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释放的青春读后感(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5-30 16:58:4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2

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观后感有谁看过佟大为和江一燕演的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吗,说说你们的想法。,我想从周蒙开始。一步步回想这个...

无处释放的青春读后感(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观后感)

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观后感

有谁看过佟大为和江一燕演的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吗,说说你们的想法。
  我想从周蒙开始。一步步回想这个不完整的故事。 ­
  从没有看一部电视剧这么舍不得,每次看的时候,只想时间能够停驻一会,因为我需要去想,想这一切的发生。但我知道,时间停驻越久,我的心就会越难受。因为心疼周蒙,因为欣赏周蒙,我越来越讨厌李然和杜晓彬,即使他们没什么错,只是选择了一条我甚不愿看到的生活。 ­
  (一) 关于周蒙,注定爱上一个辜负她终身的男人。 ­
  李然见周蒙的第一眼就知道,那双清澈明媚的眸子容不下世间的一颗尘埃,那么透亮那么纯真。她是天真烂漫的公主,是对爱充满幻想的天使。李然被身着一身白色连衣裙的周蒙吸引了,他认定蒙蒙就是她生命中需要的女人,会百般呵护的女人。 ­
  蒙蒙讲过,“爸爸说大学四年不准谈恋爱,早恋是愚蠢的。”戴妍却不以为然地告诉她,你要爱上了,谁也管不着你。就这样,蒙蒙爱上了一个注定要辜负她的男人。 ­
  蒙蒙说,“我准备失恋一次,然后嫁一个特别爱我特别有钱的老公。人一辈子,总得动真格的爱上什么人,但是一旦爱上了,第一步是失去自己,第二步就是失去你的爱情。”然而李然却说:“我敢跟你打赌,你不会失恋的。”最后的最后,是李然放弃承诺离开了蒙蒙。 ­
  幸福没有预定。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李然的承诺验证不了幸福。我常在想,周蒙为什么能够一直这么生活着,不恨不闹不强求更不怀疑。她的坚强是柔软的,并不像杜晓彬那样刻薄那样强势。当一夜之间失去两个自己最爱的男人—爸爸和李然,她茫然的眼睛里透着孤独却没有卑微,眼泪已经远远不能够抵住她的伤心。她没有哭,只是一个人静静的读着爸爸留下的信,注视着李然为她拍的照片。他们都骗了她,她最爱的两个人。他们都让她在江城等他们,但是他们都不回来了。她忽然觉得被这个世界抛弃了,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每件事情都做不好,所以他们都不要她。 ­
  她说,“我没有和李然去西藏,所以他和别的女人结婚了。”周蒙是个喜欢安定的女孩,她不愿像个流浪者漂泊。她的心里缺乏对李然的安全感,她只是希望能和李然在一起,有个稳定的家。江城里充满太多回忆,美好而青涩,关于爸爸,关于李然;在北京,周蒙和李然擦肩而过,她不断的回望,李然还是那个李然,只是身边多了另一个女人;所以,周蒙对戴妍说“我要离开北京,因为李然在,他真的在。”蒙蒙知道自己不能留下,不能和他共存于同一个城市,于是她开始流浪。曾经如此渴望安定的她也开始了漂泊,我猜蒙蒙一定不会想到,有一天,她会像李然一样,随便就乘上一辆火车,而且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何去何从,连个目标都没有。就这样,她消失了。周蒙并没有坚强到可以忘记那段爱情,那个男人。她只是不想再被生活搅浑,她的世界里容不下别人眼中的世俗。她的离开,并不是妥协,她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个没有结果的等待。
  (二) 关于杜晓彬,爱得卑微爱得令人惶恐。 ­
  杜晓彬是个与周蒙截然相反的女人。她给李然的第一感觉是这样的不安:“这就是杜晓彬 ,此刻的阳光很安详,却掩盖不住,她那双凛冽的眼睛 。那里边 ,没有丝毫的悔恨和愧疚 ,有的只是挑衅与挑战 ,因为她一定看得出来,人们看她的眼神中 ,有好奇 ,有不理解 ,甚至是同情 。但是 ,她用自己的眼神,迎着这些人,掘强的没有一丝退让。”李然觉得她危险,面对这双倔强挑衅的眼神,他习惯性的躲闪,一双眼睛所具有的力量,有时候会超出你的想象。它可以传达爱慕,传达仇恨,传达欲望。即使,这样。李然一味的躲闪,他还是没有逃脱杜晓彬。 ­
  杜晓彬的出现,已经早早暗视了蒙蒙的不幸。她的爱是自私的,是需要占有的。从一开始,杜晓彬就计划好一切,即使李然讨厌她不爱她,以她的聪明,得到一个期盼已久的男人并不是难事,况且她的对手——蒙蒙,只是个不懂世俗没有心计的小女孩。她有一种天生的放荡与不羁,有一种常人不可能有的决绝有挑衅,她不相信真爱。所以即使杜晓彬知道李然要和周蒙结婚了,她还是偷偷跟着李然来到西藏,一天一束鲜花,让李然知道自己对他的疯狂的爱。 ­
  为了得到李然,杜晓彬用身体诱惑,因为她知道男人是经不住疯狂爱自己的女人的诱惑的。我常在想,当杜晓彬知道周蒙所遭受的一切都是拜她所赐时,她有没有愧疚过,不安过,甚至后悔到想要放手过。但是,事实是杜晓彬的心比任何人都硬,她想要的幸福是可以断送所有人的幸福。她骗李然怀孕,骗他和她结婚,隐瞒关于周蒙所发生的一切,这一切都因为她害怕失去李然。杜晓彬知道在李然的内心深处是爱周蒙的。所以杜晓彬和李然的婚姻,始终没有给旁观者幸福感。他们没有争吵,甚至连争吵的欲望都没有。生活安详得随时可能被打破,杜晓彬几次觉得李然迟早会回到蒙蒙身边,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即使杜晓彬最后放弃了他,李然所谓的责任心在作祟,他不可能抛下她和他们的孩子。­
  当故事越来越接近尾声,我对杜晓彬的恨也越来越浓烈,她是个卑鄙的第三者,赢得不光彩却心安理得。看着周蒙的那张青涩的脸,我越发得讨厌这个充满心机的女人。 即使因为爱,我也对她恨的咬牙切齿。­
  所以,当杜晓彬向着小宗老师喊道,“为什么你们都看不到我对李然的爱,我是真的爱他。”的时候,我会感到她那么虚伪不堪,和蒙蒙比起来,她的爱太自私,太不干净。 ­
  所以,当杜晓彬因杀人坐牢的时候,我没有觉得她有多伟大或者爱得感人。因为她给蒙蒙和李然带去的是终身遗憾,我只有唏嘘。 ­
  所以,当杜晓彬终于想通了一切,发现李然从来都不是属于,准备放开手的时候,一切都太晚了,她懂得太晚了。蒙蒙和李然再也不可能回到当初,爱情逝去的时候怎么找得到回家的路。
  我恨杜晓彬,是因为心疼蒙蒙,却想不出其他什么再好的理由。可她也是因为爱这个男人。
  (三) 关于李然,天生备受女人青睐的男人。­
  如果说,周蒙是开在尘世的雪百合;那么,李然是青春逝去的飘云。­
  李然就是天生招女人喜欢的命。用王惠的话说。­
  他像极了天上飘忽不定的白云。喜欢西藏,喜欢云南,喜欢漂泊的生活。他常对蒙蒙说,我们一起去云南,你会喜欢那里的。其实李然不算坏男人,只因他辜负了蒙蒙。他是危险的,女人往往一见他就会爱上他,他的魅惑是说不清的,所以,蒙蒙常常没有安全感,总觉得李然会走,再也回不来。­
  和蒙蒙的交往,一开始大家都是反对的。宗老师说,“要跟周校长火拼,你死定了,而且是体无完肤。”可是李然却一笑而过。他知道他有这个能力,让蒙蒙父亲认可的能力。或许他天生就是这样有自信的男人。而事实也是如此,在没有见到他之前,周校长一直阻拦蒙蒙和他交往,可是后来他却改变了主意,但是周德明却没有料到,他还是把女儿托付给了一个不能给她未来给她幸福的男人。­
  我常在想,杜晓彬错在卑鄙,错在自私,而李然错在什么地方。难道男人经不住诱惑也是错么。剧中有这么一段李然的旁白:“对于杜晓彬的执着,我宁愿相信这一切都是偶然或巧合。我偶然看到了她,她也偶然认识了我,偶然的向我求助,偶然的走进我的生活。因为她使我和周蒙
  产生的误会,也只是巧合,包括宿舍门口的那些小花,包括她来到西藏 ,以及人群中她闪过的身影,这一切都是巧合。但是,我的内心冷静而决绝的告诉我自己,这一切都是杜晓彬追随着我执着而步骤清晰的,向我步步逼近,在这样一个空旷而高远的地方。”所以,李然是被杜晓彬的爱感动了,他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爱过杜晓彬,只是在那个时候,冲动促使他做了对不起周蒙的事。­
  我现在才知道,杜晓彬是最了解李然的人,所以她能够如愿以偿。­
  诱惑是最好的办法,对于一个心有所属的男人;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当李然决定和蒙蒙结婚时,她骗李然怀孕,骗李然和自己结婚,隐瞒关于周蒙所遭受的一切,只为留他在身边。一切仿佛在杜晓彬的计划当中,李然丢下了蒙蒙,即使那么痛心。他刻意地对杜晓彬好,不离不弃。他能怪她什么呢,怪她太爱自己了,还是因为太爱做了那么多卑鄙的事,他是不忍心的,对于这个深深爱自己的女人。在离开周蒙的那一刻起,李然已经做好准备一辈子和杜晓彬在一起。这个让人觉得残忍而荒唐的决定也一而再再而三地使剧情的基调明朗不起来。­
  ­ 一个人很安静的时候,脑子里总是会出现某个心酸的场景,我很难再忘记。夜深人静时,浮现的是一个男人的眼泪,告别过去的决别礼。当李然看到女儿降临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作为一个父亲他笑得很激动,是真的开心了。可之后他迫不及待地走出医院,站在大门口寻找身上的烟。此时此刻,他已全然忘记自己戒烟很长时间了。所以,他急忙向身边的人借了烟并急忙点上,走到一棵大树下,斜靠在一旁。或许那是个傍晚,会有夕阳,李然的身子显得有些憔悴。树荫下,镜头对着他的脸庞,我禀住呼吸,感觉这世界空气瞬时凝固,气氛不安。我看着李然侧头缓缓抽着烟,然后一只手撑着头,渐渐笑了,又渐渐抽泣了。周围的不会有人懂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因为,从这个时刻起,他不仅已为人夫,也为人父。那种悲喜交加的情感是折磨人心的。到现在,我还能够想像那时候李然痛心说的一句话。他说“我再也不是李然小爸爸了。”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结局独白
  这世界有许多美丽的风景
  这世界有许多美丽的所在
  我曾经答应蒙蒙
  要带她一一走遍……
  ……
  有许多诺言
  许下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
  我们无法实现它……
  我答应杜晓彬
  一定会照顾好我们的小女儿
  我要带着我的小女儿
  走遍这些美丽的地方
  拍下那里的春夏秋冬
  清晨和黄昏
  一路上我会给她讲有一个男孩
  在成为一个男人的过程中
  走过的路 遇过的人
  经历过的故事
  和那些消散在风里雨里的笑声和诺言
  一路上
  我们边走边等待着
  等待我会逐渐老去
  越来越象爸爸
  等待她慢慢长大
  直到听得懂那些故事
  明白那些泪水和笑声
  然后一位老爸爸带着自己永远的小女儿
  ‘来吧来吧,我们去找妈妈喽……’
  ps:我是去年看的这部电视剧,现在回想起来这部剧是我最心疼的一部之一。上面的文字也是我当时为了纪念这部剧而写的。现在想想,我想说可能杜晓彬、蒙蒙、李然,三个人没有谁对谁错。

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20000字读后感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前几天就已经看完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直想写些什么,但是却一直被我搁浅,不是我没有时间,而是我始终感觉自己也写不出些什么有营养的东西。不论是什么,只要沾染上自己的主观情绪,那就不再是事物本来的原貌了。 郑微刚刚踏入自己即将战斗和生活四年的地方,目光所望所是一条长长的校园林荫道,道路的两边是她叫不出名的亚热带树木,郑微说可以想象黄昏的时候散步在这样一条道路上应该是比较有意境的事情,是呀,谁在刚刚进入大学的第一刻不是满怀着无比的憧憬呢?也许在此时此刻,想着如果可以和林静在这条路上散步是一件诗情画意的事情,也许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和陈孝正也在这条路上无数次漫回,但是那时的心境和她刚刚踏入大学时的心情应该是不一样的吧。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很怪的逻辑怪圈,最初它会让你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然后你会在你不断地努力和追求下慢慢的接近你的希望,如果足够的幸运,也许会实现自己苦苦追求的那种结果,但是最终,这个怪圈还是会让你回到自己的原点,让你细细回味突然发现,生活的现实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打醒了自己也打碎了最初自己为自己编造的那个童话世界。一切都是赤裸裸的,我们在青春逝去后,还是自己,也不再是最初的那个自己,谁的青春可以永恒,谁的青春可以不败?
林静 ,他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因为比较中性甚至可以说比较偏向于女性。在他很小的时候爸爸告诉他,他的名字取自诗经里“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之意。他的名字也许是父辈期许的完美爱情的象征,父亲终其一生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他是多么的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拥有最完美的爱情,但是世界上又怎么会有“完美”一说?当归国后的他看见自己想一起到老的那个人微笑的依偎在别人的身边时,不知道他的心里是否后悔当初的离去过?他深深地知道郑微是爱着陈孝正的,因为林静自己也说过就算是他也给不了郑微那样美好的笑容。对于林静这个角色我感觉还是比较好的,虽然在离开郑微的时候他也曾和别人在一起,但是用他的话来说,我们一生里有可能遇到很多人,有时正好同路,就会在一起走一段,直到我们遇到了真正想要共度一生的那个人,才会把余下的旅途全部交给这个人,结伴一起到终点。那些人那只是一段路程上的一个伴而已,她们都不是自己想要一直到老的那个人,他一直想走到老的人一直都是郑微。林静是明智的,他自己很明确的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从未放弃过自己对于郑微的爱。林静是睿智的,他懂得如何去争取,不管郑微对他的态度如果,他永远都在争取着这段爱情。一个男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且不断地去争取,永不放弃,这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爱。
陈孝正,这个除了骄傲一无所有的男人,我不喜欢。对于他的进取心,事业心,功利心,我都不想去说些什么,但是无论他最终赢得了什么,最终他也输了郑微。在这段感情里,从一开始郑微就因为深爱阿正而没有安全感,郑微说:“阿正,从我们好了的第一天起,我心里就一直很害怕,我总是怕你忽然就不见了。你答应我,你不要突然失踪,我怕没有足够的勇气一直等你,更怕我们走着走着,就再也找不到对方。”陈孝正说:“每个人明明都是独立的个体,一个人怎么能那么依恋另一个人?”郑微说:“把你换成我,只换一天,你就能懂!”这段对白让我感触很大,陈孝正说的很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是在这个个体里他只想到了自己。爱或者被爱,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公平或者不公平,那段爱情不是你退我进
本文标题: 无处释放的青春读后感(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观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1188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家的读后感1000字大学(《家》的读后感1000左右)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读后感800(《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