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上山后读后感(水浒传宋江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 2022-12-13 23:25:5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9

宋江赏马步三军读后感600字宋江赏马步三军读后感600字话说当下梁中书、李成、闻达,慌速寻得败残军马,投南便走。正行之间,又撞着两队伏兵,前后掩...

宋江上山后读后感(水浒传宋江读后感600字)

宋江赏马步三军读后感600字

宋江赏马步三军读后感600字
话说当下梁中书、李成、闻达,慌速寻得败残军马,投南便走。正行之间,又
撞着两队伏兵,前后掩杀。李成当先,闻达在后,护着梁中书,并力死战,撞透重
围,脱得大难,头盔不整,衣甲飘零,虽是折了人马,且喜三人逃得性命,投西去
了。樊瑞引项充、李衮,乘势追赶不上,自与雷横、施恩、穆春等,同回北京城内
听令。
  再说军师吴用,在城中传下将令,一面出榜安民,一面救灭了火。梁中书、李
成、闻达、王太守各家老小,杀的杀了,走的走了,也不来追究。便把大名府库藏
打开,应有金银宝物,缎匹绫锦,都装载上车子;又开仓廒,将粮米 济满城百姓
了,余者亦装载上车,将回梁山泊仓用。号令众头领人马,都皆完备。把李固、贾
氏钉在陷车内,将军马标拨作三队,回梁山泊来。正是:鞍上将敲金镫响,马前军
唱凯歌回。却叫戴宗先去报宋公明。宋江会集诸将,下山迎接,都到忠义堂上。宋
江见了卢俊义,纳头便拜,卢俊义慌忙答礼。宋江道:“我等众人,欲请员外上山,
同聚大义,不想却遭此难,几被倾送,寸心如割。皇天垂 ,今日再得相见,大慰
平生。”卢俊义拜谢道:“上托兄长虎威,深感众头领之德,齐心并力,救拔贱体,
肝胆涂地,难以报答。”便请蔡福、蔡庆拜见宋江,言说:“在下若非此二人,安
得残生到此!”称谢不尽。当下宋江要卢员外为尊,卢俊义拜道:“卢某是何等之
人,敢为山寨之主?若得与兄长执鞭坠镫,愿为一卒,报答救命之恩,实为万幸!”
宋江再三拜请,卢俊义那里肯坐。
  只见李逵道:“哥哥若让别人做山寨之主,我便杀将起来。”武松道:“哥哥
只管让来让去,让得弟兄们心肠冷了。”宋江大喝道:“汝等省得甚么?不得多言!”
卢俊义慌忙拜道:“若是兄长苦苦相让,着卢某安身不牢。”李逵叫道:“今朝都
没事了,哥哥便做皇帝,教卢员外做丞相,我们都做大官,杀去东京,夺了鸟位,
却不强似在这里鸟乱!”宋江大怒,喝骂李逵。吴用劝道:“且教卢员外东边耳房
安歇,宾客相待。等日后有功,却再让位。”宋江方才欢喜,就叫燕青一处安歇。
另拨房屋,叫蔡福、蔡庆安顿老小。关胜家眷,薛永已取到山寨。宋江便叫大设筵
宴,犒赏马步水三军,令大小头目,并众喽罗军健,各自成团作队去吃酒。忠义堂
上,设宴庆贺。大小头领,相谦相让,饮酒作乐。卢俊义起身道:“淫妇奸夫,擒
捉在此,听候发落。”宋江笑道:“我正忘了,叫他两个过来。”众军把陷车打开,
拖出堂前,李固绑在左边将军柱上,贾氏绑在右边将军柱上。宋江道:“休问这厮
罪恶,请员外自行发落。”卢俊义手拿短刀,自下堂来,大骂泼妇贼奴,就将二人
割腹剜心,凌迟处死。抛弃尸首,上堂来拜谢众人。众头领尽皆作贺,称赞不已。
  且不说梁山泊大设筵宴,犒赏马步水三军。却说北京梁中书探听得梁山泊军马
退去,再和李成、闻达引领败残军马,入城来看觑老小时,十损八九,众皆号哭不
已。比及邻近起军追赶梁山泊人马时,已自去得远了,且教各自收军。梁中书的夫
人,躲得在后花园中,逃得性命,便叫丈夫写表申奏朝廷,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
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抄写民间被杀死者五千余人,中伤者不计其数,各部军
马,总折却三万有余。首将赍了奏文密书上路,不则一日,来到东京太师府前下马。
门吏转报,太师教唤入来,首将直至节堂下拜见了,呈上密书申奏,诉说打破北京,
贼寇浩大,不能抵敌。蔡京初意,亦欲苟且招安,功归梁中书身上,自己亦有荣宠;
今见事体败坏,难遮掩,便欲主战,因大怒道:“且教首将退去!”次日五更,景
阳钟响,待漏院众集文武群臣,蔡太师为首,直临玉阶,面奏道君皇帝。天子览奏,
大惊。有谏议大夫赵鼎出班奏道:“前者往往调兵征发,皆折兵将,盖因失其地利,
以致如此。以臣愚意,不若降敕赦罪招安,诏取赴阙,命作良臣,以防边境之害。”
蔡京听了大怒,喝叱道:“汝为谏议大夫,反灭朝廷纲纪,猖獗小人,罪合赐死!”
天子曰:“如此,目下便令出朝。”当下革了赵鼎官爵,罢为庶人,当朝谁敢再奏。
有诗为证:
玺书招抚是良谋,却把忠言作寇仇。
一自老成人去后,梁山军马不能收。
天子又问蔡京道:“似此贼势猖獗,可遣谁人剿捕?”蔡太师奏道:“臣量这等山
野草贼,安用大军,臣举凌州有二将:一人姓单,名廷 ;一人姓魏,名定国,现
任本州团练使。伏乞陛下圣旨,星夜差人,调此一枝人马,克日扫清水泊。”天子
大喜,随即降写敕符,着枢密院调遣。天子驾起,百官退朝,众官暗笑。次日,蔡
京会省院差官,赍捧圣旨敕符,投凌州来。
  再说宋江水浒寨内,将北京所得的府库金宝钱物,给赏与马步水三军,连日杀
牛宰马,大排筵宴,庆赏卢员外;虽无庖凤烹龙,端的肉山酒海。众头领酒至半酣,
吴用对宋江等说道:“今为卢员外打破北京,杀损人民,劫掠府库,赶得梁中书等
离城逃奔,他岂不写表申奏朝廷?况他丈人是当朝太师,怎肯干罢?必然起军发马,
前来征讨。”宋江道:“军师所虑,最为得理。何不使人连夜去北京探听虚实,我
这里好做准备。”吴用笑道:“小弟已差人去了,将次回也。”正在筵会之间,商
议未了,只见原差探事人到来,报说:“北京梁中书果然申奏朝廷,要调兵征剿。
有谏议大夫赵鼎奏请招安,致被蔡京喝骂,削了赵鼎官职。如今奏过天子,差人赍
捧敕符,往凌州调遣单廷 、魏定国两个团练使,起本州军马,前来征讨。”宋江
便道:“似此如何迎敌?”吴用道:“等他来时,一发捉了。”关胜起身对宋江、
吴用道:“关某自从上山,深感仁兄厚待,不曾出得半分气力。单廷 、魏定国,
蒲城多曾相会。久知单廷 那厮,善能用水浸兵之法,人皆称为圣水将军。魏定国
这厮,精熟火攻兵法,上阵专能用火器取人,因此呼为‘神火将军’。凌州是本境,
兼管本州兵马,取此二人为部下。小弟不才,愿借五千军兵,不等他二将起行,先
在凌州路上接住。他若肯降时,带上山来;若不肯投降,必当擒来,奉献兄长,亦
不须用众头领张弓挟矢,费力劳神。不知尊意若何?”宋江大喜,便叫宣赞、郝思
文二将,就跟着一同前去。关胜带了五千军马,来日下山。次早,宋江与众头领在
金沙滩寨前饯行,关胜三人引兵去了。
  众头领回到忠义堂上,吴用便对宋江说道:“关胜此去,未保其心,可以再差
良将,随后监督,就行接应。”宋江道:“吾观关胜义气凛然,始终如一,军师不
必多疑。”吴用道:“只恐他心不似兄长之心。可再叫林冲、杨志领兵,孙立、黄
信为副将,带领五千人马,随即下山。”李逵便道:“我也去走一遭。”宋江道:
“此一去用你不着,自有良将建功。”李逵道:“兄弟若闲,便要生病,若不叫我
去时,独自也要去走一遭。”宋江喝道:“你若不听我的军令,割了你头!”李逵
见说,闷闷不已,下堂去了。不说林冲、杨志领兵下山,接应关胜。次日,只见小
军来报:“黑旋风李逵昨夜二更,拿了两把板斧,不知那里去了!”宋江见报,只
叫得苦:“是我夜来冲撞了他这几句言语,多管是投别处去了!”吴用道:“兄长,
非也。他虽粗卤,义气倒重,不到得投别处去。多管是过两日便来,兄长放心。”
宋江心慌,先使戴宗去赶,后着时迁、李云、乐和、王定六四个首将,分四路去寻。
  且说李逵是夜提着两把板斧下山,抄小路径投凌州去。一路上自寻思道:“这
两个鸟将军,何消得许多军马去征他!我且抢入城中,一斧一个都砍杀了,也教哥
哥吃一惊!也和他们争得一口气!”走了半日,走得肚饥,原来贪慌下山,不曾带
得盘缠。多时不做这买卖,寻思道:“只得寻个鸟出气的。”正走之间,看见路旁
一个村酒店,李逵便入去里面坐下,连打了三角酒、二斤肉吃了,起身便走。酒保
拦住讨钱。李逵道:“待我前头去寻得些买卖,却把来还你!”说罢,便动身。只
见外面走入个彪形大汉来,喝道:“你这黑厮,好大胆!谁开的酒店,你来白吃,
不肯还钱!”李逵睁着眼道:“老爷不拣那里,只是白吃!”那汉道:“我对你说
时,惊得你尿流屁滚!老爷是梁山泊好汉韩伯龙的便是!本钱都是宋江哥哥的。”李
逵听了暗笑:“我山寨里那里认得这个鸟人!”原来韩伯龙曾在江湖上打家劫舍,
要来上梁山泊入伙,却投奔了旱地忽律朱贵,要他引见宋江。因是宋公明生发背疮,
在寨中又调兵遣将,多忙少闲,不曾见得,朱贵权且教他在村中卖酒。当时李逵去
腰间拔出一把板斧,看着韩伯龙道:“把斧头为当。”韩伯龙不知是计,舒手来接,
见李逵手起,望面门上只一斧, 地砍着。可怜韩伯龙做了半世强人,死在李逵
之手。两三个火家,只恨爷娘少生了两只脚,望深村里走了。李逵就地下掳掠了盘
缠,放火烧了草屋,望凌州去了。
  行不得一日,正走之间,官道旁边,只见走过一条大汉,直上直下相李逵。李
逵见那人看他,便道:“你那厮看老爷怎地?”那汉便答道:“你是谁的老爷?”
李逵便抢将入来。那汉子手起一拳,打个塔墩,李逵寻思:“这汉子倒使得好拳!”
坐在地下,仰着脸问道:“你这汉子,姓甚名谁?”那汉道:“老爷没姓,要厮打
便和你厮打!你敢起来!”李逵大怒,正待跳将起来,被那汉子肋罗里只一脚,又
踢了一交。李逵叫道:“赢他不得。”爬将起来便走。那汉叫住问道:“这黑汉子,
你姓甚名谁?那里人氏?”李逵道:“我说与你,休要吃惊。我是梁山泊黑旋风李
逵的便是。”那汉道:“你端的是不是?不要说谎。”李逵道:“你不信,只看我
这两把板斧。”那汉道:“你既是梁山泊好汉,独自一个投那里去?”李逵道:“我
和哥哥别口气,要投凌州去杀那姓单姓魏的两个。”那汉道:“我听得你梁山泊已
有军马去了,你且说是谁?”李逵道:“先是大刀关胜领兵,随后便是豹子头林冲、
青面兽杨志,领军策应。”那汉听了,纳头便拜。李逵道:“你端的姓甚名谁?”
那汉道:“小人原是中山府人氏,祖传三代,相扑为生。却才手脚,父子相传,不
教徒弟。平生最无面目,到处投人不着,山东、河北都叫我做没面目焦挺。近日打
听得寇州地面,有座山,名为枯树山。山上有个强人,平生只好杀人,世人把他比
做丧门神,姓鲍名旭。他在那山里,打家劫舍,我如今待要去那里入伙。”
  李逵道:“你有这等本事,如何不来投奔俺哥哥宋公明?”焦挺道:“我多时
要投奔大寨入伙,却没条门路。今日得遇兄长,愿随哥哥。”李逵道:“我却要和
宋公明哥哥争口气了下山来,不杀得一个人,空着双手,怎地回去?你和我去枯树
山,说了鲍旭,同去凌州杀得单、魏二将,便好回山。”焦挺道:“凌州一府城池,
许多军马在彼,我和你只两个,便有十分本事,也不济事,枉送了性命;不如单去
枯树山说了鲍旭,都去大寨入伙,此为上计。”
  两个正说之间,背后时迁赶将来,叫道:“哥哥忧得作苦,便请回山。如今分
四路去赶你也。”李逵引着焦挺,且教与时迁厮见了。时迁劝李逵回山:“宋公明
哥哥等你。”李逵道:“你且住!我和焦挺商量定了,先去枯树山说了鲍旭,方才
回来。”时迁道:“使不得。哥哥等你,即便回寨。”李逵道:“你若不跟我去,
你自先回山寨,报与哥哥知道,我便回也。”时迁惧怕李逵,自回山寨去了。焦挺
却和李逵自投寇州来,望枯树山去了。

水浒传宋江读后感600字?

读完了《水浒传》使我感触最深的使是宋江了。
宋江是水浒第一号人物,为人仗义疏财,对父亲孝敬,对别人总抱着宽容之心,做事不拘小节,广招天下英雄豪杰。有这样一位头领梁山泊才聚得如此众多好汉。但是宋江却因忠君思想断送了梁山。
宋江以仗义疏财出名,江湖上人人皆知“呼保义”宋江。他为了朋友,敢上刀山下火海;为了朋友为了义气,宋江才成就了水泊梁山。为了几个兄弟,宋江曾三打祝家庄。祝家庄易守难攻,宋江连战两战都失败了,还被擒了几员大将。但宋江并没有放弃,又重整旗鼓。最后众好汉一起努力,出计谋才终于打下了祝家庄,救出了众好汉。由此可以看出宋江的仗义。他把他的兄弟们看得最重。于是好汉们都愿意跟随。他这种义气对梁山聚义起了很大的作用。
宋江也是个孝顺的人,因此人们又唤宋江为孝义黑三郎。宋江家里对父亲孝顺,当宋江集结了一帮好汉去投奔梁山晁天王时,却收到了他弟弟宋清的一封书信,受他父亲去世了,叫宋江赶回去奔丧。宋江一时痛苦至极,留下一封介绍信便赶回家去了。得知老夫没事才舒了一口气。当宋江坐了梁山第二把交椅之后又想起了父亲,便想把父亲和弟弟一同请上山去。可宋江在家那犯了罪,官府都在通缉他,连他父亲和弟弟都连累到了,于是宋江要被流放。但是大家因宋江平时对别人很好,都想偏护他,于是大家便把宋江流放到一个发达的地方。父亲叮嘱他要按时抵达,于是宋江在路上不敢怠慢,梁山好汉来救他也被他拒绝了,他听从父令,按时抵达了。由此可见宋江的孝顺。这种孝顺我们应学习。宋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所以孝敬父亲,我们也要学习。
对兄弟们,宋江总是抱着宽容之心。李逵每次犯下错误宋江只是首两句,这样众英雄才能被留住。
对于兄弟们的死,宋江总是十分痛苦。每一位好汉去世了,宋江总念念不忘,心里痛苦。
苦事宋江的思想又过于复杂。宋江建立水泊梁山,最后却接受了招安。宋江本可把自己的事业继续下去,却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思想断送了梁山,使众好汉一个个离开了自己,最后断送了自己。
宋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仗义疏财,广交天下好汉,又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指挥才能,着一些优点都值得我们学习,但宋江也只是忠心,求一世英明,忘记了反抗。我们应有反的思想,对于恶势力我们就应反。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读后感

梁山泊好汉排座次读后感
说到《水浒传》,相信大家肯定不会陌生,肯定有很多人拜读过这本书,它是明朝施耐庵的作品,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内容围绕在梁山泊称霸的英雄好汉。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全书叙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英雄形象。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
在《水浒传》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组成的水浒一百零八条好汉,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他们每一个人还有富有特色的“绰号”。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等。
一百零八条好汉中,我最喜欢的是小李广——花荣。李广是我国汉朝时期一位著名的将军,他最擅长的就是射箭,传说他曾经将箭射入石头。现在你肯定从这个“绰号”就可以猜出了,花荣的射箭技术非常高超,能与李广将军媲美。在《水浒传》里写到:花荣说:“请看我射中那行大雁第三排第二个大雁的头。”说完花荣拿起弓,搭好箭向那行大雁放了一箭,只见那第三排第二个的大雁掉了下来,派人取来一看,果真射在大雁的头上,众人无不佩服。
当然,这么高超的技艺不是凭空得来的,没有艰苦的练习是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任何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登上成功的顶峰。

水浒传5000读后感

可以只给我网页名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本文标题: 宋江上山后读后感(水浒传宋江读后感6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6450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书读后感(学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读后感)别揭开这画帷 读后感(雪莱\泰戈尔\普希金 的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