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为重郭子仪读后感(为什么说郭子仪挽救了唐朝)

发布时间: 2022-12-27 11:42:4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9

为什么说郭子仪挽救了唐朝唐朝名将郭子仪大将风度郭子仪的父亲做过不小的官。生长在做官人家的孩子,有不少人贪图享乐,不愿学本事。郭子仪不这样,他从小...

国事为重郭子仪读后感(为什么说郭子仪挽救了唐朝)

为什么说郭子仪挽救了唐朝

唐朝名将郭子仪
大将风度
郭子仪的父亲做过不小的官。生长在做官人家的孩子,有不少人贪图享乐,不愿学本事。郭子仪不这样,他从小爱读书,尤其喜欢读兵书。读书读累了,他就到院子里练习武功。那时,唐朝已经开始衰落,经常出乱子,郭子仪决心练习武艺,保卫国家。刚刚到当兵的年龄,他就到河东(在现在山西省)从军去了。郭子仪不单精通武艺,还熟知兵法,所以很快被重用,当了军官。
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两个节度使(掌管边境军政大权的官)带头发动了叛乱。这两个节度使,一个叫安禄山,一个叫史思明,所以历史上把这次叛乱叫“安史之乱”。叛军很快攻占了唐朝都城长安和东京洛阳,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皇帝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吓得把皇位让给了太子李亨,自己躲到蜀地(现在四川省一带)去了。李亨即位,是唐肃宗。这时候,郭子仪已经是有名的将领了,唐肃宗决定重用他去镇压叛乱。郭子仪当了朔方(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节度使,另一员大将李光弼也被派来协助郭子仪,同叛军作战。谁知李光弼很不服气。他想:
“论官职,我和郭子仪不相上下;论才能,他又哪点比我强?凭什么让我当他的副手呢?”
郭子仪上任那天,文官武官们都排列整齐,一齐来参拜他。只有李光弼满脸不高兴地站在人群里,显出瞧不起他的样子。郭子仪装着没瞧见,反而兴冲冲地主动和李光弼打招呼,说:
“李将军,朔方镇的兵马我已经分成两支,你我各领一支,您看怎么样?”
李光弼没想到郭子仪这么瞧得起自己,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竟愣在那儿了。郭子仪又说:
“李将军,如今平定叛乱,拯救国家,正是武将出力的时候,咱们要同心协力,杀敌立功啊!”
郭子仪的一席话,说得李光弼面红耳赤,羞愧万分。李光弼连忙答道:
“您是一军之主,末将愿听调遣。”
郭子仪以国事为重,不记个人私怨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李光弼。从此,两位将领并肩作战,为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
收复长安
不久,郭子仪和李光弼带领军队收复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唐肃宗十分高兴,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掌握朝中兵权。郭子仪调集了各路兵马,就准备去收复都城长安。
唐肃宗在犒赏三军的宴席上,对郭子仪说:
“将军功劳不小,可只有夺回京城长安,我这颗心才能完全放下来啊!”
郭子仪立刻放下酒杯,起身答道:
“这次长安之战,臣当全力以赴,消灭叛军,要是败了,愿以死谢罪!”
唐肃宗满意地点了点头。几天以后,郭子仪把军队编成前、中、后三军,他自居中军,率领十五万大军,直奔长安。
这一天,队伍走得又累又渴。忽然前军迎面碰上了叛军。叛军仗着精力充沛,凶猛地掩杀过来,一时间占了上风。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前军大将猛地脱掉战袍,光着膀子,高举战刀,带头杀入敌阵,士兵们紧跟在他身后,奋勇杀敌。突然,远处又烟尘滚滚,一彪人马如从天降。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郭子仪率领中军赶来了。唐军两股人马合在一起,杀得叛军丢盔弃甲,仓皇跑回长安城里去了。郭子仪率军包围了长安城。
这一来,叛军慌了手脚,不久就闹起了内讧。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郭子仪乘机调动大军加紧进攻。长安城里的叛军像惊弓之鸟一样,刚与唐军交锋就又败下阵去,为了保命,他们纷纷逃出了长安。
郭子仪率领唐军开进了长安城,城里的百姓听说郭令公(百姓对郭子仪的尊称)来了,高兴得杀鸡宰羊,抬着酒肉,夹道欢迎唐朝大军。
引蛇出洞
收复了西京长安,郭子仪又调转马头,昼夜赶路,直奔东京洛阳。安庆绪带领叛军马不停蹄地刚到洛阳,又听到郭子仪已经追杀过来的消息,就慌忙派大将严庄带兵迎战。严庄带领叛军先到了军事重地新店(在现在陕西省),立刻依山扎营,居高临下,专等郭子仪前来攻打。
这一天,天近黄昏的时候,郭子仪率唐军也到了新店。他一面让将士安营扎寨,一面带领少数随从登上一处高山,仔细观察叛军的阵势,想好了对付严庄的计策。
第二天,天刚亮,唐军就擂鼓出击,叛军也杀气腾腾地从山上猛扑下来。刚一交战,唐军就退了回来。再交战,唐军又退了。这样连战几次,唐军都败了。严庄见了很高兴,他想,一定是唐军路上跑累了,我何不命令全军出动,打个大胜仗啊?
于是,严庄把帅旗一挥,叛军全体出动,唐军果然丢下营帐逃走了。严庄下令全军紧紧追赶。一直追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叛军个个精疲力尽,又渴又饿。猛然间,四处响起了如雷的杀声。早已埋伏在路边的唐军主力排山倒海般地冲杀过来。严庄中了郭子仪“引蛇出洞”的计策。
唐军开始反攻,把叛军打得晕头转向。严庄拚死杀出重围,逃回洛阳。他垂头丧气地对安庆绪说:
“你我都不是郭子仪的对手,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吧。”
安庆绪不敢再战,只得带着残兵败将离开了洛阳。这样,郭子仪又收复了东京洛阳。
从此,叛军失去了和唐军对抗的力量,差点灭亡的唐朝又保住了。
郭子仪率军回到长安,唐肃宗亲自带领仪仗队迎接他,高兴地说:
“朕有了将军,如鱼得水。大唐天下得以保住,多亏了将军啊!”
智退吐蕃军
正当唐朝忙着镇压安史之乱的时候,西边的吐蕃(在这里念ō)又乘机打了过来,占领了十几个州的土地,还派大军杀奔长安。这时候,唐肃宗已经死了,新即位的唐代宗慌忙调郭子仪到长安抵挡吐蕃军,自己却一溜烟儿地逃往陕州(在现在河南省)去了。
吐蕃军有十万人,而长安城的人马还不到一万,皇帝又跑了,所以人心惶惶。郭子仪当机立断,决定主动撤离长安,带领军队在长安附近地区频繁转移,迷惑敌军,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伺机打击敌人。

吐蕃军队占据长安城以后,又探听到唐军在附近来来往往,他们摸不透郭子仪的打算,不知唐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吐蕃军将领不敢贸然进军,只好暂时屯兵长安城中,观察动向,寻找唐军主力进行决战。
郭子仪看到吐蕃军果然被吓住了,就一面放风说郭子仪正从各地调集兵马,截断了吐蕃军队后路。一面又派二百轻骑兵到长安附近的蓝田城东面,扎起了一座军营。这二百名骑兵白天擂鼓呐喊,夜晚点起无数灯火,真好像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在这里驻扎似的。然后,郭子仪亲自率领一万兵马埋伏在蓝田城西面,等待吐蕃军上钩。
吐蕃军将领弄不清唐军的动向,忽然发现蓝田城东出现唐军主力,就马上抽调兵力,杀气腾腾地扑向蓝田城东。谁知人马冲入营寨以后,发现这是一座空营,知道上了当。正在发慌,忽然杀声四起,郭子仪率兵从城西杀了过来,把吐蕃军团团围住。吐蕃兵马慌乱之中,你推我挤,溃不成军,只得逃回长安城去了。
吐蕃军将领听逃回的兵将报告以后,吃惊不小,以为长安城真的被唐军围住了。他怕后路被截断,就不敢再战,立刻下令:全军迅速撤出长安城,返回吐蕃去。
就这样,郭子仪巧设疑兵计,以少胜多,智退吐蕃十万大军。唐军顺利地收复了长安城。
“郭令公来了!”
“安史之乱”后来虽然被平定了,可是唐朝也从此衰落了。皇帝昏庸,文武大臣也不齐心。要不是郭子仪支撑着局面,唐朝险些又出了大乱子。
有个叫仆固怀恩的节度使,驻守在朔方。他自以为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有大功,总嫌朝廷给自己的官小。唐代宗怕再出了安禄山式的人物,就想收回他的兵权。仆固怀恩更不高兴了,双方闹得很僵。唐代宗决定让郭子仪代替仆固怀恩去当朔方节度使。
仆固怀恩手下的将领早就知道郭子仪是平叛的大功臣,对他十分敬佩,听说他亲自到朔方来了,都离开仆固怀恩来迎接郭子仪。这就说明人们是希望安定的。仆固怀恩本来想发兵反唐,见人心都不向着自己,只好带着亲兵三百多人跑了。
不久,仆固怀恩从吐蕃和回纥(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那里借来了十万人马,扯起造反大旗,杀奔长安。唐代宗听说以后,又慌了神。郭子仪主动请战说:
“仆固怀恩以前是我的部下,虽说是员猛将,可对士兵很不好,没多少人会给他卖命。请陛下就让我带兵去迎战吧!”
唐代宗连连点头答应。郭子仪率大军出发了。不久,两军相遇。郭子仪命令唐军列好阵,擂响战鼓。只听得鼓号齐鸣,杀声骤起,绣着“郭”字的帅旗随风飘扬。
唐军这边还没出战,仆固怀恩的人马忽然乱作了一团,将士们惊慌地叫喊着:
“是郭令公来了,还是逃命去吧!”
一会儿的工夫,唐军的阵前就留下了一堆盔甲和武器,仆固怀恩的十万人马都跑没了。
原来,郭子仪威名显赫,北方的少数民族都把他看作活神仙。现在,郭子仪就在对面,他们怎么敢和神仙一样的郭令公交锋呢?这样,郭子仪大兵一到,十万敌军就不战而退了。
单骑走回纥
仆固怀恩不甘心失败,第二年,他又聚集了吐蕃、回纥和吐谷浑(中国古代民族名)的十万兵马再次进犯长安。这一回,他编瞎话对大家说:
“你们不用怕,郭子仪已经死了,咱们准能打胜仗,享富贵!”
没想到半路上,仆固怀恩自己得了急病,突然死了。他的部将率军到了长安北面的泾阳,为了争当头领,闹开了别扭,结果谁都瞧不起谁,只得各自扎营,没人统帅全军。
郭子仪手下只有两万人马,他正在发愁呢,听说敌人分营扎寨,争当头领,心中立刻有了主意。
郭子仪把这个主意和各位将领一说,大伙儿齐声叫好。他就派了一员机灵的牙将(中下级军官)去见回纥军主帅药葛罗。
牙将到了回纥营中对药葛罗说:
“你们过去跟唐朝一直很好。我们郭令公愿意和你们一起,打败吐蕃军队。”
药葛罗听说郭子仪还活着,大吃一惊,急忙问道:
“郭令公真在人间吗?要是你们不骗我,就让我见见他吧。”
牙将带回了这个消息,郭子仪决定独自前往回纥兵营。将士们都不放心,打算派五百名强壮士兵保卫他。郭子仪摆摆手说:
“这样做,回纥人会怀疑我要袭击他,反而有害。”
动身的时候,郭子仪的儿子跑来拦住马,哭着劝父亲说:
“回纥兵如狼似虎,父亲身为大唐统帅,不能单独一人去虎口冒险呐!”
郭子仪平静地说:
“如果唐军和回纥打起来,咱们父子性命都难保,国家也有危险。如果国家不存在了,个人还有容身的地方吗?与其在此等死,不如去说服回纥退兵。万一不成功,我就捐躯报国了。”
儿子还是拉住他的马不放。郭子仪生气了,扬起马鞭朝儿子的手抽了下去,大声喝道:
“走开!”
说完,他只带了几个随从就出营了。
郭子仪来到回纥营前,翻身下马,为了表示自己诚心讲和,他摘盔脱甲,放下刀枪,从容地走入回纥营。回纥兵个个目瞪口呆,主帅药葛罗眼看郭子仪走到面前,才醒过神来,赶忙站起来迎接,说道:
“我们受骗了,仆固怀恩说您在阵前丧命,朝廷乱作一团,我们才敢前来的。”
听完药葛罗的话,郭子仪拉着他的手,有些责备地说:
“回纥以前为唐朝立过大功,唐朝待你们也是一片真情,为什么违背盟约,帮助叛臣攻打唐朝呢?”
一番话说得药葛罗低下了头。郭子仪见他们不吭气,又慢慢说道:
“假如你们肯帮助唐军打退吐蕃,我们就把吐蕃抢去的东西全部送给你们。”
药葛罗是回纥王的弟弟,有权决定军中一切大事,他惭愧地说:
“多谢令公开导,我愿帮助唐朝打退吐蕃,立功赎罪。”
说完,药葛罗让随从端上酒,他和郭子仪盟誓说:
“谁要是违背誓言,就叫他死在阵前!”
郭子仪单骑闯入回纥兵营,瓦解了吐蕃和回纥的联盟。吐蕃王得知以后,连夜带着人马逃走了。不久,回纥也撤了兵。
严于治家
郭子仪为唐朝建立了盖世奇功,受到朝廷和百姓的敬重,连皇帝都不直呼他的名字。唐代宗死后,唐德宗即位,尊郭子仪为“尚父”。但是郭子仪却从不居功自傲,他谦虚谨慎,对部下和家人管束得很严。
郭子仪的妻子有个奶妈。有一次,奶妈的儿子犯了军法,被军法官依法处死了。奶妈找到郭子仪的几个儿子说:
“我的儿子让人杀了,你们郭家脸面也不好看。你们得替我作主哇!”
郭子仪的儿子们听了,就来见父亲,生气地说:
“军法官太欺负人了,杀了我家仆人的儿子。”
“爹爹一生打仗,为朝廷立有汗马功劳,理应与众不同嘛!”
郭子仪一听勃然大怒,没等儿子们说完,手指着他们,训斥说:
“都快给我闭上嘴!你们只知道袒护自己家里的人,却不尊重将士,不守军法,不维护军纪,实在是不懂道理啊!”
儿子们受了父亲的指责,都羞愧地低下了头,谁都不敢再吭一声,悄悄地退出了书房。

唐朝郭子仪的事迹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唐朝的郭子仪有什么成就吗?

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是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大唐的中兴之将,古之罕有。
本文标题: 国事为重郭子仪读后感(为什么说郭子仪挽救了唐朝)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7053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老子教你言说的读后感1500(跪求《老子》随便那个章节的读后感3000字)别在假阅读中浪费生命 读后感(佛系青年 别再浪费生命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