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少年这本书的读后感(烽火少年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3-21 16:57:4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5

烽火三少年,读后感学会坚强,——《烽火三少年》读后感,在沂蒙山小镇上,住着一群热...

烽火少年这本书的读后感(烽火少年观后感)

烽火三少年 读后感

学会坚强
——《烽火三少年》读后感
在沂蒙山小镇上,住着一群热血爱国的志士们,有男女老少。他们坚持正义,不相信世界上邪恶能战胜正义。伴随着他们一身正气,一场灾祸降临了。
几年前,一个叫陈虹的八路军女战士来到这里,她是受了党的委托,来到这里,暗中发展共产党员,来壮大八路军的队伍,她的公开身份是小学老师。于是,就来鼓舞孩子们去学习。于是,她在沂蒙山小镇上开办了一所学校。但是不久,日本鬼子打来,原来驻扎在这里的混乱分子潘彪,投降了,摇身一变,成为了日本鬼子。他们对村民实行欺掠,让他们民不聊生。后来,他轰炸学校,陈虹无奈,只好逃到了沂蒙山森林里,用尽办法掩护自己,但是潘彪仍然每天到山林里去巡逻,并且他说:“不找到陈红誓不罢休。”。最后,石头和留孩找到了她,并把她藏石头家里的坑里。就这样,陈虹又发展了五名共产党员,他们是:石头、留孩、石头的姐姐冬梅、留孩的大叔石山根、邻居耿喜姨。在他们的帮助下,陈红成功脱险,找到了上级。在沂蒙山人民们的帮助下,一起打日本鬼子。日本鬼子最后走投无路,只好向中国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打胜仗了!
沂蒙山的好儿女们,正因为有了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一身的正气,带着“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信念,再加上八路军战士们的支持和鼓励,才能春风化雨,赶走混乱分子,杀败国民党,打败日本鬼子。八路军战士们十分关心群众,所以,和沂蒙山的儿女们手足情深,由此,沂蒙山儿女们才会支持八路军,相信八路军一定能帮他们化解痛苦的!在此漫漫旅途上,沂蒙山儿女无论碰到任何困难,任何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都咬紧牙关,去坚持,最终在战斗中学会坚强。就这样,风雨过去了,阳光总算出来了。这就表明了,沂蒙山人民所梦想的幸福生活不远了,沂蒙山人民靠着无穷的毅力走过风雨,走向了胜利。
所以说:坚强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烽火少年 儿童剧

概括内容 100字左右是儿童剧,不是电影
1990年11月,一个年迈的身影沿长城向西攀援。她小时停卜来眺掣群山,像在寻找什么。她就是当年的年轻护士。她似乎看到当年的自己抬着担架行进的身影……1942年11月,就在这长城上,13名爱旧青年在一场行块对饥枪的尢望的搏斗中倒下,仪一个护士生还。12个军队的孩子在转移途中见到几连最后一名幸存者。他已失去了双腿,却要执行一个让九连西进的残缺不全的命令。12个孩子义不容辞地抬着他西进。刚刚逃生的女护士也走进了这个队伍。孩子中,参加过王次反扣荡的火孩子担当起指扦:暂的责任。他们身上压着沉重的担架,睁着饥饿的眼睛。向着妈妈的方向爬着,爬着。为了大家的生存,“小号”去挖自己埋的地雷。他那“上学读书”的理想随着一声爆炸而消失;在死亡的威胁中,“文工团”思念着妈妈,但当她看到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换得大家的生命时,她毫不犹豫地投出了唯一的手榴弹,在这世界下:留下一声对妈妈的呼唤;“小草”的眼睛被鬼子的毒气弹熏瞎她住极度饥饿中把最后半个窝头留给了伤员,自己住幻梦中离开了这个世界。护士¨睹着这些未成年的战士一个接一个倒下,而双腿负重伤的排长仍坚持让孩子们抬着滑长城向西。排长也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步。“沿长城向西”的命令从一个幸存者手中传到另一个幸存者手中,最后接过它的是一只未成年的小手,命令依然在执行。最后三个孩子终于望见了根据地,他们接过了这个不是给他们的命令。在生与夕匕的选择中,他们久久地望着妈妈的方向。1942年11月7 日10时,长城线3号公路隧洞发生了一次震撼群山的爆炸,一个巨大的阴谋被粉碎。12个无名孩子的身躯筑入了古长城的砖石,筑入了人民大会堂的基座……他们的灵魂跨越了50年的时空,走上了亚运村的立交桥,走进明亮的电化教室。走上了宽阔的天安门广场,看到了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新生活。

谁有《盐丁儿》的读后感?不少于700字!十万火急

快快快,急~~~~~~
这几天,读了《盐丁儿》这本书。
《盐丁儿》是颜一烟(1912—1997,女,满族,电影艺术家,中国作协、影协、剧协会员)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中塑造了主人公“鄢丁”这一艺术形象。她是一个满族官僚贵族之家的千金小姐,在封建专制下苦苦挣扎,战胜万般磨难,顺应时代潮流,最终成长和转变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读完小说,最让我感动的是鄢丁的读书生活。
虽然生长在贵族之家,但因为是女孩,从小没有得到更多的关爱,好在有母亲的爱与期望,使她在不到七岁的时候就立志要象秋瑾一样出洋留学,做个堂堂正正,有出息有志气,对人有用的人。
家里要请先生来教书,祖母只准许上国文课,算术、英文都不准上。不准上,就偷听。“我在西厢房檐底下听了算术,又到东厢房窗户前头听英文。”“春秋还好说,冬天可真够呛!西北风刮得呜呜响,雪花飘得好像满天撒白面,我的手冻僵了,腿冻得打不了弯儿……”但还是“趴在窗台上,照着黑板上的字抄。”
生活在变化,母亲死了,父亲(小说中称呼为“阿玛”)娶了一个新派女人,对鄢丁百般虐待。把书房给撤了,把三位老师都给送走了。然后让鄢丁到外面去上学,并且要让从没上过学的鄢丁直接考五年级。考国文的时候,她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标点符号”叫“词”,只能用文言写了一篇文章,还在后头写上“生自幼在塾中读诗书,不谙白话文。如蒙录取,当奋力学习;如不录取,生亦惟有望白话文兴叹矣”的文字。终于她考上了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
可上学之路并不平坦,首先是她拉下了四年,缺乏只是储备,再一个她长期生活在深宅大院,外面的世界根本都不了解,连米是怎么来的都不知道,还有一个就是她的继母——那个新派女人。鄢丁从家到学校有十来里地,开始是父亲每天上衙门捎带过去,后来继母不同意,并且不给车钱饭钱,只能靠两条腿来回,只能靠看门的福大爷每天找到的一点剩饭充饥。但她有坚强的意志“我走,眼前这是一条阳关大道,饿不死我就走!只要腿还长在我身上我就走!”“两年啊,除去寒暑假,风风雨雨的六百多天呀,顶星星戴月亮,我走下来了,靠着福大爷每天给我偷来的猫食狗剩,我活下来了,凭着在书房和窗户外头打下的一点点基础,加上我两年的苦读,我终于小学毕业了!”并且以第一名的毕业考试成绩被保送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在附属中学,她很幸运地遇到了石评梅老师,给了她非常大的影响,并且立下一生的志愿,“要象蜡烛那样:写我所能写的,用我全生命的力量给人们贡献出一点微弱的光”。她努力读书,第一学年考试全部课程都在九十分以上,名列全班第一。可不幸再次降临,父亲竟背着她提出申请要退学,这还不算,还扔下她一个人全家去了东三省。 “我上哪儿去呢?问天天不语,问地地无声。我这个有父的孤儿,到哪里去找个安身之处啊!”天无绝人之路,当她在街上徘徊之时,看到了一个免受学宿费的温泉女子中学的招生广告,而温泉中学离此有四五十里路,而她身上,一文钱都没有。“为了能上学,走!”她又一次开始用脚丈量脚下的土地。
终于到了,在这里,她有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卢老师。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在卢老师的鼓励与下,只上了一年中学的她要报考大学。
考数学时候,她连题目都看不懂,只好在后面写下:这些数学题我都不会,听说大学国文系没有数学课,那么,取不取我,就根据我的国、英两门的考分,可以吗?就这样,鄢丁进了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后来却因为编辑进步书刊被学院开除。但她没有放弃读书的梦想,一直在北大当偷听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
应该讲,鄢丁读书的外部环境是非常差的,我们甚至都无法想象她的困难,但无论在什么样的艰难中,她都没有放弃努力,一直在找机会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就是因为她内心始终有一个声音:做个堂堂正正,有出息有志气,对人有用的人。而要做到这必须读书,提升自己的修养。
我就想到,我们讲学生的阅读很多讲外部环境、氛围都不够好,其实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读的欲望,有没有这一内动力。
本文标题: 烽火少年这本书的读后感(烽火少年观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9494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金蝉脱壳读后感三百字(三十六计中的金蝉脱壳读后感350个字)贪心的狗读后感(贪吃的小狗童话故事读后感300字怎么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