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儿童读懂儿童读后感(如何利用指南观察和了解幼儿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2-12-24 21:49:0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8

观察儿童,为什么要去解读儿童在我国,许多幼儿园教师从开始准备做教师的时候就已经被告知要“读懂孩子这本书”,要客观地、准确地去观察儿童,要分析和了...

观察儿童读懂儿童读后感(如何利用指南观察和了解幼儿读后感)

观察儿童,为什么要去解读儿童

在我国,许多幼儿园教师从开始准备做教师的时候就已经被告知要“读懂孩子这本书”,要客观地、准确地去观察儿童,要分析和了解儿童,要辨别和认识他们的兴趣和需要,要精准地通过教育去追随儿童,满足儿童。

很明显,这样的思维方式是“科学主义”的,以这样的思维方式演绎成为幼儿园教育实践,看似理所当然,却是不可操作的,到头来只能让教师陷入“不明不白”之中。

其实,在教育实践中,幼儿园教师发现他们尽管很努力,却无论如何都看不明白“孩子这本书”, 难以辨别和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究竟何在,于是自然就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些什么了。

要“读懂孩子这本书”,这是一个美好的夙愿,却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或者说根本不存在的假设,如果将此作为实现某些幼儿园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作为幼儿园教师行动的依据,那么就必然导致据此推衍而来的理论和实践进入“死胡同”,必然导致幼儿园教师“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去做些什么了。

“孩子是一本读不懂的书”,要论证这个命题很容易。各种研究儿童的理论和假说都在试图解释儿童,迄今为止,没有一种理论和假说已经被公认为是真理,而且,随着人们对儿童研究的深入,未来的理论和假说一定会取代以往的和现在的理论和假说,这个过程会随着人类的发展永远地持续下去,直到人类灭亡。

其实, 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一种研究儿童的理论宣称已经读懂了孩子这本书了,它们能说的只是站在自己立场上所解读的儿童而已,换言之,平时人们常听到的“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去认识儿童”只是理想主义者的夙愿和梦想。

儿童心理读后感怎么写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今天终于把心理学经典实验书系之《儿童心理学》读完了,这是我寒假给自己定得一个任务,在寒假快要结束时完成了,心理很高兴。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缘于自己对儿童心理学的一点喜爱,接触心理学还是上师范时的事儿,当时就觉得心理学是个挺有趣的学问,于是就喜欢上了。接触这本书还是2021年的春天,这本书是《中国教师报》2021年推荐十大图书之一,书是学校买的送我们的,当时拿到这本书翻了一下,发现书里写得都是些心理实验,当时就想读,没想拖了快一年了,现在终于把它读完了。
这本儿童心理学写了8大部分的内容,涉及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多方面,比如儿童知觉动作的发展,儿童语言与思维的发展,儿童情绪发展,儿童道德发展等。本书的最大写作特色是所有的关于儿童心理学知识的介绍都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心理实验来实现的。书中一共写了64个儿童心理实验,因为有这些有趣的实验,所以这本书读起来不算吃力,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因为有了实验作为参照,让人读了容易理解。每一个实验的写作方式都相似,先写实验介绍,再写实验应用。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似乎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改为《婴幼儿心理学》,因为书中很多的实验都是以婴幼儿为对象,实验的内容多为揭示婴幼儿心理发展
本文标题: 观察儿童读懂儿童读后感(如何利用指南观察和了解幼儿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6965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神话寓言故事读后感(神话或寓言故事 的 观书有感)灰姑娘故事读后感美国版(读了灰姑娘的故事有什么感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