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抗抗散文读后感(张抗抗散文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 2022-12-18 21:49:4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2

张抗抗散文读后感600字,站在如水的深冬里,望着远处耸立的高楼,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或许那是都市规划者的心血。而远方的边陲小镇,甚至更远的那片村...

张抗抗散文读后感(张抗抗散文读后感600字)

张抗抗散文读后感600字

 站在如水的深冬里,
望着远处耸立的高楼,高低起
伏,错落有致,或许那是都市规划者
的心血。而远方的边陲小镇,甚
至更远的那片村庄,心情似乎沉重,
不单单为自己的未来,还有亲情
的隔离而忧伤,难道这是边缘人既定的命运,归宿?

张抗抗散文集读后感100字

张抗抗,1950年7月3日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 66年初中毕业于杭州第一中学(现杭州高级中学),69年赴北大荒上山下乡,在黑龙江省鹤立河农场劳动,工作8年。72年开始发表作品,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学习编剧专业。79年毕业后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至今。 现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 从事写作以来,已发表短、中、长篇小说、散文共计400余万字。出版各类专集40余种,代表作《张抗抗自选集》5卷。 曾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俄罗斯、南斯拉夫、马来西亚等国家,从事文学交流活动。

张抗抗经典散文读书笔记600字左右就可以了。

《牡丹的拒绝》读后感
读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先是觉得这题目取的好,将牡丹拟人化,写出了牡丹的个性.其二的感觉嘛?不怎么样.觉得写的“乱”.
这是不是所谓的特色呢?——形散而神不散.
“牡丹之爱,富贵者也.”作家并不突破这一习俗,用上四分之一的笔墨,描绘牡丹的美,与人们的喜爱.突出牡丹的富贵.这浓浓的一笔,我先是认为:一只是单纯的为了写美,毕竟美是牡丹的特色,是众所周知的,若不写才觉得离歧.二是结尾的“富贵”与“高贵”二词在这也许正是一笔体现.但细细想来,却不觉感叹作家的妙笔了.题目中的“拒绝”,拒绝什么?拒绝的正是这一笔的内容,作家不动声色,云里雾里地将主旨化上妆后搬上首席座,来一个捷足先登.这一笔为后文奠定了基础.牡丹拒绝的正是因为自已的美而赐予的荣誉.为了自已的个性,为了一个原则,它拒绝了一切赞颂.
在写“美”的收笔处,一个“被贬”让我以为张抗抗接下来该写这段历史了.可她却另起话头.这段历史自然也没丢,作家将其放在了一个极具转折性、极具说理性的地方.
作家接下来写了一个场景.在洛阳城里,虽看花的人山人海,但由于天气寒冷,为了遵循自已的花期,牡丹就是不开.通过这一记叙,“拒绝”就自然地写出来了.可怎样由记叙转向议论呢?作家将历史一插,不正恰到好处?
插入的历史承上启下,由现景中的不开花,联想到历史上的被贬,由被贬的原因,便直扣“拒绝”.
写到“拒绝”,作家便开始了她浩荡的议论与抒情.语言明快轻盈,顺流之下,气势宏大.极具振撼力.
“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虽美但不吝惜自已的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们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这是作家发自内心的呼唤.人,应具有自已的个性,不要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失掉了本份.人,应奉献生命的无私,不在乎生命的长短,要活得轰轰烈烈,尽其所能,去体现生命的价值.
作家最后又写到了“美”,通过前面的工续,将花的外表美上升到花的精魂美,也由富贵上升为高贵.读者在感受语言的气魄外,也感受了思想的振撼.
“牡丹的拒绝”实质在以花的拒写人的不拒.正如文中一句“人们不会因为它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人们不会拒绝这份美,这份生命的精魂.“惊世骇俗之美”,武侠书中经常如此描述美丽的女主角.那时我想,是不是武术可以让一个女人如此美丽?后来经历多了,方才发觉原来那是虚幻的事情.再后来又经历了一些东西,明白了,美有很多种,标准不同,美也不同.闭月羞花,倾国倾城,或婉约,或大气,皆给人以美感.
本文标题: 张抗抗散文读后感(张抗抗散文读后感6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6696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爸爸带我去爬树读后感500字(爸爸带我去爬树读后感400字五年级)60到70字的读后感(读后感7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