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1000字近日重新阅读了《居里夫人传》,再一次为居里夫人的生命历程所震撼。记得第一次看完这本书后就激动不已,自觉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
读后感1000字
近日重新阅读了《居里夫人传》,再一次为居里夫人的生命历程所震撼。记得第一次看完这本书后就激动不已,自觉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样。其实本人一向自恃颇高,很少敬佩什么人,但对于居里夫人,却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折服了。她的一生,对于我,有着太多太多的启示。
在我看来,这个本名玛妮雅•斯可罗多夫斯基的普通波兰女孩日后之所以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赋以及她所处的那个时代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担任过中学校长),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玛妮雅,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子。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当然,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至于母亲,则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更是一个塑造人的大熔炉。因此,年轻夫妇若想为人父母,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从此他们的生活将彻底改变,他们要担负起一项重大使命——养育一个小生命,将他(她)塑造成一个“人”。这可不比养猫养狗,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父母,责任重大。我认为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决不可随便尝试。毕竟,我们不仅要对生命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是成功的,子女们不但个个成才,而且团结友爱,感情甚笃。居里夫人和姐姐布罗尼雅间的手足之情尤为感人。姐妹俩先后资助对方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其谦让、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由联想到报章杂志上的一些社会新闻:某家的兄弟姐妹为了争夺财产而对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在我看来,他们真该为自己的举动而忏悔。要知道,大家是一母所生的同胞手足啊!理应好好珍惜这样的血缘亲情才对,为什么一旦牵涉到利益问题,就变得如此自私无情呢?他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抛弃了生命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实在是得不偿失呐!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我真的非常羡慕玛妮雅的家庭,羡慕她与姐姐之间的那份无私真挚的亲情。
事实上,为了给姐姐筹措学费,年少的居里夫人饱尝了世态炎凉。十七岁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去外省当家庭教师,一当就是六年。这六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逐渐意识到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失恋的痛苦经历,更教会她该如何选择终生伴侣,如何从本质上去认识一个人。看来,“长大”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磨难是不可避免的。。
整本书中,对我触动最大、也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的那章。她当时经济拮据,为了避免干扰,便从姐姐家搬到了一个阴冷的小阁楼上。每天七点起床,学习到凌晨三点方才就寝。冬日的巴黎寒风刺骨,一床薄被哪敌严寒。于是,玛妮雅只能将所有的衣服都盖在被子上,甚至将椅背压在上面,以此来增加重量和温暖感。仅有的一点生活费只够她终日以水果果腹,根本谈不上添置衣物。她正是穿着打补丁的衣裙和垫着硬纸板的破皮鞋度过了在索尔本大学的求学生涯的。看到这里,我真的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了。现在的我,生活得太安逸了,以致于空有雄心壮志,却拿不出半点实际行动。自订的学习计划哪回不是落得个虎头蛇尾、一纸空文的下场。我实在很想拥有居里夫人拼搏奋斗时的那股子劲头,哪怕是三分之一也行。但我清楚,有些东西看的时候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可放下书本,跑到外头教太阳一晒,那点所谓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挥发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几日,肯定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我算是明白了:其实成功的秘诀人人都懂,问题在于真正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人只占少数;所以,成功者寥寥。我若想成功,必须痛下决心,严格要求自己我只希望这次的“激情”可以持续地长久一些,但愿我能够尽快找到自我奋斗的动力。毕竟,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是需要一点精神支柱的。我的支柱究竟在哪儿呢?
也许上面的话题显得有些无病呻吟,但那确是我目前的疑惑之一。当然,对于人生,除了迷惘,我尚有许多幻想。比如说:爱情、婚姻。那么,怎样的爱情和婚姻可称得上是理想和美满的呢?我觉得,居里夫妇的例子给了我最好的回答。他们的婚姻揭示了夫妻结合的最高意义——家庭与事业的和谐统一。他们的相恋是那么的奇特:一场“纯学术”的谈话让他们互生好感;简陋的小阁楼成了他们探讨学术问题兼约会的场所;居里先生将自己的学术著作作为定情之物;最终,“科学”这个共同理想,把两个天才溶化在了一起。婚礼议程极其简单,结婚用品除了两辆自行车外,别无他物,而蜜月旅行便是骑车郊游。在短暂的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始终相濡以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发现并提炼了钋和镭,双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就了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是何等质朴而动人的爱情啊!或许在爱情观上人各有志,更何况这样的“天作之和”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他们的故事至少给了我们一些信心,确切地说,是一种信仰——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存在着完美境界的!美好的生活是值得向往的!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我想,有了这信仰,那些执着追求理想的人们便又可平添一份力量和勇气。
不仅如此,居里夫妇的结合更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这碰撞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在这对纯粹的学者心目中,科学是最神圣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因此,他们无偿地将镭的提炼方法公诸于世。在生活上,他们几乎毫无要求。对待科学研究却是异常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荣誉”和“财富”在他们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居里夫妇为那些有志于做学问的年轻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样!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将一个严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探求真理没有捷径可走,那必将是一条清贫而又寂寞的漫漫长路。若无足够的毅力,千万不要轻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知难而退,临阵脱逃,继而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学者。君不见今日的学术界里,这类招摇撞骗的假学究何其多也!然而,科学研究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之人,永远无法踏进科学的神圣殿堂。所以说,真正的学者是心怀宇宙的,也只有具备这样的胸襟方能发现真理,并且真正懂得真理的价值。
读罢《居里夫人》一书,我已将我的感悟悉数与大家。书中还有一些感悟东西,忽隐忽现,难以捕捉。那只有一边生活、一边体会了。
在我看来,这个本名玛妮雅•斯可罗多夫斯基的普通波兰女孩日后之所以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赋以及她所处的那个时代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担任过中学校长),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玛妮雅,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子。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当然,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至于母亲,则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更是一个塑造人的大熔炉。因此,年轻夫妇若想为人父母,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从此他们的生活将彻底改变,他们要担负起一项重大使命——养育一个小生命,将他(她)塑造成一个“人”。这可不比养猫养狗,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父母,责任重大。我认为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决不可随便尝试。毕竟,我们不仅要对生命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是成功的,子女们不但个个成才,而且团结友爱,感情甚笃。居里夫人和姐姐布罗尼雅间的手足之情尤为感人。姐妹俩先后资助对方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其谦让、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由联想到报章杂志上的一些社会新闻:某家的兄弟姐妹为了争夺财产而对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在我看来,他们真该为自己的举动而忏悔。要知道,大家是一母所生的同胞手足啊!理应好好珍惜这样的血缘亲情才对,为什么一旦牵涉到利益问题,就变得如此自私无情呢?他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抛弃了生命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实在是得不偿失呐!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我真的非常羡慕玛妮雅的家庭,羡慕她与姐姐之间的那份无私真挚的亲情。
事实上,为了给姐姐筹措学费,年少的居里夫人饱尝了世态炎凉。十七岁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去外省当家庭教师,一当就是六年。这六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逐渐意识到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失恋的痛苦经历,更教会她该如何选择终生伴侣,如何从本质上去认识一个人。看来,“长大”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磨难是不可避免的。。
整本书中,对我触动最大、也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的那章。她当时经济拮据,为了避免干扰,便从姐姐家搬到了一个阴冷的小阁楼上。每天七点起床,学习到凌晨三点方才就寝。冬日的巴黎寒风刺骨,一床薄被哪敌严寒。于是,玛妮雅只能将所有的衣服都盖在被子上,甚至将椅背压在上面,以此来增加重量和温暖感。仅有的一点生活费只够她终日以水果果腹,根本谈不上添置衣物。她正是穿着打补丁的衣裙和垫着硬纸板的破皮鞋度过了在索尔本大学的求学生涯的。看到这里,我真的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了。现在的我,生活得太安逸了,以致于空有雄心壮志,却拿不出半点实际行动。自订的学习计划哪回不是落得个虎头蛇尾、一纸空文的下场。我实在很想拥有居里夫人拼搏奋斗时的那股子劲头,哪怕是三分之一也行。但我清楚,有些东西看的时候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可放下书本,跑到外头教太阳一晒,那点所谓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挥发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几日,肯定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我算是明白了:其实成功的秘诀人人都懂,问题在于真正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人只占少数;所以,成功者寥寥。我若想成功,必须痛下决心,严格要求自己我只希望这次的“激情”可以持续地长久一些,但愿我能够尽快找到自我奋斗的动力。毕竟,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是需要一点精神支柱的。我的支柱究竟在哪儿呢?
也许上面的话题显得有些无病呻吟,但那确是我目前的疑惑之一。当然,对于人生,除了迷惘,我尚有许多幻想。比如说:爱情、婚姻。那么,怎样的爱情和婚姻可称得上是理想和美满的呢?我觉得,居里夫妇的例子给了我最好的回答。他们的婚姻揭示了夫妻结合的最高意义——家庭与事业的和谐统一。他们的相恋是那么的奇特:一场“纯学术”的谈话让他们互生好感;简陋的小阁楼成了他们探讨学术问题兼约会的场所;居里先生将自己的学术著作作为定情之物;最终,“科学”这个共同理想,把两个天才溶化在了一起。婚礼议程极其简单,结婚用品除了两辆自行车外,别无他物,而蜜月旅行便是骑车郊游。在短暂的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始终相濡以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发现并提炼了钋和镭,双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就了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是何等质朴而动人的爱情啊!或许在爱情观上人各有志,更何况这样的“天作之和”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他们的故事至少给了我们一些信心,确切地说,是一种信仰——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存在着完美境界的!美好的生活是值得向往的!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我想,有了这信仰,那些执着追求理想的人们便又可平添一份力量和勇气。
不仅如此,居里夫妇的结合更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这碰撞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在这对纯粹的学者心目中,科学是最神圣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因此,他们无偿地将镭的提炼方法公诸于世。在生活上,他们几乎毫无要求。对待科学研究却是异常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荣誉”和“财富”在他们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居里夫妇为那些有志于做学问的年轻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样!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将一个严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探求真理没有捷径可走,那必将是一条清贫而又寂寞的漫漫长路。若无足够的毅力,千万不要轻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知难而退,临阵脱逃,继而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学者。君不见今日的学术界里,这类招摇撞骗的假学究何其多也!然而,科学研究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之人,永远无法踏进科学的神圣殿堂。所以说,真正的学者是心怀宇宙的,也只有具备这样的胸襟方能发现真理,并且真正懂得真理的价值。
读罢《居里夫人》一书,我已将我的感悟悉数与大家。书中还有一些感悟东西,忽隐忽现,难以捕捉。那只有一边生活、一边体会了。
读后感怎么写
如何写读后感!
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一、读懂原文抓中心:我们在读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读”,才有写“感”的条件。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点很多,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感点,作自己读后感的切入点。三、读感结合有侧重:指导学生处理好写读后感时“读”与“感”的关系,做到二不二要。四、联系实际谈感受:指导学生联系自己或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关键词]:读后感;感点;实际
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想,把自己的收获或感想写出来,就是心得体会,也叫读后感。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语文水平,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写有新意、有感情、有见解、有体验的读后感呢?
一、读懂原文抓中心
“读后感”的“感”是从读中产生的。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能感得深刻。如果有必要的话,在读文章前我们可先让学生了解一下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作者等。在读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以《小音乐家扬科》为例,一是初读感知,理清层次,把握文章的来龙去脉,建立起对课文的初步总体印象。初读《小音乐家扬科》我们知道文章记叙了具有音乐才能的波兰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惨遭毒打,含冤死去的事。二是细读深思,抓重点,引导学生评词析句,细读深思,体会用词的生动、准确。细细品读文章,可先让学生找出一些能反映扬科热爱音乐的重点词句,再细细体会语言的形象生动,故事的扣人心弦之处。三是研读体悟,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思想,用心去感悟生活、研读文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们进一步明白了夺去小音乐家扬科生命的罪魁祸首是人吃人,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穷人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只能被埋没,甚至遭到被迫害至死的悲惨命运,使学生感悟到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如此幸福。我们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读”,才能领会到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才具备了写“感”的条件。
二、选择重点作感点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什么叫“感点”呢?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切不可面面俱到。例如《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有这么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感点:一是张飞对诸葛亮粗鲁无礼,张飞很莽撞。二是写刘备的语句和写张飞的语句对应起来可以看出刘备态度很谦恭。三是从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完成统一国家大业,从中体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我们可发现第三个感点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也就是反复读这个故事后感受最深的一点,那么我们就选第三个作为读后感的切入点。
三、读感结合有侧重
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我们说,“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读后感中少不了对原文的“叙”述,但它不像记叙文中的“叙”那样具体、形象、生动,读后感中的“叙”要做到简明。小学生写读后感常犯的毛病是复述原文,没有做到简明扼要。有的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编乱写,说道理时空发议论,而缺乏身边的实例。写读后感可以说经验,也可以谈教训。大多出色的读后感,总是受原文内容或情感触发,从而引起对生活、学习、思想等实际问题的思考。读后感,是有“读”有“感”,“读”、“感”结合的。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无论用哪种方法写,必须叫学生做到二不要;不抄录课文:要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
四、联系实际谈感受
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以《时光老人的礼物》为例,可以这样去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孩子们对时光老人送的礼物很珍爱,表现在哪里?你觉得应该珍惜时光老人送的礼物吗?平时你有哪些珍惜时间的事例或不珍惜时间的做法呢?以后你会怎样对待时光老人送的礼物呢?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学生就把文章内容、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倾吐真实心声。而在指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时,不要就事论事,要注意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从古到今,从近到远,从己到人,从正面到反面,只要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关系,都应允许他们大胆自由地写,如果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作者的切身体会结合起来写,那么他们的读后感一定更真切,更有感染力。
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一、读懂原文抓中心:我们在读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读”,才有写“感”的条件。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点很多,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感点,作自己读后感的切入点。三、读感结合有侧重:指导学生处理好写读后感时“读”与“感”的关系,做到二不二要。四、联系实际谈感受:指导学生联系自己或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关键词]:读后感;感点;实际
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想,把自己的收获或感想写出来,就是心得体会,也叫读后感。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语文水平,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写有新意、有感情、有见解、有体验的读后感呢?
一、读懂原文抓中心
“读后感”的“感”是从读中产生的。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能感得深刻。如果有必要的话,在读文章前我们可先让学生了解一下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作者等。在读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以《小音乐家扬科》为例,一是初读感知,理清层次,把握文章的来龙去脉,建立起对课文的初步总体印象。初读《小音乐家扬科》我们知道文章记叙了具有音乐才能的波兰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惨遭毒打,含冤死去的事。二是细读深思,抓重点,引导学生评词析句,细读深思,体会用词的生动、准确。细细品读文章,可先让学生找出一些能反映扬科热爱音乐的重点词句,再细细体会语言的形象生动,故事的扣人心弦之处。三是研读体悟,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思想,用心去感悟生活、研读文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们进一步明白了夺去小音乐家扬科生命的罪魁祸首是人吃人,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穷人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只能被埋没,甚至遭到被迫害至死的悲惨命运,使学生感悟到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如此幸福。我们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读”,才能领会到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才具备了写“感”的条件。
二、选择重点作感点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什么叫“感点”呢?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切不可面面俱到。例如《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有这么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感点:一是张飞对诸葛亮粗鲁无礼,张飞很莽撞。二是写刘备的语句和写张飞的语句对应起来可以看出刘备态度很谦恭。三是从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完成统一国家大业,从中体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我们可发现第三个感点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也就是反复读这个故事后感受最深的一点,那么我们就选第三个作为读后感的切入点。
三、读感结合有侧重
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我们说,“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读后感中少不了对原文的“叙”述,但它不像记叙文中的“叙”那样具体、形象、生动,读后感中的“叙”要做到简明。小学生写读后感常犯的毛病是复述原文,没有做到简明扼要。有的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编乱写,说道理时空发议论,而缺乏身边的实例。写读后感可以说经验,也可以谈教训。大多出色的读后感,总是受原文内容或情感触发,从而引起对生活、学习、思想等实际问题的思考。读后感,是有“读”有“感”,“读”、“感”结合的。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无论用哪种方法写,必须叫学生做到二不要;不抄录课文:要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
四、联系实际谈感受
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以《时光老人的礼物》为例,可以这样去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孩子们对时光老人送的礼物很珍爱,表现在哪里?你觉得应该珍惜时光老人送的礼物吗?平时你有哪些珍惜时间的事例或不珍惜时间的做法呢?以后你会怎样对待时光老人送的礼物呢?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学生就把文章内容、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倾吐真实心声。而在指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时,不要就事论事,要注意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从古到今,从近到远,从己到人,从正面到反面,只要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关系,都应允许他们大胆自由地写,如果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作者的切身体会结合起来写,那么他们的读后感一定更真切,更有感染力。
写一篇读后感
泰戈尔诗集读后感
泰戈尔一生共写有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8篇短篇小说,20个剧本。虽然他的创作具有多方面的成就,但他是通过诗歌而扬名世界的,早期的诗歌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风格清新优美,1913年,宗教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东方人第一次获此殊荣。后期的政治诗密切配合现实斗争,为他赢得了“爱国诗人”的称号,他深深地植根于民族艺术的土壤,大胆吸收外国的诗歌营养,开辟了印度诗歌的新天地,人们尊称他为“诗圣”。
早期的故事诗大多来源于宗教传说和民间故事,宗教传说包括佛教、印度教、锡克教的故事等,作者对这些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再创造。中期的《吉檀迦利》是泰戈尔最著名的一部诗集,“吉檀迦利”是“献诗”的意思,即献给神的诗,诗集的主题是敬仰神,渴求与神的结合。颂神诗的形式在印度古已有之,但泰戈尔的这部诗集,它的内容与现实是紧密结合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探索和追求。晚期的政治抒情诗,逐渐改变了以前的改良主义情调和神秘主义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生辰集》第10首被认为是泰戈尔一生创作的纪念碑,泰戈尔在这首诗中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诗人与劳动人民的关系问题,他以此为标准总结评价了自己一生的创作。
读了《泰戈尔诗选》,仿佛带我们走近泰戈尔,他的精神是那般深邃,那般丰赡,又那么细腻,一章章诗篇,或小巧玲珑,或灿烂辉宏。泰戈尔用他的哲学和世界给了世人许多智慧,许多启迪。 轻轻地翻,闲闲地逡巡。蓦然间,便会有一篇篇地美文闯入你的眼帘。
“毒蛇/处处吐出剧毒的气息,/讲的是温文尔雅的和平,/听起来活像是嘲弄。/因此,在我去世之前,/让我对各处正在准备/向恶魔作战的人们,/致以我生平最后的敬礼。”---- 泰戈尔这样写着,他笔峰犀利,讽刺尖刻而辛辣地砰击了在中欧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希物勒。全诗慷慨激昂,包含了爱国主义的深切情怀以及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诗人反法西斯,反帝国主义的,反殖民统治的正义感。他遇见到二战的即将到来,追求和平与光明,热情鼓舞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这是泰戈尔作品“金刚怒目”的一面。 当然诗人也有自己“光风霁月”的一面。
泰戈尔的诗,没有普希金的雄健壮阔,没有海湿的甜蜜梦幻,没有拜伦的气悍心魂,也没有雪莱的浪漫如风。他的诗是优美的画,无声无息,水乳交融。他艺术的魅力和思想的广阔,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境界。作为诗人,同时又是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的泰戈尔。他的每一首诗,都燃放着炽热的精神火花,照亮读者的心。让世俗世界中,这些奔波与功利、名望,甚至被嫉妒与金钱附身了的人们,心臻得以触脱和净化。“光风霁月”,“金刚怒目”,泰戈尔的诗篇如春潮泻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虽然诗人的一身经历了许多坎坷与痛楚,但他的哲学和思想是光辉的,是快乐的,是博爱的。常常品茗泰戈尔的诗,走近泰戈尔,我们会更智慧。心里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读完《泰戈尔诗选》,受益非浅!
《天蓝色的彼岸》读后感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寓言.
作者艾莉克斯.希尔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没做完:他想念着他的亲人、朋友、老师,他想知道没有他的日子,他们会怎么办。却又不知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一个叫阿瑟的幽灵,于是他跟阿瑟的幽灵偷偷溜下凡间,而哈里看到的情况却出乎他的预料:最好的朋友跟他的“死敌”一起玩,他以为他的死会让全班十分悲伤,可同学们却还和从前一样的上课,他的位置坐上了另一个人。哈里忽然意识到生活不会因他而改变,他死了,但生活还在。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认为,自杀,就得到了解脱,但他们不知道,他们死后就会失去许多东西:他将感觉不到风吹到脸上的感觉,听不到小鸟清脆的歌声……人们总是在死后才发现,他们生前曾经用劲全力想追求的东西,往往在死后却变的一文不值。到了那个时候,才感觉到有许多事没做完,懂得对他人的谅解与宽容,学会如何去爱与告别。
当哈里来到电影院,很惊异的发现有那么多的幽灵躲藏在这里,这让他觉得难过,有那么多的人舍不得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人还惦记着世界里面的人,但他们永远和世界隔着一道玻璃,那么清晰的看见却又那么遥远。
但这一切都以经来不及了。
“你不在了,但生活还在” 看着别人快乐是快乐的,但不得不承受心中的一份无奈,怀念风的感觉是死去的幽灵的体会,而活着的人也许根本没有享受过这自然的标示——你还活着,你有感觉。
死亡会忽然出现带走你或你身边的人。面对死亡,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变得无比脆弱,哪怕是一缕阳光,也会变成将我们身体燃烧的助燃器。
但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它只在于每个人对待它的态度。有的人为了能不接受死亡的来临,寻找长生不死药。有的人厌恶生命,为了更快地迎接死亡,傻傻的轻生……仔细想想有多少的人死于他对待死亡的态度?
珍惜在世界上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学会在生的时候,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学会倾听,但不要期待生活的公平。
“决不要在你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 也许当人们时刻意识到自己在今晚躺下,明天早晨再也起不来的时候,才会觉得生命如此珍贵。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这部书首先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这些日记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长,都是孩子在读书期间一天内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孩子只是很简单的将这些学习过程,教育过程如实地记叙着,但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可以表达很多的内涵。因为读者看到小学生将他眼中的先生的教育方法,先生对学生的爱、关心,对学生的帮助,以及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友爱的情感用一些记叙性的文章记录下来,有一些简单的情感表达其中,小学生虽小,但却能深刻感受到先生“爱的教育”,感受好与坏,感受爱与憎恶,这一切复杂的感受通过这一篇篇日记表达出来,传达给读者,引起读者的一些思考,让读者能切身体会“爱的教育”,感受“童言无忌”。
当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可以慢慢思考些什么,这些思考使我们能够深刻体会一下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并非易事,当教师、父母能把握好这个度,那爱的教育则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正当处理这爱的教育,这爱就有可能成为溺爱,盲目的爱,将会起到反作用。我想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所以,这些以日记形式的小故事表现给我们看。这些日记大人可以看,以了解孩子的心灵,小孩也可以看,感受同龄人的身心状态,一切都因它没有复杂的语言,却能带来一些共鸣。
作者,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出生在意大利里古拉州的一个小镇奥奈格里斯,参加过统一意大利的爱国战争,在行军打仗中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活。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亚米契斯退伍后从事教育事业,创作了许多反映教育事业的作品。亚米契斯受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领袖马志尼的影响很大,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他认为教育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他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精神,在作者眼中通过一些小故事表现得亲切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首先是因为作者读他所描写的对生活的熟悉,特别是对孩子心理入木三分的洞察,写来就自然生动,给人印象深刻。其次是由于作者拥有一颗孩子般纯真的爱心,使作品拥有一种统美的情感。
《爱的教育》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作品,鼓舞孩子能接受挑战,用爱心创造美好的世界。
泰戈尔一生共写有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8篇短篇小说,20个剧本。虽然他的创作具有多方面的成就,但他是通过诗歌而扬名世界的,早期的诗歌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风格清新优美,1913年,宗教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东方人第一次获此殊荣。后期的政治诗密切配合现实斗争,为他赢得了“爱国诗人”的称号,他深深地植根于民族艺术的土壤,大胆吸收外国的诗歌营养,开辟了印度诗歌的新天地,人们尊称他为“诗圣”。
早期的故事诗大多来源于宗教传说和民间故事,宗教传说包括佛教、印度教、锡克教的故事等,作者对这些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再创造。中期的《吉檀迦利》是泰戈尔最著名的一部诗集,“吉檀迦利”是“献诗”的意思,即献给神的诗,诗集的主题是敬仰神,渴求与神的结合。颂神诗的形式在印度古已有之,但泰戈尔的这部诗集,它的内容与现实是紧密结合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探索和追求。晚期的政治抒情诗,逐渐改变了以前的改良主义情调和神秘主义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生辰集》第10首被认为是泰戈尔一生创作的纪念碑,泰戈尔在这首诗中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诗人与劳动人民的关系问题,他以此为标准总结评价了自己一生的创作。
读了《泰戈尔诗选》,仿佛带我们走近泰戈尔,他的精神是那般深邃,那般丰赡,又那么细腻,一章章诗篇,或小巧玲珑,或灿烂辉宏。泰戈尔用他的哲学和世界给了世人许多智慧,许多启迪。 轻轻地翻,闲闲地逡巡。蓦然间,便会有一篇篇地美文闯入你的眼帘。
“毒蛇/处处吐出剧毒的气息,/讲的是温文尔雅的和平,/听起来活像是嘲弄。/因此,在我去世之前,/让我对各处正在准备/向恶魔作战的人们,/致以我生平最后的敬礼。”---- 泰戈尔这样写着,他笔峰犀利,讽刺尖刻而辛辣地砰击了在中欧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希物勒。全诗慷慨激昂,包含了爱国主义的深切情怀以及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诗人反法西斯,反帝国主义的,反殖民统治的正义感。他遇见到二战的即将到来,追求和平与光明,热情鼓舞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这是泰戈尔作品“金刚怒目”的一面。 当然诗人也有自己“光风霁月”的一面。
泰戈尔的诗,没有普希金的雄健壮阔,没有海湿的甜蜜梦幻,没有拜伦的气悍心魂,也没有雪莱的浪漫如风。他的诗是优美的画,无声无息,水乳交融。他艺术的魅力和思想的广阔,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境界。作为诗人,同时又是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的泰戈尔。他的每一首诗,都燃放着炽热的精神火花,照亮读者的心。让世俗世界中,这些奔波与功利、名望,甚至被嫉妒与金钱附身了的人们,心臻得以触脱和净化。“光风霁月”,“金刚怒目”,泰戈尔的诗篇如春潮泻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虽然诗人的一身经历了许多坎坷与痛楚,但他的哲学和思想是光辉的,是快乐的,是博爱的。常常品茗泰戈尔的诗,走近泰戈尔,我们会更智慧。心里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读完《泰戈尔诗选》,受益非浅!
《天蓝色的彼岸》读后感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寓言.
作者艾莉克斯.希尔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没做完:他想念着他的亲人、朋友、老师,他想知道没有他的日子,他们会怎么办。却又不知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一个叫阿瑟的幽灵,于是他跟阿瑟的幽灵偷偷溜下凡间,而哈里看到的情况却出乎他的预料:最好的朋友跟他的“死敌”一起玩,他以为他的死会让全班十分悲伤,可同学们却还和从前一样的上课,他的位置坐上了另一个人。哈里忽然意识到生活不会因他而改变,他死了,但生活还在。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认为,自杀,就得到了解脱,但他们不知道,他们死后就会失去许多东西:他将感觉不到风吹到脸上的感觉,听不到小鸟清脆的歌声……人们总是在死后才发现,他们生前曾经用劲全力想追求的东西,往往在死后却变的一文不值。到了那个时候,才感觉到有许多事没做完,懂得对他人的谅解与宽容,学会如何去爱与告别。
当哈里来到电影院,很惊异的发现有那么多的幽灵躲藏在这里,这让他觉得难过,有那么多的人舍不得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人还惦记着世界里面的人,但他们永远和世界隔着一道玻璃,那么清晰的看见却又那么遥远。
但这一切都以经来不及了。
“你不在了,但生活还在” 看着别人快乐是快乐的,但不得不承受心中的一份无奈,怀念风的感觉是死去的幽灵的体会,而活着的人也许根本没有享受过这自然的标示——你还活着,你有感觉。
死亡会忽然出现带走你或你身边的人。面对死亡,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变得无比脆弱,哪怕是一缕阳光,也会变成将我们身体燃烧的助燃器。
但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它只在于每个人对待它的态度。有的人为了能不接受死亡的来临,寻找长生不死药。有的人厌恶生命,为了更快地迎接死亡,傻傻的轻生……仔细想想有多少的人死于他对待死亡的态度?
珍惜在世界上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学会在生的时候,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学会倾听,但不要期待生活的公平。
“决不要在你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 也许当人们时刻意识到自己在今晚躺下,明天早晨再也起不来的时候,才会觉得生命如此珍贵。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这部书首先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这些日记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长,都是孩子在读书期间一天内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孩子只是很简单的将这些学习过程,教育过程如实地记叙着,但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可以表达很多的内涵。因为读者看到小学生将他眼中的先生的教育方法,先生对学生的爱、关心,对学生的帮助,以及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友爱的情感用一些记叙性的文章记录下来,有一些简单的情感表达其中,小学生虽小,但却能深刻感受到先生“爱的教育”,感受好与坏,感受爱与憎恶,这一切复杂的感受通过这一篇篇日记表达出来,传达给读者,引起读者的一些思考,让读者能切身体会“爱的教育”,感受“童言无忌”。
当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可以慢慢思考些什么,这些思考使我们能够深刻体会一下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并非易事,当教师、父母能把握好这个度,那爱的教育则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正当处理这爱的教育,这爱就有可能成为溺爱,盲目的爱,将会起到反作用。我想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所以,这些以日记形式的小故事表现给我们看。这些日记大人可以看,以了解孩子的心灵,小孩也可以看,感受同龄人的身心状态,一切都因它没有复杂的语言,却能带来一些共鸣。
作者,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出生在意大利里古拉州的一个小镇奥奈格里斯,参加过统一意大利的爱国战争,在行军打仗中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活。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亚米契斯退伍后从事教育事业,创作了许多反映教育事业的作品。亚米契斯受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领袖马志尼的影响很大,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他认为教育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他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精神,在作者眼中通过一些小故事表现得亲切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首先是因为作者读他所描写的对生活的熟悉,特别是对孩子心理入木三分的洞察,写来就自然生动,给人印象深刻。其次是由于作者拥有一颗孩子般纯真的爱心,使作品拥有一种统美的情感。
《爱的教育》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作品,鼓舞孩子能接受挑战,用爱心创造美好的世界。
本文标题: 惬意读后感(读后感 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7018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