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小说读后感1000字(看《芳华》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7-22 01:39:3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5

看《芳华》观后感,《芳华》是一部战争片,看了以后才知道,其实《芳华》是一部描写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部队文艺兵生活的影片。下面我为你整理了看...

芳华小说读后感1000字(看《芳华》观后感)

看《芳华》观后感

  《芳华》是一部战争片,看了以后才知道,其实《芳华》是一部描写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部队文艺兵生活的影片。下面我为你整理了看《芳华》观后感,希望能帮到你!

  看《芳华》观后感(1)

  想要急切看这部片子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俩娃生活还处于适应阶段,腾不出太多的时间去影院看电影,憋坏了;二是之前看过太多冯小刚的喜剧电影,带给我们很多快乐和段子,凡是不是喜剧的电影,实话讲,我个人的偏好上没有太喜欢的,所以,我想看看前段时间“暂停上映”的这部《芳华》是炒作还是部良心片。

  文工团的生活显然我是没有经历过的,身边也没有人有过类似的生活经历,只是,在其他的一些小说或话题中偶有听说。所以,我不知道这样大背景的一步片子是否能给我带来很强的代入感。故事的经过我不一一赘述,只想就着剧中的人物来说说我自己的观后感。

  一开始,何小萍“自己就像一个笑话一样”的开始了自己的文工团的生活。片子没有啰里啰嗦的背景介绍,也没有虚头巴脑玄幻式的让观众去悟,几个同舍女孩对何小萍的各种看不起让人心里起恨,可恶的高高在上的“高干的子女”把圈层划分的很明确,同是一个宿舍的姐妹,除了穗子,你感受不到接纳和包容。相反,那个时候已经存在了“鄙视链”,而何小萍就是这个鄙视链的最低端。她隐忍着,因为她有一个有“身份”的爸爸,而这个爸爸从六岁已经离开他了,何小萍想念她的父亲,又因为爸爸的“特殊身份”而选择在被别人恶语消费时候保持了沉默。在我的价值观里,我不能够接受对别人撒谎,而当林丁丁质问何小萍是不是穿了她的军装去拍张时,当何小萍说出“没有”的那一刻,我接受了她的撒谎,也替她开始揪心起来,不知道后面还有什么样更糟的结果等着她。

  剧中另外一个主角,刘峰,别人跟他贴的有标签——“活雷锋”。一样的,刘峰也被消费着,只是别人消费的不是他的痛,而是他的“活雷锋”的名号。影片进行到这里,我的心里有点痛,也有点恨,这是我最真实的感受。因为,在我的眼中,刘峰配得上所有这些荣誉,他是个骨子里的好人、善良的人、不求回报的“活雷锋”式的人物。而别人呢,经常在戏谑着他头上顶着的“活雷锋”的招牌,关键,不是一个人,是一个群体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在现在的这个社会里,不一样吗,你的善意和礼貌,你的群体性的规则意识,这些道德的基础性的东西,不也经常被人嘲笑和嫌弃吗?你开车想礼让行人能够优雅的过去,后面车上不耐烦的喇叭声立马响个没完;你想按规则办事,让整体或者社会更有秩序,马上会有人说你迂腐。痛,痛的是关乎道德的悲凉;恨,恨的是聪明的无耻者的自我感觉良好。

  在那样一个年代,爱不像现在这样说的那么随便,它会藏得很深,深的可能错过。刘峰心里就藏着林丁丁的爱,只是,他没有错过表白,然而这个没有错过的表白却是个荒唐的错误。林丁丁说刘峰耍流氓,尽管穗子在回忆中说过后来她理解了林丁丁,理解了她对“偶像”幻灭的失落、恶心。但是,我没有理解,我的理解就像何小萍后来让穗子转告林丁丁的那样,她根本配不上刘峰的爱。因为这件事,刘峰被审查,审查官和陪审员的嘴脸可能被恶意刻画,但是刘峰的反抗看的我痛快淋漓,是的,他们才是流氓!他们不懂真爱!他们在拿真爱耍流氓!

  因为此事,刘峰和何小萍的人生开始第一次重大的改变。刘峰因为林丁丁事件被调出文工团前往“伐木连”。临走收拾行李,他要扔掉所有关于“荣誉”的那些东西,不再留恋,也许,他根本不曾留恋。影片中没有情绪化的表达,很平静,但这平静的背后是失望,是幻灭,是心凉。看到这里,我也感觉悲凉,我担心这个善良人会开始选择不善。当然,刘峰没有这样选择,他选择了平静的接受和离开,营队门口,送别的背景音乐响起,让人唏嘘。

  也因此事,因为刘峰这样的离开,何小萍彻底心凉。她怎么能够理解,这样一个善良的人,这个无非表达出真爱的人,怎们能够被抛弃。她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对自己前途的放弃,她的心里在激烈的反抗着这个群体。高原上的A角机会,不管如何,也许来自于政委的激励,也许来自于她对战友们的热情所感染,她终于完美的演绎了这个A角。作为时常作为备胎使用的何小萍,尽管圆满的完成了临时到来的表演机会,但是,她要面对的也是离开,只是,她的离开应该也是一种解脱。

  刘峰再次出现,已经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当他决定带伤独自留下来看护兄弟们的尸体时,那段旁白的猜测不知道是否准确,但是却异常讽刺。是的,他如果死在了战场上,也许才会被人记住,才会像英雄一样被人记住,甚至,还可能被写进一首歌里,填好了词,被曾经伤害过他的文工团的一名女主唱来不断演唱。这段旁白臆测的是刘峰个人的想法,而我们感受到的确实在现实社会中的一种暗喻或讽刺。的确,你不觉得吗,很多真正的英雄们,更值得全国人民给与关注和致敬的人,却连一个没有多少文化底蕴的娱乐人物而霸屏。英雄,大多战死沙场,他们保家卫国,舍小家而保了大家,但是,他们会被迅速的忘记。

  何小萍在战地医院表现出色成为英模,可是她却荒谬的疯了。也许,像影片中说的那样,他被这场战争的残酷冲击着,也许她长久以来被人看低,突然被评为“英模”反差太大而受刺激,疯掉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在她被评为英雄模范的那一刻,她想到了刘峰,她想到了刘峰的离开,她想到了让自己心都凉了的人和地方。

  时代的变迁,影响着这个时代里的每一个人,影响着刘峰、何小萍还有她的战友们。

  只是,影片直到最后,用现实的价值来评判,刘峰和何小萍活的很难。就像何小萍在墓地问刘峰日子过的好不好那样,刘峰说:和躺在这里的战友相比,我敢说过的不好吗?我在猜测,他对这个变迁的时代有怨气吗?不可以有吗?那个曾经直接亵渎了他的真爱,说他耍流氓的林丁丁,早早的、务实的追随一个华侨而去,你能说她过的不好吗?或者,她算过的好吗?那个北京的高干女儿郝淑雯最终和西南军区高干的子弟陈灿“门当户对”的结婚了,可是,他们真的算是过的好吗?是的,他们的生意做得很好,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呢,好吗?也许,他们真的觉得很好!他们是“识时务”的人,是走在时代浪尖上的人,他们自然应该被人认为过的好。

  最后,刘峰和何小萍走在了一起,没有一纸证书,一对善良的人生活在了一起,过着平和而安静的日子,像影片中说的那样,“他们话虽不多,却显得非常温和“。画面虽好,但是,影片看到这里又添几分悲凉。刘峰当年全能,何小萍练功刻苦,他们这对善良的人应该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应该被时代忘记,甚至被抛弃。

  《芳华》结束,剧中人芳华已逝。

  我,也时常追忆曾经那么年轻的自己和那段青春岁月,偶尔也感慨时光荏苒,已到中年。谁的芳华都很美好,谁的芳华都会逝去。我也身处这十年风云变幻的时代,自己也被这个时代裹挟着、改变着,当然我也自己选择着。在这个时代,一样不断上演着相同或相似的故事,一样有荒诞、丑陋、无耻的人和事。如果你有能量改变更多,那就去做一个小太阳,温暖照亮别人。我也许影响不了太多人,但是,我会让自己做个善良的人、温和的人、有羞耻心的人,我会尝试着尽自己的能力去给别人温暖而不是伤害,让心内常驻芳华,心里有芳华,刻刻是芳华。

  

《芳华》观后感开始怎么写

芳华观后感:
《芳华》虽已是去年的老电影,可再次观看时,心中还是五味杂陈,有着说不出的滋味。
这部电影实属良心作品。它包含着文工团中文艺兵们一起训练一起生活时的愉快;包含着何小平翩翩起舞时的优美和战场上救助战士们时的勇敢无畏;它有着战场上战争的冷酷无情,也有战士们的坚毅与誓死守卫;还有着六七十年代人们最美的年华。
当然,它包含了令人向往的美好回忆,但也带着让人避之不及的阴暗一面。何小萍初到文工团时遭人排挤,烂好人刘峰最终落得残疾、受人欺负的结局。我不禁地想:为什么好人总得不到好报呢?反而是那些存有私心,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过得滋润呢?难道正应了"坏人吃香的喝辣的爽死,好人吃糠咽菜的穷死”这句俗语?但其实啊,不是说好人做不得,但也需有个度,像刘峰这“烂好人”,大家都把他的好当做理所应当,也就造成了如今的情况。
在电影的最后,刘峰和何小萍相互依偎在一起,衣着虽简朴面容却带笑。这也许就说的是好人看穿了虚名,得到了真正平淡的幸福吧!不信,那你瞧: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倒是刘峰和何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

《芳华》——小说与电影的对比

  周末在家看完了《芳华》的电影,感觉还不错,于是把小说也看了。

  总的来说,电影改动不大。但小说对于人性丑陋面的讽刺感更强,也相对更黑暗一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小说中,萧穗子是跟着林丁丁,郝淑雯她们一起欺负过何小曼的(电影中叫何小萍)。而电影中,萧穗子是寝室里面唯一一个不欺负小曼,而且对她比较友好的人。二、萧穗子的人物设定。小说和电影都是以萧穗子的视角来叙述整个故事,但小说中的萧穗子有着阴暗的一面,像一只蛰伏的蝎子,她想看活雷锋刘峰从神坛跌落,想看他和凡人一样堕落。而电影中的萧穗子像温顺的羊,对小曼释放善意,对暗恋的陈灿默默付出,甚至知道郝淑雯和他在一起后,偷偷把塞到陈灿圆号盒里的情书偷回来撕掉。对萧穗子人物设定的改变,似乎给了何小曼一点点的善意,让她看起来没有那么可怜,也让整个故事叙述者的口吻变得温柔平和,而不是充满嘲讽。三、刘峰的触摸事件。小说中,刘峰的手确实伸到了林丁丁的衣服里,碰到了她的内衣扣。而电影中刘峰只是抱了她。但小说中,一开始林丁丁在郝淑雯的劝说下不打算把事情说出来,只是后来扛不住被审问,才把事情说出来。而电影中,则是当时被另外两个人看到了,还说她腐蚀活雷锋,林丁丁怕有口说不清,就先开口为强,污蔑刘峰把手伸进了她衣服里。乍一看,好像小说里的林丁丁和郝淑雯显得更有人情味,电影好像更黑暗一些。其实不然,小说的设定,直接把活雷锋刘峰的圣人形象砸得稀碎,赤裸裸地告诉读者,所谓圣人也不过如此,也有七情六欲,有着作为一个男人原始低级的性冲动,也会在下半身的蠢蠢欲动下,做出下流的事情。而电影中刘峰的圣人形象碎得没有如此彻底,一个拥抱远比把手伸进衣服触碰内衣扣子要高贵得多。

  比起电影,小说的叙述相对较散,更像一个老人的回忆,想到哪说哪。小说中何小曼的故事差不多是单独拎出来写的,而电影中,何小曼的故事则贯穿始终。我想,这或许也是小说和电影的一个重要区别吧。电影更注重故事的整体性。因为电影是有画面的,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锤地拍,画面散乱,前后不接,就会影响观感。而且电影有时长限制,很多小说中的细节背景,不能详细呈现,需要通过几句话或者几个画面就交代清楚。小说得益于文字想象空间的优势,可以大铺笔墨。比如关于何小曼身世那一段,小说中,将小曼母亲改嫁后,母亲的卑微,小曼在重组家庭的待遇和弟弟妹妹对她的欺负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小曼这个人物。而电影中,只是用她精神失常后,治疗她的医生对刘峰说的几句话来呈现。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小说和电影。

看了电影《芳华》有哪些观后感?

整部电影,我最喜欢的一幕就是已经历经沧桑的何小萍轻轻将头置于刘峰不再厚实的肩上,那一刻,我突然心中觉得安定无比,我觉得就该是这样的结局。

《芳华》书评

看完《芳华》,总觉得要写点什么,来说说那朦胧的,若有若无的伤感。这是一个发生在特殊年代里爱和重生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刘峰碰见林丁丁 ,何小曼,郝淑雯,三亚那个站街女孩都是命运的安排,刘峰爱上丁丁以及何小曼爱上刘峰都是真爱,和欲望无关。其余的如郝淑雯勾引小战士,以及丁丁嫁给官二代都是自己意志的选择,都只是生活。爱不是抉择,是命中注定的。你可以选择你生活的方式和环境,但是你无法选择你遇见谁,更无法选择自己爱或者不爱。爱对了是一辈子,爱错了也是一辈子。开始我以为主角是刘峰和丁丁,看完后却发现是刘峰和小曼。可惜刘峰和小曼活成了一个交叉线,感情却从来都是平行线。

在爱里,有人死了,有人重生了。

刘峰爱上了丁丁,但“触摸事件”之后,彻底死了。哪怕是后面碰到站街的那个女孩,他解释那是身体的爱,需要有人相依为命,无法阻挡,,但心里不爱。后面碰到小曼,在最艰难的时候相守相依,但还是相敬如宾,其实也是挡在心门之外。心理学上说,“心碎的感觉和实际上手摔在地上碎掉的疼痛感觉是一样的”,刘峰被丁丁拒绝后的心就一直碎着,也一直痛着。以至于战场上受伤时心理居然想到死了,让丁丁负罪,其实也是想着给自己解脱,因为太痛了。

何小曼爱上刘峰,却是慢慢重生了。小曼的“死亡”是缓慢的,是从爸爸自杀开始的,一直到继父家的寄人篱下,和在军营里同伴的排斥,慢慢心如死灰。但刘峰站出来和她搭档跳舞的那一刻,重生的种子发芽了。在主动加入救护班变成标兵因而神经错乱后,凤凰涅槃重生了。因为对刘峰的爱让她发现了生活存在的意义,陪在刘峰身边最后的日子,也是对自己的爱的一个最大的守护。

至于郝淑雯和丁丁,一直过着不好不坏的生活,如同普通的大多数人,感情上平平淡淡,如同春天里开着的最好的花朵,没有人欣赏也没有特别的摆放,慢慢的枯萎!

感伤还是感伤!

原来,爱只发生在芬芳的年华里, 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如同小王子里的那个狐狸和玫瑰,玫瑰那么多,我只爱那一朵。花会再开,人无再芳华!

2021年写于头条的读后感在微信上正式发一下
本文标题: 芳华小说读后感1000字(看《芳华》观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2179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外婆的月亮河读后感(读《鼹鼠的月亮河》有感)关于运动会的作文读后感1000字(校运会感想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