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六人格讲读后感(孔子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发布时间: 2023-07-13 16:58:5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1

《君子之道》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收集...

君子六人格讲读后感(孔子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君子之道》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君子之道》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君子之道》读后感1

  我读余秋雨这篇文章,心中很佩服作者的读书功力及记忆力,笔触所到,思随文至,传统经典信手拈来;层次、段落,似无刻意打造,却自成体系,可能是一种读书的高境界罢。我的疑虑主要是就作者为文的总立意来的。君子之道,就是剖析君子,歌颂君子,褒奖传统,拜服经典吧。然则,君子、传统、经典就真的这么重要么?联系到20多年来社会上掀起的一股股崇古覆儒的思潮,我总在忧虑它们到底要将中国引向何处。于是,我开始认真阅读此文,并将自己的思索追问逐一记下。

  首先,余秋雨谈到了西方学者荣格,讲到他关于文化的作用在于培养集体无意识的人格。这个观点说得玄乎,其实从思想灌输的角度看则很清晰:无非一个民族的观念文化熏陶其后代所致的思想思维特点,并且由此而发的特定行为方式和文明类型罢了。余秋雨关注的可能在于荣格看重中国文化的态度,及中国不要跟着西方走的希冀,特别还推出了道家物极必反法则远超西方思想。余的这段文字很值得质疑。现代化是不是跟西方走?物极必反的道理究竟有多深,中西于此(具体)所受益损究竟何在?

  余秋雨对于中西文化的总体属性有一个简赅的概括,即西方是霸道文化,中国是王道文化。霸道文化者,可能着意于其侵略性破坏性,王道文化者则是强调其自修德行圆满。问题是这种概括似乎只是存在于作者心中美好想象中的概念。读者只要稍微回到几千年中西历史的无穷事实中去想,从中西各自在其基本思想理念引导的发展趋势下去想,就根本得不到这样的结论的。简单的诘问可这样下,请余秋雨思考回答:其霸道文化建基于平等意识,王道文化建基于等级意识,何谈后者之优?

  当然,余秋雨看重的王道文化自修功德也不全是无稽之谈。实质上所谓内圣外王说到底还就是儒家的修齐之道。人们通过各自的道德修养来提升自身素质很有必要。但这种修养未必仅只中国人独有。从儒家一些基本思想理念所具有的落后性去分析,王道文化也注定了存有许多破漏。比如上面提到的等级意识就是一个牺牲多数的渊薮。由其执鞭,个体修养之域尚可,社会群体却是压抑性的、无知性的、被动性的。

  联系后文,余秋雨讲到自己曾写过小人,那是对一些顽劣人性的批判,现在则是对立于小人写出其君子以及褒赞,作者似可长抒口气,叹为大成了。可是我左读右想,并没有觉得余秋雨的这篇君子题材有什么大好大善的。联系实际评价的话,倒认为余文更多的是书生意气。我的逻辑是这样的,歌颂君子寻找君子实践君子,已经是中华文人几千年乐此不疲的热闹话题,但它一直从来都没有真正使故国的君子更多起来。为什么?因为传统观念文化的落后性使然必然。坐而论道不如扎实学习先进,治国还靠法治。君子不如法治。

  为什么君子不如法治?其答案应与为什么人治不如法治相似。人性总是两面的,思想信仰才是确定的,法治规束则能够让习惯成自然。人性的两面性可分许多两两相反的对立取向,如善良性与恶毒性、上进性与堕落性、文明性与野蛮性、仁爱性与仇恨性、真诚性与虚伪性、全面性与片面性,等等。任何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会存在这两种人性的可能,只是被其当即的思想状态才确定了其行为取向的。所以由既定的思想信仰来确定人们的行为具有根本性意义。而法治的`规束则能强制性地确定人们行为习惯的发展走向。

  上述可见,余秋雨的君子之道实质是一种脱离实际的书生空议。要命的是像这种脱离实际的思考常常普遍地存在于儒家及崇拜者中。他们脱离的实际不是别的,就是中西文明发展不同类型及其趋势下无穷对比鲜明的事实而已。在这个视角下,更可看清儒家君子(学说)之难:在信仰之弱,在神督之缺,在思维之浅。儒家最终追求没有上升到纯粹崇高的精神层面,停留在低下的`器物利益中而意志不坚。崇拜凡人偶像,行为缺乏神只监督的巨力。缺信仰,求器物,势必思维肤浅;进一步看,思维肤浅则造成了君子不力。

  《君子之道》读后感2

  《君子之道》是余秋雨先生的一本书,书中提到了君子怀德是君子之道的起点,作为君子,放在人生最前面的必须是道德。有了道德,才会是真正的人。也就是道德为本。

  通过这句话我联想到了曾经写过的一篇作文,通过陶行知说的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到底是学高为师重要,还是身正为范更重要。没有成为一名教师前我会觉得学高为师更重要,因为当时我认为一个老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如何来教学生。但现在成为一名教师后,如果让我再选我会认为身正为范更重要。因为学高为师是基础,身正为范才是根本的。因为很多时候身教胜于言传,一个老师要博学但更要正直,给学生做一个好榜样,就像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为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他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合法的社会公民。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厚德载物,不能是厚物载德,更不能完全没有德,也是说明了德有多么重要。

  《君子之道》这本书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除了德还有很多,像怎样才能算的上是一位君子,这个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认为只要为人处事上谦恭有礼,大方得体,个人修养上不断进取,终生学习,能够独善其身之后,有兼济天下的胸怀即可。君子非一日而成,今天要比昨天更好。

  《君子之道》读后感3

  余秋雨在《何谓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那便是:“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与引导,创建集体人格”。而中华民族在集体人格方面的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便是君子。把君子作为人格理想,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征。而做个君子,通俗意义上讲,就是做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

  《君子之道》结合儒家与诸子百家的理解,在人格模式上,作者阐述了君子之道。儒家用一种划界确定法,将君子与小人定义出来。小人作为君子的对立面,如影相随。它们既可以存在于不同人群之间,也存在于同一人群,用可以存在于同一人身上。每个人身上既有君子的一面,又有小人的一面。每时每刻,这两个“我”都在斗争。西方的弗洛伊德说,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自我、本我与超我。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哲学家阿德勒说过,“人生就是自卑与自我超越的博弈。”这种博弈的直接体现便是我们所倡导的修身养性。比如,“三人行,必有吾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以及“一日三省其身”等。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最终让君子接近中庸之道,在人格上尽善尽美。

  首先,在君子之道中君子怀德处于首位。因为君子怀德是君子之道的起点,是公民社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在价值取向上也是“利人利他利天下”。德是一个宏大的范畴,仁义礼智信可以作为其临近概念。君子怀德,君子弘道,君子以厚德载物,只有德才可以行天下。就教师而言,首先要有公德,其次要有师德。

  其次,君子中庸让君子之道与中庸之道合流,中庸成了最高的道德。中庸避免了极端,允执其中,从而远离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困局。因此,中庸不仅仅成为生活中的方法论,而且成为我们的价值观。就教师而言,教育的中庸之道就是回归教育原点,关注人的发展。人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终点,人是教育的目的而非手段。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属性,符合教育规律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设置多样化的课程,鼓励个性化的选择,搭建育人平台,最终帮助学生,成就学生。这样的教师,我们才可以称为真君子。

  最后,君子不器时刻提醒君子不要跑偏。君子不器简言之,君子不是器具。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尽量不要变成器物的奴隶,自己也不要变成器物。余秋雨先生在书中说道,“很多老师都是“年年岁岁人相同”,他们用完全一样地语句和口气复述着同一本陈旧的教材。虽毅力称道,但未免太“器”了。因为他们让多彩的生命变成了复制之器。”教书到最终成了教书匠,匠气十足。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那些鲜活的生命最终在教学生产线上变成了考试机器。而课堂模式化,更是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赵校长在《我们的教育追求》册子中说过,271教育不再提模式。因为模式一词,容易束缚人的思维,让一切形式化,固化和僵化,将课堂环节化是简单粗暴的。我们的课堂,不论是以前的讨论展示点评还是现在的三环节,一开始是为了引领老师有章可循。但课堂的目的绝不是环节,而是放手学生让他们自由自主。这一点,我感同身受。二,不要把他人变成器物。有的教师在素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对他而言,学生的大脑只是知识的容器。一切的重复与练习只是让学生的高分。育人等同于育分,认同了分数,却割裂了学生基本的人格属性,忽略学生的情感,是一种对教育的犯罪。这种唯我试图,唯分数图的价值观无异于杀鸡取卵,最终葬送的是学生的未来。最令人担忧的是,课堂更成了扼杀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场所。万玮在《向美国学教育》一书中写道,通过自己对西方教育的感性认知,会像大学时期的教育课是多么的可怕。教育学老师用最不符合教育学的原理完成了教育学的授课,那便是照本宣科。那种课本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情感诉求,把学生看做一个个冷冰冰的客体。照本宣科越多,学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损耗就更厉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恢复其儿童的天性,就要从课堂变革。

  总之,君子之道向我们展现了作为社会人的我们追寻的最高人格规范。它不仅是独处的文化,也是群处的文化。它不仅是个人的修养,也是团队的历练。君子之道如同水利万物而不争,自然流畅,道法自然。君子用一个理想的人格形象来引领着我们的前行,不断给我们传递这正能量。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践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想的信念,怀揣君子弘道的理想一路走下去,那么我们的教育之路定会越走越宽。

  《君子之道》读后感4

  这本《君子之道》,是在追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人格世界的底蕴。余秋雨以“君子之道”为入口来讲述中华文化,剖析君子,阐述君子之道的主要轮廓。因为君子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模式,只要君子之道存在,中国文化就不会沦丧。因此,阅读此书,可以从中了解中华文化的底蕴、精髓,思考我们的文化发展。 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由此,如何复兴中华文化,余秋雨出了解答,就是要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追求君子之道,中国人的灵魂便找到了故乡,页是建立现代社会和谐的文明秩序、重塑国民性格必不可少的条件。“君子”是中国人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世界上的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集体人格作为文化标识。这些标识性的集体人格,互相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很难通过学习和模仿全然融合。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由此,如何复兴中华文化,余秋雨给出了解答,就是要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追求君子之道,中国人的灵魂便找到了故乡,也是建立现代社会和谐的文明秩序、重塑国民性格必不可少的条件。

  君子和小人的划分,使君子这一人格理想更坚硬了。余秋雨说,孔子没有对君子下定义,却划出了一道道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让我们知道君子是什么,以及作为对立面的小人是什么。例如我们熟悉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划分君子和小人的界线,具有极高的实践意义。而且直到今天,我们还找不出另外的科学概念能替代这一命题。今天中国文化界如果有什么令人担忧的趋向,就是君子话语常常被小人话语所淹没。

  余秋雨认为,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如果说,文化的最初踪影,是人的痕迹,那么,文化的最后结晶,是人的归属。而这本《君子之道》,就是余秋雨十几年探索,阅遍文化,行尽千里的成果。这些研究,都是为了研究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做准备,因为只要是中国人,都会对自己的集体人格极为敏感。

  读完全书,感觉寻找到了真实的余秋雨。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对后代的遗嘱。最好的遗嘱,莫过于理想的暗示。”后代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中国文化由儒家做了理想的回答:做个君子。做个君子,也就是做个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

  《君子之道》读后感5

  本期先来聊君子之道九项里的第一项。老余这人,除了姿态上有些矫情,学问做的还是蛮扎实的,而且文采飞扬,他的《文化苦旅》,俺通读过至少两遍,大学时期在图书馆草读过一次,后来工作了就娶了正本回家,夜夜淫乐,受益匪浅。

  闲言少叙,老余说第一道,就是君子怀德。德是君子的品行,是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然后请出说这句话的原创天尊孔子,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德和土为什么成了一个并列的概念?老余考究《礼记大学》说,君子心中的轻重关系分五个等级:第一是德,第二是人,第三是土,第四是财,第五是用。

  然后老余生怕古文浅薄的平某看不懂,直接翻译说:作为君子,放在最前面的必须是道德。有了道德,才会有真正的人呢;有了人,才会有脚下的土地;有了土地,才会产生财物;有了财物,才能有所享用。因此,道德是本,财物是末。他这么一通解释,平某才若有所悟,原来孔子还是注重递进的伦理关系的,原来,土是作为物的滋生者而出现的。现在流行的把我们周边那些只重物,不重德的有钱人称之为土豪,原来最早的出处也是这么来的。

  又谈常见的,老子也说过的厚德载物一词,有了老余的白话,突然间也就更加明朗起来:培植德性,才能承载万物;只有以厚重稳固的道德为基座,才能承载万物。可见人的德性是起点,原点,出发点。我也经常听到一句话,说是在单位上班做事,忠诚要比能力重要,那忠诚的背后呢?其实就是德,当然这里的忠不是愚忠,不是忠诚于个人,成为谁谁谁的人,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而是忠诚于集体,忠诚于价值,忠诚于道义。德性,就是自己的靠山和后台老板。

  《君子之道》读后感6

  孔子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很难说,圣人为何述而不作?就是怕后世的和尚念歪了经,有书可依其实最要命的,跟两个凡是差不多,圣人言说的道理都是发现的道理,不是他发明的,是要靠悟,一落到相上,就难免要走入我执,这就是佛家为什么说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含义。但是每个人解读,都很难靠近作者的愿意,上至朱熹下至于丹南怀瑾,被无数质疑,不就是老有人觉得他们曲解了圣人原意?

  在这里,老余为啥这么说呢,这还是因为,老余成长的环境,就是个精英统治世俗,领导民众的时代,占据了他形成价值观的那一段时间。中国几千年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其实并未有很大改变,解放前,全国文盲率应该和春秋战国时也差不了多少,教育的普及率一直徘徊在10%左右,自然,精英要替草民发声,要替草民制定道德课堂了。而现在,民智大开,尤其互联网时代,公知一度被称为嘲弄的对象。为啥,这就又说到生物学,人呢,其实智力都是差不多的,在以前的时代,精英之所以为精英,就是因为先决条件比较好,早先草根一步了解了别人触及不到的知识,于是,自我优越感就来了,要替草民做主。

  当然老余也不傻,自有所悟:遗憾的是,历来不少官僚玩弄民瘼,民情,乡愿等概念,利用民众的草根性,狭隘性来讨好,取悦,放纵民众,以赚取官声。儒家要求用道德之风来吹拂草,这些人却借草扬风,结果只能沙尘漫天,使得一个个君子埋在草丛之中灰头土脸。所以老余也是清醒的,至少他并不是认为精逼就能一统。其实吧,食肉者鄙,礼失还求诸野呢,谁能有那么牛逼,大家都是人,在人性的根上都是一样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当面临一件事情时,有的人想的长远,有的人短视,造就了结果的不同,想的周全的成就了一回君子的名声,想的偏离的不小心做成了小人,但是,下一次呢?

  所以我的意思是,小草不必仰望大树,大树也不必要求小草,大家各自沐浴阳光,快乐成长,这样就好。

  《君子之道》读后感7

  余秋雨在《君子之道》的九大条款里,第二项就是君子之德风,紧跟在君子怀德后面,这说明孔子不管怎么样,老余却是个急性子。这句话原文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翻译白话为:君子的道德像风,民众的道德像草,风吹向草,草就随风倾伏。这里的小人是指社会地位的上的小民,也称为草民,跟现在的草根屌丝意思差不多。

  怎么说呢,这篇君子之德风,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没觉得有啥不妥,等到现在做笔记读第二遍,隐隐又觉得哪里不对。反复再三,终有所悟:老余解孔子,肯定是站在精英立场的,精英与大众,确实存在一个对立,用二八定律来说,这个精英啊,自我的优越感向来十足,从知识的储备和智慧的掌握来说,确实要超出常人许多。于是,老余是这样解释君子之德风的,孔子主张,左右民众动态的风,应该是道德之风,君子之风;孔子所说的小人怀土,正是指出了普通民众的草根性,狭隘性,暗昧性,占据性,对他们,君子必须把自己高贵的生命能量变成风气,进行传播和梳理。

  呵呵呵,老余的这种解读,确实是千古以来帝王将相统治国家治理社会的一贯做法,尤其近代,天朝精英凭着自己的理解和现象,制造了不少道德偶像,焦裕禄雷锋啥的,让草民们都来学习,目的就是风吹向草,草偃。我是怎么理解的呢,实际上,精英和草根,实则上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形态,就好比大树和小草,实在不能按大树的标准要求小草,看似都是植物(君子和小人都是人),但自身的生态系统完全不同。互相要求,弄得双方都很累。

  《君子之道》读后感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勾践深明这个道理。用奖赏分明的方法激励每个老百姓,自己也同时下田耕地,栽稻与脂于舟以行更为亲近老百姓。使君赢得了民心,老百姓们愿全心全意为越王孝力。

  大丈夫能屈能伸,勾践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这正体现出勾践不俱小节,以大局为重的难得精神。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勾践若不是对吴国的国情了如直掌,又如何能如此顺利地打胜那一战呢?

  在《勾践灭吴》这篇文章中我学到了许多我应该学习的道理和精神。知道我们应该学习勾践的恒心和毅力。在他的身上我明白了,做人只怕心不恒,不怕事不成,小不忍则乱大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勾践灭吴》给我上了深刻的一堂思想品德课,勾践的精神也在我的心里烙下一个深深烙印。

  勾践精神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君王应该具备的素质,更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是君子之道。

论语君子篇读后感?

  论语中的哲理近乎常识,但又深沉。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篇一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这样一份担当,后来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人格中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从来不是彻底分离的,而是人格理想的两端。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讲,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就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

  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则记惦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君子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

  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由此可见,“君子”这个《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是每一个人可以从当下做的;而那个梦想,那个目标,既是高远的,又不是遥不可及,它其实就存在于当下,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真君子。

  悟:君子和小人在论语里似乎永远都是对立的。那么做人的境界里有没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即无能做君子,又不屑做小人。我觉得应该有吧。比如,我们身边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既不算计别人,也不全心全意为他人着想。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想自己应该想的问题,欢乐着自己的欢乐,悲伤著自己的悲伤。也许,这就是性情中人吧。

  你说呢?
  篇二
  论语中的哲理近乎常识,但又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而论语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人并不是被控制的机器,而是由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方面的发展。然而,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收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在生活中,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思维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每个人的思想都大同小异,那整个社会不成了一部死气沉沉的机器了吗?所以,要有自己的观念,自己的主张。就那作文来说,当老师说了一套作文思路或讲解了一篇范文后,同学们写上来的作文都是差不多,毫无新意的,这就是没有自己思维的一种盲目体现。还有一个没自己个性思维的例子:同学们大都对作文有了一个固定的模式,没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比如,作文主题的“学雷锋”,那交上来的作文就应该是“捡钱包后交予老师”或“扶老人过马路”等。这些作文大家都看过好几遍了,何来新鲜感?

  子曰,君子不器。我们不是机器,我们没有固定的思维,我们可以想象,我们拥有天马行空的资本,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思想才造就了不一样的我们,总而言之,我们要做生活的主力军,做一个有个性,有主张,有思维,有独到见解的新新人类。
  篇三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订的《论语》中储存,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璀璨的宝石。现如今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再学国学经典的热潮,当然,《论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孔子的思想的影响力使我们不容忽视。虽经千年,但其中的教育思想、和谐思想、仁者爱人的思想以及君子等各方面的思想不仅对古代的中国还是现代社会,乃至是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论语》中对于学习的看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为文也。”公冶长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中人之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之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学而不及,有恐失也。”泰伯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有教无类。”卫灵公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篇“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篇孔子的学习思想分析要结合他所处时代背景来看。他之所以被成为伟大的教育家,一方面是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同时他还认为学习要“时习之”、“不耻下问”,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于学习的态度要端正。虽然“有教无类”的概念现在的人们都很熟悉,但是在孔子那个时代被提出则成了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突破。孔子对人十分谦逊,相传孔子曾拜比自己小的学者为师,而孔子的弟子颜渊的年纪也比孔子大许多,可见,孔子对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理解并没有局限于时代,这一点十分不易。孔子站在岸边感叹时间如流水般飞快逝去,告诫自己和弟子们要珍惜时间学习。同时,他认为学习应当处于一种乐知的状态才会是学习者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一点犹如现代社会所提出的要培养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一样,很有先见之明。并非每个人都是“生而知之”,孔子总结自己可以取得成就的经验就在于“敏而好学”,借此来教育自己的弟子应当努力勤奋。孔子的弟子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其“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足可见孔子对于学习者的严格要求。此外,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所教授的内容也不一样,即用“因人而异”的方法。比如说,子张和颜渊在问到孔子关于“仁”的问题时,孔子就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孔子还认为诗、乐对人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例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弥之事父,远之事君;多事鱼鸟兽草木之名。”等,在当代,我们又一次掀起了学习国学的热潮,同样是认识到它们是我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其教化作用仍有一定的意义所在。

  其次,再来看看孔子对于君子的看法。“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生,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欲讷言而敏于行。”里仁篇“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篇“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篇“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篇在《论语》中,有很大篇幅叙述了孔子的君子思想。孔子认为,所谓君子,就应当有文、有义、有道、有思、有礼。有文,即有学问,要敏而好学,以礼为之,天资聪慧固然可贵,但后天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君子要“文质彬彬”;有义,即要“以义为质”,行之以礼,对待别人要诚信,友好;有道,即有自身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勇于追求真理,为了自身修养品德的提高而不断完善自己;有思,即有自己的独到思想,孔子认为君子当有九思:要考虑清楚、听后要考虑明白、神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谈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谨慎、怀疑要考虑是否询问、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力是要考虑是否符合义;有礼,即对待别人要有礼貌,行为要符合礼。做到以上几点,应该称得上是君子了吧!再看孔子的君子之道,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就应当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要有一定得约束,懂得进退的尺度以及不断完善自身。敏和明是孔子君子思想的核心,当代社会亦是如此,虽然有健全的法制制度,但还是会有一些不遵守法制的人出现,可以说现代的社会就像是一个大染缸,有的人能够做到在庞杂的关系中保持着冷静的态度,可以分辨出正确和错误,即做到敏和明,那么这样的人还称不上是君子那谁是呢?

  第三,简要分析一下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仁”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因而在《论语》中有一定重要地位。例如“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篇“唯仁者能好人,焉得知?”里仁篇什么样的人才是仁者?孔子作出了明确的答案:“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篇同时,孔子又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泰伯篇贤者要将仁作为己任,树立远大的目标,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仁在这里成为了人们实现自己理想和愿望的催化剂。仲弓问孔子如何做到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篇对待别人要小心谨慎如同宾客一般,心中没有怨恨,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句可谓是经典的名句,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闪现光辉,至今为人们所熟知,它所体现的思想核心就是“仁”。“仁者爱人”的思想我们都很熟悉,短短四个字,我想其中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要做仁者,就应当学会关爱别人;其二,作为仁者,就要有相应的高尚品质,爱人就是最好的表现;其三,爱人,可以理解为友好的与周围的共处,这四个字无疑又是在教我们交友的方法。“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篇益友如纯良的美酒,愈品愈浓,和这样的人交往,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品德,去除内心的杂念,“良师益友”这样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因此要多多结交这样的人。此外,孔子认为能做到恭敬、宽容、诚信、聪敏、慈惠这五种品德的人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仁者了。

  最后,看看孔子的为政思想。首先,孔子认为统治者应当施行仁政,用之义以礼,从而赢得民心,国家取得长治久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篇即君以礼博得臣之忠。“民无信不立。”颜渊篇体现出了孔子“民”的思想,和唐太宗李世民所做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孔子认为治国要先正礼:“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罚不中, *** 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子路篇为政要遵礼、爱民、施仁义、教化民众。在孔子对子张的问话中回答能够做到五美、摒弃四恶的人就可以为政了。五美:君子惠而不费、自身劳苦但没有怨言、有欲望但不贪求、胸怀宽广但不傲慢、威严但不凶狠;四恶:不先教导就处罚,是虐待、不告诫就要成就,,是暴、初始慢待突然严格,是贼、出手吝啬,是小气。

孔子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孔子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和约束力。君子人格是内在修养和外向的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统一,是一种追求知,情,意统一的人格境界。

孔子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和约束力,同时还要求学生时时反省自身,提高自己。作为老师,孔子以身作则,他的伟大的榜样力量深深地激励弟子不断地向着理想人格迈进。孔子的这些培养学生君子人格的方法,都是我们今天仍须借鉴的方法。

1.德教为先
孔子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君子理想人格。而君子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会做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作为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

2.博学于文
人是学而知之的,非生而知之的。没有学习,则不可能懂得为人之道。要实现君子人格,就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和坚持不懈地学习。孔子深知,要实行“仁道”(君子之道),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君子状态,首先得使人懂得“仁道”。

孔子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孔子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和约束力,同时还要求学生时时反省自身,提高自己
由以上君子人格内涵的分析可知,君子人格是内在修养和外向的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统一,是一种追求知,情,意统一的人格境界。这种知,情,意统一的人格境界对我们今天21世纪的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是不无启迪意义的。但君子人格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教化和培养。我们除了借鉴吸收君子人格品质外,更重要的是借鉴培养君子人格的方法和途径。孔子为了将弟子培养成一个个君子,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不仅教授弟子各种知识,还严格要求弟子的言行举止。孔子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和约束力,同时还要求学生时时反省自身,提高自己。作为老师,孔子以身作则,他的伟大的榜样力量深深地激励弟子不断地向着理想人格迈进。孔子的这些培养学生君子人格的方法,都是我们今天仍须借鉴的方法。下面,结合当今我国青少年的人格现状及学校人格教育,具体分析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的,从中探索一些当今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方法和途径。
1.德教为先
孔子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君子理想人格。而君子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会做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作为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为此,孔子要求学生“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明确主张把德育放在第一位。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做人之道,具备君子的品格,掌握治国平天下的本领。
孔子教育学生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目标这一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当前教育重智能轻人格的教育现状来说可谓“切中时弊”。充分认识“德教为先”的重要意义,深入开掘孔子培养君子人格的德教思想,认真借鉴和吸取其合理成分,对于当今学生的道德教育大有裨益。如针对当前学校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道德状况,我们一定要加强学校道德建设,改变重智轻德、重分数,轻人格的教育现状。而如何加强学校道德建设,孔子的德教思想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如把注重功利的道德心态引导到崇道尚义、见利思义的价值轨道上来。把主体性意识引导到自觉的道德精神上来。当今的学生,热情奔放,乐于思考,个性特征鲜明,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将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到敬仰道德,并自觉地践履道德,加强自身修养上来,是学校德教成功的关键。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学生对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在道理上是清楚的,如果回答问卷或评论别人的是非,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但一轮到分析自己却糊涂了。可见,有道德观念,而没有道德自觉精神,道德教育是不能奏效的。孔子尤为重视人的道德实践精神。他讲的君子理想人格的培养,道德教育内容的实施,无不求诸人的内心,及求诸人的道德自觉精神。如何将道德理论转化为道德现实,使道德内容不至于成为口号,孔子的这一徳教思想仍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教育者除了向学生传授道德理论,还需向学生研究分析社会上涌现出的道德楷模,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理性,同时还要配之于法制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及严格的纪律。
2.博学于文
人是学而知之的,非生而知之的。没有学习,则不可能懂得为人之道。要实现君子人格,就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和坚持不懈地学习。孔子深知,要实行“仁道”(君子之道),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君子状态,首先得使人懂得“仁道”。但是,没有实际的学习行动,则是不可能实现其理想人格——君子人格的。他自己的修养历程,就是从“志于学”开始的。他在培养弟子人格时,也要求学生“博学于文”。孔子所谓的学习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诗》、《书》、《礼》、《乐》等内容,还包括一些为人处世、为官从政的基本道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弟子可以广博见闻,培养能力,知书达理,存仁守义。可以说“博学于文”是修为君子的必经途径。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所谓“六言六蔽”就是六种品德六种流弊。“仁”“知”“信”“直”“勇”“刚”都是君子的品格,但是如果不通过“好学”来把握它们的实质、尺度,那它们就会产生弊端,走向反面,即没有用学习来辅助人格修养的行为就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容易走向反面。学习是获取知识和积极修养的主要方式,是君子人格修养的必备法宝。
孔子要求弟子“博学于文”,通过学习来懂得“仁道”(君子之道)的方法。其实就是对学生“知”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的高层次发展,从而懂得君子之道,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拥有正确的人生信念和人生追求目标——能“泛众爱”,“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对我们今天人格教育的启示就是:要对学生加强认知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推动优良人格形成的精神动力,也是构成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学校教育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疏于对学生怎么认识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为此,当今学校在人格教育中应吸取和借鉴孔子培养君子人格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博学”当中去提高自身修养,去体认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可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讲座,专题报告,社会调查与研究等形式,使学生正确地观察、分析和理解客观事物与社会现象,学会冷静、稳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生活。
3.为仁由己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孔子人格教育成功的关键。人格教育是强化和内化的统一,需要学生发挥主体性,因为教师的教育只是影响学生的外部因素,外因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等内因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孔子在培养学生君子人格时,就充分认识到了人的主体作用。所谓“君子求诸己”,“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说明孔子是很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的。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孔子是如何建立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呢?孔子从培养君子人格的目标和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原则:一要立志,“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志于仁就是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坚定自己的信念;二要力行,强调“力行近乎仁”,只有努力按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才接近于仁德。三要内省,就是要对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对自身不断地反省,提高。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醒也”。
因此,由孔子“为仁由己”的主体性的教育观为依据,教育者应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努力设法增强学生的人格建构意识,使他们懂得优良人格是个体主动构建的结果;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建构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如“吾日三省吾身”,严格解剖自我,然后选择有效的途径去克服弱点;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座右铭来激励和督促自己,改造自身人格;指导学生针对自身弱点有选择地投身实践活动,从知行统一的角度来完善人格。
4.为人师表
孔子是他的人格理想的切实的实践者。对自己提出的思想,他总是尽力先去做到。他在试图将弟子培养成君子时,同样也在以君子人格要求自身。他门下的弟子,从他的一言一行中都可以体会到君子的风度,从他的言论思想中都会领悟的君子的内涵。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认为“夫子自道也”。在他看来,君子的追求就是老师对自身行为的表述。孔子的伟大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他的弟子,不仅成为弟子学习的榜样,而且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颜渊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孔子如立在学生面前的一座丰碑,孔门弟子一生不忘老师的教诲,不断追寻着老师伟大的人格形象。
孔子为人师表的伟大人格精神,告诉我们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是有深远的导向作用的。教师作为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的楷模,必先受教育,使自己具有健康的人格形象,并以高尚的人格形象影响学生走向健康的人格之路。那么教师该从那些方面来以自身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塑造学生人格上以身作则呢?
首先,教师热爱学生是塑造其健康人格的感情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须具备的条件,对教育事业表现出充沛的精力和毅力,对青年一代表现出满腔的热情和关怀,这是教师应具备的情感意志品质。一个关爱学生的教师才能做到像孔子一样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才能细致入微,扬人之长。坚持对学生精神上的理性引导,情感上的投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深厚融洽的师生关系,才更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其次,要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本是教育统治者如何管理百姓的,但孔子教育学生实践中同样如此。从孔门学生对孔子的评价中也可知,孔子是处处以身作则,躬行实践的。由于师德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达到比平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需要更加重视道德修养,并能以实际行动,用自己的道德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人格,以自身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就是教师要把健康人格的导向作用潜移默化地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提高智能的同时,自觉地把学习与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联系起来。教师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给学生正确理想的确立起引导作用;以坚强的意志能力对学生心志的砥砺起激励作用;以高尚的人格行为对学生的行动起示范作用。

谈谈你对君子人格的理解

谈谈你对君子人格的理解
君子就是不说假话,行为端正,有道德感,不骗人,不做作,遵守法律,道德高尚,中国伪君子很多,君子很少,
本文标题: 君子六人格讲读后感(孔子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2037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沈石溪动物小说集读后感(沈石溪系列动物小说读后感)教育33条读后感(一位特级教师总结的教育三十条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