮、对水质要求不严格的食人鲳,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很容易找到适宜繁殖生长的水体,一旦流入自然水域,必将打破现有的生物链,威胁土著鱼类的生存,就如同侵略者入侵一样,对生态的破坏不堪设想。”
我曾看过一些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报道,但总觉得微甘菊、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麦穗鱼这些略显柔弱的名字如何能与“入侵“联系起来呢?食人鲳尖牙利齿倒也罢了,太湖银鱼长不盈指,又如何能“造成生态系统毁灭性打击“呢?外来入侵物种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小龙虾就是入侵物种
“外来种实际上已经来到我们生活之中,只是我们还不知道罢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吴岷博士是我国贝类研究的专家,谈起贝类入侵种如数家珍。“比如说,北京人非常爱吃的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后向北美扩散,给美国五大湖泊的渔业生产和堤坝造成了极大威胁。上世纪20至30年代经日本进入我国南京地区,随后在江浙一带迅速繁衍,对当地的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它们会在水稻田堤坝上挖洞筑穴,现在小龙虾已经在洞庭湖大量繁殖,威胁到堤坝设施。“吴岷博士还指出,曾经活跃在人们餐桌上的福寿螺、白玉蜗牛在初期都是作为高蛋白食物引入并在我国大力推广的,然而由于市场原因,被大量遗弃或逃逸,现在已经侵入到农田和自然系统,成为农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的有害生物。
原来外来入侵种已经到了我们的嘴巴前面。接下来的采访越来越令人心惊。除农业、林业、渔业中已被作为病虫害治理的美洲斑潜蝇、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等之外,即使在我国许多繁华都市的小区、路旁、沟边、荒地、园圃、操场、草坪等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地方,也早已成为入侵杂草的天堂。婆婆纳、苘麻、蔓陀罗、反枝苋,甚至还包括令美国人闻风色变的三裂叶豚草都随处可见。
国家环保总局的杨朝飞先生向我们提供了部分数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外来杂草共有107种,外来动物40余种,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到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以及细菌、微生物、病毒中都能找到例证。国内最早开展入侵生物研究的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谢焱博士告诉我们:“目前我国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无一没有外来种,除了极少数位于青藏高原的保护区外,几乎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外来杂草。”
关于外来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我国也有初步的统计报告。列举数字是枯燥的,但我们还是不得不仔细阅读以下统计报告:保守的估计,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松干蚧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在我国每年已达150万公顷左右。水稻象甲、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非洲大蜗牛等农业入侵害虫近年来每年严重发生的面积达到140万至160万公顷。每年由外来种造成的农林经济损失达574亿元人民币,仅对美洲斑潜蝇一项的防治费用,就需4.5亿元,每年打捞水葫芦的费用需要5-10亿元以上。
“生物入侵是世界难题”。据统计,美国、印度、南非外来生物入侵造成的损失每年分别高达1500亿美元、1300亿美元和800亿美元。解焱博士认为这些都只是保守的估计,还不足以包括那些无法计算的隐性损失,比如外来生物导致本地生物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由于改变环境景观带来的美学价值的丧失。
生物入侵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
“‘外来'这个概念不仅是以国界定义的”,国家环保局生物安全办公室的专家柏承寿提醒我。人们曾经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四大家鱼”(青、草、鲢、鳙)也成了外来种,它们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物种吗?原因在于,“四大家鱼”在我国很多地区是当地的土著物种,但是如果它们被引入云南、青海、新疆等高海拔地区的水域中,就成了外来种,因为这些地区属于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太湖银鱼的例子也是一样。
云南是我国鱼类种类最为丰富的省份,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出于产业经济的目的,两次大规模地移殖和引进外地鱼类。第一次是在1963-1970年间引进“四大家鱼“等经济性鱼类,并带进麦穗鱼和〔xia〕虎鱼等非经济性鱼类;第二次较大规模的引进是在1982-1983年,把太湖新银鱼和间下〔zhen〕鱼等引进滇池、星云湖等湖泊。现在云南原有的432种土著鱼类中,近5年来一直未采集到标本的约有130种,约占总种数的30%;另外约有150种鱼类在60年代是常见种,现在已是偶见种,约占总种数的34.7%;余下的152种鱼类,其种群数量也均比60年代明显减少。在过量捕捞、水利工程、围湖造田、外来鱼类,这4个导致云南鱼类濒危的因素中,外来鱼类是导致土著鱼类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最大因素。滇池蝾螈的灭绝也与滇池引入外来种有密切的关系。
肆虐上海崇明岛的可怕入侵生物--互米花草,因其具有固沙促淤作用,20年前从美国引进,由于缺少天敌,互米花草目前已成为整个崇明海滩的绝对霸主,导致鱼类、贝类因缺乏食物大量死亡,水产养殖业遭受致命创伤,而生物链断裂又直接影响了以小鱼为食的岛上鸟类的生存,“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崇明岛的生物链就将严重断裂。“互花米草目前又在福建沿海等地大量蔓延,沿海滩涂大片红树林的死亡就是互花米草造成的恶果。
明朝末年,仙人掌被引入我国,如今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它们的踪影,在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干热河谷地段,仙人掌战胜了当地的原生植物成为优势群落,那里原有的天然植被景观恐怕我们永远都见不到了。
其实,我国也有一些生物进入其他地区,成为别处的入侵物种。比如葛藤,作为一种药材引入美国,然而到了美国后却大量滋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再比如青鱼,在中国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肉食性鱼类,然而不慎传到美国,已成为美国渔业大害,当地政府甚至出价100美元一条悬赏捕捉青鱼。
在全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的植物,大约有35%至46%是由外来生物入侵引起的。最新的研究表明,生物入侵已成为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第二位因素,仅次于生境的丧失。
入侵物种还能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麻疹、天花、淋巴腺鼠疫以及艾滋病都可以成为入侵疾病。人类对热带雨林地区的开垦,为更多的病毒入侵提供了新的机会,其中包括那些以前只在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病毒,比如多年前袭击刚果等地的埃博拉病毒。前面提到的三裂叶豚草,它的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可导致“枯草热“症,在美国约有20%的人受花粉过敏症的侵扰。我国国内虽然还没有大量的报道,但在国外的许多华人到美国后一两年内就会出现花粉症的症状。目前豚草已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的15个省市,如果一旦大面积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所有这些,不论是疯牛病、口 蹄疫、鼠疫病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恶性传染病,还是在美国声名狼藉的红蚂蚁,肆虐我国东北、华北的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等森林害虫,以及堵塞上海河道、覆盖滇池水面的水葫芦都是“生物入侵“惹的祸。它们的危害之大已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以致有人称它为“整个生态系统的癌变”
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斓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繁衍,其数量将很难控制。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生物入侵者”并不是都能够生存下来,能够生存下来的就是强者,即使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然而更多的学者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自然调节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如果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许多本土物种将难逃绝种厄运,自然界的物种多样性将受到严重破坏。另外,“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美国众议院已于1996年通过了一项议案,要求各有关机构加强对有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监控,为此,美国政府正在酝酿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
所以,让我们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自己改改。

动物检疫的问题和建议论文

  动物检疫的问题和建议论文【1】

  [摘 要] 动物检疫工作是保证肉类食品是否合格的第一道关口。

  唯有做好动物检疫工作,才能保证肉类食品的质量卫生,保障食用者的健康安全;亦可防止诸如禽流感、猪流感等动物疫情的传播和爆发,防患于未然,减少农户损失。

  《动物防疫法》虽已颁布实施,现阶段的动物检疫却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实际操作。

  本文通过对于动物检疫问题的探讨,提出一系列解决策略。

  目的是为了提高动物检疫的效率。

  [关键词] 动物检疫 问题 建议

  一、动物检疫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殖户及消费者的检疫意识

  大部分养殖户的文化水平有限,对动物检疫方面知识知之甚少,在进行屠宰售卖之前不作报检,有关部门出于人手原因也无法一一查实。

  且部分地区难以施行集中屠宰,多数为自行屠宰或个体屠宰。

  而动物检疫部门监督人员有限,只能去往指定屠宰点进行监督检查,个体农户或自行屠宰贩卖养殖户难以进行检疫,此类肉品的安全卫生也就无法保证。

  不法商贩收购病禽死禽,多数农民贪图眼前利益,法律意识淡薄,对此类现象并不制止,因为一点利益助长不法分子的气焰,造成不安全肉类的流通。

  对于一些偏远山区农村的个体农户,这些地方往往交通不便,设施落后,检疫工作更是难以开展,不法商贩亦是横行。

  而多数消费者的防疫意识往往不足,贪图便宜或是根本对动物检疫一无所知,购买价格低廉的未经检验的不安全肉类,让违法者有利可图,为违法活动创造了可能。

  2.检疫人员的素质

  动物检疫工作对在职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来说较高,需要一定相关知识水准。

  而当前我国针对动物检疫的相关法律仍不够完善,对动物检疫人员的规定尚不明确,对相关人员工作也没有很好的约束和要求。

  这就导致了从事该工作的人员鱼龙混杂,文化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间接地致使动物检疫工作无法正常有序的执行,而疫情也就不能及时发现,无法做好防治工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就会受到威胁。

  如此一来,动物检疫部门岂不是形同虚设?政策好并不代表一定能执行好,好的政策还需由优秀的人才来执行。

  3.检疫设施和条件

  落后偏远地区自不必说,基本的检疫设备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专业的检疫队伍和检疫环境。

  而拥有相关设备和人员的地区就能做好检疫工作?这也未必见得。

  仅仅依靠简单的设备,某些疾病已经无法检测出来。

  这些疾病需在特殊的环境中,使用更为专业的设施进行检测。

  纵观我国,极少有地区具备如此检测环境、检测设施和检测人员。

  诸多落后,造成了动物检疫的太多不便,其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4.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法规不尽完善,前面已经涉及,相关法律对检疫人员的要求和规定尚不明确,导致检疫人员素质偏低。

  《动物检疫法》对于不检疫、逃避检疫者的处罚也是过轻,违法者根本无所畏惧;对于私自屠宰、私自贩卖未经检疫的禽畜机及其肉类的行为,甚至没有处罚说明。

  关于产地检疫到场到户的法规,鉴于有关部门条件的不允许,对个体农户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养殖地来说,施行起来难上加难。

  相关法律的形同虚设,致使检疫工作无法有序的开展。

  二、动物检疫的建议与对策

  1.检疫部门需要做好宣传工作

  检疫部门必须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民众对于动物检疫的认识,对于养殖户和个体农户来说,更需加大宣传力度,必要时集中学习动物防疫知识,使之意识到动物检疫的重要性,主动提出检疫。

  需善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手段,普及动物检疫相关知识法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擦亮养殖者和消费者的眼睛,使不法商贩无处藏身。

  2.检验人员选拔制度需要完善

  检疫人员的精心选拔和严格管理也尤为重要。

  只有优秀的高素质检疫人员队伍,才能做出优秀的成绩,保障检疫结果的准确度。

  故而在检疫人员的选拔上切不可马虎,必须选用文化素质高、专业技术水平过硬、法律意识强、坚持正义、责任意识强和秉公执法的人才。

  严格的选拔必不可少,检疫人员的在职培训和考察亦不可忽视。

  执行公务的同时,政府应调拨款项对检疫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不定期的考核,不断提高在职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促使检疫人员学习新的检疫知识。

  对于不能通过考核的'人员,坚决不予上岗,需进行再学习并通过考察后方可复职;违反相关法律的,直接开除公职。

  另外检疫部门可通过与各大高校合作,直接在学校中培养所需人才,保证对人才需求的满足。

  3.重视硬件设施建设

  除人才的培养外,硬件设施的需求亦不能忽视。

  先进的检疫设备和检测手段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大力引入先进设备,改善动物检疫部门的设施,提高检疫人员队伍的设备水准和检疫结果的权威性,为动物检疫营造良好的检疫环境。

  对于落后偏远地区,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保证检疫能够完成。

  4.完善动物检疫方面的法律

  一要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达到使之不敢违法的目的;二要明确对检疫人员的规定和要求,保证检疫人员的质量水准;三要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使之切实可行;四要破除在行法律对检疫监督人员的诸多限制,使其能从容行使职能,而不有所顾忌。

  对与未作规定的相关违法行为,修订者必须尽早完善,使之有法可依,不至不法分子钻法律的漏洞。

  三、小结

  上述论证可知,要切实做好动物检疫工作,不仅是单一方面的责任。

  上至国家政府部门,下至一线检疫人员和养殖农户,必须加强联系,互相理解支持,才能让动物检疫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养殖农户的财产安全。

  我国的肉类食品安全才能得到保证,人民群众方能吃上放心肉。

  参考文献

  [1]沈向华. 动物检疫制度比较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2]马祥林. 动物检疫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2021,16:185+229.

  动物检疫工作的问题及建议【2】

  摘要:动物检疫工作极其重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文笔者就从动物活检和肉检两个方面入手,对动物检疫工作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动物检疫 活检 肉检 建议

  前言

  动物检疫工作是确保农产品尤其是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手段。

  多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制定措施,壮大队伍,开展监督稽查等工作,对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

  检疫手段落后、检疫设备差、检疫行为不规范等现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检疫率、疫病检出率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动物疫病没有得到有效净化,动物疫病发生隐患及动物食品安全隐患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一、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农民饲养的畜禽在出售前不作活检,具原因是《动物防疫法》的宣传不到位,农民对动物检疫申报制度认识不够,加之农民认为法不制众,没有全面推行。

  其次,大多数地区定点屠宰工作很难推行,个体屠宰户仍然是屠宰主流,其中的80%以上为收购、屠宰、销售一体化经营,他们夜间到饲养户收购、屠宰,白天到市场零售肉品均采取逃检的办法逃避费用。

  加上动物防疫监督人员有限,收购环节防不胜防,屠宰环节中只能到定点屠宰场进行同步检疫,却无法到户进行检疫,只能在零售环节对肉品实施补检,忽略了对动物经营环节的重点检疫。

  最后,对于山区农村散养的畜禽,由于交通不便、收费少、收费难,而且按要求产地检疫必须到场、到户,工作很难开展。

  对于平川乡村,交通四通八达,违法贩运户昼伏夜出,绕道前行,千方百计的逃检、逃费。

  绝大部分群众防疫意识淡薄,对动物疫病的认识不到位,以至于对病死畜禽收购、加工视而不见,有的为图便宜,购买未经检疫的肉品,从而给违法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经营空间。

  二、执法体系逐步完善,但以监促检相对滞后

  1995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并于2008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条例进行了修改和补充,2009年又对《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进行了新修订,进一步健全了执法体系,为保证肉食品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同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动物检疫执法体系建设的重点,建立了一支思想品德好、政策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执法队伍。

  随着动物检疫执法体系的不断完善,逃避检疫、贩卖病死动物等违法行为的不断被发现,作为打击和遏制违法行为的主要方式,监督环节越来越得到重视,以监促检的工作也日益凸显其滞后性。

  首先,检疫后的监督工作缺位。

  检疫后的畜禽长距离调运导致畜禽感染疫病情况严重。

  畜禽在运输途中病死后,被随意丢弃或进入黑市交易,导致疫情传播。

  由于餐馆、食堂、冻库及卤制品、腊制品店是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较弱的一个环节,这些场地便成为病害动物产品的集中消化地。

  其次,违法案件办理难。

  在实际办案中,由于违法者交易的隐蔽性、染疫动物对人危害的潜在性和病害动物及其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往往导致违法者得不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三、动物检疫的对策

  (一)搞好兽医卫生管理,有效减少疾病的暴发

  1.要搞好圈舍卫生,改善畜禽的生存环境。

  要及时清除和处理粪便,更换垫草,清洁圈舍,定期消毒,保持畜体卫生。

  2.做好消毒措施。

  要有适宜的消毒设施,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消毒目的而定。

  通常应选高效、低毒、价廉、无残留、使用方便、对人和家禽安全,并且在畜禽体内不产生有害物质的消毒剂。

  3.要及时淘汰患病畜禽。

  一旦畜禽发病,要及早淘汰病畜禽。

  必要时可添加作用强、代谢快、毒副作用小、残留低的非人用药品和添加剂,或以生物学制剂作为治病的药品,控制畜禽疾病的发生发展。

  发生传染病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隔离、扑杀等措施,以防疫情扩散。

  4.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对畜禽疫病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使用科学的免疫程序、用药程序、消毒程序、病畜禽处理程序,搞好消毒、驱虫等工作。

  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适时使用疫(菌)苗进行预防,及时搞好疫(菌)苗的免疫注射,搞好疫情监测。

  防止畜禽发生疫病,避免动物发病用药,确保畜禽及产品健康安全。

  (二)搞好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屠宰检疫

  产地检疫是整个检疫环节中的关键一环,是检疫工作的第一步。

  一是动物产地检疫是一切检疫的基础和源头,开展面和到位率要达到100%;二是检疫人员必须到场、到户、到点检疫,不允许隔山开证;三是必须要分析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为检疫结果负责;四是猪、牛、羊必须有免疫耳标才能出证,否则要注射疫苗并补耳标后实施产地检疫。

  《动物防疫法》第42条规定: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动物、动物产品的,托运人必须凭检疫证明方可托运,承运人必须凭检疫证明方可承运。

  通过运输检疫,补检未经产地检疫的动物及动物产品,重检动物及动物产品再次验证产地检疫的正确与否,及时发现传染病类及未经检疫的畜禽及畜禽产品,禁止危险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传出,严防外地区的危险性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传入。

  屠宰检疫是检疫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意义重大,它关系到每个消费者的健康,关系到“放心肉”工程,是一道不容忽视的必不可少的检疫手续。

  一是要在屠宰现场检疫,不允许和市场的行政监督、补检、重检混为一谈;二是要按照“有宰必检”的要求进行,屠宰检疫到位;三是必须和屠宰过程同步检疫,严格对照编号;四是屠宰检疫权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执法权利,不委托,更不允许自宰自检,要严格执法。

  结语

  民以食为天,动物检疫工作是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的关键,是促进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有效手段,是保证动物产品质量、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前提保障。

  必须把动物检疫工作真正重视起来,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陈东来,柳枫.动物诊疗与动物检疫的关系[J].今日畜牧兽医.2006(06)

  [2]张选民.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畜牧兽医杂志.2021(03)

  [3]刘红.辽宁省基层动物检疫工作的现状及思考[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04)

  [4]陈立平,唐耀平.关于新宁县动物检疫工作的思考[J].中国畜禽种业.2008(16)

  [5]曹莉琼.动物检疫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办法[J].中国畜禽种业.2021(05)

本文标题: 进境动物检疫读后感(跪求:动物产品出入境检验检疫的重要性 急急急急急)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2588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寂寞的小象读后感(小象日记读后感)开边有个不卖部读后感(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