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富强人物故事读后感(钱学森爱国的故事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2-12-11 09:02:1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0

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的故事的读后感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

为国家富强人物故事读后感(钱学森爱国的故事读后感)

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的故事的读后感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詹天佑》这篇文章,我的心像翻腾的大海一样,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但刚提出修筑计划时,一些国家就出来阻挠,干涉,事情争执了很久都没有结果。后来,帝国主义者说,如果用他们国家的工程师修筑,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要挟,中国就没法动工,但他们完全想错了,那时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詹天佑在接到任务后不怕困难,不怕嘲笑,马上开始勘测线路,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峭壁上定点、测绘。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不耻下问地向当地农民请教。最后终于建成铁路的事。 这篇文章最让我感动的是詹天佑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精神。 詹天佑身为总工程师,他完全可以坐在指挥部里指挥,而没有必要去工地上干活。但他却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冲在最前面,从不退缩。他甚至比工人干的活还多。而我们现在的工头或当官的从来不管工人的死活,让工人怎么样工人就得怎么样,他们觉得:工人就是我的“奴隶”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得干什么,他们全都得听我的。 我最佩服他的大胆尝试,不困难的精神。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头同时凿进的办法,把工期缩短了一半。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詹天佑决定采用中部凿开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坚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的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这体现了他的聪明与创新思想。同学们,好好学习吧!虽然我们不能有像詹天佑那样伟大的业绩、功劳,但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和他的优秀品质。以他为榜样,像他一样爱国,为祖国做出贡献,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他那种不屈不挠、身先士卒、大胆尝试、不怕困难、一丝不苟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钱学森爱国的故事读后感

《钱学森故事》 读后感
珍惜英雄,让英雄变得鲜活生动,使其精神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理性世界,同时存在于我们的感性世界,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同时进入我们的生活中。《钱学森故事》一书就达到了这样的目的,让更多追求高尚的人从中获得精神营养。《钱学森故事》不仅在为英雄立传,更是在为民族铸魂。
《钱学森故事》带给我们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的,是爱国主义者的情怀及其铸就的精神高地。当他作出回国决定之时,包括美国政府官员都不敢相信,一个事业如日中天,极有发展前景的科学家会选择回到既没有先进科研装备和雄厚科研资金支持,也不会获得丰厚物质待遇的贫穷的祖国。正是这种令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深刻展示出一位爱国主义者的高尚情怀,同时有效诠释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质量,也把这位境界高尚者推向道德的制高点和精神的高地。
钱学森所处的时代相对于今天正在强盛起来的中国而言,由于国际政治局势与价值体系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对于爱国主义,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已与钱学森所处时代有很大不同,比如海外学子回国,已经不能仅仅以爱国情结来解读,很重要的是中国强盛后所产生的特有吸引力。所以,爱国与否已经不能仅以学成回国这一单项指标来判断。
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其行为与精神已化作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成为一种象征而值得永远学习。爱国是一种情结,是一种价值观念,是检验一个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尺度。即使文化多元与价值观多元继续改变着世界,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感情的表现形式,它所包含的精神元素不会改变。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越是发展,越是需要像钱学森那样的爱国精神。一个国家的兴起和没落,一个民族是否赢得其它民族的敬佩,很重要的是赖于民族精神力的提升,赖于整个民族形成强大的内聚力。
钱学森一生都在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思考支撑中华民族强盛的命题,年迈之时仍然关注和强调发展生物工程,强调西部治沙等诸如此类的命题。甚至到了晚年,他还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本文标题: 为国家富强人物故事读后感(钱学森爱国的故事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6310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活着 读后感400字(余华《活着》读后感)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的读后感四百字(《爷爷的爷爷哪里来》读后感)
    Top